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论文
中国的文化历史,大浪淘沙,传承至今的都是经典、瑰宝,足以让我们每个华夏儿女引以为傲。然细观之,其实这块美玉并非尽善尽美,存有瑕疵。我认为就是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单究通假字之缘由,我们无可厚非,它的产生确实有历史因素。我想首先应当是文字自身不够发展;其次才是人的因素。这就是所谓“本无其字,本有其字”的来由吧。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深知语文难教。语文教学一代一代地传承,然试看今天芸芸十三亿,唐诗宋词经典名篇等,了解的又有多少呢?我不敢说今天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失败的,但我敢说今天我们的学生“难”!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是一个坎。单就文言文本身来说就是一座高峰,极难攀越。文言文是古人的书面语。古人学文言文要比今人优越,他们接触较早,然如果没有多年功底,是很难成功驾驭文言文写作的。古人尚且如此,今人就更不用说了。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文言文作一些改变呢?我认为,要减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首先就应该纠正文言文中所谓的“通假字”,因为它们本身就是别字。本无其字,古人写作时进行文字创造,可以理解;可本有其字了,却为什么还要用其它字呢?且用了我们还要理直气壮地说“对”呢?今天我们给学生批改作文,要纠正其中的错别字。我看呀,其实大可不别纠正了,因为那本身就是“通假字”嘛,这可是在效仿古人,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管是古人写作,还是传抄时出现了这种类似学生作文时的错别字现象,作为后人我们应该勇敢地说错,而不应该用所谓“通假字”为之作错的理由,而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否则,那么多精美、精炼的文言文章将有被国人忘掉的可能。
我们都知道,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也许由于种种因素,用了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或根本就是写的别字,但是后人明知如此,却纷纷效仿,积非成是,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呢?难道就是为了增加文言古书的难度和深奥吗?焚书坑儒之后,大部分古书被付之一炬,少数读书凭借记忆、背诵的方法再现古书,“著之竹帛”。我们对其只记住读音而未记住其形,无可厚非,毕竟每个人都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再者,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或某些特定因素,古人因为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运用通假字(殊不知因此而增加了古书的难度),这也无可厚非。我们可以理解为因文字不够发达或书写者还不够智慧所使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文化现象,即通假字本质上就是属于别字。如《论语十则》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高兴。“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人称代词,你。等等。站在今天的文化角度来看,“说”与“悦”,“女”与“汝”其意义真是有天壤之别。而这种文化现象,我们可以给之千百个理由,昔非今比!确实易让人接受。
然《童趣》中曰:“昂首观之,向为之强。”强,通“僵”,僵硬之意。“强”与“僵”就让人匪夷所思了,无论从字形,还是字音上来讲,它们都实在不相干,况且“僵”字古已有之,如“僵卧孤村不自哀”。既然已有之,怎么非要在此用“强”而不用“僵”呢?是故弄玄虚,还是显示其文化底蕴的深厚呢?我看呀,是为给后阅者增加阅读难度而显示其深度。
又如《种树郭橐驼传》中:“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其中而,通“尔”,你们的意思。此句中“尔”字已有之,可作者却偏不用之,而用“而”,实令人费解。是不是用了“而”,文章就与众不同了呢?不得而知。
今天,我们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在承受巨大压力之下,还要承受传统文化带来的“苦痛”,甚至不解!我们又如何能让他们学好呢?各种教育理念层出不穷,要我们如何如何地教好学生,该怎么怎么地上好课,可就是极少有人从文化自身去找问题,去发现问题,只会把自己的理念强加于教育,且不管之是否符合教育对象和教育实践,是否存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学生,难!
是该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作出一些变动的时候了!通假字的出现是古人在特定时期误用文字的现象,而非汉字发展的方向。语言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时代性,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语言文字也应随着发展和进步。我们在传承古人文化精华的时候,更应摒弃那些不合语言文字发展和进步节奏的文字错用现象。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漫谈文言通假字学习
漫谈文言通假字学习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有一类字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那就是通假字。什么是通假字呢?我们先看看什么是通假,通假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 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种用字现象,通假字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为什么会有通假字的产生呢?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古代的字汇或者 叫语料没有现代多,所以在表达的时候不得不用已有的字来代替只有因而无形的那个字。
我们知道在口语和书面语这两种语言的关系上,是先有口语而后才有与之对应用来标记口语语音的形体符号也就是书面语。因此,先有音再有形的现象就很普遍。而 那些作者在用这些有音无形的语料的时候就退而求其次用那些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代替了。这可以说是通假字产生的内在原因。当然,随着人们对表达准确性的要求 的提高也就是交际要求的需要人们造出的字汇的数量的增大通假的现象也就慢慢减少了。
然而,通假字的存在确实是客观的,是摆在文言文学习者面前的一只拦路虎。我想掌握了学习和掌握了解决通假字的方法,也许会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有所帮助的。那 么怎么掌握这一方法呢?先看看在《说文解字》中许慎是怎么对六书之一的“假借”进行定义的“假借者,本无其字,音声托事”也就说假借字是依据语音的相关性 而造出来的,并没有字汇数量的增加,只是原来的字增加了一个新的职能而已,多负载了一个新的意义而已。据此我们知道其实通假字的产生必须首先有一个本字,有了本字才有通假字。通假字的出现就是为了更好地区别意义的,而意义是通过语音进行转化的,依据语音的线索我们可以通过通假字找到本字。如何由通假字找到 本字呢?经过大量的实践我们知道通假字和本字之间存在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中的惠就通慧。”“蚤”与“早”;“昂首观之,项为之 强。强,通僵,僵硬的意思”。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乌,通“无”,没有,等等不是音同就是音近。但是仅此一条还无法解决所有的通假字问题。例如孟子的“入则无法家拂士”中的“拂”通“弼”这两个字的普通话 读音就有差别。那么我们又如何处理类似的问题呢?类似的通假字可能在古音中在语音上是相通的,但语音是变化的所以现在有不同了。至于当时的古音是如何读 的,我们又不好把握,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牢记。最后,我们谈谈如何处理通假字和本字在音,形,意方面的关系。在遇到通假字时候有的学生不知道该读本字音还是读通假字的音,不知道该用本字的义还是通假字 的义,其实我们只要在了解通假字常识的基础上记住“找本字,读本因,用本义”这样一句话就基本解决了通假字和本字在音,形,义方面的关系问题。例如:诲女 知之乎? 女,通“汝”(本字),读汝(本音),人称代词,你(本义)。《论语十则》。当然“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有关通假字的学习还必须躬身勤学,熟 读深思!个中道理自会日渐明朗!
用心 爱心 专心 1
第三篇:七年级语文课文中的通假字
七年级语文课文中的通假字
七年级(上册)
1、项为之强 “强”(jiāng)通“僵” 《童趣》
2、不亦说乎 “说”(yuâ)通“悦” 《〈论语〉十则》
3、诲女知之乎 “女”(rǔ)通“汝” 《〈论语〉十则》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通“智” 《〈论语〉十则》
5、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通“现” 《西江月》
6、一切乌有 “乌”(wū)同“无” 《山市》
7、裁如星点 “裁”(cái)同“才” 《山市》
8、尊君在不 “不”(fǒu)通“否” 《陈太丘与友期行》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bān)通“攀” 《伤仲永》
10、贤于材人远矣 “材”(cái)通“才” 《伤仲永》
11、对镜帖花黄 “帖”(tiē)通“贴” 《木兰诗》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yã)通“耶” 《孙权劝学》
13、孰为汝多知乎 “知”(zhì)通“智” 《两小儿辩日》
14、满坐寂然 “坐”(zuò)通“座” 《口技》
15、止有剩骨 “止”(zhǐ)通“只” 《狼》
参考资料:http:///shoot/game-2453.shtml
第四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何陋之有?(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或者中心词+之+定语+者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3.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
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标志词:于、以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第五篇: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
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补”,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一、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主+谓),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变成了”谓+主”
•①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
•②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公子能急人之困在安)•悲哉世也《公之侨献琴》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二、定语后置
1、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之+定语+者”的格式。
①于是集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而诏之。(精技击之少年)②五谷者,种之美者也。(五谷是庄稼中的好种)③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千里马)④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铿然有声之石
2、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之”字,组成“中心词+之+定语”的格式,表示定语后置。例如: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居高之庙堂,处远之江湖)
3、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他(陈胜)一些曾经一道给人作雇工耕田的老朋友听到了这个消息]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知其事之太子及宾客)④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求可使报秦之人)⑤村中少年好事者(好事之少年)
4、在中心词和后置定语中间加“而”字,再用“者”字结尾,组成“中心词+而+定语+者”的格式。①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四种人(鳏、寡、孤、独),是社会上无依无靠的穷苦人]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者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5、数量词定语后置,组成“中心词+数量词”的格式。①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②尝贻余核舟一
三、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宾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②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请奉命于孙将军求救)③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长勺战)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例如: ①具告以事。(以事具告)
②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裹以帷幕(以帷幕裹)
③形似酒樽,饰以篆文山龟兽之形(以篆文山龟兽之形饰)④覆之以掌(以掌覆之)
四、宾语前置
包含动词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
(一)动词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之前,否定词之后。(所谓否定句,是指表示否定的句子,即句中带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代词“莫”)①古之人不余欺(古之人不欺余)②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莫或止之)③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三岁贯汝,莫我肯顾。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大的疑问代词是“何”字,其它还有“谁、孰、安(什么、什么地方)、胡(什么)、奚(什么、哪里)、曷(什么)”等。例如: ①(刘)豫州今欲何往(今欲往何)②王曰:“谁可使者?”(可使者谁)
③权知其意,执素手曰:“卿欲何言?”(卿欲言何)
3、用“之”或“是”或“之为”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此种情况古汉语并不多见)①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有何功)②唯利是图(图利)③唯命是听(从命)
④唯你是问(问你)⑤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二)介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他们往往与后面的名词或名词短语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这些在介词后的名词或名词短语叫做介词宾语,介词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后。
•文言文中有以下几种情况介词宾语放在介词前。
1、疑问代词作宾语,一般放在介词前。例如: ①王问:“何以知之?”(以何知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吾与谁归)
2、介词宾语不是疑问代词,但是为了强调它,也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是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例如:
①余是以记之(余以是记之)②一言以蔽之(以一言蔽之)③夜以继日
3、介词宾语是方位词,也放在介词前。例如:
•项王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向东;向南)•不如决策东乡(向东)•练习:
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13、称心如意,几家能够?
2、请奉命求教于孙将军。
14、足下何以待之?
3、求人可使报秦者。
15、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4、逼兵势耳。
16、君不之信
5、亮见权于柴桑。
17、皆可限以时月
6、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18、遂为诸将所拥而行
7、古之人不余欺也。
19、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
8、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0、亦雁荡具体而微者
9、孔子曰:“苛政猛于虎。”
21、大王来何操?
10、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22、吾尝疑乎是
11、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23、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2、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24、咨臣以当世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