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篇一:《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最近我看了《不知道的世界》丛书的其中一本《数学猜想》。
书的作者是李毓佩,我还读过他的《探索形状奥秘》等好几本书。书的主要内容是数学中的一系列迷案,反映了人们在解迷中作出的努力和遭遇的障碍,介绍了各种有代表性的假说、猜想和目前达到的研究水平,并指出了可能的途径。
我很喜欢这本书。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以前不懂的东西。以前我只知道哥德巴赫猜想这个名字,现在我知道了是怎么个猜想法,目前处在领先地位的是我国数学家陈景润,他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1+2),剩下的(1+1)也就等待我来证明了。我还知道了费马猜想、梅根猜想等等。这些猜想都让我觉得很难、伤透脑筋,但又觉得很有趣。
我以后要破解哥德巴赫猜想成为全世界都知道的数学家。
篇二:《数学与猜想》的读后感
《数学与猜想》这是美国G·波利亚写的,由李心灿翻译而来的一本书。书的英文名字叫做《Mathematics·and·plausible·reasoning》,也可以译作《数学与合情推理》,译者为了更加通俗一点直接是把本书译作《数学与猜想》,当然合情推理本质就是猜想。这是第一次看这本书,全书不仅涉及到了数学的很多方面,同时还有部分物理数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通俗易懂。
读了这本书,对我来说有两个启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归纳的态度,其次,要关注学生的合情推理。
先来说说归纳的态度。因为这种非常独特、不同一般的态度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甚至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归纳的态度中,有三点比较重要:第一,我们应当随时准备修正我们的任何一个信念;第二,如果有一种理由非使我们改变信念不可,我们就应当改变这一信念;第三,如果没有某种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应当轻率地改变一个信念。
篇三:数学与猜想读后感作文
G·波利亚,数学家、教育家,曾任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匈牙利科学院荣誉院士,伦敦数学会、瑞士数学会、美国工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学会荣誉会员,法国巴黎科学院通讯院士。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942年移居美国。获布达佩斯EotvosLorand大学数学博士学位。著有《数学的发现》、《数学分析中的问题和定理》、《数学物理中的等周不等式》等。
著名数学家G·波利亚撰写的一部经典名著—《数学与猜想》,书中讨论的是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领域中与严密的论证推理完全不同的一种推理方法——合情推理(即猜想)。通过许多古代著名的猜想,讨论了论证方法,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不但要学习论证推理,也要学习合情推理,以丰富人们的科学思想,提高辩证思维能力,书中的例子不仅涉及数学各学科,也涉及到物理学,全书内容丰富,谈古论今,叙述生动,能使人看到数学中真正的奥妙。
本书将数学中的推理模式与生活中的实例相联系,论述深入浅出,读来令人兴味盎然。全书有大量习题,书末附有习题解答。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但愿我的课堂中多一些学生的猜想与印证!
篇四:数学与猜想读后感
读完《数学与猜想》后,我明白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应积极主张达成两者之间的合作和统一。
猜想是人们的一种重要思维活动,它是在已有知识和事实的基础上,对未知的事物及其规律做出某种假定或提出预测的看法。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门捷列夫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律;魏格纳在观察地图时,猜想出大陆漂移说……日内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发现众多科学家都是受到突然的启示,从猜想中得到帮助。从这个角度讲,也可以说,科学史是一部“猜想史”。
猜想不必真。因为直觉思维并不排斥逻辑思维,猜想出的结论是否正确,需要通过实践的验证或逻辑的论证才能确定。科学史证明,每一个伟大的科学猜想,都是经过一个曲折、反复、长期的试验、实践或考察的研究过程才成为科学。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落体理论的猜想统治了两千多年,但最终被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否定。而英国人F·格思里提出的“四色猜想”,至今对于四色猜想是否解答了,数学家们的意见还是莫衷一是。
猜想是科学。科学猜想并非是凭空臆构、胡思乱想。猜想是为了对一定的经验事实引出理解,是以知识为基础的。
猜想能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正如我们所知,猜想具有跳跃性,它不需要有充足的理由,对事物的认识可以忽略细节,可以跨越常规思维的若干小步进程,径直地得出结论。应该说,这符合学生生活中的思维习惯。如果教师恰当地加以引导猜想,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新知识。
猜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
中国在世界数学领域中有很多了不起的地方,如数学家陈景润在数论方面独领风骚,为国争了光。但有人说:“陈景润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是厉害,而生于十七世纪的哥德巴-赫(1690~1764)则更厉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善于引导学生大胆提出猜想或假说,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大自然往往把一些深刻的东西隐藏起来,只让人们见到表面或局部的现象,有时甚至只给一点暗示,只能从中得到部分的不完全的信息。善于猜测的人,仅凭借于部分的消息,加上经验、学识和想像,居然可以找出问题正确或近于正确的答案,使人不能不承认,这是一种才华的表现。大自然是一部巨大的谜书,这些谜是永远猜不完的,猜出得越多,涌现的新谜也就越多。科学家的任务是要发现自然之谜(相当于制谜)和猜出自然之谜,第一,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把某一或几个方面彼此一致的新旧事物放在一起相比较,让学生由旧事物的已知属性去猜测新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一种方法。在数学领域中,用这种方法常可由对象条件的相似去猜想结论的相似,由问题形式的相似去猜想求解方法的相似。如将分数与除法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将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与推导圆面积公式相类比,学生可猜想出推导圆柱体积公式也可用“割补法”。
第三,用分析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是“由果测因”的猜想方式,即从问题的结论出发,逆推而回,去猜测其成立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猜想去探求解题的思路。例如这样一道思考题:已知扇形的半径是6厘米,如下图所示,求阴影部分面积。
通过观察不难得出,求图1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就是求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的一半,而图2中阴影部分面积即为圆面积的四分之一减去等腰直角三角形AOB的面积。这样分析后,问题也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用直观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这种方式可通过实验、演示推测出结论。如教学“射线与角”这个内容时,大多数学生对“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很难理解,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猜想出结论。如下图所示,一个直角的两边虽说增长了,但直角还是直角,没有变化,由此可推出“角的大小与两边长短无关”。
猜想是可贵的,它既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数学中,如果能正确运用,效果一定很理想。
第二篇:数学与猜想
《数学与猜想:数学中的归纳和类比》读后感
《数学与猜想》这本书是美国G.波利亚的写的,由国人翻译而来的一本书。书的英文名字叫做《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也可以译作《数学与合情推理》,译者为了更加通俗一点直接是把本书译作《数学与猜想》,当然合情推理本身就是猜想。这是第一次看这本书,全书不仅涉及到了数学的很多方面,同时还有部分物理数学,古今中外,旁征博引,通俗易懂。
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而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育人这一块比以往显得更加的重要,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在育人这一块其实也可以有非常大的作为。像归纳的态度这样一种非常独特、不同一般的态度同样也可以在教学中渗透给学生,从而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学习,甚至在未来成长的道路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在归纳的态度中,有三点比较重要:第一,我们应当随时准备修正我们的任何一个信念;第二,如果有一种理由非使我们改变信念不可,我们就应当改变这一信念;第三,如果没有某种充分的理由,我们不应当轻率地改变一个信念。
用数学思维上这种严谨有条理又不乏变通的态度武装自己,虽然不能够一步到位的指明方向,但是却能一点点慢慢的修正我们的方向往正确的结果靠近。这三点看上去虽然很简单很平凡,但是真正养成这种归纳的态度却不容易。数学的优势之处在于学生及老师会有很多
接触题目的机会,而每一个题目都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这种优良的科学家品质的机会。
在做题的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有胆量修正自己的信念,而就因为是自己的猜想而坚持那将是不诚实的,不经过认真的思考,仅仅为了追求时髦轻易的相信他人,很随便的改变一个方向,那将是非常愚蠢的。“当我们没有时间也没有力量去认真考察时,因此明智的态度就是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情,暂时先保留我们的问题,只对那些有足够理由可能改变的信念,才去积极的对它质疑,考察。”所以,从数学归纳的态度中可以学到“理智上的勇气”、“理智上的诚实”、“明智的克制”,这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非常有用,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做事,如何去做人。通过《数学与猜想》这本书,我看到了原来数学在育人这方面也可以做的很优秀。
现在虽然一直在提倡素质教育,也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其中仍然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应试教育。绝大部分人,总是认为数学是一门非常枯燥无味、缺乏想象力的学科,学起来又非常的难,对其敬而远之。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因为数学的教科书教授的知识往往比较僵化、一成不变,同时数学这种严谨以及追求正确答案的目的性太强,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禁锢,使得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考完语文我哭了,考完数学发现我哭的早了”。现在很多学生的做题能力很强,但是实际创新能力却比较弱,一部分人将其归咎于理科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相反,数学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数学与猜想》这本书很全面的进行了分析。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你必须首先是一个好的猜想家——波利亚。那什么是猜想呢?猜想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等,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做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的思维方法。
空想区别于实想在于空想是毫无边际的,而实想是和现实以及经验有联系的,有实际作用及意义的。一般化、特殊化和类比的思想在归纳推理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这些恰恰是发现的伟大源泉。为增加学生的想象力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同时又远离了空想,使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其实两者间只缺少一座桥梁,那就是实践,付诸于实际行动的实践。而归纳的这种实践有别于普通,它兼具数学家以及科学家的这种认真的气质。一般情况下,普通人更愿意找符合自己猜想的例子来验证,但是数学家却更加喜欢找和自己猜想相矛盾的例子。不同的人以不同的东西引以为豪。一般人不大喜欢承认自己会错,回避矛盾;而数学中透露出来的则是他有充分的准备去承认一个被误解的猜想,不喜欢遇而不解。在归纳猜想的过程中,数学家科学家寻求一种认为是决定性的判定,寻找机会推翻猜想,而且这样的机会越多越好——假如出现一种情形威胁着要推翻猜想,而经过检验最
后与猜想一致,这个猜想的可靠性就会大大加强。越是危险,就越会被重视,最后这个猜想就越接近成功。
一个否定猜想的例子就更加接近判定猜想的是非,数学的反例其实也可以归结为一种创新。在猜想与归纳的过程中,越是后来的证明越是超越先前的存在,创新的特点就愈加的突出。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稍加注意,可以对学生多提问,不否定学生偏离问题以外的回答或者提问,多多鼓励,这样子就可以充分发挥这个学生“胡思乱想”能力。其次,在课后适当的对学生进行追踪,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探索验证,这无形中也是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能力。涓涓细流,终将会从量变引起质变。
第三篇: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普尔的《猜想与反驳》这本书,最近刚看不久,可是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对哲学的看法改变了很多。虽然只用了很少的时间,也没有在细节上深入分析研究,但我通过这本书和我所查找的一些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思考和关于波普尔的文献资料中,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在这里不仅了解了波普尔的对于科学哲学的思想,还对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和重新的定位;从这里我改变了对传统的看法,对我们一直所接触的和学习的主流科学与哲学有了另外的较为理性的思考;另外从这里我再一次深刻思考了关于理性和感性。
波普尔从爱因斯坦和康德那里找到了两个思想来源:批判和唯理主义,找到了这个出发点、基石和内核。他建立了同逻辑实证主义针锋相对的科学知识观,就是他提出的反归纳主义-伪证主义,其结论是:知识和假说。他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是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做出新发现,科学的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需新的经验参与,科学就是理性不断做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评即被伪证。科学和非科学的划分标准应当以―可伪证性‖为判据。作为科学知识表征的可伪证性可以定量加以刻画,因此引入―可伪证度‖的概念,只有可证伪的陈述才是科学的陈述,而科学陈述的可伪证度越高,它禁止的越多,它的经验含量就越多,即知识含量也就越多。
首先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可以将波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的观点和思路表达为:理论(命题、问题)的出现——观察、思辨(直觉)——猜想(假设)——证伪性检验。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波普尔认为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猜想->理论体系->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普尔在《猜想与反驳》中处于哲学家和科学家大脑中的这种反反复复的批判和被批判作出了深刻的分析,这算是对于哲学本位之本位的思考。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是基本支持的,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永远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理,只有在一定范围内的适用度。只有暂时的、一定范围内的适用,而没有绝对的和永恒的真理。譬如我们所熟知牛顿力学及三大运动定律,在牛顿体系建立以后有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就是科学的终极理论了,因为利用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时所能观察到的绝大部分现象,从微观到宏观,一直到星球的轨道运行,并且运用这个理论可以很准确的预测许多现象,并得到了证实。但是随着科学的深入发展和观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许多这个理论体系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出现了,从而导致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物理基础理论的一次大革命。另外我联想到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很有趣的是爱因斯坦的理论大都来源于他的思考,而不是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中归纳总结出来的。
如果我们运用波普尔的观点来看,也许这个就很容易解释了:在牛顿体系建立的时期及其以后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是用证实主义来分析科学问题的,人们从当时所观测到的现象,运用了证实主义―证实‖了这个体系的绝对正确性,并把它推为了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终极真理(其中出现了关于机械的人和机械的社会的哲学观点)。而当科技的发展最终打破了这个―终极理论‖的适用范围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它是具有一定适用范围的,于是作为终极理论,这个牛顿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证伪了的(被反驳掉的)。这个时候,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科学体系正在逐渐建立成熟起来,这两个科学理论都是在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而且是基于科学家的思考想象提出来的,我想这个或许就是波普尔理论中所说的由思辨而提出猜想吧。关于这两个理论的证伪,现在还没有重大的突破,不过已经有些矛盾的东西出现了,例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两个理论却是不相容的。我个人认为这将是另一个更高级的理论的生长之地,当然了,或许这两个理论本身的不断修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波普尔的观点,我有一点不太明白,或许是我还没有深入的研究过这个哲学体系的原因,就是关于数学中的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确实可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而不是所谓的证伪,我想这个或许是因为这个方法中的―完全‖的因素,因为它就包含了直到永远的成分。还有ε –δ语言证明关于极限的问题,也许也是因为它包含了直到极大或者极小的成分在里面。但是有的数学方法确实可以证实命题的正确性,这是研究工具的问题了,至于由这个工具所证明的命题是不是真的正确则是不一定的。
通过这本书我又重新定位了我的哲学观,我以前的哲学观(也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基本上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哲学观,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政治性,排他性很强,而且我们所受到的哲学教育也有故意贬低其他哲学流派和观点的嫌疑;对于其他的哲学理论批判的态度很多而且对于西方的其他的哲学观点也是知之甚少。通过对这本书的学习,我发现如果真正的要想了解哲学,就需要稍微抛开阶级和政治的思想;学习西方哲学家们的思辩和逻辑的思维,学习他们的认识世界的方法;不去考虑他的流派的问题,每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都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想财富,从古代的苏格拉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复兴时期的笛卡尔、牛顿、康德等,到近代的罗素、维特根斯坦等。这里面我对康德的看法是改变最大的,在我们的学习里一般认为他是唯心主义的代表,但是康德的很多观点确实值得让我们好好的思考;他说:―我们的理智不是从自然界中引出规律而是把自己的规律强加于自然。‖这句话对我的影响很大,我认为我们现在的人类社会正是如此,我们很多东西都是人造出来的都是人为的制度和规律,这些东西是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的,即我们的知识是人的思想,虽然我们存在与物质之中,但是我们的知识是我们自己的意识,我们无法证明这样的规律在自然中是正确的,我们只能批判它的错误;这正是波普尔的观点的来源。
所以宣扬一种终极理论,无论是关于自然科学的,还是关于社会科学的,都只是当时的统治阶级的一种愚民手段,用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是历史的必然,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时间会证明这一切的,这就是证伪主义,只是时间的问题。
卡尔·波普尔的方法论有两点不足:首先,他对―获得知识的动态过程‖的分析,局限于―知识增长的动态过程‖,因而局限于主要用―理论‖这个逻辑范畴来重建过程,这样他的方法论与科学实际相比显得贫乏,可证实性划界标准是科学的必要表征,尽管科学的标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种划界标准;其次,他片面地把证伪、批判和革命强调到不恰当的程度,抹杀了科学正常时期的建设性活动,因而他的方法论没有反映科学实际的这一方面。
第四篇:《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031610171
刘腾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哲学类的书无疑是我们的要害,我们不喜欢哲学累的书籍,因为我们认为它很空泛、很难理解、很乏味,但是自从我读了著名科学家波普尔的《猜想与反驳》时,就对哲学类的书的观点有了很大的改善。
开始读这本书时,我也是抱着无聊就随便看看的态度看的,但是当我真正的去读时,我才发现了它内在的精华。我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的观点基本上和他的书的结构是相同的,即包含猜想与反驳两部分:对于他的猜想,他通过驳斥了归纳分析法和观察证实的方法,提出“科学理论是真正的猜测,他们不可能被证实但是可以北批判。”其意思就是说科学理论并不是在观察和实践中归纳出来的,而是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猜测我们是无法证明的,因为我们只能在个别的场合下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我们无法把所有的场合都证明出来,因此归纳法也是不能成立的;犹如我们在孙老师的课上所讨论的“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命题一样,我们只能证明世界上所有乌鸦中有限的部分,而不能证明所有的乌鸦都是黑的,因为这个实际操作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观察的归纳法是无法符合逻辑的来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那么波普尔认为我们是通过大胆的猜想来引出命题的,哲学家的思辩才是命题的源泉。而且这些命题并不具有可证实性。
对于反驳,波普尔认为对于科学命题的验证,应该是通过证伪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批判;具体就是说我们看一个命题是否是假的如果是假的,这个命题就被证伪了,如果是真的,我们继续进行证伪,知道它被证伪为止。波普尔在这里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他认为用实证的方法是不能证明命题的正确性的,原因和猜想部分里的是一样的。
对于实证主义,它认为科学的发展或者说关于命题的提出和证实是这样的路线:由观察到归纳到命题证实。这样就是命题的提出到其成立的证明。而对于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则不是这样,证伪主义的关于命题的提出发展路线是这样的:思辩到猜想到证伪如果是到下一猜想如果否到继续证伪。也就是说首先一个命题的提出并不是由实际观察所得到的,而是由哲学家(科学家)的思辨所得到的,而且关于命题的证明,波普尔认为命题的永远不能够被证实正确的,我们只能通过实际的观察实验来证明这个命题还没有错误,而这个证明过程将一直持续下去,直到这个命题被证明是错误的(即证伪),从而通过思辨提出下一个命题,并接着进行证伪,推动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
通过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我了解到科学的构建是建立在猜想与反驳之上,而不是一般认为的归纳和证实。由这样的区别确实可以有很多的不一样的认识,因此波普尔的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基本观点之上的。与传统的认识体系不同,从实际观察到猜想然后再到理论体系最后到证伪的检验,每一个的理论体系我们都不能称其为真理,只是至今没有被证伪的理论。对于已成体系的反驳和改进也成为科学工作的必然,而不是应当被奉为神明,由是科学逐渐接近真理。
在如今科学飞速发展的过程中,猜想与反驳的思想是必不可少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猜想与反驳》读后感 的,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不断的在科学上取得进步,不断的让科学为我们服务;只有拥有这种思想,我们才能去验证一些理论的真与伪。
第五篇:数学猜想
数学猜想
是以一定的数学事实为根据,包含着以数学事实作为基础的可贵的想象成分;没有数学事实作根据,随心所欲地胡猜乱想得到的命题不能称之为“数学猜想”。数学猜想通常是应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提出的,或者是在灵感中、直觉中闪现出来的。例如,中国数学家和语言学家周海中根据已知的梅森素数及其排列,巧妙地运用联系观察法和不完全归纳法,于1992年正式提出了梅森素数分布的猜想(即“周氏猜测”)。
相传欧几里德有个学生问他,学几何有什么用,他说:给他个硬币,因为他想从学习中获得实利。
虽然我知道哥德巴赫猜想在密码学中有直接应用;
虽然我记得在一些定理的证明中使用了假设为正确的哥德巴赫猜想; 虽然为了证明哥德巴赫猜想,人们提出了各种方法,大大推动了数论和整个数学的发展,并在博弈、工程、经济等各个领域得到应用; 我还是愿意说,哥德巴赫猜想对人类社会没有重大推动作用!数学总是花大量时间去严格证明一些显而易见或者没有用处的东西,哥德巴赫猜想是其中之一。数学是人类挑战思维的极限,就像运动员挑战人体的极限,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像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一样没用。数学是满足人类的好奇心,就像艺术满足人类对美的追求,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就像创作出一副传世之作一样没用。
如果你觉得打破世界纪录或者创作一副艺术珍品是值得的,那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