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尚往来之我见的散文
礼尚往来是一种民间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亲朋好友之间,你有喜事我去贺喜,我有喜事你就得还礼,喜事就要有一个喜庆的氛围,没有人来贺喜,这喜气又从何体现呢?
老祖宗留下的游戏规则沿袭到今天,人们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互相贺喜成了被动的金钱交换,我给你贺喜就像放帐,我给你还喜好像还债。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增加,贺礼的数目也越来越大,动辄就是百元以上大钞,并且参加的人数贺礼的多少,成了衡量喜事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有那么一些人,热情依然不减,无论大小事,一味用大操大办来显示自己的人气旺盛。而有的权贵之人也趁机大敛钱财,办一次喜事收的贺礼,足够普通人家生活一辈子。而前来贺喜的人们,又有几个是心甘情愿的掏腰包的呢?有的有事相求让领导行个方便,有的是怕领导找麻烦,更多的是人情债不得不还。对那些中下等收入的人群来说,越来越多的贺礼已经形成沉重的负担。贺喜成了要钱的代名词。特别是节假日喜事集中的日子,更叫人谈喜色变,苦不堪言。常听到因贺礼而发的满腹牢骚,一月工资行礼不够,常看到那因委屈而抱怨的脸。我的一个同学没有工作,而老公的单位不景气,每月只有三百五十元的工资,你说这钱除过贺喜外,自己的生活该怎么安排。现在像这样的家庭,又何止一家?
听惯了人们贺礼之后的满腹牢骚,我决心向这个游戏规则进行挑战。每逢喜事,坚持尽量不增加别人的负担,尽量缩减到最小范围,家庭困难的亲戚,则封锁信息,对曾经有过礼尚往来的同事,也羞于以贺喜名义通知来还礼,但这样做的结果却产生了一个新的矛盾,自己的良苦用心却常常被人误会,因此常常被朋友指责为不讲礼节不懂路数的马大哈,被亲戚指责为瞧不起穷人。但我不为所动,仍然我行我素。前天孙子过岁,正好三九寒天,大雪漫天,亲戚朋友一个也没有通知,只想两亲家坐在一块简单的吃顿饭了事。但是预料之外的是亲戚一个也没有少的冒雪来为孙子贺岁,我在感动的同时又不由得发出感慨,这千年的习俗不是说不要就不要了的。
春节的游戏规则沿袭到现在,已经变得相当的乏味,每到春节来临,人们近乎疯狂的采购各种礼品,商家也看准时机在这时滥竽充数大捞一把,一到大年初一就开始互送礼品,而这些礼品一旦送出去,就再也居无定所,不停的被人们转移到各个亲戚家,等所有的亲戚家都光临一遍以后,就已经面目全非,无人问津了。所以每年的春节我都要呼吁,我的亲戚朋友,来我家不要不带礼品,只是集中在一块吃饭,交流,放松。但总是得不到亲戚朋友的响应,因为春节送礼已经成了人们的习惯。可见这个游戏规则的根深蒂固。
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这天经地义的游戏规则,本来也无可厚非的。况且我一介平民,人言微轻。但我却希望人们在具体操作这个规则是把握好度,不是有句古话,礼轻仁义重吗,我相信喜庆的氛围靠人们衷心的祝福而不是被动的还债来形成的。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一定会有更好的喜庆形式来代替这古老的游戏规则。
第二篇:散文教学之我见
散文教学之我见
城关区青石小学 时小花
在我重要的学习阶段,散文就像一枚枚撒落在海边的贝壳,小巧而精致,总忍不住拿在手中细细把玩,又像月夜下的一朵雪莲,如此娇美,却总也看不清晰。是的,每每途经荷塘,总忍不住停下脚步,感受心情颇不宁静的叹息;秋风萧瑟,总想说上一句“让我也饱尝一尝这秋的滋味吧!”;当离别的火车驶向远方,脑海总浮现一位父亲的背影;当生活的痛苦让我倍感压抑,心头总能开出朵朵百合,闻着花香,又不知不觉看到了一大片紫藤萝瀑布„„
我是爱散文的。那时,是对散文单纯的喜欢,喜欢那优美的文字,喜欢那悠悠的韵律,喜欢那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深意。现在,作为老师,要去教散文,顿时觉得不知从何入手,结合才学的一点知识和微劣的教学经验,就班门弄斧,简单谈谈我的看法吧!
一、何为散文
当发现一些议论文也选入《世界散文精品选》之中时,引起我深长的思考,散文的范围也许远不止我之前的理解。《辞海》说:“散文”,文学的一大样式。为区别于韵文、骈文,曾将中国古代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史书在内,概称散文。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及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戏剧文学并称的一类文学体裁。其特点是:通过某些片断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篇幅一般不长,形式自由,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语言不受韵律的拘束;可以抒情,可以叙事,也可以发表议论,甚或三者兼有。散文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等。《文学词典》也把报告文学和杂文划归一类,但事实是,报告文学和杂文已经突破了散文的一些特点,如杂文的政论性质和社会评论性质,报告文学的纪实性质,已经压倒了散文的“片断性”、“灵动性”及“形散神聚”等特点而居于主要特征的地位。再如中等师范学校的语文教材,把散文分类为状物、写景、叙事、记人四种;《文学词典》按表现手段把散文分为抒情、叙事、议论三种;《辞海》又分为杂文、小品、随笔、报告文学等等;全国职业高中“八五” 规划教材中,则把散文(内有《绿》《荷塘月色》)与议论文(内有《拿来主义》)、文言文(内有《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采草药》《雁荡山》)、记叙文(内有《雨中登泰山》《天山景物记》)及说明文并列起来。所以,教师要为学生讲解散文,界定其概念的外延,就必须自己先理清楚。郭风在《散文浅说——散文的分离.归化.渗透„„》中的见解值得重视。他说,先有诗歌,后出现散文,随着诗歌与散文的混合而出现韵文,也出现戏曲以至散文诗。此即古代的三大文体即诗歌、散文和戏剧。在一定条件和文学气候影响下,散文从本体中产生了小说(在我国如唐传奇)。降至现代,散文又从本体中产生了杂文和报告文学。几乎与此同时,诗歌、小说向散文归化、回流,于是出现了自由诗、散文化的诗、散文化的小说。如此梳说自古至今“散文”概念的演变,是能够解释得通的,对于廓清模糊、混乱的文体观念也有着重要意义。据此,有人把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唐以前为所有的非韵文体统称散文;唐至“五四”,除小说以外的非韵文体为散文;“五四”至今,除小说、报告文学、杂文以外的非韵文体为散文。而此三个时期的“散文”都是“广义”。狭义的散文分类似乎不宜按表现手段划分,而宜按内容为主、形式为辅的划分方法去划分,如状物、写景、叙事、记人、游记、历史等。如此,学生会更易接受一些。因而,首先得明白散文的概念和范围,心中有数,才能胸有成竹。
二、“贵在有我”的体悟
散文通过谈天说地、写景抒情、托物言志,揭示生活的本质和人生奥秘的真谛,能给人以强大的思辩力量,能诱导读者去探索宇宙奥秘、追寻历史足迹、思考人生价值,给人一种深邃悠长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师教学散文,就要让学生感悟这种哲理,并学会怎样感悟,直至应用到写作中去,这是散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觉得散文就像一位禅师,将深刻的道理放入一个美好的情境里,让你步入美好的同时,也感受体悟着深深地道理。所以说,在教学上只有教会学生感悟哲理,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散文的深层意蕴、奇妙意境,感受到散文的真正魅力,从而激发其审美的强烈愿望,和模仿写作的冲动欲念。
借用名家的话,散文,姓散,名文,叫自我。散文就像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时时彰显着它鲜明的个性和主观愿望,那是一幅会说话的油画,无时无刻不在向你表达他的想法,即便说得如此朦胧,但是难掩一颗悸动的心。所以,如若能体会作者这般心境,也不枉费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立意架构的一片苦心啦!因而,体悟感受,并且培养学生一颗善于感受的心,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散文有不同的类别,体悟的侧重点也是因文而异的。散文具有记叙、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与此相应,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和议论性散文三种。
⒈记叙散文 以记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称为记叙散文。记叙散文叙事较完整,写人人物形象鲜明,描写景物倾注作者的情感。这类散文与短篇小说相似,但又有明显的区别。就叙事而言,散文所述的事件不要求情节完整,更不追求曲折变化,而小说对叙事的要求要较散文高得多;另外,散文在叙事的时候需要饱蘸情感,小说的情感则主要由人物体现出来,不须作者明确抒发。就写人而言,小说要求努力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典型人物是作者虚构出来的。而散文中的人物则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进行某些剪裁加工,注重对人物进行写意式的描绘。根据该类散文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又可将它区分为记事散文和写人散文。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如许地山的《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断的剪辑,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另外,这类散文中还有一种偏重于描写景物的一类,这种散文描写一地的景物,除一些风土志以外,主要是游记性散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山川景色、风俗民情、名胜古迹都属记游范围。游记散文最主要的特点是: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必须完全真实,不允许夸饰和虚构;但又不是照相似的实录,而是作者融情于物,达到情景交融。
⒉抒情性散文
主要用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叫抒情散文。富有情感是所有散文的共同特征,但与其他散文相比,抒情散文情感更强想象更丰富,语言更具有诗意。抒情散文主要用象征、比兴、拟人等方法,通过对外在形象的描绘来传达作者的情思,因此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是这类散文最常用的手法。而直抒胸臆的方法,在文章中可以出现,但通篇用此一法者并不多见。托物言志式散文,即象征性散文,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或意蕴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如杨朔的多数散文,矛盾的《白杨礼赞》等。借景抒情的散文,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刘白羽的《日出》等。
⒊议论性散文
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论散文。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它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严密的逻辑;既要以情动人,又要以理服人;融形、情、理于一炉,合政论与文艺于一体。鲁迅先生的杂文、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都是典型的议论散文。
因而,散文当作为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散文类型做不同的侧重,总体来讲,还是要注重吟诵和朗读,耐人寻味之处,再做一点拨,抓住散文的特征,体悟感知。
三、精妙绝伦的表达
一个好的想法是需要一个精妙的表达方式来传达的,这就是散文的表达了,包括构思,表现手法,表达方式,语言修辞等等。散文,取材范围很广,内容非常丰富,篇幅却不长,形式灵活,语言运用自由,而且非常优美,不想诗词那样严格的韵律要求,骈散结合,更增加了几分灵动。这种种自由灵活的表达方式,对于读者,对于教师,对于学生,就要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了。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发现所教散文的特点,启发引导理解,并加以总结。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朗读和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了,以至背诵下来,即使不理解,“无意识记”、“无意渗透、熏陶”的作用,也是非常巨大的。许多背诵诗文多的学生,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呈现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成长趋势,无论是写作、谈吐,还是气质、风度,明显有长足进步。其次,教师恰当的点拨也是很重要的。譬如朱自清《绿》,除了让学生熟读全文、背诵重点段落之外,教师应归纳修辞,如可重点分析比喻的妙用,但不要太“絮”。而对《荷塘月色》教师宜点拨“叠词”的妙用,然后让学生熟读、背诵,体会汲取。碧野《天山景物记》和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宜重点分析作者绘画渲染般的写景手段——联系地而非孤立地写景,等等。总之,教学散文宜以指导学生熟读、背诵为主,以点拨为辅;如此学生汲取语言营养才能收到理想效果,否则教师太“絮”,就会出现油水分离的无效状态。
四、尝试仿写
我们教学散文,目的不仅仅是鉴赏;只是提高鉴赏能力,还远远不够,目的要教学生会写散文,通过散文这个“入口”为其他文体的写作做好文笔准备,并最终为塑造学生美的心灵、雅的风度,及为培养学生创造人格、创新素质奠定坚实基础。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有这方面的经验,最起码要懂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就无法指导学生写好散文。
在仿写这一块,我就发现很多学生特别钟情模仿优美华丽的语言,堆砌着辞藻,强说着哀愁。也许为赋新词强说愁是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散文这种形式又极为适合这种表达,这种迎合是很自然的,一方面,它激发了学生练习散文写作的兴趣,毕竟这也是反应他们现实心境的表达途径。另一方面,教师要注意纠正这种以辞藻华丽,或过于注重外在形式的模仿,表达朦胧作为散文优劣的评判标准。学习散文写作,既要掌握华丽的文采,也要掌握朴素的文采。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难。徐迟的文章是很有文采的,他常用赋的方法兼用比、兴修辞,使得文采华美。但是他说:“只有写得朴素了,才能显出真正的文采来。古今大散文家,都是这样写作的。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素。而文采闪耀在朴素的篇页之上。”我们还要看到,不管是华丽的还是朴素的,散文的富有文采的语言都是从新鲜、活泼的口语中来的,也是对优秀的古代散文创造性的继承,也是作者仔细选择、锤炼和加工的结果。因而,作为教师,要正视这一创作规律,多加研究,勤于总结,甚至勇于“下水”,亲身体验,才能找到写作散文的最佳状态,也才能更有效地教学散文。
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里说人情。我在散文的世界里,洋洋洒洒说了些个人的一点心得体会,希冀在我的学习中寻求散文教学的出口。秦牧说,散文像苏州的园林,小是小了,然而却境界深邃,天地开阔。我愿醉心于小小的园林,收获别有洞天的意境。
第三篇:鲁迅散文特点之我见
鲁迅散文特点之我见
小时候,从书本上初识鲁迅先生,在周晔的笔下,我们对他有了最初的了解,一个关心劳苦大众,关注下一代的伟大人物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长大些,妈妈就送我一本《鲁迅作品选》,面对着一个个不曾用过的词语,一句句似懂非懂的语言,我几经努力,也未能理解其内容,妈妈反复指导,还是不能深入其中。鲁迅先生的语言的确是丰富,文章实在是深奥。后来,老师带领我们去《朝花夕拾》中徜徉,我才渐渐喜欢上鲁迅先生了,才开始真正地认识了这位世界之大文豪,领略了他的风采。
今年暑假,我细读了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我带着对名家无比的崇敬去研读,但读起来还是那样的困难,似乎每一个字都有着深刻的内涵,每一句话都是那么余味无穷,每一篇文章都是那样寓意深刻。除了学过的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外,其他的还是难以捉摸,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坚持读完了全书。我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把知识积蓄下来,也许不久之后我就会慢慢理解吧。
开学后,再次拜读《朝花夕拾》,我就像遨游在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中一样,历史故事,文学艺术,神话传说„„都铺天盖地地向我涌来,运用这么多知识写一篇散文,我们能不被深深地吸引吗?这也许才是真正的艺术,既然写散文集要广泛地涉及知识,各种各样的知识,做到“形散神不散”。那么引用更多的典故,写更多的事例,自然会更加丰满所要表达的主题,这不是一种堆砌,而是知识丰富的表现。
翻开散发着馨香的《朝花夕拾》,从《阿长与山海经》《父亲的病》到《藤野先生》最后到《范爱农》无处不洋溢着真善美的情感和人文主义的气息。“仁厚的黑暗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这些富有情感的句子,在朝花夕拾中不时地出现。一个如此伟大的人物,他的心中却时刻关心着保姆长妈妈,时刻惦记着自己的父亲,时刻难忘自己的恩师„„以前总觉得自己与鲁迅先生的距离是那样的遥远,鲁迅先生是那样的高不可攀。没想到,再了不起的人也有常人的情感,甚至更强烈,更真挚,他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论尊卑,不分性别,不管年龄。多么令人感动呀!这一声声法自内心的呼唤,不也大大地增
强了散文的艺术效果吗?用心写作,用爱呼唤,用情感人,我真的是受益匪浅!
再去看看我们最熟悉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一定会陶醉于鲁迅先生那可爱的环境描写,“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花子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去了。”这些美妙的句子如同清新的风一般吹拂着我稚嫩的心。如果我也能像鲁迅先生一样,将景物描写的这般生动,这般成功,那写文章还用愁吗?我的文章也一定会增色不少。我上网看过百草园,欣赏过三味书屋,那里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菜园子罢了。可就是这平平常常的事物,在鲁迅先生的笔下,是那样的充满情趣。我想:在他心里,那一定是最美的地方,最值得回忆的住所。
一遍遍地去读《朝花夕拾》,一次次地去领略鲁迅的散文,我深刻地感受到他那亲切的文人气息,更尽情地吮吸大文豪身上散发出的笔墨浓香,在这位大文豪身上,我领略到的不仅仅是它散文的自由随意而又富有浪漫主义、人文主义特点;更是被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文孺子牛。”的品格和精神所折服。
现在,我已经能读懂鲁迅先生的作品了,我也开始喜欢鲁迅先生了,我更深深地敬佩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
第四篇:写景散文赏析之我见
写景散文赏析之我见
[摘要] 优秀的写景散文能给人启迪和力量,关键在于这类散文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做到通过情,理,人来营造一种意境,蕴蓄一种哲理,赋予一种灵性。
[关键词] 散文;情;理;人
“情”、“理”、“人”是写景散文创作中十分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研读众多的写景散文,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凡是优秀的写景散文,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往往做到了这样几点:
1、在景物描写中努力创造一种意境。
2、蕴蓄着一种哲理,3、赋予一种灵性,也就是说很好地把握住了写景散文中的情、理和人。这是我们在进行写景散文创作时应该借鉴的地方。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作品谈一下在这方面的体会。
一、写景散文中的情
我们知道,在写景散文创作中,必然要进行景物描写。而景物描写最讲究诗情画意,也就是说它追求的是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但是,景物本身谈不上什么情,只是作者在进行景物描写时,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容人到景物描写之中。这种主观感情包括作者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憎等等。这样才使景物描写顿生情意,达到一种情景交融的效果,并由此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即印证了古人所说的一句话:“登山则情满山,观海则情于海”。如朱自清的<春)。在这篇写景散文中,朱自清就是将自己浓烈的感情凝铸在文章中。朱自清写草:“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树:“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写风:“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写雨:“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人家屋顶全笼着一层薄烟。”这样一写给人的感觉是,这是一曲多么迷人的春之歌,一副多么富有诗情的春之画,把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对生活的爱,对未来的憧憬抒写的淋漓尽致,产生一种景中有情的效果。
二、写景散文中的理:
我们知道景物描写的最高境界是由自然而人生而社会,生发出一定的理来。写景的真正目的在于表明一种态度,阐发一种认识,宣扬一种道理。所以,写景要有明确的立意,不要为写景而写景,纯客观的写景是毫无意义的,这一点我们在刘增山的<秋魂)中同可以感悟到。在这篇写景散文中,作者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秋天不同的景物,感受它们哲理的内蕴,用精炼而形象的语言把他们表达出来,展示了秋的灵魂和神韵。散文共分七节,在每一节中我们都能感到“理”的存在,具体如下:
(1)秋实,这一节里作者写秋实把自己的收获归功于风、雨、光、热,突出秋实的虚怀若谷,引发出对果实如何成熟的思考,这一节最后靓个反问句“世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有不经过光射日晒而成熟的果实吗?”告诉人们要想获得成功,早日成熟,就必须经过苦难的考验。
(2)秋色,这一节中作者让金黄的谷子,红色的高梁,雪白的棉花,黑色的墨菊申述自己的颜色,然后让秋天自己说“,不,不,我是五彩缤纷的”,而这缤纷的色彩正是不同景物的不同的色调汇集而成的,从而体现出秋色博大的胸怀,能容纳万物。
(3)秋味,这一节中作者同样让苹果、甘蔗、槐籽、青椒、红果来回答秋天的滋味,进而让秋天回答出:“我的收获是充满着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使人自然地想那些饱经忧患的庄稼人,(4)秋风,这一节里,作者说,秋风送走了秋天,迎来了寒冬,看似冷酷,但作者透过这表面的冷酷,写出了秋风那慈母般的心肠,表达了自己对秋风的赞美之情,所以,作者最后说:“感谢秋风吧,别曲解了他那一片保护生命的慈母的心肠”。
(5)秋叶,这里作者写秋叶“飘悠悠”,“似乎忧心仲忡”,然后一问一答,在回答中安慰秋叶,在安慰中写出了秋叶不是留恋枝头,也不是忧虑命运,而是在努力寻找,寻找一个不寻常的结尾,抒写对秋叶的赞美:“生前苦累劳作,作尽贡献,飘落也要来找一个有意义的归宿”。
(6)秋土,作者这里写秋土丰腴的土壤,它孕育了成熟的果实,用自己诚实的心证明着劳动者勤懒、好坏,作者最后让秋土告诉人们:在播种时,最好先想想秋天会有什么样的收获。这难道不像哲人般的警告:一份播种,一份收获,种什么,收什么?
(7)秋景,秋天的景色是善良的、宽厚的,虽然黄莺哑了,蝴蝶躲了,花儿谢了,杨柳枯了,但它仍然热情地接受着,并不因此而拒绝,用秋景的话说:“如果那样,我不也变得一样薄情了吗?”展示出了秋景博大的胸襟,仁慈的情怀。
秋实、秋色、秋味、秋风、秋叶、秋土、秋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秋,也就构成了秋的灵魂和神韵,使之存在着丰富的思想,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也使(秋魂)成为一篇上乘的写景散文。
三、写景散文中的人
人们常说要把景物写活,这个“活”即为一种灵性,而赋予景物以娄性的方法不止于以动写静的拟人的手法,最有效的是融人人的活动。人也是风景的构成者,人的活动可以给环境、丰富自然景色的内容,使自然景物充满光彩,这一点我们在一些上乘的写景文中就能看到。朱自清的《春》中,有几次写到人的活动: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人和春天一起流动,人和春天融在了一起。
“在乡下,小路上,在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人,活动于春天的所有空间,人的活动是春雨中最有诗情的流动画!
“那些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劳动了一天的人们,三三两两地来到了这软绵绵的沙滩上,尽情地说笑,尽情地休憩――人,闲适,欢愉,无忧无虑,使沙滩像平静海面上不断地从这儿涌起波浪。”
试想,如果山区这些写景散文中投有关人的活动,景物夜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光彩。可见,景中有人,则赋予景物以人的灵性,景也就成为活动的景,立体的景了!
据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一篇写景散文中如果少了情、理和人,便不能算一篇优秀的写景散文,便也不能给人启迪和力量。故我们在创作写景散文和欣赏写景散文时应牢牢把握住以上这三点。
第五篇:抒情性散文教学之我见
抒情性散文教学之我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语文教学中提倡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基于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不但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设计,而且还应考虑学生的学法以及文体类型。抒情性散文以抒发感情为主,它主要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对事物直接抒发感情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首先,从抒情性散文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上来说,抒情性散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切合新课改下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目标维度的要求。在“知识和能力”方面,注意引导学生积累新字词,通过对这些新字词的积累转化为自己的语文写作与实践能力。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提倡学生的自主阅读与个性阅读,尊重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使学生在自主品味的学习过程中理解课文。同时,在把握抒情性散文的文体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抒情性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借景抒情。抒情性散文中的语言饱含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因此,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维度
一、初步感知,理清线索,找出文眼。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形散神聚。形散,是指取材广泛自由,表现灵活多样;神聚,是指散文立意明确,题旨集中。散文之所以具有形散神聚的特点,那是因为散文中的线索把文章中看似分散的内容与形式连接成了一个“神聚”的整体。线索是指贯穿全文的某一事物或某一思想,它可以是景,可以是物,可以是事情的发展,也可以是人物的心理或情感变化。散文的线索是作者的思路在行文中的体现。抒情性散文的线索有些较隐晦,有些较外露。较隐晦的线索在文章中的表现往往是含蓄蕴藉,文脉时断时续,教师应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与理解后再启发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蕴涵的线索。而对于较外露的线索,教师可以在整体感知课文阶段引导学生找出文中的线索,这样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把握课文的思路,作者的写作技巧等。不少的优秀散文都有“文眼”。文眼是一篇文章构思的焦点,它可以是深含哲理的一个句子或一段话,可以是饱含激情或表达深刻感受的句子,可以是揭示中心的一个词语或词组,甚至可以是一个特殊的标点符号。例如《山中访友》的文眼就是饱含作者激情的句子“带者满怀的好心情”。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抓住文中的文眼,给课文定下整体的感情基调,将对学生理解全文的基调起到很大的引导启发作用。
二、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推敲词句。《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就语文课程的性质提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抒情性散文的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言美。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灵活而富于变化。有的朴素淡雅,有的简洁明快,有的优美隽永,有的含蓄凝重[]。如《山中访友》中的语言轻快明丽,富有童话色彩。所以要想使学生体会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通过反复的朗读。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除朗读外,还有默读、泛读、精读等阅读方式。朗读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朗读学生一方面可以领会到抒情性散文的语言美,另一方面还可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所以要想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抒情性散文的美就必须进行口、耳、情皆到的朗读。抒情性散文有的是通过借景抒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的是通过托物言志,如高尔基的《海燕》;有的是通过直接抒发感情的。前两者是间接抒情,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文中深晦难懂,别有用意的词句进行重点讲解,使学生在理解这些词句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别有用心”。
三、合作探究,展开想象,体会意境。教师在本堂课采用了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并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同样也缺少不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与探究。一堂成功的抒情性散文课堂教学不应该只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绘声绘色的自我陶醉,更应该有学生的情感参与。所以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可用对话型教学的方式,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课文的对话、学生的自我对话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展开想象,体会意境的目的。散文的意境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的描绘熔铸在作品中所引起读者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7]。要想使学生有效的体会抒情性散文的意境,一方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另一方面,教师应抓住文中典型的景、物描写引导学生体会景、物的特点,掌握作者抒情的凭证,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中,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抒情性散文的能力。
四、个性体验,情感共鸣,拓展迁移。教师通过巧设情境,批文入情导入新课,学生在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后就老师的提问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教师通过提出“读出问题”这一教学目标,把文中富于哲理的经典语句指出来并和学生共同探讨,以使学生的思路迁移到对作者内心世界、思想感情的体验与理解上。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动宽松的教学情境,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体验,学生通过对课文的个性化体验与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发生碰撞,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体验到不同的情境、语境,从而与作者、文中的角色产生情感共鸣[3]。在抒情性散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坚持“披文入情”,引导学生领会作者丰富而独特的思想感情,使学生把握课文的主题思想。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通过布置课堂或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摘抄文中或优美或富有哲理的句子,使学生形成摘抄积累的好习惯,为他们日后写作提供优美的语言素材。加强学生对抒情性散文的课外阅读,一方面可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语感,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可使学生间接的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生活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