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1:4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

第一篇: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

这几天,各大新闻都被一个叫李文星的名字刷屏了,李文星是谁?一个无辜陨落的年轻生命,一个985大学毕业的天之骄子,一个来自山东农村的寒门子弟,一个被万恶的传销害死的冤魂之一。这一系列真相,就像一根根钢针扎在心上,疼痛难忍。我无法发泄这种伤痛,我无法安慰我自己这颗多愁善感的心,我不想对自己说:“你还活着,活着就是无比的幸运。”谁知道下一个李文星是谁?这一刻,或许你正围绕着父母亲人,尽享天伦;或许正和朋友们尽情狂欢,享受生活的乐趣;或许依偎着恋人,沉浸在无尽的浪漫情怀里;或许一个人对着夜空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谁又晓得下一刻我们在哪里?谁又晓得厄运与明天到底哪一个先来?

这半年的时间里,我被悲观俘虏了,经过一系列的打击,我变得自卑、胆怯、恐惧、不安……我缺乏安全感到了变态的地步。我时不时会怀疑自己得了心理疾病,感觉自己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软弱无力。眼前的现实比铁还厚重,我们渴望打破这一切,渴望拥有美好幸福的生活,但总有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失望感。当我得知一个叫李文星的大学生在网上求职,然后成了传销组织的猎物,一张火车票把他送到天津静海——他后来的死亡之地,我想到了我自己。为了找一份理想工作,怀着自卑、渴望、焦急、热烈的心情在网上疯狂投简历,像寻找救命稻草一样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岗位。

和他一样,我也是农村的。家里不能给于足够的助力,说白了要钱没有钱,要人脉没有人脉,要社会经历没有社会经历。我为什么拼劲全力想要留在长三角这个地方,说白了我很自卑,也很自信。这种矛盾的性格不足为怪,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很火的电视剧《欢乐颂》,里面有个很不讨喜的角色——邱莹莹。相比于同一公寓里的其他四美,“小蚯蚓”出身低下,不是白富美,不是富二代,要什么没什么,所以处处不如人,事事不顺利,在偌大的上海市,寸步难行。很多人都表示不喜欢邱莹莹,但事实上出身社会底层的我们大多数都是邱莹莹。

《欢乐颂》这部剧毫不留情地告知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出身决定着命运,你努力到达的终点,或许只是别人的起点。在我们讨厌邱莹莹的同时,有没有想过她出身小县城,她的父母要付出更多的辛劳才能把她培养出来,她独身闯上海更需要咬紧牙关,拼命支撑。我们都喜欢充当审判者,但当我们肆意评判他人的是非对错的时候,是否曾试着体验当事人内心的苦痛与挣扎。穷人家女儿在上海市打拼,注定要忍受更多的心酸与不易。但社会是残酷的,在疯狂竞争的职场上,不存在同情一说。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时代,不要指望谁会理解你。现实是,出身底层的年轻人普遍不如出身上层的官富二代,寒门子弟注定要遭受更多的白眼,要不停碰壁,不断倒下,再站起来。由此可见,出身仿佛成了“原罪”。

带着这种自卑感,我没有走父母给我安排的道路,我选择留在沿海发达地区,我要让自己长见识,改变懵懂与无知的状态。与此同时,一股刚强的自信感还在我心中默默燃烧,一直以来,我还是相信我是有理想的人。在极度寒酸的现实面前,这股自信没有完全磨灭。然而这条路哪有那么好走?二十多岁的我,尝尽了迷茫的滋味。

小时候,我们相信世界一片光明,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每个人都曾有过梦想,渴望成为科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企业家。幻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居里夫人,成为发明大王爱迪生,成为诗人李白,成为作家安徒生。童年就是那么美好,但每个人都要长大。

上高中的时候,为了梦想,我们忍受着睡眠不足的折磨,把挑灯夜读当成是一种浪漫。最害怕的就是生病,一次又一次累垮身体,好不容易高中毕业,考上大学。虽然很多人都说就业很难,大城市生存不易,高房价,高物价,但我们还在不停地追求。一大部分人寄希望于考研,认为学历高了就什么都好了。曾经我也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了。后来我寄希望于找个好工作,让自己在复杂的职场环境中得到锻炼。

这半年,我跑遍了这个号称“全国百强县”之一的县城的每一个角落,还试着往附近的有着“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里去。我还无意中挨了医生的手术刀。理想丰满,现实骨感。听了李文星的故事,不由得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或许曾经的他也像我一样,有着无限的雄心壮志,发誓要走出乡村,走进大城市。或许当年的他和我一样是父母的骄傲,是村里人艳羡的对象,因为我们学习好,数年前,人们普遍相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或许少时的他也曾像我一样,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陪伴在家人的身旁,诉说着生活的贫困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他必定有过跟我一样的想法:家贫不要紧,只要努力就可以拥有光辉的未来,只要努力就可以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摆脱劳累与贫困。

当他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喜悦之情绝对不亚于我。他是985大学的,相比之下,我的学校简直不值一提。那一刻,他一定在内心无数次幻想四年后幸福而又辉煌的生活。能够进入国内顶尖大学,谁敢说不是天之骄子?但是谁又能想到,四年后在一个叫天津静海的地方,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无情地陨落了。此刻我们的内心窒息了,窒息到分不清天地究竟是黑的还是白的。贫困之家拼劲全力培养出来的高材生无辜死在万恶的传销里,谁之过?我没有力气探讨谁是谁非,谁该担责。

我仿佛感知到某种残酷的真相,我的心很痛很痛。无论如何,我还活着,抱着一丝希望艰难地支撑着。我又想起一个朋友,某211大学物理系毕业,做辅导老师的工作,他的同学好多进电子厂,在生产线上干活。或许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他们也曾立志成为本世纪的杨振宁,为科技事业献身。理想总是美好的,感知到真相的时候,我简直伤透了心。

或许本篇文章的基调不够乐观,希望读者包容,每个人活在世上都有受挫的时候,都无法回避或多或少的痛彻心扉的人生体验。古希腊人看来命运无法改变,人类永远在追求理想但又无法实现的路上。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向命运低头,停止前行意味着生命戛然而止,只有继续前行,才能生生不息。罪恶永远不会完全消失,但只有努力打击罪恶,光明之火才能继续燃烧、绽放!

第二篇:所谓真相杂文随笔

身着破布麻袋的小女孩坐在街边,双手抱膝,把头埋在双腿和身体中间的空隙。头发乱成鸡窝一般,丝毫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凡是暴露在外面的皮肤上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口。红与黑的交织,构筑了女孩的盔甲。

经过女孩身边的路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停留,过路人皆是用手虚掩口鼻,面露嫌弃之色。无人愿意带走女孩。

“本来,不应该是这样的…”女孩这样说着。她的声音气若游丝,只有她自己才能听清。

她想起了自己的家庭。原本她住在离英国千里之外的华国,跟着父母一起在江南经商。

每天母亲都会在家里为她缝制新衣,这是母亲的乐趣。而父亲在傍晚时分就会回家,每一次手里都会拿着一份点心。

“抚瑶,你看我给你带了什么回来。”男人的面容略显刚毅,但眉眼间却是流露出止不住的温柔。藏蓝衣袍的袖口和衣摆都用极为细腻的针法绣上了竹子。

男人话音刚落,一个身着粉衫的娇小女孩从两扇红漆木门之间的门缝中挤出来。头上的两个原本整整齐齐的羊角辫也因此变得歪七扭八,松松散散的挂在头顶。有一根用来扎辫子的红绳都掉到了地上。

但是这一切都不能阻拦她的步伐。小女孩直直的冲到男人身上。紧紧抱住男人的大腿,抬头看着他,嘴还甜甜的叫着:“爹爹!你回来了,抚瑶好想你……”

谁会想到这是他们一家最后的,温暖而又甜蜜的时光。

“…抚瑶,抚瑶你快进去…”母亲的脸上难得露出了慌张焦急的神色,慌忙把抚瑶和一些干粮放进一个很大的木制货箱中。

当时只不过八岁的抚瑶在那个夜晚看见了五个金发碧眼的高大男人,冲进房间。其中那个身材略微臃肿的男人杀死了自己的母亲。她看见母亲倒在血泊之中,母亲张开了被鲜血染红的唇,在咽气之前对抚瑶说出最后一句话:活下去…

后来,她随着那些货一同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漂洋过海,来了英国。

思到此处,抚瑶开始抽噎。脸上的脏污随着泪水离开,露出了原本的白皙的皮肤。

突然一个黑影挡住了照在她身上的光,抚瑶抬起头,看到了黑色帽檐下的金发和那如同海洋一般蔚蓝色的双眸。抚瑶猛的向后退了退,直至背部紧贴身后的墙壁才停下来。她的动作扯开了伤口,地上瞬间就多了几个鲜红的血点。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他边说边向后退了一步。“我是柏特·罗杰,我是个侦探,我是来帮助你的。”柏特缓缓蹲下双手向前举起,掌心对着她以此表示自己没有危害。

抚瑶无神的眼中终于有了些许神采,用着蹩脚的英语回答柏特:“家里只剩我一个了,你愿意带我走吗,给我一个新的家。”她的眼中充满了希冀。

柏特轻叹了一下,用了这辈子最温柔的语气对她说:“我当然愿意,要不然怎么会来找你呢。”柏特轻轻地抱起抚瑶,生怕扯到她身上的伤口。

落日余晖映在他们身上,身后的影子渐渐融为一体。原本两个不相识的人就此有了交集。

……

抚瑶有了新的名字:泰勒·罗夏.自从泰勒身上的伤都尽数痊愈之后柏特开始悉心指导她,教她所有她应该知道的事情,立志把她培养成一位合格的淑女。当然,柏特没有忘记教她英语,特别是口语。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她拥有了非常完美的英式发音…

有天柏特带着泰勒去了现场,目的是为了带她见见世面。就在他还在观察现场时候泰勒走到柏特身前对他耳语,说出了许多柏特还未发现的细节。他很高兴,发现自己捡回来的孩子不仅好看,在做侦探这方面很有天赋和极大的兴趣。他注意到了她在现场观察时眼中流露出的兴奋,那是侦探才会有的兴奋。

在柏特和泰勒共同努力下,泰勒在成年时成为了伦敦最年轻也是最杰出的侦探。她成年以后接到的案子也越来越多,有时候甚至夜不归宿。但是泰勒总是会在第二天清晨时分回来,从未晚过一丝一毫。泰勒很喜欢夜间行动,有时候手里没有案子,她也会出去,只是没人知道她去做什么罢了。

……

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泰勒斜靠着柔软的沙发,午后的阳光斜照在泰勒身上,为她渡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圈。

浅棕色的头发梳成简单的麻花辫,茶色的眸子低垂,纤细修长的手捧着一本墨绿色的书。更衬得她肤色白皙。如果不细看她那双桃花眼,可能都不会认为她是个华国人吧。

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这美好的午后,泰勒把书放在沙发旁边的角桌上,红唇轻启。“请进。”这句话裹挟着完美的英式发音与她独特的慵懒,让人深陷其中。

“泰…泰勒,格里菲兹.马库斯家出了命案…一家三口全部遇害。”普利斯门满头大汗,整个人倚靠着门框,大口大口喘着粗气。很明显他是从一英里之外的案发现场跑过来的。

“知道了,我马上就下去,你先去楼下倒杯水缓口气吧。”语气非常熟稔,令人奇怪的是这只是他们第二次见面,他们本不应该用这样如同老朋友一般的语气对话。

泰勒从沙发上坐起,简单整理了一下衣服上的褶皱,普利斯门也转身下楼倒水。就在他转身的时候,泰勒脸上露出了不属于她的笑容。,似是看透一切的笑容,又似好戏开场有所期待的笑容。

……

“葛里菲兹.马库斯,男,五十二岁。初步判断是被利器击中要害,瞬间毙命…”

“一共两人死亡,葛里菲兹.马库斯死亡地点在书房,格里菲兹的妻子艾莉.马库斯在一楼的客厅被发现。同样死于利器。目前现场并未发现杀害马库斯一家人的凶器。”普利斯门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了记录案情的本子,照本宣科的告诉泰勒案情基本进展。

泰勒观察躺在地上的身材有些臃肿的格里菲兹,面色惨白,脸上的赘肉都堆积在一起显得表情非常狰狞,似乎是被吓到了。泰勒环顾四周,发现室内没有打斗的痕迹,也没有发现脚印一类关于犯人的相关信息。

“我去下楼看看。”泰勒觉得楼上书房没什么信息了,便回头对普利斯门以及一众苏格兰场的警员说了一声就下楼去了。

楼下只有一个警员,十分松懈的站在客厅的入口处,毫无干劲。似乎…昨天因为某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导致今天非常疲惫。

泰勒踮着脚尖,慢慢接近尸体,当那个警员因为困倦揉眼睛的时候泰勒蹲下,原本握住的右手松开,似乎要去确定些细节。

艾莉.马库斯的尸体跪坐在地上,上半身直接爬在了客厅的茶几上,她身下压着的报纸和背部偏左的洞证明了她是在看报纸时被犯人从身后杀害。

艾莉是格里菲兹的第二任妻子,他的第一任妻子在三年前外出去临市找柏特时被劫杀,其手法十分残暴,这里就不赘述了。她仅二十六岁,比格里菲兹的儿子还小个几岁。他的儿子格纳.马库斯非常不喜欢艾莉,听说时常给艾莉脸色看,非常非常不尊重她。

“泰勒,怎么样了?你有什么进展吗?”普利斯门从二楼下来,向泰勒询问一下进展。顺便来看看楼下这个犯困的混小子,如果不是今天苏格兰场靠谱的人都去出外勤了,怎么可能轮到这个成天离不开女人和酒的人。

“有,但是不太多,有什么大突破会告诉你的。”泰勒低头仔细观察着地上的尸体,并未回头看普利斯门。自然也没有注意普利斯门的小动作——他把一把带着血的刀放在了沙发下面。

时间过得很快,这次苏格兰场非常非常的靠谱,很快就解决了这次的案子。当然,为此泰勒也出了不少力。

凶手是两位被害人的独子格纳.马库斯。作案动机是因为他从某个侦探那里得知他的亲生母亲不是被劫杀而是被艾莉陷害,惨死在郊外。

令人意外的是,格纳拒绝承认他杀害了他的父亲,一口咬定他只是杀害了艾莉。即使苏格兰场在客厅的角落里找到了决定性物证——一把沾着格里菲兹和艾莉的血迹的厨刀。刀上面只有柏特一个人的指纹……最终,格纳被判十年监禁。

视角转换到泰勒家,二楼书房。

泰勒借着温暖的橘黄色的灯光,很随意的坐在窗前,用一根纯黑的钢笔在那本绿皮书上写写画画。如果仔细听,你可能还能听见很轻微的抽噎声,和泪水滴在书页上的声音。

泪水模糊了泰勒的双眼,也模糊了书上刚刚写下的字迹。但是没有模糊泰勒的笑容。渐渐的,她用笑声代替了抽噎声。笑声越来越大,她似乎是在释放十几年来的压力,也似乎因为某些事的终结而高兴。

泰勒笑得有些癫狂。

只有她自己才知道是因为什么。

当太阳再次从东方升起,这个世界上再不会有癫狂的泰勒,只会剩下那个温婉而又知性,被人熟知的泰勒。

第三篇:错觉与真相杂文随笔

抱着孙女在银河广场赏月,边散步边给孩子哼唱:“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月亮走我也走,我送阿哥——”

尽管今年的中秋月亮有些晦暗,但是歌词描绘的意境还是非常优美的。边走边给孙女讲,当我们边走动边看月亮的时候,看到的月亮也在天上跟着我们走,还可以看到月亮在云彩里穿行,确实像歌词里唱的那样——

同时我们也做了尝试,当我们停住脚步再看月亮的时候,月亮也静止了,站稳了仔细看看,原来的云遮云掩,只是云卷云舒,而月亮确是如如不动。

这是我们儿时唱过的歌,经历过的事情,做过的趣味游戏,过去曾讲给了儿子,现在又告诉了孙女。

可当我们长大了,获得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经验,阅历成熟了之后,却应当透过这个浅显的常识,悟出更深一些的道理。这就是:奇妙的“人行月走”是个可爱的错觉,而刻板的“人停月止”却是枯燥的真相。所谓“云不碍月,月不遏云”。时髦的句式是:“不管云遮不遮月,月都在那里。”

想来词作者们不会不知道这个真相,但是他们却乐于利用自己和人们的错觉编织了一个虚假但是美妙的意境,提供给大家感受和享受。而人们也乐于接受并享受这个虚假和美妙的意境,尽管知道她是虚假的,但还是喜欢她的美妙,甚至沉溺于这个美妙。其实在这里人们欣赏享受的已经不是月亮本身了,而是借助月亮和情绪感情交织再加工出来的所谓意境了。

这就是“文学境界”的一大特点和产生,并存在的理由。从主观的感觉、感受出发,把自我的愉悦情绪或美好感情投射到情境上去,就有了“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意气风发;把自我低落寂寞的情绪带到情境上来,就有了“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的愁肠百结。豁达开朗时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惆怅寂寥时有“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人们用给自己带上情绪的五色眼镜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还自诩具有了“发现美的眼睛”,还归纳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文学创作基本原则。

这就是“文学境界”的功用,她可以让我们发现“美好”,创造艺术,妆点生活,愉悦精神,宣泄情感,慰藉心灵。有了文学境界,人们可以欣赏到那么多的园艺、建筑、书画、诗词、歌舞等等,人类社会如果没有文学境界,生活将是多么的乏味?

利用错觉创造美好的是“文学境界”,而启发智慧揭示真相则由“哲学境界”来承担。

了悟了“人行月走”得到的是个错觉,而“人停月止”发现的则是真相后,我们就知道了,对一个月亮就有了错觉和真像两个方面的认识方式和结果,仔细想来,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的错觉和假象在蒙蔽着我们了。比如那些看起来五颜六色的鲜花,其实本身并没有颜色,只是它们有选择的吸收反射了某个频谱波段的电磁波反射到我们眼睛里造成的,说到底物体的颜色也是一种错觉。两千多年前的《波若波罗密多心经》就说,“色即是空”,这里不单单指的颜色,就是颜色附着的物体,在分析到最基本的粒子时,物质实有性降到最低,有些只剩下“波动”。佛学哲学发明了一个伟大的词汇,叫做“邻虚尘”,也就是微尘和虚无最最临近的状态,说它有,它无限的接近无,说它无,它又可以生有,不管是真金白银,还是砖头瓦块,都是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的。而且它们一直在“有无相生”“无中生有”,如“海市蜃楼”,如“梦幻泡影”般的蒙蔽着我们的眼睛。

如果我们希望戡破事物的假相,了解事物的真谛,很简单,就要从情绪活跃,感情兴奋,甚至喧嚣的心理动态中静止下来而回归理性。就像孔子说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老子说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释迦佛祖更是言简意赅:“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大道至简,古之圣人不于欺也。

所谓知止、持戒、得定等的状态,当然不是仅仅停住脚步那么的简单,这个“止”是“心止如水”,拴牢心猿意马,沉淀妄想杂念。老子讲的归根复命,就是回归我们能感知感觉的基本能力和状态。就是帮助我们放下情绪和感情,放下主观的经验和脑袋里的条条框框,摘下有色眼镜,不要主动的带着情感去发现“美”,更用不着去创造高于生活的什么东东,而是客观的感触、感受、分析和研究事物,感觉自己的内心,“实事求是”就“欧”了。记得当年我们学习的西方哲学史中有位批评人家是机械唯物主义的普列汉诺夫,他的“观照”说,其实是最接近科学认识论的“大圆镜智”了。

文学境界给我们带来快乐,哲学境界帮我们提高智慧;错觉让我们享受生活,真相令我们觉悟生命。我们应该爱好文学,更应该学习哲学,我们应该既有文学境界,又有哲学境界,愿我们都成为即会享受生活,又会透视生命的人。

第四篇:伤城的杂文随笔

应该说每个人都有一件或几件伤心的过往,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宁愿选择遗忘,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可是有那么一少部分的伤痛却是无法忘记和难以愈合的。

当丘建邦变成酒鬼后,有一天他问他的好友刘正熙,酒为什么好喝,刘告诉他因为难喝。然后,丘在前女友最后去的酒吧里认识了细凤,也可以说恰是细凤,才逐渐的将他那么一颗伤透的心,慢慢的呈现了丝丝的暖意。

一个人认识另一人或许就是缘分吧。就像丘和他的前女友,可他的前女友却背着他和别的男人怀了孩子,直到前女友自杀后他才知道。这算什么啊!换成谁都是难以释怀的,何况是当警探的丘建邦那!

原来,身边的人有一天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竟然是这么的可怕。丘建邦在失去后如是说。

同样的,丘的伤心事与表面夫妻恩爱的刘正熙比起来确实是莫大的悲哀了。可是谁又知道,刘的伤心往事呢?

刘是凶杀组总督查,亦有着背景殷实的妻子,可以说是家庭事业双丰收了。而谁又会清楚,在这表象的风光里所隐藏的,却是极度的仇恨哪!

刘原本姓陈,父亲亦是警察,只因得罪了人,被人灭门,事发当时恰巧刘放学回来,所幸躲过了一劫。但当时由眼中所见的悲惨却一直深深的印在了心底,沉淀出复仇的火种。

“为了接近周元胜,我一直跟着她,跟她去吃饭,看电影,甚至是去旅行”。这是事后刘自己说的。而那个她便是仇家的女儿淑珍,可令他自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却真的爱上了淑珍。毕竟人与人之间时间长了,是会产生感情的。遗憾的是都已经过去了,一切都已于事无补了。

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失去?当丘的前女友自杀后,他以为是……当刘的一家人被无情的残害后,他以为是……其实都不是,因为丘找到了细凤,刘找到了淑珍,倘若故事当真一直沿着这条平行线走下去该多么的好,而现实中更不乏如是的个例存在。只可惜后者没有这么做,为了浇熄心底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他选择了复仇。记得有一句话说的好,仇恨如果不分享,就没有了乐趣。就是这么一句话,仿佛是刘自身真实的写照,只是他之前没有发现,等清楚时已无处分享了。这才是真正的失去,真正的一无所有,无奈的他唯有选择自杀,因生无所恋。

正像电影开始时刘自己说的那样,酒为什么好喝,因为难喝。而他自己的人生,恰恰是一杯难喝,又不得不咽下的苦酒。

第五篇:伤刻暗花杂文随笔

夜空不见繁星,然而喜欢星空的我们虽仰望到的只是厚厚的阴云,但仍会报以笑容。因为我们相信那些星星仍旧在那儿亮着、俯视着,并同样微笑着。同样想念并等待着。等待着阴云散去,看见彼此因重逢而闪烁的眼睛。

人工河边的露天KTV里不断的传出歌声,时而男生,时而女声,时而是高亢的宣泄,时而是低声的诉求,时而是携着醉意般的狂肆,时而是带着狂喜般的嬉闹。

躺在河堤草地上的秦子羽静静的听着那些歌声。他想每种声音的背后都是有故事的,不同的经历触及着不同的情感,不同的情感会牵染出不同的音色。而他甚至觉得自己在那些声音里窥见了那些故事的影子,感触到了那些故事的温度,临摹到了那些故事发生时的表情,也收获到了那些故事发生后的灵感。

此时坐在秦子羽身边的古依一正一边磕着瓜子,一边絮絮叨叨的评论着那些歌声。而不远处的孙小凡正在给爷爷打电话,其手里还把玩着他的那把军刀。渐渐的秦子羽觉得自己正在接近一种熟悉的场景:远处的歌声,古依一嗑瓜子的声音,以及孙小凡讲电话的语气……这一切在他觉得都似曾相识的。熟悉的感觉越来越浓烈起来,就好像此刻的体会是回忆与现在层叠般的经历。秦子羽慢慢的合上了眼睛,好让周围的一切能够更像回忆般梦幻的融进自己的身体。

秦子羽喜欢这种感觉,尽管此刻发生的并不是多么有趣的情节,甚至是平淡的。但他想生命中能有几次这样奇妙的感应,自己遇见另一个自己般奇妙。他觉得这种奇妙体验的背后也许真的是因为存在着另一个自己,甚至无数个自己——在同一个时间点的另一个空间维度里,正在经历着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秦子羽想那无数个自己都会是时光穿梭回来的生命。都在重演中修改和弥补着每段旧时空间里的那个自己曾留下的错误和缺失,而我也只是那万千自己中的其中一个而已。那么我一定也背负着前路里无数个自己的美好寄望。因此我对待任何事物的时候都要小心翼翼的,以便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决定,以至于让每件事的结果都是完美的。那么“我”的生命就会在无数个自己的一遍遍重来后最终变得完美无缺。

而秦子羽觉得自己肯定不是那个最后终于完美重来后而荣归未来的那个自己。因为他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生命里已有了很多的错误和缺憾,所以他想在自己的身后一定也拖着另一个为完美目标而穿越回去的自己。只是隔着时间,隔着空间我们无法真正的触及和真实的窥见。

“小羽,快起来,要下雨了!”

秦子羽听到孙小凡叫声的一瞬,那熟悉而奇妙的感觉便一下子消失了,一切又恢复到了陌生而真实的轨道。一颗冰凉的雨滴落在了他的脸上,他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雨紧张的下着,好像是为了下完好让天空露出好看的星星似的。古依一笑了,为自己这种奇怪的想法。

孙小凡莫名其妙的看了看古依一,“你还有心情笑,还不赶快跑。”

“慌什么!又不是世界末日。”古依一笑的更甜了。

古依一不觉得淋雨和奔跑是多么狼狈的一件事。相反,她觉得这经历相当好玩。因为有他们在一起。看着身边一起奔跑着的孙小凡和秦子羽,古依一倒希望这雨能够下的再大一点,大的足以模糊视线,模糊时间和记忆。大的,足以模糊这故事的来路和去向。

“我们先到彩虹桥下躲一下雨吧!等雨小了我们在回厂里。”孙小凡说。

“那你一会到彩虹桥下来接我吧……嗯……那我等着你。”

桥下有一个女孩儿正在那儿讲着电话。

古依一一边用手指挤着头发里的水一边对着女孩儿笑了笑,女孩也笑了。为遇见,也为她们同样湿漉漉的头发。

孙小凡急匆匆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塑料袋,然后打开放到古依一的面前“快把手机放进去。”

“能不能把你手上的刀收起来,你这样挺吓人的。”古依一说着拿出手机放进了塑料袋。

“别废话,还有你的。”孙小凡说着把塑料袋移到了秦子羽的面前。

秦子羽也乖乖把手机放进了塑料袋。

“把手机给你之前我能不能先打个电话?”一旁的那个女孩儿乞求的看着孙小凡说,她紧握着手机的手在颤抖。

孙小凡莫名其妙的看着那女孩儿“什么意思……”

“我不是要报警,我只是想给我男朋友……算了,你拿去吧。”女孩紧张的说着,然后把手机递到孙小凡的塑料袋旁。

孙小凡看了看自己手里握着的刀子和张开的塑料袋,又看了看女孩握着手机的那只颤抖的手,不禁笑了,“你当我是打劫的了。”

女孩儿疑惑的看着孙小凡,“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我们是一起的,他只是怕我们的手机放在淋湿了的衣服口袋里会坏掉。”古依一说着对女孩儿笑了笑,“不过他刚才那样子真的好像打劫的呢!”

“是啊!吓死我了,刚才我还在想我怎么会这么倒霉,我刚买的新手机呢!”女孩儿心有余悸的说。

在雨由大渐小的过程里,古依一和女孩儿也渐渐由陌生变得熟悉起来。好像天空慢慢停止雨滴而安静下来是为了倾听他们的聊天。

“那你们在酒吧工作应该很好玩吧?不像我们在工厂里做事那么无聊。”古依一说。

“嗯……”女孩儿想了想,“可能比较自由一些吧,但久了也会觉得烦。天天在那样吵闹的环境里泡着,觉得人都麻木了一样。”

“是吗?”

“可我又受不了太安静的自己。所以挺矛盾的。”女孩儿说着耸了耸肩。

“太喧闹、太麻木了会觉得不真实,就好像躯体离开了生命一样。而太安静、太清醒了又会觉得很恐怖,就好像生命只剩下疼痛了一样。”古依一抬头看着已停止下雨的天空轻声的说,那声音轻的更像是在自言自语。

女孩睁大了眼睛看着古依一,而古依一却在自己碰到女孩儿眼神的时候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把话题扯的这么深沉,这么认真。

女孩儿拉起古依一的手紧握着,“没关系,我也不是对所有的人都这么聊得来的。”

古依一慢慢抬起了头,她感觉到了女孩儿握自己的手时那真挚的力度和亲近的温度。

“我要走了,他来接我了。”女孩儿忽然用手指指着他们头顶的桥说。

“谁?”古依一问。

“我男友。我听到了他的摩托车声。”

“点点,你在下面吗?”

一个男孩儿的声音由桥上传来。

“在呢!你等我一会儿。”女孩儿大声的回应着。

“那我走了。”女孩儿说着松开了她和古依一握在一起的手。

“嗯!”

女孩儿刚转身走不远,又急忙转身回来了,并且边往回走边从随身的挎包里取出了一支笔。

女孩儿用笔在古依一的手心里写了一串数字,“这是我的电话,有空来找我玩。”

“嗯!” 古依一点了点头,“我会的。”

“我叫石点点,石头的石,点心的点。”女孩儿边爬着通往桥上的台阶边回头对着古依一大声的说。

下载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知真相的我,简直伤透了心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想说杂文随笔

    失业在家两个月了!很不是滋味,也有些迷茫!不知要找怎样的工作才好,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是继续在家带孩子做家庭主妇?还是边工作边带孩子?现在妹妹的小孩现在也寄住在我家里,一......

    小小的我杂文随笔

    记得曾有人说,一粒沙会有一段故事,一滴水会有一个世界!而我就像是那一粒沙或着是一滴水,小的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我的存在。而我从来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被注定了会于别人不同。在......

    两个我杂文随笔

    认识我的人们,甚至包括多年跟我一起的同事,对我会有两个不同的印象。一个,也应该是大多数人,在他们眼里,我常是寡言少语,甚至不苟言笑,即便坐在我的身边,也最多是点头颔首,偶然放出一......

    伤,其实也是很美好的杂文随笔

    对于感情经历十分惨淡的我来说,笔下情情爱爱的文章屈指可数。真正有感而发想用文字来纪念的也就是前奏中提到的那两篇,仅此而已。而纪念的理由,很简单——毕竟曾经为她伤过。前......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杂文随笔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感知世界。每个人一天能接收的信息量都相同,仅仅是心灵敏感度的差别,不同的人才会最终摄入不同量的信息。残疾人之所以受到同情,是因为这是个“健全人”占......

    生活的真相痛并快乐着杂文随笔

    上星期,是我们某某分行授权中心要求作为授权员的我一年一次的下网点学习交流的日子。星期一,我欢天喜地地到了离家很近的、之前工作了好多年的农行营业部。我好像回到了娘家一......

    我想的杂文随笔

    记得她说的,一辈子总要有一次的认真。今天学校组织了心理调适活动,发言环节很勇敢地冲到司令台上去了。也没有想很多,就是单纯地觉得,如果不去可能会后悔很久。本来只想说对大家......

    我只是经过杂文随笔

    恍惚想起今日立夏。然而相比一周以前,今天才最不像夏天。夏日终于在节气上到来,尽管在温度上的灼热感已经席卷了这座城市良久。夏秋冬春,四季轮回。生活却一直在朝前推进。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