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反思.
“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反思(1)
【摘要】从理论上明晰“人本”的教育理念及取向是“以人为本”教育实践展开的重要前提。“人本”理念强调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及其对人的价值,突出人的具体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人的发展的生成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应以人的具体性、差异性为出发点,淡化教育的标准化、符号化和理想化,从划一性教育走向差异性教育、从符号化教育走向自然化教育、从预设性教育走向生成性教育。【关键词】人本;以人为本;教育取向[中图分类号]G40作为以人为实践对象的教育,“人本”理念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不能不思考的。如果以“人本”理念来透视教育,现行的教育,从教育制度到教育实践,会是怎样的呢?如果教育真正体现“人本”理念,那么教育又应当是怎样的呢?一 教育“以人为本”的理据在思想史上,人本的哲学取向,其源可溯至普罗塔哥拉“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著名论断。普罗塔哥拉的论断乃是基于认识论的,它的意义在于确定了人在认识中的中心地位。从“人本主义”到“以人为本”或者说“人本”,核心的理念就从“人是认识的主宰”转向“人是实践的目的”。因而,“人是万事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就演化为“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席勒在从本主义研究》中的论述可以看作是这一转向的标志。席勒说:“人本主义要求,人的整个本性应该被用来作为哲学必须全心全意以其为论证起点的整个前提,人的全面满足应该是哲学必须以其为目标的结论,哲学不应该借助一开始便抽象……来脱离真实的生活问题。”席勒的论述表明,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实践活动,人在其中的两个基本的规定性并没有发生变化,即人的本性作为出发点以及人的需要之满足作为归宿。人的本性是一个人类理智几千年来所欲探求而未得答案的问题。就这个问题本身所蕴含的意义看,它所反映的是人对不同个体所具有的共同的规定性的把握意图,即人之成为人的相同属性。然而人的最大的相同点,在于人与人之间彼此不同,即人的差异性乃是人的本性。这样说并不意味我们在此抹杀人的相同的属性。相对于非人的存在,人有共同的属性;而相对于人自身,人在相同之中亦彼此不同。人有需要,这是人的共同属性;而人的需要在具体内容上则又彼此相异,这就是人的差异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差异性亦归属于人的本性。近代对人的理解是本质主义的,近代人是本质主义的产物。它从抽象的科学世界来看人,因而人是抽象的自然人或理性人。现代以来,这一观念已经发生变化,人们更多地基于生活世界来观照人,因而人是生成性思维方式的结果。现代人是生成的人。尼采说:“两种最伟大的哲学观点:a,生成、发展;b,生命价值观——这两者被我以决定性的方式糅合在一起。一切都在生成,在永恒地回归。”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本”理念的变化。本质主义以理性的立场来看待人及人的属性,人被抽象化和类型化。由此而导致在实践活动中,本质主义只考虑人的共同性而忽略人的差异性,此时实践的出发点便是抽象的人,而非具体的人。人本主义则基于“人本”理念强调人的具体化和差异性,突出具体的人作为实践活动出发点的重要性及对人的价值。“人本主义要包括个人心灵的全部丰富多彩的东西,而不是把它们全部压缩为一个单一的类型的‘心灵’,……还包括每个人的心灵的心理财富以及它的兴趣、感情、意志、抱负等各种复杂内容。”可以说,由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惯性及思维的惯性,尽管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来阐发生成的观念,现实生活却仍然是以本质的观念而展开。“人本”理念的提出,可以看作是在实践中发出的向本质主义挑战的行动号角。“人本”理念不仅在出发点上与理性主义相对立,在归宿上也持有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立场。在“人本”的理念中,人的需要的全面满足是一切实践活动的最终归宿。一切活动为了“人”而展开的,人成为目的。而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兴趣、感情、意志、抱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关注,并提供一切可能的条件使其得以充分地展现。在“人本”理念的支配下,实践活动成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体现的手段与工具,而非目的本身。具体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尊重,社会则为人的地位与尊严的保证提供各种条件。人尽管是对象f生存在物,然而对象I生存在物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对人的控制。而在非人本的理性理念的支配下,人成为手段而非目的,成为被实践活动所控制的对象。人的尊严失落,人的价值被弃置,人被虚无化和精神化,人的受动性在虚无化和精神化中得到无限放大。二 当下教育的“非人本”表现以“人本”理念来观照教育,则现代教育明确无误地显示出本质主义的特征,还没有走出本质主义观念的阴影。随着工具理性的乖张、价值理性的湮没,教育愈来愈表现出非人本的特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教育的归宿是人,这一语序不同而内涵一致的命题,任谁都不会有反对意见,而且各种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主张也都是从这一命题出发的。然而,看上去非常明确而又合理的命题,可能恰恰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同样是从此一命题出发,不同的视角观照下的“人”之本意,却可能会导致绝然不同的教育实践。以“人本”理念审视教育,则学校教育真的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吗?对现行的教育进行考察就不难发现,如果说它是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那也是抽象的而非现实的具体的人。非人本的教育在抽象的“人”的理念下,以普遍性取代个别性,以标准性取代差异性。结果是,作为教育对象的人在教育中失去了其应有的地位,而变得虚无化和精神化。以无差异的个体的存在为出发点,以某些外在的需求为归宿。标准化、齐一化、理性化成为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标准化本身即以共同性为其基本的前提。从教育形式、教育制度到教育内容,乃至于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等,无不展示其标准化的要求。教育理论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则确定无疑地向所有的人宣示其为教育的标准化提供依据的旨趣;教育制度则是通过其对各种教育行为的约束而使得教育标准化由可能导向现实;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则对标准作出具体的诠释。外在的单一的教育目的则宣布齐一化的教育之合法性。在这里,教育的一切均以实现预先确立的教育目的为准则。教育评价则更以直截了当的方式宣告教育齐一化的态度。教育的理性化主要是通过教育计划及对学校教育在人的生成过程中所具有的无所不能的作用而表现出来。在这里,没有学校教育所不能够做到的,因而人的理性能够彻底地把握教育的发展规律,并且能够控制教育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各种影响因素。非人本的教育,以虚幻的理想人格或人的理想的发展状态为出发点,将把实现这一理想状态视为某一预成的过程之结果。这样,教育的结果不仅能够预知,而且教育过程本身在过程之先也可预知。一种可预知的过程在实践中就是一种流程,一种可控制的操作过程。事先的设计不仅能够保证这一流程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而且能够预先防范各种偶然因素的干预。在教育流程中,受教育者被抽象化地、技术化地被规定起来。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因与流程的理性设计相冲突而被置于被贬斥的地位。人的多样性也因此必须服从于教育流程的理性安排。非人本的教育重共性、划一而非个性、差异。作为教育对象的人之属性,可以理解为人所共有的属性,也可以理解为人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非人本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并非是以单个对象的属性为其出发点,而是以对象的共同属性为出发点。它试图将复杂的教育对象归结为简单的整齐划一,其结果是差异的消除。抽象导致无差别的划一,而对抽象划一性的追求,则必然是抹杀个性和差异。教育的计划要求是这种划一的宏观表现,而班级授课制则是这种划一的微观形式。而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只见到抽象的“人”,而看不见一个个活生生具体的人,有情有感的生命的人。因此,无论是在教育理论的论述中,还是在教育实践的言说中,学生是作为“对象”而存在于教育过程中的。作为对象的学生是一个总体性概念,而非是一个具体性概念。总而言之,教育的出发点已经不是具体的个人,而是抽象性的和划一性的人。划一性和抽象性成为真实的存在,而差异性和个别性则成为被排斥被压制的对象。当代教育所面临的真正矛盾和症结正在这里。划一与差异、共性与个性、预定与生成,构成当代教育需要解决的且在实现中存在的矛盾关系,也成为“人本”教育走向实现的出发点。三“人本”理念下的教育取向(一)从划一性教育走向差异性教育实践“人本”教育,首先必须要在人的观念上取得突破,从本质主义的人性观转向生成主义的人性观,把具体的而非抽象的、现实的而非理想的、差异性的而非划一性的人作为教育的目的和出发点。这其中,受教育者的差异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当把差异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时,教育者必然会时刻反思并警惕教育的标准化、划一化、理想化,并因而时刻警惕教育所可能带来的非人本的倾向。人的差异性表现为通过遗传而得来的各种天赋的差异,也表现为在后天的环境下而形成的兴趣和爱好的差异。在确定人的差异性存在的前提下,教育仅仅是为人的差异性得以充分展现而提供条件,而不是为抽象划一性的人制定标准。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借助于教育的力量,人能够自由而充分的发展。只有在尊重差异性的前提下,人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地展示,人的创造力才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人的主体意义也才能得到真实的体现。尊重人的差异性意味着,教育只是人的存在。它不是与人的发展相分离的,而是人自身发展的组成部分。现实的或真实的教育,是与人发生关联并被纳入人的生活范围的、因而是对人有意义的教育。差异性教育要求教育者必须充分发挥其教育机智,在标准化的结构框架内合理地因材施教,以使所有置身于标准化情境下的受教育者都能够发展其个性。(二)从符号化教育走向自然化教育从抽象的划一性出发,则教育必然沦为符号化教育。符号化教育使个体生活于一个符号世界中。它以逻辑、理性、抽象和划一为指向,以符号为教育的媒介,突出理性与本质、突出抽象与划一,是本质主义人性观在教育中的反映。符号化教育的前提是人的符号化,即人作为抽象的存在。所谓自然化教育,乃是指个体在生活之中,通过日常的人际交往而获得的对世界、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的无意识的发生过程。人们有关道德规范的接受或认可之研究,已经充分地证明环境浸染在人的道德发展中的作用。承认自然化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表明人的发展的某种状况,并不完全取决于以符号媒介的教育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它更是取决于个体对社会生活的参与及与他人的交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发生在我们每一个人身边的自然而然的社会及生活对人的教育意义。人类教育的发展史,为人本取向的自然化教育提供了充分的理论资源和思想资源,应该成为当代教育的精神支柱。裴斯泰洛齐、卢梭、杜威乃至雅斯贝尔斯等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们,对此已经作出过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在我们看来仍然具积极意义的建议。在诸多近代教育思想家们看来,与大工业生产和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符号化教育,虽然一方面满足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外在要求,却也带来了诸多意想不到的弊端和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教育活动中人的消失。尽管这些思想家所基于的哲学观及社会观有很大差异,但仍然可以为我们解决当代教育的非人本问题提供许多启迪。然而,当我们倡导自然化教育时,却并不意味着要求教育背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恰恰相反,它要求我们重新回归到马克思有关人的发展的学说。在马克思那里,人的全面发展是以社会分工的消亡为条件的。而在现代教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中,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乃是预设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教育为其条件的。人的全面发展条件的置换,一方面取消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条件,另一方面又提出了一个不可能的可能性条件,即符号化教育的存在。人的全面发展条件的置换以人的抽象划一性为观念性基础。结果只能是教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只能以牺牲受教育者的个陛发展为代价。(三)从预成教育走向生成教育从生成创造的角度看,未来的不可预知性恰恰是生成与创造的前提。而不可预知性一旦被取消,则教育过程的创造性亦将随之而被取消。相反,生成的教育观则对此持批判的立场。这种教育观认为:“生成来源于历史的积累和自身不断重复的努力……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其内在的生成不能脱离社会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会浸入个体的精神世界,从而形塑他的智慧与灵魂。然而这种形塑乃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其中个体与之交往的他人之思想与习惯对他的灵魂的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个体还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有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个体既往的经历与经验中所获得的各种无意识的思想和习惯,是个体继续生成的基础。然而,个体要获得生成,需要其自身的不断努力。所谓“自身不断努力”,是一种“自我训练”“自我教育”“自我交往”,而不是预成论所设定的外在的训练。外在的训练只会使个体沦为他人意志的工具,并使个体沦为被操控的对象。教育即生成,完全消解了传统教育的严格计划性及控制性的特征,从而使教育进入一种民主平等的时代。它强调外在的社会环境之无形的影响及个体自身的自我努力。如果教育即生成,那么,教育就应当努力地运用这种社会的各种生活方式,引导儿童不断自觉努力。苏格拉底的对话与问答是启发自觉努力的最理想的手段。在这种情形下,个体的个性与人性得以保存,人的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也得以发展。
第二篇:绿色教育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反思
绿色教育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反思
初一年级
万里鹏
2013年1月11日
绿色教育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的反思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事物的发展进步都是经过否
定之否定,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教学工作要取得进步也必然要做到不断否定自己改进教学,将客观规律践行于主观教学
活动之中。因此,教学反思便是教师成长进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认为,教学反思目的就是使教学行为更加符合教学规律,让教学目标更有效地实现,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学反思必须从“教”和“学”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反思教学设计是否做到必须围绕教学目标的有效实
现而设计。教师在上一课之前要明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要抓住这一目标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时间突出重点和难点。课后要仔细考量目标完成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学生作业、课堂回答问题情况或与学生交谈(要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谈)情况来调查考证,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达到预期则必须重新设计本课内容安排,并想方设法进行补救;如果达到教学预期目标,则要认真查找成功之处,对下次上课提供有益借鉴。
其次,反思教学设计中是否做到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兴
趣是天然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究。所以,不仅在我们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考虑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上完一节课之后更要考察这一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如何加以改进等因素。只有不断加以研究、合理设计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课堂教学才会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我们许多教师(也包括我本人)常常在上课时语言或行为不规范,并有可能在学生中形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更应该关注自己的言行,例如上课时自己是否有口头禅、有没有方言,自己的行为是否有不当之处(包括自己的衣着、发式等),在教育、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尊重学生的人格,说话有没有注意到学生的感受;对成绩好与差的学生是否平等对待„„我想这些事是每一位老师都必须在意的大事,只有关注细节才会引导好学生,教育好学生。
最后,要反思学生的感受。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过程中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引导者。因此,一个教师只管自己教而不管学生的感受、不在乎学生的实际是不可取的。教师在教完书之后,对课堂的最大反思应是对学生的感受进行反思。上完一节课,教授者自己是搞清楚了,可是学生却还是糊涂的,那么这就是一节失败的课。就好比,一个讲笑话的演员,没有把观众逗笑了反而是自己哈哈大笑一样,那是滑稽,甚至是可悲的。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在课前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在课后更应该及时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对于在学生身上出现的浮躁心理,甚至是“学习无用论”之类的思想要及时加以干预,适时加以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突出理想教育和责任教育。
总之,要搞好教学工作,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就必须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精心筹划教学设计、体察学生的实际与需求。只有不断认识规律、遵从规律才能当好一个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第三篇: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生本教育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反思 七(3,4)英语科任
吴雪球
生本教育就是倡导教师的教育教学一切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成长,生本教育就是要教师从传统的以师为本解放出来,将学习真正交给学生,以生为本。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能让教师找回教书育人的乐趣和幸福。下面是本人经过半年的探索和实践,对生本教育下教学存在着不和谐因素的反思。
今年我所任教的两个七年级班我尝试用生本教育理念进行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真是冰火两重天,反思颇多。
1.学生前置性作业准备不充分。我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学生,谈不上课外上网查找资料,学校也没有像样的图书馆。很多学生并且是留守生,家里的爷爷、奶奶根本帮不上孩子的学习。而生本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设计的前置性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自己解决,教师要把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如果课前没有做好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对知识进行准确理解,更不用说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了。
2.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少数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意识差。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总是被动,怕出错或采取观望的态度。而生本教育中的“小组合作探究”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常规。每个英语活动都是由各个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有问题找学生,学习小组中肯定有英语基 础好的学生,某个学生学习有问题,教师千万不要插手,让它们小组学生之间自己解决。学生之间用学生的语言和学生的方法去相互帮助解决问题,学生也容易理解接受。小组合作探究最大的作用在于: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学习,同学之间找到了差距,能相互取长补短,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目标。这样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事半而功倍,3.学生上台展示成果放不开,面临挑战不能应对。生本教育英语课堂有一个重要环节是„成果展示‟。而我们的学生在台上展示成果时没有自己的特色。互动交流简单化、机械化。这也直接反映出我们的学生英语口语差,不能随机应变,面临挑战不能应对。生本教育理念在实践中认为学生之间在交流、争论和辨析的基础上学生学习才能共同提高。生本教育英语课堂不回避„矛盾‟,矛盾越多学生接触的知识越多,假如一个班有45人,分成9个学习小组,一个英语活动就有9种活动剧本,比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剧本要多得多。所以对那些总是想从老师那里得到权威答案的学生来说,生本教育无疑是一个挑战。
当然,生本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并很前沿的教育学术理论。从理论到实践郭思乐教授在广东省几个试点也仅仅推广了不到十年,但任何先进的理论总是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完善。“以生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从我开始接触,到我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它就给我带来了教育思想的变革,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巨大力量。感谢生本教育给我带来的快乐,愿生本教育更精彩。2012/5/25
第四篇:浅议检察机关的人本理念
浅议检察机关的人本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胡锦涛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体现了我们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符合“以人为本”的理念。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担负着建立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职责,更应该认真领会和把握这一要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更好地体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宗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历史进步的结论。它要求一切从群众的需要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注重教育,提高人的素质,激发人的积极性。以人为本理念对于检察机关开展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教育活动和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一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形成公正执法的理念。检察机关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推动检察官实施法律监督的内在动力,也直接影响到司法工作水平及工作的效果,这就需要检察官具有高层次的思想境界和执法观念。检察机关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坚定“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信念,树立检察官的公正、公平等先进的执法思想和扎实的工作作风;造就一支恪守“忠诚、公正、清廉、严明”职业道德的检察队伍。要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检察机关内部开展的深化“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服务加快发展”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检察官的素质。
二要注重人的发展需求,创建知识型检察院。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对于检察机关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倡导终身教育风尚,创建学习型检察院,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是实现检察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检察机关开展的学历教育,电子政务培训及岗位练兵活动,从多方面促进了学习风气的形成,这为检察机关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前提,为建立一支精英化的检察队伍打下了基础。今后应结合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学习,做到学习、业务双促进、两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应向干警提供多种优惠条件和待遇,鼓励向高层次学历学习。重视在职干警通过司法考试,积极举办和组织干警参加司考培训,提高司考通过率;创新和建立合理的检察官职级晋升机制,检察官选任选拔机制,使检察干警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满足检察官的自我发展需求。
三要注重人的生存需求,改善生活工作条件。要建设一支干事创业、富有创新意识的检察队伍,就要从优待警,重视检察干警的生活和工作条件的改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级党及政府的重视,检察机关的两房建设和办公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仍与发挥检察职能要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关心每个干警的家庭、生活和健康及其成长进步;不断提高干警的住房条件和福利待遇;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努力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政治、生活和工作上关心干警,切实地保障干警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要注重人的个性差异,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对人的尊重,注重求同存异,发挥人的积极性及潜能,促进共同发展,这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核心。团结出是一种环境,一种资源,注重人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凝心聚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形态变化多端,涉及面越来越广,手段及其隐蔽,我们必须根据每位干警的特点,结合岗位练兵,不断提高干警的实践能力,适应检察事业发展的需要,做到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使每位干警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五篇:民政工作中的人本理念
面向新形势,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理论,开创新局面
民政工作涉及公共关系中的“人本”理念及其实践摘要: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临夏州委办公室下发的通知中要求建设名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的新临夏,以及包括团结和睦在内的林下精神。作为少数名族自治州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民政工作对于实现州委建设目标,保持社会稳定,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民政工作作为对公共关系学的实践,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知和贯彻是所有工作的关键点。关键词:新形势、人本、和谐、民政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地方实际,近日临夏州委确定了“高举一面旗帜,紧盯一个目标,围绕一个统揽,深入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建设三大基地,三个经济带、两个示范区,努力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宗教和睦、社会稳定、生态优美的幸福美好新临夏”的总体发展思路和“爱国守法、重商敬业、讲信包容、团结和睦”的“临夏精神”。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学习贯彻落实全州总体发展思路和“临夏精神”,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要做好民政工作,就必须确实把握和践行公共关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
一、公共关系中的“人本”理念
现代社会经济的大发展是公共关系诞生的物质基础。公共关系就是伴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而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也是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脚步来到我们面前。公关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共关系的理念犹如公共关系的灵魂,作为一个比原则更为具体更为灵活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在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之中。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应该体现的主要理念包括:人本理念、和谐理念、创新理
念与全员PR理念。正是因为公共关系离不开人的参与,所以以人为本正抓住了公共关系的主体。
所谓 “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引入公共关系领域,也就是“以公众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就是完全确立“人”在社会中的“中心”地位,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也就是说,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人”,无论是国家、政府制度或执政方针、政策、法律,完善公共设施,还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社会团体所做的各种工作,都是为了人的需要,为了人的利益和尊严。这里的“人”,不单是一个群体的如“人民群众”的概念,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的概念。公共关系的人本理念也就是以广大社会公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同时也必须把社会个体的利益放在一定的位置。公共关系的人本理念在强调社会公众整体利益的同时,转向对社会公众个体利益的兼顾,是公共关系理念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的表现。因为个体是组织的细胞,没有细胞的健康和谐,也就没有组织的兴旺与发展。
“人”是公共关系的核心和组织的最重要资源,对内把全体员工看作组织的根本,对外把社会公众看作组织的根本,必然能够和谐组织内外关系,树立组织品牌,进而实现组织目标。而公共关系要实现的是组织与公众的和谐,其中也包括外围环境的和谐。和谐理念与人本理念都是公共关系要体现的本质理念。
二、新形势下的“以人为本”
现代公共关系最强调的“以人为本”,其诞生的标志——“清垃圾运动”就是解决劳资矛盾。公关之父——艾维·李就是以真诚的“说真话”、施行“门户开放”政策帮助洛克菲勒集团、杜邦公司、宾州铁路公司等度过了危机,实际上就是“以人为本”的生动演绎。
对于人本理念的贯彻,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中追溯人本理念的精神实质。“以人为本”思想源于中国古老的“人本主义”,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从孔夫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到孙中山先生“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为人本理念在当代的传承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文化积淀。
同时,人本理念也完全符合我国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文取向,“以人为本”已经上升为基本的治国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人文关怀”精神,有利于建立健康稳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明确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当说是我们党对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标认识的深化。人本理念在治理国家中显示了独特的效用,在组织公共关系的实践中充分贯彻人本理念必然会对组织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效用。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就是我们党实践“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的突出体现。
三、如何在民政工作中实践“人本”理念
民政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公共关系理论在国家在社会组织中的实践。胡锦涛书记在十七大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从企事业单位内部来说“以人为本”
把员工的重要性看得非比寻常是保持良好稳定局面,切实完成任务目标的关键因素。比尔·盖茨说过:“如果把我们公司20个顶尖人才挖走,微软就会变成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就是一流的人才队伍成就了比尔·盖茨的辉煌。同样,法国著名企业家罗贝尔·萨蒙在《管理的未来》一书中说:“技术发展正在不可避免地快速前进,因而一切组织注定将落后于形势。人们必须不断地革新,使这种革新成为可能并从而显示出具有持久价值的唯一的竞争优势,乃是有关人员的素质。一种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动力基础上的经济秩序,较之用短期行为引导人的经济秩序,更可能享有持久的繁荣”。
由此可见,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企事业单位内部保持和谐稳定关系的关键。我们不应忘记中国的那句老话:“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对“人”的高度重视,就是对人性张扬的高度肯定。所以,我们的公共关系组织,如果能公关实践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理念贯彻在日常工作中,充分体察公众的需求,想公众之所想,必然能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进而组织的发展就有了丰富的资源。
2.从面向服务人民群众来说“以人为本”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以人为本,就是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放在社会主体地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大行求真
务实之风、大行真抓实干之举,充分发挥民政这一基层服务性组织的作用,发挥我们在提供服务、协调利益、化解矛盾、反映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合力,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基层群众,真真切切听民声、踏踏实实察民情、诚诚恳恳想民事、实实在在解民忧。切实做好救助体系内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以及其他救助配套。特别是城乡低保及时做好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并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自然增长机制。医疗救助规范程序,提高标准。临时救助要做到科学合理,确实救助到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身上。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慈善氛围,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慈善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慈善工作的生力军;积极推广开展慈善进机关、企业、超市、社区、学校和农村的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把蕴藏在群众中的慈善资源挖掘好、保护好、运用好,营造全社会共同办慈善的浓厚氛围。通过多种工作手段方法,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更应该由人民共享”、“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要义。
总之,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学习贯彻落实全州总体发展思路和“临夏精神”,推动全州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新形势下,深刻理解并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以人为本”理论,是做好民政工作的关键,是切实落实全州发展思路和“临夏精神”工作的重要途径,是响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明确工作重点,着力打造“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的过硬队伍,切实提升民政工作科学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胡锦涛;
2.《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弘扬和践行“临夏精神”的通知》,临夏州委办公室;
3.《管理的未来》,中信出版社,罗贝尔·萨蒙;
4.《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蒋楠;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