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诺贝尔的教学反思
从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到中国古代的谈迁,古今中外,学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精神的洗礼,原本平静的心灵激起了一层层的波澜。当又一位科学家——诺贝尔出现在他们眼前时,学生的眼前更是一亮,因为这位科学家是那么与众不同——他把自己的财产全部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学习这篇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深刻领悟诺贝尔在科学研究上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态度。
课文5至9自然段就集中表现了诺贝尔在科学研究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教学这一部分,我大胆尝试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从发明出“诺贝尔爆炸油”到“黄色炸药”的成功制造,其中诺贝尔历经的艰辛,要引领学生用心感受。实验室的不慎爆炸,弟弟炸死,父亲炸残,面对这样的代价,这样惨痛的后果,诺贝尔内心会是怎样的呢?
在此环节中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亲戚朋友会怎样劝慰他呢?邻居们会如何地反对他,政府会怎样阻止、干预他?不妨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他当时的处境。遭受了这样的灾难,诺贝尔却“毫不气馁”,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这种伟大精神在课文的8、9两个自然段中得到了更淋漓尽致地体现。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歌可泣啊!这两节很值得引导学生品读,读出对诺贝尔的敬仰之情。诺贝尔的无私奉献更表现在他立下的遗嘱中,可以在学生默读后交流,“透过这份遗嘱,你读懂了什么?”以进一步感受诺贝尔那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第二篇:诺贝尔教学反思
教学《诺贝尔》第二课时后觉得从课文内容的角度来说文本还是比较简单的,这一单元以来一直是写人的文章,《天火之谜》中富兰克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中的谈迁,一到这一课的时候忽又觉得不知道如何去教了。“诺贝尔”应该是一个炙手可热的名词,让学生了解这一词汇的相关意义是教学的一个目标,比如颁奖的五大领域、颁奖的时间、颁奖的地点等都作为常识教给学生,要理解诺贝尔这个人,还是应该从他发明并改进炸药的描写中去体会。
为此,我让学生带着“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的问题去默读课文,在令自己心动的句子旁边写上自己感动的理由。然后组织学生交流。
一、失去了什么。
他的“实验室化为乌有”,失去了弟弟,父亲也成了残废,这可都是全部的家当和休戚与共的亲人啊!此时此刻,他的母亲会怎么对他说?他的妻子又会怎么对他说?他又会怎么对自己说?
这就是什么样的诺贝尔?——坚强、执着……
痛苦让他毫不气馁,血的教训令他更为细心,租船在湖上实验这又是为了什么?为了安全。
这又是什么样的诺贝尔?——细心、谨慎……
二、得到了什么。
实验之中,诺贝尔是怎么做的?“盯”让我们想到了什么?盯的是实验的过程,盯的是实验的成败,这是一种专注,更是一种献身。
“近了!近了!火星即将靠近炸药了!”这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读起来有什么样的感觉?连用了三个“!”这又是为了什么?这是什么样的激动?这是失败了两百多次实验的期待!这是失去了亲人后悲痛所积聚的力量!
没有写激动,但激动却跃出纸面!我们学校的“冬季三项活动”在即,你如何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
文章之中还有写诺贝尔激动的句子吗?“成功了!成功了!”这是什么样的呐喊?是声嘶力竭的,是百感交集的,是欣喜若狂的!
一生的探索、实验,失败、努力让诺贝尔得到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他还得到了什么了?200万英磅他真的得到了吗?这是什么样的诺贝尔?——无私、奉献……
也正因为如此,最贫穷的诺贝尔却成为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为他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
第三篇:《诺贝尔》教学反思
《诺贝尔》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历程。要引导学生从诺贝尔身上学到对科学研究的坚持不懈和对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本节课我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主要学习诺贝尔研究炸药的三个阶段,本课教学中,我抓住“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一句话,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章的第五至九小节,从而体会出“整个生命”所包含的深层含义。
在课堂上,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引导为辅,学生在书上画出令自己最感动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下感想。在交流过程中,主要抓住诺贝尔发明炸药的三个过程中的三句话进行探讨,逐步体会出诺贝尔崇高的精神品质。
1.要抓关键句。
几年的教学、听课经验让我感受到,文本教学应抓住关键句或关键词、字。因此在上课时,我就抓住文中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整个生命。”这句话来贯穿课堂。但是,一开始,学生并不能深层次地体会“整个生命”的含义。仅仅知道这表示一辈子。后来我就穿插在交谈读书体会时进行讲解。
(1)诺贝尔的实验室毁了,弟弟死了,父亲也残了,但是诺贝尔没有放弃。因此,“整个生命”里包含家破人亡;
(2)四年几百次的失败。这时的“整个生命”又包含了他失去了他所有的业余时间,同时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
(3)他紧盯燃烧的导火线,期待着炸药爆炸的那一刻,他守候的不仅仅是炸药,还忘记了死亡。
(4)除此之外,“整个生命”还包含着他在研究过程中要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忍受着周围亲戚朋友的不理解而产生的排斥,等等。但是,我觉得学生在体会的时候并没有如此深刻地体会出来。
一来可能由于我的引导过于表面,只是停留在语言表面的理解。
二来,学生的预习也不够充分,对于诺贝尔的拓展性知识了解太少,所以课文以外的内容几乎不太知道,也许即使知道,也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地运用进讨论中来。
2.课堂中要灵活应变。
我觉得这点其实挺难做到,尤其是在公开课中。当学生的回答跟自己的预期不一样时,该如何处理?在引导学生把答案向自己预设的答案靠拢的过程,势必又要说许多预设之外的话,哪一句话说错,就会让自己很难“圆”。因此,教师应具有一定的灵活应变能力。课后,我想了想,其实“条条大路通罗马”,为什么一定要把学生的答案引到预设答案上呢!完全就可以顺着学生的思路去进行教学。不过,学生的回答就像珍珠项链上的珍珠,而教师就像穿起珍珠的绳子。学生无论以何种顺序来探讨文中的语句,教师都应具备把它们“穿”起的能力。
课上完了,但是,等上课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后,我觉得还有更多不完善处留给我思考。尤其是对于这一类挖掘人物品质的文章,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透彻,说到位的。学生的课外积累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要找准一个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去联想。把课外读物中的人物和课内的相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更深层地去了解文中主人公的品质。
第四篇:《诺贝尔》教学反思[定稿]
《诺贝尔》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我从课题“诺贝尔”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他的人物品质。然后让学生自主地抠挖关键词语、句子,让学生进行细致主动地体会。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后,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对一些内涵深刻的句子要进行深入浅出地感悟、品味。例如:“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让学生充分交流,感受到诺贝尔看到工人劳动工具的简陋,劳动强度的巨大,从而萌生出发明炸药的良好愿望,体会他的为人。再如:“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道:„成功了!成功了!‟”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在实验成功后的兴奋之情,更要体会到他不避风险,甘于为人类科学事业牺牲的精神。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自主感悟”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同时设计的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字的小传(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绩和贡献,目的在于熟悉课文,训练写的能力。毕竟是高年级了嘛,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像《诺贝尔》课后“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
第五篇:《诺贝尔》教学反思
《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
篇一:《诺贝尔》教学反思
《诺贝尔》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介绍了瑞典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的一生,重点突出了诺贝尔在炸药方面的巨大成就和他将大部分遗产捐献出来,设立诺贝尔奖金的事,赞扬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与痛苦,但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的精神。
在教学设计时,我重点把握以下两点:
1、重组课文,凸现人物
课文介绍了诺贝尔的诸多方面,较长的篇幅教学起来零散、有难度,我扣住诺贝尔“发明炸药”和“设立奖金”两个要点对文章进行了重组。在“发明炸药”这一部分,从诺贝尔在炸药方面的一系列成就,到他和他的家族为了发明炸药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再到他发明炸药的初衷是为工人减轻劳动强度。重点以诺贝尔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导火线一事为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诺贝尔为了研制炸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他是如此执着,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
在介绍诺贝尔设立的“诺贝尔奖金”时,从其中的“诺贝尔和平奖”切入,补充介绍了诺贝尔的遗嘱和他朴实无华的墓碑,让学生感受到诺贝尔不仅是一位成就巨大的科学家,他更是一位品德高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伟大人物。
教学中对课文进行这样的重组,目的是为了将最有感染力的材料凸现出来,突出人物的主要品质,使人物更加鲜明。
2、语言训练,自然渗透
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语言。将语言训练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学效果好,也避免了机械讲解、操练造成的负担。在本课教学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A、关联词语的训练。
B、“欣喜若狂”一词的复习。
在《天火之谜》一课中,我们刚学习了“欣喜若狂”一词。在本课教学中,当学生读到“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教师引导:“看到此时的诺贝尔的表现,我们不禁想到了本单元刚学过的一个词语。——欣喜若狂。你能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一下此时的诺贝尔吗?”这一环节使学生又一次体会了“欣喜若狂”所表达的那种“兴奋到极点”的意思,对这个词有了一次极为恰当的运用。
C、撰写诺贝尔小传。在课文最后,教师说:“伟大的人不用自己宣扬,历史总会记住他的伟大。让我们利用课文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并给予提示:小传指简明扼要的人物传记,它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就和贡献等。这样就给学生写人物小传框定了范围。
篇二:
本文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了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因而在教学中,我继续运用“引导自学”的方式,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自学自悟。
复习导入课文后,我便抓住了总领全文的一句话“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让学生浏览课文的第二部分,理清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几个阶段:“液体炸药”、“固体炸药”、“威力更大的固体炸药”,然后有所侧重的展开教学。从这几个阶段的学习中,引导学生逐步感受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感悟他热爱科学、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精神品质。
一、注重学生自学自悟
如在教学“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时,学生就从“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中体会到为了实验,诺贝尔所付出的代价多么惨重;从“毫不气馁”中感受到了诺贝尔锲而不舍、永不言弃的科学研究精神;从“终于”一词中又感受到了他经历的失败和痛苦,感受到成功的来之不易。在学习第8、9自然段时,也是让学生找找感动自己的镜头,并交流感动的原因,学生交流得比较全面、到位,也逐步掌握了自学自悟的方法,学习积极性也更高了。【《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
二、抓住关键处,培养想象力
文章写得很感人,很多细节处都折射出诺贝尔可贵的精神和高尚的人格,不禁令人深深折服。就如发明固体炸药这部分,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亲人也是伤的伤,死的死,面对这一切,如果你是诺贝尔的亲戚,你会说什么?如果你是旁人,会说什么?诺贝尔自己又会想些什么?从三个层次,三个角度,引导学生想象。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了很多。亲戚们定会竭力劝阻;旁人定会指责诺贝尔,甚至远离他;而诺贝尔自己在悲痛之余,定会化悲痛为力量,执着地追求他的科学事业,这也正是他发明炸药的目的——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通过想象不仅充实了文本内容,更丰满了人物形象。诺贝尔对科学的热爱,以及一心为民的人品深深烙印在我们的心上。
再如亲自实验,研究威力更大的炸药这部分,引导学生抓住“怦怦直跳”来想象诺贝尔的内心。火星接近炸药意味着危险即将到来;火星接近炸药,还意味着有可能的成功也即将到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诺贝尔紧盯导火线,是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这里,学生很自然地读出了一位为了科学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诺贝尔,难怪文中会说“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另外,在体会诺贝尔无私奉献、为民造福方面,主要抓住最后一部分——设立诺贝尔奖。这里我让学生自读感悟后,学生已明确感受到了诺贝尔热爱人类的精神,我又找来了他的遗嘱与他的名言,从他的做法与说法中,学生更深入体会到了诺贝尔高尚的人品。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篇写人的文章,在我们的自读、自悟、交流、想象中学完了。诺贝尔的形象在学生心中越来越清晰,学生从他身上得到了巨大震撼。整堂课中,学生交流积极,思维活跃,学习十分投入。当然,课后想想也存在一些遗憾的地方。(1)在引导想象时,还可以放得开些,想得全面些。(2)对于“整个生命”的理解,只在课始谈到,比较浅显,如果在结束前再理解一次,会更加深入。(3)整堂课的设计上,基本上是按照课文内容逐步展开,也可以尝试重新整合,由发明炸药的过程引出发明炸药的原因,或许对诺贝尔为民造福、热爱人类精神的体会会更到位。
篇三:
今天上早上很早就到了教室,在教室里做着第一课教研课的准备工作!说实在的,心里比较紧张,毕竟这是今年第一次上,再说了,自己心里的底气也不是很足!但是为了能够完成任务,只有硬着头皮上了了!
在今天的教研课上,孩子们的学习气氛挺好的,都能够投入到课本的学习中来!尤其让我觉得今天成功之处在于有以下几个我所认为的亮点:
1.在讲解诺贝尔不顾一切危险冲出浓烟,高喊:“成功了,成功了!”的时候,高建利高高举起了手!“老师,这里在读的时候,也应该要注意读出人们见到这个死里逃生的人的惊讶的心情!”对于利利这样的回答,我在课前的准备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当听到这个与众不同的声音时,我不禁对利利的表现大嘉赞赏!即使是在教室后面有很多的老师!我相信,有爱就要表达,尤其是对这样的孩子!
2.在教案预设讨论诺贝尔发明炸药究竟是有利还是有弊的时候,很多小孩子很聪明,他们基本上说到了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唯独我们的徐嘉凯一语惊人:“炸药的利弊不在于制造者的本身,不在炸药,更重要的是我们人类是不是能够正确使用!”细细品味孩子的这番言语,的确在理!炸药是没有生命的,它没有选择的权利,只有被使用的权利!如果人类能够合理利用,那不是会给人类带来很好的效益吗?如果使用者的不当,居心不良,那么炸药的确是不良发明呀!看来道破天机的永远是我们的孩子!
今天教研课也存在不理想的地方:
1.讲解侧重点花时的多少应该要有一定的掌握!
第8小节应该是我作为重点感悟的内容,可是我讲解5——7小节的时候花时比较多,以至于重点不能够突出了!
2.在分析讲解的过程中,忽略了让孩子们去仔细品读课文内容!
例如:在讲解第八小节时,我让孩子们充分地发言,尽量多的了解到当时试验的危险,当时我们这个伟大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孩子们在发言中相当踊跃积极!说得也很到位!但是由于时间关系,我只是稍微提拨了一下,让孩子进行朗读。后来我自己反思,这样的教学比较肤浅,应该孩子入情入境进行朗读!尤其是在让孩子读:“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以及人们齐声惊呼的内容,的时候,指导尤其要详细!以便于让孩子们从正面、侧面了解当时的情况!从而达到我重点教学感悟的目的!那样的话,就让我的课堂上能够真正做到让孩子读中体悟,让我的课堂更贴近《新课标》的标准!
3.分析文本时没有细致入微
其实固体炸药中就包括爆炸力更大的炸药,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威力要更大些!而我在备课的时候还把爆炸力更大的炸药专门分属一类了!所以孩子在找的时候不是很顺畅的就找出来的!看来以后得更加认真、悉心备课了!
我的教研课还比较稚嫩,在教学前进的道路上还需要很多人的指点,帮忙!真的希望得到老师们的悉心教诲!
篇四:
课前思考:
课文讲述了瑞典科学家#from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http:// end#诺贝尔不怕困难和死亡威胁,研制烈性炸药的故事,歌颂了他为了科学事业而不惜献身的崇高品质。如何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的品质,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实现语言工具和人文情怀的同生共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可根据课文内容及插图,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某一环节展开想象,扩写或续写。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诺贝尔忘我地进行试验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请同学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描绘出诺贝尔当时从火里跑出来的情景。
2、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写读后感。
3、在教学课文时也可以通过感悟来加强学生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并拉近人物与学生自己的距离,有所感触,有所提高。
4、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补白。【《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文章《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出自,此链接!。
5、在教学时,教师还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设计一些补白练习,让学生展开想象,适当补充课文内容的空白处,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诺贝尔》的教学思考和反思 我认真地钻研了本课教材,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尤其被他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由衷地钦佩他为科学不惜献出生命,钦佩他用自己的钱激励后世科学家及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士对事业孜孜以求,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同时,我也认真地课文的写法进行了思考,本单元一组课文都是写人的,与第四单元的主题“无私奉献”不同的是,本单元是赞美人物的“百折不挠”,这篇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的重点段,来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此,我认为学习本课,一是继续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学会概括段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二是学习重点段,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然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三是学写小传,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多字的小传。四是在理解词语,感悟课文,内化情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分两课时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第一课时教学前,我要求学生进行了充分地认真预习,了解诺贝尔的生平情况。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来回顾前两篇课文中的人物,用几话来简单介绍,特别提醒要介绍清楚哪些方面,如出生时代、身份、什么地方人,有哪些主要事迹等等。学生对富兰克林和谈迁分别进行了介绍,这样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回顾,也是引出新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了解人物的基本信息,同时也是为写小传做了铺垫。但是学生在讲述的时候注意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也应该说一说,但是不能过于详细。我趁势告诉学生,在介绍人物,特别是要为他写小传的时候,不同于复述课文,要用简洁的语言来说清楚他的主要事迹。于是,我让学生重点再读读课文3-9自然段,用一些词语来赞美诺贝尔,并简洁地说出他发明炸药的过程。(特别巧的是,今天正好是诺贝尔逝世的111周年纪念日,将在下午4时30分举行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学生学习兴趣很浓厚。)此项训练,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得到了读和说的训练,我相信在学完课文后再写小传应该不成难题。但是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由于在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以及人物情况的介绍方面所花时间多了,在字词教学上不够扎实,尤其是“械”、“锤”等字的书写方面还要加强指导,以免写错字。所以在第二课时复习中要弥补不足。[小精灵儿童网站
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认真地研读重点段,读中议,读中悟,创设互动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各抒己见,将读后的感受与师生的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中由第三自然段引出下文,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这几个自然段内容,读读句子,议论议论,理清楚炸药发明的过程,在让学生找出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有声有色地读一读。由于学生读书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找到的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说出各自不同的感受,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
最后,我再让学生来介绍诺贝尔,完成一百多字的小传,对学生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了。完成这一练习是不需要课外再搜集材料了,但是文中一处写到“诺贝尔有100多种发明”,建议学生去课外了解一下有关发明,再读读诺贝尔和其他科学家的有关故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前思考: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围绕“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主旋律编排的几篇课文。训练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悟课文,把文中所蕴涵的道理与自身实际相结合。《诺贝尔》这篇文章以朴素的语言,感人的笔触叙述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教学本文必须让学生真切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启发学生学习他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深入体会文章步步深入表现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诺贝尔身上的精神,能有声有色地朗读课文。感受诺贝尔是怎样的人,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结合课文中关键的词句说说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反思:
课文5至9节集中表现了诺贝尔从事科学研究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这一部分,放手让学生潜心自读,找出触动自己心灵的地方认真体会,然后再读读议议,力求读出自己对语言的感悟。从发明出“诺贝尔爆炸油”到“黄色炸药”的成功制造,其中诺贝尔历经的艰辛,要引领学生用心感受。实验室的不慎爆炸,弟弟炸死,父亲炸残,面对这样的代价,这样惨痛的后果,诺贝尔内心会是怎样的呢?亲戚朋友会怎样劝慰他呢?让学生设身处地想象他当时的处境。遭受了这样的灾难,诺贝尔却“毫不气馁”,从而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科学家为造福人类奋不顾身的可贵精神。这种伟大精神在课文的8、9两节中得到了更淋漓尽致地体现。,课文通过对他的动作、神情、语言以及人们的“惊呼”等描写,充分表现出 “为了发
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这种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可歌可泣啊!这两节很值得引导学生品读,读出对诺贝尔的敬仰之情。诺贝尔的无私奉献更表现在他立下的遗嘱中,可以在学生默读后交流,“透过这份遗嘱,你读懂了什么?”以进一步感受诺贝尔那博大的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在练习时我和小蔡讨论到底华裔有几位获得了诺贝尔奖,我们都不确定,所以上网查了,但网上也没有确切的答案。到底我们中国人是否曾经获得过这个奖项?
练习中课文第七小节中“为此”和“从此”两处的:“此”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做对的不多,看来在课堂上没有讲到位。【《诺贝尔》教学反思5篇】教学反思jiaoxuefansi.htm。
教学反思:
本篇课文,我从课题“诺贝尔”入手,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体会他的人物品质。然后让学生自主地抠挖关键词语、句子,让学生进行细致主动地体会。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之后,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尤其是对一些内涵深刻的句子要进行深入浅出地感悟、品味。例如:“要是能够发明一种东西,一下子就把大山劈开,该有多好!”让学生充分交流,感受到诺贝尔看到工人劳动工具的简陋,劳动强度的巨大,从而萌生出发明炸药的良好愿望,体会他的为人。再如:“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道:‘成功了!成功了!’”引导学生体会诺贝尔在实验成功后的兴奋之情,更要体会到他不避风险,甘于为人类科学事业牺牲的精神。教学反思: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应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的思考,享受审美乐趣。”本着这个理念,我会继续尝试用“自主感悟”型课堂模式指导教学实践,放手让学生自感自悟,互帮互学,取代老师的讲解。
同时设计的小练笔:利用本课提供的材料,为诺贝尔写一篇一百字的小传(主要写明人物的生卒年月,国籍、身份、主要成绩和贡献,目的在于熟悉课文,训练写的能力。毕竟是高年级了嘛,课堂教学除了要培养孩子听、说、读、悟的能力,还要找找读写结合点。像《诺贝尔》课后“为诺贝尔写一百字的小传”就是一个很好的读写结合点。
篇五:
诺贝尔,以渊博的知识让后世叹服,以毕生的不懈努力让后世敬仰,以勇敢的探索让后世折服,更以高尚的人格让后世缅怀。学习诺贝尔,尤其要学习他高尚的人格。
1.理清条理:
文章从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和地点说起,娓娓道来,使人们对这位科学巨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文章以“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一句统领全文,分别从“萌生欲望”、“发明液体炸药”、“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几方面进行叙述。
2.感悟诺贝尔的品质:
文章之所以在“发明炸药”上不惜笔墨,是因为诺贝尔为此投入的精力最多,遭受的危险最大,对人类的贡献也最为丰厚。“发明炸药”代表了诺贝尔最伟大的成就。
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真切感受诺贝尔的感人事迹;通过课后作业第三题的训练,引导学生畅谈收获,学生们说,只要心中有理想,然后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去,就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