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课堂人文教育探究论文
一、注重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
以前的教学中,老师大多都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只有老师在“表演”,学生在“观看”,这样学生就会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思想,而不会主动思考,这样虽然对学生的成绩有所帮助,但并不能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所以,为符合《新课标》要求,要求老师必须废除这种老的教学观念,先进行自我提升,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照搬老师的思想,而是用自己的思想来理解全文的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主题思想,这样就将老师的思想变成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基本目的。只有这样做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才能让他们对语文这门学科产生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抽丝剥茧”的方式提炼主干
语文教学和别的学科的不同,关键就在于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大纲》所规定的内容,课文仅仅是范例而已,需要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注重课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这就与传统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不需要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而是抓住一两个重点进行提炼,剩下的完全交给学生自己去处理,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即可。比如,很多老师在教学《老人与海》一文时,特别是在围绕“老人与鲨鱼的搏斗”这一节讲解时,教师一般都采用让学生找出具体的语句加以体会老人的可贵精神。于是学生把这一篇课文内容仔细地找了一遍,可以说拣出了这段课文的“主干”。但课后仔细想想,学生有真切的感悟了吗?答案是否定的。而我在上课时只在黑板上画出一张表格,让学生自己来填空。那么每一位学生的发言都不是机械照搬课文原话,而是经过自己感悟,再加工后,把原文的思想变成了自己的思想。这样老师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学生自然能体会出作者的写作目的。
三、通过文本的研习加以拓展引申
教材不是不可质疑与更改的,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机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总结,善于质疑,更要敢于去提问,怀疑和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问,产生问题时,要敢于进行质疑与否定。发现疑难时,要敢于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要把课本中的语言与实际生活中的感悟有机结合。常用的方法有:
(一)身临其境,以己之情度别人之感。情感体验来源于生活,只有与生活体悟相对应时,教育就会符合人文精神的要求。在实际教学时,老师需要运用生活中的现象来结合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根据学生的亲身感受来对知识进行解释与传输。特别是在高中语文的诗歌欣赏的教学上,这一点本人的体会很深刻。比如在上柳永《雨霖铃》一词时,如果只采用传统的讲读方法,学生很难理解文中的惜别之情。而在上课之前让他们先回忆自己最难忘的人以及送别时的情景,再结合该词的内容来体会就自然而然的体会出词人那送别爱人的痛不欲生的感情了。在教学时再配上音乐,那么课堂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加强写作训练,也是帮助学生进行感悟的好方法。但我们也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发现有些写作的训练只是表面功课,并没有真正起到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就需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1.在想象处加以填补:众所周知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些作者非常重视艺术想象的作用,但由于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的限制,就会在阅读中对文意产生一定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因而在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理解,只要不违背对主旨的把握应该给予鼓励。比方说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祥林嫂问我关于“鬼魂”的问题,我的支支吾吾回答处有一系列的省略语,我就可以让学生把它补充出来,然后全班集体讨论,这样就可以更加能体会出“我”善良,有同情心,但又懦弱不敢反抗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对文章的主旨有了深刻的体会。
2.在文章中“难以言表”处加以想象,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老师常常会发现有些课文留有很多省略的内容,这些就需要学生们加以补充。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就会给学生增加理解的难度,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去还原,完全进入作品之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比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文,因为本首词含有大量的典故,所以学生在学习时有很大难度。所以在教学时,我除了讲解典故之外,还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来体会,这样就能体会辛弃疾当时空有满腔热情却无法实现的抑郁,苦闷之情。而后通过朗读加以再现,实际效果证明效果很好。
3.在课文精彩之处加以延伸。文章的精彩之处往往是我们上课的重点,因此我们完全就可以把这些内容提炼出来,让学生自己去研讨,这样实际效果证明比单纯的讲解更有效果。我们就可以像《老人与海》那篇课文那样,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续写课文的结尾。想象一下当海边的其他渔民看到这副鱼骨架时的表情以及心理活动来体会主人公的精神,这样不但能够训练学生的写作,还可以更加体会出主人公坚毅,顽强的“硬汉”形象,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现场表演,感人至深。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可塑性,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吸收后的自我展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后再结合自身原有经验,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借助表演时的动作,语言,神情等方式来表现作品的情节,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这样做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还可以锻炼他们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这正是老师所要达到的目的。比如曹禺的《雷雨》一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分角色朗读以及小话剧表演的形式,就能很容易体会出周朴园的冷酷,自私,无情,凶狠的性格以及鲁侍萍由若变强的性格,从而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注重语文教学的课外阅读作用,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介绍或与学生一同阅读一些经典作品,并且自由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去播放一些与作品有关的影片或视频,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些更加直观的印象。另外,假期也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这些方式方法都能使课内、课外知识得以融会贯通。此外,作为我们老师也必须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我“充电”,自我提升。从上文可以得知,高中语文在进行人文教育时,不但可以传扬人文主义,而且还可以塑造学生品德。因为它通过对课本内容的消化吸收,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更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秉着合理的人文观念,结合轻松的教学氛围来进行教学。总之,人文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教师的要求与责任,是我们神圣的使命。因此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围绕这一点,利用各种方式加以实现,勇于担负起这一重任。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杨帆(2009.8.29)
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所谓“有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有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实施新课程有效教学研究,我们教师要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全面发展”的有效教学理念,特别要关注单位时间的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综合评价。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教育质量得到持续发展。最终实现 “时间+ 策略=高效”的教学目标。
关注单位时间的效益,核心就集中在每一节课的效能上。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是教学的核心环节,而每一节课则是其中的关键,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在每一节课上下工夫,归根结底要做到一下几点:
1、每一节课都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语文教什么?这是首要问题。教师必须明确语文教学方向。即每堂课都要侧重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或朗读或倾听或写作或阅读或说话;是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思考能力;是感悟能力还是体悟能力。这必须在课前确立并在课堂落实。最根本的是必须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好高务远也不能过于肤浅。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2每一节课都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一节课的时效很短,教师应树立一瓢饮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短暂的时效中获取实效。哪怕是仅有的一点。实际上,许多教师放不下,担心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必须放弃这种爱心,不能在课堂上溺爱,帮学生思考分析判断推理。如文言文就得串讲且面面俱到,结果是学生课后仍然不懂。学生没有获得认知和感悟的过程。
3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讨论。思维教学是语文的灵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最大的迷失是思维的流失。传统教学的精讲很容易忽视思维的训练,教改后的探究教学往往是隔靴搔痒,停留在表层的思考,忽视深层的探本溯源。教师应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入里的思考问题,注重联想和想象、比较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训练。切实围绕语文理论和实践知识进行交流和讨论,找到思维的落脚点和语文学习的平台。从而获得语文能力的发展。
4加强教学的针对性,不断提升教学的层次和水平,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所谓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及时根据学生的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让自己的教学不拘泥于教材,符合学生实际,利于学生的发展。其中包括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水平、创新能力。这要求教师要海纳百川。做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科带头人。
5注重高水平的预设又要注重动态的生成。教师既要能统观未来的教学,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课堂的预设要具有科学性、预见性、合理性。科学性就是符合语文学科特点,做道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预见性则要求能反映学生的学情和课堂的动态变化。合理性指的是豫设具有可操作性,能真实再现教与学的本质。
如何落实有效教学?归根到底就是让语文回归本质,回归自然。“语文,心灵的一泓清泉”是语文教学的本质。为应考而教学,是教育的功利主义行径。为教改而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形式主义的表现。语文,从人类生存的本能来说是工具,他让人在生活生产中交流;从人的最高需求来说是心灵的清泉,他给人以精神的愉悦和寄托。回归语文本色才是语文教育的目标。语文的源泉是生活。而语文教学是活生生的生活体现。从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在生活中延伸发展。惟有用生活将教师学生课堂知识连为一体,语文方可闪烁他独特的光芒。
第三篇: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自主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运用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自主质疑、合作探究、拓展运用等环节的设计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这种教学模式实施操作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学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说,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当今教学的主旋律,要实现这一点首先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应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抓住契机,用心制造‚问题场‛,设臵一些问题的情境,利用一定的‚诱因‛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起学生探究问题的灵感和热情。
如在讲授高中语文《〈诗经〉二首》这一课时,我运用探究教学模式,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
在理解这两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氓》中女主人公遭‘士’遗弃,其兄又‘咥其笑矣’,而《静女》中的‘静女’却又为‘士’所热恋,如何解释两位女性不同的境遇呢?‛问题提出后,同学们先是低头沉思,接着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生甲抢先回答:‚这是因为《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恋爱的初期,所以热情高涨,一旦当他得到爱情后,就不会这么有热情了,或许也会和《氓》中那位‘士’一样对‘静女’变心。‛
生乙:‚我不同意甲的观点,我认为出现这种境遇的不同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人与人本来就是不一样的,《氓》中的‘我’所嫁的‘士’是个负心汉,而《静女》中的‘静女’遇到的却是一个对爱情专一的男子,不是每个男子都很容易变心的„„‛
乙还未讲完,就有一女生丙予以还击:‚但你要知道,《氓》中‘士’一开始也是很痴心的呀,其程度绝不亚于《静女》中的‘我’,但最后不还是变心了吗?谁能保证《静女》中的‘我’不会也走这条路呢?其实男子是最容易变心的。‛这话遭到了几乎所有男生的一致反对,于是一场讨论快要变成了一次舌战。激趣火候已经成熟,看来我不得不出来‚主持公道‛了:‚刚才几位同学的分析,应该说都有一定的道理。确实,《静女》中的男子还处于热恋时期,自然热情万分,至于婚后他是否会变心,就很难说了,这要看他能否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两个男子的身份是有差别的,大家能否说出这种差别?‛台下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
我进一步提示:‚从《氓》中的‘士’‘抱布贸丝’,我们可以估计‘士’可能是什么人呢?(生答:商人)对,可能是商人。而从《静女》中的‘俟我于城隅’、‘自牧归荑’又可以猜出‘我’可能是什么人?(生答:农民)对,可能是农人。而商人和农民由于生活环境、方式的不同,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也是有一定差别的,相对来说,农民比较朴素,思想比较纯洁,也许不会像商人那样容易变心,这从后来一些文学作品中也能得到一些验证。当然,这些也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亦属一家之言。关于这个问题,大家课后还可以继续做口头或书面讨论。‛
又如教学《琵琶行》我就这样提问:‚如果琵琶女生活在今天的社会,境遇会如何?会成为‘超女’或明星吗?‛如学习《孔雀东南飞》时让学生讨论‚假如把刘兰芝带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她可以怎么做?‛‚假如焦仲卿对母亲的态度强硬一点,他们的爱情会怎样?‛精心设臵这样的‚问题场‛,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投入了异常激烈的讨论,展开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很好的开启心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宰,学生是被动接受‚饭桶‛,扮演着‚记者‛、‚录音机‛的角色。这种教学方式实际上只强调了教师的活动,学生是没有活动可言的,其学习是静态的,被动的。而这种新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和开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学习活动,它所营造的学习氛围,目的就在于引起他们动脑、动口和动手的主体活动。
二、点拨中深化,体现民主与集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讨论在学生自主提问探究学习中,教师应及时做出评价,但要多民主,少批评,不能放弃和削弱教师的引导作用,对学生的提问与讨论,必要时给予点拨。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的兴趣,是推动他们主动学习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内驱力。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在于把学生想解决某个问题的愿望转移到研读课文内容上来。
教《琵琶行》一课时,我就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假说:假如琵琶女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这个才女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能够人人利用的资料就是《琵琶行》。咱们好好研究一下课文,完成这个任务行吗?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向学生呈现了与当前研读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景,使研读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景中发生,因此,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了对课文的研读探索。当学生研读那极富美的感召力的课文时,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和理智逐步实现了交融和同构,进而以课文为媒介彼此发生了心灵的碰撞和灵魂的对答。如当学生所提问题解决时,教师要帮助学生顺藤摸瓜,及时整理思维路线,通过师生互动,引发学生深思;当学生的意见徘徊在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和与教学无关的问题时,或者学生各持一词,甚至偏离课文内容,因认识偏激出现争论时,教师应该进行有效的课堂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维点进行讨论。教师不能充当观众,只看热闹,而应该是‚主持公道‛的‚导演‛。‚群言堂‛的气氛虽然是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各执一词,出现偏激的争论,教学内容就会成为一盘散沙,没有了主题,偏离了教者的意图,好戏会变成‚闹剧‛。
所以在民主讨论的白热化的‚戏剧高潮‛,教者应该有集中的点拨,这则戏才能有始有终。
三、课堂互动,突出自主学习‚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形成信息多向交流和反馈的新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要活动方式。当师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
首先,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和生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这个过程使学生处于一种心理放松、精力集中状态,思维活跃,敢想敢问,敢说敢做。甚至有时候,教师还要给他们创造条件,满足他们想当‚老师‛的愿望,大部分内容都要由学生做‚导师‛,放手让学生对课本、课外资料自学,尝试解决一部分疑难问题,对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做上记号。
其次,以合作学习小组(4—6人)为单位,组织学生讨论,互助互学,解决自学过程中碰到的个别疑难。然后,教师解疑,教师向其他小组的同学‚请教‛,由愿作‚导师‛的学生解疑答难,老师则当‚旁听生‛,在他们讲疑答难的时候,你会惊喜地发现他们所具有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极大地出乎你的想象。同时,也只有给学生足够自由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把课堂变为‚师生共同交流信息和切磋学问的论坛‛,探究才能成为现实。这样,从老师的‚一言堂‛变为学生的‚群言堂‛。
四、联系生活,延伸课堂 现实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根基,课堂教学作为一种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与意义为目的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必须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杜威曾这样表述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应当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起来,缩小到一种雏形的状态。‛课堂教学讨论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思想、人生困境,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可以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关注学习内容的意义和价值。
如教学《孔雀东南飞》针对社会上经常出现因爱情悲剧或因遭遇挫折而选择自杀这种过激的行为,当时,学校也刚刚开展 ‚生命没有彩排‛和‚关爱生命‛的教育活动,于是我问:‚两个主人公选择了自杀这种过激方式作为对封建制度的反抗,但从我们今天的社会来看好不好?为什么?请联系社会实际并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又如教学《赤壁赋》时我这样设计提问:‚面对工作生活的种种困惑,有的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的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的人及时行乐,有的人珍惜寸阴。而苏东坡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探究问题要把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或可能生活结合,才能更好地开启学生心灵之窗,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这是当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时代精神的迫切要求。实践证明,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教学方式,带来了生机,让课堂教学充满自由和欢乐,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上运用探究教学模式,就象中国画中的留白一样,教师在课堂上也应留一些悬而未解的问题,让学生心理处于暂时的不平衡状态,促使他们课后进一步探索和解决问题,从而让有限的课堂时间收到更大的教学效益。
‚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相信只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和解决好以上问题,教学业务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课程改革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教师:陈荣华2014、6、6
第四篇: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教师卷)
《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调查问卷(教师卷)
教龄: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
尊敬的老师:
您好!课堂提问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我们小课题组正在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小课题的研究,下面是就高中语文课堂提问中的设计问题,希望您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问卷内容
一、选择题:
1.您对课堂提问的重视程度?()
A、非常重视B、重视C、不太重视D、不重视
2.您认为阅读教学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
A、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B、活跃学生思维 C、营造活跃课堂气氛D、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3.您在备课时,是否精心设计突破重点、难点的关键问题?()
A、每次都设计B、经常C、偶尔D、从来不
4.您是否注重提问的艺术,仔细推敲过语言的表述?()
A、是B、有时是C、不是
5.设计问题时,您总是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应答情况吗?()
A、经常会B、有时会C、很少注意D、从来没有
6.您设计问题时考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
A、总是考虑B、只考虑学习目标C、尽可能兼顾
7.您设计问题时考虑学生的能力层次吗?()
A、偶尔照顾能力差的B、只考虑基础好的C、尽可能兼顾
8.您常用的语文课堂提问方式:(可多选)()
A、一问一答B、一问全班答C、一生问一生答
D、一生问全班答E、小组内问答F、其他
9.您设计问题时注意考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偶尔注意D、没有注意
10.您在教学提问中注意为学生营造安全、融合、自由、民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产生愉 悦的情感交流欲望,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吗?()
A、非常注意B、比较注意C、偶尔注意D、没有注意
11.在您的课堂,学生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的情况有吗?()
A、偶尔B、常有C、根据情况而定
12.课堂上学生“走神”、“睡觉”、“眼望窗外”等情况这时惩罚式提问有无必要?()
A、提醒学生注意有必要B、看情况C、伤学生自尊没必要
13.您是否曾经有意识地改善自己的提问技巧?()
A、有,且效果显著B、有,但效果不大C、想过,但没有行动D、从未想过
14.您认为语文语文课堂教学中何种提问方式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回答?
第五篇: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探究论文
大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即人文教育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功不可没。何为“人文”?“人文即为人性的修养与人格的修炼,建构以人为主体的文化。”[1]“人文精神存在于人文学科之中,表现为‘以人为本、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人的精神文化品格以及当代人文精神。’”[2]最近的一篇报道让人触目惊心:“北京一所著名重点大学有40人被确诊患抑郁症,约占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访问量的两成。智识高、求胜心强的大学生,已然成为抑郁症高发人群。”[3]高校出现这样的状况着实令人担忧。尽管高校中设置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及相关心理咨询辅导机构,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是有心理疾患的学生越来越多。显然,单凭这种外在的机构是无法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当代大学教育中,过度强调了功利性的学习,多数学生把精力投注在各种考试上面,甚至一入学,有的学生就会问:老师,如何扩大交际圈子?哪些课的老师给分高?如何不挂科等等目的性极强的问题。他们把大学当成了为未来找工作的工厂,把老师、同学、课程视为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忽视了大学最为重要的本质性内涵。心怀此种想法的学生,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4]。有的终日惶惶,在寻找,在猎获,殊不知,宝贵的时光就此匆匆流逝,将近毕业时才发现自己一无所获,更加无力面对茫然的未来,因此心理失衡,出现种种问题。“如果这时候没有人文情怀的浸润,没有历史文化的引导,内心荒芜的大学生们何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今的专业知识教育缺乏内涵,一味地充实专业技能,罔顾伦理道德,如果一种教育不能达到塑造健康人格的效果,不得不说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5]104。可见,人文教育的缺失是高校教育最大的问题,“关于现在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折射出一个严峻的事实,我国大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较为局限,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5]104而同样让人担忧的状况是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的处境,大学语文“在更为高端的大学教育里却渐渐淡出公众视野,变得可有可无,甚至无一席之地。”[5]103“这门课程,有些学校在新开,有些学校在削弱,有些学校已经停开,有把必修改选修的,也有把整个的课时量在压缩的,这些情况也不是太个别。”[6]把这种种现象联系在一起可以看出,大学的课程设置尚存在着某些偏颇之处。本文以张铭远、傅爱兰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为例,以其中编选的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为分析对象,谈谈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及教育意义。在讲授这篇文章时,笔者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提前布置了如下作业:请梳理出作者在文中思考了哪些问题?本文的表达方式有哪几种?本文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本文对你的启迪有哪些?同时要求学生预习时细读文章,自己提炼问题,并进行思考,以供课堂上讨论。根据上课过程中师生交流情况,笔者将文章的人文性及教育意义概括为以下内容:
一、明了生死———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生死问题,人生的终极问题,离我们很远也很近。“从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理解。袁进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人类的痛苦与解脱的思考与探索。”[7]作为常人,一般不会把很多精力用在思考这个问题上,因为出生、成长、老去是自然的过程,不会纠结于生还是死的两难中。但是,一旦生活偏离正常的轨道,生死问题无法逃避不能不想的时候,人就会思考自己应当何去何从?当然,很多哲人对此进行过思考,得出了自己的观点,但当具体的个体面对此类难题时,可能没有一个肯定的答案能够帮助他,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这是一个缓慢的痛苦的破茧成蝶的自我撕裂与重生的过程。作为身康体健的人,虽然体会不到残疾人的痛苦,但也会有找不到生活意义的困惑,当生命的价值遭到怀疑,生活失去目标,有的人可能会徘徊在生与死的交界线。以此反观一个青年忽然变成双腿截瘫的残疾人,他的内心会是怎样的崩溃!史铁生遭此打击,精神已到绝望的边缘,“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8]432。想不通的情况下,他曾三次试图自杀,幸运的是死神并未接受他。“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8]432想明白了就不会再走极端,就不会再纠结于此,死的反面凸显出来,不死,也不能苟活,否则行尸走肉又有何意义?“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能够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8]432在遭受人生大的打击后,史铁生积极探寻生命的奥秘,非贪生怕死,非轻生轻死,努力找寻活着的意义与勇气,要活得有尊严,有骨气。在与环境斗争、与自我斗争中,史铁生左冲右撞,终于找到了一份体现生命价值的工作———写作,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找到了活着的意义,找到了使生命永生的出路,也终于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9]106。作品发表了,受到读者的肯定与赞扬,就是活出了价值与尊严,就不会因为身体的残缺而被人视为异类,更难得的是他还收获了爱情,找到了一生的灵魂伴侣。他不再抑郁,不再抱怨,能够坦然接受上天的安排,“园神成年累月地对我说: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9]107。《我与地坛》教会我们明了生死,重视生命,要尽己所能活出生命的意义。
二、直面苦难——上天的另一种赐予
从某种意义上说,苦难应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没有经历苦难,就不知道生活的真正含义。叔本华说过:“人生两大苦,一是物质的匮乏,二是精神的空虚。”这是对常人而言,并没包括身体的疾患对人的折磨。那么,当不幸降临在自己身上,应如何应对?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暴自弃?向人乞怜?苦难二字,对于史铁生的人生来说饱含了太多的艰辛,他曾抱怨,曾愤愤不平,但这都不是解决的办法,“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9]104。我们无法指责上天的安排,只有低头接受,然后才能抬头超越,“那么,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在哪里呢?设若智慧的悟性可以引领我们去找到救赎之路,难道所有的人都能够获得这样的智慧和悟性吗?”[9]104很显然,史铁生找到了自我救赎之路,获得了这样的智慧和悟性。“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9]104为了维持世界的平衡,就有了相反相成的两极,而两极也并不能以优劣来定性,而是互相映衬,互相成就。就像文中的那个小女孩,上天赐予她美貌,却收回了智慧;就像作家自己,上天让他双腿瘫痪,但却让他打开写作之门,成就自己的才华。而既拥有健康的体魄,又不缺聪慧大脑的常人,这是何等的幸运与幸福的事,又有何理由不珍爱生命,有何理由鄙弃他们?当代大学生生活在国家和平安宁、物质生活繁荣、外界诱惑颇多的时代,是蜜罐中长大的一代,是温室中浇灌出来的花朵,战乱、饥馑、瘟疫、政治运动等是在书本中写就的历史,离他们太过遥远,苦难更无从谈起。所以,小小的挫折诸如考试挂科、失恋、交际受阻等等,都会让其不堪一击,甚至扭曲变态变相发泄到他人身上。过度关注自我,世界的中心也应该是自我,因此,一点点的不如意都会加倍放大到不可承受,殊不知,人生的苦难远不止如此。大学生应有很强的抗挫折能力,应有正确认识苦难面对苦难的能力。《我与地坛》无疑会成为苦难课堂的精神导师,给予学生强大的力量。“他用他的苦难提高了我们对生命的警惕,他谆谆告诫我们要更好地生活。”[10]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如是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因此在品味涵蕴文本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循着史铁生在双腿高位截瘫之后艰难地在绝境中挣扎、最后走出困境的心路历程,感受他坚强、乐观的坚定信念,感受精神支柱对于困境中的人的巨大支撑和激励作用。从课堂实施情况看,这个教学目标的设定是合理、有效的,通过学习,学生对于苦难、对于困境、对于命运有了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悟。”[11]《我与地坛》教会我们直面苦难,正视苦难,不悲观,不抱怨,将之视为上天对自己的考验,接纳它,才能超越它。超越之后苦难就会成为人生的财富,它磨练了生命的韧性,让世人心怀怜悯、慈悲,达到人生的新境界。
三、重情感恩——苦难人生的慰藉
《我与地坛》以极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一个母亲对儿子的爱,“身有伤,贻亲忧”,儿子瘫痪,做母亲的痛苦加倍,但又无能为力,只能在远处注视儿子挣扎的背影,这爱化作担忧、焦虑以及一次次在地坛中寻找的身影。母亲是智慧的,母亲是伟大的,母亲没有给儿子增加任何的压力,她明白儿子的未来要由他自己探寻。“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8]434母亲一次次凝望儿子的身影,与朱自清《背影》中的父亲有异曲同工之妙。而痛苦任性的儿子也曾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全然没有想到另外一个比他更苦的人。只是若干年后,当这个珍爱他的人撒手离去时,他才明白母爱的意义,他才为当日自己的固执、自我而伤到母亲的行为深深忏悔。因为最熟悉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以此观照,现在许多大学生拿着父母辛苦赚来的血汗钱不知道珍惜,上课玩手机,下课网游购物买奢侈品,不亦忙乎?毕业后仍然“啃老”的又有多少?把亲人对自己的恩情当作理所当然,尽情挥霍,等到失去时方才明白。假如没有对母亲的书写,《我与地坛》将会逊色多少?而假如没有母亲,史铁生能否走出人生的困境,迎来自己的新生?假如没有哥哥的庇护,那个智障的妹妹又将会受到多少屈辱?假如没有爱人的互相陪伴,那对由中年情侣变为互相搀扶的老年夫妇人生又将会多么孤寂与冷清。儿子在母亲的注视下获得新生,智障妹妹在哥哥的陪伴下,由无忧孩童成长为花季少女,“我”与长跑友人的互相鼓励激励,中年夫妇相携相伴到白头。有情众生,须臾离不开情字,亲情、友情、爱情确实是苦难人生的慰藉,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斗争时的助手,是孤独失意时倾诉的对象,是疲倦奔波后休憩的港湾。大爱无言却如天地日月陪伴我们抚育我们,因此,回报这份沉甸甸的爱也是活着的力量和意义。天地间,谁又不是匆匆过客?时光流逝,一切都会烟消云散,唯有情,情之重,情之深,愈久弥珍,让人动容,让人留恋。《我与地坛》教会我们重情,感恩。
四、心向自然——人类永恒的家园
在学习这篇散文的时候,景物描写也是让学生赏析的重点。地坛的四季,地坛的花草树木,地坛的阳光月光,甚或包括在地坛缓缓流过的时间。“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8]432地坛,承载作家的苦难;地坛,容纳人生的悲喜;地坛,象征和代表着自然。无论生命如何变化,大自然不悲不喜,就在那里静静陪着你,抚慰你的伤痛,温暖你寂寞的痛苦的灵魂。飞速发展的都市“放纵着自己的欲望,制造着永难消解的垃圾”[12]。貌似繁华的都市如何安放我们的灵魂?喧嚣与奢华过后的都市,像卸掉妆的演员,衰老、疲惫、空虚。人类的精神归宿还是大自然。或许,作者刚进入地坛时,地坛的荒芜与破败让他找到了相似点,似同样的残缺不全,同样被外界抛弃。但在与地坛朝夕相处时,作者发现了地坛处处存在的生命力,微小却也强大的自然生物在此繁衍生息,一年四季的不同风景丰富着生命的色彩,不管外界如何风云变幻,我自有我的精彩与生活,不必气馁,不必抱怨,活出自我即是人生的赢家。地坛,让作者找到了重生的力量,让作者从自卑自弃中强大起来,地坛就是无穷的力量源,代表了生命的厚度、宽度,精神家园无限拓展的可能,体现了自然的博大、仁爱、胸怀、包容。因此,作家要感恩于它,而又“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8]434。“我”、母亲、地坛,三位一体,熔铸在史铁生的生命里。不能设想,史铁生没有遇到地坛会怎样。同样,所有的人都集聚城市远离自然会怎样?想来是不行的,否则,为什么一到周末假期,城市中人都纷纷走向大自然,去与大自然亲近,排除掉积压的浊气、压力、烦恼,向天然氧吧寻求新的力量?人们亲自毁掉自然,然后又寻找自然求救于自然,这也是人性中矛盾的地方,也是现代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的二律背反。《我与地坛》教会我们热爱自然,像热爱自己的生命。
五、倾心艺术——灵魂的外衣
1.语言文字之美。《我与地坛》的语言是诗化、哲理化的,关于生死的思考让人醒悟,关于情感的书写让人沉醉。地坛风景是一首诗,四季是一首诗,人的命运是一首诗,它让读过的人都熟悉地坛,爱上地坛,爱上文字,它让我们走进作家的内心,也直抵我们的灵魂深处。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博喻、排比、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运用自如,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第三节中的“如果以……对应四季,春天是……夏天是……秋天是……冬天是……”,博喻的运用体现了作家对时间的思考,他的生命与地坛的四季交融在一起,他的悲伤、喜悦、绝望、希望等等都寄托其中。地坛是他的另一位母亲,他是地坛众多孩子中独特的一个。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仿写句子一起分享,佳句连篇,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丰富了课堂效果。3.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全文用独语的方式静静道来,叙述者是作家自己,倾诉的对象有地坛、母亲、另一个自己,更有广大的生命体。议论,记叙,描写,抒情,多种方式转换自如。议论,深刻有力,启人深思;记叙,条理明晰,起伏有致;描写,细腻生动,多彩多姿;抒情,质朴真切,感天动地,体现了作家极高的语言天赋和文学才华。《我与地坛》用作家的心血凝结成的字字句句写就,是血是泪,是不屈的呐喊,是心路的解剖,是鲜活灵动的生命体现,带给我们深刻、感动、力量和成熟。和《我与地坛》一样,大学语文中有深厚文化底蕴与人文教育意义的经典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以语言文字为载体,包含了人文领域的精华,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国别、不同身份的人对生命的思考,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咏叹。虽然世事更迭,时移景迁,但人之共有的喜怒哀乐让我们在阅读这些佳作时,仍会引起共鸣和同样的情感体验,以之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滋润我们的灵魂。当然,大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教育也对教师的品性与修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大学之前的语文教学中,考试是最主要的目的,所以语文教学突出的是工具性。进入大学后,学生应在之前学习语文的基础上对所选经典文本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体悟,进而融化到自己的生命中去。张铭远、傅爱兰编选的《大学语文》教材包括“中国哲学”“中国文学”“中国艺术”“中国民俗”等部分。师生通过对中国哲学的学习,可以传承圣贤们杰出的思想和智慧;通过对中国文学的学习,可以感悟古典诗文的无尽魅力,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家国之忧,苏东坡历尽宦海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与平静,司马迁亦文亦史的才情与视界等,也可欣赏到张爱玲的天才梦,鲁迅的傲岸与深刻……大学语文就是精神世界的天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爱上这个世界,学生应该从中汲取自己成长的养分,最后站在前人伟人的肩膀上,成就自己的人生。大学语文,是滋养人心灵的甘露,是解决人灵魂病痛的良药,呼唤大学语文人文性的激发与重视,呼唤大学教育魂兮归来。
参考文献:
[1]桂晓东.“人文性”教育与大学语文教学[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4):47.[2]时伟,薛天祥.论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5):22.[3]刘旭.一所大学有40人被确诊为抑郁症[N].北京青年报,2016-07-04(A4).[4]钱理群.大学的利己主义者
[5]刘劼莉,刘玉凤,李霞.理工科类高校大学语文所处的境遇和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6(21).[6]陈洪.对大学语文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及思考———在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的讲话[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7]谷声然.人文精神的内涵探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9.[8]史铁生.我与地坛[M]//乔以钢.现代中国文学作品选评(1918—2003):B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9]史铁生.我与地坛(节选)[M]//张铭远,傅爱兰.大学语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0]付友艳.浅谈《我与地坛》一文中的人文教育[J].成功(教育),2008(7):119.[11]徐红芬,孙勤东.《我与地坛》(第一部分)课例赏鉴[J].语文教学通讯,2011(8):56.[12]莫言.所有坏人的结局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