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德与社会《我的小伙伴》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牐犓枷肫返率巧活的体现,它源于生活,也应回归生活,因此,思品课的设计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一个个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展现学生的学习生活,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活动,从中受到引导和教育。
【目标预设】
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到交往的快乐。知道朋友多,快乐多。
2、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初步体会与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3、激发学生团结同学的情怀,培养学生处理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认识人生,发展自我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捉学生课间活动的照片。、小计划表、小伙伴记录表。
【过程预设】
一、走近生活,激发道德情趣
1、导语:学们,喜欢玩吗?老师知道我们三(1)的同学玩得可尽情了,我忍不住偷偷拍下了你们玩的情景,今天我把照片也带过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投影出示照片)
2、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几对小伙伴玩得多开心,这节课我们一起聊聊我们身边的这些小伙伴(教师手指投影上的照片)。
二、走入生活,确立道德认知
1、介绍小伙伴的外貌,其他学生猜一猜他介绍的是谁?
2、深入介绍和小伙伴相处时发生的小故事。
3、小结:听了你们的故事,老师觉得我们班的同学很幸运,身边都有一群好伙伴,但小蜗牛可没那么幸运,看看小蜗牛和小伙伴们发生了什么事?
三、模拟生活,丰富道德情感
1、学生读课文。
2、学生自由选择小伙伴表演。
3、邀请小组出来表演。
4、学生互相点评:你喜欢哪一个角色?为什么?
四、联系生活,深化道德意识
课件出示辨析题:
1、假如你是科代表,当你收作业是时,发现你的小伙伴没有完成,你会怎么做?
五、拓展生活,巩固道德行为
1、建立小伙伴档案卡。
班级
姓名
爱好
生日
联系电话
家庭住址
学习成绩
2、实行“爱心小档案”。
爱心小档案
姓名
班级
困难
原因
爱心小计划
第二篇:一年品德与社会我和小伙伴教学设计
《我和小伙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我和小伙伴》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的第四个主题活动。这一主题旨在通过体验、探究等活动增进同伴之间的了解,体验友谊带来的快乐,帮助他们明白同伴之间应如何相处,并初步掌握处理矛盾的方法和简单技巧,乐于与同伴交往。本主题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构建课程教材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对低年级学生品德及人格形成具有独特价值的内容,指导小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与他人的亲密、依存关系,引领儿童从现实的生存状态过渡到更高质量的生活境界,为他们创造性地开辟未来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学期的小学生,已逐渐适应学校生活,他们喜欢自己的学校和班级,乐意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但是,由于他们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是“小皇帝”、“小公主”,因为父母在家常常溺爱他们、迁就他们,所以在与小伙伴相处时,往往表现出自私、任性的性格。他们唯我独尊、只顾自己,不善于为别人着想,经常会与小伙伴闹别扭、闹矛盾。有了矛盾只会向老师和家长哭诉,自己无法解决。这些缺点如不妥善加以解决,将成为学生接触社会、走向社会的障碍。
教学目标
1.带领学生走进小伙伴中间,享受拥有伙伴的欢乐,让学生学会接纳小伙伴的友情,使之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2.喜欢和小伙伴交往,在和伙伴的交往中做到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谦让。
3.懂得遇到困难要互相帮助,发生矛盾要协商解决。
教学重难点
1.在与小朋友交往的过程中能友好相处,相互关心,相互谦让。
2.在遇到困难时能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想问题,相互帮助;发生矛盾时能协商解决。
活动准备
CAI课件;玩具;塑料框;糖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情感
师:请小朋友们看课本插图。
(生认真观看)
师:他们在干什么?
生l:他们在砌长城。
生2:他们在玩跷跷板。
生3:他们在堆沙堆。
师:他们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你怎么知道他们玩得很开心呀?
生:他们都在笑呀!
师:那如果是你一个人在玩,会笑得这么开心吗?
生:不会。
师:为什么?
生1:因为一个人玩没意思。
生2:因为人多在一起玩很热闹,有趣。
二、回忆往事,流露真情
师:是啊,伙伴们在一起玩时可有趣了。同学们,你们有好伙伴吗?能说一说你的好伙伴是谁吗?
生:(略)
师:你们的小伙伴可真多呀!谁来讲讲你与小伙伴之间有趣的故事?
生1:我和珊珊一起写作业。
生2:我和明明一起溜冰。
师:那就让我们找到自己的好伙伴,手拉手上台,唱起来、跳起来、拍起来吧!
(生在《找朋友》的音乐声中拍手、唱歌、跳舞。)
(师将学生分成四组坐好。)
师:现在,大家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了一起,心情怎样?
生:开心、高兴、激动、快乐„„
师:如果没有伙伴,你会是什么感觉? 生1:我会很孤独。
生2:我会很寂寞。
生3:我会很无聊。
师:你们想不想和自己的小伙伴一块玩呢?
生:当然想。
三、活动明理,体验快乐
师:瞧,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师拿出四框玩具,分给四个小组。)
(各组小朋友自由选择玩具玩耍,教师到各组巡视,看看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
师:有几个小朋友都喜欢上了同一个玩具,怎么办?
生1:让别的小朋友先玩,自己后玩。
生2:几个小朋友轮流玩。
生3:先玩其他的玩具,等别人不玩了我再玩。
师:刘宇小朋友没有拿到玩具,他的心情会怎样?
生l:很难过。
生2:很羡慕别人。
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他? 生1:把我的玩具给他。
生2:我们一起玩。
师:王枚小朋友拿到的玩具是坏的,不能玩,我们该怎样帮助她?
生1:把我的玩具和她的交换。
生2:让她先玩我的玩具,我后玩。
(活动结束,以小组为单位将玩具收好,交给老师。)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明白了什么?
生l:有朋友会很快乐。
生2:和朋友一起玩时,要互相谦让。
生3:朋友遇到困难时,应该互相帮助。
四、情境表演,发展能力
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情境:
1.星期天,妈妈决定带我和表妹出去玩,我想去超市,表妹想去公园,怎么办?
出示答案仅供参考:a.去公园.b.去超市Ic.先去公园,再去超市;d.先去超市,再去公园e.公园、超市都不去,由妈妈决定。
师:以上答案你选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学生讨论:应该怎么办。学生交流想法。)
2.在小青家过生日,发现另外小朋友的蛋糕比我的大,是不是„„
师:让我们给这个故事编个结尾,表演一下,看谁的故事编得好。
(学生分组编故事,说给大家听听,然后指定其中一组进行表演。)
五、奖励糖果,检验效果
师:今天,小朋友们表现都不错,老师带来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奖励大家,想要吗?
生:想。
(师分发糖果,观察每一组小朋友的表情。)
师:我们能不能抢呀? 生:不能。师:应该怎样做? 生:让别人先拿。
(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
六、朗读儿歌,结束活动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玩了玩具,吃了糖果,表演了节目,大家开心吗?
生:开心!
师:让我们听着愉快的音乐,拍手读儿歌吧!
朋友多,真快乐,不打闹,不争吵,有事情,多谦让,新朋友,老朋友,大家齐唱快乐歌,拍拍肩呀握握手,我们永远是朋友,我们永远是朋友!
第三篇: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和小伙伴》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和小伙伴》教案
上课时间:2016年11月8日 授课教师:罗翠玲 课 题:我和小伙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道朋友多,快乐多。(2)初步体会与小伙伴交往要互相尊重、友爱、公平,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
2、能力:(1)喜欢和小伙伴交往,能体验交往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3、知识:(1)知道小伙伴之间应怎样相处。(2)能写出好朋友的爱好和特点。
教学要点:
1、重点:尝试处理在与伙伴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2、难点:有了问题要协商解决。做一名合群的小学生。教学准备 :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引出主题
1、提问:课间、放学后、节假日里你都和谁一起玩耍呢?
2、出示课件,师:你与同伴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
3、揭示课题:我和小伙伴
二、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
1、欣赏课本插图。
2、讲讲和小伙伴的故事。
3、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三、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尊重和愿意与伙伴相处的意识 师:同学们,你们欢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与你交朋友吗? 师:咱们班谁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
四、学会相处
1、指导学生看课本28页的插图。
2、看图编故事
3、讨论:伙伴之间应该怎样相处?
4、付诸行动,考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学很调皮,特别爱欺负人。有一次,他无缘无故地打了你……请问:你该怎么办呢?出示答案仅供参考:(1)告诉老师;(2)告诉家长;(3)以牙还牙,跟他对打;(4)打不起,躲得起。
师:以上答案你选哪一个?为什么?还有更好的方法吗?
五、活动:请你猜猜他是谁。
六、开展游戏活动,加深对伙伴的了解。
第四篇:《校园小伙伴》教案设计
《校园小伙伴》教案设计
年级:初一
课型:造型
表现 课 题:校园小伙伴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校园小伙伴”的第一课时,先学习人物画的五官比例和表情特征,主要知识点是面部五官位置“三庭五眼”的比例、人物头部的“八格”分类,技法要点是人像写生步骤。课堂作业是为同学画一幅头像速写。头像写生作业对表情的表现不宜做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基本正确的反映所学五官比例、脸型特征即可,但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面部五官特征,尽可能抓住这些特征进行表现。
在第一课时基本掌握了头部画法之后,进行本课第2课时人物全身画法的学习。教学目标
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知识和技法。
2、进行人物头像写生。
3、引导学生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受能力,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
1、使学生基本掌握人物头像的造型方法,运用结构、比例等绘画语汇描绘较简单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运用整体观察与理性思考的方式进行人物画练习,处理好人物场景绘画作品中成组人物的聚散、主次安排,及周围环境的取舍等。教学方法
直观感受、讨论、欣赏、观察、讲授、演示、练习等。教具学具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等,学生准备画纸、彩笔。教学设计
第1课
校园小伙伴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播放幻灯片:人物作品展示。导入要点:人物画是美术门类中最大的一个画种,你有没有想到过自己亲自动手画一画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呢?我们今天一起走进人物画这片神奇的天地吧。新授内容
大屏幕图片展示头部“八格”。即“国、田、由、甲、申、目、用、风”。分析“八格”的不同特征即可发现,“甲”、“由”、“申”三种头形是头顶骨与下颌骨形状的尖或方来定格的;“田”、“目”、“国”三种头形是由颧骨的宽窄与头长的比例来定格的;“用”、“风”两种头型是由下颌骨的宽窄、开合来决定的。
熟悉和掌握头部外形特征的分类,对迅速捕捉人的形象特征,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重要的作用。
2、“三庭五眼”画法规律的实际应用。
三、作品欣赏
欣赏课本第8—9页的人物绘画作品和人物照片。
欣赏方式:先由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表对每件作品的理解、对人物画的看法,教师以启发引导的方式加以补充、修正。重点欣赏第9页的画家的作品。教师介绍世界著名画家尼古拉-费钦和他的“人物头像”,同时既要介绍中国画家艾轩及其油画作品。
结合实际,联系本班同学的形象特征,选择模特,师生共同分析其造型特点,和同学一起研究绘画写生方案。
四、作业布置(实践体验)
指导学生从班级美术活动角度出发,尝试以素描或线描的方式画一张同学的肖像。要求认真观察,选择最能表达对方个性特征的角度进行描绘,用时约15分钟。师在学生体验过程中巡视指导。互动评述
1、鼓励学生主动向同学展示在的画作,介绍表现过程。
2、将发现的典型作品向全班介绍,分析其优缺点。
3、引导学生相互交换作品,相互发表意见和建议,共同讨论改进措施。
4、小结学生实践体验过程的得失,表扬具有大胆想象和创意的学生,鼓励评述过程中积极发表看法,并能运用人物画术语发表意见的学生。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先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画的五官比例和表情特征,主要知识点是面部五官位置“三庭五眼”的比例、人物头部的“八格”分类,技法要点是人像写生步骤。课堂作业是画一幅头像五官比例图。头像作业对表情的表现不宜做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基本正确的反映所学五官比例、脸型特征即可,但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人物面部五官特征,尽可能抓住这些特征进行表现。
作为初一学生,本节课相对有点难度,所以作业表现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下大力气加强学生作业练习。引导他们尽快学到绘画要领。
时间安排:播放幻灯片10分钟,播放头部八格加学生讨论5分钟,讲解五官画法10分钟,学生练习15分钟,讲评5分钟。
第五篇: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测试题
一.填空题(5分)
1.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好奇心造就和。
2.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
3.是世界上身材最小的民族。
4.古老的是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
5.伟大的文学家说,音乐是开启宝贵的一把钥匙。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中打“√”,错的在括号中打“╳”)(4分)
1.想象力是每个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2.郁金香是英国的国花。()
3.美国的首都是巴黎。()
4.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发明了地动仪。()
5.《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
6.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
7.《蒙娜丽莎》是15世纪法国达?芬奇的作品。()
8.卢浮宫是世界最大的美术博物馆。()
三.选择题(5分)
1.上网时,要注意()
A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是适合们B网友询问我的地址,电话时,我不告诉他 C我不会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D不浏览不良信息
2.使用通讯工具时,应该做到()
A接到电话使用礼貌用语B偷看别人的信件
C爱护公用电话D关闭网络不良信息
3.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
A 袁隆平B 邓小平C黄大年
4.每年的12月25日是()
A 感恩节B月圆节C 圣诞节
5.斗牛是()国的一种娱乐活动。
A西班牙B美国C荷兰D巴西
四.论述题(6分)
有人认为上网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上网弊大于利,你认为呢?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的观点。(任选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