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5 10:00: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市意向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第一篇: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城市意向》读书笔记

摘要:

凯文.林奇用朴素、生动的笔墨,在40多年前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评价城市形态的方法,首次提出了通过视觉感知城市物质形态的理论,是对大尺度城市设计领域的一个重大贡献。书中所列举的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城市以及他们在城市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多多少少都已在我们身边的城市中出现。《城市意象》为现代城市设计产生了重要意义。凯文•林奇站在城市使用者的角度上(也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的角度上)通用过实例调查分析研究和对各阶层、各行业等的城市使用者的探访与交流,总结出了城市设计的原则性以及城市设计五元素。在此基础上本书还给出了城市设计导则性方法,并罗列大量的可触性或可视性等元素,进一步阐明了基于社会学或经验主义的城市设计的可操作性。

作者简介:

曾在耶鲁大学师从一代建筑宗师弗兰克·L·赖特(Frank Lloyd Wright),并最终成为麻省理工(MIT)的规划教授。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三十年之久,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在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关键词: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主要内容:

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环境的意象、三个城市、城市意象及其元素、城市形态、新的尺度。其中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环境的意象其中讲了四个部分:可读性、营造意象、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其中可读性指城市街区、标志物或是道路,应该容易认明,进而组成一个完整的形态。一处独特、可读的环境不但能带来安全感,而且也可扩展了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营造意象是指城市的可意象性,并不意味着固定、有限、具体、整体或是有秩序,也并不意味着清晰、显见、新奇或是平淡。它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基本的特征,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情、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结构与个性分为三个部分:一是个性是指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

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 二是结构指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三是意蕴指物体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可意象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首先是在实用性上,它应该充分而且真实,个体能够在一定范围的环境内工作。地图无论抽象与否,至少要能让人找到回家的路,它必须充分清晰、完整、易于查阅,即必须是可读的。其次,它应该具有安全性,拥有附加线索,让人们有可能采取别的措施,减少失败的几率。如果一盏闪烁的灯是一个急转弯的惟一标志,一次停电就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开放的、适于变化的意象将更受欢迎,它使得个体可以不断调查和组织现实,有空间允许个体描绘自己的图像。最后,它应该还有一部分意象可以传授给别的个体。衡量一个“好”的意象,这些标准的重要性对于不同人、在不同条件下也不一样,有人赞美经济、有效的体系,而有人又喜欢开放、可借鉴的体系。

三个城市分别是波士顿、泽西城、洛杉矶。三个不同的城市,人们却有些共同的意象特征:首先是城市的景观特征,植被或是水面,经常会被欣喜地关注和谈论;其次是社会的经济阶层不同的区域也会被人们谈论;最后是物质景观体现时间推移的象征方式,人们经常描述城市景观中形成对比的事物,比如空间的对比、地位的对比、功能的对比,以及相对的年代、清洁度或是地形的比较,元素及其特征正是在这种整体的环境中变得清晰明了。得出的结论是人能够适应环境,并从身边的材料中提取出环境的结构和个性。尽管在城市意象中使用的元素类型可能随实际形态的变化所占比重不同,但它们的种类以及使意象强或弱的特性,在这三个城市中仿佛十分相似。不过同时,在这三个不同的物质环境中,人们的方向感和满意度仍然存在显著的差异。

城市意象及其元素有五个分别是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道路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道路的概念,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它可能是机动车道、步行道、长途干线、隧道或是铁路线,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此与之密切相关。具有四方面的特征:可识别性、连续性、方向性、可度量性。二是道路与环境的脱离:视线的遮挡,造成人们无法真实地感受到道路的变化;道路与周围环境元素分离。现阶段解决的办法通常为设立指向路牌,铁路和地铁是另一种道路与环境分离的实例。三是交叉口与道路的关系: 考虑一条以上的道路时,道路交叉点就变得十分突出,因为这里算是人们必须做出决定的点,设计不好的交叉口常常让人觉得混乱。

边界是指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它们通常是两个地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那些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在形式上也连续不可穿越。边界的特点有:可见性,连续性和方向性;其作用有:分隔作用和景观作用等。

区域是指城市内中等以上的分区,是二维平面,观察者从心理上有“进入”其中的感觉,因为具有某些共同的能够被识别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一定的程度上,大多数人都是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它们是把道路还是区域放在主导地位。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有主题的连续性,可能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如纹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居民、维护程度、地形等;社会意义对构造区域也十分重要。区域的边界有一些严格、明确而具体,另一些边界可能模糊不确定,还有一些区域根本没有边界。边界限定区域,增强其特性,但它们无法构成区域。区域的外向和内向指外向的区域向外与周围的元素联结在一起;内向的区域,只是自身存在,很少与外部城市发生联系。还有的区域单独孤立存在。

节点是指观察者可以进入的战略性焦点,典型的如道路连接点或某些特征的集中点。尽管从概念上节点是城市意象中很小的点,但事实上它可能是很大的广场,或是也可能呈稍微延伸的线条状。节点既是聚集点也是连接点:连接点或是交通线的中断处,人们必须在此作出抉择,他们在此会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对连接点附近的元素了解得更加清楚;.聚集点以广场为例: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空间、植物和活动,构成了可能是城市意象中最鲜明的节点;一个著名、安静的居住区开放空间,和旁边极易识别的有护栏的公园等,是另一个主题集中的节点。强大的物质形式对识别一个节点并非绝对必要,然而一旦空间有了形态,其带给人的印象就会更加深刻,更加难忘。节点如同区域,也有内向外向之分。当人们位于内向的广场其中或在它的周边时,几乎没有方向感,在它附近时只有靠近和远离它两个方向。到达节点时,基本的感受只是简单的“我到了”。相反,外向的广场不但表达了大致的方向,而且与办公区、商业区和滨水区连接清晰。

标志物是指另一类型的点状参照物,观察者只是位于其外部,而并未进入其中。标志物通常是一个定义简单的有形物体,比如建筑、标志、店铺或山峦,也就是在许多可能的元素中挑选出一个突出元素,使元素成为标志物,空间所起的作用重大。通常有两种方式,其一,使元素在许多地点都能够被看到;其二,是通过与邻近元素退让或高度等的变化,建立起局部的对比。

五元素的相互关系为不同元素组之间可能互相强化,互相呼应,从而提高各自的影响力;也可能相互矛盾,甚至相互破坏;区域在尺度上比其它元素大,而且能够包含其它的元素,因此与各种不同的道路、节点和标志物产生联系。别的元素不仅在其内部构成了区域,而且丰富、深化了区域的特征,加强了地区的整体个性;在许多个体的意象中,道路占据了主导地位,它成为人们在大都市范围进行意象组织的主要手段,与城市中其它的元素类型的关系都十分密切。

意象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整体环境具有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综合的意象,而是或多或少相互重叠、相互关联的一组意象。在一个大而复杂的环境汇总,分层的方法十分必要。意象不仅因为所涉及的范围尺度的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取决于视点、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观察者也必须根据周围物质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意象。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微缩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对于一个元素,由于观察者相对“度”的不同,也就是他们对元素细节涉及程度的不同,意象也不尽相同。具体而且感觉生动的意象与那些高度抽象、概括、缺乏感觉内容的意象之间,也存在差别。生动并不等于丰富,稀疏也并不等于抽象。意象有可能既丰富又抽象。最有价值的意象是那些最接近其强大整体环境的意象。

思考与启示:

虽然《城市意象》在环境中做出的贡献不容小觑,不失为一本传世佳作。但在如今的城市规划学科中仍旧有一些备受争议的地方,首先,林奇将人对城市环境的理解仅仅看作是对物质形态的知觉认识,这与分析动物在迷津中的行为极为相似,即觅路和适应环境。但是城市居民在环境中扮演的角色显然比动物更具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有研究表示,人们对日常物质环境的记忆是从整体上进行的,而不会局限于一些细小的设计因素。对环境的回忆首先是在这个环境中做过的事情,然后才是它的地址,最后才是环境的外观和细部。其实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研究的局限性也就是心智图在研究范围的缺陷。它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的个体感知再现,这便脱离了人是一种真实的社会存在,忽视了形成这种真实存在的环境约束和社会约束。而且,书中对于秩序过分的强调,因为对大多数居民来说,觅路实际上是次要的问题,忽略了城市形态的模糊性、神秘性、多样性。因此后人在此基础上对其研究方法作出了调试,更为侧重社会和文化差异对环境认知的影响。但凯文林奇提出的城市五要素仍旧能在一定程度上指导我们对于城市设计的侧重点并作出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案和决策。

参考文献:《城市意象》

第二篇:城市意向课程教案

区域景观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城市意向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目的:培养学生对城市的总体认识观与系统认识观。年

级:二年级下 总学时数:60学时 教学内容及进度计划: 第一、二周

1.课堂讲授:城市的成因及城市形态的组成要素,世界著名城市的意向分析。

2.作业训练:对武汉市的街道、广场、标志物、历史建筑比较、分析。第三周

1.课堂讲授与案例分析,了解组成城市意向特征的综合因素。

2.作业训练:自选武汉市某区域,详细分析其形态特征,提出优化设计建设。

重点:城市形态的组成要素

难点:城市综合认识观与系统认识观 作业要求与标准:

1.内

容:见进度计划

2.规格样式:900×1200白版纸(或水彩纸),竖版 3.要求时数:40课时

4.质量要求:版面清晰,内容详实,调查深入,分析透彻。选用教材:

1.《城市规划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教学工具书:

1.《建筑设计资料集》

(日本)教学参考书: 1.《城市意向》 2.《城市形态》 3.《城市设计》

附:作业示范(目录表)

第三篇:《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花了好久的工夫才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思。下面说下我在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处:

城市的逐步成形城市从其开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足以用最小的空间容纳最多的设施;同时又能扩大自身的结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社会发展更加繁复的形式,从而保存不断积累起来的社会遗产。

以往的城建史都是着重于“城”和“市”两个方面,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工业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的剩余,从而产生相互之间的交易,慢慢的这样的聚居点也就称为“市”。进而也就引发了“城”的形成。而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城市文明,革命,政治,经济,宗教这类因素来分析,认为城市是这类因素的集合体。相似的是,作者也是认为城市是各种要素的聚合。

中世纪的瓦解,对现代的期待当19世纪人们开始建设新城镇市时,几乎没有一个人再想到中世纪的城镇了。老城镇里的生活慢慢干枯了,它们的城墙也成了个空壳,城内的一些机构也只是个空壳。今天,只有拿这个空壳轻轻贴近耳边,象拿一个贝壳那样,才能隐隐约约听到过去生活的呼啸声,当时城墙里的生活曾是充满坚定的信念和庄严的目的。

宫廷,阅兵场和首都巴洛克的城市建设,就其形式而言,是当时流行的宫廷中的戏剧性场面和仪式的缩影与化身,实际上,是宫廷显贵生活方式和姿态的集中布置。皇宫面向两条路:从城市方面,由租金、供物、税收、统率部队、操纵国家机器;从农村方面,提供了结实的、训练有素的、吃的胖胖的男人和女人、他们组成了朝廷的主要部分,并接受皇帝慷慨赐予他们的荣誉、薪俸和赏钱。

从上面两端节选的文字很清楚的看到作者对于中世纪和巴洛克时期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作者认为中世纪的小尺度空间和连续不断的空间的连续最符合人文关怀,相反,巴洛克象征着统治权威的大尺度,直线折线的改造自然则使作者感觉“整个城市其实就是宫廷的缩影与化身”。与此同时,作者将矛头指向近代,郎方的华盛顿规划是巴洛克规划思想的延续,被认为是最大的败笔。在书中,代表着作者主观主义的论述还有很多。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思想,在现在来看是难以接受的。在作者的笔下城市是人们对于欲望,权力的需求,是人类各种罪恶的体现,相比之下,作者歌颂乡村,认为是唯一一片还残留着人类良知的净土。而城市和乡村的分割线是厚厚的城墙,越过城墙即是乡村。城市有着黑暗的一面:战争、奴役、职业上分工过细,在许多地方,总是走向死亡。

作者在书中如此消极的思想其实是有原因的,在当时身处的社会背景下,工业快速发展,人类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革命,西方城市的快速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而作者更是对战争后怕不已“如果不根除战争,我们的核力量就将破坏文明--可能会使人类灭绝。一度曾是生命水库的广大的农村人口最终会与那些城市人口同归于尽。”从某个角度来说,作者并不是悲观派,他只是用醒目的言语一次次地警示我们。

本书开篇叙述了一座城市,这座城市,象征地看,就是一个世界;本书结尾则描述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从很多实际内容看,已变为一座城市。整本书作者很少使用规划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眼光来向我们描述他心中的另一座城市。在我看来,虽然这本书中有些资料已经过时,在今天看来毫无意义,有些看法也过于太激进而与现在的时代格格不入。但是作者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多个层面对城市进行研究的方法和充满人文主义的关怀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学习和借鉴意义。

第四篇: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

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始终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我胡诌了一句“空间的时间过程”和“时间的空间记忆(录)”来描述这种过程)。

作者引用了苏赞·格兰对建筑的简略定义:一切被创造的可见的环境。在作者讨论“环境意象”时,这个词语是指类似道路、标志物、边界、节点和区域这些东西,作者创造了“可意向性”这个概念来描述他们应该具备唤起观察者强烈意象的特点。作者认为环境意象具有可读性,城市是由一系列可认知的符号组成,是可以通过视觉领悟的相关联的形态,他这样描述“环境意象”:这种意象是个体头脑对外部环境归纳出的图像,是直接感觉与过去经验记忆的共同产物,可以用来掌握信息进而指导行为。环境意象被认为由三部分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

“一个可加工的意象首先必备的是事物的个性,即其与周围事物的可区别性,和它作为独立个体的可识别性,这种个性具有独立存在的、唯一的意义。其次,这个意象必须包括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最后,这个物体必须为观察者提供实用的或是情感上的意蕴,这种意蕴也是一种关系,但完全不同于空间或形态的关系。”

作者在第一章用来详细讨论“环境意象”这个概念时,为此书增加了一个附录“关

于定位的参考文献”,这里面主要是讨论人们依照什么方式来确定自己的位置即与周围事物的关系,讨论方位感是通过什么参照物、参照系统来达成的,讨论景观的意义、意象的形成和形式的意义。这是非常有趣味的附录,它告诉我们五花八门的定位参照系统和不同人群的不同方位感,最关键的是,这些都和人类的思维或者是文化联系起来。

第二章涉及的专业知识较强,但是仍有一些可以摘记,例如描述一个城市设计很劣质时可以用这样一句:“混乱、节点的不确定性、边界模糊、孤立、连续中断、含糊不清、分叉、缺乏特征与个性等等”,另外一个很嘲讽的句子是:“频繁的改建抹去了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识别特征,元素自身,尽管(有时是因为)它们一遍遍地修饰,试图表现华丽,但在表面上它们常常缺乏特征。”

第三章标题为《城市意象及其元素》,详细介绍了构成城市意象的五大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以及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它们是怎样构成城市意象的。在介绍元素时候十分细致,给我触动的是在“标志物”里谈到它很容易被识别而且被当作重要事物,这涉及到作者谈过的意象性包含的“象征”意味,因此纽约世贸大厦双子座高楼的摧毁,不仅仅是建筑的消失,而且是象征的消失,人们对城市的认同从此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空白,这一方面可以以“城市意象”的角度解释为什么纽约以及美国人在911后产生的更为深层次的失落,而且也可以为“重建世贸”增加理由——一个新的标志物的出现,不仅仅会相对摸平创伤,而且在填补空白的同时让建筑蕴涵很多的意味,坚韧?强大?或者其它。

作者在这章用了大量篇幅对各个元素进行分析,但是也始终没有忘记,做这种细节的分析是基于经验,同时为了给讨论带来助益,然后在城市设计中需要整体考虑,同样,“城市意象”也是落在人们心里的整体素描。“意象自身并不是将现实按照比例缩小、统一抽象、精确缩微后的一个模型,而是有目的的简单化,通过对现状进行删减、排除、甚至是附加元素,融会贯通,将各部分关联、组织在一起,才形成最终的意象。”

第四章很认真的讨论城市设计中如何应用前面的研究成果,因此专业性较强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但是更为精彩的还是他在第一节里面给我们的城市形态的分析,因为充满了人的存在。一开始就有吸引我的内容:“城市形态首先必须具有它应该表达的最根

本功能,即交通、主要用地划分和关键的焦点,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和社区的感觉在此都能够表现得有声有色。更重要的是,如果环境组织清晰,个性鲜明,那么市民能够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和联系,这里因此才能成为一处真正的场所。”

上述的句子引我共鸣的是“场所”,与此类似,单纯从建筑本身定义场所远没有引

入人以后定义场所有价值。真正的一处场所,应该具备其基本功能,而且能够凝聚普通人的愿望、欢乐,具备交流的可能,而且因为其具有清晰的环境组织和鲜明的个性,能够让人们向它传达自己理解的含义的联系,从而能够承载“生活”。

此外还可以记录这样的句子:

“无论是由于悠久的历史还是自身的体验,人们对这种清晰独特的形态渐渐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每一处景象都清晰可辨,引起人们潮水般的联想。”

“但似乎正是依赖城市的景观,或是在城市街道漫步的机会,让人很容易不由自主地感到高兴,这是一种满足、沉着、踏实的感觉。”

“大多数人都能够回忆起几种自己喜欢的特殊场景,在生活环境中我们就在努力创造这些鲜明的结构和形状。”

最后一章应该看作一个小结,讲述“城市意象”的概念提出及研究提供了一个城市设计的“新的尺度”。读书笔记的结尾来自这一章:

“事实上,我们对环境的需要并不仅仅是其结构良好,而且它还应该充满诗意和象征性。它应该涉及个体及其复杂的社会,涉及他们的理想和传统,涉及自然环境以及城市中复杂的功能和运动,清晰的结构和生动的个性将是发展强烈象征符号的第一步。通过一个突出的组织严密的场所,城市为聚集合组织这些意义提供了场地。这种场所感本身将增强在那里发生的每一项人类活动,并激发人们记忆痕迹的沉淀。”

第五篇:《南京城市》读书笔记

《南京城事》读书笔记

《南京城事》是当代年轻作家宋羽写的一本以人文的视角与南京对话的游记类书籍。说起这本书的来历,也算是一种缘分吧。由于我是文科生的缘故,特别喜爱与历史有关的书籍,南京虽然也去过几次,但始终没能够深入的了解南京的人文历史,在即将离开南京的时候,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便买了下来。

《南京城事》以独特的视角,一层层剥蚀历史的迷踪,透过触手可及的山水景致和人文遗迹,探求城市内在的精神与气质,同时收录了许多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向读者呈现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六朝古都。

《南京城事》分为“古韵”、“遗风”和“民趣”三个板块,同时运用了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两种手段,分别从纵向历史和南京城的空间结构系统的介绍了古城南京的风土人情。

本书开篇描写了南京城的由来——公元前306年,楚国灭了越国,楚怀王在清凉山设立金陵邑,南京古名金陵由此开始。又因其筑城于石头山上,因此又称南京城为石头城。看到此处,我突然想到了《红楼梦》在开篇不多时就写到了这个地方:“那日进了石头城,从他老宅门前经过,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了……”顿时恍然大悟,在石头城边讲《石头记》,曹雪芹果然别有一番情趣。后来,到秦朝时,秦始皇东巡,看见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是王气,于是下令凿开方山,切断长垄为河,以此破坏这一带的王气,还把金陵改名为秣陵。229年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直到明成祖迁都北京时,将应天府改名为南京,南京一名至

此才正式出现。

此外,书中还提及了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东吴,途径秣陵县,特地登上石头城观察山川地形,不禁发出“钟山龙盘,石城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的感叹,遂南京有了“龙盘虎踞”的盛名以及梁武帝萧衍对不同思想文化海纳百川的心胸使南京有了宽容大度的文化情怀的历史典故。这些都印证着襟江带河,钟灵毓秀,携着紫气东来的传说——南京,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会受到千古帝王的瞩目。

《南京城事》不止一次的提及南京具有六朝古都的地位,但是定都南京的朝代,气数总是太短,吴、晋、宋、齐、梁、陈,区区三百年尔尔。可是,气数短暂又如何?中华大地上,能有几座城市如此受到帝王的钟爱呢?朝朝暮暮,岁岁年年,不断有胜利者以天子的姿态临幸于此。每一次天子垂青之后,荣光散尽,留下的总有不为人知的伤痕,并为后人所遐想。

在文化底蕴方面,《南京城事》也详细的介绍着千百年来发生在南京的事情。“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条让刘禹锡咏叹的金陵古街巷,如今却是秦淮河畔的繁华之地。曾经显赫一时的东晋王谢府邸,历尽历史变迁之后,一切已物是人非,一抹斜阳撒在青灰色的瓦檐上,抖落满地的璀璨,一如幽然脱俗的魏晋时花木。

南京有着或多或少吸引着你,只需一见,便足以倾心的莫愁湖,也有着拥有“秦淮八艳”、风流人士多会于此的秦淮河,当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陈圆圆便是这八艳之一。此外,夫子庙、采石

矶、栖霞山、鸡鸣寺,南京的古韵遗风太多太多,令人为之心醉。

另外,提及南京,不得不说说她的近代史。南京既是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历史的滥觞,又见证着中华民族近代屈辱史的结束,同时南京还播撒了近代中国第一颗民主共和的种子,历史从此走向了更为波澜壮阔的天地,萌发着新的传奇。1842年,一纸《南京条约》开启了中华民族近代屈辱的历史,中国开始被列强所蚕食,逐步走向深渊。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中国的历史出现了新的转机。33年后,当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冈村宁次向中国陆军总司令何应钦上将递交投降书时,南京又一次汇集了全国人民的目光,见证着中华民族的自强不屈,也见证着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

提及抗日战争,并且是在南京城内发生的侵华事件,不得不说的便是南京大屠杀,当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看到“遇难者300000”醒目而沉重的几个大字时,全身都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历史已经过去,如今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如何的对待这一段历史。对于日本国民来说,他们应做的是正视与反思这段历史,一味的否认与逃避永远也解决不了问题,更不能化解两国的矛盾,对于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来说,历史不容忘记,虽然战后中国对日本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态度,但这种宽容不是纵容,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步入新时期的中国更应时刻牢牢记住这段历史,但这并不意味着要记住仇恨,而是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将这段不光彩的屈辱历史转化为推动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的精神力量,做一个强而不欺,威而不霸的国家。

朱自清曾经说过,逛南京就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也可以悠然遐想。我觉得我似乎也领略到了这一点。

人们常说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去过帝都与魔都的我,也深深的感受到了南京所特有的文化品质,他的那种包容与闲适,非常美妙。

《南京城事》虽说的是人,记的是事,但我却从中体会到了这个传说中紫气东来的城市的内在精神与风格。

下载城市意向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市意向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发展史》读书笔记

    花了好久的工夫才读完这本书,略有所思。下面说下我在书中印象深刻的几处:城市的逐步成形 城市从其开源时代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这种构造致......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内容简介:《城市建筑学》这本书1966年发表,到1982年第三版再版,随后译成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和法语。1982年译成英语,1987年由艾森曼主持再版。《城......

    城市建筑学读书笔记

    城市建筑学(意)阿尔多·罗西 自己对于自主性建筑的理解又通透了点,可以说罗西对于自主性建筑的贡献还是很大的,正是有了一种理论的知道,建筑的自主性就更明确了,同时罗西对于类型......

    读书笔记二:《城市意象》

    《城市意象》读书笔记城市在人们的记忆中或者印象中多数是部分的、片断的,城市的发展也是由一系列连续的片断组成的。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五十年,但凯文林奇教授所编著的《城市意......

    《城市与狗》读书笔记

    在《城市与狗》中,略萨有两个寓意,一个是城市,一个是狗。大方向来说“城市”指秘鲁社会,“狗”指军校学员。它讲述了一所军事学校的事情,这个也是根据略萨青年时期经历改编。我一......

    《城市建筑美学》读书笔记

    此书既有文采,作者谭元亨老师博采众长,所学甚广,对建筑美学之见地独到,可当成一本文学作品细细品读。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随意性很强,流畅写意,挥洒自如,就像作者所说,该书注重一时的......

    《城市和区域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和区域规划》 读书笔记 《城市和区域规划》读书笔记 《城市和区域规划》读书笔记 彼得·霍尔是当代国际最具影响力的城市与区域规划大师之一,被誉为“世界级城市规划大......

    古代城市——读书笔记(五篇材料)

    古代城市 从万里长城到紫禁城,从恢弘的秦兵马俑到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瞠目。而这些仅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冰山一角。那些埋藏在地下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文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