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5 11:2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第一篇: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新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中有一节镜面对称(书本第69页)。教学中只要求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照镜子等活动,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初步了解镜像的性质就可以了。

教学时我利用学校现成的大镜子,课前我就把孩子们招呼到了大镜子前,让他们在镜子前做各种自己喜欢的动作,看看镜中的你和镜外的你有什么不同。课始我先请个别孩子在镜子前表演,其他的孩子观察表演孩子镜中镜外的不同,几个孩子表演下来,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发生对换。有了体验后的发现,孩子们再一次在镜子前展示自己优美的动作,加以验证找到的结论。

带着表演中的喜悦,带着真切的体验,孩子们回教室后很快投入了对图片的观察中,一张两张,你说我说,个个感悟非浅,尤其是看镜子里的时间,孩子们也判断地非常出色。欣喜之余,我出示了随堂练习中的一道练习:下面哪一张是小红拿着的?

思考片刻,就让孩子们用手指表示自己的选择,一看:1、2、3均有。不忙,听听孩子们的理由吧。生1:刚才我们照过镜子,镜子内外只有左右互换,没有上下互换,所以我选择1(选择同样答案的孩子一片附和)。生2:我们刚才照镜子时是发现镜子内外只有左右互换,没有上下互换,但刚才照的只有一个人(事物),现在有四个图了,我觉得1不对,应该是2。生3:我觉得1是对的,你看,镜子中朝左的1里朝右,镜子中朝右的1里朝左了(对!对---又是一片附后声),似乎选择1的同学是对的。

课后,回到办公室,心里始终有点疑问:究竟哪个是对的,假如弄错了,这不是要误人子弟吗?犹豫间,拿起纸笔,画了几张视力图片,跑到镜子前,一个一个仔细地对照起来。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果真练习中选择1是错的。原来孩子们在分析时,只考虑了一个物体的左右要发生互换,却忽略了一排物体照镜子时,每个物体的位置都要改变,假如原来物体的标号是1、2、3、4,镜子中的物体顺序就是4、3、2、1了。因此,对练习中的选择应该是2不是1。怎么办?该怎样向孩子们解释?于是我动手写了几张含有两个、三个、四个及多个的视力表图,在每个视力图下面标上了顺序号,并事先在视力表实物图下画出了对应的镜中视力表。

一切准备就绪,来到教室,对孩子们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想给同学们道个谦,不过在向大家道谦之前,老师还想带同学们去学校的大镜子前,希望能够在大镜子前让大家弄明白老师犯的是什么错误。孩子们带着好奇,很快地来到了镜子前,场面出奇得安静。望着孩子们真切的目光,我没说什么。而是让孩子们面对大镜子,先叫了两个孩子站在镜子前,让其他孩子观察他们镜中镜外的位置;接着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两个视力图,放在镜子前,让孩子们观察;再接着是三个、四个------好多孩子忍不住了:“老师我知道你为什么让我们再到这里来了”。“我也知道今天早上的选择选错了”。“老师,你不用向我们道谦,我们知道原因了”。“我现在明白该选几了”。“早上xxx同学说的时候我没认真听,仔细一点就好了”。“早上我选2的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可是讲不出理由,现在我知道了。”“错了也没关系,现在我们不是更清楚了吗”?------是的,错了没关系,可以再来。只要你有足够的勇气承认错误,从头再来有时会更好。

第二篇:“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教材中本课是通过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倒影和成像)来让学生认识镜面对称,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本课的环节设计,一是要让学生理解镜面对称的现象;二是体验镜面对称的性质(即人和像上下前后位置不变,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

虽然学生有了“对称”的知识铺垫,但对于人和像也是对称的这一现象是较难感知体会的。因为这像毕竞是看得见却摸不着的。如何化解这一抽象知识?一定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其直观化。于是,我设计故事引入倒影和成像,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这种现象(学生不一定都能说对这类现象,有学生就说到阳光、灯光下的影子这些现象)。接着让学生在欣赏图片中观察,发现这一现象的特点,教师抓住学生的发现,把“像”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贴出人和像图、山和倒影图),以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并通过演示验证“对称”,引出对称轴。这样,人和像关于镜面对称,学生就能感知理解了。

如何突破“人和像上下前后位置不变,而左右相反”这一难点?

几次试讲,总觉得学生对于“照镜子时人和像左右相反”这一性质理解得不好。于是,我分层次让学生感知体验。先让学生经历猜测后,设计游戏验证,让学生在“镜子说话”的游戏中自主发现“人和像上下前后方向是不变”的这一特点,而“人和像在左右方向上是相反的”这一特点,仅凭学生观察镜中的像,是很难体会出来的。于是,在提出“人像左右方向一样吗”这一问题后,设计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把人和像活生生的搬至课堂(请学生照镜,请学生模仿像),让学生在“实物”面前,丰富感官,深刻感知体验。我发现,当学生看到人和像手上的左右标记后,学生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左右是相反的。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明白,我还紧接着与全班玩起了镜子说话的游戏(老师当照镜的人,学生表演出“像”的样子)。

这样的环节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经历、参与、自主、探究,是令我感到满意的。还有,课前的时间设疑,能激起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这也是这堂课不可少的点缀。也许是课前关于“对称”的知识铺垫过于匆忙,不够充分,学生在认识“人和像一样大小,完全重合,是对称的”这一知识后,在老师纠正其只是视觉上的影响后,仍几次说到“人大像小”的发现,这一问题是让我比较疑惑的。

再后来,我又有了新的疑问:看着学生在游戏中的那份热情,看着他们正确地做出像的样子,看着他们得心应手地解决课堂上的拓展题,学生上完课后我马上进行了小测。在小测中,对于“看镜中的钟面”,“看镜中的文字、数字”这些题目都做得不错,可是却在人和像的题目上“左右不反”了,还口口声声说“左右相反”!师生游戏中不是大家都做对了吗?游戏时我还一直强调:拍手时人和像都朝同一边了(不能说同一方向),正是因为朝同一边,他们才是左右相反的。没办法,小测后,我把学生带出课堂,让每一个学生在礼仪镜前照照,说说:我拍左边,像朝同一边拍出,拍的是右边。又一次照镜后,学生竟都醒悟了,正确率几乎百分百。也许,课堂上游戏中的反复强调对于这一难点的突破还是不够吧,或者是学生只会死板的用公式似的搬用“左右相反”来解题?也许学生只有在错误后,更能把理论(左右相反)结合实践(照镜),从而取得更好的成效?也许,虽然一年级时已提及左右相对性的概念,但学生还无法建立这样的表象?这一点真值得我再深究其原因。是呀,教中学,学中思,一堂即使是精心设计的课,总会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无论如何,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第三篇: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3课时的内容,镜面对称教学反思。

《镜面对称》主要是让学生明白镜子里的人上下与前后位置不发生变化,而左右位置发生对换。这节课我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照镜子来体验镜面对称。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明白了镜外的物体与镜内物体的像是对称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镜子外的人和镜子内的人像对称来得出结论。这是本节课教学成功之处。

然而,本节课教学中学生遇到的困难——“钟面的镜面对称”教师即使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有使所有学生完全解决,教学反思《镜面对称教学反思》。因为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习认识钟表特别是几时几分认识和表达困难。这样有难度的内容加上钟表的镜面对称就加重了学生认识上的难度。

在教学中,我自己制作了一个钟表模型贴于黑板上,先让学生复习顺时针方向认识钟表,明白钟点面上的12个数据和12个大格,每个大格5个小格。然后让学生复习钟面的1——12这些数据对的是多少分。再让学生根据镜面对称左右位置对换的原因来以12和6的两个点画一条对称轴,以时针和分针离数字12或6几个大格或小格来确定镜内或镜外时针与分针的位置,从面确定镜内或镜外的时间。如果学困生还是不明白原因,就让他们先照镜子认识指定的钟面图形的镜内时间,再按照镜内顺时针方向说出镜内钟面时间。让他们感受镜内时间与镜外时间主要是时针和分针对称。这样即使不再照镜子只要会以对称轴为中心画出对称的时针和分针也就知道了指定的镜内或镜外钟表的时间了。这样的教学还只是对于脑子反应快的学生,对于脑子转不过弯的学困生还需要花大力气进行演示操作或实际辅导完成镜面对称认识钟表。

第四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镜面对称 》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9——71页的内容,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教材非常简洁,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湖面倒影和照镜子的情境开始引导学生了解镜面对称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这类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多见的,以此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几个“照镜子”的练习,感受镜面对称的特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和镜子打交道,他们已经完全知道镜子是可以成像的。但对于镜子成像的特点,学生还不是完全了解,毕竟我们面对的只是一群7周岁多一点的孩子,想了解并完全理解“镜面对称”的特征就成了学习的一大难点。本课的目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实践中寻找真理,发现镜子成像的特点,明确镜面对称的性质。整个教学过程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多样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观看动画片《骄傲的孔雀》:孔雀很骄傲,总以为世界上他最美丽。一天,他在湖边散步,看到湖里有一只孔雀和他长得一模一样,他很生气,结果不小心掉到了水里。提问:孔雀怎么会掉到水里的?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师:岸上的孔雀和他的倒影一模一样,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对称

师:这种对称现象你还在哪儿见过?

2、欣赏倒影《建德风光》 师:要求仔细观察,如果你发现了其中的对称现象就轻轻地和同桌说一说。集体交流,汇报。

小结:岸上的景物和水面上的倒影一模一样,镜子外和镜子里的景物一模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镜面对称。补充板书:镜面。

新叶古民居 龙舟漂流

白沙大桥 新安山水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有效的学习活动总是依托于具体的学习环境之中。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知识水平,以生动的动画故事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我在出示课题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先出示“对称”。接着请学生欣赏了熟悉的建德风光,创设了美丽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自然美的神韵,而且发现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然后在板书上补充上“镜面”。情境创设中通过大量的感知和生活的交融,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积极探索。

(二)、创设实践情境,自主探究新知

1、猜测判断

面对镜子跳《兔子舞》,我们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会不会改变? 边跳边念节奏:前 后 | 前前 前 | 左 左 | 右 右|

2、验证猜想

面对舞蹈室大镜子,合着音乐跳《兔子舞》,同时观察镜子里的“我们” 前后、上下、左右位置是否有变化。

3、汇报观察结果:

4、再次验证

小结:照镜子时,镜子里前后、上下不变,左右相反。设计意图: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我们为学生创设的实践操作情境,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积极参与数学活动。针对照镜子前的种种猜测,我带领孩子走进生活,通过有趣的实践活动跳《兔子舞》,使学生在快乐、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中初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相互交流,让他们真真实实地体验到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变,左右位置相反,直观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学生在实践操作情境中经历了“猜测判断——验证猜想”的自主探究过程。

(三)、创设模拟情境,巩固内化新知

1、师生面对面跳韵律操《幸福拍手歌》

师:老师想跳《幸福拍手歌》,你们当镜子里的我好吗?请你们边跳边想:你先出哪只手,老师先出哪只手,为什么?第二遍同桌面对面跳,再次模仿照镜子。

韵律操《幸福拍手歌》的大致动作如下:向前平伸左手,平伸右手,左手搭右肩,右手搭左肩,左手向上伸,右手向上伸,拍手,左手搭左肩,右手搭右肩,左手叉左腰,右手叉右腰,伸左手,伸右手,拍手。

师生边跳边说出自己的位置,如:师:左手,生:右手;师:左肩,生: 右肩„„

2、交流汇报 同桌交流。

3、练习(从实践到图片)出示图片,潘雅芝用哪只手写字?

潘雅芝用()手写字。唐雨婷用()手拿书。

4、集体交流。设计意图:课堂中我采用模拟照镜,跳韵律操等一系列模拟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直观感知镜面对称的特征。学习资料采用班级里学生的照片,使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再现生活中的画面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习,使原本抽象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没有枯燥的说教,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观察并记录镜子里外的时间。

2、练习:小华把闹钟拨到9时,对着镜子,小华发现11时变()时,6时变()时,如果小华看到镜子里闹钟指向4时,实际是()时。

3、交流方法

引导学生根据记录找规律

实 际 时 间: 9时 8时 5时

镜子里的时间: 3时 4时 7时

关系式: 9时+3时=12时 8时+4时=12 时 5时+7时=12时

实 际 时 间: 6时 12时 5时30分

镜子里的时间: 6时 12时(0时)6时30分

关系式: 6时+6时=12时 12时+0时=12时 5时30分+6时30分=12时

6、根据规律再次进行练习

小华把闹钟拨到10时,对着镜子,小华发现10时变()时,5时变()时,如果小华看到镜子里闹钟指向8时,实际是()时。

设计意图:认识镜子里的时间一般有两种方法,1、照镜子,2、沿对称轴画出时针和分针,再认出时间。可当出现以上没有钟面的练习时,可以把钟面画出来,再用以上两种方法解决,但这样很麻烦,但不这样除非学生具备很强的空间观念,把他想象出来。但这对于只有7周岁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我创设了这一开放的情境。我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认知水平,为其创设成功的条件,创设开放的情境,为学生个性的展现提供机会,想方设法使其成功。

(五)、拓展作业

大屏幕上显示一半的天坛,青蛙,雪花。怎样才能看到完整的影象? 思考1:把镜子放在什么位置才能发挥镜子的魔力?思考2:镜子为什么会有如此神奇的魔力?

第五篇: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昙华林小学

刘虹

一、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镜面对称》属于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的内容,通俗地说,“镜面对称”是指相对于一个平面的对称。对于这一内容的教学,《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和对称现象”,在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对称的表现形式有很多,如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轴对称、镜面对称等,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人教版二年级教材只对轴对称和镜面对称作了初步介绍,其中镜面对称是新增加的内容。

二、目标定位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们制定了以下三个具体目标:

1、通过观察活动,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

3、在活动中,感受对称图形的美,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在本节课中,我们紧紧抓住“对称”来展开教学,对于“镜面对称”“对称的性质”都没有对学生明确提出。学生在表述时语言可能不规范,只要大致表达出意思就可以了。

三、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但又不同于轴对称,湖面的倒影,人在镜子里可以成像,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对于镜面对称的性质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在“活动”中学习,从体验中获得知识。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通过“湖面的倒影”和“室内墙上镜子成像”两幅主题图情景,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倒影”、“镜子成像”现象,蕴涵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即“镜面对称”。再通过“做一做”的照镜子活动,让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特征。从教材编写的意图来看,“镜面对称”这部分内容不是纯粹的知识学习,而是一种体验性活动,它包含了丰富的过程性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整个教学过程应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多种感悟情境和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镜面对称”特征。

教材中已经设计了几种活动,学生在生活中也照过镜子,但在教学中仅做教材中的活动肯定是不够的,而学生又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如何设计更有效、有序、适度的活动成为我们设计时的最大难点。经过我们多次集体备课,逐渐找到一条较为清晰的活动思路,即先让一位学生对着镜子做动作,其他学生看一看、说一说镜子里的他是怎么做的,让他们体会到镜子里外的上下、前后是不变的。再让一位学生做镜子里的老师,既巩固前面所学,又引起新的矛盾冲突,让学生发现镜子里外的左右正好是相反的。接下来,老师和全班学生拿道具做游戏,便于教师反馈。最后,再由同位同学互做游戏,让他们再次获得体验。教学重点: 认识镜面对称现象。教学难点:

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教学准备:

1、课件。

2、师生分别准备大、小镜子。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课件出示猴子捞月的故事,不出现结局)。他们能把月亮捞出来吗?

二、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①平静的水面就像一个大镜子,能把天上的月亮倒映在水中。生活中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演示课件)

②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噢,我听懂你的意思了,水面上的树和它的倒影,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大小也是一样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课题:对称)

这幅图中还有对称的吗?

③回放课件中的图案,再次体会对称。

④除了水以外,还有什么东西能映照出人或东西的样子?镜子。再来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镜子外面有什么,镜子里面有什么? 镜子外面有人,镜子里面也有人。

镜子外面有开水瓶,镜子里面也有开水瓶,我们就说镜子外面的物体和镜子里面的物体也是对称的。

三、活动体验镜面对称的性质:

你们照过镜子吗?我们今天在课堂上也照一照。

①老师先请一个同学来照镜子。其他同学仔细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拍拍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举起两只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举起一只手,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向前走一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向后退一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请你蹲下去,再请你站起来,镜子中的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我和镜子中的我是对称的。我向前,镜子中的我也向前。我向后,镜子中的我也向后。我向上,镜子中的我也向上。我向下,镜子中的我也向下。

②游戏:请一个同学来做镜子里的老师。我一边说一边做,你也一边说一边做。如果他做对了也说对了,请你们拍三声掌。

我笑嘻嘻。我做下雨了。我做拍拍肩。我做两手叉腰。我出左手。

掌声不太热烈,为什么呀,你是怎么想的?怎样做才和老师是对称的?

让学生体会我和镜子里的我是面对面的,我们的左右正好是相反的。我出左手,镜子里的我出右手;我出右手,镜子里的我出左手。

③现在老师想和全班同学一起做游戏,我要拿道具一本书和一支笔,那你们呢?

师左手拿书右手拿笔,再交换书和笔做一遍游戏。④生生互动:同位同学互相做这个游戏。指名表演。

四、练习

1、完成71面练习第5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完成71面练习第5题。你发现了什么?

3、完成71面思考题。你知道真正的时间吗? 自己完成思考题,对答案。

五、小结

通过今天学习,你还知道了什么?

六、再次演示课件,体验生活中的数学美。

下载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镜面对称》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二年级《镜面对称》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9页及练习十五的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镜面对称现象,学生体会自然的美与数学的美的结合,体验......

    《镜面对称》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片段一]好奇心带来的问题上课铃响了,我故作神秘的走进教室。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生:(左顾右盼)师:(出示镜子)从这位朋友的心里找找你自己吧。接着,我把一张卡片有......

    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范文

    《镜面对称》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第三课时《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镜面对称及其应用,欣......

    小学二年级数学镜面对称教案

    详细介绍:镜面对称(教材第69页)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后进行教学的。镜面对称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之一。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点......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镜面对称教案

    《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汉滨区晏坝镇晏坝中心小学洪苗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第69页及第71页练习第4、5题及补充习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

    镜面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的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

    1.6镜面对称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1.6《镜面对称》教学设计 山东省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 王晓萍 杨为国 一、学情分析 《镜面对称》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知识后来学习的内容,它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