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再随想杂文随笔
人们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好像有人专门论述过。我不是学者或领袖是不敢奢谈的。
但是,我还是觉的正确的认识是智慧的儿子,是理想与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不同时代,不同情况的具体体现,是爱心,不私心,不偏颇,公正,客观,全面,辩证的大融合。它需要闪光的思想,豁达的胸怀,坦荡的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修养。
认识,无非认识人,认识宇宙万物万事,认识问题充其量还可以分成普通百姓的认识与领袖从政者的认识。我们普通百姓的认识,是人与人相互间的认识,是对政府政策法规的认识,是对自身能力与条件的认识。我们不仅要大度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头论足,也要大度,客观,辩证,不带私心,不偏颇,充满爱心地认识别人。人人各有其优点,各有其缺点。以其优掩其劣,或以其劣盖其优,都会是有所偏颇的。人学习其优而摈弃其劣,就会有所益处,就会提高自己。人只有这样,才会相互理解,相互容人,相互帮助,相互服务,相互合作,相互互动,相互补充。在国家大政策法规下,根据自己的能力特点和条件选定自己的职业,在相互服务中,贡献社会,生存生活自己,融洽人际关系。
至于领袖与从政者的认识就更具风格,智慧,远见,更具抽象性。他们的认识旨在全局,兼顾局部,心怀理想,面对实际,奋斗现实,面对未来,体现群众愿望,不专个人意志。他们总结综合着人民的认识,他们疏导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引领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发挥着人民的认识,他们利用着人民的认识。他们把人民的认识提炼成一种思想意识形态而上升为理论,凝结成精神支柱,创造成指导思想方针,又通过实际操作与斗争,把人民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拧成一股民族大团结的力量,朝着政治设想努力奋斗和前进。近代的领袖们认识到了这些,并致力于发动,团结,利用,统一群众行动,统一着人民的认识,统一着人民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升华着自己的认识,领导着人民进行艰难的实践,于是其效益,其速度,其功劳,超过了五千年历代帝王将相及各资本主义社会的领袖。
其实,人没什么,只要不带极端的私欲,知人知己,不偏颇,不私心,有爱心,不片面,不以一概全,有诚心,客观,辩证,哲理,放的下,拿的起,有哲学思想头脑,善于吸取人的优点,善于利用人的优点,善于避免别人的缺点,你就会产生正确的认识,就会升华自己的认识,你就会事业有成,你就会在别人对你认识的评头论足中释然,从而在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别人,认识社会中去认识事物,通达事物的道理,在正确对待处理人际关系中超然起来,成就事业。这是任何人成长,成熟,处世,做事,成功的必经路子。
第二篇:随想杂文随笔
汉译名著的《游叙弗伦》、《苏格拉底的申辩》和《克力同》三合一的译文不错,就是每章前的提要和章后的译后记看得有些烦,到后两篇的时候我干脆就跳过了。
我不喜欢看解析类的文章,除非解析的对象是我很熟悉的作品。我总觉得,在对一部作品产生自己的理解之前看别人的解析会对作品的理解趋于雷同。因为这就让别人的解释先入为主了,如果后来不再多读精读原著,那这解释怕就会永远成为自己对此书的“理解”了。而且,别人的解释也不尽然正确。比如《游叙弗伦》的提要和译后记中说苏格拉底从头至尾都渴望从游叙弗伦身上得到关于虔敬的真理。虽然我的认知也不见得正确,但我还是认为苏格拉底(柏拉图)到最后其实是在嘲弄游叙弗伦的,尽管他一直称赞游是聪明的。苏格拉底讽刺游的含糊不清又自相矛盾的解说就像自己的手工艺人祖先,靠复杂的手艺造成错觉。
不过这本书的译文虽不错,但提要和译后记几乎占了半本书了,有冗杂之嫌。而且半文半白的流畅译文虽能看出译者先生的功力,但我感觉还是过于古朴了。
第三篇:静夜,随想杂文随笔
都热了好多天了,今天是上天可怜我们这些受苦的人儿,下午时分,下了点雨,天一下子凉爽了很多。住在顶层的我,却没有感受到一点凉意。白天屋顶经历了40度的高温烘烤,房顶现在还发着脾气,墙面是热的,睡在屋子里就像包子送进了蒸笼,让热气蒸烤着。身上的汗水知道你现在的心情,在为你默默的流泪。
呆在宿舍里实在热的睡不了了。爬起,走向阳台,一下子感受到了雨后的室外的凉爽。
抬头望向远方,由于下雨,天阴。现在的天,没有星星,没有月亮,只有对面建筑工地的探照灯,还亮着,给黑的夜有了一丝亮光,可又显得那样孤单,寂寞。夜色中,虫子发出叽叽咋咋,叽叽哇哇的声音,显得热闹非凡。环眼四周,远处的高楼也有一俩户人家还没有熄灯。就好像在小时候读书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几个四方形,显得单调。从远处看,更显得孤单、寂寞。
阳台外的探照灯是孤单的,就像远方的游子来到了陌生的城市,你再有亮光也不会有人注意,也不可能有人注意,因为忙碌的人们没闲暇功夫。萤火虫的光,还有人去欣赏,而你探照灯就是再亮,也没有人去欣赏你,有时候还嫌你刺眼。有时候萤火虫的亮光都会比你强,比你更有意义。就像黑板上的小方块——住在里面人是喜、是悲、是乐,又管得着别人什么事呢?各过各的日子,各走各的路。灯,依然亮着,小方块还在,这就像是人生,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活着,在四处奔波着。孤单也好,寂寞也罢。自己的日子自己过,自己的人生自己慢慢去体验,慢慢去经历。
就拿我来说,来重庆已两年多了,见多了人情淡薄,唯利是图的小人。也看惯了,没有人情味的都市生活。现在的我,话越来越少,能相信的人越来越少。体验到的生活却越来越多,也相信了这句话,“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因为人都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出卖任何人。我真想问问我上学时的老师,是你当年教错我了?
呵呵!不是老师教错了,而是让社会把人带坏了。让这个金钱社会把人带着没有了亲情,没有了友情,没有了人情味。所有人眼里只有金钱,每个人眼里都能看出一个钱字,这个社会太可怕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喜欢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地坐着,或者站着,点上一根烟,遥望远方,感悟人生,这是一种美的享受。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有这种享受。只有在这时候天地都是你的,就像晚上鸣叫的虫子,夜是它们的。都市的白天,喧闹着,掩盖了它们的叫声,只有在晚上,机器停了,喧闹的人们睡了,路边的车流少了,才能听到虫鸣叫的声音,因为它们太渺小。这就像一个社会底层的流浪儿,白天,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心知肚明的黑色交易,压着你一直低头低头再低头,因为你也太渺小了。只有在晚上,天地才是你的,你才能抬高自己的头,用你的手指打出你想说的话,道出你心中说不尽的委屈。
站在阳台上,有一阵凉风经过,身体是那样的受用,好舒服的感觉。看来老天爷还是挺照顾我们这些可怜的流浪儿的。一天干活累了,她让风抚摸着你。这时候我好像听到了她在说:“孩子!面对现实,只要自己努力,社会是不会抛弃你的,以后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嗯!我知道了。”
静静地坐着,虫子在为你演奏着交响乐,探照灯在为你指明方向,黑板上的小方块就是你努力的动力。前面的路还很长,艰难的前行吧!为了以后过的更好,也为了孩子以后会过得更好。
加油!
第四篇:周日随想杂文随笔
谁想知道,春姑娘总选择在雨天里赤脚行走?在冬天,她遭受了难以想象的酸苦。柴房,该是她在冬季的家。从被女主人邀请回家第一天起,她就开始阅读有关死亡的书。面对火焰,只有明白对生命不足惜,才知道大地春色还真的来之不易。
谁想知道,春姑娘总喜欢替别人做嫁妆?除夕夜,她随绽放的烟花走出了村落,看到了雪地的夜光,瞧见了结冰的模样。春节拜年,她随新娘子回到妈妈家,又随男主人来到一户户亲戚家里。她离开酒桌,去翻开女儿娘家的大谷柜,伸手摸摸深浅;她放下碗筷,去翻翻主人亲戚家衣被,掂量掂量棉絮的厚薄。春天已经来临,寒风多少还有些凛冽。她知道,自己勇敢地付出,总能得到人类的回报。
春日墙画。微友张莹提供
昨夜,她让夏姑娘赶做了一把把油漆刷。一等雨停,就晨跑到公园,在树皮上不停地舞动。而油漆洒落的地方,风吹草长。
昨夜,她让秋姑娘打造了一台台印花机。未等雨停,就让快马牵引着她,到河滩,到山谷。希望自己从南国出发,一直加班到北方的初夏。
昨夜,她也让冬姑娘建起了一座座蒙古包。长条子桌上置放着刚煮熟的鸡鸭鱼肉,热气腾腾,给农村小伙与打工女有一次牵手的机会。他们刚从老家赶来,为这个城市聚了人气,也化了很多力气。
出发在兰湖。微友凌晨提供
年后第一次出发,不应是春姑娘一个人,应该不分族类,不分男女,也不分老少。
第五篇:吃一口随想杂文随笔
有时候无法去形容自己的心情,莫名的失落。可又因为某些小事会高兴得像个孩子,许多时候发现自己确实有像孩子一样的天真。
慢慢的会否定自己做过的许多事情,后悔自己拿真心对待别人却落了个冷漠。也或许是因为自己爱幻想,幻想别人会像自己对待他们一样对待自己。事实往往不是这样,让热的心慢慢变冷,自己学会慢慢变得冷漠。
确实,正如许多人说的那样,你之所以放不下一段感情,不是放不下曾经爱的某个人,真正放不下的是曾经为爱努力的自己。诚然,这正是我们内心深处所渴望的付出要有收获。
偶尔会觉得时间就像空气,因为无法感知所以宁静,又因为宁静变得神秘,神秘着我们不知的过去,神秘着我们即将迈进的未来。
现在我反而觉得时间像一个容器,装满了洗涤液,不断对我们冲刷漂洗,每一刻都是新的自己。也许上一秒你认为刻骨铭心的痛,在下一秒看来只不过是被风吹过一样的无关痛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