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为何恭维让我们不舒服美文
尽管当前的积极肯定文化(也就是多恭维)非常流行,但人们可能对那些太过随意表达称赞的人持本能的怀疑态度。大量的恭维可能要么反映出不真诚,要么说明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人们对称赞所作的反应也很能说明问题。
那些受到恭维的人可能特别不善于进行应对。有些办法可以对恭维进行转移。但最令人厌恶的做法可能是:当被称赞“夹克好漂亮!”时立即回应“我喜欢你的裙子!”而对方可能紧接着作出如下更谦卑的回应:“你说这件旧衣服吗?它看上去就像是我从垃圾桶里捡来的!”但是,为什么人们在受到恭维时如此纠结呢?
一种简单的解释是,人们进退两难:接受恭维有违谦虚准则,转移或否认恭维则有损恭维的社会功能。
这种解释或许很有道理,但没有解释为什么受到恭维的人不选择用一句简单的“谢谢”来回应。事实上,说“谢谢”从而接受恭维从根本上讲意味着欠下人情。
在大部分时间里,人们都很清楚交换条件:他们用这件东西换那件东西。但在很少見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准备好用什么去回报,于是可能产生负罪感。
第二篇:绝妙的恭维美文
美丽是很难得的气质,但恭维美丽且恭维得漂亮,就更难得了。
以美丽著名的德文希尔女公爵有一次从马车上下来,附近刚好站着一个清道夫,他正在点一支烟斗。清道夫看见了女公爵,惊叹之余大声喊:“您的眼睛可以点燃烟斗!”此后再有人恭维她,女公爵都觉得索然无味了。
法国作家伏尔森的好友丰特奈尔是一位有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他97岁时还谈笑自若。
一日,他在社交场合遇到了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子。
他对那位女子说了很多恭维话,片刻之后,他再次经过那位女子面前时却没看她一眼。
于是那女子对丰特奈尔说:“我该怎么看待你的殷勤呢?你连一眼也没看我。”
丰特奈尔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若看你一眼只怕就走不过去了。”
第三篇:为何要雇用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一)
为何要雇用让自己不舒服的人(一)每个机构都有这样的人:脾气不好,难以相处。对任何一个其他人看来都合情合理的决定,他(她)一定会提出反对;当其他人都得出结论、达成共识时,他(她)还要坚持延长讨论。
试图将企业中的管理团队改变成统一风格是危险的,这会在决策时出现一边倒的意见,使企业陷入固定的运营模式,缺乏创新;风格的形成是长期的结果,相对稳定,要改变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对职位越高的人,更带着固执。
因此,《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提醒说,“如果你的团队中有一个成员行为不当,那你就该检查检查,她是否只是个信号,意味着团队里有更深层的问题存在。当然,也有可能该成员就是个傻瓜。”但是,大多数职业经理人看起来都不像傻瓜。
没人喜欢矛盾冲突,但聪明的老板总会雇用令自己不舒服的经理,他会下功夫使不同类别的成员了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并用好这种区别。就像在一个篮球队里,身材高大的队员固然受欢迎,矮小一些的看起来好像根本不适合这个团体,无法胜任场上的任何位置。但只要他尽全力做好份内之事,并且同伴们知道他非常灵活,身材矮小又何妨? 美国《快速公司》杂志编辑塞思?戈丁在他的《公司进化》中提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同事走进某快速成长的上市公司CEO的办公室,请示是否能批准成立一个5人小组来负责设计公司急需的下一代产品。他们愿意搬到街对面,找一个租金低一些的办公室工作,并且所有5个人都自愿少拿工资,多拿股票期权,以此来证明他们有信心能开发出确有价值的产品。
这位CEO思考了一分钟,然后说,“我不能让你们几个人做这件事。假如我允许你们做,其他人也都会想来做,那样我们就没有人留下来完成生产原料的任务了。”
这位同事不久便离开了这家公司。这位CEO也许是正确的,但是他错过了一个改变企业行为方式的绝好机会。或许他应该先给这个人做个心理测评,但是显然没有这么充分的时间,这或许是管理的尴尬之处:再好的工具也解决不了当下的问题。
第四篇:让我们倾听美文
我读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的时候,书写作业,其中有一篇是研究“倾听”。刚开始我想,这还不容易啊,人有两耳,只要不是先天失聪,落草就能听见动静。夜半时分,人睡着了,眼睛闭着,耳轮没有开关,一有月落乌啼,人就猛然惊醒,想不倾听都做不到。再者,我做内科医生多年,每天都要无数次地听病人倾倒满腔苦水,鼓膜都起茧子了。所以,倾听对于我应不是问题。
查了资料,认真思考,才知差距多多。在“倾听”这门功课上,许多人不及格。如果谈话的人没有我们的学识高,我们就会虚与委蛇地听;如果谈话的人所谈内容冗长繁琐,我们就会不客气地打断叙述;如果谈话的人言不及义,我们会明显地露出厌倦的神色;如果谈话的人缺少真知灼见,我们会讽刺挖苦,令他难堪……凡此种种,我都无数次地表演过,至今一想起来,便无地自容。
世上的人,天然就掌握了倾听艺术的人,可以说凤毛麟角。
不信,咱们来做一个试验。
你找一个好朋友,对他或她说,我现在同你讲我的心里话,但你不要认真听。你可以东张西望,你可以搔首弄姿,你也可以听音乐梳头发干一切你忽然想到的事,你也可以“王顾左右而言他”……总之,你什么都可以做,就是不必听我说。
当你的朋友决定配合你时,这个游戏就可以开始了。你务必要拣一件撕肝裂胆的痛事来说,越动感情越好,切不可潦草敷衍。
好了,你说吧……
我猜你说不了多长时间,最多3分钟,就会鸣金收兵,无论如何你也说不下去了。面对着一个对你的疾苦你的忧愁无动于衷的家伙,你再无兴趣敞开襟怀。不但你缄口了,而且你还感到沮丧和愤怒。你觉得这个朋友应该愧对你的信任,太不够朋友。你决定以后和他渐疏渐远,你甚至怀疑认识这个人是不是一个错误……
你会问,不认真听别人讲话,会有这样严重的后果吗?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确实如此。有很多我们丧失的机遇,有若干阴差阳错的讯息,有很多失之交臂的朋友,甚至各奔东西的恋人,那绝缘的起因,都系我们不曾学会倾听。
好了,这个令人不愉快的游戏我们就做到这里。下面,我们来做一个令人愉快的试验。
还是你和你的朋友。这一次,是你的朋友向你诉说刻骨铭心的往事。请你身体前倾,请你目光和煦。你屏息关注着他的眼神,你随着他的情感冲浪而起伏。如果他高兴,你也报以会心的微笑;如果他悲哀,你便陪伴着垂下眼帘;如果他落泪了,你温柔地递上纸巾;如果他久久地沉默,你也和他缄口走过……
非常简单。当他说完了,游戏就结束了。你可以问问他,在你这样倾听的过程中,他感到了什么?
我猜,你的朋友会告诉你,你给了他尊重,给了他关爱,给他的孤独以抚慰,给他的无望以曙光,给他的快乐加倍,给他的哀伤减半。你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他会记得和你共同度过的难忘时光。
这就是倾听的魔力。
倾听的“倾”字,我原以为就是表示身体向前斜着,用肢体语言表示关爱与注重。翻查字典,其实不然。或者说仅仅作这样的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倾听,就是“用尽力量去听”。这里的“倾”字,类乎倾巢出动,类乎倾箱倒箧,类乎倾国倾城,类乎倾盆大雨……总之,殚精竭虑毫无保留。
可能有点夸张和矫枉过正,但倾听的重要性,我以为必须提到相当的高度来认识,这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识之一。人活在世上,说和听是两件要务。说,主要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意识,每一个说话的人都希望别人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听,就是接受他人描述内心想法,以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听和说像是鲲鹏的两只翅膀,必须协调展开,才能直上九万里。
现代生活飞速发展,人的一辈子,再不是蜷缩在一个小村或小镇,而是纵横驰骋漂洋过海。所接触的人,再不是几十几百,很可能成千上万。若要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让别人听懂了你的话,让你听懂了别人的话,并且在两颗头脑之间产生碰撞,这就变成了心灵的艺术。
第五篇:为何工作美文摘抄
若干年前的一天,天气极其炎热。一队工人正在铁路的路基上干活。一辆缓缓驶来的列车停了下来,最后一节车厢的一扇车窗升了上去,那是节带空调的特制包厢。一个浑厚亲切的声音朝窗外喊道:“大卫,是你吗?”队长大卫·安德森应声喊着:“是我啊,吉姆,看到你真高兴。”两人愉快地打过招呼,铁路总裁吉姆·墨菲邀请大卫·安德森上车叙谈。两人兴致勃勃地聊了一个多小时,然后握手道别。
大卫·安德森的队员一下子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表达他们的惊讶之情——大卫竟然和铁路总裁是有私交的朋友!大卫解释说,20多年前,他和吉姆·墨菲是同一天开始为这条铁路工作的。其中一个工人半开玩笑地问大卫,为什么他还得头顶烈日,在铁道上挥汗,而吉姆·墨菲却成了总裁。
大卫颇为惆怅地解释道:“23年前,我是为了每小时1。75美元的薪水去上班,而吉姆·墨菲是为这条铁路去上班。”
假如你仅仅是为赚一份薪水而工作,薪水就是你唯一的动力,你得到的最终回报也就只能是一份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