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漪房的故事(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5 11:5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窦漪房的故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窦漪房的故事》。

第一篇:窦漪房的故事

西汉窦太后,传说名为窦漪房,是西汉时期汉文帝刘恒的皇后,汉景帝的母亲。其出身贫寒,后被选入宫中,吕后将一些宫女分给诸侯王的时,窦氏被分给了汉文帝。与汉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长子刘启即后来的汉景帝,最宠爱的是小儿子刘武。

在电视剧《美人心计》中,窦太后由林心如饰演,并给其起名窦漪房。这是民间传其名为窦漪之因,但《史记》和《汉书》中并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唐代司马贞所撰《史记索隐》称:皇甫谧云名猗房。(古代女子闺名一般不流传下来)

生平介绍:

出身贫寒

窦猗房是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武邑县)人,窦氏出身贫寒,她的父亲为了逃避秦乱,隐居于观津钓鱼,却不幸坠河而死,遗下三个孤儿,汉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宫女,窦氏年幼应召入宫。

汉宫侍女

汉惠帝时以家人子的身份应招入汉宫,侍奉吕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吕皇后身边的宫女。

称后代宫

吕雉作为皇太后操纵国政。当时,吕皇后挑选一些宫女出宫赏赐给诸侯王,每个王五名,窦氏也在选中之列。窦氏因家在清河,离赵国近,希望能到赵国去。

她向主持派遣宫女的宦官请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赵国的花名册里。这个宦官在分派宫女时却把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误放到去代国的花名册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国。虽然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国后,深得代王刘恒的喜欢,宠爱并封为美人。

初入代宫代王刘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独幸的窦美人被封为王后,在代国期间先与代王刘恒生长女刘嫖,后来又生了两个儿子:长子刘启、次子刘武。

母仪天下

公元前180年吕皇后病逝,代王刘恒被拥为皇帝即位,窦美人以代国王后身份再入汉宫,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窦美人被册封为皇后。

太后干政

文帝驾崩后,窦猗房开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把持朝政

窦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景帝刘启即位,皇后窦氏成了皇太后,史称:窦皇太后。窦太后过于溺爱幼子刘武,赏赐不可胜数,恨不得让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对这位深得母亲喜爱,且在平叛“七国之乱”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颇深,不仅同辇进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将江山付托。初元三年(前154),当时还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从容对刘武说:“我千秋万岁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口上辞谢,内心却很欢喜,窦皇太后更是喜不胜收,后被窦婴急阻,才作罢。过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见。袁盎等众大臣皆一致反对。如此梁王继位之事也就作罢。但同时也为日后诸反对大臣血溅京师,兄弟不容埋下了祸患。

治国思想

继承了高祖刘邦的意愿,奉行庄子的无为而治,并由此推动了“文景之治”。

林心如版窦漪房:

20xx年电视剧《美人心计》,改编自 瞬间倾城《未央·沉浮》。西汉初年,幼年时期的窦漪房(原名杜云汐)因母

亲卷入后宫斗争被追杀,母亲跳 崖自杀,只好投奔舅舅舅母。长大后误打误撞被选入宫为奴成为佳人子。她设计将周采女生的儿子换给吕后的外孙女—皇后张嫣,吕后欣赏她的聪明能干,以赐婚为名派往代国监视刘恒母子。为天下苍生不再受苦,也为吕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议刘恒以修陵寝为名秘密练兵,令所有人都觉得她是祸水。只有刘恒始终相信她并封后,夫妻俩走过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就千秋大业。母仪天下的她发现,拥有权力的同时感情却在渐渐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儿子们互相残杀,运用女性独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机,并且为西汉创立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载入史册,为后人所称颂。

第二篇:读后感窦

读《走向高效课堂》有感

窦志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已经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也是势在必行。优质教学一定是高效的,而有效教学则未必是高效教学。提倡高效课堂教学,目的就是让我们意识到,这个追求确实是无止境的。在读《走向高效课堂》之后,我对高效课堂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的个人体会:首先要让课堂活起来。从“闷课”走向“活课”,让学生动起来,让教材也变得活起来,让整个教学活动、教学程序开放起来。然后要从无效、低效走向有效。每节课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收获。最后还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学。我对高效教学的定位就是优质、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学生情绪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判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不是很浓厚,学习热情是不是很高涨,学习情绪是不是很饱满,学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状态,是否非常认真的投入学习。如果整个学习过程是非常愉快,非常开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学。

2、学生在课堂的参与状态。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全程参与,每个学生都参与,每个学生都全身心的参与,还有学生不仅参与了学,而且参与教。整个教学是互动的,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自己的看法,这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这种参与状态,特别是

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互教互学,学生不仅在学,而且在教,这是最高层面的参与。

3、学生的交往状态。一是倾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学生可能最缺乏倾听的品质和习惯。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如果不培养,合作学习就很难行得通,很难有成效。二是发表。你听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见要发表出来,你就能不说,如果大家都不说,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学之间包括师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欣赏。

4、学生的思维状态。一节课是不是好课,关键还是要看学生的思维状态怎样。学生思维是否有深度,如问题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广度,有很多不同的见解;当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创造性思考和个性化的见解等等。

总之,读过《走向高效课堂》之后,本人受益匪浅,相信在以后的教学中借助于这些好的经验,本人能更轻松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变得活跃,让学生轻轻松松学到知识。

推荐意见:

本人读书认真,写作首先概括全文,提出亮点,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最后升华。纵观全文:结构严谨,文字流利,有条不紊,词情达意。

第三篇:古人炒房故事多

古人炒房故事多

文|张敏

2012年05月05日18:50 来源:《文史参考》

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当人们把抱怨和愤怒指向炒房人时,不应忘记一个基本事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炒家。历史上多少炒房人,用他们手中的交易,维系市场的存在,推动市场繁荣,也用人生的悲欢,感受市场的冷暖,诠释市场的凶险。

《文史参考》2010年第5期

每一波楼市行情,都少不了炒房客的身影。

2004年,房地产市场升温,温州“炒房团”大举入市;2007年,楼市火爆,山西“煤老板”集体进京团购;2009年,楼市复苏,炒房者卷土重来;2010年1月4日,世界最高楼迪拜塔落成,中国炒房团又潮涌般杀向迪拜„„

面对越来越高的房价,当人们把抱怨和愤怒指向炒房人时,不应忘记一个基本事实——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炒家。历史上多少炒房人,用他们手中的交易,维系市场的存在,推动市场繁荣,也用人生的悲欢,感受市场的冷暖,诠释市场的凶险。

古人炒房故事多

在古代,城市人口较少,住房问题并不突出。但仍有一些皇族、官员和富商大贾广占土地、投资置产,然后转手卖出赚取利润。

南宋李焘的 《续资治通鉴长编》写道:“诸王邸多置产市井,日取其资。”说的是宋朝宗室和勋臣多兼营房产,坐地收租。书中提到了大臣夏竦投资商铺的故事,夏竦是三朝元老,宋仁宗时期拜为副宰相,他的房产是很多的。朝中大员直接投资房产,攫取高额利润,足见官商“勾结”程度之深。

元末明初,出了一个靠房地产发家的大富豪,他就是号称“江南首富”的沈万山。史载他从“躬稼起家”,“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至“资巨方万,田产遍于天下。”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攻下金陵后,准备定都,决定扩建城郭,但府库空虚,一时找不出钱来。于是朱元璋找到沈万山,以允许他在南京城开发房地产为诱饵,要他分筑一半城池,结果,沈万山负责的东南城比明王朝负责的西南城还早完工三天,而南京城内房舍,半数出自沈万山之手。沈本想借此寻求朱元璋的庇护,以获取更多财富,未曾想反遭朱的嫉妒。朱心想你一介平民,竟然抢皇帝的风头,遂找茬修理。可怜沈万山最后落得个抄家夺产,充军云南的下场。

到了清朝,民间炒房日盛。乾隆十六年(1751年),平民丁予范在天津刘家胡同二道街买了一块地,盖了一处四合院,前后10间房,共花了180两银子。丁予范盖这套院的目的,就是想高价转卖,哪知没人接手,直到乾隆十九年(1754年),才低价出手,仅卖了177两银子。丁予范花了几年工夫,不但没赚上钱,还倒赔了几两银子。可见当时炒房,风险着实不小。

道光十八年(1838年),天津又有一位炒房者,名叫任秀坡。他比丁老板精明,花了200两银子把刘家胡同二道街的这套四合院盘下来,加盖1间客房、1间门楼、3间书房、3间板房,院子中间用一道月亮门隔开,本来一望到底的低级四合院,变成了前后两进的高档四合院。任老板为改造这套院,花了150两银子,加上当初的购买成本,总共投资了350两,可他最后卖了整整600两,净赚250两。

更厉害的一位是同治年间北京宛平县的缪子集老板。缪慧眼识珠,在同治十年(1871年)农历八月,瞧中了北京城区西坊二铺大马神庙西头一套四合院,花150两买了下来。他一不翻建,二不装修,只在大马路口张贴了几个小广告,就拉来很多买主。他让买主竞价,最后竟然按600两的高价卖了出去,不考虑税费的话,净赚450两,利润是成本的3倍!缪子集眼光之准,手段之辣,心计之深,与现在的炒家有得一拼。

犹太人哈同、沙逊上海炒房

还有比缪子集更狠的炒家,那就是在上海炒楼,成为远东首富的犹太人哈同。

哈同,1849年出生于巴格达。他幼年靠拾破烂、拣煤块为生,后来随父母辗转来到上海,替犹太老乡开办的沙逊洋行看大门。哈同为人勤快、谦让,加上平时省吃俭用,很快就积攒了一笔财富,他用这些钱购买了一些零散的土地。

哈同的“炒房”事业始于中法战争。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中国军队在老将冯子材的率领下,于广西镇南关接连挫败法军。上海的“洋大人”们坐不住了,他们担心清军打败法国后,接下来就会清理他们,于是纷纷逃离上海,上海房价因此暴跌。哈同的新婚妻子罗迦陵也劝丈夫暂时去香港躲躲。哈同却认准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在说服妻子后,哈同联络了周围的一批犹太人,以每亩地20银元的低价收房。为筹集资金,他甚至把妻子的首饰也变卖了,筹来的钱全部用于购买房屋土地。

这是一场代价颇高的赌博,但是哈同赌赢了。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中国在军事上节节胜利的情况下“不败而败”,与法国签订了《中法和约》。“洋大人”们又纷纷回到上海,“十里洋场”恢复了往日的繁荣。哈同则名利双收,到20世纪30年代,他占有了上海最繁华地段南京路地产的44%,当时南京路两侧的大楼、里弄,凡是以“慈”字命名的,如慈淑大楼、慈裕里,都是哈同集团的产业。哈同成为犹太“炒房团”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被人称为“远东首富”。

当时在上海的外国炒房团并不止哈同一家,即便在犹太人中,哈同也并不是最早的。哈同之所以能后来居上,除了出色的判断能力外,还得力于他与政府官员密切的人际关系。一方面,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在上海的3个护军使,都与哈同关系密切。另一方面,哈同也与革命党人建立了联系。1901年,哈同结识了著名僧人黄宗仰,并请他为自己设计了爱俪园。1910年爱俪园在涌泉路(今南京西路)落成。经黄宗仰疏通,孙中山、蔡元培都到过爱俪园,蔡锷将军曾在此养病,就连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婚礼也是在园中举行的。辛亥革命后,上海的3个护军使,也都与哈同关系密切。

哈同炒房十分看重长远利益,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他曾在河南路口到西藏路一带买了不少房产地产,但当时的西藏路交通不便,上涨余地很小。哈同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他向租界当局建议修筑马路,并自掏腰包60万两银子,雇人铺设马路。马路修好以后,这一带的房价涨了10倍多。另外,哈同很早就在静安寺以东的郊野买了300亩空地,购买时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不值。后来,英法美在上海的租界不断扩张,哈同的这块地亦被征用,他又狠狠赚了一笔。

1931年哈同在上海去世,留下巨额财产让不少人垂涎三尺。哈同的养女、管家、亲戚,甚至日伪都卷入了遗产争夺。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侵占上海后,大力排挤各国商人,征用哈同集团的房产。爱俪园被日军占领作为营地,园内建筑被破坏殆尽,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这个近代上海最豪华的私家园林仅剩几间洋房而已。

除了哈同,还应再提一个人物,那就是沙逊。跟哈同相似,沙逊也是通过在上海炒房发家致富的犹太人。

沙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建筑上,最典型的当属上海外滩的“远东第一高楼”——沙逊大厦。它是哥特式建筑,面向黄浦江,屋顶有19米高,瓦楞紫铜皮覆盖,相当气派。建成以后,外滩一带的地价一路飙升,势不可挡。到民国十三年,这块地估值竟达220万两白银。

河滨大楼是沙逊的又一得意之作,大厦建成于20世纪20年代,位于北苏州路,与繁华的南京路仅一水之隔。沙逊看准上海人口激增地产猛涨的趋势后,将原先的宝康里全部拆除,兴建中档的旅馆式公寓。大楼建成后全部包月出租,房租收益巨大。以整个南京路外滩产业为例,从民国四年到十五年期间,沙逊共获租金105万两白银,其中河滨大楼占很大比重。

靠这些高层建筑发财后,沙逊乘胜追击,接着又造了几件传世之作,包括位于黄河路的卡尔登大戏院和南京西路上的仙乐舞馆。抗战期间,沙逊的财产遭到日本人的野蛮掠夺,集团开始走下坡路。1945年后,沙逊陆续抛售自己的产业,将资金转移至香港、伦敦,并将集团总部迁至巴拿马的拿骚。

二战后,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上海,前往美、苏等国和新建立的以色列,到1953年,曾有数万人的犹太社区只剩440人。在这次犹太“移民”后,犹太“炒房团”基本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

第四篇:窦燕山教子有方

窦燕山教子有方

《三字经》说:“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这是对窦燕山教育子女经验的总结。窦燕山,原名窦禹钧,五代后晋时期人,他的老家是蓟州渔阳,也就是今天天津的蓟县。过去,渔阳属古代的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窦禹钧为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裕的家庭,是当地有名的富户。据说:窦燕山为人不好。以势压贫,有贫苦人家借他家粮食时,他是小斗出,大斗进,小秤出,大秤进,明瞒暗骗,昧心行事。由于他做事缺德,所以到了30岁,还没有子女。窦燕山也为此着急,一天晚上做梦,他死去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心德不端,恶名张注天曹,如不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不仅一辈子没有儿子,也会短命。你要赶快改过从善,大积阴德,只有这样,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

从此,窦燕山暗下决心,痛改前非,缺德的事再也不做了。

一天,他在客店中捡到一袋银子。为找到失主,他在客店里整整等了一天。失主回到客店寻找,他原封不动地将一袋银子归还给失主。

他的乡亲邻居,有的女儿因家境贫寒,买不起嫁妆出嫁,窦燕山就主动出钱替人家购买嫁妆;有的男子因为家庭贫穷,娶不起媳妇,窦燕山就慷慨解囊,成人之美,帮助人家把媳妇娶过来。

窦燕山还在家里办起了私塾,延请名师教课。有的人家,因为没有钱送孩子到私塾读书,他就主动把孩子接来,免收学费。

总之,自那以后,窦燕山就象是换了一个人似的,周济贫寒,克已利人,广行方便,大积阴德,广泛受到人们的称赞。

后来他的妻子连续生下了五个儿子。他把全部精力用在培养教育儿子身上,不仅时刻注意他们的身体,还注重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修养。

在他的培养教育下,五个儿子都成为有用之才,先后登科及第:长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尚书;次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礼部侍郎;三子曾任补阙;四子中进士,授翰林学士,曾任谏议大夫;五子曾任起居郎。当时人们称窦氏五龙。

当时有一位叫冯道的侍郎曾赋诗一首说:“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这里所说的“丹桂五枝芳”,就是对窦燕山“五子登科”的评价和颂扬。

第五篇:窦燕山教子有方

竇燕山教子有方

宋代學者王應麟編寫的蒙學教材《三字經》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竇燕山教子成才的事跡,不僅在當時被人們景仰,而且傳頌至今,家喻戶曉。竇燕山,本名竇禹鈞,是五代時期人。他家住薊州漁陽,也就是現在天津市的薊縣。過去,漁陽屬古代的燕國,地處燕山一帶,因此後人稱他為竇燕山。

竇燕山生有五個兒子,在他的教育培養下,都考中進士,成為國家棟梁。長子竇儀,授翰林學士,任禮部尚書;次子竇儼,授翰林學士,任禮部侍郎;三子竇侃,任左補闕;四子竇偁,任左諫議大夫,官至參知政事;五子竇僖,任起居郎。竇家五子,被稱為「竇氏五龍」。

竇燕山將五個兒子都培養成才,他的義風家法,成為人們爭相傚彷的榜樣。侍郎馮道賦詩一首稱贊道:「燕山竇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竇燕山家庭如此美滿,令人贊嘆。但他年輕時並不明白道理,雖然家境富裕,他不懂得接濟窮人,廣行善事,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兒子。正當他愁眉不展之時,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見已故的祖父和父親聚在一起,教訓他說:「禹鈞,你要趕緊迴心向善!因為你今生的命運不好,不僅沒有兒子,而且壽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濟世的善事,或許可以改變你的命運。」竇燕山從夢中醒來,嚇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親的叮嚀,一一銘記在心,立志從此改過行善,大積陰德。竇家有一個僕人,盜用了主人的錢。後來,這個僕人擔心被人發覺後受罰,就寫了一張債券,係在十二三歲的女兒胳膊上,債券上寫著:「永賣此女,償所負錢。」從此僕人遠逃他鄉。

竇燕山知道這件事之後,看到小女孩身上縛著的債券,心裡很哀傷,很可憐這個孤苦無依的孩子。他馬上焚毀債券,收養了僕人的女兒,並囑咐妻子:「好好撫養這個女孩,等她長大了,給她找個好人家的子弟嫁過去。」女孩成年以後,竇燕山替她備了嫁妝,為她選了一位非常賢德的夫君。

那位僕人聽到了這件事,非常感動,就從外地回來,到竇燕山家裡,哭著懺悔自

己以前的過錯。竇燕山不僅沒追究往事,還勸他浪子回頭,重新做人。僕人全家感恩不盡,不知道該如何報答。於是,他們把竇燕山的畫像掛在堂前,早晚供養,以表達知恩圖報的心願。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竇燕山到延慶寺佛前進香,忽然在後殿的臺階旁邊,拾到一個錢袋,裡面裝了二百兩銀子、三十兩黃金,他想,這一定是別人遺失的。金銀的數額很大,他不敢在寺內久留,趕快拿著錢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竇燕山早早來到寺廟,在那裡守候失主。不一會兒,見一個人遠遠地痛哭流涕而來。竇燕山問他為何痛哭,那個人實情相告:「父親犯罪,將要被發配到荒僻的邊疆充軍,為了給父親贖罪,我懇求哀告所有的親戚,好不容易借來了錢,都裝在一個袋裡,須臾不敢離身。誰知,昨天晚上和一個朋友喝酒,喝醉以後頭昏腦漲,不知怎麼回事,錢袋竟然丟了。沒有錢,我怎麼給父親贖罪啊,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到父親了。」說著,他悔恨交加,號啕大哭起來。

聽他這麼說,竇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經過驗證,錢數相符,竇燕山把他帶回家,不僅把失物還給他,還安慰他不要著急,並且贈給他一些財物。那個人歡天喜地道謝而去。

竇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例如,親友中有喪事無錢買棺者,他出錢買棺葬殮;有家貧子女無法婚嫁者,他出資助其婚嫁。對於貧困得無法生活的人,他借錢給他們,使他們有做生意的資本,因此各地的窮人,由他幫助而得以維持生活的,不可勝數。

他為了要救苦濟人,所以自己的生活很儉樸,絲毫不肯浪費,每年衡量一歲的收入,除了供給家庭的必要生活費用外,都作救苦濟急之用。他還建立書院四十間,聚書數千卷,禮聘品學兼優的老師,教育青年,對於無錢而有志求學的貧苦子弟,不管認不認識,只要來書院學習,他都代繳學費和生活費。就這樣,竇燕山建的書院先後造就了很多品學兼優的人才。

有一天,竇燕山又做了一個夢。夢見祖父和父親對他說:「你多年以來,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為你陰德很大,給你延壽三十六年,並且賜給你五個貴子,將來都很顯達,能夠光宗耀祖。你壽終之後,可以昇天作真人。」說完,又囑咐他:「因果報應的道理,確實不虛。行善造惡的報應,或見於現世,或報應在來世,或影響子孫。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絕對沒有疑問啊。」

從此以後,竇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積德,後來果然生了五個兒子。他以身作則,治家非常嚴格,竇氏家規上說:「家庭之禮,儼如君臣;內外之禮,儼如宮禁。男不亂入,女不亂出;男務耕讀,女勤織紡,和睦雍熙,孝順滿門。」嚴格的家教培養出孩子傑出的品德和纔能,竇家五子都榮登了進士,被稱為「五子登科」。從此以後,「五子登科」成為天下父母對兒女的殷殷期望。

後來,竇燕山官至諫議大夫,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預知時至,他沐浴更衣,向親友告別,談笑而卒,令人羡慕。

竇燕山通過努力行善,不僅改變自己無子短壽的命運為「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而且使後代子孫昌盛顯達,由此可見「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善惡禍福在一念之間,每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宋朝的范文正公,曾將竇燕山的事跡記錄下來,訓示子孫,范公自己也身體力行,倡辦義學,購置義田,因而後代非常昌盛發達。而范公為了使竇公的事跡流傳天下,好善好德之人都能看到,特意詳細記錄,並囑咐子孫廣為傳播,其拳拳愛人之心,躍然可見。

司馬溫公在家訓中也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真可謂是英雄所見略同。

竇燕山教子有方的故事,蘊含著深遠的哲理和人生智慧。祈望每一位賢明的父母,能由此體悟出家庭教育的真諦。

下载窦漪房的故事(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窦漪房的故事(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人与海-窦红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备课人窦红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与文学功绩。2、掌握内心独白对任务形象塑造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梳理小说的脉络,并提炼主......

    解读繁漪

    解读繁漪 读《雷雨》,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有两个大人物,一个是周扑园,一个是繁漪。周扑园因为他那无与伦比的奸诈与虚伪,令我无法从脑海中将将他抹去。而繁漪,却是因为那与众......

    窦燕山积德行善,改变命运的故事!(精选5篇)

    窦燕山积德行善,改变命运的故事! 戒邪淫(jiese8)—专业的纯公益戒色平台,点标题下蓝字“戒邪淫”免费关注,传递爱与慈悲的正能量。信息来源/网络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子女......

    识字教学窦琳

    让学生享受识字教学的快乐 内容摘要: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学生书写过程中多笔少画,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在这里我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

    窦林生事迹

    辛苦并快乐着 窦林生,炭素分公司成型二车间一名普通的机修工人,已进入公司七年了,多年的机修工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他不骄不躁,不断学习新知识,总是吃苦在前,任劳任怨,为金驹......

    窦玲玲 工作总结(5篇)

    工作总结 本人自2011年9月参加工作,2012年2月借调县政府接待处,2012年6月正式调入县政府接待处。 根据办公室的分工,主要在接待处从事接待工作。进入县接待处后,严格按照办公室......

    读后感 窦宝荣

    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杜拉拉升职记》前段时间我读了一本在网络上好评如潮的书——《杜拉拉升职记》,读完此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杜拉拉是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代表,她没有......

    《窦 娥 冤》教案

    窦 娥 冤(教案) 【教学目标】 一、大致了解元杂剧和关汉卿的基本知识。 二、感受并赏析窦娥人物形象及其艺术表现手法。 三、初步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并理解窦娥反抗精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