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量子理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若干启发论文
论文摘要:德国著名科学家、“测不准原理”提出者维纳·海森伯曾经这样说: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中,最富成果的发展,几乎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思维方法的交汇点上。我们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牛顿世界观与量子理论在20世纪的“交会”所引起的思想大碰撞,才有今天我们对21世纪中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一系列反思与收获。
论文关键词:家庭教育观念量子理论测不准原理思维方法科学家发展史海森伯交汇点
近代科学开始于16世纪,到17世纪由牛顿集其大成,形成了全新的“世界体系”的图景。这个世界体系的思想核心,是绝对化、纯客观、精确、机械的数学方法。它逐渐泛化为一种统治西方思想的哲学世界观,我们可以称之为“牛顿世界观”。最后终结牛顿世界观独占鳌头地位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由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共同提出、创建的量子理论。特别是量子理论,它作为在经典物理学城堡中产生的“科学爆破”,石破天惊般地带来了一场科学的革命,并进而引发人们关于世界图景的崭新理解。
由于量子理论所涵盖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远远超出了物理学一门学科的范围,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带有世界观性质的更普遍的理论和思维方式。
我们认为,量子理论是信息文明的科学基础。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信息文明时代,人类思维方式要发生一次根本的变化,要从牛顿世界观转为量子思维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新时代。
量子理论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启发是根本性的、多方面的。为了表达方便,我们采取简单对应的方式,摘其要者作一阐述。
一、“波粒二像性”的启发: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决定了孩子的成长
物理学家们在20世纪20年代发现了第一个“量子悖论”,即基本粒子有一种二像性,它同时具有粒子和波的特性。以前这一点被认为是不可能的。著名的“狭缝实验”毫无疑问地证明了,光波中的单个光子在一种实验中表现出粒子的特性,而在另外一种实验中则表现出波的特性。换句话说,正是科学家的预期和测量光子的方法,决定了光子是一个粒子还是波。
这就是说,粒子以一个观察者所期望的方式显现。这样,我们再也不是宇宙的客观观察者了。观察的行动改变了被观察的对象。我们是宇宙之舞中的积极参与者。
基于“波粒二象性”,量子理论给予了我们第一个启发:孩子的成长不是一个“纯客观”的自发自在的过程,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状态。
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是“白板论”,还是“种子论”?作为教育前提的关于人性的假设,一直争论不休。用量子理论的“互补”观念来看,这样一种关于人性的“悖论假设”其实是不冲突的,是可以并存的。量子理论认为,在同时存在的可能性中,究竟何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关键要看主体主观的倾向性,看主体究竟要什么。如果把这个原理运用在家庭教育上,那么可以说,家长对孩子的看法、态度,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性。这其实是“皮克马利翁效应”早已说明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教育中需要正向的东西,需要更多的鼓励和积极思维。
有些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采取的是消极思维,对孩子以批评为主。他们认为“优点不说跑不了,缺点不说改不了”,信奉“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教育原则。其实,家庭教育也像波粒二象性的“量子选择”一样,积极思维导致积极的可能性,消极思维导致消极的可能性。以批评为主的做法,正好是在孩子发展的若干可能性中选择了最坏的可能性,它将使得孩子越来越失去自信,缺点越来越多。这已经被无数的家教案例所证实。
二、“测不准原理”的启发:我们对孩子的世界。总有认识不到的“未知地带”
波粒二象性不仅仅提出了一个悖论,更造成了一个甚至让许多物理学家无法接受的结论:我们不可能完全知道在量子事件中所发生的事情。在牛顿力学中,对于一个运动的物体,我们能够同时准确地测定它的动量和位置。但是在量子世界中,这是不可能的!对于微观粒子,它的动量和位置我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测量到。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粒子在哪里,但是无法知道它运动有多快;或者知道它运动有多快,而不知道它的位置。这就是维纳·海森伯格1927年提出的“测不准原理”。
从本质上讲,海森伯格的测不准原理已经断言了科学再不可能是确定的和绝对的;我们只能在一个特定的、相对的意义上掌握自然的奥秘。
基于测不准原理,量子理论给予了我们第二个启发:我们对孩子的世界总有认识不到的“未知地带”,换言之,我们永远不可能把孩子完全详尽地弄清楚!脑科学也罢,心理科学也罢,任何其它科学也罢,都不可能完全了解教育对象的思维与心理的秘密。这里有一个永远不可尽知的“暗箱”。由此,我们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结论,即我们也永远不可能完全操控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
其实,教育万能论和像程序教学那样的机械因果论的破产,只是提醒我们摆脱对教育绝对性的迷妄,但并不导致悲观的结论。对于孩子,我们只需要在他最优秀的方面做最适当的引导工作即可,而不要想在所有的方面都能穷尽我们的努力,不要想把教育的作用百分百地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在耕耘和收获之间,应当允许存在一条并不完全明朗的未知地带。
三、“几率波”的启发:对于孩子发展状态的判断,更适合采取“趋势模型”
在量子理论中,微观粒子的状态,只能用一个波动的函数来表示;这个波,是按几率变化的。进言之,对一切量子事件所能肯定的,只是它以什么几率出现。通俗点讲,我们只能说明事物的“存在趋势”是怎样的。这种趋势,科学家们称为“几率波”(或者“波函数”)。几率波的一个特性是,它们直到被测量时才存在。观察它们的动作本身才使得它们显现出来。在被测量之前,所有的几率都仍然存在。但是,就在它们被测量(观察)的那一刻,一个结果显现了,而其他的可能的几率波“崩塌”了。
欧文·薛定锷用他著名的假想实验——“薛定锷的猫”来解释这个问题。一个猫放在一个封闭的盒子中。盒子里有一套机械,它将基于随机的事件设定来控制毒气体的释放与否——谁也无法提前知道是否释放气体。这一刻过去了,猫是死是活呢,命运是未知的。按照量子物理学,两个结果的几率波同时存在。猫既死了也活了。直到一个观察者打开盒子时,这些可能性才显现。波函数中的一个形成了,另一个“崩塌”了。
基于“薛定锷的猫”,量子理论给予了我们第三个启发:对于孩子的发展状态和方向的判断,更适合采取“趋势模型”、“几率模型”,而不是“定量模型”、“确定模型”。
人的状态不像机械那样确定,也存在一个几率波的问题。变化是随时可能发生的。好孩子突然变成坏学生,“差生”又突然变成优等生,这都是完全可能的。我们要做的工作,是让更多的有问题的儿童、差生、后进生,实现量子跃迁,变成好孩子。
四、“超因果联系”的启发:教育的作用,总是有限和不完全的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因果联系都是很直观的,因果直接对应,甚至一一对应。但量子理论揭示出了基本粒子间的因果联系可以是超系统、超时空的。用物理学家的术语,叫“非局部的”。所谓非局部的,是指一个几率波能够和宇宙中的任何其他部分联系而发生。这也被称作“远距离作用”、“超因果联系”。
1964年,物理学家约翰·贝尔给出了这些非局部相关联系的一个数学的证明,这就是贝尔定理。接着,在1982年,由法国物理学家设计完成了一个实验,证明了基本粒子确实受空间和时间中存在的不可见联系的影响。通过这个结论,已经被侵蚀的牛顿——笛卡尔的确定因果论最终崩塌了。
基于“贝尔定理”——非局部的超因果联系,量子理论给予了我们第四个启发:教育的作用,总有自己的限度,总是不完全的。孩子所受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而孩子的发展所涉及的因果联系也是复杂到无法测定。因此,教育对于孩子的发展永远是不完全的。换句话说,孩子并不是完全可以按照家长的意愿被教育成某种预定结果的,总有教育以外的因素在起作用。
五、“能量场”的启发:应该用“场”的视角来理解家庭教育
从量子理论中涌现出的最激动人心的概念之一,就是“能量场”。
按照量子场理论,在原子尺度上场无处不在。这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可视的“实体”,它们是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这正像磁铁的场不可见,但它能使铁屑产生图案。基本粒子跳着永恒之舞。它们互相碰撞,吸收能量,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粒子同时发出和重新吸收这些光子,也吸收其他粒子的光子。这些相互作用让粒子或者相互吸引,或者互相排斥,构筑起一张统一的原子关系的网,连接着整个宇宙。如果说经典物理学的核心隐喻是一台机械钟的话,那么量子物理学的核心隐喻就是这无所不在的蛛网。
基于能量场的概念,量子爆破给予了我们第五个启发:应该用“场”的视角来理解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影响本身就是一种能量场的作用,在家庭教育能量场中,孩子通过潜意识所得到的、所感受到,往往比经由说教而意识到的更多、更有效。
对于孩子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也应建立“场”的概念。心理结构、认知结构,都不是实体,而是一个“场”,一个随时生成、运动、变化的场,一个包含内在次序和空白的场。从心理场、认知场的量子跃迁角度看,有价值的问题比起确定的知识反而是更有利、更需要的。
六、“全息场”的启发:对孩子心灵“内在秩序”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一个杰出的物理学家戴维·玻姆把场看作宇宙之海中的漩涡。他提出了“全息场”来解释量子事件的非局部关联。他把不可见的隐藏的现实称作内含或者“折叠”的秩序,而把外部实在称为引申或者“伸展”的秩序。在他看来,正是我们的“感知透镜”在不断地变化,才有折叠的秩序中不同的侧面不断地在我们面前伸展开。
全息图是使用激光在一个全息盘上创建干涉图式而产生的。盘本身并没有可分辨的图像,只是“好像在池塘中扔了一把小石子时”出现的一串同心圆圈罢了。全息图只有当一束激光穿过它时才形成。就像我们的“感知透镜”所到之处,才生成了折叠秩序的某一个伸展的片段。全息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如果破成两片,每一片都仍然能复现整个原始图像!不仅如此,不管一个碎片有多小,盘的每一部分都包含这个图像。片子的每一个小碎片都包含了所有的完整信息,唯一的区别是小一些的碎片更模糊和不那么明确。
基于全息场理论,量子理论给予了我们第六个启发:对孩子心灵“内在秩序”的认识是没有穷尽的。就像“盲人摸象”这个古老的成语所揭示的那样,面对外部世界和人的内在世界那“折叠”的内涵的秩序,我们在根本上是“盲”的——无法知道大象的完全的实在,而只能有关于它们的直觉的有限的经验。我们通过思想这个“透镜”使得宇宙的某些侧面显现出来,但它并不自动伸展开来,也永远不会完全伸展开来。这是一种宿命,却是积极的、我们乐于接受的“宿命”。否则,世界和人,就太无趣了,生活就到头了。对于世界和人的认识是如此,对于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实践性极强的家庭教育,我们也应作如是观。
第二篇:浅析日本防震措施对我国防震的启发论文
浅析日本防震措施对我国防震的启发
摘要:近些年来,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而中国作为一个地震带较多的国家,更是存在巨大的风险。2008年的汶川地震,2013年的雅安地震等等,给广大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地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防震意识的薄弱和地震过程中自救的缺失以及震后救援工作的无序。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更是地震频发,但是日本在发生地震时,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非常小,因此日本在地震防御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本文通过分析雅安地震救援中所暴露的问题以及日本防震经验,借鉴日本,提高我们自身的防震救灾能力。关键词:防震救灾,经验,借鉴
北京时间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0级地震,已经造成196人死亡,21人失踪,一万多人受伤,人们的财产也遭受了重大损失。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以及国务院迅速反应,救援队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积极展开救援工作,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纷纷自行赶往灾区协助救援,全国知名企业、明星影星、红会、慈善机构纷纷展开捐助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所捐物资送往灾区。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同抗灾。但是,在救灾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人们不禁问:为什么中国已经经历了许多大灾大难,为什么在地震面前,还会出现过这么多的问题?
一、雅安救灾所出现问题
1、人们防灾意识薄弱
雅安地震发生时间为上午8点02分,也就是人们刚上班的时间,但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大的伤亡和损失?我通过看视频发现了问题所在。原因就在于人们没有防灾意识。以学校为例,当地震发生时,同学们不是井然有序的逃离教室,而是秩序混论,不冷静,而老师也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如果我们防灾意识很强,在遇到地震时就能冷静处理,有序撤离,就不会造成如此巨大的伤亡了。
2、救援物资匮乏
地震发生后,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物资匮乏。缺水,缺食品,缺帐篷,缺燃料,直到震后几天,国家才开始补助食品等物资。我们都知道,国家已经建立好几个防灾物资储备基地,但是为什么在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物资却不能到达?还有全国各地捐助的物资,为什么也不能及时到达?那么这些储备基地和运输部门为什么效率这么低?政府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呢?
3、政府救援与民间救援缺少有效沟通
地震发生后,政府救援、民间救援迅速展开,应当说效率是很高的,但是却产生了很多问题,反而影响了救援效率。比如,因为民间救援车辆过多,阻塞了公路,导致政府救援队伍难以到达灾区,严重影响了救援工作。以至于政府下达了禁止志愿者进入灾区的命令。志愿者本身的愿望是好的,但是却好心办了坏事。这本身并不是志愿者做错了,而是沟通渠道的问题。如果政府和民间组织在平时就对救灾工作开展有效的沟通,建立统一的沟通平台,再出现灾情时统一组织安排,那么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状况了。
4、某些部门过于冷漠,把钱看得重于命
这点是最让我们无法容忍的。对于救灾工作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时间,多一秒,就多一份希望。但是,让我们气愤的是,在通往雅安灾区的高速公路上,收费站却依然坚持收费才放行。这些部门真的很令人气愤,是收费重要还是救人重要呢?作为政府部门,为人民服务应该是其宗旨,但是他们的做法确实令人心寒。政府在招聘工作人员时是否应该更多地考虑一下他们的品德呢?
5、心理援助工作混乱
震后心理援助工作,对于灾区人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身上的伤治好容易,但是心灵的伤害,比如失去亲人,自身残疾导致阴影等是难以恢复的,因此急需心理援助人员进行心理上的指导,让灾区人民尽快走出阴影,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在震后的救援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心理援助人员都是自发的,秩序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组织,连续性差,而且专业人员较少。这就导致了效果并不是很好。
二、日本防震救灾的经验
经过看视频,阅读相关的资料,我们可以了解到,日本在防灾救灾方面做得非常好,虽然日本是地震多发地,大震发生的也很频繁,但是日本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却非常小。那么,日本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呢?
1、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用立法指导防震救灾
因为日本是一个岛国,所以经常发生地震,为了更好地指导防震救灾工作,近几十年里,日本相继颁布了很多法律法规,用来指导工作。比如《灾害救助法》、《建筑基准法》、《受灾者生活再建法》等等。
2、注重建筑质量,不断研究性能,提高建筑物质量
我们都知道,当日本发生地震的时候,只要在七级及其以下,人们都不需要出门,因为
他们对自己的建筑技术有信心。日本建筑在进行建造时,都是按照抗八级地震的标准而来的,因此能很好地抵抗一般的地震。在看我们国家,无论是汶川地震还是雅安地震,哪一次不是断壁残垣,那一次的伤亡不是来自于房屋的倒塌?地震虽说是天灾,但同样也是人祸,而豆腐渣工程则是罪魁祸首。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如何让我们的国家少一些豆腐渣工程,是我们急需解决的。
3、定期进行地震防灾演练,完善避难措施和场所,提高防震意识
通过《岩松看日本》的视频,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的防灾意识非常好,他们不仅有定期的防灾演练,而且次数非常频繁,而且商店到处都有预防地震的物资,每家每户都有应急袋。政府还专门建立了相关机构,可以通过情境模拟地震发生时的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防震。可以说,防震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里。通过种种措施,即使在地震发生时,人们也会有条不紊,也不会造成大的伤亡。
4、提高政府人员的防震救灾能力,培养专业人才
通过视频,我们也可以看到,日本在每一个具体的区域内,都设置了专业的防震救灾人才和救灾物资储备地,一旦发生地震,这些专业人才会在几分钟内到达物资储备地,配合政府进行救援。而且专业人才多,是的政府救援与民间救援能够统一有序,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5、加大对地震的科学研究,实时将相关情况以广播、电视等媒体通知全国
因为处于地震频发地带,因此日本十分重视对地震的研究,通过利用科学技术进行科学防震,充分利用卫星技术、网络技术、广播、电视等多媒体技术,进行宣传与通知。一旦发现异常,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通知到全国,第一时间指导防灾工作。
三、日本防震经验对于中国的启发
虽然中国已经经历过多次比较大的地震,但当地震再次发生时,仍然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不得不说,是令我们费解的地方。难道震后我们没有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难道是我们的科技水平不如日本?难道是我们的政府效率不如日本?都不是。通过比较中日地震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我们已经找到原因,因此,我们可以从日本得到启发。1、2、3、4、无论政府还是广大民众,都应当重视防震,增强防震意识 最好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法律规范救灾工作 建筑质量监管部门应当发挥自身的作用,减少乃至杜绝豆腐渣工程 政府、民间救援组织以及志愿者之间应当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当灾难发生时,进行
统一、有序、高效的救援
5、应当定期组织救灾防灾演练,建立充足的避难物资储备基地,除去物资短缺的后顾之
忧
6、提高政府的防灾救灾效率,大量培养专业人员以及心理原援助工作人员,实现专业化
防灾救灾
7、加大对防灾救灾的投入,比如经费投入,科技投入,传播投入等,提高预测能力,时
刻提醒广大人民防灾
四、对枣庄学院防震救灾工作的思考
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我就开始考虑作为学生应当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2010年考入枣庄学院之后,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更深的考虑。总体来说枣庄学院的防灾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入校后进行过防火灾演练,进行过灭火器操作的学习,在教室、宿舍严禁吸烟、使用大功率电器,进行防灾宣传,无论学校领导、老师还是同学,都非常重视。
但是,我也发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防震方面。
1、同学们的防震意识不强,如果发生地震,不一定知道如何逃生
2、同学们的教室和宿舍都是高楼建筑,先不说质量如何,一旦发生地震,缺乏有效的逃生渠道,特别是在两层以上的同学,如果发生地震,跳楼不行,走楼梯走不下去,只能被困在教室或宿舍里等待救援,这就大大减少了逃生的希望
3、学校很多区域,特别是宿舍区,楼与楼之间的间隔太小,楼房密度太大,如果发生地震,即使逃了出来,如果秩序混乱,也很难保证不被坍塌的楼房砸伤
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可能很少有同学回去考虑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考虑,一旦发生地震,悔之晚矣。在此,我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更好地保护自己。
1、学校应该高度重视防震救灾工作。定期开展防震救灾演练,提高同学们的防震意识和逃生技能,使同学们逃生时能够有序统一
2、定期开展防震救灾宣传,可以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答,防震救灾手册等加大宣传,提高同学们的防震意识
3、教室、宿舍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地震发生时很难逃生。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每座楼的每一层走廊两端分别开设一个小门,建造应急楼梯,直通地面,作为应急通道,这样当地震发生时,每一层的同学都可以通过应急通道快速撤离,这就避免了造成楼梯拥挤阻塞不能行和踩踏事件的发生,能够尽快逃生。
4、国家可以发明一种专门的用于逃生的折叠伞,如果实在来不及逃生,可以打开折叠伞跳楼
逃生,但是这一方法对折叠伞的技术及质量要求很高,并不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5、同学们的教室和宿舍中应当存放应急箱,包括食物、水、手电筒、备用电池、小药箱、收音机等,一旦被困无法逃生,可以进行适当的自救,等待救援。
总之,日本的很多防震救灾的措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方面,作为政府,要加大宣传,同时务实不务虚,切实做好防震救灾工作。另一方面,广大民众也要自觉提高防震救灾的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逃生技能。最后,作为学生,我们更要学习防震救灾知识,不断进行演练,提高自身技能,切实保护好自己。
第三篇:《“破冰理论”对足球训练的启发》
《“破冰理论”对足球训练的启发》
在足球训练当中总是会伴随着很多队员参与度不强,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存在,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引入“冰山理论”来对这些影响足球训练成果的现象加以提高和改进,在下文中我们将以“破冰”来阐述。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冰山理论: 概念:
能否破冰是达到训练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什么呢?因为通过破冰可以让队员与教练,队员与队员之间离开怀疑、猜忌、疏远,而最终达到相互信任和默契,最终起到团队合作的效果。区别:
有一个明显的可以混淆的内容需要跟大家说清清楚:“热身”或者是“热场”与破冰并不是一回事情。有些队员即使做好了热身,但心理的状态并未达到一个“OPEN”的状态,随之身体也不一定达到理想的状态。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人在昏暗灯光下和明亮灯光下学习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在昏暗灯光下人会越学越无精打采,而在明亮灯光下学习会越来越投入,效果也更好,往往会超出预期效果。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明亮灯光就将人的学习动能逐步的打开至“OPEN”状态了。目的: 1.让队员达到忘我的状态,在训练和运动过程中革除外界没必要的想法;
2.让参与队员之间形成直接、亲密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合作过程中体会到合作的愉悦和快乐,摒弃队员之间的隔膜,而不是表面热情,内心中筑起一道高墙;
3.自我消除,让队员在破冰过程中体验到彼此隔阂的真实存在,并且利用破冰的行动来用自己的力量去消除隔阂‘ 4.提高队员对训练和比赛的专注度,注意力。过程:
破冰的活动是循序渐进的,不是所有队员仅仅通过一堂课就能彻底打开自己,欲速则不达。
切入一个游戏,我们来感受一下在球场上孩子们的表现:
队员两两背对背站立,各自前方3米初放置一个标志盘,教练发出指令,比如头、肩膀、膝盖之类,球员依照指令用手触摸这些部位,这个时间尽可能的有多变性,而且时间不要太短,当发出标志盘的指令时,看谁最快反应过来抢先拿到标志盘。
游戏很简单,也不在于谁先拿到,而要很好的利用在拿到标志盘之前的这个融洽的、欢快、嬉笑的过程中逐步的吸引参与者和旁观队员进入角色,投入自己的状态,达到迅速集中注意力的过程。游戏的模式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改进,也可以让所有的队员都参与进来,也可以让队员做指挥官,教练也可以参与进来,目的只是通过破冰把大家的状态拉高到同一高度,破冰活动过后,每位队员的状态都应该是积极的、乐观的、OPEN的,进而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互相之间会用正能量积极的影响队友和自己,这样的状态孩子们岂有掌握不好训练的成果?
如果训练需要培养观察力与团队配合,那么就需要把游戏的关注点由简单的点线转移到面,一些拆散重新再组合的团体,让所有参与队员都不纠结与不想和谁在一起,想和谁在一个团队的复杂情绪,去互相了解,并且形成理解的氛围。破冰,很容易让孩子消除紧张不安,迅速融入群体,孩子愿意开放自己源于熟悉的人和环境,让他有安全感而且容易展示完成的动作。
我们再谈谈训练中为什么要加入游戏环节的真正原因,游戏不仅是游戏,游戏不是打发时间,游戏不是热身,但游戏也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兴趣这么简单,我们应该引导孩子不要因为游戏而游戏,通过游戏让他发掘自身潜藏的能力。比如有些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达到从未尝试的那种高度,又或者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新的友谊。孩子都是非常聪明的,适当的引导有助于他们主动思考。而这点对培养球商的养成,也同样是至关重要。破冰后的总结方式的研讨: 作为教练和队员都应该在每节训练课和每场比赛后都要进行总结,而往往的总结基本都是有教练一人发出,而且还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和决断性,而当孩子们伴随着破冰成功后的状态下有没有考虑让孩子们自己来总结一下(这时候的孩子们是很真诚也很愿意分享的),听听他们是怎么认识自己的?又是怎么认识队友的?又是怎么理解训练和比赛的?有没有新的想法和启发?如果能从这些角度出发的话,教练能很好的掌握孩子们的进步和变化,(这个我想应该可以做记录哦)我想作为教练也会因势利导的去设计和提高教学方式,避免已往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原始方式了。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少提到基础训练,所以请大家不要断章取义,这只是提供一种让队员在训练中充分打开自己的一种方式,我并非说基础练习不重要,基础同样需要时间来打磨。但请记住,青少年成长期兴趣的变化频度是转换得非常快的,要让他们对足球保持热爱保持兴趣,就要充分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而破冰,能够非常好地保证这一目的的达成。
最后,提议大家在网上找一些破冰的小游戏,通过自己的感悟来融入到足球当中,这将对自己的教练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机会或者有条件大家都应该去参与一下拓展训练,拓展训练中有很好的破冰方式和氛围,还有那些破冰演讲,那种力量只有参与其中的才能真正感受到强大。
第四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发教育论文
摘要: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有重要启发。在教师继续教育中,也应该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继续教育要回归生活,培养富有个性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师,对教师的培养要教、学、做合一,培养教师有创造性,教师要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积极创新,构建属于教师幸福的“生活教育”,以此来惠及学生和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教师继续教育;启发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三方面分别从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三个角度出发阐述生活教育理论,是创造性的、不断发展前进的理论,其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对教师继续教育有重要启发。生活教育能启发教师转变生活观念,将教学、学习和生活融为一体,幸福地生活、学习和从教。它能促进教师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发
1.教师继续教育要与生活结合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强调生活决定教育,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的意义在于改造生活。教育只有和生活结合才能成为教育。[1]这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示有三:一是继续教育的内容要与教育教学生活结合。继续教育的目的就是解决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其内容应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不能脱离实际。要根据教师的不同需求施以不同的教育,不能搞大一统。二是继续教育与现实生活结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既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又要掌握大量的非专业知识,才能满足现代孩子的求知需求。对教师而言,生活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继续教育。现代信息社会的一切,如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电话以及电脑等,都极大地丰富了教师学习的资源。教师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汲取丰富知识。三是继续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现代教师忙于工作,使他们生活圈子变窄,参加社会活动机会变少,因此,社会应积极创造条件,使教师能更多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参观交流、论坛、团体旅游、参加音乐会、参观博物馆、欣赏画展等有益的实践活动都能丰富教师的阅历,扩大眼界,提升教师的内涵。知识来源于实践,只有这样教师的知识才不会枯竭。教师本人也应该意识到社会知识对自身素养的重要性,将自身的继续教育融入生活,成为知识全面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教师。
2.继续教育内容要趋向丰富和综合继续教育内容要随生活变化而不断丰富。“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是陶行知对生活教育的最精辟的解释。生活是教育的活力之源,教育的意义必须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教育要真正扎根于生活,就必须与现实生活场景发生关联。“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2]教师继续教育内容应具有时代性,要随生活变化而不断丰富。教师的知识必须是鲜活的,是随生活发展而不断更新的。与生活相关的知识都可以成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
继续教育内容应趋向综合,以重视教师的理论指导和技能培训为核心,扩展到教师的生活观价值观、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社交、身体素质等各个层面。新时代的教师应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教师,是知识丰富、道德高尚、乐观向上、心胸宽广、身心健全的全能型教师。教师不应该是一个教书匠,而应该是一个既能做好教育工作又能享受现代化文明幸福的全面发展的人,这无论对于社会、个人还是教育本身都是十分必要的。
3.继续教育的持续性需要不竭的动力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生活即教育。教师继续教育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是与教师职业共始终的教育。教师的持续学习动力往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教师。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职业倦怠、精力下降,工作和生活压力增大,教师会对继续学习产生倦怠心理。由于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模式单一,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将参训与否和评定职称挂钩,从而使评定职称成为教师参训的唯一动机。此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他们的参训态度和学习行为,更为重要的是不利于激发他们的后继学习,一旦职称到手,便再也没有提高自身的动力。[3]要想保持这种持续性,就要将继续教育融入生活,伴随教师的职业生涯。使教师在生活中快乐学习,在学习中快乐生活,二者不可分割。将学习生活相融合,生活的快乐是继续教育不竭的动力。
二、“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启发
“社会即学校”既指“以社会为学校”,学校生活要引入社会生活的因素,使学校生活接近社会生活;又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使社会具有学校的功能。教师继续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的塑造工程有利于教育发展,从长远看为了社会更好地发展。
1.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个性化的过程
长期以来,继续教育中传统教育意识和行为严重地束缚教师的教育个性,这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方法单
一、缺乏灵活性、教育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师在继续教育中的选择权不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主动性不高,[3]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教师个性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必须培养教师的教育个性。因为只有教师具备了教育个性,才能让“鹰”高飞,让“鹿”猛跑。[4]个性化教育、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的特色发展、社会的创新都呼唤具有教育个性的教师。新课改理念明确提出,要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自己的教育个性。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具有创造性个性的学生,最终必须通过教师的教育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活动过程来实现。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消极影响,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教育角色和价值取向,把发展自己的教育个性和教育的创造性作为努力的方向。正如苏联教育家彼得洛夫斯基所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儿童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4]继续教育培养的是富有个性的、对社会有用的教师,而不是培养出一批模式化的教师。要使教师富有个性,必须尊重教师的需求,满足教师的发展兴趣,给予教师自由选择权,做到继续教育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评价机制合理。
2.教师继续教育是促进教师社会化的工程
教师是社会的教师,不能独立于社会的发展而存在,社会的发展与其息息相关。新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是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的,因此教师除了提高与自身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外,还应该大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完善自我,促进自身个性的自由发展,最终达到教师职业需要与个人理想的统一。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教师,而不仅仅是为学校。教师担当着国家教育质量的重担,社会责任重大。因此,继续教育培养的教师应具有社会责任感、有合作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意识、管理意识、敬业意识。这些意识是在对教师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形成的。继续教育是教师培养的重要渠道,对教师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要从多角度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教师。加强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培养教师的爱国热情和敬业情感,培养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发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对教师继续教育有重要启发。当前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在不断地创新和完善,但仍存在缺陷。如教学方法仍以传统的注入式为主,教师主要是听众;教师参与教育实践活动的机会少,主动性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不高。教师继续教育应渗透“教、学、做合一”思想,使枯燥乏味的继续教育变成“活”的继续教育,充满活力和趣味。
1.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做合一”
“行是知之始”,即“做”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创造的基础,身临其境,动手尝试,才有真知,才有创新。教育产生力量:“教育是一种行动”。“唯有从行动上得来的真知识,才是真的力量。”[5]教师继续教育中也应贯彻“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为了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创造,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不应由单一的、灌输式的讲授组成,而应纳入经验分享、案例教学、合作探究等突出参与性、操作性和体验性的多种方法。合作探究是教师学习的较好方式。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向培训者学习,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分享有益的经验,自己发现问题,通过共同学习去寻求形式多样的解决方案,从而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继续教育的对象大部分是具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教学方式上,仅仅拘泥于传统的接受性、指导性学习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一些新的方式,如操作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开放式学习、菜单式学习等,[3]侧重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
2.“教、学、做合一”是教育人性化的体现
生活教育的理念是使教育生活化,这是对学生人性的尊重。“教、学、做合一”是教育人性化的具体体现。继续教育也应该考虑教师的特质,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长期以来,在教师继续教育中,教师有很少的自主权,一直处在被动地位,这压抑了教师的人性自由,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教师的教育自由权。近年来,随着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和尊重,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反思,教师培训不仅是要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更要促进教师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从培训中获取的经验不仅能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应该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培训应从制造“教书匠”的活动转变为培养“研究者”的活动,有效激发教师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使教师在培训中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创造者。[3]这种人性化的目标定位有利于教师的自身发展,也是教师教育人性化的体现。
3.“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唤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教、学、做合一”思想能唤起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做合一”是对注入式教学法的否定。主张“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教师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从被动受教的地位转变到自觉主动学习的地位。教师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之间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为学生打造“生活课堂”。继续教育中不仅要对参训教师的教学实行“教、学、做合一”,而且要将这种思想铭刻到每位教师的头脑中,由教师将“教、学、做合一”贯彻到整个教育中。学校要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保障。学校开设必修课的同时,可设置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课等活动课程,初步建立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以必修课、选修课、社团活动课、研究性学习课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意义。用它来指导教师继续教育实践不仅可以克服传统教学中只注重知识传授的弊端,而且能激发教师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师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会教师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把这种观念内化到教育教学中,给孩子一种快乐的教育,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6.
[2]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0.[3]杨爱花,国晓华.西安地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2(5):81-84.
[4]毕武秀.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教育个性[J].吉林教育,2010,(9):1.
[5]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3.
第五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教师继续教育的启发论文
摘要:5.12汶川大地震500多天后,发生于北川中学的一起少年不能不令人深思。本文阐述了在灾区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意义、国内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如何对灾区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等内容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灾区中学生生命教育法制教育
一、灾区开展中学生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意义
5.12汶川大地震500多天后,发生于北川中学的一起少年令人深思。犯罪嫌疑人为一名16岁的高一男生,因迷恋网络暴力游戏,导致成绩下滑,产生厌学、自卑心理,甚至萌生了“杀个人,就不用上学了”这样荒诞的念头,最终他因杀害品学兼优的同学,自己锒铛入狱,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一校园暴力事件,凸显了震后灾区学校素质教育内容中生命教育及法制教育的缺失。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屡屡出现的校园暴力案件对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也影响了积极正向的教育目标导向的实现。教育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法律工作者等各行业各部门都进行了深刻反思,希望通过多种渠道的努力提醒人们关注这些脆弱的心灵。例如2004年3月教育部重新修订了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增加了“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方面的内容,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规定了生命教育的内容:“知道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体会生命的可贵”、“知道应该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实现人生的意义,体会生命的价值”。200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旨在从政策层面上解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综合保障机制不完善、课程设置零散、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操作性等问题。这些政策措施有利于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但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如何将二者的核心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促进地震灾区学生的心理重建,仍有待于理论和实践的探讨。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至今,作为四川省抗震救灾心理援助绵阳工作站的一线心理学工作者,在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近两年的灾区心理援助的工作中发现,对灾区学生仅仅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灾区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理解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珍视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对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中还必须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制教育对心理健康的养成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学习法律知识,使灾区青少年学会分辨是非、识别善恶,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树立民主法制观念,依法维护自身利益。这两方面的教育从哲学层面讲都是一种人性价值观的体现,一个立足于倡导、一个立足于维护,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因此,对震后灾区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探讨具有重大的意义,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
二、国内学校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近十年的文献综述来看,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我国的学术研究领域和学校教育实践领域的成果不断涌现。
1.从生命教育这个领域来看,国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生命教育兴起及发展的研究综述。这一方面主要是介绍生命教育在国外兴起及逐渐发展的过程。
(2)对于生命教育理论体系的思辨研究。
(3)生命教育在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施策略及方法探索,尤其是对于学科教学的渗透与结合。
(4)生命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5)针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生命教育研究,例如自杀、他杀及其他犯罪类型,涉及不同的年龄层次,其中研究最多的是青少年。
(6)针对地震灾区心理重建过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理论探讨。这一部分由于开展时间较晚,所涉及的更多是理论成果。
2.国内法制教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制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2)不同类型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现状与实施对策研究,其中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学校,也包含一些职业教育的学校类型。
(3)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但这方面涉及的学科很少,如语文、思想政治教育,且主要是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研究。
(4)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相结合的思辨性研究,旨在提出一些解决对策和建议,也较缺乏实证研究。
(5)针对社会其他人群的现状和实施对策研究,如农民工、教师、社区服刑人员等。
3.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现状
目前,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内容中已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各自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涌现,但将两者的理论体系有机结合的成果较少,尤其是针对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如何整合二者的研究更少。
三、在灾区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以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研究为基础,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理论体系为指导,在灾区多所中学开展一系列旨在提升青少年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的实践活动。具体来说,这些实践活动是以学校、社会、家庭三者为依托,建立一个活动平台,以学校日常教学和课外教学为途径,面向群体和个体等多个实践对象。
1.在灾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与法制教育理论体系结合的研究。将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已有成果,以地震灾区的特殊情况为背景进行推广和整合,探索一条两种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素质教育之路,使灾区青少年树立一种良好的人性价值观,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贯穿到灾区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具体而言,是以实践为基础深入探讨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思想内涵,系统梳理和发掘两种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策略经验,以及这些措施对于地震灾区的推广性和有效性。
2.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学科教学的实践活动。选取地震灾区多所中学的部分班级和教师进行学科教学渗透的试点,以语文、思想品德和历史等学科教学为平台,挖掘显性和隐性的生命教育内容及法制教育内容。同时,分年级构建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主题活动目标体系,初一至高三年级教育目标,内容分层递进,有效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法律意识。将二者贯穿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自主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实践之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人生。
3.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从学校、班级、学生个人三个层次上开展以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从学校这个层次上而言,可制作宣传标语、展牌和教育文化长廊,开展全校性的文艺宣传活动,举办法制讲座、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同时邀请相关的专家,组成宣讲团进行“阳光助教”活动,组织灾区学生与在押青少年犯面对面交流,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少年法庭”等活动,打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从班级层次而言,组织学生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学生座谈会等;从学生个人层次而言,寻找优秀个体代表,结成“一帮一”的对子,通过博客、短信、日记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同时结合社会力量的援助拨专款印发“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的画册、相关影视光盘,引导广大灾区学生提高“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的意识。
4.开展生命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结合的“家庭——学校”合作的实践活动。在灾区学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有条件参与实践活动的亲子家庭,以“伟大的生命”为主题开展工作坊,让学生们了解生命形成的过程,理解父母养育的不易,也让家长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生命体的独立性和主体性,选择适当的教养方式,从而使亲子双方形成对生命的尊重感和价值感。同时利用一些团体辅导技术让家长能更有效地参与到生命教育中去,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水平。同时,将法制教育的内容穿插在主题工作坊的活动中,以一些与家庭生活有关的典型案例为契机,以生动形象的活动形式为途径,让亲子双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法律意识。
5.以“如何保护生命”为主题的生存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除了提高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以外,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他们在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中的生存技能。和公安、武警等部队部门联合开展一些技能训练,让学生们掌握如何避免在火灾、溺水、触电、人身伤害等意外事故中保护自身安全,培养自我防护意识和强烈的生存欲望,使他们能够果断正当进行自护自救,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或危险。
四、结语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党中央在新世纪的发展理念,其中也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在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一直都缺少生命意识的教育,这种缺失会导致青少年漠视自己和别人的生命,甚至任意粗暴地践踏生命。北川少年这个惨痛的悲剧再一次警示我们,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珍惜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同时,还必须重视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培养,将法制教育建立在生命教育的基础之上。因此,要将“理解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到灾区学生的素质教育之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尊重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倡导生命的价值以及提升生命的质量,使灾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走向更高、更完善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雷静,谢光勇.近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05,(5).2.张美云.近年来我国大陆关于生命教育的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3.李高峰.国内生命教育研究述评[J].教育科学论坛,2009,(2).4.陈群辉.国外高校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启示[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1).5.徐玲玲.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模式,预防青少年犯罪——以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法制教育课堂为例[J].教育教学研究,2008,(32).6.陈一雯.青少年犯罪与法制教育问题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