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摘要】时下,社会上出现了一种以青少年为主体的“非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现象凸显了现代青少年另类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以“伤感颓废”为主流思想,这种现象无疑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都带来了负面影响。本文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从从众心理、逆反心理、行为与态度、暗示这四个层面对“非主流”心理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青少年
“非主流”心理
从众心理
逆反心理
行为与态度
暗示
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青少年的“非主流” 指部分90后出生的未成年群体,他们喜欢张扬个性,追求另类,挑战权威,极力的凸现自我。他们的标志性特点是使用“火星体”网络文字,自拍一些角度怪异表情夸张的照片,展示颓废美,伤感美和病态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一股“非主流”的力量瞬时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新一代青年人有着更宽的知识面和更广泛的视野,他们不甘心拘泥于简单而传统的行为模式,提倡张扬个性,注重实现自我。如果这些另类的行为图式仅局限于小范围的团体,只是一种宣扬个性的符号,无可厚非,但在社会标签化的注释之下,基于社会关注的强化,使得“非主流”愈演愈烈。造成了许多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着重来分析青少年“非主流”现象的心理形成机制。
一、从众心理
1.从众是指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转变原有的态度,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是外部社会对人的一种心理影响与行为影响,在个体与群体不一致是,是个体试图缓解不一致的冲突,增加安全感,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减少内外冲突的手段。其特点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群体规范或多数认同意见为标准,做出社会判断、改变态度,表现出盲目性。青少年越演越烈的“非主流”现象就是典型的受从众心理影响的从众行为。社会上出现一部分的“非主流”的新鲜形态时,很多青少年为了显示自己的“入流”和“时尚”,以求得心理平衡,就会不自觉地纷纷跟从这种新事物,加之网络的巨大影响,是这种盲目从众之风越演越烈。
2.导致从众的因素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1)个人因素:影响从众行为的个人因素有人格特征及性别,年龄、文化等社会特征。个人的智力、信心、自尊心以及社会赞誉需要等个人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密切相关。很多青少年智力发展并不完全,没有较强的独立判断能力,容易趋于盲从;或者对于自身价值观方面没有自信心,需要通过显示自己跟上“潮流”来满足虚荣心等等都是这种从众现象的个人因素。
(2)群体因素:群体规模越大,赞成某一观点或采取某一行动的人数越多,则群体对个人的压力就越大,个人就越容易采取从众态度。当“非主流”文化越来越盛行,追崇的人越来越多,很多自控能力不好的青少年就极容易受身边同伴的影响,纷纷追随。
(3)情景因素:情境因素主要是信息的模糊性,从众行为的公开性和权威人士的影响力等。若外来的信息本身十分模糊,则对认知个体的判断和认知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增加了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非主流”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伤感颓废”的观念,青少年只是一味追求通过拍夸张另类图片或奇怪的穿着打扮等来追求所谓的“美”,从没踏出过社会的他们根本没经历过真正的沦落和颓废,只是盲目地追求这种模糊的思想。
二、逆反心理
1.逆反是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逆反心理是指具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对一定的社会现象与正常条件下应该具有的认识及其行为倾向持相反态度的心理。现实生活中那些不满自己的社会地位而又无能为力改变现实的人,容易将这种无奈与怨气转化为逆反与偏见,盲目地进行发泄,以求得心理的暂时平衡。逆反心理中的青少年对正统的思想往往会蔑视或抵制,而对一些不良倾向却持认同情感,正如这种“非主流”的“颓废”观念,大喝其彩,甚至模仿和追捧。原本只有成年人才能深刻体验到的一些消极情绪,深沉的感悟,却被他们用各种颜色,画面或造型描绘出来来进行自我标榜,便形成了今天的“非主流”文化。2.产生逆反心理的因素:家庭的严格管制和过高期望值,学习攀比,升学压力还有周边不良环境等因素都容易导致青少年形成逆反心理。青少年正是处于“过度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比如很多青少年吸烟,就是为了显示自己的“成人化”。
三、行为与态度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1.行为与态度的关系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所以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同样,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也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人的活动当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的相依性。态度的强度不仅直接与行为相关联,同时也可以作为态度的方向性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态度越强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2.行为与态度的相互作用与“非主流”现象
(1)非主流思想对行为的作用。行为是态度的外在表达,“非主流”的行为模式毋庸置疑首先源于“非主流”的生活态度。在“非主流”群体的意识形态中,特立独行的行事风格是值得推崇和歌颂的,相反,落于俗套就会被人看不起,形成了这种认识之后,非主流的行为模式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2)非主流行为对态度的作用。在人们对一项行为的初始动机模糊不清的情况下,有时对于行为本身的涉入越深,就会自然变得越有动力去采取进一步行动。非主流形成之初,行为本身可能不具有任何意义,但随着非主流在青少年中的广为流行,身在“非主流”中的同学们便开始在内心进行合理化解释,绞尽脑汁地想出“非主流”的种种好处——张扬个性、挥洒青春等等,让本无所谓好坏的一些雕虫小技顿时变成了一种“文化”,并将这些牵强的理由不断深化,甚至产生出某种成就感。
四、心理暗示
1.心理暗示是指通过人体的语言、行为、心理或者是环境的特殊语言,对人们的心和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它是影响潜意识的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可以超出人们自身的控制能力,指导着人们的心理、行为。心理暗示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某些特定的意见或信念。可见,暗示在本质上是由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心理暗示的能量往往作用于潜意识里,在不觉间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正是因为它深藏于意识之下,使得我们难以防备,受其影响而不自知。2.心理暗示与“非主流”现象
(1)他人暗示。他人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社会上“非主流”之风盛行,身边受到感染的人越来越多,而自己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受到他人的暗示和鼓舞,不断被灌输“非主流”思想。由于青
应用社会心理学论文
少年自控能力和判断能力弱等因素,就会抵挡不住这种他人暗示的强大作用,使自身也陷进“非主流”的漩涡之中。
(2)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即依靠思想、语言想自己发出刺激,以影响自己的情绪和一只,或加深对某一观念的认知,或要求按某一方式行动。自我暗示使自己对于自己价值、能力的评估和认识影响到实际的行为,即自己认为自己可以做什么,实际上就能胜任什么。社会的关注点燃了“非主流”的星星之火,随着自我实现的预言不断深入骨髓,也在渐渐改变着非主流群体对于自身的认知和价值评估,他们眼中的自己越强大,现实中的自己也随之变得威武起来,甚至显示出与主流文化相抗衡的趋势。相对地,队伍和声势的不断壮大也进一步促使非主流实现了对自身的认可,鼓舞了非主流继续壮大。
(3)自我实现的预言。自我实现的预言是指我们对待他人的方式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并最终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即人们对其他人怎么样产生一个预期,这会影响他们如何对待他人,而这种对待方式又会导致那个人的行为与人们最初的预期相一致,使得这一预期成为现实,它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说,一个人往往会重复另一个人的期待,不管这种期待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小团体的“另类搞怪”受到以网络为主力军的媒体的大肆渲染,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产生了连他们自己都未曾料到的轰动影响,此时“自我实现的预言”便在其中蠢蠢欲动,增强了他们主流化的信心和希望被更多人认可的动机,预言影响了他们对于主流文化的态度以及当前文化大坏境的认识,导致原本支离破碎的一个个小团体竟然不但壮大,并最终形成了对社会确有影响的“非主流”文化。
【参考文献】
《应用社会心理学》
肖汉仕 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AAA
王者初醒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
一、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一个不能再熟悉的词语----“非主流”。我们看到,“非主流”文化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是“非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的“主力军”。
衣着怪异,发型新潮的青少年走在街头;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眼睛大大的,色调怪怪的非主流美女图片;专门的非主流文化网站充满消极的资料和讯息。“颓废”“冷漠”“寂寞”“贱男子”“贱女子”等词泛滥成灾„„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是近几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发展壮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平等,包容等价值观已逐渐深入人心,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对个性、张扬、另类的推崇,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往往在衣着、言辞、行为、思想及价值观上显得与传统的大众主流格格不入。
文化现象的产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土壤。迥异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变更发展下,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及价值观的种种体现,深刻着时代的烙印。故而本选题意义在于客观理性地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予以研究探讨:
一方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的研究是对国家、民族
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讨和思考;
另一方面,研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变更的积极
回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碰撞;
并且,探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探讨研究
这一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存在价值和未来的走向;
最后,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和诉求,有助于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
国外的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的(研究)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西奥多·西扎克在(《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中,针对当时席卷美国的非主流文化现象最早提出了“反主流文化”一词。
“在“反主流文化”潮流中,嬉皮士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嬉皮士”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一个文化群体。表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与主流文化——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对的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听摇滚乐、吸毒品、过集体生活等,成了“嬉皮士文化”的主要特征。“
国外研究针对反主流文化群体及嬉皮士的存在进行了长久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结论。嬉皮士的出现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嬉
皮士”只不过是用其“特殊”的方式指出了这些问题而已;另一方面,经过60年代“嬉皮士亚文化”的冲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鉴于国外对非主流文化研究时间已颇为长久,已具有成熟的认知体系和系统的分析结果,研究已具有完善性,对我国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而就我国而言,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探讨尚且显得不够完备。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兴起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尚未能够引起社会主流足够的重视;即便偶尔加以关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局限于对于处于这文化现象中某些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行为进行古板式的呵斥。大多数人面对非主流现象无法接受,认为当代青少年安逸享乐,不学无术,精神生活荒芜。以至于我们对他们大多抱着的是鄙视,不屑,为感到惋惜的态度。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中,对于疯狂的非主流追随者,到处都是骂声一片,更有“中华民族的败类”等过激言论。
在主流社会盲目批判之下,关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就事实而言,目前我国对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较为粗陋,不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因此,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迫切需要深刻和全面的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为“非主流”文化课题的研究添砖加瓦亦或是抛砖引玉。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分野不是绝对的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有其原因及合理性;
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具有普遍影响;
社会应对非主流文化应当采取理性宽容和积极引导的态度。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间的新兴文化现象,非主流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各种影响已经引发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剖析非主流文化现象:
产生该文化现象深层及本质原因?
非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异同?
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存在范围及影响力有多大?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消极影响如何?
如何取精华去糟粕,使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何通过对国外类似文化现象的研究,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普遍性认识?
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
对青少年非主流群体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二、收集具体资料。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具体如下:
大面积适用的问卷调查法,把握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存在的整体性状态。 针对其中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获取一般规律及其他资
料。
对具有典型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更有代表性更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及个人进行访谈调查,获取更贴近社会更真实的一手
资料。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国内外非主流文化研究的经验中吸收智慧,进行分
析比较。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客观理性的研究成果。
(三)预期价值:本课题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加深对“非主流’文化的存在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和评断”非主流“现象的价值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排斥和盲目的接纳。
(二)把握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家庭学校社会的青少年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三)把握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异同,研究现代社会背景下多文化并存的意义及价值。
第三篇:残疾青少年心理分析
浅谈残疾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治疗
摘要:国际社会公认的全球残疾人比例约为全球总人口的10%,其中青少年也占一定比例,这是建造和谐社会不可忽列的问题之一。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残疾导致他们有相当多的心理问题,可能使他们无法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活动。但在中国在这领域研究还不够力度,我研究这课题是希望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关键词:残疾青少年心理研究治疗
正文:
一:对残疾青少年心理的研究
1、残疾青少年的个性特征
身体和精神方面的残疾将对青少年产生深刻的影响,可能使他们无法参与适合他们年龄的各种活动。此外,有证据表明:残疾青少年极有可能受到同龄人的排斥。因此,不难理解,同那些正常的同龄人相比,残疾青少年将表现出不寻常的个性特征。虽然,我们在这一专题上用的笔墨都趋于证实这样一种假设(即残疾青少年比正常青少年显得依赖性重、更焦虑不安而且缺乏自尊),但是,人们仍然难以准确地把握下列三方面的问题:(a)残疾青少年表现出哪些个性特征;(b)这些特征具有多大的份量和普遍性;(c)这些特征同他们日常的心理状态有什么关系。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人们的研究方法并不十全十美,而是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其中包括;缺乏足够的客观尺度,无法确定各项研究指标的信度;无法控制受试者的有关人口统计变量;无法对残疾人和正常人进行准确的群体比较研究;残疾者在失调的病因以及残疾程度方面的差别过于复杂;个性特征的定义尚不明确;使用的仪器也不标准化甚至对残疾人无效。
许多调查者都指出,残疾青少年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长。帕屈西博士很早以前曾主持一项名为“本里特”的研究计划,对部分视觉残疾的青少年展开有关个性的抽样问卷调查。他把数十名视觉残疾的青少年同其它视觉正常的青少年作了一个比较,结果表明,22%的残疾者比正常人性格软弱,73%的人比正常人缺乏自主和自立。然而,他无法提供更多的信息或统计数字,来证实到底什么是视觉残疾者最客观的个性特征,因而他无法对上述材料作出适当的阐释。其它人在调查听觉残疾的青少年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这些残疾孩子的母亲有40%都认为她们孩子的依赖性太重,她们对孩子的未来表现出深切的关怀,想知道自己的孩子今后能否在社会上独立地生存。然而,这种依赖性到底在多大程度上是不正常的,人们尚不清楚。
人们经常提到的残疾青少年的另一个性特征是缺乏自信和自尊。这一点并不让人吃惊,因为
他们大多数受到现实和社会的限制,难以对所处的环境施加影响。好几项调查都表明:残疾青少年中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紧张和焦虑。布劳恩通过对16—22岁盲人的个性研究发现,与同龄的正常人相比,这些盲人的神经更为敏感和紧张。并且女孩比男孩更紧张。还有一些研究者发现,盲人个性中的紧张感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而且,那些形体残疾的青少年在参加人际交往时尤其感到缩手缩脚。他们担心在社交场合遇到不便,担心遭到别人的拒绝,担心遇到难堪,担心自己的措辞不当,一般来说,残疾青少年的紧张感同残疾程度是一致的。
2、残疾青少年心理变态与行为失调的研究
对残疾青少年心理变态发病率的研究只是近来的事,过去人们往往关注残疾者的个性特征,而忽略了他们的心理症状和行为失调。近来,有好几项研究都表明:残疾人中间心理变态的发病率要比一般人高。然而,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局限,人们无法从这类研究材料中得出完美的结论。同研究残疾青少年的个性特征一样,研究其心理变态和行为失调时也面临着一些明显的漏洞,其中包括:受试的正常人和残疾人群体未必能够代表所有的正常人和残疾人;测试仪器并不标准化,甚至根本不适用于受试者;此外,许多研究文献对心理变态症状的定义也不统一。由于这些原因,虽然许多残疾青少年都显示出很大程度的心理变态和行为失调,但是,他们表现出来的心理症状的典型性不能不受到削弱。
有好几项调查报告都表明,在残疾人中间普遍存在着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失调。迈恩德对10至14 岁患有严重脑偏瘫的青少年进行了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他不但同这些孩子交谈,还走访了他们的父母和教师,并向孩子的父母开列了一份精神病症状的“清单”,结果表明:这些孩子中有18%的人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变态,并在精神和行为方面存在失调。有趣的是:迈恩德没有把这些残疾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而且,他提供的材料没有指出心理症状的标准,也无法证实比率的信度。
在其它的残疾人身上也发现同样的失调。例如,杰尔伯格1984年指出:部分自我封闭的孩子情绪失调加重(如心理状态恶化,态度消极)。谢尔辛格也指出在失聪的儿童和青少年中间,情绪失调和行为失调的发病率也相当高。然而,本海姆等人的研究却表明,失明的青少年同正常人在失调方面并无多大差别,而且,一些部分失明的青少年反而比完全失明者表现出更加严重的失调。
为了了解残疾青少年的行为失调,研究者对他们的父母和教师进行了大量的问卷调查。例如,谢里提格等1981 年在调查6至21岁的失明者时,向他们的教师开列了一份“行为问题清单”(BPC),他们综合分析了所得的材料,结果发现了三个在明眼人身上同样存在的问题,它们是(a)行为方面的问题;(b)个性方面的问题(紧张、畏缩);(c)官能不足与发育不成熟。遗憾的是,由于受试者年龄的跨度太大,很难确定这些问题是失明青少年身上特有的还是失明儿童与成人共有。有些研究者对失聪儿童和青少年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同样的问题。此外,他们还发现了第四个方面的问题(消极、自卑)。这些问题都表现为害羞、不主动、自信心低以及过分敏感。在许多残疾青少年身上最常见到的心理失调是消沉,对身体残疾的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例如研究员发现66%的残疾青少年经常感到消沉和烦燥不安,也注意到他的受试者缺乏自尊且常感忧郁。当然我们在阐释这些研究时必须谨慎,简等人曾对92 名视觉残疾青少年及其家庭进行过广泛的调查和评估。这些受试者在性能力、年龄及邻里关系方面同正常人相当,其中52%的人还有另外的精神或身体残疾。评估的手段包括对残疾者本人、残疾者的父母和教师进行比较正式的采访,对他们进行心理方面的访问,观察残疾者在家中的表现。结果发现:视觉残疾者比正常人更加烦躁和孤单,更显得惶恐与忧心忡忡。45%的残疾者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失调。57%的人被诊断为患有下列心理失调中的一种。心理迟纯(18.6%),发育性失调(15.1%),调适反映(10.5%),个性失调(8.1%),行为失调(7.0%),器质性脑力综合症(5.8%),精神变态(3.5%),神经质反应(3.5%)以及特别的综合症反应(2.3 %)。简等人没有提供材料表明如何对这些残疾者进行诊断和调适,也没有说明什么是诊断的标准。然而,到目前为止,他们的这项研究的确是对视觉残疾者进行的最为彻底的一项研究,他们获得的材料表明在视觉残疾者中间心理失调的发病率非常之高。
3、残疾青少年的社交调适
人们对发育残疾和身体残疾的青少年的社交状况进行了非常广泛的调查,发现残疾者早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社交方面的问题。斯顿等研究员发现残疾婴儿常常不能做出下列行为:如微笑、应答、目光接触等等,因而母子(女)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于是孩子的母亲认为这些孩子反应迟钝,不苟言笑。有的研究者发现视觉残疾的婴儿尤为不擅长微笑,不擅长同别人进行目光接触。斯劳夫1983年对正常儿童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如果孩子之间不能顺利展开交流,那么这个孩子在学前阶段的社会化就会遇到困难。如此看来,残疾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必然面临诸多障碍。
除了在母子之间的交流过程中极易出现麻烦之外,残疾儿童和青少年还面临着其它的社交问题。有研究者发现,残疾儿童喜欢同别的残疾儿童单独接触。或者同社会地位比自己低的正常儿童接触。他们认为:残疾儿童在外形方面不具备吸引力,因而容易受到同龄人的排斥甚至孤立。在进入青春期的过程中,残疾儿童都有过受到同龄人冷落和排斥的经历。的确,好几项调查材料都表明残疾青少年在社交方面面临着困难因而表现出退缩的情形。例如,多纳在1973年和1977年分别对患有脊椎分裂的青少年的社交调适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1973年的研究中,他对37
个残疾者的家庭进行了非正式的访问,结果发现:这些孩子的社交范围局限在极为狭小的圈子里,他们只同少数几个好朋友交往。孩子父亲的话也证实了这一发现。
安德森等人1982年将身体残疾的青少年同正常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残疾青少年在社交上一般比较孤立。同正常的同龄人比起来,残疾者很少与同龄人接触,很少参加社交活动,亲密的朋友也不多。而且,他们极少访问别的同龄人,别人也很少找他们,他们的老师说他们“孤立”且“不受人青睐”。很多残疾青少年都反映说他们感到孤独,这种孤独感在假期尤为强烈。他们大多在家长的陪同下参加社交活动,或者同别的残疾青年一起活动(由成年人组织)。他们还反映说他们感到萎靡不振,感到压抑,焦虑和缺乏自信。当然,有的因素可以缓解他们社交失调的程度。如寄宿学校制度可以增加残疾者同别人接触的机会,轻度残疾也可以使残疾者有较强的活动能力。然而,同正常的同龄人比起来,这些残疾青少年还是感到孤独、缺少朋友。
在视觉残废的青少年中间也发现社交失调,他们难以同正常的同龄人亲密友好地相处。至于其他类型的残疾人,也有迹象表明他们在儿童时期就存在着社会化问题。
汉赛尔特等人1985年进行的角色试验分为39个项目,他们对21个视觉残疾的青少年以及22个视觉正常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一项是对这些14岁至19岁的受试者进行语言方面的考察。结果表明:视觉残疾者说话的时间拖得较长,反应有些迟钝,说话过程中停顿较多,尤为突出的是,残疾者说话时对抗的语气较少,欣赏的语气较多。这似乎表明:视觉残疾者的社交失调并不比视觉正常者严重,其实不然,由于调查者在研究方法方面的缺陷,他们的这项研究无法影响人们对视觉残疾的青少年的社交状况之认识。
在另一项研究中,汉赛尔特等人1985年将来自住宿学校和公立学校的视觉残疾者及正常人作了一个比较,他们让受试者参加一项角色试验,内容包括肯定和否定的两种会话情景,结果表明:视觉残疾者表现出的随意性问题较正常人少。这项研究材料更加证实了这样一个观点:视觉残疾者的社交失调主要是由特殊的反应不足引起,而非通常意义上的社交失调。
有关残疾儿童社交状况的现有材料表明他们极有可能在以后的岁月中表现出社交失调,在这些人中间,社交上的畏缩,与同龄人接受到的限制,遭同龄人的排斥,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然而,这一方面的研究方法主要依赖于采访材料或者残疾人自己的话。因而,这些材料难以揭示残疾青少年社交失调的本质原因和具体过程。
二、残疾青少年心理障碍的治疗办法
既然知道残疾青少年存在着诸多心理障碍,那么,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心理和精神病理方面的治疗呢?遗憾的是,人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还做得很不够,许多努力还处在初级阶段。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治疗方案。格林斯班博士提出的心理动力疗法注重改
善残疾人的内部心理机制,能够对消沉和缺乏自尊产生疗效。简等人1977年认为残疾儿童和青少年同其父母进行磋商和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他着重指出,残疾者的父母应该接受足够的教育,以保证他们不向自己的孩子提出过高或过低的要求和期望。简等人1977年还强调指出,在对残疾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很有必要建立一种“信任”关系。其他医生和研究者也强调:在对残疾者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多方面的干预,包括心理疗法、药物疗法以及康复疗法。为了改善残疾青少年的社交失调,人们进行了许多可贵的努力。例如,有人对视觉残疾和弱智的青少年进行社交能力的训练。人们事先假定残疾青少年的反应力不足,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调适。社交训练的内容一般包括直接的训导、模拟、角色扮演、表现反馈和行为训练;又如,万·汉塞尔特、黑森等人1983年对视觉残疾的青少年进行人为的引导,帮助他们了解某些人际交往的行为(如目光交流、姿体语言之表达等等),此外,人们还让残疾青少年不断巩固过去学到的社交技能。
万·汉塞尔特等人1983年对四名视觉残疾的女孩子进行了一整套社交技能训练。这些受训者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欠佳(如目光接触、姿势、音调等),这项疗程持续了4个星期,每星期进行5组练习,每组时间是15至30分钟。在训练的过程中,残疾人的社交能力有所改善,但是,人们发现,在结束训练的一个月之后,有的人的社交表现开始恶化,多数人的社交能力又回复到训练前的水平。
好几位研究者尝试对残疾者进行适当的生存训练。他们认为:发育残疾和身体残疾的青少年缺乏独立生存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在孩提时代过分依赖他人,缺乏足够的适应性生存训练(住宿学校的残疾学生尤其如此)。他们的训练注重教育残疾青少年如何在社会中立足和生存。汉赛尔特制订了一份“社交调适项目”(CAP),主张对视觉残疾者进行适当的生存技能的训练。CAP 的内容包括社交技能训练、心理动力引导、日常生活技能训练、食物疗法、娱乐疗法以及安排居住地等等。研究者向视觉残疾的青少年教授这些技能,要求他们在一个监督下的居住处演习这些技能。孩子的家长反映:在参加完3个月的训练之后,他们孩子的生存能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史迪屋(Stewart)等人也在弱智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了同样的训练。
参考文献:《青年心理手册》第22章,《心理学教学指导》(师专教师用书);《心理测验 》
[(美)安娜斯塔西等著 缪小春译] 浙江教育;《矫正人生:心理治疗学》 [温泉润主编] 山东教育。
附录:“本里特”的研究计划;情感心理咨询问卷。
第四篇:青少年叛逆心理分析
让他往东他往西,让他打狗他撵鸡
—关于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解析
胡振汉
菏泽学院 教育科学系
摘要:论文全面分析了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年龄段在其心理发展中产生的关于逆反心理的探究,全面综合的分析了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具体方法。通过这些研究和解决方法,可以纠正青少年产生的心理问题,使青少年更加健康的成长,在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中保持健康的心态,更加充分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问题 逆反 解决 健康
逆反心理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概念
逆反心理是客观环境与主管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通过概念可以得出,逆反心理是人们对待事物的一种特殊态度,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传统的观念定式与特定的教育情景下产生的认知信息相对立,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背离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逆反心理机制,过程。首先,是教育的内容及相关的信息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抵触并理解教育的内容(信息)并将所理解的信息及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修养)和态度观念加以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接受或抵制的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比较分析之后,确认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产生抵制,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可见逆反心里的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反心理倾向。
二.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
(一)对正面宣传做反面思考。有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对学校,领导,教师的宣传表现出一种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他们往往以社会上某个特别的不公正的事实来以偏概全的全盘否认正面宣传。同样,也有一些青少年不能从全局出发,从一定程度上去把握现实,片面的夸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某些不完善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可取之处,有时甚至进行有意无意的反面宣传。
(二)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在教育过程中,许多教育者和加长都希望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来教育感染青少年唤起他们的热情以期达到激励后进的目的,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一些先进人物被说成是沽名钓誉的“投机家”或“傻子”,无端的怀疑这些先进人物的动机,进而否定他们的先进事迹,对于身边的榜样,则冠以“拍马屁”给予排斥和嘲笑
(三)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在一些青少年当中打架斗殴被看作是有胆量。与老师.领导公开对抗被视为有本事。哥们义气等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对于乐于助人,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的青少年则被肆意的讽刺,挖苦,造成在集体氛围里好人好事无人夸,不良倾向有市场,正不压邪的局面。
(四)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有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于思想政治教十分冷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大而空,形式化,不符合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应付,抵制,消极对抗的态度。
三.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一)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
其实,逆反心理是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萌发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初中生刚刚进入青春期,作为未成年人,他们面临紧张的学业,升学的压力和难以处置的人际关系。逆反心理往往有比较突出的表现。进入青春期以后,由于活动领域的逐渐扩大和交际圈的不断拓展,他们更愿意跟朋友在一起。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他们重要的心理倾向。他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人尊重,自尊感明显增强,做事喜欢自作主张,不希望成年人干涉,渴望独立。他们对父母和老师之言不再“唯命是从”了,往往嫌父母管得太严,太罗嗦,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因素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大于其他人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具有特殊的意义,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很长,约占其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父母对于子女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首先,有的父母对孩子给予的心理和物质的照顾过多,尤其是对孩子教育上的要求过多,超过了孩子所能容忍的态度,对孩子来说往往是一种被强加的,不正常的,无形的压力,易于引起他们无谓的烦恼,也抑制了他们的独立性和完整个性的健康发展,易于产生逆反心理。
其次,家长提出要求的方式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临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摆出封建家长式威风。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给孩子任何自主的空间。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会产生反感,抵触。而且以后也会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别人。
再次,父母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父母长期的分歧,敌对,争吵不休,紧张冲突,会子女的内心产生严重的焦虑与矛盾,多疑心神不宁或神经质,甚至导致心理变态及反社会行为。
(三)学校教育的因素
首先,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有的教师比较偏爱某些成绩好,听话的学生,当好学生犯了错误也会很容易的原谅他。即使批评也是和颜悦色,和风细雨式的。而一些成绩不好,喜欢调皮的所谓“差生”,没有明显过错或根本没有错时,教师的表现是疾言厉色,大声训斥。结果是“差生”不喜欢这个教师至恨这个教师,上他的课就是不听,故意捣乱,与教师作对,即使理智告诉他这是不对的,但在感情上他仍然不能接受这个教师,“请你不要忘记,孩子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特别是这种待遇来自一个亲近的人的时候,他的痛苦心情会在心灵里留下一个长久的痕迹”
(四)学生在班级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
学生 有相当一部分时间生活在班级集体中,班集体是以学生为主的小社会,学生们在以社会化学习为中心的共同活动中形成各种关系,每一个学生在这种关系结构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由此决定了他在集体中的地位和角色。班级会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班级活动和交往的主导动机之一是他们力求在同龄人群体中寻找自己满意的地位。如果这种欲望经常得不到满足,那么社会与个性的对立和冲突时不可避免的。
有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在班级中没有知心朋友,他们中不少人也向往集体生活,想与同龄人交往,希望在班级中取得一定地位,试图用各种手段吸引同学们注意,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四.青少年逆反心理诱发因素
逆反心理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一般的说在以下三种情况下,容易诱发逆反心理:
(一)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
(二)企图标新立异。青少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的自我肯定的满足感。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的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的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
(三)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的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变,变得粗暴,多疑,怪癖。
这种在特定条件下,其言行与当事人的主观愿望相反,产生了与常态性质相反的逆向反应,是逆反心理的典型表现,一旦这种心态构成了心理定势,就会对人的性格产生极大影响,经常性的左右他的一举一动,成为他言行举止的一个基本特征。
五.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危害
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湮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六.青少年逆反心理克服方法
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克服逆反心理
(一)认识提高文化素质,广闻博见是克服逆反心理的根本道理。一个对生活有着广博见识的人,凭直觉就能认识到逆反心理的荒谬之处,从而采用一种科学,宽容的思维方式,广闻博见能使我们避免固执和偏激,而逆反心理则使我们在最终认识真理之前走了许多弯路,当我们醒悟过来往往太迟了。
(二)想象。逆反心理之所以大行其道,往往是利用了人们缺乏对多渠道解决问题的想象力。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方法就已足够,但是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几乎无限的可能性。
宽容的思想方式和想象力是可以通过自我不断的思维训练来获得,它能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逆反心理是一种近乎病态的心理状态,如果你想有所作为,就必须经常性地进行这种自我训练。
七.青少年逆反心理防治具体对策
(一)要重视复杂的心理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青少年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是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的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二)青少年要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升华自己。这须提高自我教育,就是要求青少年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
(三)要改善教育机制。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青少年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青少年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教育工作者要努力与青少年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以身作则,杜绝出现“台上他讲,台下讲他”的情况发生。教育者要爱护和尊重青少年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方式对待青少年。
(四)要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青少年中逆反心理的产生,责任不能完全归于他们,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无数事实证明,实现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对于克服和防止青少年逆反心理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2]周宗奎.《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学习》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第一版
[3]郑确.《青少年逆反心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一版
[4]刘宗粤.《关于逆反心理现象构架的解析》 《探索:哲社版》200005期53~55版
[5]靳丽霞.《孩子有逆反心理怎么办:父母与孩子的成功沟通方法》 新世界出版社 2009-07
[6]许泽高.《赢在此时—青春期逆反心理分析与对策》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第一版
[7][美]詹姆斯.温德尔.《小反叛者:如何克服孩子的逆反心理》 新华出版社 2000
第五篇: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视而不见现象的心理分析
社会在进步,但人情渐渐淡去。现今社会上充斥了许多“视而不见”的行为。2017年1月5日,新闻报道美国阿肯色州一名26岁的黑人女子,名为凯安娜·赫恩登在社交网站“脸书”上做直播时倒地猝死,身边一岁小儿大哭,在线观看的网友竟然无人报警。女子的哥哥杰弗里·赫恩登说,整个过程,观看直播的人数一直在上升,但是没有网友报警,也没有网友问赫恩登是否安好,而是让孩子眼睁睁看着母亲死去。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不禁回想起2011年在佛山市发生的惨剧,2岁幼童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终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援手,但幼童最后还是不幸离世。以上两个事例,都是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因为众人的冷漠以及视而不见的态度,致使鲜活的生命之花凋零殆尽。
又例如,在公众场合中,人们对公告标语“视而不见”的事例比比皆是。旅游景点中不许旅客随意破坏环境,但是“某某到此一游”的标语随处可见;草坪上立着“请勿践踏”,但是人们在草地上甚至开出条条小路;更别说随处吐痰、随地扔垃圾了„„
深究这种种事例背后的原因,我认为这反映了心理学中的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会很强,会做出积极的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多承担点责任。用一个最通俗的例子解释这一心理现象——“和尚挑水”。当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他会去挑水喝;有两个和尚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去抬水喝;但是,当有三个和尚的时候,就再也没有人愿意去挑水,因为责任分散了。每个和尚都想着对方承担更多的责任,最后每个人都不愿意去承担责任。
列·托尔斯泰曾说过:“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从另一方面分析,这一系列“视而不见”现象的背后也是道德的淡化。利己主义的盛行,应验了一句俗语:“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如果能够强化群众的道德理念,能对身边的事物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不对得失斤斤计较。我想,这类现象必然能够大大减少。如果我们的公德心能够增强,那么我们在做出违背标语的行为时,我们的内心必然会产生愧疚、心虚的情绪反应,从而抑制这种行为的发生。同时,外在的约束也是必须具备的。例如政府的强有力处罚,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制约手段。上善若水,我相信通过人们对内心的约束以及外力的约束,“视而不见”的现象,“见死不救”的悲剧会慢慢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