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篇一: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国家的视角》一书很难读,在书中詹姆斯·斯科特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的独裁主义国家规划中的各种失败,书中介绍了巴西利亚建设的失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城市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他认为,如果要想取得成功,中央管理的社会规划必须要了解地方习惯和实践知识。
一、追求宏观目标也要考虑微观现实。比如书中介绍管理者为了对某种美学形式的追求(比如宏大的气势、对称的格局、表面上看严整规则的秩序),致使他们未考虑到社会微观层面上的合理结构。比如巴西的首府巴西利亚建造,从城市的规划者和管理者的角度看,新建的巴西利亚符合清晰整洁、简单有序的几何美学标准和公平合理、严谨科学的政治理念。然而巴西利亚的规划者尽管考虑到城市宏观水平上的和谐与健康,却忽略了微观秩序上的复杂性。如果强行从地理上将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机构隔离开来,城市微观的社会秩序就被人为地破坏了,人们的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都将受到诸多限制。
二、城市具有多样性并不断变化。现代城市设计的最大问题是把一个静止的格局置于丰富的未知可能性上。国家管理者为了控制的方便,往往采取清晰简单、一刀切的运作方式,忽略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复杂的细节。规划者试图将动态发展中的城市束缚在静态的格局之中,然而城市的复杂结构之演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假设一个勤勉的规划者收集到尽可能多的信息,他的信息也无法满足所有个体不同的需求,更何况并非所有的规划者都有这样的耐心去收集信息。
三、在考虑规划问题时需留有余地。詹姆斯·斯科特希望人们不要忘记理性和科学的局限之处,注重实践的知识和本土知识,给不可预期的事物留一点余地,给未来的发展留一点弹性空间。勒库布西耶的规划者关注的是整体城市景观形式和将人从一点转移到另外一点的效率,而雅各布的规划者则自觉地给非预期的、小的、非正式的,甚至没有产出的人类活动留出空间,这些活动构成了“有生命城市”活力的关键。所以说尽管城市规划者试图设计和固定化城市,但是城市往往逃脱他们的掌控,总是被居民再构建和塑造。城市建设须具有开放性、可塑性和多样性,这使它们可以满足为数众多的不同目标,包括许多尚未形成的目标。
【篇二:国强民富在何种视角下崛起】
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JAMESC·SCOTT)在其名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一书中,通过对不同领域事务的实证分析,作者发现:软弱的公民社会、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这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斯科特教授指出参与者视角下的规划和互动会真正导向社会工程的成功和意义实现,从而揭示国强民富之路。
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作者纵横捭阖,从森林木业的现代化谈起,到现代城市规划,再到革命政党执政,最后到村庄的集体化和强制村庄化等。其涉及的范围跨度大,分析的事情也林林总总,但是主要分析点都会落到自上而下的视角、盲目自信的社会工程实施者以及永远处于“被规划”状态的社会工程客体。通过对社会工程过程详尽和深刻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论证了正是这种视角指导下的实践导致了社会工程的失败。并且,作者睿智地洞察到,在正式宣布的规章、运行过程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运行的机制和“地下经济”。而且,也恰恰是这些非正式运行机制,推动了正式规章和机制的生命力延续。最终,作者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任何社会工程都具有有限理性,如果不保证工程客体的参与和推动的话,那么这些工程往往会走向失败,与最初实施该工程的想法是背道而驰。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国家能力的建设问题。作者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分析国家能力的强弱具体体现在对统治范围内税收收取的精确与否。在结合事例的分析基础上,作者深刻指出,靠从国家视角指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国家能力建设往往效果甚微,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驰。而且,这种视角根本就没有考虑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利益保障。其实,两者有着重要的辩证关系:提升国家能力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富裕、幸福的民众组成的国家,其能力一定不会差,并且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书中所分析的事例,无论是苏维埃的农庄集体化,还是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乃至貌似科学规划的现代林业,看了之后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事例就发生在笔者生活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题,对当下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下面,从正反两方面,谈谈笔者看了此书后对当下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先谈正的一面。看了该书对苏联城市和农庄现代化试验实例分析后,联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与实践,感觉中国之所以能在苏联解体后发展和崛起,就在于中国走出了一条鼓励自下而上探索改革的路径。自从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提出著名的“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保持政治统一前提下,在经济政策上容许、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岗村农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农民首创,最终得到政府承认,并在全国推广,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再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深圳特区、苏南乡镇企业、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无不是中央政府在维护政治权威前提下的放手地方改革取得的成绩。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推进,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权限逐渐延伸到行政体制、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等。已经普遍实施的村民自治、闻名全国的“仇、和执政模式”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中央政府此举极大的调动了地方政府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很好的保持和增强了地方政府的活力。
也正是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放权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也因为其尊重地方性知识、地方实践,鼓励地方创新改革,不但没有步前苏联的后尘,还走出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再来谈谈负的一面,或者说是值得我们警示的一面。当下中国大陆,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时间,城市里大楼林立,楼层越盖越高,越建越漂亮。让人放眼一看,感觉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已经是非常之高。但是,貌似漂亮、现代的城市里,有着大量买不起房的“蜗居”一族,高企不下的房价蒸发了很多民众的生活幸福感;在城市居民享受还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权益时,同一座城市里还有一部分人—城市外来人口,他们为城市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其他人,但是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子女,由于户籍政策、社保制度等原因,都无法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甚至连子女入学都成问题;在快速城市建设中,看似推进“城中村”非贫民化的举动,实质大大损害了居住其中居民的利益,并且也给其他社会群体带来不便;沦丧的社区精神,社会信仰缺失,导致城市暴力犯罪增加。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正如《国家的视角》一书分析的,不同视角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对规划者的意义和对居住者的意义不同的。而我们要的是对居住其中的民众有意义的城市规划,是民众视角下的城市化。如此,城市生活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正如《国家视角》一书指出和以上引申两个事例分析,不同视角指导下的社会工程的发展前景是不同的。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其指导下的社会工程试验因缺乏与地方的互动,违背地方实际情况,导致试验往往走向失败。而从参与者的民众视角出发,尊重地方性知识,注重过程的开放性和不断修正,往往会取得社会工程试验的成功。中国当下的得与失也很好的验证了此理,未来的发展就更要以此为警示,从民众参与者视角出发,注重民众的互动,引导未来民众生活更加幸福,国家也更加强大!
【篇三:国家的视角读后感作文】
《国家的视角》一书角度新颖,集中阐述了在上层设计和国家控制力思维推动下德、英、苏、巴西等多个国家简单而刚性的林业经济、城市建设、农业与农村改革、税收征管或社会管理等方面的失败案例与种种不良弊端。美国籍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是一位从事政治学和人类学研究近半个世纪的著名学者。他以全球的视野、国家的角度平和地分析社会改革和建设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面效应,这是我们平常很容易疏忽的一种思考方式。独裁主义、极端现代主义现象,其实在我们当前的国家建设各个方面都有若有若无的影子存在。因此,《国家的视角》给我的启示是,开展斯科特式思考对我们温岭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来说,显然也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
温岭人多地少资源缺,区位优势不足,这样的城市其实是很脆弱的。改革开放初期,全国上下强调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业绩考核首论GDP,淡化了环境保护、淡化了科学建设,结果陆续出现河道污染、空气质量变差、违章建筑普遍、流动人口暴增、社会管理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低档设备缺省安全保护装置、全国性流动的农民工摇身一变而成产业工人后缺乏有效劳动技能培训和必须安全常识,导致了机械工人频繁出现断指伤害。
工厂环保措施不足,忽视职业健康预防,导致鞋业刷胶工人出现胶水慢性中毒等职业病危害。
工业性生产出现大量的废旧物品被拆解或者焚烧,导致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源源不断产生。
地方政府把重视税源征管作为重要短期目标,以获取更多的地方可支配财政资源。工厂为获取利益最大化,简化了所有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置以及教育培训。薪酬采用计件式工资,导致工人自身忽略了疲劳作业、环境改善、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等需求。
走进学校我曾发现,规格一致的教室,穿着统一的学生,网格式整齐划一的四平米教师办公区间。这样的模式简直就像工厂里生产工业产品一样,毫无个性展现和审美培养意义。学校看上去就像工厂无异。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
《国家的视角》启发我们,推进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围绕“沿海开发、城乡融合、产业转型、开放带动、环境提升”发展战略,必须要进行系统、理性地思考,必须要重视对自然的尊重、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对人性的关怀。必须避免和摒弃掠夺式、过度利益化等短视症做法。和谐社会建设,还需要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思考,尤其是要多一点斯科特式的思考。
第二篇:《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0121300029
陈伟林
《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教授詹姆斯·C·斯科特(JAMES C.SCOTT)在其名著《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后称《国家的视角》)一书中,通过对不同领域事务的实证分析,作者发现:软弱的公民社会、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这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斯科特教授指出参与者视角下的规划和互动会真正导向社会工程的成功和意义实现,从而揭示国强民富之路。
译者王晓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农村与产业社会学研究室主任。从他从译者的角度写的导言和后记来看,《国家的视角》自始至终是他本人翻译的,这在当下已经不多见了。许多的教授作为译者仅仅是挂个名头,其实是组织了一批博士、硕士象流水线作业一样完成的,教授顶多做做统稿和译校工作,所以中译本很容易出现前后章节风格不一致,甚至完全不考虑原文的“context”,靠查词典甚至翻译软件进行“word to word”的翻译,结果往往会翻译出很多“硬伤”。《国家的视角》自始至终保持了相同的语言风格,通俗又不失学术规范,充分体现了译者工作作风的严谨以及对自身所研究领域一些专业术语以及背景知识的驾轻就熟。
斯科特不是在办公室的图书馆学者,他深入到村庄从事实际研究。他深刻的洞见到了社会真相的真正原因。通过不断的比较,他从个别到一般,揭示出真正隐藏在国家自上而下地重新设计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大规模社会工程背后的逻辑。所有的研究中都贯穿着他特有的人类学视角与方法。
作者主要采用的是案例比较研究法。虽然运用的案例材料相当多,但是没有表现出杂乱无章,他以一条主线——国家自上而下地重新设计自然与社会的大规模工程背后的逻辑将所有案例有机地串起来,案例之间联系紧密而不孤立,从而使论证步步深入。科学林业的案例中所揭示科学林业的原理至始至终都能从其他的案例中找到它的影子。不同领域的案例不断地演绎着科学林业的基本原理。该种案例比较研究法突破了传统的孤立案例孤立研究的思路,建立了按主题串联案例,以案例解释案例的独特模式。
这本书用翔实的材料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一个我们不期望但却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当局者非常自负以改善人类状况为目的而启动的一些项目,往往是以失败告终的。这就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一些“辉煌”和人类改变自然的意愿的价值。从主流的衡量指标和方法、从短期效应来看,20世纪人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人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0121300029
陈伟林
类的能力被各种科学大大地扩张了。但是如果我们用另外一些指标体系、从更长远的眼光来看,人类在20世纪所取得的辉煌是要大打折扣的,甚至我们还可以从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辉煌的项目背后,发现已经或可能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的灾难。斯科特在这本书中阐述了许多失败的项目,其中既包括自然工程,也包括社会工程:从德国的科学林业到苏联的农业;从巴西的城市到坦桑尼亚的强制村庄化运动;等等。„„斯科特并非抽象地谈论失败,也不是从国家的角度,而是从普通民众的角度来讨论这些社会工程。
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作者纵横捭阖,从森林木业的现代化谈起,到现代城市规划,再到革命政党执政,最后到村庄的集体化和强制村庄化等。其涉及的范围跨度大,分析的事情也林林总总,但是主要分析点都会落到自上而下的视角、盲目自信的社会工程实施者以及永远处于“被规划”状态的社会工程客体。通过对社会工程过程详尽和深刻的分析,作者令人信服论证了正是这种视角指导下的实践导致了社会工程的失败。并且,作者睿智地洞察到,在正式宣布的规章、运行过程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运行的机制和“地下经济”。而且,也恰恰是这些非正式运行机制,推动了正式规章和机制的生命力延续。最终,作者得出结论: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任何社会工程都具有有限理性,如果不保证工程客体的参与和推动的话,那么这些工程往往会走向失败,与最初实施该工程的想法是背道而驰。
在书中,作者还提到了国家能力的建设问题。作者从政治社会学角度分析国家能力的强弱具体体现在对统治范围内税收收取的精确与否。在结合事例的分析基础上,作者深刻指出,靠从国家视角指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国家能力建设往往效果甚微,甚至有可能背道而驰。而且,这种视角根本就没有考虑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利益保障。其实,两者有着重要的辩证关系:提升国家能力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富裕、幸福的民众组成的国家,其能力一定不会差,并且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书中所分析的事例,无论是苏维埃的农庄集体化,还是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乃至貌似科学规划的现代林业,看了之后都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些事例就发生在笔者生活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题,对当下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下面,从正反两方面,谈谈笔者看了此书后对当下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先谈正的一面。看了该书对苏联城市和农庄现代化试验实例分析后,联想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与实践,感觉中国之所以能在苏联解体后发展和崛起,就在于中国走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0121300029
陈伟林
出了一条鼓励自下而上探索改革的路径。自从1978年邓小平复出后,提出著名的“不管黑猫、白猫,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猫论,在保持政治统一前提下,在经济政策上容许、鼓励基层改革创新,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小岗村农民首创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农民首创,最终得到政府承认,并在全国推广,大大促进了农村生产生产力的发展。再比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深圳特区、苏南乡镇企业、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无不是中央政府在维护政治权威前提下的放手地方改革取得的成绩。
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推进,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权限逐渐延伸到行政体制、社会福利事业改革等。已经普遍实施的村民自治、闻名全国的“仇和执政模式”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中央政府此举极大的调动了地方政府改革开放的积极性,很好的保持和增强了地方政府的活力。
也正是在全国各地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鼓励和放权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中国也因为其尊重地方性知识、地方实践,鼓励地方创新改革,不但没有步前苏联的后尘,还走出了自己的崛起之路。
再来谈谈负的一面,或者说是值得我们警示的一面。当下中国大陆,城市化进程如火如荼的进行。一时间,城市里大楼林立,楼层越盖越高,越建越漂亮。让人放眼一看,感觉中国城市现代化程度已经是非常之高。但是,貌似漂亮、现代的城市里,有着大量买不起房的“蜗居”一族,高企不下的房价蒸发了很多民众的生活幸福感;在城市居民享受还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权益时,同一座城市里还有一部分人—城市外来人口,他们为城市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其他人,但是无论是他们自己还是他们的子女,由于户籍政策、社保制度等原因,都无法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甚至连子女入学都成问题;在快速城市建设中,看似推进“城中村”非贫民化的举动,实质大大损害了居住其中居民的利益,并且也给其他社会群体带来不便;沦丧的社区精神,社会信仰缺失,导致城市暴力犯罪增加。等等,诸如此类问题,正如《国家的视角》一书分析的,不同视角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对规划者的意义和对居住者的意义不同的。而我们要的是对居住其中的民众有意义的城市规划,是民众视角下的城市化。如此,城市生活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正如《国家的视角》一书指出和以上引申两个事例分析,不同视角指导下的社会工程的发展前景是不同的。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其指导下的社会工程试验因缺乏与地方的互动,违背地方实际情况,导致试验往往走向失败。那些社会工程的失败源于那些自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20121300029
陈伟林
负的官员和科学家要为社会做出详细的设计,并把这些设计强加于社会。而那些经过严格设计的方案和计划在地方上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也反映了自负的官员和科学家对于最基层在历世历代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乡土知识”的蔑视(斯科特很形象地将这些知识比喻为“米提斯”)。而从参与者的民众视角出发,尊重地方性知识,注重过程的开放性和不断修正,往往会取得社会工程试验的成功。中国当下的得与失也很好的验证了此理,未来的发展就更要以此为警示,从民众参与者视角出发,注重民众的互动,引导未来民众生活更加幸福,国家也更加强大!
第三篇:《国家的视角》读书笔记
本书的作者詹姆斯.C.斯科特是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家,他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了极端现代主义和独裁主义国家是如何在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生活状态的社会工程项目中遭到致命性的挫败,俄国的集体化、巴西利亚的建设、强制的坦桑尼亚乌贾玛村庄等等一系列以“美好”初衷为表征的运动何以使世界愈发混乱和背离了和谐的发展轨道?作者在书中深入剖析了它的根源。斯科特说:“对我们和我们环境的真正威胁在自于对认识论知识的普遍主义自负与独裁主义社会工程的组合。在城市规划中,在列宁的革命观点中,在前苏联集体化中和坦桑尼亚的村庄化中都有这种组合在发挥作用。在科学农业的逻辑中隐含了这种组合,并且清晰地体现在其殖民地的实践中。当这类项目越是无视或压制了米提斯和地方的变异,越是接近于实现他们不可能的梦想的时候,他们的实践就越可能失败。”
本书反复出现两个关键词汇:极端现代主义和米提斯。哈维认为极端现代主义是对在知识和生产标准化条件下的直线进步、绝对真理和对理想社会秩序的理性计划的强烈信念;现代主义引起的结果是积极的、技术统治的和理性的。从这一定义不难看出:极端现代主义可以被理解为对科学的机械化的绝对信仰和服从,它科学所界定的简约公式、模式是最纯粹和崇高的真理。而关于米提斯,斯科特指出它“包括了在对不断变动的自然和人类环境做出反应中形成的广泛实践技能和后天获得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米提斯位于天资灵感与被编纂知识间的巨大的中间地带…它以不易言传和经验为核心特征,背景特点是短暂的、不断变化的、无法预计和模糊的,这些条件使他们不能被准确地测量、精确地计算或有严格的逻辑。”极端现代主义是控制和规划那些最终以失败告终的工程项目的典型的国家管理制度,而米提斯则是作者崇尚的解决问题之关键,二者相互交融与对比,贯穿本书始终。
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一切行为都必须以自然规律为指导,所谓规律,只能谨慎地利用和遵循,同时拒绝忽略与改变。人类的“Naive”中又多出一层暗含的意味:无知,愚昧。想要成为主宰者,最终的结果只是“被宰”而已。有时想,在自然面前,人类如此渺小和无助,那无形的自然之力总在带着些许暧昧和讽刺地观望着我们的自妄,然后不失时机地给予刺激,提醒我们人类本身只是灵长类演进的一个阶段,在宇宙浩淼的时空尺度内是无限接近于零的虚无,可是这些刺激仍然不够强大,因为可怜的我们未曾停止犯错误,于是,我居然开始企盼一种接近毁灭性的灾难,只有经历足够痛苦的浩劫,也许才会有一个重生般崭新的开始,也许才会有一个永恒不灭的良性循环。人的“理智”和本性居然显露出尖锐的矛盾,或者,我们已经在自己垒筑的工业化围城中变得愚钝和麻木不仁,在不断追逐利益和所谓更高质量的舒适生活的道路上逐渐偏离了属于自然、扎根于土地的本性?我不相信,即使有这样的怀疑,但因为还有希望,那些纯真的孩童还在和着泥土,保留着对自然最原始和纯真的直觉。
也许,适当的时机,人类应当对所处的环境(自然的和非自然的)保持漠视的态度,看看生命的奇迹将如何引导我们,如果这种引导使我们愉悦、松弛和产生安全感,这便是正确的方向。
极端现代主义的国家机器和管理者欣赏的,极端现代主义的建筑师和规划师所坚守的完美城市以网格状或呈几何状的定居模式为核心特征,作者认为这种模式很可能起源于简单的军事逻辑。历史演变自然形成的非规则“杂乱”布局在极端现代主义者眼中毫无美感可言,是完全非科学、非理性,非逻辑的,因此是不能被容忍存在的。这里谈到逻辑,极端现代主义者的逻辑似乎有强烈的教条主义倾
向,而教条主义无视个体之间的差异,尤其是看似相仿的个体之间细微的区别,统一、僵化的培养、孕育模式无疑会造成致命的后果,自然的魅力正源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引导人们用不同的视角看待和用不同的手段对待它,前提是尊重,这对于以清晰化、规模生产为前提妄图创造巨额利益的统治者往往是恼人、混乱以及不合逻辑的,而逻辑又是什么?无非是麻痹的程序,机械的工业化时代之产物而已,我们只知人类的逻辑,却忽视更为重要的自然之逻辑,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本能的反应则是坚守前者,无视后者,因为前者的合理性在某些偶然因素作用导致的二者和谐存在的那一刻被无限放大了,更因为它符合我们日渐“成熟”的审美情趣和日益膨胀的自负,这就是我们自以为是的本能倾向。
从国家的视角,人不再是有着人类最原始的情感和需求的个体,而成为为了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在国家认为是最高效、理性的编制程序和运转模式下机械地劳作与生产的零部件。正如作者对于集体化的评论:“集体化的目的在于将最小的、落后和零碎的小农场转变为联合的、大的公共农场,它们具有现代化科学的机械和科学的数据,可以为市场大量生产谷物。”“除了列宁高度赞扬的极端现代主义农业的表象外,国家根本不能实现任何目标,其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强大的能力可以使农村的生产者被再农奴化,解除他们自己的制度,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农民以及采取野蛮的方式征收。”然而国家机器施加于人民的强制力就如同施加于弹簧的力,压得越紧,反抗就越强烈。或者说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世界的总体)存在一种使自身回归平衡状态的趋势,“越要求与官方制定的微观秩序内在一致,那么要维持这个神话就需要越多不符合要求的实践。”那些被视为“离经叛道”的非正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极端现代主义造成的损失。本书最后,斯科特深入分析了农业、林业、邻里规划中米提斯的真正科学性。农业种植的多样化可以增强农业系统的抵抗突变不良因素的能力;轮作尽可能少地打扰景观和生态,在可能的情况下,模仿植物的共生关系以适应环境的逻辑,体现了生态上的谨慎。农民依据长期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而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更适合自然的复杂性与易变性,并非一切简单、明显、概括化的公式都能解释自然,从而被利用来改造自然,任何大型过程或有机系统的运作都是复杂和微妙的,更多的是人类尚未发现和理解的,我们需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智能的界限,而不是掌握了些许的真理就以为掌控了世界。谦虚,尤其在自然面前。
第四篇:优势视角读后感
以优势视角设计:社会工作者如何进行
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实践 读后感
第一部分 理论篇
优势视角的核心理念:相信人们天生具有一种能力,即通过利用他们自身的自然资源来改变自身的能力。它着重于挖掘案主自身的优点,帮助案主认识其优势,从而达到解决案主外在或潜在的问题。优势视角是社会工作中的一种全新工作理念。
一、优势视角的定义
“优势视角”(Strength Perspective)是一种关注人的内在力量和优势资源的视角。意味着应当把人们及其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作为社会工作助人过程中所关注的焦点,而非关注其问题和病理。优势视角基于这样一种信念即个人所具备的能力及其内部资源允许他们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优势视角的基本假设
1、优势视角相信人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都应该得到尊重。
2、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力量与资源,并具有在困难环境中生存下来的抗逆力。即便是处在困境中倍受压迫和折磨的个体,也具有他们自己从来都不曾知道的与生俱来的潜在优势。
3、优势视角认为在社会工作助人实践过程中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案主个人及其所在的环境中的优势和资源,而非问题和症状,改变的重要资源来自于案主自身的优势,个人的经验是一种优势资源。
优势视角超越了传统的问题视角的理论范式,关注点在于案主的优势和潜能。它强调要把注意力聚焦于案主如何生活、如何看待他们的世界以及从他们的经验里找出意义。运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的观点思考案主问题时,并不是要刻意忽略其痛苦或是不足之处,而是期待以另一种角度出发,协助案主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自己的问题与改变的机会,使得问题对于案主或其他人较不具威胁性,当危险性降低时,案主与他人愿意解决问题的动机便会提高。
三、优势视角助人原则
1、助人过程的首要关注点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优势、兴趣、能力、知识和才华,而非其诊断、缺陷、症状和缺点。
2、助人关系应该是合作的、相互的和伙伴性的关系---一种与他人一起共事的权利,而非一个人凌驾于另外一个人之上的权利。
3、每一个人都应该为其自我恢复负责。
4、所有的人都具有内在的学习、成长和改变的能力。
5、以优势为本、以案主为中心的方法鼓励助人活动应置于社区内的自然场 1
景之中。
6、整个社区对服务参与者而言应被视为蕴藏着无限潜在资源的绿洲。在进行正规的精神健康治疗或者提供正式的社会服务之前,应优先考虑原生的资源。
四、优势为本的实践要素
1、承认痛苦
2、激发抗逆力和优势的话语和叙述
3、情境中的行动:教育、行动、倡导和联系
4、人们的优势迈向正常化和资本化
五、优势为本的实践主要策略
1、仅在恰当的情境中认识问题
2、对问题给予较少的关注(关注优势)
3、找到更简单的方法去谈论问题(日常言语)
第二部分 思考篇
人是群居动物,这是由人的本性决定的,而中国是”人情社会”。当前中国社会从某中种意义上来说,属于畸形发展,缺少周密长远规划,短期行为严重。优势视角是站在看社区优势的角度看问题,扬社区的优势,以社区自身的资源去管理社区。从总体来看,这是一篇很有价值、带有指导性意义的文章。以优势视角看待社会工作,是符合以积极心态对待困难和问题的正确观念,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有很多优势,有待开发和利用,发挥人的潜能。
一、培养社区意识
社区作为一定地域内人们生活居住的共同体,是现代社会发展的特定现象,它是区别于传统社会以血缘种姓为纽带单一性社会的异质“生活圈”,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复杂性。意识作为人体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及人群对周围生活环境的一种态度、情趣和思维定势。社区建设的所有工作,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养成和构建。
(一)社区意识是社区建设的首要问题
“社区意识”作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体现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依赖和价值认同,从而使各自参与社区活动的实践成为自觉的理性行为,主动承担作为社区居民的权利和义务,社区才有可能真正成为现代人的“理想家园”,因此,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培养是社区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把社区建设置于经济体制转型和城市化、社会化进程来考察,我们会发现其实这一城市建设管理的新课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强化“社区意识”,则是应对发展趋势的自然选择。
(二)社区意识养成是社区建设的薄弱环节
综观各地社区建设的实践,社区建设已经与社区居民生活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社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社区意识”的相对薄弱也已经成为影响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一般意义上说,要养成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积极和自觉地投身社区建设,社区必须为居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交流的空间,能够容纳和吸引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处境的居民,从中获得各自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同时,社区应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参与社区管理的机会,真正使“社会人”脱离了“单位人”体制之后,在自己在工作和生活的现实环境中获得价值的实现。而在现实的社区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创建的薄弱环节。
1、注重了形式和载体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忽略内容的丰富和延伸。例如注多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管理机制,但其成员缺乏产生的普选性,而协商议事机制也往往流于形式主义,导致社区管理从领导、决策和执行过程缺乏群众的参与。也比如,社区服务突出了面向老年人、残疾人,优扶对象和其他困难弱势群体,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当然必要,然而忽略更大多数社区成员生活需求的满足,则不容易引起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又比如社会教育中,许多地方建设居民学校、社区学院、培训中心的教育阵地,但如何真正整合社区内的教育资源,为社区各个层面的人群提供必要而经常的教育学习机会,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2、社区建设中人群层次的参与程度不平衡。社区党建、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等,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无疑为许多社区居民提供了精神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空白,然而许多活动和载体的设计注重了部分居民(如老年人、儿童、妇女),而忽略了另一些居民(如中青年)的居民精神需要。
3、社区发展投入不足。它造成社区服务资源不能有效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社区成员不得不向外寻求资源,满足自我需求。
总之,存在决定意识,社区建设要真正使得绝大部分社区单位和居民的认同和参与,既要注意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又要满足广泛性和群众性,更要突出载体的长效机制的确立,使社区建设体现权益、获得利益,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物质和精神追求。
(三)社区意识的构建是社区建设的长期任务
社区意识作为社区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它的养成要以自我实践为基础,以人的需求满足为过程,以人的价值实现和素质提高为归宿,加强宣传教育和载体创新,真正使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居民的自觉行动。从总体上来说,结合社区实践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考和研究;积极营造氛围,在宣传教育中培养社区意识,都是社区意识构建过程中十分重要的课题,而这其中,努力创新社区建设的活动载体,在社区活动中强化社区意识,则是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二、激活社区文化力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最早提出“社区”的定义: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体现了人们对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的反思和忧虑,反映出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人是情感动物,群体交往和公众评价都是非常重要的心理需要。因此,绝不
能仅仅把社区文化看成是单一的解闷找乐的文艺活动。社区文化最为重要的是满足人们的亲切动机和成就动机,前者是通过缩小人际距离获得的,后者则通过社会承认获得。完善的社区功能应该包括经济、社会化、社会控制、社会福利和保障、社会参与、社区情感交流和归宿等。从社会到社区的选择,回应了理性到人文法则的复归:追求物质的同时注重精神,重视效率的同时注重公平,在颂扬物的法则时更注重人的法则。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由社区居民、艺术家共同参与社区建筑与环境的设计和美化,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人们通过共同协作,可以实现共同的价值和希望,培养各自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让社区具备特殊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氛围。美国马里兰州哥伦比亚社区的创意开发者詹姆斯·劳斯说:“我相信对文明的最终检验是社区。最成功的社区应该是通过其具体形式、它的机构和它的工作,最大限度地促进人的发展的社区。”
当我们从一个“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时,社区成了最终的依归。此时的社区不仅仅是人们的生活居所,更应该是精神家园。如何让社区这一社会的基本单位,更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的承载作用,让人们从中找到人生的快乐和心灵的归宿? 这里可以简单概括为几点:
1、健身活动唱主角;
2、广场文艺喜添彩;
3、民间文化乐居民;
4、文化熏陶强素质。
三、关于社区社会工作的几点建议
为了使社会工作更加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建议在社区规划建设前期,把社区工作考虑进去。
(一)社区规划需要前瞻性。
中国当前社会畸形发展,少规划、不规范、不科学。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规划,必然导致混乱。社区在规划的时候必须有社会工作者参与,把社会工作、社区工作考虑进去。例如:
1、小区有没有社区工作用的房子。
2、有没有足够的停车位。
3、如果小区大的话,有没有菜市场以及文化娱乐健身场所。
(二)社区重要元素的有效设计和运用。
1、需要;
2、帮助;
3、参与;
4、合作;
5、依赖;
6、自决;
7、分配;
8、权利
(三)社区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将群众组织起来,就是力量。正如刘备所言:“论武功我不如关羽,论勇猛我不如张飞,论智谋我不如诸葛亮,但是他们都听我的。” 从中我们足以见得,组织工作的重要性;正如计划经济时期乡间的一句民谣所言:干部不领,群众跳井。
(四)社会工作者、社区工作者是组织者和领导者,不是义工(志愿者)。
社会工作者不等同于义工,两者有很大的区别:
1、社会工作者是指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常简称社工;义务工作者简称义工,也称志愿者,是指基于社会责任
及义务,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为促进社会的改善和发展,无偿参与社会服务的人员。
2、社会工作者是一群受薪,受过社工专业训练的工作人员;志愿者是不受薪的非专业人士,只协助开展服务工作。
3、社会工作者的范畴主要集中于社会福利服务类别;志愿者的服务范畴可延伸到福利服务以外的服务类别,如环保,护绿等方面。
4、社工在社会服务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社会服务策划,组织,实施的主体;志愿者在社会服务中处于辅助的地位,接受社工指导,配合社工服务。
5、社工的目标是助人自助,并确保服务的有效性;志愿者则多强调爱心奉献,注重在此过程中的成长及发展。
6、社工运用专业的方法和技巧;志愿者通常不掌握此类方法,未接受过专业的训练。
(五)重视社区社会工作的地区性与可操作性。
第五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国家的视角》读后感
学员:张海华
至今,我还记得世博口号的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即“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意思很浅显,但蕴味十足,深得民心,为此叫绝。然而,我们看到当下声势浩大的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越来越鲜亮,但伴随而来的问题也异常醒目,不容回避。例如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等,充斥着城市的每一根神经,切实做好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管理,也就成为了这个时代非解不可的命题,也就说,我们的城市在何种视角下真正地能崛起,才能让我们生活得更好。我觉得在理论层面那就离不开一本能给我们解答和启示的书了——《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这本书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和人类学教授詹姆斯的名作,从清晰化和简单化的国家项目,转变中的视野,农村定居和生产中的社会工程及失去的环节等四部份共十个章节组成,体量庞大,涉及颇广,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本书从国家的视角层面,罗列了很多十九世纪后期的例子,表明一些国家在特定的时候实行了清晰化和简单化的项目,其中包括了关于科学林业的项目,对测量工具、土地制度、城市的规划、姓氏的创造、交通的集权和语言统一,作者又对此进行大量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结论: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以及极端现代主义意识形态是导致这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失败的重要原因,同时,也非常典型和具有说服力地指出了参与者视角下的规划和互动会真正指导和实现人类社会的成功,从而揭示国家究竟需要如何管理、管理城市,如何让地方稳健发展、让人民生活美好起来的原理。对此,我非常赞同。
书中所分析的事例,无论是苏维埃的农庄集体化,还是极端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看了之后都给我留下了一些回味和反思,因为这些事例或多或少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生活在我们的昨天和今天。因此,其主题,对当下中国的未来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警示意义。
当下,可以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改革发展的深入和推进,给予地方政府改革的权限逐渐延伸到行政体制、教育体制、医疗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领域,可以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的崛起之路。
但是,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而且它还是个地理空间、物质空间和社会心理空间的概念。城市依然存在的拥堵,城中村,蜗居族等等,如此类问题,业已被称为“城市病”,正考量着城市的上层建筑管理层面,如同《国家的视角》一书分析的,不同视角指导下的城市规划对规划者的意义和对居住者的意义不同的。而我们要的是对居住其中的民众有意义的城市规划,是民众视角下的城市化。如此,城市生活才能让生活更加美好。
也正如《国家视角》一书指出的自上而下的国家视角,其指导下的社会工程试验因缺乏与地方的互动,违背地方实际情况,导致试验往往走向失败。而从参与者的民众视角出发,尊重地方性知智慧,注重过程的开放性和不断修正、检验,往往会取得社会工程试验的成功。中国当下改革发展的得与失也很好的印证了这一点,未来的发展强大就更要以此为警示,从大众参与者视角出发,注重大众参与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等方面的有机、有效地互动,引导大众生活更加美好,而不至于到了将来,我们还活在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