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要让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唱主角的教育论文
【摘 要】多媒体运用于语文教学的确能够将抽象、空洞的解说形象化。但是,目前一些语文教师却用多媒体代替一切,失去了多媒体本来的辅助作用。本文分析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误区,目的是引起语文教师的注意。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辅助功能
近年来, 多媒体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方兴未艾,大凡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几乎都运用了多媒体,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多媒体俨然承担起了“拯救”现代教育的重任,成为了评价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标准。与传统教学相比,它有独特优势:拓展了语文教学的信息资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增大了容量,提高了教学的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妨害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束缚了学生们的思维
上学期,笔者听了一节校内公开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高尔基的《海燕》,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情况是:
1、作者及背景简介;
2、配乐(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3、设计文章内容分析的表格(包括正面描写海燕,侧面描写海燕和海燕的象征意义三大项),让学生在作业本中填写,然后显示答案。
4、放映配画朗诵录像。整个课堂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色、光、声、像齐全,老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台前点击着鼠标,把教材搬了家,让学生眼见海燕,耳闻其声,抽象的语言变为具体的画面,遥远的海域拉到了他们的眼前,置身其中,享受着现代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种种乐趣,同学们多么入神啊。
从表面上看,这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而醒来之后,却觉得学习的主人只是当了一回观众,表演者除了老师,还多了一台机器,跟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比较,只是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已。不客气地说,如果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忽视了学生们个性,扼杀了学生们的想象力,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话,那么如此使用多媒体则更惨烈,在多媒体面前,学生只是仰着脖子看画面,竖起耳朵听答案的机器。时间一长,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必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主体地位何在呢?学生的思维如何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呢?更何况《海燕》是一篇著名的散文诗,是一只鸟儿在《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所唱的歌,不借助朗读,怎能领会本文激情洋溢、音韵铿锵的特点?语文的“听、说、读、写”体现在哪里呢?
二、妨碍了师生的交流
曾听过一堂公开课,教师的落落大方的教态让笔者感叹,精美的课件更让笔者自叹不如。然而每当学生答对或答错了一个问题时,电脑即显示掌声或叹息声,且不论这种设计是否合理,单就师生的交流而言也不敢苟同。平时课堂中,教师们一个手势,一次微笑,一句赞语对学生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体态语,对提高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让学生与电脑勉强地进行无声的、缓慢的、无情态的对话,却舍弃有声的、即时的,有情有态的、生动活泼的、快捷高效的师生交流,是不是显得有些可笑?难道人机对话优越于人人对话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特级教师窦桂梅曾说过这样一番话:“语文脱离了感情,语文就是麻木的、冰冷的、僵死的,语文就失去了生命的底蕴,这样的语文,根本不可能根植于学生的心灵世界,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就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
三、丧失了语文的特性
在某市的一次优质课展评会上,笔者听过这样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斑羚飞渡》。在课堂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整个过程用动画来展现,把老斑羚救小斑羚的方法,和它们那种牺牲自我顾全大家的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音乐与图像完善结合,确实很生动形象,也让听课者耳目一新,惊叹不已。
但惊叹之余,大家又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这是堂什么课?语文的“语文味”哪里去了?语文教学是有其特性的,它主要通过语言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对文本本身的感悟。如果用影视替代学生的文本的阅读,用图片代替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试图将丰富想象的语文直观化、图像化、单一化,这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文本的表现力有时是无法用其他的形式来替代的,好的文学作品总有图像传达不出的东西。难怪作家铁凝把那部视为心爱的孩子的小说《永远有多远》拒绝改编成电视连续剧。
我们语文教师应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度、量、衡”,立足文本、基于文本,遵循语文教学的特点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实实在在去培养学生会读、会说、会写、会听的能力,不要瞎折腾,让“绿叶”多媒体更好地衬托“红花”语文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驶上一条低负担、高效率的快车道。
第二篇:语文多媒体教学电灌现象面面观教育论文[最终版]
【摘要】多媒体教学日趋普及,教师机械操作、计算机频繁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电灌”现象则非常盛行,本文以语文教学为例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五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内涵和潜力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语文 电灌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科技发展和现代教育改革的产物,作为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视听优势,拓展了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形象、直观而又便捷的表达工具,也将学科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已经成为当前评价教师业务水平及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条件。然而,任何教学手段都有其独特的功能、适用条件和范围,使用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正确定位多媒体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异化教师主导,淡化学生主体,违背认知规律,忽略学科特点,摈弃传统精华,漠视实际效果,有意无意误用、滥用多媒体,课堂教学重又沦为教师机械操作、计算机频繁演示、学生被动接受的“电灌”模式。“穿新衣、走老路”的情况非常普遍,以语文教学为例,其主要表现有:从教学观念看,重教学手段轻教学目的有些老师以为只要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带入课堂,自己便拥有了先进的教学思想,于是,不是从教学目的和效果出发,满足于教学容量扩大和手段上的新颖,埋头做表面文章。有的课件只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和内容提纲的直接投影,有的是对教科书、参考资料或现有课件的生搬硬套,也有的是与教材有关材料的尽数罗列,如此的教学设计,教师始终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观念、思维方式和设计思路没有脱离陈旧教学模式的窠臼。
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都是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宗旨,多媒体技术无论如何发达也只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只能起到配角作用;教育观念落后,再先进的教学手段照样是陈旧教育的工具。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上来,为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重点、难点,认知教学内容的特征和本质,进而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学”提供最优化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从教学内容看,重直观信息轻主观体验
多媒体教学的最大优势在于声像结合、图文并茂、动态演示,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文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的局限,变枯燥的讲解为可观赏的直观画面,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要求,实现了轻松愉快的学习。于是有些教师脱离教材,炫耀电教手段,仅仅采用直观手段组织教学,用影视演示、视听冲击来替代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无形之中压缩了学生理解、领会和探索的空间,背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语文学习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的表现力也是有时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的,知识的感受、经历和体验是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语言本身的感悟。忽视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一味采用直观手段,图解诗文,必然会弱化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语文老师应该在尊重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景、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引导想象,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全面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教学关系看,重单向传输轻双向互动
在多媒体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把注意力倾注于电教设备的操控上,授课只是照屏宣科,或者以“人机对话”来代替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反馈,“教师围着电脑转,学生瞪着眼睛看”,荧屏演示不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成了被动接受的观光客。表面热闹的课堂实质上机械、沉闷,冰冷死板。这种单向的没有互动的教学模式,窒息了学生探求知识的生气和活力,阻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积极构建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课堂互动网络,使语文课堂中的师生角色相互作用,其特有功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教学过程看,重程序控制轻随机应变
多媒体教学大多是在教师预先设定好的框架内进行的,授课之前,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设计将预定的教学内容和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上课则是其执行和操作的过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受操作环境的限制被固定在讲台上,亦步亦趋机械化的进行讲解,遇到学生“节外生枝”,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拉回到电脑既定的程序之中,学生能否接受则无暇顾及,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发现、探究问题,应有的课堂教学魅力也被流水线式的程序所淹没。
教学过程中,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工具。教师应该牢固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积极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重视课件设计的交互性和人性化,使信息流向和展示速度、节奏能根据教学需要而随机调控。课堂教学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精心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艺术、临场发挥和随机应变能力,多媒体技术才能有的放矢地真正为“学”所用。从教学方法看,重机械注入轻多元融合不少教师认为多媒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灵丹妙药,不管课堂的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多媒体,不管多媒体使用的程度和时机是否恰当,无法对多媒体进行有效利用造成课堂信息超量和无效信息铺天盖地,使学生顾此失彼,思维无法合拍而消化不良,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如每一个教师特有的富有个人魅力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灵感、应变能力以及雄厚的业务功底,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也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复制和取代的,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课堂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运用不当会事与愿违,运用得当才能如虎添翼。“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现代化教育当然必须要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然而,我们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思想的现代化,远胜过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我们在形式上大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更要从认知规律和学科教学的特点出发,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诸多层面正确把握现代教育的本质,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在多媒体教学日趋普及的今天,充分认识多媒体的功能和特性,正确把握多媒体的内涵和潜力,把多媒体技术作为工具、资源和环境,实现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将是一个长期的探索实践和改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李太平,李炎清.灌输式教学及其批判,《高等教育研究》2008.07.[2] 范远波,王晓平.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当代教育论坛》.
第三篇:多媒体教学论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论文: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近几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好评如潮。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应用不当,它的种种弊端就会显露出来。就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时所出现的弊端谈谈看法。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近几年,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毋庸置疑,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给传统的教学手段带来了一场革命。它集声、图、文于一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对学生的感染力、趣味性、生动性,使学生能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好评如潮。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如果应用不当,它的种种弊端就会显露出来。就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时所出现的弊端谈谈看法。
一、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多媒体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
有想象就没有发明创造。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着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文学作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这些形象是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获得的,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我们在语文教学时,大量的使用课前老师已经设计好的课件,老师只需要移动鼠标,课文中大量的文学形象就会出现在屏幕上,学生不需要想象和思考,就看清楚了这些形象是什么样子,而且,这几十名学生所认识的这个形象就一个样式。这样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一个习惯——读书可以不思考。这种定向式的、模式化的教学就会扼杀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多媒体教学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理解能力和文字的应用能力。其方法是通过听说读写来获取知识的。现在的情况是教师不去给学生示范朗读,而是让学生听录音,忽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读书声也越来越少了,甚至听不到校园里那朗朗的读书声了,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难道我们要培养一代“哑巴”学生吗?现在的一些公开课、示范课等,一味追求课件的美感、生动性和感染力,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也没了板书,从头至尾教师只需用手操作鼠标,一个字也不写。要知道,板书一方面可以帮
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另一方面教师的板书给学生起到书写的示范作用,现在我们有的年轻教师,不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一味依靠多媒体,汉字也写不好,甚至错误的认为现在电脑技术已经很发达了,不需要学习写字了,自己不会写,甚至不懂得汉字的笔画顺序,其结果是学生的写字水平越来越差,一级不如一级。
3.多媒体教学阻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
语文教学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大量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容易变成学生与电脑的交流,使学生缺少了情感交流的火花和激情。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善于动脑子的教师说一些与课文毫不相干的话以企活跃课堂气氛,殊不知这是毫无作用,且弄巧成拙。
二、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应该处理好的关系
1.实效性与艺术性的关系
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科学有序的,它体现在学科目标是标准的,知识的分类是严谨的,字、词、句、段、篇,既突出重点,又覆盖全面。课文选取的是古今中外,历经岁月考验,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课文体系既体现了综合性、实用性,也体现了序列性,纵向注意训练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横向注意知识点互相渗透、相辅相承。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教师设计课件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进行设计。不能只追求艺术性而忽视实效性。课件中的文字
切忌完全复制教案中的内容,长篇累牍容易使学生注意力分散,必须简明扼要,简单明了,且文字与图片协调,色彩基调和谐统一,布局合理。艺术性和实效性不可偏废。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的关系
传统教学重视“双基”教学,强调学生要打好基本功。教学主张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长期以来,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传统教学,课堂上注重知识的反馈环节,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重视复习,主张“温故而知新”。课堂上教师有针对性的提问,一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加以了解,二来也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兴起,则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人机交互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其最大优点是突出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学习的主动性,适合个性化学习,适宜培养创造性人才。但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正是因为这一障碍,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劣势凸显,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的个人魅力,文化素养,教学中的情感交流等也是课件无法取代的。所以,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也有各自的缺点和短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扬长避短。
3.教师备课和制作课件的关系
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就必须制作课件。制作课件是一项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教师只有在钻研教材,明白课文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设计教法和学法的基础上才可以设计课件,不要以为制作课件很麻烦,没有时间钻研教材,制作课件就是备课的全部。如果这样,制作出来的课件要么只注重画面的优美、音乐的动听、色彩的艳丽,要么只注重教学内容,而不顾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很难做到艺术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教师只有在钻研教材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才能够制作出优秀的课件。
综上说述,我认为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各有长处,也各有自己的不足。我们不能一味地倡导一方而全面的否定另一方,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依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扬长避短,充分地利用各自的优势,才是正确的选择。
第四篇:小学多媒体教学论文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成为语文教学活动的润滑剂。它是一种把声音、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多种媒体和计算机结合在一起的技术。正确适当的运用多媒体不仅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而且它能在有限的时间(课堂)、空间(课间)内打破地域界限,展现古今中外的客观事实,使经验较贫乏的小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感性的认识教材中的事物,达到知识领域、情感领域目标。多媒体利用声、光、电、画等手段制作成的动画,还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在课堂中能多感官、多角度、多渠道的进行学习,使枯燥的课堂学习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乐园。
一、优化课堂气氛,促进师生关系转换要建立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离不开人的因素。而教师和学生则是课堂进行的主要关系,包括师生之间的角色和人际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师可以使师生关系得到质的改善和提高,使学生在一种宽松、平等的气氛中快乐的学习语文。
1、促进师生角色的转换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导者,集教学内容的传授者、教学策略的设计者、学习效果的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教师是中心,学生处于教师的严格管理和制约中,师生角色的差异容易使师生关系对立,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新手潜能的发挥,学生容易出现被动学的情况。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可以把枯燥的理论知识用声、形、色俱全的形式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在展现的同时对学生加以指引,使自己成为真正的助学者。在此过程中师生间的交互增加,从而由被动的受教育转变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构造者。由于教师死机的这种转变,使学生和教师处于平等地位,减弱了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从而使学生敢于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跃。
2、优化了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表现为一种单项的传授关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为了不打破这种权威,往往处于封闭保守状态,更谈不上主动、自觉、自主学习。教师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实现小组协作学习,教师走下 讲台,成为学生遇到困难能及时给予帮助的朋友。使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双向 参与、沟通、平等协作的朋友关系。这种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极大的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语文课一般具有情景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课文的背景、音乐、人文资料营造气氛或进行角色表演。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朋友出现在舞台,师生交流增多、交互频繁,教师和学生人气都大大提高。
二、优化教学内容,引起学生兴趣,促进能力培养 语文是一门文学艺术,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和一张嘴的教学环境下,很难让学生领悟到课文的真正魅力,而多媒体的运用,正是把现代科技引进课堂优化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易学、乐学,培养了学生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
1、突破时空的限制,诱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本原性动力,没有兴趣更谈不上主动、自觉、及至自主。语文课的教学,由于教材中的课文和作者都处于一定的时代、背景和空间,而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限制,缺乏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法,难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积极情感,学生的兴趣也难以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能打破时空限制,把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直观形象逼真地展现出来,能使学生从听觉视觉上去领略语言文学所描绘“美”的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小语第六册《庐山云雾》是描绘了庐山那绚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象,使学生热爱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可是大部分同学都没有亲眼见过,尽管课文描写的非常美,尽管老师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来形容,讲述,可是学生的脑海里没有这样的图画,因此兴趣不高。但如果运用多媒体来教学,多媒体可突破时空限制,把庐山的“秀丽”,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并配以优美的音乐、恰当的解说,同学们顿时就被深深吸引住,特别是当多媒体展现云雾“瞬息万变”的画面时,同学们高兴的直拍手,嘴里不禁的说:“庐山的云雾真
神奇呀!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庐山看看。”就这样同学们主动通过自己的感官去深刻的体会课文,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2、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如何巧妙的突破文章的重难点,这一直以来是我们语文教师不断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恰当运用多媒体巧妙的再现课文中的情景,不仅能够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而且能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中增强学习的趣味。如:我在上《狼和鹿》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理解生态平衡这一难点,她制作了狼被杀之前森林中的情景以及狼被杀后森林中的情景的动画,并配以恰当的音乐,当这两组反差很大的画面、音乐出现在同学们眼前时,同学们被震撼了,深刻的了解到虽然人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鹿而杀了狼,可结果不仅害了鹿而且使昔日葱绿繁茂的大森林变得象被火烧过一样。不需要老师过多的讲解,同学们自然而然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一定要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就这样这篇课文的重难点迎刃而解。
3、拓宽视听范围,训练记忆能力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翠鸟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就可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翠鸟镜头,让学生从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翠鸟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鸟长的什么样,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翠鸟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
4、走进动画世界,激发表达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位同学都酷爱“动画片”。而多媒体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听、说训练《知错就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
1、孙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园。
2、孙小圣在公园的柱子上留下七个字。
3、孙小圣改正错误等三幅动画片。在教学时逐幅播放,同时根据需要适时配上声音,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学生兴趣盎然,每欣赏完一幅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当一名同学说到孙小圣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问题:“光知道错了还不行,应该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有进行了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应该擦掉”有的同学说:“应该在亭子旁竖一块牌子写上:禁止涂写”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讨论中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从以上两大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在语文教学时使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使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觉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对学生理解、记忆表达等能力的训练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教学。那么,是否只要较多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让学生可以快乐的学习语文,主动的接受知识呢?经验表明,只有正确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才能较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能力。反之,如果使用不当,不仅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气氛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且会局限学生的思维,不能达到语文课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语文教学时应有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四要”。
1、教师要在课前作好充分的备课工作 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选择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多媒体技术,使多媒体应用得舒适、适当,学生才更容易学、更愿意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思维。
2、课件设计要从学生切实感受出发 一切先进的教学手段都是为学生服务,语文教学课件的设计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要以学生的思想、思维感受及接受能力着手,如在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如能正确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受益匪浅。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
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对于汉字的演变过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同时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件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上要关注师生之间的交互性 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关注各种教学屏幕,未注意学生的反馈和交流,使“人灌”变为“机灌”那么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以致感到厌烦甚至不愿听课,课堂的气氛就会处于“沉闷”或“混乱状态”。而如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反馈,并及时地进行语言式眼神的交流,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受到重视的感觉,其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
4、要避免走进多媒体使用的误区 有的教师误认为,只要多次使用多媒体技术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就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有的教师力求多媒体画面的漂亮和动画效果,结果却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并未关注所要掌握的内容,而是过分注意不须掌握的部分,甚至会出现自发性的讨论,致使课堂教学处于骚动不安状态。总之,教师只有合理、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才能使教学有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才能增强教学的形象性、创造性及语文内涵的深刻感染力,才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
第五篇:多媒体在语文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
【摘要】随着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运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传统教学的单调、乏味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我认为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创新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其次还要优化实验,增大教学信息,最后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培养形象思维。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创新;实践
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及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通过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意义深远的事。我在将多媒体运用于语文创新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三点。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语文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高层次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意识是培养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对教师的教学而言是一种创新,教师的这种创新无疑会对受教育者起到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多媒体课件也为学生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可能,它有助于设计个性化的学习道路。每个学生在个人的学习道路上可以按照自己的速率发展,即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上可能发生的变化,针对这种心理变化,不失时机地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2.优化实验,增大教学信息
电教媒体的大信息容量,省时、省力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例如:初三的分轮复习阶段,在课堂上要进行知识总结与巩固训练等活动,若预先制成多媒体课件,既可以省时、省力、便捷、有效地减轻师生负担,又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恰当的使用多媒体可以模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以及动植物的伤害程度。例如:中二语文课本中《秃鹰之死》一文讲到“光化学烟雾、汞、一氧化碳等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造成众多人的死亡”,学生只是通过阅读课文才有所了解,但它们的毒性学生是无法感知的,这时就可借助计算机设计小白鼠中毒死亡的三维动画,告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一些有毒物质要有防范意识。另外,对课文《蜘蛛》一文中蜘蛛的吐丝过程,《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各种云的形成过程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计算机形象、逼真地展示出来,使学生既能从课本文字中获得理性认识,又能得到感性认识。
3.结合学科的特点,培养形象思维
人的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两个半球的功能的不对称的,左半球主管语言和抽象思维,右半球则主管形象思维。创新教育要求左右两半球均衡发展,传统教育只重视抽象思维的培养,忽视了形象思维的培养。利用多媒体手段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并能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的培养。例如:初二语文课《与朱元思书》这篇课文,主体部分是写作者游览富春江时沿途所见所闻,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个字来形容它的奇美。于是我们就根据教材需要制成录象片,很好地配合了课堂教学的进行。过去每讲此课,教师绞尽脑汁准备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但是只靠讲述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课本里所说:“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的声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响?两岸高山“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究竟又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这些问题不看录像,学生是很难想象出来的,过去教师费了许多口舌也难讲清楚是问题,现在紧扣课文放一段录像,只需要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而且印象深刻,长久不忘。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学重点由传授知识、技能、技巧,转向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便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强了知识的应用性、综合性。多媒体课件可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轻松,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给语文创新教育带来无限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