第一篇:叶静的名言专题
1.娱乐圈里分两类人,一类叫明星,另一类叫演员,演员可能不太注重把自己放到一个什么高度或者什么样的位置,他可能更多的把心思都放在作品上。
2.婚姻是需要经营的,不是说两个人相爱了,就在一起了,结婚了,就可以长久下去,生活当中需要很多的细节,需要自己去营造,需要对方去营造。
3.爱情是一种爱好,你今天爱好集邮了,明天爱好摄影了,后天你就爱好徒步旅行了,你可以有,也可以没有;但工作这个东西是维持你的生命的,你要养家糊口,工作你才有饭吃,你对他负责任,他也对你负责。
4.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多面性,演不同角色的时候,是把你性格当中的某个方面无限地扩大,突出人物的性格。
5.很多人称呼我是童星叶静,只能说我现在没有做到很好,如果我做到更好的话,那么观众就会接受我现在的形象,接受我现在演得戏,就会忘记以前的形象。
6.男人要懂义气,还要懂情字,要懂情和义两个字。
7.不管你现在什么样,你就永远坚持住文化学习,为你以后多几条腿走路,做好准备,这是最重要的。
8.演员是名和利双收的一个职业,但是,名或者利其中的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把你弄得粉身碎骨,当你跌下来的时候,不管从心理上来说,各方面来说,都会很压抑,难以承受。
9.做导演这事情不是信手拈来的,我觉得没有做好准备,这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别人也不负责任。
10.有些事情曾经发生过,这就叫事实存在,就不可避免地会让人家提起你。既然发生过,就没有必要去回避。
第二篇:叶静校长事迹材料
抒写一部壮美的教育诗篇
本报记者 翟博 金志明
穿云破雾,跨越千山万水,飞往“世界屋脊”,我们来到雄伟的青藏高原,目的是去寻访一位扎根西藏36年的上海人,一位把青春、热血和生命都贡献给西藏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一位先后多次受到国家和西藏自治区嘉奖的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她就是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叶静。
从18岁满怀青春和热血走进西藏,走上讲台,到患癌症被迫离开讲台;从昔日扎着长辫子的青春少女,到今天两鬓银丝的老人,在这漫长的36年间,她把自己所有的爱、青春、热血,把自己的一切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西藏的民族教育事业,她用自己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苍莽雄宏的雪域高原抒写了一部壮美的教育诗篇。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西藏时,在一次座谈会上听到叶静的感人事迹后接见了她,江总书记说:“像叶静同志这样,为了支援边疆建设,放弃上海的安逸生活,在西藏一干就是几十年,这就是民族团结的具体体现。”她曾两次出席全国党代会,数十次荣获国家、西藏自治区的嘉奖和称号。认识叶静的人都说,她把一生的爱全部奉献给了西藏的教育事业、奉献给了西藏的孩子们!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一生献给人民的事业,是我扎根在心灵深处的信念。”
1962年,叶静从上海第五师范学校毕业。那年她刚满18岁,风华正茂,青春洋溢,人生像在她年轻的世界里展开美丽的七彩光环。同班同学都在上海分到了如意的单位,她本人因为品学兼优,能歌善舞,学校已内定她留校,担任五师附小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恰在这时,在祖国遥远的西部边陲,推翻了封建农奴制的新西藏,派人到上海,来为刚刚获得受教育权利的百万翻身农奴的孩子招聘教师。市里特意安排西藏来的老师为即将毕业的上海大中专师范生作报告。就是这场激动人心的报告,热情洋溢的鼓动,点燃了无数青年人心中的激情之火,影响了叶静一生的命运,也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
祖国和人民的召唤就是无声的命令。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没有什么要求,甚至连进一步的深入了解都没有,他们中的许多人便自告奋勇,义无返顾地定下了去西藏奋斗一辈子的决心。
“一腔热血洒边疆,赤胆忠心为教育”。满怀着把自己火热的青春贡献给西藏人民、贡献给边疆教育事业的崇高信念,告别大上海,告别亲人;把母亲用过的教案装进行囊,带着父亲用白纸照着家里钢琴键盘画的“纸琴”,叶静和100多名上海大中专师范毕业生踏上了奔赴遥远而神秘的雪域高原,去西藏为边疆人民的教育事业而奋斗的征程。
八月戈壁飞雪,千年冰峰不化。1962年8月,108名上海支援西藏的学生,从上海坐火车,经过兰州、柳园,到格尔木换乘汽车,经过半个多月的艰难行程,才到了他们心中向往已久的拉萨。叶静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汽车穿过青藏线上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山口时,她把棉被全裹在身上还冻得发抖,差点被冻哭。
在采访中,当记者问叶静老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你放弃大上海繁华舒适的生活,来到条件特别艰苦的西藏的,这是一种怎样的崇高境界呢?叶静平静地说:“说实话,我当时确实没考虑那么多。对于我们这一辈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想着到最艰苦、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一生献给人民的事业,一切交给党安排,确实不是口头说说的场面话,而是一种从小被培养起来的信念,是被当时的社会风气所熏陶所强化的一种扎根在心灵深处的信念。”正是在这种崇高信念的支撑下,叶静抱定了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民族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来到拉萨后,她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工筹委直属机关附属小学,即现在的拉萨市实验小学任教。那时,西藏的办学条件很差,学校没有一间正规的教室,教室是带有四根柱子的藏式旧房子,光线不好,大白天也得开着灯,教师的办公室和宿舍都四壁透风,四间集体宿舍,三间阴冷阴暗,一进去就得开灯加衣服。当时,她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音乐课。最大的困难是上课没有教材,开展活动没有场所,加之生活上不习惯,困难重重。
物质和生活上的艰难浇不灭年轻的创业者炽热的创业热情。面对这一切叶静也曾犹豫过。她反复问自己,在西藏自己能坚持下去吗?能干出成绩吗?每当这时,她就会想起进藏前夕父亲和班主任老师的话:“西藏不只是你在课本上学到的那样,有诱人的蓝天、白云、雄伟的布达拉宫,那儿还相当贫困落后,你到那儿工作一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你一定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想起老校长的话:“西藏教育还很落后,条件很差,你们到边疆来帮助发展民族教育事业,一开始就应该有准备吃苦的精神。”想到这些,看看老校长和其他老师的工作精神,她更加坚定了“扎根西藏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立志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与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相比,叶静说,我这一生中,感情上遭遇的最大打击是我进藏才半年,父亲就猝然去世。叶静的父亲是原上海机器制造学校的教师,也是她人生的导师。在叶静进藏之初最艰苦的时期,父亲每周都要给她来一封信,给她以生活的鼓励,解答她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疑难。父亲去世的噩耗传来的那天,叶静正兴高采烈地组织学生搞少先队活动。两位女同事攥着电报过来,说:“叶静,有你的电报。”她随口答道:“你们帮我念一下。”同事们面面相觑,不敢念,她这才发现她们神色不对,连忙接过电报,拆开一看,顿时如五雷轰顶:“父病逝”。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这一事实,父亲才42岁呀,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怎么可能突然过世?那时西藏和内地的通讯联系不便,同事们陪她在邮局长途台等了整整半夜,上海回话过来说,她父亲确实死于突发性心肌梗塞。而这时载着父亲最后一封仔细分析女儿入藏后思想动态,为女儿刚刚开始的教学提出中肯意见的长信还在漫漫的邮路上;女儿领到工资后表达孝心的第一笔100元汇款,父亲也未来得及签收,就永远地走了。这是叶静援藏生涯中承受的第一个沉重打击,心头终身也无法收口的创痛。叶静说:“父亲一直到去世,没用上我这个长女的一分钱,没真正享受到我这个长女的一点实际的孝心„„”岁月匆匆,尽管时间已过去30多年,叶静每每一想到这,心里就像刀扎一样难受,滚烫的泪珠如断了线的珍珠扑簌簌地往下滚落。
作为长女,她多么想立即插翅赶回上海,守在母亲身边,给她点安慰和支撑啊!然而,道路遥遥,行期漫漫,亲情难为。那时西藏到上海的民航线尚未开通,走公路回去一趟就得半个月。再说,自己刚到西藏工作才半年,怎么好向组织上张口呢?结果反而是坚强的母亲先打来了电报:“节哀安心工作”,这才使她安下心来。
在采访中,我们得知,叶静家的窗户一年四季开着,冬天也不例外。于是,我们想听听其中的故事,叶老师笑着说:“不是我不怕冷,一关上窗口,就感觉氧气不够用了。”在西藏工作了36年,叶静患上了高山性大脑缺氧引起的偏头痛,经常头痛得很严重,一年四季得开窗睡觉,去疼片、安眠药就装在兜里,一头痛就赶紧吃。80年代后期她还专门在家里准备了氧气瓶,一有情况马上就吸氧。
80年代初以来,上海援藏工作者走了一批又一批,叶静没有走。当年与她一起来西藏的108人中,现在仅留下了4人,她是惟一的女性,也是惟一留在教育系统的一个。她曾经有好几次调回上海的机会,都因工作需要被挽留了下来。有一次,上海的亲属给她联系好工作,上海教育系统已批准接收她。拉萨市和自治区的领导再一次挽留了她,民族教育工作离不开她啊!调回上海,她比任何人都有一千个理由,父亲过早去世,5个弟妹都小,母亲有病,家里还有外婆、祖母、大伯母3个老人,都需要有人照顾,而且自己还患有心脏病、高山性大脑缺氧偏头痛等,不适宜在西藏工作„„可每次,在这一次次的大我与小我、全局与局部的利益面前,叶静都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前者,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自己个人的利益置之度外。她始终认为“做一名人民教师,为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奋斗无尚光荣,其乐无穷”。
更为可敬的是,她在西藏工作期间,自治区、拉萨市、城关区的妇联、团委、教委,都曾有意提拔她,而都被她婉言拒绝了。她说:“我最适合做教师,最能发挥我作用的是学校。”“我还是呆在教育第一线吧!这里更需要我,我离不开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正是凭着一颗献身西藏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她把自己的青春年华留驻在西藏,始终满腔热忱地工作着。
“热爱教育事业最好的标志,那就是看你爱不爱学生。”
平凡孕育着伟大,爱心浇灌着希望。
叶静的独生子林耘,1991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工作。一次叶静回上海休假,儿子给她算了笔账:从自己出生到大学毕业的22年里,他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累加起来不超过3年,这还包括父母断断续续地回来休假和来上海出差的时间。为人父母,谁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在采访中,叶静深情地告诉我们,每次她要离开上海,望着孩子那伤感的面孔,或当久别重逢和孩子再见面时,望着孩子用疑惑的目光看着自己仿佛辨认一个远方来客,她非常的惭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内心的痛苦无法用语言表达。母爱是每一位母亲的天性,和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她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工作,为了西藏的教育事业,为了学校和那些期待着她早日归来的学生,她只得把不适应西藏生活的年幼的儿子从小寄放在上海由母亲照料,常常还因学校工作要推迟休假或提前返回工作岗位。
母爱是伟大的,然而爱心更博大。在西藏采访中,不止一个人告诉我们,“叶静把自己一生献给了西藏的孩子们,她爱学生胜过爱自己的孩子!”叶静心里装着自己的孩子,她更深深地爱着自己的事业,深深地爱着学校,深深地爱着学生„„她常说:“热爱教育事业最好的标志,那就是看你爱不爱学生。”她身体力行,把全部的爱无私地献给了西藏的孩子们。
现任拉萨市乡镇企业局局长的达娃至今还记得,30多年前,他刚从牧区来到拉萨上寄宿学校时,不习惯,总想家,有时就偷偷逃出去,想去找在藏北草原的父母。天上打雷闪电,狂风卷着寒雨。叶老师到处寻找他,用焦急嘶哑的嗓子四下里呼唤:“达娃啊,回来吧;达娃啊,回来吧!老师在这里,老师来接你了„„”
现为自治区地矿局野外考察队队长的坚毅汉子德乃,小时候聪明调皮,时常爱哭,一哭半宿不睡觉,叶老师常常半宿半宿陪在他的床边,抚摸着他的脸,安慰着他,直到他熟睡。
曾经做过拉萨团市委书记的其美卓嘎是叶静早期的学生,那时学生都在学校寄宿,小其美卓嘎常常因为排练节目晚了和叶老师钻在一个被窝。叶静在西藏的第一个春节,就是在其美卓嘎家过的。小其美卓嘎渐渐长大,父母不幸双亡,她就把叶老师当成惟一的亲人长辈,后来,她的孩子也相继成了叶静的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叶静始终坚持“爱、细、严”的三字原则,无论同哪一类学生,都能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孩子们把她当老师,更当朋友,彼此间无话不说。她总是在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把自己的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用爱叩开他们心灵的窗户,在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同时,让他们学会爱。
1978年,叶静主动要求教一个基础较差班的数学。全班46名学生全是从各个不同年级留级下来的。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都极差。一接班,她就一家家作家访,了解到这些孩子由于学习成绩差,太调皮,早已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在学校,同学、老师不喜欢,回到家,遭父母白眼。叶静最大的特点就是真爱孩子。针对这些情况,她就利用各种机会给学生讲理想、讲自尊、讲未来世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学习的信心。有的学生需要学习的帮助,她就挤出时间给他们开“小灶”;有的学生家里困难,她就给他们买来铅笔、作业本,缝补衣服,留学生在自己家吃饭、住宿。为了老师这份厚爱和信赖,孩子们焕发出了强大的毅力和耀眼的智慧光彩。一年后,在学校的首届速算比赛中,他们以全班平均81.9分的成绩,获得全校第一名,在第二学期末城关区统考中以平均95.9分名列榜首。
爱是互动的,叶静把自己一生的爱奉献给了学生,她也得到了学生们爱的真情。有一次,在课堂上,她因心脏病发作,昏倒在讲台上,同学们哭成一片。第二天,学生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丹参片”、“救心丸”之类的药,不少学生家长也前来看望,足可见她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叶静在西藏工作的36年间,家里没有任何像样的家具,但是由她爱人林总工程师亲自制作的小凳子却有好几个,一块刨得很平滑的木板支撑在醒目的地方,这些都是叶静为给学生补课而特意准备的。在那些不同民族的儿童心目中,叶老师不仅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贴心人。叶静常说:“我最怕星期天和节假日,没有学生,校园里没有了生气,我心里空荡荡,好像失去了依靠似的。”在我们采访中,她多次动情地说“我舍不得这些藏族孩子,我太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了,我离不开学生。”
“教学生5年,要替学生想50年、为民族想500年。”
叶静的教育生涯,是伴随着西藏教育的发展而展开的,她是西藏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人,是西藏教育实践的辛勤耕耘者、优秀的管理者,更是西藏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在西藏的36年间,除了美术和体育,叶静教过小学所有课程。她先后担任过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务主任、副校长,1984年出任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至今。工作期间,她无论做教师,还是当校长,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给学生上课,并上主课。
叶静对教育有一种近乎与生俱来的醉心,在教学中她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初期,叶静就把数字编成很形象的儿歌:小棒斜放1、1、1,像个鸭子2、2、2,耳朵耳朵3、3、3,像面小旗4、4、4,„„学生记得快,也记得牢。此外,她还注意用动作演示、实物挂图。一位小学生在《我喜欢的一堂课》的作文中写道:“我喜欢上叶老师的数学课,叶老师教的课,学起来不费劲儿,记得牢”。
1984年走上校长岗位后,叶静的视野从课堂转向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考着小学教育的使命。她不仅时刻关心教师、学生,而且不忘关注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叶静认为,一个校长必须有明确的办学思想。上任之初,她就响亮地提出要把拉萨市实验小学办成全区一流的学校,成为西藏小学教育的窗口学校,使西藏教育走出一条新路来。叶静经常说:“5年的小学教育,必须替学生50年的发展打好基础,为民族500年的强盛奠定基础。学生能不能在今后50年工作好,这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她还说,教学不能只教书,教书一定要教人、育人,教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70年代末,全区普遍开始重视教学质量,学校间实行统考成绩排名和升学率排名。一些学校为了考出高分,提高升学率,对要考试的科目增加课时,加班加点,大搞题海战术,进行应试训练,甚至弄虚作假,强迫成绩较差的学生留级,使身心都还稚嫩的小学生承担着过重的心理和课业负担。实验小学由于坚持长期的教学传统,较少进行突击应试训练,因此在统考中名次并不突出。对此,叶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在社会强大的压力下,叶静本已无法平静的内心掀起了阵阵波澜。她想,应试教育绝不是教育发展的方向,教育更应当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当叶静难以取舍定夺之际,1984年她参加了全国先进小学校长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发达地区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开展课程改革的经验给了她很大启发,大大增强了叶静推进教育改革的决心。
回到拉萨,她立即组织全校教师进行教育思想大讨论,端正办学思想。叶静在回忆起当年的这次大讨论时说,那是我们学校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使全校教师树立了三个观念,一是教育必须从一时一地的个人工作评价的小框框中跳出来,树立起处处为学生今后成长发展考虑的长远观点;二是教育要探索学生年龄发展特点,实施与他们相适应的教育要求和教学方法的科学观点;三是面向未来的全面发展观点。叶静说,教育工作者不能拿稚嫩的孩子作牺牲品,去交换荣誉和自己的私利。我们必须无愧孩子纯洁无瑕的心灵,无愧自己赖以挺直做人脊梁的良心。
教师思想统一后,全校教育教学改革红红火火。坚持全面开课,狠抓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开设第二课堂,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实验小学的改革一路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发展西藏民族教育是叶静为之奋斗一生的崇高理想,在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令她难以忘怀的是实验小学率先探索的藏族双语教学实验。
1987年,叶静针对西藏教育发展的需要,主动申请开展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实验。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教改经验,她亲自担任实验班的数学教学工作。藏族儿童由于语言的差异,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很差。叶静特意制作了许多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经过5年的努力,实验班的藏族学生各科成绩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为他们进一步求学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治区及时总结了实验小学的成功经验,并推广到全区学校,从而大面积提高了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
作为一个有丰富教育经验的管理者,叶静始终关注教师队伍的建设。拉萨实验小学最先开展教师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从制度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同时针对学校青年教师占94%的实际,制定了青年教师成长“二四六工程”即两年适应,四年成熟,六年成骨干。她亲自带教年轻教师。在数学教研小组里,她常常把大家集中起来,共同讨论课题,在她手把手的指导下,青年老师很快成长起来。如今学校已有两位数学教师成为全自治区的教学能手。
叶静的心中永远惦记着教育,一次,她休假回上海顺便去一些学校观摩,当看到上海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电教设备时,她心里非常着急:我们学校总共才有两台投影机,只有两间“电化教室”。回到拉萨后,她找来老师们一起想办法自筹资金,为每一个班配备了投影机、录音机,配上了相应的电教设备,拉萨市实验小学成为全市第一个班班有“两机”的学校。
多少年来,叶静老师一直坚持记教学日记和管理笔记,这些文字记录了她数十年西藏教学的心得和历程。除了大量的教学工作外,她还抽空写了《略谈低年级应用题教学》、《藏族双语实验班教学之我见》、《素质教育实施方法与途径初探》、《浅谈校风建设》、《小学校长对德育的管理与领导》、《办好学校要有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等大量有水平的论文。
“我很清贫,可我不懊悔,我在教育这富有前程的领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生命无悔,从教无悔。回顾自己36年来为民族教育奋斗的历程,叶静说,我失去了许多的亲情,我付出了许多艰苦的努力,党和人民却给了我很大的荣誉,回忆自己走过的路,我很兴奋,也很幸福。她说:“在人生的舞台上,我很清贫,可我不懊悔,我在教育这富有前程的领域中寻找到自己的价值。我为西藏的孩子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爱心,似乎是失去了一些,但换来了西藏建设事业的人才。”
回首往事,叶静深感自己不是一个称职的女儿和母亲。但是,她的学生和家长们都公认她是一位好老师。她说:“30多年来,我虽然和自己的孩子相处时间很少,但天天和藏族的孩子在一起,感到莫大乐趣!”36年来,拉萨实验小学的校名几番更改、大门改建了四次,叶静没有走;父亲去世,她没能回去奔丧;母亲老了,她没能回去在身边尽孝,甚至连母亲两次住院做乳腺癌手术,她也没顾上回家探望;就连把她从小带大的外婆、祖母去世,她也没回上海。她把满腔的爱,全倾洒在西藏的孩子们身上。如今,她教过的学生有3000多名,他们中的不少人现在已成为西藏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1994年10月,叶静相濡以沫支持了她大半生的最亲爱的伴侣林道勋总工程师,被确诊为肺癌,医生要他把这个残忍的结果告诉妻子时,他首先考虑的是别影响她的工作。最能理解叶静的莫过于丈夫,临终时他对叶静的弟弟、妹妹说:“我走了以后,你姐姐要回西藏,请你们不要阻拦她,因为她只有回到西藏,回到学校,回到学生中,才能找到她的快乐。”1996年林总工程师不幸谢世。上海的亲属们坚决反对叶静再去西藏。就在丈夫去世的几个月后,力排弟弟、妹妹们的再三阻拦,53岁的叶老师又回到了西藏,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回到了西藏的孩子们中间。
接连遭受亲人死别的不幸打击,没有把她打倒,也没有动摇她扎根西藏的信心。然而,不久,不幸又降临到了她的身上。1998年6月,当她带领学校第二批教师赴上海参观学习后,即将返回西藏时,被确诊为卵巢癌晚期,癌细胞严重扩散。“怎么会拖到这个时候才来就诊?”医生不解地问她。病魔来得太突然了,她还有许多许多的要紧事没来得及做呀!
消息传开,各种电报雪片般飞来。在上海住院期间,拉萨实验小学的许多学生纷纷给他们敬爱的叶老师写信、寄藏药,有的还寄来了他们的玩具。一位二年级的小同学在信中说:“今天放学回家,妈妈拿着报纸告诉我说,你们的叶校长生病了,病得很重。听到这个不好的消息后,我心里很难受,我不知道给你买些什么药,我用自己的零花钱给你买了几根虫草,夹在信里面随信寄来了。”学生们给她速递来鲜花,发慰问电报,上面写着:“你的学生和你同在,祝您早日康复!”说到此,叶静十分动情,“我失去的许多亲情都在学生这里得到了补偿,这是一种非常朴实的感情,也是一种母子情,一种民族情,是一种不是母子却胜似母子的感情,儿子我只有一个,学生则有一大群。”
得知叶老师生病的消息,她的早年的学生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来。学生们见此趴在病床边泣不成声。病榻上的叶老师却豁达地说:“只要有可能,我一定要活下去,我还要为学校、为西藏的孩子们做一点事。”面对生命的困境,她想到的不是自己,所想的还是西藏的孩子们,这是多么崇高的人生境界啊!她的学生说,叶老师是一首诗,一首用30多个春秋抒写在雪域高原壮丽的教育诗。
如果医学史上确实能出现奇迹,可以说使叶静生命得以延续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坚强信念。大病初愈后,她在上海继续化疗养病,组织上考虑到她的健康,没有让她再回西藏,但她的心一刻也没有离开西藏,这块她魂牵梦萦的地方。她说:“我心里一直想着西藏。我在想我还能够为西藏的教育事业做些什么。”在上海养病期间,她牵线促成了西藏北京中学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教师远程教育培训、拉萨市第八中学与上海樱花中学的学生“手拉手”、为本校教师联系了多次来上海的参观学习。
在采访中,我们问叶静老师,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你还选择去西藏吗?你对自己当初的选择后悔过吗?叶静老师平静地说:“如果人生有第二次选择,我还去西藏。我去西藏无怨无悔,我在那里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我付出了人间珍贵的亲情,但我在学生中得到了补偿,我得到了师生情、民族情,换来了西藏建设各方面的人才,这是我最大的幸福!”在最幸福和最痛苦的时候,叶静都会在心里诵念着一首她最喜欢的诗:
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愿以毕生的心血,浇灌人类的花朵灿烂似锦,我愿以满头的白发,换来祖国的栋梁成荫成林。
太阳下再也没有比这更美好的职业。
我多么想,一直工作三百年,如果我有,五倍的生命!
这首60年代由一批上海华东师大的毕业生集体创作的诗作,叶静一直珍藏在身边。她说:“人一生真的有五倍的生命,我还选择在西藏当教师。”
在采访叶静老师的过程中,我们的心灵无时无刻不被她那感人至深的事迹感动着、震撼着„„尽管这位饱经沧桑而坚毅的老人压抑着内心的感情激流,尽量用轻松的语气给我们讲述着她的经历和故事,但我们能感受到她刚毅背后所饱含的伟大和痛苦,谈到亲人、谈到儿子,她非常的内疚,她说,她欠他们的太多了;谈到学校、学生,她很激动,也很自豪。我们是饱含着热泪完成这篇报道的采访和写作的,希望能引起人们的共鸣,也真诚地祝愿命运真的能给这些无私奉献者以五倍的生命!
第三篇:叶静《窦娥冤》教案
《窦娥冤》教案
厦门三中 叶静
【教学目标】
1、联系剧情,把握窦娥的性格,认识窦娥善良美好的灵魂。
2、认识元朝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3、感悟悲剧美,理解悲剧的教育作用。【教学重点】
1、欣赏[滚绣球]片段
2、对“三桩誓愿”的理解 【教学难点】
1、“三桩誓愿”是浪漫主义手法
2、悲剧的教育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三座重要的里程碑。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关汉卿的《窦娥冤》就是元曲的典型代表。
二、介绍关汉卿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说关汉卿:“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籍风流,为一时之冠。”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不仅写作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有60多部,但大都散失,现仅存15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三、了解元曲的组成与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元曲分为元散曲和元杂剧两种类型。散曲即用作清唱的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杂剧是用于表演的剧本,写各种角色的唱词、道白、动作等。
元杂剧:(1)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2)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3)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牌(曲谱)写成的韵文;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
四、通过图表式填空,引导学生理清剧情
五、从剧情出发,启发学生探究三大问题:
1、元代社会的状况: 1)放高利贷 2)流氓恶霸横行 3)官吏贪赃枉法
4)下层知识分子穷困潦倒
5)被压迫的妇女们得不到生命安全财产保障 6)人民的愤怒和怨恨成为时代的情绪
2、以窦娥为代表的底层人民的反抗
1)精读[滚绣球],共同思考:窦娥的反抗情绪 女生读,男生点评。男生读,老师点评。感情是:信赖(天地)——怀疑(天地)——控诉(天地)——悲愤。联系剧情讨论,明确:这[滚绣球]曲可算得是最无忌惮的呐喊与控诉,它指向了“永命之本”的天与地,她指责它们混淆了恶与善,实际上表现了对封建秩序的怀疑。有着鲜明的社会批判性质,体现了作者思想高度。
但是,窦娥无法摆脱对天地鬼神的信任和依赖,她也相信自己的冤屈一定能感天动地。这也正是窦娥命运的可悲之处,体现了封建社会普通百姓求告无门,只能求助于天地的现象。
2)品味三桩誓愿,感受浪漫主义手法。
分角色朗读,一男生扮监斩官,一女生扮对白中窦娥,一女生读三桩誓愿。其他同学思考:三桩誓愿是如何从时间、空间、地点及监斩官态度来写的。
点评朗读。
讨论,逐一填表:
内容 雪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时间 瞬间 一段时间 三年(时间越来越长)
地点 法场 荒野 山阳(范围越来越广)
监斩官态度 答应 不信(呵斥)怒喝(态度越来越强烈)
解读:窦娥发三桩誓愿,是在鸣冤,让世人知道她被迫蒙冤、忍冤。并且表达出了她的愤怒之情。窦娥还希望感动天地,惩治邪恶。被毁灭的过程,就是抗争的过程。
3)比较阅读,讨论探究
窦娥的不幸命运与反抗精神,对生活在文明社会的我们有何现实意义呢?(看一段视频赵作海案情全程回顾.flv)相同:同是冤案,同是屈打成招
不同:①当事人面对冤情所采取的行动不同(窦娥借三桩 誓愿表明冤情与愤怒,但赵作海九次认罪却无一次申诉);
②两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相径庭(窦娥生活在政治黑暗,官吏昏聩的元代封建社会,而赵作海生活在现代法治社会中)。
反思: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要相信法律,积极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社会的法治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对于工作人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思考作品的悲剧意义
《窦娥冤》这部元杂剧体例十分精严,由四折一楔子构成。比较两种结局:
第一种:本文节选了一楔子和前三折,让戏剧在浪漫主义色彩中结束。第二种:完整的一楔子和四折,原作中的第四折内容简介:窦天章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一日路过山阳。当日深夜,他正在审阅案卷,忽然见到女儿窦娥冤魂前来,求父亲代女儿伸冤昭雪。第二天,窦天章开堂审案,终于使冤案大白。结果,张驴儿和县令被判处死刑,赛卢医被发配充军,窦娥的冤案终于得以昭雪。
☆比较讨论:你觉得哪个结局好,为什么?
明确:第一种结局具有强烈的悲剧意义。鲁迅先生曾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简单地说,悲剧就是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毁灭,使人痛苦,使人愤恨,进而使人奋发向上,化悲痛为力量,从而用行动去改变不公的现状。第二种结局,满足了读者或者观众的心理需求,使人们痛苦的内心得到了精神上的抚慰,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们的反抗意识和反抗行为。
六、小结:
读《窦娥冤》见到了腐败与昏庸,丑恶与无耻,但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如今的时代,仍有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光明与黑暗的交锋。若干年后,在正义和邪恶的斗争中你站在哪一边?如果你犹豫了,请你再读《窦娥冤》,再次感受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时的悲愤,感受悲剧给你心灵带来的震撼。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
七、学习心得:
当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懂得欣赏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同时还需善于发现并思考它的现实意义,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八、作业:
1、掌握元杂剧的相关知识。
2、完成《世纪金榜》。【教学反思】
本课属阅读课。在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和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围绕三个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运用理解力、判断力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力,让学生从经典中,学会品读人物、欣赏作品的艺术魅力并思考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课堂上采用了以问题为主导的形式,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课堂气氛融洽,效果好。
第四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大型电视专栏《走近他们》第二百二十一期
叶澜:追逐太阳
播出时间: 2009年09月12日
被访问者:叶澜(新基础研究中心主任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访问者: 骆新
丽娃河,总是静静流淌在华师大诗意的岁月里。叶澜,华师大终身教授,一位以她犀利思想和深厚实验影响了当代教育界的著名教育学家。15年来,她首创的本土化教育理论——新基础教育,已经在上海萌芽开花,进而推进到了各地,获得了巨大的成果。
叶澜:这是在1994年的时候,其实我也是一件事情把我好像猛地吹醒、唤醒一样的。那时候我在洵阳路小学,我们在做一个“基础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一个课题研究。去的那天,这校长跑进门来,门一关,拿着毛巾就呜呜大哭,为什么?我 说你怎么了?这个女校长她说,今天跟我们做实验的一个数学老师,她留了一张条子就走了,上课也不来了。什么原因呢?她说,有宾馆招聘,人家要她了,她就去了。所以她就哭得很伤心,她说这个社会怎么了,怎么我们的教师这么容易,一招就走,而且能够舍得把学生都丢下。回来以后,我就心里想着这么一个问题,我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是教育第一个受损害。那时候文化大革命,那是政治冲过来了,现在经济的大潮又冲过来了。我说为什么教育这么容易被折腾?于是我就把那些中央文件全部拿出来,我就一个一个读过去。读完以后我突然明白了一条,中国社会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转型时期,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开始关注主体,个人的主体的活力的释放,就是对旧的一种藩篱的挣破。然后有新的东西要建构起来,需要有新人,需要有新的教育。读出这个道理以后,我就觉得我要做事了。
突如其来的大时代,引发了叶澜蓄势已久的激情和创意。她率真透亮,特立独行,敢破敢立。那年,她已53岁,但仍不畏崎岖,追逐前行。
骆新:如果要把这个东西当成,在这种理论之下,您要把它变成一种形式化的话,如果这样去理解,您这个“新教育”工作„„
叶澜:不好讲,千万别说“新教育”,一说“新教育”就错,记住,重复三遍。
骆新:新基础教育。
叶澜:因为对这个时代领悟了以后,我就提出了基础教育要改革这样一个目标。当然这个改革首先要从小学做起,因此我就同时就做了一个实验设计,这个实验当然不是像实验室的实验,它是一个在现实环境中开展的,一个教育改革的实验。
在深入的观察剖析中,叶澜找到了传统课堂教育的致命缺陷,那就是生命活力的缺失。于是,精神生命和主动发展成了叶澜新基础教育中的两个关键词。由此,传统的教学模式被颠覆,学校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教书,更是育人。
骆新:我们现在也有一个疑惑,您要对数学、语文和外语进行改革的话,毕竟目前按教育部所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是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的。在这个已经被定了性的基础底色上,您有什么改法呢?
叶澜:这个就是要进入学校你才会明白,那么实际上看起来好像大纲已经规定,教材都是定好的,实际上真正的课堂的掌权者是老师。所以我们历来有这样一个,长期做教育的人,他都明白,无论怎么样的教材,到一个好的教师手里,他照样把这门课教得非常漂亮;到一个差的教师手里,无论多么好的教材,他照样把这个课搞砸,所以关键的问题是教师。你
知道老师以前怎么备课,就是教参大家抄抄,或者是教研组里面分分工,你备一到三课,我备四到六课,然后你备多少,大家全部备完,合到一起就是一学期的教学,没有真正的一种智力投入。我曾经到一个学校听过一天的课,是一个初中。听下来,我整个感觉就是累。我就发现学校大致有这么几类学生,第一类学生是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就是他什么课都学得比较好。第二类是有一些老师喜欢,有一些老师不在意的,那就是偏科的孩子。第三类那就是坐在边边角角的,就是什么课他都不好好学的,大多数是老师的眼光不大对准他的人,所以我们经常忽视的是大多数。
骆新:沉默的大多数。
叶澜:沉默的大多数。所以我就说从小就培养了一批默默的、听人支配或者吩咐的,这样的一批人。那中国社会正要发展,靠这样的人是不行的。它必须把每一个人内在的生命力给焕发起来。所以当时,我大概在1997的时候,我就在这个过程中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叫做《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在这篇文章里不仅谈到了学生,我还谈到了老师,其实我觉得老师,他在这样的课堂当中,他也是被动的。他是一个执行者,他的教学活动不是一个创造者,不是一个创造型的教学活动。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说要改变师生在学校的这种被动生存方式。那么就这样一篇文章,最后我写了一连串的排比句。结果有的人都是能够背给我听,电话里,他说这个写得太好了。走到哪里,有时候我做个报告,下面的人围上来,说叶老师,我们是你的学生,我们读过《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看起来是叶澜一文惊人,名动全国。其实在背后,却含辛茹苦,凝结在她们改革实践的每一天每一步。从最早的洵阳路小学到如今推行至全国300多所中小学,叶澜行走了15年。
骆新:中国的传统当中,强调的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叶澜:对。
骆新:我北京有一个朋友叫郑也夫先生,是社会学家,他曾经和我提过一句,其实我们强调要用快乐的方式去学习,用主动接受的方式去学习,当然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其实他认为在这个世界发展过程当中,真正能够促进人们向前进步的,可能不是快乐,倒是一种痛苦。真正能够让社会去改变的,恰恰是那种压力。
叶澜:压力。
骆新:如果你把压力都取消了,那学生都在快乐当中学习„„
叶澜:其实怎么说呢,快乐不等于轻松,快乐不应该就是没有压力。这件事情既是意向的,又是有挑战的,需要你有智慧付出的,这个挑战是你自找的,不是别人硬要你做的,你觉得在这个里面有一种探索,你会有新的发现。当你进入到这种工作情景的时候,那不觉得累,而且一旦走出来,这种快乐,我就说叫做“创造的快乐”。其实我觉得每一个老师都有可能,把自己的工作转化为创造性的工作。那么这有一个很重要的改变,就是改变对课堂的看法,我们现在在培养教师的,就是教师需要新的能力,就是在课堂上捕捉信息和回应学生的能力。改变老师在课堂的生存方式,结果老师也变得很主动,他就竖起耳朵听。我们在旁边听课,就专门在听,哪个孩子有新的东西,这个东西老师关注了没有,有没有道理,这样一出来,那么就丰富了。一丰富以后,老师就没办法了。问他有什么感受,这节课上下来?他说我跟孩子们搏斗了一节课,孩子不累,他累。孩子要往那边走,他要往这边走。然后就这么拉着扯着,他说这个课堂我没法对付。所以都会有一些苦恼。这很正常。如果一个变革没有苦恼,没有触动,那么还要变什么呢?
骆新:我突然发现您这个新基础教育,其实真正教的不是孩子,而是教师。
叶澜:您讲得太对了。
那这难度也太大了。
叶澜:难度也大。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找了一种开路人,就大家探一条路出来。这条路走出来了,后面只要你愿意,你就可以走下去。
骆新:如果在中考和高考上,现在我们规定的答案,必须还得是固定的,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话,那您前面所做的所有尝试,打开思路的尝试,做各种各样的教学相长的尝试,岂不最后在标准上又受到阻碍?很多人都说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尝试,但是最后到了结尾了,他要考试了,说学生,你还是回来吧,怎么办?
叶澜:首先我应该要第一个说明就是,整个的教育不应该只是为了考试,所以你的全过程不能全部对着考试,你全部对着考试就把一个人变笨了,变傻了,是不是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生命,要对生命整体的发展给予关注,教育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价值,远远不能用最后考试多少分来代替。我甚至说过,你前面四年半你都给我做,你到了最后半年,你觉得你的学生实在不行,你要去补,那这个半年给你补。我说至少你让他四年半,能够过着一个丰富的、多元的,有利于他自己个性成长的学习过程。而且这种选择,这种对外面的东西,不同观点的判断,这种能力你现在最体会了。对于一个独立的个人,人格的形成多重要啊!是不是啊?所以就这一点而言我们是不做牺牲的。实际上实验班的效果,三年以后远远的高出平行班,包括考试,为什么呢?孩子学得活了,他会判断了
,还有他实践的机会多了,整体的水平提高了。而且孩子不能耽搁,你说对不对?童年都只有一次,童年他不幸福,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遗憾、阴影,甚至成为他后来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我们的生命意识,生命对我们来说是最值得尊重和关注的。
尊重生命,激励发展。叶澜把新基础教育概括为四句口号: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蓬勃生机。而这一切力除传统旧习的变革,都为了孕育完整美丽的生命。
2006年8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了5位著名教育专家座谈基础教育问题,叶澜教授的发言打动了总理。
骆新:我听说你给温总理的发言,你不但是第一个,而且还说的时间是最长的,您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算是这样的。
骆新:您给温总理上课,我特别想知道„„
叶澜:这不叫上课。
骆新:您跟他说了什么了,让您能够说了四十分钟?
叶澜:确实有话要说。我确实也思考说什么,我觉得要跟总理说,就不要跟他说芝麻绿豆的事,我要说就从整体上来说。国务院负责人说,你就这么说,然后他还定了,你第一个说。然后悄悄地咬耳朵,你还可以多说一点,第一个说。那我想机会来了,那我想,我就得多说一点。最主要的,我要强调的是两个思想,第一个,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所以教育改革一定要注意社会生态系统的改革。第二个我觉得就是舆论,我说现在这个舆论,一个是升学的,就是“状元” 这类的宣传,还有升学的考试。那个时候正好在八月,前前后后很多的有关升学的口号,这一类广告,铺天盖地。我说这样的一种舆论导向,我觉得就是对家长的误导,对整个社会也是误导。那么对教育、对学校就是无形地增加了很大的压力。我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所以我很早就提出要建立《学校法》。我说这么大一个中国没有《学校法》,《学校法》是对学校专业的权利的一种保障。结果他觉得很对,他也听你说,同时记,也画了一条杠。不知不觉就讲了四十分钟,我就不好意思了,我觉得把别人的时间给占了。后来国务院的那些办公室的人说,你谈得很好,那我也就放心了。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座谈会上,叶老师做了一个自我介绍,她说我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在教育学这个学科被人普遍轻视,甚至蔑视的情况下,叶老师总是自信自豪地说,我是学教育学
的,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在我第一次坐飞机过程中,叶老师说过一段话,给我留下记忆深刻的印象。她说,我们在登上飞机的时候,无论云层下面是狂风暴雨,还是阴云密布,如果这个飞机一直往上飞,飞到云层之上的时候,一定是阳光灿烂。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叶老师是一个有很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是一种难得的,在教育学研究当中有文化、有担当的人。她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断感受到,有一颗中国心在跳动。她有一种始终不渝的梦想,就是为世界教育学改革,能够创造我们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的经验,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这个梦想点燃了我们,打动了我们。
采访李家成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
我觉得最独特的是什么,是她把这段经历,化为了对小学教育,乃至于对中国基础教育的重视,尊重和持久的研究。她经常会谈到,她说,我们不要因为我们是小学老师,我们不小。我们可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可以对中国贡献巨大力量的一个人物,或者说一个群体。
生在抗战时期,长在新中国崛起。叶澜的心灵,最早播下的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担当责任的种子。而诸多社会经历的磨砺,又赋予她英雄崇拜和草根情结。而为做成这件事,她如痴如醉、无怨无悔。
骆新:按您接受教育的体系,我知道您是1941年、1942年生人。
叶澜:1941年。
骆新:那时候正好是前苏联的教育体系,我们了解更多的是马卡连柯。
叶澜:对,我曾经崇拜过,非常崇拜。包括像凯洛夫这些人。凯洛夫是理论家,马卡连柯是实践家,还有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
骆新:我听说您那时候是特别喜欢瓦尔瓦拉。
叶澜:对,我高中毕业晚会的化妆,我就化妆成瓦尔瓦拉。那时候前苏联的教育,其实对中国的教育影响非常大。
骆新:那您现在做这样的改革,算不算得上是对那个时代教育的一种反思,甚至是一种批判?
叶澜:一种超越吧。因为其实马卡连柯,他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学生,就是犯罪的学生,所以他办了“少年违法者工学团”。但是我觉得马卡连柯的精神,它是不变的。那就是一种人道,对人的尊重,相信每个人都可能变好。其实教育的信念来自这里,如果你对人能够变好都没信心,那么你就别做教育,你做别的事。所以你努力使他变得,至少比他过去好一点,这就是教育。所以我曾经
对教育下过这么一个稍微有点诗意的一种表达方式,我说教育就是使别人和自己都变得更美好的事业,教育你必须把人放在心上。
15年来,叶澜带着她的实验团队,走进浙江、山东、广东、海南,走进了百余所实验小学。以她的激情、睿智和勤勉,感动了一个又一个校长和老师。
采访李政涛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有一个事我特别有印象,跟叶老师到山东听课。她上午听三堂课,评一堂课,一个学校。下午又到另外一个学校去,听两节课,评两节课。晚上六点钟开始,又开三个小时的,当地校长和教师的座谈会。开完之后再和我们华师大的老师,开一个多小时的当天工作的总结会,你可以看出她工作的强度,对实践介入的程度。
采访钟山
叶澜丈夫
华东师范大学
教授
她在家里对教育的投入,我是看得很清楚的,几乎是投入她的全部精力和心血的,只要她不开会或者是不去上课,或者是没有到实验学校去,在家里的话,她几乎是全天都在工作。
采访张济顺
华东师范大学
党委书记
这十五年,她都在第一线。我们在学校找叶澜老师是很难找的,非常非常难找。因为她都在外面,都在外面基层。她特别关注的就是,那些落后地区的落后学校,怎么样把它提升到真的使每个学校、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这样的一种境界。
在躬身实践的同时,叶澜教授还笔耕不辍,她的著作和论文八次获得一等奖。而迄今为止,作为博导,她还先后带出了40多名博士生和硕士生。
骆新:现在有很多人也在谈教育,但是谈教育更多的是借这个事情扬自己的名、立自己的万,甚至是一种权利的使然。
叶澜:对,为什么说我会喜欢鲁迅?因为他对众生相的刻画,只有他这个刀笔才刻画得出来,他刻画的是灵魂。
骆新:如果您要来评价中国的教育学者当中,或教育学家当中,您最钦佩的人,或者您比较喜欢的人,是谁?
叶澜:如果说是近代的话,那当然陶行知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他作为一个非常草根化的,他是亲为,比我还要亲为。我们只是跟教师一起去,他是自己去办学,我觉得很了不得。
骆新:所以您所有的改革,也是从草根开始做起的。
叶澜:对。
骆新:谢谢,叶老师。
叶澜:谢谢你。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跟你聊一聊。因为真的很愿意,对教育做深度思考的人不多。我一直讲一个民族,只有当它真正把教育、把未来、把孩子,当一回事的时候,这个民族才会成熟、才会强大。我跟我的学生说,我们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大时代,我们现在不好好做,那么不是时代对不起我们,是我们对不起时代了。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原文地址:http:// 姓 名:叶澜
出生年月:1941年12月
籍贯:上海
职称职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履历: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大教育系本科
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论及当代中国基础、师范教育改革
社会关系、社会职务: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教育学原理学科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清华大学等8所高校的兼职教授、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
工作履历:现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主编。
曾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系主任,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
个人获奖情况:199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全国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科研项目(部分):
主持《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
主持《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委重点课题 代表性著作
《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主编,三联书店,1999年)
《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走出低谷》(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年)
《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教育研究及其方法》(中国科技出版社,1990年)
编辑本段
2、革命家 基本信息
叶澜,字清漪,晚清资产阶级革命家。浙江仁和县(今杭州)人,曾是杭州府学附生,后赴上海格致书院就读,与同乡叶瀚是同学。1901年赴日本东京留学,在留学生中组织了最早的革命团体“青年会”,呼吁排满救国,并成了后来的拒俄义勇队、军国民教育会的发起人之一,成为资产阶级革命家。1903年,与汪荣宝合编了一本专门解释汉语词语的专著——《新尔雅》,该书是一本深受日本影响的书。在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和立宪运动时,叶澜与杨毓辉等人是活跃于其中的骨干分子。曾与叶瀚合编《算学歌略》、《地学歌略》、《天文歌略》。【附】叶清漪论译西书
仁和叶澜,字清漪,以我国所译西书凌杂不合,尝于光绪丁酉春论其弊。其言曰:「自中外通商以来,译事始起,京师有同文馆,江南有制造局,广州有医士所译各书,登州有文会馆所译学堂便用各书,上海益智书会又译印各种图说,总税务司赫德译有《西学启蒙》十六种,傅兰雅译有《格致汇编》、《格致须知》各种。馆译之书,政学为多,制局所译,初以算学、地学、化学、医学为优,兵学、法学皆非专家,不得纲领。书会税司各学馆之书,皆师弟专习,口说明畅,条理秩然,讲学之书,断推善本。然综论其弊,皆未合也。一曰不合师授次第。统观所译各书,大多类编专门,无次第,无层级,无全具文义卷帙,无译印次第章程,一也。一曰不合政学纲要。其总纲则有天然理数测验要法,师授先造通才,后讲专家。我国译书,不明授学次第,余则或祇零种,为报章摘录之作,为教门傅翼之书,读者不能观厥会通,且罔识其门迳。政学则以史志为据,法律为纲,条约、章程、案据
为具,而尤以格学理法为本。我国尤不达其大本所在,随用逐名,实有名而无用,二也。一曰文义难精。泰西无论政学,有新造之字,有沿古之字,非专门不能通习。又西文切音,可由意拚造,孳乳日多。汉字尚形,不能改造,仅能借用切音,则字多诘屈,阅者生厌。译义则见功各异,心志难齐,此字法之难也。泰西文法,如古词例,不是词法,语有定法,法各不同,皆是创造,不如我国古文、骈文之虚橅砌用,故照常行文法,必至扞格不通,倘仿子史文法,于西文例固相合,又恐初学难解,此文法之难也,三也。一曰书既不纯,读法难定。我国所译,有成法可遵者,有新理琐事可取者,有专门深纯着作前尚有数层功夫,越级而进,万难心解者,取材一书,则嫌不备,合观各书,又病难通,起例发凡,盖甚难焉,四也。坐此四弊,则用少而功费,读之甚难。欲读之而标明大要,以便未读之人,又难之难也。」 编辑本段3、画家 简介
1977年出生
1987年学习水墨 200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1995年至1999年创作了大型的佛教绘画作品40余件全部收藏存于台湾 展览
2002年 作品《镜里境外》全国第五届工笔画大展 炎黄艺术馆
2003年 《另存艺术联展》 北京千年时间
2004年 作品《水墨荷》与《人舞》系列 法国Paris,Nantes, Laval
2005年 《上海艺术家工作室》 上海四行仓库
2006年 《叶澜个人艺术展—自然而然》 上海熏依社
2006年 《荷风顺雨-上海.东京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6年-2008年 《中青年艺术家推荐展》 上海明园文化艺术中心
2006年-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 上海
2007年 《Feeling Exhibition-中法作品展》 上海艺法
2007年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 上海
2007年 《艺术北京博览会》 北京
2007年 《白日梦—上海熏依社画廊07年回顾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艳阳天—注目叶澜人荷舞新年个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再见!我的爱人——纪念邓丽君逝世13周年两回主题联展》 上海熏依社
2008年 《359°三位一体中日交流展》 上海熏依社与沈阳鲁美美术馆
2008年 《Time Out Shanghai--Affordable Art Fair》 上海
2009年 《游叶-09叶澜新作个展》 上海熏依社
第五篇:叶澜教育名言
叶澜教育名言
1、“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活’,不能由别人代’活’;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部历程都得自己走,不能由别人代走。这是一个明白到不能再明白的事实,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能体会到的朴素真理.2、“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与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
4、“新基础的教师,既是创造者,又是学习者;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既改变旧的教育模式,也改变自己。”
5、“课堂上,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让自己少说一点,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
6、“教师要尊重学生,倾听学生,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
7、“让教师感受变化、过渡、发生碰撞,进行反思。”“上课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状态,课堂组织形式要考虑实效性。”
8、“让学生快乐地、努力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不断让学生思考,不断感受到挑战。”
9、“把改革和实验看作我们共同的事业,共享创造,共同克服困难,改变被动、等待的心态,积极主动地投入实验。”“反思、探索、创造成为真正改变课堂的动力。”
10、“孩子表现出来的并不完善,但他有他的美,美就美在他的幼拙。”
11、“课堂是一种生活,怎样在这段时间里积极地、主动地展示生命生命活力,是我们的研究重点。”
12、“师生共同创造课堂生活。”
13、“不同类型的课文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不同的教学重点,形成教学的类模式。”
14、“不研究学生,教师就会变成留声机。”
15、“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再帮助他们在学习中提高。”
16、“让主体选择,感受选择。”
17、“让孩子们想象时,老师要注意倾听和引导,实现推波助澜,促成动态生成。”
18、“感受教师职业内在的欢乐、价值和尊严。”
19、“教育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事业,在创造过程中,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思想都得到发展。”
20、“每天的工作过程有成功、创造和发现的喜悦,教师的职业生涯才会成为重要的生命体验,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欢乐和享受。”
21、“学校的每个人都在追求主动发展,学校才能焕发生命活力。”
22、“在碰撞、痛苦、困惑和改变中,成为有智慧、有风格、有个性的新型教师。”
23、“让创造的智慧体现在“家常菜”的制作过程中,体现在永不止息的海浪涌动中,而不是飞溅出的浪花。”
24、“在新基础教育中,教师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反思者、群体合作者和自我更新者。”
25、“每个学生以完整的生命个体状态存在于课堂生活中,他们不仅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而且是教育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
26、“学生在课堂的不同表现,是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新基础的教师要有捕捉课堂信息的能力,课堂上,要关注学生,倾听学生,发现学生,研究学生。”
27、“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要改变原来中心辐射的状态,本质上转变成网络式沟通。”
28、辛勤的“园丁”为了整齐,好看,在修剪掉枝叶的同时,也修剪掉了个性和创造的花蕾。
29、“墙壁是学生生命的外化。”
30、要想让一片空地不长荒草,唯一的办法是给它种满庄稼。让我们齐心协力在孩子们空地上播撒善良、博爱、宽容的种子,那么,他们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