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和方法
摘要:加强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高校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普遍趋势,它对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口号,更应有它具体的实施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意义;方法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含义
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同志曾指出:“培养人才,一要传授知识,二要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素质。这里所讲的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作为人的素质基础的文化素质作用于人的一生,或者说作用于人的整个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因而高教理论界一致认为高等学校要加强素质教育,特别是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人文”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中国自古有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易.贲》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化”是教化,即教育的意思。所谓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 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说到底是使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这方面它与思想政治工作有相通之处,但人文素质教育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它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从而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从学科角度看,人文素质教育可以概括为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教育两大类,而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又以文、史、哲为主。人文课程与活动并不能直接解决政治方面和思想上的具体问题,但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文化和审美根基,再经过比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及德育实践活动,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成为他们自然的选择。这种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寓教于乐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发生作用,所以比较易于被学生接受,而且一旦形成,便比较稳定,它可以成为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补充,甚至能收到一般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收到的效果。
近几年,高教理论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已基本形成共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被大致界定为:(1)文、史、哲(2)艺术(3)现代中外文化精品(4)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主要对文科类的学生而言)。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在古代,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十分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中国古代教育的“六艺”(诗、书、礼、乐、射、御)和中世纪欧洲的“七艺”(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教育都能证明这一点。但是,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人文教育逐渐被专业技术教育所取代,“人”的培养逐渐被“才”的训练所取代。这时,在西方出现了大量的技术学院,传统的文科大学中也开始建立工程学院或有关的系科。专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在人类的教育史上曾经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但在发展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对人自身的培养却受到了不应有的忽视,到了20世纪中叶,这种忽视人自身素质教养的专业技术教育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如核扩散、环境污染、精神危机等。世界各国许多著名大学都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试图加以改造,采取的主要措施就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近几十年来,美国的高等教育曾有6次大的变革,其中每次都提出要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教育。例如1934年的《威肯顿报告》明确建议在工科课程中增加更多的人文社会科学内容;1968年《功程教育的目标》报告中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未来工程师将被要求参与与日俱增的复杂的社会问题”;1979年哈佛大学发表《核心课程报告》制订了著名的《公共基础课程录》,其重要内容之一是不同年级的学生除主修科目外,都必须学习一定数量经过精心设计的,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6个领域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80年代末期,美国曾就“通 识教育”展开过非常广泛且热烈的讨论,并发展成为“课程改革运动”,其影响至今犹存。
在日本,针对过分重视专业教育的现象,在高等教育中强调教育民主化,加强普通教育,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起初为方便学生在文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方面打下基础,大学增设教养部,学生进入大学后,首先在教养部学习1—2年,两年以后再进入专业教育阶段。
韩国在高等教育中亦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所有的大学课程均由教养课和专业课组成,教养课中的必修课由教育部规定,占总学分的30%,内容包括国民伦理、国文、国史、外国语、哲学、文化、自然科学入门和体育。此外,学生还要分别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3个领域中,分别选修1门以上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之所以受到各界人士尤其是关心高等教育发展的人们的关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很大的活力,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是公认的事实。但是,一个民族,如果只有经济成就,还不能在世界上立足,一个国家在一个时期可以是世界上头等经济强国,但如果不能对人类的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就会像过眼烟云,在人类历史上不会有多少地位。许多学者在评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时,对于文化教育和国民素质都给予了很大的分量,因 此,我们的现代化不仅要包括经济的繁荣,而且应包括文化的繁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21世纪,中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大国,而且必须加强文化建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教育是基础,其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它对于增加我国的综合国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对于高等教育和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以前,突出强调了为政治服务;在改革开放以后,又突出了教育的经济功能,这些都是着眼于教育的社会功能。素质教育的提出,则强调了教育的本体功能,即人类自身的不断完善,注意受教育者个性的发展。将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和本体功能综合起来,针对当前过窄的专业教育和过重的科学教育,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便成了高等教育最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另外,据一项对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刚刚毕业的人希望学到更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具有10年左右工作经历的人后悔没有学到更多的商业和管理方面的知识,而工作了20多年的人则后悔没有更多地学习文学、哲学和历史。从中可以看出,人文素质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久远的。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要想使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就需要有有效的途径加以实施,使其既有独立的教育教学内容,又紧密地同其他教学环节相结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
(一)开设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相关课程
可开设8种课程:(1)人文学科类: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赏析、古典诗词鉴赏、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中国文化概论、西方哲学思想、西方文化概论等;(2)社会科学类: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法学概论、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分析、社会科学名著选读等;(3)自然科学类: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生物学、自然科学概论、现代科学技术史、环境科学概论、科学研究方法论等;(4)思想政治类:马克思主义名著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现代历史人物研究、国际时事等;(5)语言类:第二外语—日、俄、德、法语等;(6)艺术类:音乐基础、欧洲音乐欣赏、戏剧欣赏、影视艺术、书法基础、西方美术作品欣赏等。(7)体育卫生类: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气功保健等。(8)其他:学习方法论、摄影技术、演讲与口才等。要求学生从每一类中各选一门,并达到规定的学分。
(二)在每门课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除了在选修课的安排中体现之外,还应同时渗透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之中。一个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还应注意渗透人文素质教育。1998年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谈到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时指出:“当前特别应着眼于‘三提高’,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广大教师的文化素质,提高 大学自身的文化品位”。如果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他就会在教学中体现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在讲授科学现象、规律、方法和应用中渗透人文精神,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每门课程中。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身在其中,耳濡目染,他们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品格就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应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形式的,从学生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到学校的学术氛围、建筑风格、总体环境等都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隐性课程”。
中国教育历来重视环境育人,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形成,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养成,都深受校园文化的影响。高校可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格调高雅的业余学术活动和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如聘请社会名流开设人文讲座,建设大学生科协、书画协会、文学社、诗社等社团组织,举办文化艺术节等形式。
(四)加强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是纳入教学计划的,主要包括专业见习和实习、社会调研、毕业设计、公益劳动、军事训练等;另一类是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进行的,主要包括社会 调查活动、社区援助活动、“三下乡”服务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科技开发活动等。高校应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在学习之余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近群众,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如利用寒暑假组织大学生开展“三下乡”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信息,而且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认识到自己与社会要求的距离,从而增强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自觉性和能动性,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升华,境界得到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和奉献精神得到强化。
参考文献:
[1] 华中理工大学课题组.国外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7,4.[2]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三卷)[C].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3] 张楚廷.人文素质教育的教育学原理[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4] 张复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2,2期.[5] 彭建华.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途径的思考[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5.[6] 欧洪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构想[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The function and ways of strengthening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ies Abstract:One of the goals of the reform in the universities is to strengthen 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which is a universal tendency in the universities in other countrie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in building a civilization with a high cultural level,but also in promoting the progress of higher education.There should be practical ways to meet this goal.Key words: universities;humanity quality education;function;ways
第二篇: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调查研究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调查研究
摘要:在高等学校中,人文素质起着重要作用,人文素质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者环境的熏陶使之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他体现在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是人能否正确对待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一种态度。进入新世纪,人类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竞争、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追根究底是人的素质的竞争。素质作为人的先天自然性与后天社会性有机结合而产生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品质,它既是知识内在升华的产物,又是知识进步加深和扩展的基础。
关键词:人文素质 调查 研究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我们既不能狭隘地把人文素质教育理解为开设音乐、美术等课程,也不能简单地把它与舞蹈、绘画等专业技能教育等同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格修养、道德品质、文化知识、诚信责任、法律和公民意识诸方面教育的整合体。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涵育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和完整的人格,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大学教育理念的发展中,始终存在着科学知识与人文教育的对立和冲突。现代社会的人只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通过掌握某种特定的谋生技能,才能立足与社会,因此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就业能力的培养一度成了教育的重要使命。大学教育中专业化的人才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特定时期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但是,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知识的发展趋势是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后又高度综合,科学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研究的领域越来越丰富多彩,这就要求在专业与专业之间、门类与门类之间实现有机的综合。目前的大学教育最终会导致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结构缺乏弹性,知识更新的适应性降低,同时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也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智商与情商等方面不能全面协调发展。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中特别指出:尽管我们的教育领袖们谈论着教育的目的在文化的陶冶,在人格的发展,等等,可是大多数学校里的受教者,却把它当作是获得足够面包和牛油亦勉强维持一定生活的一种狭隘的使用的手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大多数的家长和学生都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获得较好的就业机会和相对体面的工作岗位,大学教育为了迎合这种需求,相对出现了实用性、工具化的培养模式,忽视教育的长远效益和整体效益,多数大学以市场为导向,缺乏长远的战略目标和学术氛围,过分关注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人文知识的教育。在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了,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现象比较突出,天之骄子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和对金钱权威的崇拜远远高于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信仰出现危机,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冲击,道德观念淡薄,学生抵制各种错误思想侵蚀的能力差,精神世界空虚。而部分大学教师也以功利的、实用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看待所从事的工作。有些教师整天为个人利益忙碌奔波,对学生缺乏诚挚的关怀,育人观念较为淡薄,文化人格日趋萎缩。教育功利性的背后是高额的学费、不负责任的教师、走低的就业率,学校贪
大求全、盲目扩招、沽名钓誉之风就是对办学缺乏全局性观念和长效性构想的最集中反映。
三、人文素质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1.学习功利性:金钱化。许多大学生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得到高职高薪,在学习中总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带着功利心去考研或者考取各种证书,为了各种理由选择逃课,为谋取高分成绩,又不惜运用作弊、请人代考等手段。
2.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缺失。人的思想和行为源于人的认知,审美能力是认知水平高低的标志,但是当代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能力却不尽人意。当代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技能的学习,常常忽视文学等方面的艺术修养的提高,甚至于出现有人连四大名著都不知道的情况,着实可悲。大学生审美能力缺失,对性别的概念日益模糊,如“春哥”现象的产生,追捧春哥,追求所谓的“中性美”,甚至于把它当作是一种时尚。
3.不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世界观。许多大学生把社会本位转向个人本位,把追求理想转向注重实惠,把英雄崇拜转向功利主义。在物质和精神追求上,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缺乏社会理想。在道德的责任意识方面,对社会的关怀表现淡漠。比如,某些人对个人卫生非常讲究,对宿舍脏乱却习以为常;不爱护公物,不注意爱护图书,将课桌乱刻乱画;满口脏话,不文明举止时有所见等。
四、人文素质缺失现象产生的原因:
1.社会变化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 在人民物质生活普遍得到改善的同时, 精神文明的建设相对滞后, 特别是对于年轻的大学生来说, 他们在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物质利益,却无法正确对待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其道德水平未能提高, 反而滋长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想。
2.学校教育本身的影响。出于教育的功利主义思想着重强调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专业教育, 忽视了提高人的素质的人文教育, 以致出现了很多热门专业、热门学校。人文教育的空间不断缩小, 出现“科学主义”“工具理性主义”的哲学思潮,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脱离的状况也日益加重。
3.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不合理。一方面, 某些专业口径过于狭窄, 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变换的人才流动的需要;综合课、基础课和选修课相对较少。另一方面, 作为教育内容的载体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最高层次的道德和价值系统以及方法论学习方面的培养(流于形式)。
五、人文素质教育的加强
1.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学科化。人文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树立还需要教育理论界发挥理论先锋作用。人文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历史久远但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形势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是个新课题、新挑战。我们要用历史学的方法总结和汲取中外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中优秀的、具有生命力的人文教育传统和财富,开阔眼界多方面、及时地了解研究和学习国外先进的、新兴的教育理念,学习和借鉴国外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实践经验为我所用。同时也要注重我国在教育问题上的特殊国情,还应积极地研究探讨适合我国特殊国情以及特殊需要的人文素质教育方法和模式,构建符合我国当代以及长远发展需要的,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理论和体系。
2.把家庭人文教育理念摆在突出的地位。家庭生活关系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奠定了最根本的生理和心理基石。人文素质养成应建立在良好的身体和心态状况基础上,只有高质量的和高品位的家庭生活,才能使大学生们从小培养起优良人文素质的身心基础。家长是大学生们的第一任老师,对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奠基性、穿透性甚至永久性的关键作用。家长的所思所想、言谈举止都会通过价值取向、职业态度、生活情趣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直接或者间接地指引方向、提供示范。因此欲想大学生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家长应培养自身优良的人文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营造优良的家庭文化,同时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要保持勤奋高昂、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并且注重修炼高雅的生活情趣以此充实自己的人格修养。而且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大学生之间的关系如能体现出相互尊重、相互友爱、相互支持的和谐家庭的文化关系,也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发挥着极大的心理暗示作用。
3.发挥人文课程的教育作用。人文课程是增长大学生社会知识的基本来源,又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主渠道,课程内容的优劣、学科设置的得当与否,都会影响到大学生人文视野的宽窄、人文内涵的厚薄、人文胸怀的广狭、人文能力的高低。优秀精品课程不一定使所有学生都成为优秀人才,但是优秀人才一定是要通过优秀课程的讲授才能培养出来的。各高校应当从人文素质教育的多重教育目标和根本宗旨出发,结合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欠缺的具体情况,顺应新世纪科学与人文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大趋势,整体设计规划处全面、完整、科学、有效的课程设置体系。
4.培养高校人文教师的综合实力。在许多大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观点就是准则,教师的思想就是真理,教师的价值观和人文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复制到学生的思想中。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自己在学生面前的言谈举止,用严格的态度、严谨的作风、严密的方式,从事教育和培养工作,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对学生,学会做人尽职尽责。各高校应把青年教师、中年教师作为未来大师级教育家的潜力队伍加以培养,设计规划高等教师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学综合水平的全面、长期培养方案和完善的进修制度,为高素质教育人才、优秀教师、优秀教育领导人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培养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5.营造浓郁的人文校园文化环境。学校的课程一般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显性课程是明确的、事先编制的课程、是学校教学计划中有明确规定的内容。而隐形课程则指那些非正式的、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它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由物质、文化、社会关系等要素构成的教育环境其具有额度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大学的校园文化生活非常广泛,既包括物质领域的自然环境和校园内部规划格局、校舍布置等,也包括精神领域的文化环境和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宣传的内容等。
六、总结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问题已经引起普遍的关注和重视。国家也加强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探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途径,探索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在实际生活中,各个大学的实际情况不同,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也不尽相同,所以大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第三篇: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关于推荐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阅读书目的通知
各有关高校:
为进一步推进高等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课外读书活动的开展,为各院校提供更具专业性、实用性和操作性的业务支持,本教指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现推荐给贵校。希望贵校推荐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选择,自主阅读,并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丰富同学们的业余文化生活。
书目的选择秉承如下原则:(1)价值导向积极向上;(2)所选书籍应为该领域中公认的经典著作或社会影响较大的学术著作;(3)切合高等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4)应为已在国内出版或图书馆普遍收藏的书籍,便于查找,且深度适中。
希望本书目能够对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并望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反馈到教指委,以便今后对书目进行修订和补充。
衷心感谢贵校对教指委工作的支持。
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
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2011年12月
附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哲学、语言、伦理类】
[德]黑格尔著.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83
[英]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5
[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94
[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英]卡尔•波普尔著.舒炜光等译.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关子尹译.人文科学的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卡尔•雅斯贝斯著.王玖兴译.生存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瑞士]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8
[英]A.J.艾耶尔.尹大贻译.语言、真理与逻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美]托马斯·内格尔著.万以译.人的问题.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施太格繆勒著.王炳文等译.当代哲学主流.商务印书馆,2000
[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
[德]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
响.商务印书馆,1999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美]恩格尔哈特著.范瑞平译.生命伦理学的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德]库尔特.拜尔茨著.马怀琪译.基因伦理学.华夏出版社,2000
[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著.万俊人译.道德语言.商务印书馆,1999
[美]查尔斯·斯蒂文森著.姚新中等译.伦理学与语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美]波伊曼编著.江丽美译.生与死——现代道德困境的挑战.广州出版社,1998
[美]蒂洛著.程立显译.伦理学与生活.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英]赫胥黎著.李黎译.美丽新世界.远方出版社,1997
[美]飞利普•希尔茨著.姚明威译.保护公众的健康.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
[美]穆尔著.但汉松译.致命的药物.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英]托尼·霍普著.吴俊华等译.医学伦理.译林出版社,2010
[美]彭斯著.聂精保,胡林英译.医学伦理学经典案例.湖南科技出版社,2010 [美]戴蒙德著.谢延光译.枪炮、病菌与钢铁.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美]托马斯著.周惠民译.最年轻的科学.青岛出版社,1996
[美]穆迪著.罗汉译.濒死体验.上海三联书店,1988
[美]斯蒂芬·罗思曼著.李创同,王策译.还原论的局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邱鸿钟.医学与语言.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彭瑞聪主编.医学辩证法.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周一谋编著.历代名医论医德.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
何兆雄主编.中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周俊、何兆雄主编.外国医德史.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
周国平.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区结成.当中医遇上西医.三联书店,2005
朱幼棣.大国医改.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
1【历史、文化、人类学、美学类】
[德]H.李凯尔特著.凃纪亮译.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商务印书馆,1991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陆晓禾等译.结构人类学.北京文化艺术出
版社,1989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和无神论.人民出版社,1999 [英]J.贝尔纳著.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美] L.怀特著.沈原等译.文化的科学——人类与文明研究.山东人民出版
社,1988
[美]波伊曼编著.陈瑞麟等译.生死一瞬间——战争与饥荒.广州出版社,1998 [俄罗斯]巴赫金著.晓河等译.巴赫金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美]雷德里克·杰姆逊.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
版社,1987
[美]约翰·伯纳姆著.颜宜葳译.什么是医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美]罗伊·波特主编.剑桥插图医学史.张大庆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 [意]卡斯蒂廖尼著.程之范主译.医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英]约翰·V·皮克斯通著.陈朝勇译.认识方式:一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医
学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
[美]厄恩斯特·迈尔著.刘珺珺等译.生物学思想的发展:多样性、进化与遗
传.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美]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美]哈罗德·多恩著.王鸣阳译.世界科学
技术通史.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
[美]戴维·林德伯格著.王珺等译.西方科学的起源.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美]洛伊斯·N· 玛格纳著.刘学礼主译.生命科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丹]赫尔奇·克拉夫著.任定成译.科学史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著.吴昌杰译.阅读史.商务印书馆,2002 张广智、张广勇.现代西方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陈邦贤.中国医学史.商务图书馆,1998
张大庆.医学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邱鸿钟.医学与人类文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席焕久主编.医学人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王哲.国士无双伍连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方法论类】
[法]拉•梅特里著.人是机器 顾寿观译 商务印书馆,198
3 [意]维柯著.朱光潜译.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9
[英]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德]胡塞尔著.张庆熊译.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奥]L.贝塔兰菲著.秋同等译.一般系统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 [美]N.维纳著.郝季仁译.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83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
黄淑娉等编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论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何裕民主编.差异、困惑与选择——中西医学比较研究.沈阳出版社,1990 彭瑞聪主编.医学方法论.广东科技出版社,1988
彭庆星等主编.医学逻辑学.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
【疾病与病人类】
[美]赫舍尔著.隗仁莲等译.人是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法]让·保罗·萨特著.周煦良,汤永宽译.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5
[美]凯博文著.陈新绿等译.谈病说痛——人类的受苦经验与痊愈之道.广州
出版社,1998
[美]波伊曼编著.陈瑞麟等译.今生今世——生命的神圣、品质和意义.广州
出版社,1998
[英]弗朗西斯·克里克.汪云九等译.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湖南
科技出版社,1999
[美]保罗•布兰德,[美]菲利浦•扬西著.肖立辉译.疼痛——无人想要的礼物.东方出版社,1998
[英]R.D.莱恩著.林和生译.分裂的自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丹麦]克尔凯郭尔著.张祥龙等译.致死的疾病.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 [法]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1
[美]图姆斯著.邱鸿钟等译.病患的意义.青岛出版社,2000
[美]R.M.尼斯著.易凡等译.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美]苏珊•桑塔格著.程巍译.疾病的隐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美]苏珊•桑塔格著.黄灿然译.关于他人痛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俄罗斯]契诃夫著.契诃夫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英]R.D.莱恩著.林和生等译.分裂的自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美]H.S.沙利文著.韦子木等译.精神病学的人际理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英]霭理士著.潘光旦译注.性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97
[美]约翰·奥尼尔著.张旭春译.身体形态.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加拿大]保罗·萨加德著.刘学礼译.病因何在——科学家如何解释疾病.上
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美]H.E.西格里斯特著.秦传安译.疾病的文化史.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译林出版社,2001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1999
梁浩材主编.社会医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刘增垣等主编.心身医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第四篇:小学人文素质教育论文
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摘要】当前许多小学生不懂得如何去关爱他人,出口成脏的现象屡见不鲜,分析其原因,和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必然的联系,但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有效地开展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据我了解,很多小学都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来上语文、数学等“重要学科”,这样,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势必在被占课中悄然降低。即便不占用思想品德课的,学生在课堂上也只是草率的完成教学任务了事,根本没有像对待语文数学课那样的重视。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以身作则,通过德育课程、课外活动,家庭教育等多渠道有效的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关键词】有效
思想道德教育
重要意义
多渠道
一、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究竟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呢?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若能激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就能有效地促使他们发展。”那么,如果我们充分发挥学校的教育职能,把学校作为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主课堂,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就能使学生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21世纪,重视和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具有更为深远的战略意义。小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发展时期,可塑性很大,这决定了他们既易接受正确的引导,也易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小学生应重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利用他们年龄特征中的积极因素,帮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必不可少的条件。
3、义务教育课程教育标准(2011版)进一步加强了德育,强调德育为先。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4、思想品德教育也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目的重要保证。我国教育方针德育居首,在教育这个统一体中,思想品德教育“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是照亮一切的光源。”当孩子们形成了良好品德,他们的整体能力将得到提升,我们的校园会变得更加和谐,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做贡献。
二、怎样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
1、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权威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小学生的举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以身作则。例如,教师不应该把烦恼还给学生,不应骂人,不应说脏话,也不应该攀比吃穿,更不应该偏爱优生,对后进生冷淡应付。作为教师,应该关爱学生,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平公正的处理好学生之间的矛盾,或者师生之间的矛盾。
2、学校必须加强对思想品德课的检查,切实上好每一堂思想品德课。例如,抽听一个班级的思想品德课,悄悄地进入相应班级,做好课堂听课记录,并及时对教学质量做好评价。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对明显应付了事的思想品德课堂作出通报批评。班主任应与任课老师协调好关系,不得任意占课。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思想品德小组,准们给教师研究、交流怎样上好思想品德课。真正做到对这门学科的重视。
3、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的课余活动这一环节不能忽视。尽管课间短短的十分钟,但学生之间可以说上一段话,做上一些事。这时,身为班主任就不得不肩负起他的职责,进入自己的班级,更多地了解自己班上学生的动态,听听他们讲的话,看看他们做的事情,如果发现不符合道德素质的言行,就应该及时制止与指正,只有像这样关注好细节的班主任,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才不会偏离,而是在老师的精心呵护下更加完善。当然,除了课间休息的课余时间,学生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是展现学生思想品德的良好途径,例如读书演讲比赛,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诸如这类的活动,学校应有规律地举办,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想品德塑造的环境。
4、家庭教育也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关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一些学生之所以有不良的行为、言行等坏毛病,就是因为受到家长的影响。
1、有些家长不注意自身的语言,张口骂人,闭口骂人,使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恶劣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会形成一个错误的印象,觉得这并不是什么缺点。
2、重视智育,轻视德育。有些家长整天让孩子做作业、作课外练习、辅导资料,没有一点玩的空间,认为孩子考出好成绩就是一个乖孩子,使一些孩子成了“高分低能儿”,而往往有一些孩子娇惯成性,像小公主、小王子一样没有自主能力,没有主见,遇到一点小事就要问爸爸妈妈,成了班内高傲、但孤独的对象。
3、粗暴的打骂孩子。孩子不听话、考试没考好,就是一顿打,久而久之,孩子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呢?不是变得麻木不仁就是自暴自弃了。
由此可见,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父母的影响是巨大的,家长要以自身的优良品质去教育和熏陶孩子,给孩子创建一个优良的环境。
(三)如何评价是否有效地进行了思想道德教育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道德教育开展的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文明。例如:在学生早晨出操,学校举行升旗仪式的时候,有些学生交头接耳,有些“闭目养神”,有些不知望向何处。在神圣庄重的国旗之下,那部分学生竟然熟视无睹,更不知道如何参加升旗仪式。我们可以评价那些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爱国情怀方面是是不过关的,这和教师的爱国思想教育的是否有效展开有着必然的联系。
如果学校、家庭都能够充分重视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那么,孩子的良好品德就会逐渐形成,校园将会越来越和谐,也顺应了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第五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调查问卷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问卷
1、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怎么样?()
A、非常满意B、满意C、基本满意D、不满意
2、你认为当今大学生的诚信程度如何?()
A、非常好B、比较好C、差D、比较差
3、在食堂打饭,你会()
A、自觉排队B、在没有人管理时,先打为快
C、别的同学排队,我就排队,别人不排队我也不排D、从来不排队
4、有些学生违反学校规定,甚至受到纪律处分,你的看法是()
A、很正常,违反规定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B、这些学生素质太差,生活习惯不好
C、学校处理的还不够严格D、学校处理的很正确 E应改变一些管理方法
5、你认为同学尊重老师情况如何?你见到老师,会怎么做呢?()
A、很好,见到都叫老师好,让老师先坐电梯B、一般,只是擦身而过
C、差,社会的尊师水平每况愈下,在课堂上,也会顶撞老师
6、自己的学习动力是什么?()
A、掌握专业知识B、为了奖学金C、为了文凭
7、你是怎样看待大学生抄作业等现象?()
A、没什么大不了的B、不好,应该自己做C、反正我不抄作业就行了
8、课余时间,你喜欢做些什么()
A、上网B、到图书馆看书、学习C、逛街或呆在宿舍D、其他
9、课外时间,你多看哪一类型的书籍?()
A、关于专业技能的B、经典文作C、畅销类实用书D、小说杂志
10、你是否在公交车上给老、幼、病、残人士让过座位()
A、经常B、偶尔C、看心情D、从未让过座
11、在大学和社会生活中你能做到以下哪些行为规范(多选)()
A、在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B、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C、拾金不昧,能物归原主D、和同学和睦相处,互帮互助E、积极参加社会活动F、不逃课
12、对社会上的不平之事或国内外大事,你的看法是?()
A很关心B不太关心C看到感兴趣的才关心一下
13、你认为我国的大学生教育是成功的吗?()
A、比较成功B、因人而异C、不太成功
14、你认为在你的大学生涯中,除了学好专业技能知识以外,还需要多积累哪一类的知识()
A、经济管理B、艺术欣赏C、时事政治D、文史经典
15、你对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的评价态度()
A、优秀B、良好C、一般D、较差
16、在大学中,人文素养与其他技能型的相比?()
A、一样很重要,都要重视B、都重要,但是没有技能型的重要
C、一般重要,远没有技能型的重要D、一点都不重要,可以不加以重视
17、你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坚持哪种观点()
A、已经做好了准备,凭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干好自己的事业
B、凭父母亲友关系,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用自己担忧
C、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前途渺茫,迷失了方向
D、从来没有想过将来的问题
18、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缺乏的是什么?(多选)()
A、自主学习B、自我约束C、自我激励D、坚忍不拔E、脚踏实地G、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