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建议论文
摘要: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关键词:渗透 指导 触发情感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非文学作品,都是有定评的典范之作,大多文质兼美,有很强的美的感染力。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现有如下建议:
一、渗透知识认识差
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认知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必要基础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和吸取。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水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漫幽静淡雅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
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这样,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指导诵读,使学生感受到美,是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实践。对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由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情色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好,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地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如果不对诵读加以指导,任其漫读,学生就难以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三、触发情感,热爱美
在语文教学中,触发学生情感,使学生对文中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美的景油然而生发热爱,向往和追求的欲望,是提高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要根据课文题材,体裁、思路、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如《百合花》中,塑造了小通讯员这一美的形象,更描绘了新媳妇这一美的化身。教师通过借被子,两声“氨”、“补衣洞”、“用新被子葬通讯员”等细节描写,逐步展现了新媳妇的美好心灵和崇高品质,引导学生对新媳妇产生敬意,使学生认识到“人美在于心灵”,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真谛。在讲授《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中救人的场面,讲授《路标》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和讲授《为了忘却的纪念》中五烈士牺牲的悲壮时等,教师都可以通过剖析词句,叩启学生心灵之门,引发学生昂奋动情,自觉地树立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长江三峡的雄奇险峻之美、天山景物的壮丽之美、南国风光的旖旎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通过剖析词句,来引发学生昂奋动情,使他们自觉地树立崇高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同样,学生也会为祖国大好河山美,壮丽之美,向往山河之美而心驰神往,自觉地产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这样,学生美的心灵从中铸造,美的行动也由此萌发。
第二篇: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科 K A 序号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诗”主要给人以语言智慧的启迪感发,“礼”给人以外在规范的培育训练,“乐”是给人以内在心灵的完成。“成于乐”就是说,君子的修身如果不学习礼乐,便不可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可见,“成于乐”就是要通过“乐”的陶冶来造就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乐”正是直接地感染、熏陶、塑造人的性情心灵的。“成于乐”所达到的自由的愉快感,是直接地与内在心灵的(情、欲)规律有关。所以,孔子所讲的这种快乐,是人的自然性的心理情感,但又远离了动物官能的快感,融化了人的智慧和德行,成为在智慧和道德基础上的超指挥、超道德的心理本体。达到它,便可以蔑视富贵,可以甘于贫贱,可以不畏强暴,可以自由作人。这是人生,也是审美。
叶圣陶早已指出,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目标”。他还强调:“岂但给你一点审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向发展,达到接受美的经验得到人生受用的目的,使自己能够辨真伪,识善恶,分美丑,自觉地投身于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事业。”这些话道出了审美教育对学生的重要作用。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一定的审美能力”;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更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人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表现出来的一种富有情感,具有个性的爱好。由于个人的生活经历、文化修养的不同,带来不同的兴趣爱好。但在这种主观差异中,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道德标准。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亲姊妹”美与善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学生个体感知觉发展处于人的一生最为发达的阶段,情感能力和思维能力大大加强并趋于精细。在审美情趣的发展方面,首先表现为范围上的扩张和选择上的稳定,呈现出愈来愈明显的个性化倾向,并出现有趣的趣味二重化现象:即审美情趣在观念和行为上出现矛盾的双重标准。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解决这一矛盾,完善学生的人格。
“看齐白石的画,感到的不仅是草木虫鱼,而能唤起那种清新放浪的春天般的生活的快感和喜悦;听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感到也不只是交响乐,而是听到那种如托尔斯泰所说的‘俄罗斯的眼泪和苦难,那种动人心魄的生命的哀伤’。”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常常是通过有限的感知形象,不自觉地感受到那些更深远的东西,从有限的、偶然的具体的诉诸感官视听的形象中,领悟到那似乎是无限的、内在的内容,从而提高我们的心意境界,这就是由审美情感引起的审美愉悦,激起审美情感的过程就是培育人的情感心意的过程。康德说:“„„把感情提升到顶端,那种感情的本身才是崇高——我们说它崇高,是因为心灵这时被激动起来,抛开感觉而去体会的符合目的性的观念。”只有培育了丰富的情感,才能陶冶和培育人的意志、毅力和志气,才能获得一种超道德的精神享受。
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心智活动必然是情与理的统一。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动机。”教学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两个心理过程:一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运用)的过程;一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智能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它的心理过程产生情感和智慧。英国符号论美学家苏珊·郎格认为:当某种情感被完美地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优秀的;当某种情感被部分表现出来时,我就说这件艺术品是粗制滥造的;当一件艺术品未表现出任何情感时,我就称这件艺术品是低劣的。这也说明了情感的重要性。教学就是启智传情,教学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尚的情感指引学生“求真”,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真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教师在讲述中,可以情动情,诱发学生的感情;或者触情于事,激发学生的感情;或者寓情于理,触发学生的共鸣;或者寄情于智,引发学生的感情。朱自清说:“欣赏是情感的操练。”因为文章不是无情物,所以阅读者必须具备情感体验的能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然后“自化其身”,成为美的情景中的人物,让整个心境处于审美对象所引起的或爱或憎,或哀或乐的美感过程中,从而获得审美的愉悦。
语文教学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教材是生活的教科书,它不仅揭示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能说明生活并给予人的情感和思想以方向。”中学教材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特别是新教材又大大加重了文学教育的分量,所精选的中国古代、现代作品和外国文学作品,特别注重其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议论文中的逻辑的、思辩的美能让人明辨是非曲直,宣扬真理,批判谬误;诗歌中的韵律美以及优美的意境、深邃的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悠长;散文中的辞藻美、意趣美给人以精神享受;小说中的人性美以及起伏跌宕的情节美,给人的心灵以陶冶。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求美。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伴随着情感,教学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从而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更丰富、更深刻。
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师生情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以情感为动力。因此,它是流动的、变化的、起伏的,也是美的生成图。但情感不是说来就来,说有就有的。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生理、心理机能都是属于自己的,既不能“玩假的”,也不能受到别人的指挥。正因为这样,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人自身,了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在讲解古代诗文作品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事件,还应该让学生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思想情绪推动下创作作品的,以及作品表现了什么样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心理,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容易和作品表达的情感沟通,产生共鸣。如教学《芙蕖》,就必须在认识作者锐意求新的创作观的同时,了解文中也渗透着作者作为旧时代文人的生活情绪,否则就无法理解作者对芙蕖“嗜之如命”的那份痴情和“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的评价。
其次,在教学中引进“移情说”。“移情说”是在审美活动中凭借情感的牵引将自己移入观赏对象从而物我合一,接受特定情景中的刺激信息,以获得具体的审美喜悦的过程。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学生“披文以入情”。“披文”即注重形象的再现,“披文”的目的在于“入情”,因为情感是人们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高尚情操,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情感熏陶了。美国《情感论》作者诺尔曼·丹森说:“没有情感,日常生活将是一种毫无生气、缺乏内在价值、缺乏道德意义、空虚乏味的生活。情感过程是个人与社会的交叉点,因为一切个人都必须通过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和体验到的情感加入他们自己的社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必须是一个有情感的人。”情感是连接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的推动作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实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效果。由情感驱动、引发的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正如尼·阿·德米特里耶娃所说:“它以不可抗拒的支配力量,抓住人的整个心灵,并且发生在顺序地展开的逻辑思维之前,往往预定着思维和意志的方向(也即决定着道德行为)。”
文章作者总是把他浓烈的感情渗透在所描写的人物场景、情景之中。但由于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文化教养浅显,生活阅历缺乏,与作者的感情往往有一定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沟通学生与作者的感情,设法将作者蕴含在课文中的思想感情和自己从课文中激发出来的真情有效地迁移给学生,从而引起学生的“共感”。如在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一开始就采用“破其卷而取其神”的方法,把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列表格分成三方面:“平日表现”“对敌斗争”和“死难情形”,要求学生阅读课文,逐项解答,使刘和珍的形象立起来,让学生形成一个审美知觉,获得愉目悦耳的美感。然后为了进一步使学生形成审美意象,回过头来“在平日表现”这项中,重点分析“在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然》的全年”这句话。这是一句动情显神之语,是“披文入情”的最好切入口,再加上教师语调沉重、为之动容的讲解:“刘和珍生于1904年,1919年14岁考入南昌省立女子师范学校,那年他父亲病故,家境贫寒,不久,他的祖母、一弟一妹均因病无钱就医相继死亡,1923年考入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此时学生好像接到了一把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生活艰难”四个字的确是字字泪,声声血,其程度可想而知了。尤其是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生活知识,把旧表象进行加工,重新组合,用自己的整个心灵去展开丰富的想象,去体验、丰富和补充课文中的形象。然后教师又结合板书内容“毅然——黯然——欣然——奋然”去启发,去点拨,增强学生审美情感的强烈程度,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从“有我之境”进入“无我之境”。最后在情感性和形象性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分析“有话——无话——有话——无话”的“一咏三叹”的结构形式,使学生很容易领悟到如此的结构形式是来自鲁迅对反动派极其走狗文人的愤怒和斥责,对刘和珍及死难烈士的悲痛和歌颂的繁复心情的自然流露。这样的讲授互动使学生融进了情感的海洋,登上了精神的殿堂。
当然,很多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人物形象,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都不是活生生的直观形象。由于作品内容丰富,概括性强,文字比较简洁,省略的情节也比较多,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挥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借助情感的推动力,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把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如学《荆轲刺秦王》可这样开头:“一位美学家谈到悲剧给人的美感时说,我读《史记》每读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时,就感到一种战栗,产生一种崇高的悲壮美感。是啊,请同学们想一想那壮别的情景吧——易水河畔,风凄水寒,一片白衣白帽,何其庄严肃穆!此刻,悲歌四起,筑声低徊,壮士赴死,一去不回。易水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这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幕!易水悲歌成为文学史上的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荆轲刺秦王》中的一个精彩场面。”这样的语言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总之,每一部作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感情浓烈到极至时的产品,是作者情感的一种物化,是作者感情生命的另一种转换。语文教师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在领略到作品里的丰满的形象性的时候,都会感染到作品里的浓烈的情感因素。但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他的情感体会并不会也不能到此为止。他会将书中感染到的情感,同自己有生以来的生活体验、经验积累结合起来,产生出自己所独具的情感体会,再经过一番取舍剪裁,留下健康的、有意义的,同时又能感染自己学生的感情因素,通过课堂的形式,将这份独具的情感因素转而感染给自己的学生。这就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具备必要的课堂艺术性,能通过艺术性的手法将这份情感因素洒向每一个学生,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美的趣味性教学,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健康 愉快地成长。
参考书目:《于漪语文教育艺术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美学三书》(安徽文艺出版社)
《文艺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三篇: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名著阅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培养审美的情趣”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审美教育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需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侧重引导,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书籍,能让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读书能提高人的修养,净化人的心灵,能让人从枯燥的工作和烦琐的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高尚的人,而阅读名著可让人摆脱平庸。青少年正处于认知世界形成、人文素质养成的重要时期,阅读名著对他们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因为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自我阅读名著的习惯。中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学科知识,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对各种文章也已学会了一般的阅读和分析,所以老师首先要教会学生列出计划,明确每学期所需阅读的名著书目。对于精彩文段可运用精读方法,动笔圈点勾画,摘抄名言警句,加深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学习鉴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自主制定阅读名著的计划,同时养成摘抄、点评名著的习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可以根据必修课本中的名著导读部分规定的书目有计划的进行细心研读。并且要走近作家,加深对作家的感情,写出自己的体会。每半学期辑录一本读书随笔,每周针对自己喜欢的作品章节,自选角度,给予点评,文体不限,并由一名同学给全班推荐一篇自己欣赏的名著或名著片段,要求学生写出百字左右的推荐语,贴在班级宣传栏中供全班阅读等等。这样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阅读名著的习惯,使名著阅读成为他们中学生活的一部分。
二、加强点拨,在名著阅读中提高语感能力
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名著精深博大,仅靠课外活动的引导是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了大量的经典名著,我们可以借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提高课堂研究的质量,通过各种方式,唤醒学生对名家的关注和思考,强化他们的阅读意识与阅读行为,从而发现经典作品的生命价值和艺术魅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教师要注意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可以让学生自设阅读目标,根据各必修课本的名著导读内容,定出每次阅读所要解决的问题,养成带着问题阅读的习惯。所谓语感能力,就是阅读中能通过语言材料迅速感知问题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高低的具体表现。同学们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名著,无形中就会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根据研究表明:阅读感受能力的提高,阅读量是前提,而阅读的质则是语感培养的保障。所谓质,就是对典型的名篇,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一般字面意思,还要引导学生体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精义,以及掌握阅读所运用的知识技能。我们可以在名著导读课上,传授一些阅读法,比如可以运用传统的读书方法:熟读精思,熟读成诵。熟读精思是语言感受新图示而同化融解其他语言信息所不能缺少的过程,是获取阅读的金钥匙的途径。这样,培养了语感能力,也就提高了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提高了他们对名著的鉴赏能力。
三、重在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品读语言,鉴赏美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让学生在自主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朗读中体验美,我认为可以这样做:引导学生精读文本,品味蕴涵在语言文字中的美;品读文本,认识语言形式美。
在精读课文时,还应认识品味语言文字表达形式上的美,如用词的精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句式的变换,与所表达的内容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内容美与表达形式美的统一,这也是一种美,是语言文字的美。
2.拓展思维,升华美
所谓的升华,就是在各种因素激荡下,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感情,感到自己的渺小、卑琐、平庸,从而强烈地要求净化自己的心灵,学习、赶上、超越对象,或者辨清对象的卑劣、愚鲁、丑恶,萌发出远离它、铲除它的迫切愿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知的主要对象是语文教材中那些情文并茂,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就其思想内容讲,既有对真理的追求、对未来的向往、对英雄的赞颂、对祖国的热爱,也有对谬误的批判、对现实的针砭、对邪恶的诅咒、对敌人的愤恨,师生共同浸润其中,心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感染,并相应地作出或爱或憎、或喜或忧、或褒或贬的情感反映。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总是沉浸在一片深情的海洋中。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心理的催化剂和主动学习的原动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语文教学就是要善于唤起学生心中的 “那种感觉”,并利用“那种感觉”所引起的“那种愉悦”去优化教学情境,逐步实现知能培养和人格教育的目的。怎么唤起“那种感觉”?没有想象和联想,便不能唤起特定的情感态度,不能产生富有个性的审美感受,也不能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拓展。
总之,通过名著的阅读与理解,借助联想、想象使教材具体、鲜明、生动,成为学生的审美对象,从而化学习过程为一个审美过程,化理性为感性的形象,凭借情感感染、触动学生,调动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以美导真,以美传情,以情导知,让枯燥的求知变得有声有色,有情有味,才能激起学生的想象力、表现欲、创作欲,达到对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将美育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不能只培养知识的精英,而要把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和谐、追求向上、品行雅致的新时代的公民作为自己的重任。
第五篇: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
以提高审美情趣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本文就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功能、内容、方法等方面作粗浅探讨。
一、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多重功能
审美教育是以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为基本内容,以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目的的教育。
语文课程审美教育的直接功能在于对学生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发展和完善产生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审美情趣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审美心理包含发展审美能力、丰富审美情感和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通过语文课的审美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再现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能力。丰富审美情感还能使学生学会感受课文情感美,提高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是审美心理结构的核心部分。像《狼和小羊》这类课文,学生通过狼和小羊的语言、行为、心灵美与丑的对比,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而自觉崇尚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审美教育的间接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美育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美育是德育的基础。”美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而对美的感受能力包括审美活动中的观察、想象、鉴赏等能力。这些能力是智能结构的重要因素,也是形成特殊智能的基础。审美教育特别有助于儿童形象思维的发展。科学家钱学森说:“形象思维是研究思维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思维科学研究的突破口。”大量的事例和研究证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辅相成,开发右脑的功能能促进智能的发展。此外,美育对于健身、劳动教育等都有重要意义。
更值得注意的是审美教育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美感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愉悦性的特点,小学生又主要通过形象思维来认识事物,学习动力中情感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小学语文的审美活动能吸引他们的爱美之心,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教育史和科学史都证明,审美感受作为构成意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能转化为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动力。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激发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在美的享受中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以求得发展。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又一特征是师生之间教与学的情感交流,配合默契。这是除课文内容美以外的另一层面美——人际关系美。教师大多重视教学手段方法的变化和更新,却容易忽视诸多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能左右其效果的共同性因素,即课堂气氛、学生情绪、教师感染力。三者和谐统一是教学手段实施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多年来各地倡导的“愉快教学”、“情境教学”,使学生乐学爱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人所更知的。特别是“情境教学”把两个层面的审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一个是构建以“情”为中介的“美、趣、智”的学习环境,另一个是营造“亲、助、乐”的师生人际情境,在审美过程中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二、小学语文审美活动内容的把握
语文教育的审美教育资源十分丰富,除课堂教学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课外学习资源,包括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社会生活等等。即使是课堂学习资源,除课文以外还有各种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课件。下面重点谈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课文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内容。怎样的课文具有审美价值呢?以前人教版有篇课文叫《手》,描写特等劳模陈秉正的双手美在“不但坚硬,而且灵巧”,美在会劳动,能创造。课文中的“那个学生”仅以手的外形来判断什么是美,并不真正懂得美。真正的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美要以客观事物作为基础,而关键在于它的自然属性同人及社会生活的联系。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呢?凡人们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聪明才智,在追求新生活中所表现的理想、情感、愿望,都是人的本质力量。通过语言文字形象地表达这种人的本质力量的课文都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内容。从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和所采用的表达形式来分,大致可分为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语言美。
反映自然界中自然物的美,属自然美。这类课文的审美内容可从三方面去把握:一是描写自然物可供观赏的美景、可亲的生活环境而获得审美意义。自然物不论是壮美,还是柔美、优美,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给人以愉悦。二是有的课文所描绘的自然风光体现着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成果,是显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生动形象。如《葡萄沟》中葡萄丰收的美景,《荷花》中荷花楚楚动人的丰姿。三是有的课文中的自然物作为人或人的生活的象征,寓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而显示其审美意义。如《鸟的天堂》赞美了一种令人鼓舞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自然美在于它能把学生引入联想和想象的天地,感受生活的情趣,领略自然带给人们的启示。
反映社会生活的美是社会生活美。自然美侧重于形式,而社会生活美侧重于内容。社会生活美来源于社会实践,创造性的劳动便是获得审美愉悦的基本领域。它是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活动,因而劳动的过程和创造的成果都是美的。《长城》描写古长城“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之巅,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伟大奇迹”,更显示了劳动美。
一篇具有审美教育内涵的课文,是美的内容和美的语言的辩证统一。鉴赏课文语言美是审美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小学语文的特点,语言美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从语言的内涵来看,一是语言的情趣性,二是语言的简洁性;从语言的形式看,一是整齐美、节奏美,二是语言的和谐、回环和多样的统一。这种语言特点以诗歌最为显著。引导学生鉴赏语言美,可以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小学语文审美活动途径、方法的探讨
美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美的形象性决定了审美的直觉性。儿童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的,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首先不应要求学生理解课文表达了什么意思,而是应引导学生直接去感知课文中具体生动的形象,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如课文《血被子》:“血被子下面,小麦正在做着快乐的梦,梦见春天来了,他们穿着小绿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教师不应该让学生枯燥地回答“小绿裙”、“跳集体舞”是什么意思,而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读说说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美丽的图画。从审美的途径读课文,不仅提高了读者爱美的情趣,而且发展了形象思维,发展了语言。有的课文,学生在感知形象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和想象,可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语言文字是学生直接感知的物质材料,创设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眼看、口读、耳听、联想地凭着知觉去感受情境美。鲁迅先生在谈到艺术欣赏时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读中让学生扮演角色即兴表演,恰当运用图画、幻灯、录像、计算机课件,辅之以音乐烘托等,都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感知形象美,获得多种审美愉悦,利于视觉、听觉创设情境,对于低年级学生更是重要的审美方法。情感性是美感的又一重要特征。学生在审美过程中由感知形象美进而感受情感美,是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阅读的加深。教师要运用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扣击学生的心弦,激起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从语言因素入手,让学生在品词赏句中得到情感美的感受。感受课文情感美,离不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叶圣陶先生称之谓“美读”。叶老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诸如此类。”为了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情感体验,教师的范读和情感性的导语和点拨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还要善于进入情境,感受课文所传递的情与意,以情激情,感染学生,以达到教师、学生和作者心灵的共鸣。这是课文情感和师生人际关系情感两个情感层次面的和谐统一。
提高学生爱美的情趣与教师自身的思想修养、语言修养和爱美的情趣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审美情趣对儿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首先得自己心里有。”教师对祖国、对一切美好事务的情感,必然会在教学中自然流露出来,深深感染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