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字母能表示什么》的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积极探索发现。为了完成“字母能表示什么”这一节的教学任务,我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一首儿歌引入新课,接下来让学生用火柴棒摆如图所示的正方形
……并提出下列问题:(1)摆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2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3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面对这些问题,学生的兴趣立刻被触发了,求知欲也十分强烈,大家都跃跃欲试,争着做用火柴棒摆正方形的游戏。
当学生做完上面的三道题时,马上提出摆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这样就促使学生由动手到动脑,这时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大家竞相发言,课堂高潮跌起。待同学们弄明白后,及时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问摆X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并分组讨论、交流。然后总结:①4+(3x-1)②4x-(x-1)③3x+1④x+x+(x+1),最后又引导学生从一般到特殊。问摆6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摆2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这样上课,使学生在轻松、欢快的游戏中主动获取知识,深刻理解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使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场所,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体现了开放性。
缺点:点出课题过早,时机不当,重点不够突出。由于还做了一道由火柴棒摆三角形的题而导致新课没有讲完。这说明本人对教材分析不够全面,选材没有围绕教学目标。点题前没有设置一种障碍。对学生提问回答时,没有很好地分析清学生的思路,对一名女生回答的摆10个正方形需几根火柴棒?10+(10-3)×3没有认真倾听和分析而加以否定。最后摆6个,200个这们的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没有讲清用“6”、“200”代替,4+(3x-1),4x-(x-1),3x+1,x+x+(x+1)中的x。
第二篇: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学设计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课题:
3.1《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学设计
教师:马跃娟
一、教学任务分析
首先提供一个实际情景,不仅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字母表示数做铺垫。进而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究,逐步呈现由特例到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经历操作与思考、表达与交流等过程。学生分组合作是完成本节内容的关键,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合理表达规律,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本节课的重难点是:
1.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准备是: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每小组准备一盒火柴。
二、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由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它们是:① 情境创设
② 新知探究
③ 巩固新知
④ 书写规范
⑤ 随堂练习⑤ 作业布置。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环节 情境创设
内容:以成功公式和生活中字母表示一些名称的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学生
感受用字母表示的优越性,以为本节课字母表示数做铺垫。
目的:德育渗透,把数学的学习和学生学习意志的培养、学习品德的教育有机结合。
第二环节
新知探索
内容:提供教材上的实例,师生共同活动。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说明 理由”的过程。在对活动做回顾时,适时组织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一
个的特殊的情况入手逐步探求一般的规律,是我们探求某种规律的常用方法。(1)提出问题:我们按如图的摆法搭一行正方形。记录你所搭的正方形的个数和所用的火柴棒的根数。
(2)小组实践:按这样的方法搭建4个正方形要多少根火柴呢?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规律。
(3)探索交流:按这样的方法搭建10个正方形要多少根火柴呢?你是怎样做的?
学生积极思考,并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思想,在学生回答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的引导,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勇敢发言。
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搭 10个正方形的火柴根数:方法一: 4+(10-1)×3,方法二:1+3×10,方法三:10+10+(10+1),方法四:4×10-(10-1)。(4)应用新知:按这样的方法搭建100个正方形要多少根火柴呢?你是怎样做的?(5)引导:按这样的方法搭建任意个正方形要多少根火柴呢?你怎样表示?
这个问题意在使学生感受到任意个不好表示,从而强烈的感受到不用字母表示数就不行了。进而引出用字母x表示任意个。(6)总结: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目的:
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主体。“数一数”是最原始的方法,学生不难得到。“试一试”更进一步,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需要学生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要让学生通过动手,以及观察、分析、猜测、类比、论证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第三环节 巩固新知
内容:1.要求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的其他例子,如小学所学的简单图形的面积和体积公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式中字母可表示什么数。
内容: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再次经历上述类似的思维过程,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并进一步熟练代数式的书写规范。
1.明明上学步行,速度为v米/秒;亮亮骑自行车上学,速度是明明的3倍,则亮亮的速度可表示为____米/秒.2.有m个足球队参加“未来杯”足球赛,每队有18名队员,则参加比赛的队员共有______名.3.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课本104页随堂练习2)4.佛冈水库的水位高度由h米下降20米后的高度是
米.目的:自然过渡到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公式、法则,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巩目的:巩固学生对刚刚所接触的具体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一些习惯性表固了新知,把以学知识纳入新知,让学生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2.学生欣赏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1声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2声扑通跳下水……教师要求学生用字母表示这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从找规律的集体合作到旧知的梳理再到儿歌欣赏,学生学习有张有弛,教师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气氛因此而格外轻松,学生能很快掌握。第四环节 书写规范
内容:学生经历第三环节的练习后,会发现没有一个书写的规范,很多式子没法写,所以教师就代数式的书写规范作指导:(1)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将乘号写成点的形式或者省略不写。(2)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并把乘号省略。(3)数和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除时,除号用分数线代替。
目的:这一环节的内容本属于第二节代数式的内容,但是,教师在这里如果不强调,学生的作业将会一片混乱,而且,一旦形成错误的认识,随后将很难纠正。所以,将代数式的书写规范提前至此,但具体讲解时不提代数式这一名词。第五环节 随堂练习
示方法:2a不要写成a2等,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字母表示数。第六环节
作业布置:课本104页知识技能1,问题解决1.三、教学反思 :
第三篇:《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我上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方程中的《字母表示数》这一课,看教材时我觉得这节课内容简单,但比较抽象,在备课时我就尝试根据新课标理念和学生实际设计本节课,《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在本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三大特点:
首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怎样让刚刚接触这些知识的小孩子理解“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在什么情况下用字母表示数”呢?于是,我采用了上课初,我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电视台标记(cctv)、扑克牌(A、J、Q、K)和肯德基(KFC)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从这里感知到字母代表的意思,然后从生活中提出有字母的事例;其次我选用了学生喜欢的儿歌《数青蛙》,通过唱儿歌,来体会、认识到用字母表示数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做到了“生活性”和“数学性”相结合。
其次、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知识,变“学了做”为“做中学”,教学反思《《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我把书上的淘气与妈妈的年龄之间的关系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上我找一名学生与我配合做游戏,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愿意上台,这一下就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了。在猜老师的年龄时,孩子们的热情很高,这样我就很自然地引导到我与该生之间的年龄关系,从而引出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两者的数量关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让学生能够接受了抽象的知识。
最后、习题设计有趣,生动。
本节课在学生学完新知后,其精神正处于疲惫状态,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思维充分活跃起来,我在习题的设计上下了一番功夫,我给每道题都配上了学生喜欢的卡通人物,题目的颜色很鲜艳。我设计了唱儿歌,让学生放松心情,同时在这里我采用了绚丽的图片吸引学生。同时,我还引导大家回忆以前学过的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出来儿童用品大全。学生兴趣很高,从而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
但是,我觉得本节课我还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讲课时,我对学生的信息反馈不到位。课堂上教师要“耳听四方,眼观八路”,将学生中反馈的信息迅速纳入下一进程的教学活动中去;但我只是点了个别学生,尤其是在说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所表示的意思时,没有认真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在课堂上多数都是被我点将的,没有能听取各类学生的意见;学生练习情况也应既有互评,也有教师根据学生基础适时抽查;优则按高标准要求与评价,差则按低标准要求与评价,并及时给予个别点拨,在课堂上体现分层教学的思想。本课在反馈与评价上显得不够全面,因材施教的思想不够鲜明。
结合对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知识和本次课堂教学的深切体会,让我感到我们不仅要学习教材、领悟教材、学会超越教材,更要了解学生,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我的课堂效益才会更高。
第四篇:《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用字母表示数》教学反思
四年二班 杨志宏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用字母表示数,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比较难以理解的。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学习,就会给学生的思维带来很大困难。青岛版教材给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提供了一个具体生动的生活情境。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真实数据来学习相关内容,将“黄河掠影”与数学学习融合在一起,既能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领略黄河的风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这样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引导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即符号化)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教学中,先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初步感受这样的问题无穷多,再让学生在列算式解答问题过程中,充分感受到这样的算式写不完,产生探究、创造的欲望,从而逐步抽象出含有字母的式子。这个过程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真正充分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即符号化的全过程),学生自己归纳、概括知识,加深了对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的理解。
3、巧妙设计练习,扎实训练“双基”。
新一轮课程改革,并不意味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而是要进行合理的扬与弃。本节课就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我们教学中传统的做法,即“双基实,变式精”,充分做到了“分层练习有保证、变式练习有体现”。在练习与应用中,教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有新意的习题,并且都是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提炼过的)、服务于生活,使学生在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的同时,“双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夯实与提高,也为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有机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体现数学味的课堂。
教学中力求让课堂充满数学的思考。本节课,在学生参与创造、运用新知的同时,极好地渗透了符号化、函数、辩证等数学思想,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
4、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既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也是一个经验共享、相互启智的过程。本节课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多次合作、讨论和交流的机会,学生的思维在讨论中进行碰撞和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使思维变得更加缜密与深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简洁美,增强学生的数学情感。
总之,本节课教学设计力求结构严谨、条理清楚、层层深入。既重视知识本身的建构,又重视课堂结构的建构,充分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一建构特性学习过程。
2016年5月17日
第五篇:3.1字母能表示什么教学设计1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1.字母能表示什么
教学目标是:
1.能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和计算公式。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知识与技能)3.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过程与方法)
4.培养学生认识事物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过程。(情感与态度)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情境创设
内容:
提供便于学生感受需要使用一般性符号表达事物的实例。如:“一支青蛙一张嘴,两支眼睛四条腿„„”,让学生想方法用一句歌词将它唱完整。
目的:
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特殊问
题上升到一般问题的方法,产生认知冲突。效果:
清唱上面的儿歌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合唱能产生共鸣,若配上徐徐的清风、金黄的稻浪、摇曳的荷花、悦耳的蛙鸣的画面会更醉人。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很多学校课前一首歌是惯例,这种自然的渗透更说明生活处处有数学。
让学生“想个办法”不是困难,一般学生是能得出结果的,这就是学生的自我构建,主动学习的状态是最重要的。
第二环节
新知探索
内容:
提供教材上的实例,师生共同活动。要求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说明 理由”的过程。在对活动做回顾时,适时组织学生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从一个
个的特殊的情况入手逐步探求一般的规律,是我们探求某种规律的常用方法。目的: 这个过程是本节课的主体。“数一数”是最原始的方法,学生不难得到。“试一试”更进一步,用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需要学生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方法,最终形成符号表示的过程,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从中获益是这一过程的关键。
“想一想”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经历探索规律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方法五”是书本没有的方法,它渗透了镶嵌思想、涉及了分类讨论思想,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是这一环节最大的成功。
要让学生通过动手,以及观察、分析、猜测、类比、论证等一系列自主探究活动,逐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效果:
三个阶段层层递进,一般学生能用一种或几种方法找出规律,并用字母表示其规律。我听过几次这个内容的课,发现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是学生聪明才智得于展示的保证。他们可以构思出我们不曾想到的方法。学生对他人想法的理解也会极大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环节 巩固新知 内容:
要求学生说出用字母表示数的其他例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式中字母可表示什么数。目的:
自然过渡到字母表示以前学过的运算律、公式、法则,不仅复习了旧知,而且巩固了新知,把以学知识纳入新知,让学生有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效果:
从找规律的集体合作到旧知的梳理,学生学习有张有弛,教师留心观察学生中出现的个别特例,课堂上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形成有机的结合,气氛因此而格外轻松,学生能很快掌握。
第四环节 课堂感悟
内容:让学生交流这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知识和方法方面的。目的:
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感,准确全面的表述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培养及时归纳知识的习惯。
效果:
学生发言非常积极,一般学生能够从中有些感悟。第五环节 随堂练习内容:
提供一些实例,让学生再次经历上述类似的思维过程。布置作业。目的:
巩固学生对刚刚所接触的具体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比如一些习惯性表示方法:2a不要写成a2等,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字母表示数。
效果:
少数学生对一些有复杂关系的问题求解有困难。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