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中东》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在中东地区及世界中的影响。
(2)通过读图说明中东地区的范围。
(3)通过阅读给出的文字材料和图片,使学生了解中东地区的文化差异和宗教矛盾.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们的收集资料、处理资料、对资料进行科学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学生通过对世界上热点地区或者热点问题的原因分析,学会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学生通过简单分析中东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和公正、平等的观念。
(2)学生通过了解巴以冲突的一些事例,形成对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理解,初步形成处理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种族之间的正确态度,逐步养成同情弱小、不畏强权的价值观。
(3)让学生们走入生活,走入社会,去开拓他们的视野,进一步关注国家的发展及国际时事政治,成为新时代的中学生。
二、重点难点
1、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2、作为主要矛盾的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如何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局势。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略)
板书:中东
了解中东:
1、幻灯片: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
教师:解释中东,“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
2、幻灯片:中东政治地图(学生指图说出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
教师:“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它是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和地区的总称,总面积为7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阿拉伯国家。
板书:三洲五海之地
学生活动:[幻灯片]
(1)阅读课文,了解中东的地理位置。
(2)读图8.3。中东联系了哪些大洲和大洋。
板书:
三洲:亚洲、欧洲、非洲。
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3)完成P52活动题第(1)题。
(4)100万吨石油从波斯湾通过海运到俄罗斯要经过哪些海洋和海峡?
(5)对比图6.4和图8.3,说说中东和西亚范围的差别。
承接:中东除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同也是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热点地区,在这里冲突和战争不断发生。
板书:长期的热点地区
学生活动:[幻灯片]
(1)阅读课文,了解中东的以前和目前的状况。
(2)列举中东主要战争。
(3)你所了解的发生在中东地区的战争?
学生:自由发言。并且由其他同学点评。
学生总结:印象中的中东地区。
全课总结:
巩固练习:
1、填图册
2、课堂习题
第二篇:七年级《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欧洲西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要点:
(1)让学生掌握欧洲西部主要国家的名称、位置、特点,说明本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环境特征。
(2)认识欧盟以及欧盟在本地区及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3)理解欧洲西部发达的经济,说明制造业在在本地区工业中的主导地位。
(4)分析欧洲传统畜牧业的发展条件,明确独特自然环境对地区农业、畜牧业的影响。
(5)了解欧洲西部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繁荣的旅游业。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读图、识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德育目标: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其情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欧洲西部的经济发展特点。
教学过程:
一、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1、位置、范围(读图并归纳)
欧洲西部地区是指欧洲的西半部。面积约500万平方公里。
2、本区国家众多,人口稠密。
3、关于欧盟
1定义欧盟?
2为什么要建立欧洲联盟?
3欧盟给本区的人民带来了哪些利益?
[活动1]
活动目的:让学生读图了解主要的欧洲国家和首都了解欧洲的政治地图的格局。
活动要求:1找出欧盟的1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丹麦、爱尔兰、英国、希腊=西班牙、葡萄牙、奥地利、芬兰、瑞典。
2找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的首都。
[活动2]
活动目的:通过分析图表和数据,从对外贸易的角度体现欧盟在世界的经济地位。
活动要求:读图并说说欧盟 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
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当今世界经济状况呈现一超多级的发展。
第二、本区进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比重,出口大于进口。
第三、为什么以轮船的图形表示本区进出口的比重呢?
第四、由图中可以看到中国在世界贸易中发展迅速,但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二、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
指导学生读图“不同国家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
要求: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制造业的从业人数方面的相关性,更直观地表现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
分析:1图中选取的德、法英是本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尤其以德国最为突出。
2发展中国家则以三个不同类型的亚洲国家为代表。
工业落后,资源匮乏的山国尼泊尔
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印度
单一经济问题突出的农矿业国家马来西亚
3图表表明,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困,与其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水平较低,从业人数比重少直接相关。
[活动]
活动目的:了解欧洲西部工业中心及一些著名的工业区。
活动要求:对照政区地图,说出本区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在哪些国家?哪些方位?
1、欧洲西部工业中心的分布特点:
多而密集,呈十字型分布
2、主要工业区:
德国的鲁尔区
法国的巴黎盆地
英国的伦敦
英格兰中部地区
三、传统的畜牧业
提问:为什么欧洲人爱吃牛羊肉?
引导学生从气候条件、地形条件分析本区畜牧业发展的条件。
1、地理位置: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
2、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3、地形:以平原为主的地形
总结:欧洲人的饮食结构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欧洲农业结构多是种植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以畜牧业为主。
[活动]
活动目的:了解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活动要求:P63页
四、繁荣的旅游业
旅游业是目前世界经济中创汇最高的行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部门。
提问:结合教材P65页图“欧洲的旅游胜地”引导学生从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来归纳本区的旅游资源,分析旅游业的发展条件。
[活动]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
活动要求:P66页
第三篇:七年级《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澳大利亚》教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
(1)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自然环境以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记住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中部平原和大自流盆地,西部低缓的高原。
(3)理解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炎热、干燥,东部沿海地区温暖湿润。
(4)知道本区发达的工矿业、养羊业和耕作业。
(5)记住主要出口农矿产品、养羊业和耕作业。
(6)认识澳大利亚稀有动物的特点。
(7)记住首都堪培拉、悉尼。
智能的培养:
(1)初步学会分析澳大利亚养羊业发达的自然条件。
(2)通过读“人口和气候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不平衡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思想教育:
通过对澳大利亚利用自然条件和资源优越发展工农业生产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因地制宜,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自流井,天然草原对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工矿业是该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教学难点:
(1)澳大利亚大陆动物的独特性。
(2)澳大利亚干旱气候面积大。
教具:幻灯片,课本图。
教学方法:以读图,分析方法进行。
教学设计:
引言,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大洋洲的自然概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本洲最大的国家——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
1.首先请同学们看大洋洲图,回答我们今天所讲的澳大利亚联邦和澳大利亚大陆两词的不同含义,教师明确:(澳大利亚联邦是国家名称,她除独占一个大陆外,还包括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一些小岛,该国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2.用幻灯打出表格:
面积人口密度
1600万
让学生计算人口密度
就上表面积和人口数学来看,“可用哪四个字来说明澳大利亚的国情?”[地广人稀],并借此机会再次说明我国人口增长太多太快,(我国每年出生婴儿1600多万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人口总数)。由于人口过多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不少困难,因此,我们国家若要更快提高发展速度,就必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讲解:澳大利亚的居民,绝大部分是英国移民的后裔,那么应以什么人种为主?(白人),另外还有少数华人和印第安人,英语为通用语言。
二、东,中,西部地形不同。
请同学们看P111,18.4澳大利亚地形图,澳大利亚的地形也明显分为三大纵列的地形区,东西部是大分水岭,中部是澳大利亚盆地,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
下面我们分别来讲述一下:
1.首先同学们找到东部的大分水岭,纵贯南北,海拔(900—1000米),在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河流墨累河,请同学说出流向(自东北向西南),它发源于大分水岭西侧,向西南注入印度洋。
2.西部是广阔的低矮高原,海拔200—500米,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
中部是平原,海拔不足200米。地势最低处有艾尔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在这里有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在状似盆地区凿井,地下水自动流出地面,就成为自流井。同学们看P112,18.5自流井的结构示意图,讲成因。自流井的盐度高,不宜用来灌溉农田,一般做牲畜饮水。(让学生讲述地形名称及特点)。
三、特有的动物。
看幻灯片→动物。澳大利亚主要动物有大袋鼠、鸭嘴兽、鸸鹋等,我们看出这些动物非常独特,那么你能否说明为什么本区动物非常古老独特呢?(可让学生说名字)。
(1.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相隔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
2.澳大利亚大陆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四、人口分布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1.读人口分布图,人口密度在10人以上的地区以及人口在1人以下的地区各在哪里?(东南沿海地区,广大的中部和西部)。再看一看人口在100人以上的地区在哪里?(东南沿海的个别地方)。为什么那里人口十分密集?(那里是大城市所在地)。由此我们看出:人口分布极为不平衡。
2.先分析人口稀少的原因:中部,西部——从气候图中看,这一带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多沙漠和草原;东北部——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过湿,尚未开发。
3.分析人口集中东南沿海的原因:
(1)气候条件——地处温带和亚热带(从图上看出),在南纬30°—0°全年盛行吹什么风?(东南信风);
东南部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西部则受从陆——海的干风的影响,干旱),气候温暖湿润,为该国气候最好,适于人们居住的地区。
2.交通条件:东南沿海多良港,对外交通便利。
3.历史和经济条件:英国移民首先要到达这里,开发较早,建设了城市,发展了农牧业和工矿业,目前这里是澳最重要的经济区,因此成为人口稠密区。
五、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1.朗读课文:“澳大利亚是南半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现代化的农牧业和工矿业。
2.为什么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呢”?
(1)朗读:“读一读”材料说明:因为绵羊多,羊毛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2)澳大利亚有养羊的有利条件——草原肥美、分布广、地下水丰富,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繁殖。
3.又为什么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呢”?
首先读图P118,18.10:
①矿产资源特别丰富;
②采矿业和加工工业发展较快,二战后,澳大利亚已成为南半球一个后起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③工矿业出口(特别是铁矿石和煤的进口)收入已超过农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经济支柱,所以称——。铁矿远销中、日。
六、主要城市。
堪培拉:首都,政治中心。
悉尼: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和港口城市,悉尼由于申办了2000年奥运会成功,它的环境优美是重要原因之一。
澳大利亚
一、大洋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
1600万人英语,2人/平方千米地广人稀。
二、地形特征:
东:大分水岭(800——10000米)墨黑河
中:平原(200米以下)艾尔湖(—16米)
西:低矮高原(200—500米)大自流盆地。
三、特有动物:鸭嘴兽,鸸鹋,大袋鼠。
四、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五.“骑在羊城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六.首都和主要城市
堪培拉,悉尼(最大),墨尔本(第二)。
板书提纲
一、大洋洲最大的国家,地广人稀()。
二、东、中、西地形不同:
三、特有的动物(原始,古老)
袋鼠,鸸鹋,鸭嘴兽
四、人口分布与环境关系。
1.人口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气候好,交通便利,殖民到达最早);
2.人口稀少区在内陆和西部(自然条件不好)。
五、“骑在羊背上”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羊多,出口,矿产资源丰富。
第四篇:中东教案
七年级下册《中东》教案
第一节
《中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能看图比较中东与西亚范围的不同之处。(2)能在“中东”地图上找出“两洋、三洲、五海”。(3)能看图说出中东石油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分布。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分析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石油的分布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培养对地理信息分析、归纳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关注时事的意识、热爱和平的态度,正确看待和使用资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中东的战略性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
(2)难点:分析中东成为热点地区的原因、中东石油对地区经济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法、问题讨论法、启发式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讲授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时事地理:叙利亚战争进行导入(展示图片、视频与知识讲解)
师: [问题]这个地区在哪里?为什么把这个地区叫做中东呢?
[课件展示]中东在世界中的位置、名称来历文字简介。师:中东和我们学过的西亚一样吗?请大家把中东和西亚比较一下,有什么区别?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与西亚图作比较。
[结论]中东比西亚多了个非洲埃及,少了一个阿富汗。中东包括除阿富汗的西亚国家,北非的埃及和土耳其的欧洲部分。
师:请注意看图上哪些国家是跨洲的?分别跨了哪两个大洲?(土耳其跨亚洲和欧洲,埃及跨亚洲和非洲)师:我们来看看其中的中东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关于两次中东战争的介绍
师提问:为什么中东的战争会有英国和法国插手?他们在争夺什么?(苏伊士运河)师追问:为什么要争夺苏伊士运河?(因为这里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
[课件展示]焦点一:位于世界重要的战略位置
[课件展示]中东地区图(一湾、两洋、三洲、五海)指导学生读图。
师提问:你怎样来描述中东地区的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西部,欧洲的东南,非洲的东北(地跨三大洲)。师提问:这一地区有哪些主要水域?(五海,一湾)师追问:这些水域当中,哪些是相通的?通过哪些水道相通?(里海和地中海通过土耳其海峡相连,地中海和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相连,阿拉伯海和波斯湾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相连)师追问:除了内部相通外,哪些水域还和外面的大洋相连?(地中海与大西洋,阿拉伯海和印度洋相连)[活动]完成第52页第1题第(1)小题。
[课件展示] 表格图答案
师:刚才我们还提到了海湾战争,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场战争是怎么回事?
[课件展示]海湾战争资料。
师:美国插手中东问题的关键性原因是什么?(石油问题)[课件展示]焦点二:为石油而战---丰富的石油资源。
讲小笑话[课件展示] [课件展示] 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
[讨论]中东石油在世界的地位(储量:最大;产量:最多;出口量:最多)
[课件展示] 中东石油的分布。
[讨论] 中东石油的分布状况;(中东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课件展示]世界主要产油国石油储量(中东五大产油国占中东63%)
[课件展示]波斯湾图文介绍。
[角色扮演]如果你是日本、美国、英国石油公司的总裁,要从中东进口石油,最短航线需要经过哪些海峡、海洋、运河?
[课件展示]航线A、B、C图。[课件展示]A B C三线到达的国家。
师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需要中东的石油资源,以美国为首的这些国家在中东有着很大的利益可图,因此,他们要干涉中东事务。
[讨论]发达国家为什么要疯狂的争夺石油?(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据估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其它地区的石油储量只够开采15年,中东的石油储量可开采80年,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教师提问: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中东石油用完,其经济将如何发展,人民的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改变呢?(可以发展旅游业、信息产业、交通运输业等)总结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中东成为长期的热点地区的两个原因: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两点都是这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但这些优势条件在给它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它带来了麻烦,少数发达国家由于这些优势而不断在这个地区挑起一些争端,引发了许多战争。下节课我们继续来讨论引发战争的另外两个原因:匮乏的水资源、文化差异。
作业:完成三维练习册
第五篇:第一节中东教案
第一节 “中东”教案
金华中学 宋成艳
教学目的:
1.读图查找中东的范围、位置和五大石油生产国,说明地理位置三洲五海的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统计数字说明中东石油储量、产量占世界的地位分析中东石油资源对本地区经济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3.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整理、对比和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促进认识客观世界能力与水平螺旋式上升。4.引导学生关注世界热点、国家大事,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
重
点:
1.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
2.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出口在世界中的重要地位及对本区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难
点:
1.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的培养。2.学生对地理信息的处理能力培养。教学准备:
利用媒体的时事报道,引导学生关注伊拉克战事发展及战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造成的影响。利用身边的信息载体如书报、网络等查找中东热点问题成因及相关信息,并
重视创设情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三部分设计是为了突出: 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大幅度减少记忆知识点的数量;强调从生活走向科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学生多层的知识结构。
建立“四学”目标:
能学:建立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想学:建立与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
会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组织学生进行资料互换。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老师:同学们,走过了我们临近的国家,今天我们又踏入了东半球其它的国家,第一站,我们来到中东„„
课件展示:第八章 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 第一节中东
一、探热解中东 教师:请留意大屏幕。
课件展示:①伊拉克战争新闻片片段②新闻材料片段,既二战后中东战争资料③灾难深重的伊拉克儿童图片(伴随CAI课件展示)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对中东的印象── 学生回答:──
教师:战争对中东有何影响,尤其是对中东儿童的成长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长期战乱不断,局势动荡不安,这引起世界广泛关
注,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二、二洋三洲五海之地
课件展示:中东的范围动画展示,相关资料链接 教师:提出问题,战争并没有解决中东的问题,而是加重了中东人民的灾难,并影响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能不能以非战争的方式来解决中东的热点问题呢?究竟还有什么原因使中东成为世界长期的热点地区呢?今天我们从
习策略基础上的想学。
坚持学:建立在意识努力基础上坚持学。
新课程的突破口──改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做好
角色互换的心理准备,实现师生互动
以及生生互动的探
究学习方式。
通过时事走入地理,用与伊拉克儿童对比的方式,激起同学们热爱和平,关注和平的价值趋向。
二洋、三洲、五海之地是本节重点,教学中采取的是多元化教学和对问题认识的逐步升级的探究方法。
地理的角度开始探“热”解读中东。首先从“中东”名称的由来说起,请问有哪位同学知道?
第一,了解认学生回答:(伴随学生回答,CAI课件展示资料链接内识中东的范围。采容)用填图、添色或画
阴影等多种形式查教师:中东包括了哪些国家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找识记最基本的地课件展示:资料链接:中东范围 教师:这里有你早已熟悉的国家名称吗?你能否在地图上找到中东主要国家的位置?
理知识,通过师生
互动检测认的水
平。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中东》一课反思
中东是世界上的一个热点地区,这是一片连结欧亚非三洲的土地,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在这片土地上起源。战争与和平、东方与西方、历史与现实在这里交汇,民族矛盾、宗教纠纷、领土争端、对石油和水资源的争夺、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使这片土地长期动荡不安、战火连绵。几千年历史纷争留下来的恩怨至今还没化解,新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又使这片土地成为当今世界的焦点。总之,中东地区由于其在世界地理中的独特性、重要性和与时事紧密的联系性而入选本教材。课本围绕“热点”二字,讲了中东 的重要位置、丰富的石油资源、匮乏的水资源和文化差异四方面内容,条理很清楚。
课堂上,我先由新闻引出了中东,引导学生谈论中东为什么成为热点地区。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看来他们知道的还不少呢。我将学生的答案进行了归纳整理,加以补充,公布本节的四大学习重点:重要的位置、丰富的石油、匮乏的水资源和文化差异,这样让学生在课堂一开始就明确了本节重点学习内容。
每一方面我都设置了练习题,让学生围绕目标进行了解与掌握,让他们主动发现每个问题,让他们充分地参与进来,尽可能的动起来。
重要的位置,我让学生到黑板上介绍分析,说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原因,通过他们的具体介绍,再让学生总结要点:两洋、三洲、五海。这样就比较牢固了。
丰富的石油,我让学生先看饼状图,让他们自由发言,看到这三个饼状图,你想说点什么?学生马上总结出来了“中东的石油的储、产和出口量均世界首位”,不需要学生看课本的文字说明,仅一幅饼状图学生就形象地记住了这三最。
最有趣的是中东石油的外运路线了。我让学生做船长,让三位船长驾驶三艘轮船,将波斯湾的石油分别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这一活动让学生兴趣很高。他们先按小组共同探讨了运油路线,然后选出一位最佳船长,代表本组上讲台上,给学生详细周到地介绍了自己轮船经过的各个地区,边说边画,其他的同学争相补充修正,课堂气氛真的是呈现出了空前高涨的局面。就连平日不爱说话的潘琪也都抢着举手发言了。船长介绍完之后,再让船员上黑板上把表格填写完整,其余学生在书上主动默写了下来,效果真的是很好。
课后我想,如果上课我还像以往那样,让学生举手发言对着书本介绍的话,肯定没有今天这样的活跃气氛,学习的效果也绝对不能像今天这么扎实。其实差别就在于我们是否精心设计了教学每一环节,是否充分让学生自觉地动起来,如果学生的学习真的能调动起来,那课堂效果真的会令我们满意的。
所以,今后在地理教学中,我认为老师一定多思巧布局,把每一个普通的教学内容设计得让学生想动、敢动。同样的内容经过我们的精心设计,一定会获得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其实学生动起来了,我们老师上课的情绪会更好,这可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当然我们老师必须得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吃透教材的理念,把教材用活,用好。
评课记录
1.于锡军老师的评价:
本堂课的语速,语调还是把握得挺到位,互动性还很强,整堂课学生很活跃,出现一呼百应的效果,学生的主动性比较强,能够很好地带领完整。气氛特别活跃,与当今的有效教学模式没有什么差距,但板书的内容不是很完整。
2.张桂兰老师评价:
问题逻辑性很强,读图的基本功得到了及时训练,小组讨论具有实效性,气氛很活跃,与学生感情达到了共鸣。
3.张玉江教师的评价:
本堂课的内容到位,选题材料很好,但是这堂课的总体状态不够兴奋,还有待提高兴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