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麻烦人儿由由》读后感
《小麻烦人儿由由》读后感
猛一看这本书,大家会觉得这本书并不适合高年级的同学读。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这本书不仅适合高年级的学生看,而且大人也可以看。
这本书以一个小孩子的视角来写这个世界,她写出了小孩子的与众不同的世界,让我们了解到了小孩子的天真、可爱,也让我们会想起自己的童年,让人回味无穷……
其中,我最喜欢“识字的喜剧”这一篇。由由认为中国的汉字就是小方块,在纸上胡写乱画,但她认为这就是自己写的故事,但每次读出来的时候内容都不一样,令大家欢笑一番。由由认字时,看到一些不认得字,就把它说成另一个字,闹了不少笑话。
这不仅仅写出了由由的天真,也提醒着我们要好好的学习,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了小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我们不要故意的去伤害他,要适当的鼓励他。
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来阅读这本书!
《小麻烦人由由》读后感
读了伴随我许久的《小麻烦人由由》,我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受益终生的道理。
由由,一个天真活泼而又可爱的小女孩。她给我留下深深印象,就比如在《“点”与“传”》这篇搞笑开心而又富含哲学的文章中,由由以她三岁孩童的智商回答出了连六岁儿童都回答不出的问题,而且答案还是多样性的。
在这里我明白了生活就像一个万花筒,是多姿多彩、五彩斑斓的。正确的答案不单单只有一个,我们一定要从多方面去解答这个问题。
在《鸡蛋壳》这一篇中,同样富含了深刻的道理。在一次午饭中,由由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妙极了的剥皮方法,她帮助别的小朋友剥皮,还被说成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她的剥皮方法还被认为毫无用处,最后,她以自己巧妙的智慧让同学们她的厉害。
通过这一篇文章,我明白了:看待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太保守,不能只信任旧时的东西,我们要不断创新开阔思维,让社会变的美好起来。
《小麻烦人由由》这本书特别有趣,也特别好看,但在好看中有隐藏了深刻的大道理等着我们去发现,你发现了吗?
第二篇:《境由心生》读后感
《境由心生》读后感
读完宋卫平董事长《境由心生》一文,对我触动很大,让我清晰认识到房地产形势的严峻。楼市越来越冷淡,资金越来越紧张,新政影响使高端客户被拒之门外,种种不利因素无时无刻困扰我们。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营销人员,绿城房产一线销售人员,如何在淡市下做好营销工作,克服困难,赢得胜利。
一、心态:积极
“国营企业是酒,民营企业是水”,国家发展离不开民营企业,作为房地产行业的民营企业更是国家经济发展重要脊柱之一。从行业重要性来看,我们从事的行业是好的,目前国家暂时进行调控,使房地产行业发展更健康,更稳健。俗话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们不应过多埋怨不利的房产政策,应快速调整心态,要有在调控中锻炼自身能力,磨练自身意志的良好心态。心态是做事的基石,是胜利的保障之一,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从事的行业、市场、客户、房产品。
二、心情:关爱
随着新政影响,楼市冷淡,来访客户表现出浓厚的观望情绪,有时会传染我们,尤其是我们亲眼目睹具有购买能力的超A客户因政策,只能放弃购买挚爱的房子,心情时有低落。淡市下,每个房产公司都会有这样情况,每个销售人员更是经常遇到,我们不能一直低落自己心情,要更加关爱我们的客户,关爱我们的同事,关爱我们的房产品。我们要以关爱的心情做每件事情,没有了爱,就失去了美,作
为我们绿城人就不能达到“为社会创造美丽”理想目标,所以我们要关爱从事的行业、市场、客户、同事,仁者爱人,千古不变。
三、心境:脚踏实地
绿城的“真诚、善意、精致、完美”一直教导我们,真诚善意做人,精致完美做事。我个人认为在追求精致完美的同时,我们更要脚踏实地做好每个细节,只有做好每个精致完美的细节才能达到精致完美的事情。如果不脚踏实地做事情,事情就会破洞百出,差强人意,远离目标,我们不做“浮夸风”的罪人,我们要做脚踏实地的主人,带着理想,带着目标,脚踏实地的去追求精致完美的境界。
四、心智:学习成长
《境由心生》中宋董提出,我们的房产品要尽可能做到国际第一流,但是我们的队伍还没有做过足够的训练来支撑。我们要清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要保持甚至是加强我们学习主动性,紧跟企业发展的快速步伐,社会发展的高效节奏。我们不能有自大自满心态,它们会让我们产生惰性,迷失自我。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行行出状元”“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这些千古名言都是在教导我们,让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不断的进步。我们要做到国际一流的产品,那么一流的产品背后就是一流的企业,一流的企业背后就是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背后将是我们有理想、有抱负、刻苦学习,快乐工作的绿城人。
五、心力:坚韧
作为一线销售人员,我们要坦然面对形势,积极开拓市场,关爱
每一组客户,让我们的房产品给客户带来幸福感。虽然我们目前遇到困难是我们从未经历过,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极心态面对困难,挑战自我,强化我们的心力,使我们的心力更加坚韧,就会度过难关。小时候,我的父亲一直教导我“只要精神不滑坡,困难没有办法多”,所以我有心力面对所有的困难,更有意志的克服困难,完成各项工作和目标。
通过认真学习宋董的《境由心生》,从内心深处给了我自信与力量,使我有勇气,有意志力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海啸”。以积极、关爱的心态和心情,脚踏实地的追求精致完美事情,从工作中不断学习,以坚韧的心力面对困难,挑战自我,赢得胜利。
第三篇:《红楼梦》读后感——由《红楼梦》想起_XX字
《红楼梦》读后感——由《红楼梦》想
起_XX字
张爱玲说过,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
在父亲的帮助下,有幸我拜读了《红楼梦》。虽然不甚了解,但依然感到了震撼。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着之一,国人对它的熟知度很高,几乎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红楼中的词句和故事章节,甚至还有不少的学者专门去研究它,称之为“红学”。然而,除了那些“红学”专家,认真读完红楼的,又有几人?多少人又是为了附庸风雅而对红楼趋之若鹜?
最近关于《红楼梦》的消息很多,从翻拍经典到刘心武续写红楼,漫天的新闻铺天盖地,我们不禁要问,红楼惹谁了?曹雪芹惨淡经营数十年的红楼,一时间变成了大众娱乐闲谈点,这样对待一个文化经典之作,是不是对它的一种践踏?
八七版《红楼梦》是大家比较认同的一个影视作品,但是对于如今翻拍的红楼,却充满非议。对于贾宝玉这个人物外形,红楼中是如此描写“面如中秋之月”。何为中秋之月?洁白而圆润,老版中饰演宝玉的欧阳奋强还是很符合的。但在翻拍版中,贾宝玉的饰演者有着一张帅气的瓜子脸,虽然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但是对原着的忠实度却是大大降低了。
除了《红楼梦》被翻拍,还有各种文学名着被拿出来不断地翻拍,但是效果甚微。为什么那些导演们都乐此不疲的来翻拍各种经典?因为经典不愁收视率,因为经典不用再去大力宣传,因为经典是经典。导演们摆着一副“我是经典我怕谁”的面孔,将我们心中圣神的各种文学经典改来改去,我们不禁再问一次,“经典惹谁了?”
对于这种对经典的不负责状态,我们应该竭力制止。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今天这种文化爆炸,信息多元化的时代,经典的生存到了一种尴尬的状态。厚厚的经典着作,晦涩的语言,让现代人失去了兴趣。而那些由经典改编的电视剧却深受大众欢迎。这似乎还给经典带来一丝希望。但,这始终不能代替那些散发着墨香的古典书籍带来的震撼。
对于这种文化的丧失,我们应该觉得可悲。不过,好在现在社上引起了“国学热”,无论是公务员还是幼儿园,都在进行国学教育。被国人遗忘的《三字经》《弟子规》又进入了校园。希望这不是仅仅做个样子而已。
对于《红楼梦》来说,还有一个其他名着不能比拟的地方,就是它是半壁江山。
对于各种专家学者来说,她贵就贵在她是残的。于是乎,各种猜想,各种结论,各种版本,各种续集接踵而来。这个说香菱与宝玉在一起才是正解;那个说宝钗才是神瑛侍者。一本红楼,竟然让后人绞尽脑汁,我想说,曹公,真有你的!
对于红楼的研究,层出不穷。红楼之中处处都是伏笔,没有一个人物是闲人,没有一句话是废话。也许,也只有曹公在世,才可说清这红楼中的种种事情。
《红楼梦》的魅力是任何着作都无法比拟的。许多伟大的人都对红楼有着不一般的情愫。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曾说过,他读红楼不是当故事读,而是当作历史读。并且说,没有读过五遍红楼,没必要发表评论。可见,毛主席对红楼的喜爱。鲁迅也在《中国小说略史》中提到“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红楼梦》堪称清小说的巅峰之作。
看完红楼的人都会不禁感叹道曹雪芹的博学。首先,在红楼中,除了描景叙事,其中还有大量的墨笔来描写贾府中的奢华生活。建筑、现代企业管理、服装、饮食、医药、美容美发甚至于兵法等等,在红楼中都有细致的描写。同时这也证实了曹雪芹对贾府的生活描写乃是自身生活的体现,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有如此真实的写作。试想一个普通百姓,怎能幻想出如此奢华的家族,则能写出如此真实细腻的文章?
第二,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十分到位,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王熙凤的泼辣,宝钗的风情,黛玉的忧郁,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人们眼前,鲜活生动。
第三,处处设伏。红楼中没有一句是废话,仔细回想,每句话都是隐藏着的伏笔。一环套着一环,彼此相连,使得文章中的人物链接起来,构成一个紧密的关系网。
第四,书中的诗词歌赋堪称一绝。在红楼中,宝玉他们的乐趣便是吟诗作对。当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风格。曹雪芹给不同个人配上了属于自己风格的诗作,使得人物更加生动。同时,也要感叹曹公的才华不可小觑。
第五,书中的各类人际关系的描写,入木三分,虽不能被奉为处世哲学,经营人生的经典,但也能给人以启迪。
第六,书中对大场景的把握能力让人难以忘怀,无论是元春回府亦或是贾家的落败,都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
也许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崇尚圆满美好。从古至今不少人热衷于红楼的续写。最着名的就是高鹗的续写了。但是,后人对他的续褒贬不一。因为他是和书商程伟元合作的,所谓无商不奸,为了顺应当时社会市场,高氏的续写也会增加一些个人色彩。
除了前人的续写,现代的许多作家也是对红楼的续写充满热情。比如现在最热门的《刘心武续写红楼》,好不好的我还没有评论的资历。但就这个现象而言,大家很不高兴红楼的残缺,千方百计的要完善它,但又没有一人能够写出让所有人信服的结尾,所谓众口难调啊。
残缺就不好吗?断臂维纳斯,同样是不完整的,你能说她不美吗?假如给她接上胳膊,让她拿个苹果,这样的完整美吗?因此,红楼的残缺虽为一件憾事,但是一味的追求她的完美也是不可取的。
以上种种,不能俱全,后人热衷于红楼,创造了红楼热潮,钻研红楼,很多人成为这方面的专家,但我始终认为,红楼梦是不朽的着作,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究其原因,是因为一切皆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书中描写的一切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切之体肤。
《红楼梦》只是一个代表,像红楼一样的经典名着在中国有许多,但是人们逐渐的把他们遗忘在历史之中了。中国最为一个文化大亨,应将自己的财产保护好,而不是恣意的挥霍他它。
如今,在外来文化的入侵下,如何让本土文化不被动摇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当现在的年轻人在过“圣诞节”“情人节”时,中国的“端午节”“七夕”却逐渐让人遗忘。面对这种局势,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就是从我们青少年抓起。梁启超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只有从少年抓起。中国文化才能立于世界之巅。
第四篇:由缺陷造就的完美(读后感)
由缺陷造就的完美(读后感).txt男人的承诺就像80岁老太太的牙齿,很少有真的。你嗜烟成性的时候,只有三种人会高兴,医生 你的仇人和卖香烟的。
14军40师79年、84年两次参战的老兵
由缺陷造就的完美
——品读长篇纪实文学《亲历老山之战》后的人性思考
2009年8月29日至31日,赴北京参加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举办的“中华之魂颁奖盛典”归还,心绪一扫多年积淀的沉郁,而如春风又碌江南岸,产生了一种青春的游荡。仔细思来,对于自己,的确是一次开阔视野的激励之举,不免庆幸此举把握的果决了。收获甚丰,也有主次之别。对待问询的亲朋,对年轻人,我会述说目睹国家著名歌唱家的风采;对家人,我会描述每日三餐的丰盛;对朋友,我会赞扬国家改革风云人物和著名演讲家的睿智;对艺者,我会评说北京朗诵家的气势;对官员,我会称颂国家级领导人的谦和„„几日后静下心来想,那么最最打动我的魂魄,令我心有振奋、令我乐而知足、令我泪流满面、令我顿生重新规划人生轨迹之感的又是什么呢?却是一本书,即荣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的长篇纪实文学《亲历老山之战》(作者:李建国)。
说实在话,在京铁大酒店的二楼会议室里,我预料到了现场赠书的作家们一定会有感人之作,却未曾想到会有《亲历老山之战》这样的撼世之作。现场的赠书是有很多部的,特别是还有书法家、画家的当场献艺,人群熙攘,确有目不暇接之感。而且作家的图书都很有限,并不是希望得到就可以如愿的,其中含藏着快速选择、大胆伸手的谋略。我是准备一定要求一幅书法作品的,在我生活的小城,得到一幅本地书法家的作品已经是很大的人情了。只因求写字、作画的人多,所以先行把目光转向了赠书;又因求字心切,所以对作家的赠书从题目到装帧,匆忙忙的予以浏览,以便玉中选珠。当看到十六开本的封面上半部硝烟与火焰弥漫,下半部为黑白实战照片,厚度约两个厘米的《亲历老山之战》时,立马作为了我的第一选择。羞愧的是,当时只是把它视为一本可作为史料性质的藏书,又看作者在赠书签名时,就对方的地址、单位、姓名、电话询问得极为详细,并一一予以书写,颇费功夫时,索书在手后,便有意放弃了作者的签名,急向书、画家的台案前,求字去了。
回到北疆山城的家,即把《亲历老山之战》放入书橱,与一些精装本的新书同命运地排列,并没有打开来阅读。幸运的是,毕竟是我一眼看重的书,并没有将其长时间地束之高阁,在十几天后的得闲时间里,抽出来,走马观花地翻阅起来:开篇第一章《军令如山》,颇感狼烟骤起“马作的芦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严峻气势。第二章《挥师边关》,则就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的壮烈与凄美了;作者对战士将赴沙场的描述,在军令如山、义无反顾之余,没有按照写作惯例大肆渲染军人们“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马革裹尸当自誓”的豪迈,而是在开赴前线的军令军纪传达后,以跌宕起伏的技法,文学彩色浓郁地描写起官兵们的心情来:“二月的春光„„比霞光更灿烂,比鲜花更迷人。然而此时此刻怎么能有心情欣赏这美妙的大自然风光呢?”他们没有心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原因,是“今天是最难忘的一天,紧张的一天,临分别的最后一天,他们不停地奔忙着,尽量把该做的事情做完。”感情因时间而递进“分分秒秒、嘀嘀嗒嗒,离分别还有三个小时、一个小时、三十分钟„„十分钟,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分别的苦楚再次袭来。”正如作者所写:官兵们是在战火的前夜才体会到生死离别这个词汇的深刻含义。
他们想到了牺牲,想到了今生今世将天各一方,以至于“顿时泪水如注,似揪心裂肺„„他们紧紧地相拥在一起,尽情地享受着亲情的温馨”。如此,让读者豁然开朗,品味到了作品的真实,并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品读《亲历老山之战》,可以吸引读者的,除了载于中国当代军事史册的这样一场发生在和平环境且震惊世界的战事外,的的确确是因为不间断地渗透于“慷慨赴战事,无私向厮杀”之中的人情味,这种人情味还人性于本色,而成为写作一种基调,构成这部著作的亮丽看点。这种写作基调,虽然一路走来如星儿闪闪,点缀于辽阔蓝天的整体结构中,但在经过了《箭在弦上》、《初战告捷》、《血战“四·二八》、《浴血东山》等章节后,在第十章《决战七·一二》里,即出现了一个“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的升华,如一轮皎月挂于夜空,把血腥的战事衬托出抒情般的壮烈,进行了一次人性化完美的精细塑造。背景是:越军四万余兵力向我老山地区大举进攻,“整个老山战区到处是排山倒海的炮弹爆炸声,伴随着令人心碎胆寒的乐曲,是千万颗绚丽的弹曳流光来往穿梭,交相辉映;是炮弹爆炸后巨大的气浪冲天而起,搅得天地间一片昏暗;是那漫山遍野的条条火舌伸向远方„„”在如此激烈、残酷、壮观的经典战争之作中,读者领略了代理排长李海欣,被两发高射机枪子弹击中左胸,热血呼呼喷出,仍抓起冲锋枪朝敌人一阵猛打,并忍着剧痛,两手抠土,在阵地上爬了一段路,又将第三颗定向地雷引爆后“一只手紧紧抓住电池,一只手拉着电线”牺牲的场景;领略了九班长杨国跃在“反正是回不去也活不成了”的心志下,凭着几十天积累下的躲炮经验,全凭感觉,一会跳、一会滚、一会翻跟头,利用地形地物向敌人射击,耳朵被炮弹的爆炸震出血来,气浪刮掉了半边裤子,领着伤员退守坑道后,又与躲避我军炮击的越军展开激战的风采;领略了战士刘家富为抢救战友,苗族战士周忠烈为不被敌人活捉,都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壮烈。这些描述,无一不令读者热血沸腾而震憾击掌,呈现出一种简洁而升华了的完美。继而,作者笔锋一转,用了整整二节的笔墨,向读者推出了坚守150高地的七连二排长王仁先的故事,既有人情世故,又有花前月下,还有英雄虎胆,笔墨含蓄且酣畅淋漓地描绘了一幅缺陷美的图画,让人读后自然而然地进入深深的思索:对人生、对爱情、对纯真、对战争、对气节„„从而促使读者同感地理解缺陷、同情地对待缺陷、豪迈地挑战缺陷,勇敢地赞美缺陷,以完全人性的态度来重新审视一切已经定格了的或者正在陆续到来的事物。
二排长王仁先,当越军占据150表面阵地后,他只身留在一条石缝里,由于缝隙较小而不宜被发现。他头戴861报话机,把阵地上的情况向连队报告,请求上级组织炮火猛烈轰炸150、169高地,并不断为炮兵指示、修正目标,使越军尸体横贯,漫山遍野地血肉横飞。同时,王仁先排长还用狙击步枪向敌人射击,一共毙敌15名。越军从尸体上的弹洞是从身后打入从胸前穿出这一常识,寻找到了王仁先藏身的位置,迫击炮弹、火箭弹一齐呼啸而至,炸碎的石块击中了他的头部。王仁先牺牲时年仅25岁,此前却经历了颇具影响的感情磨难,与传统写作“高大全”的英雄脸谱形式相悖,作者着意刻画了他的缺陷部分:王仁先已经有过5年的恋爱史,开赴前线时,女方由于怕他在战场上落下残疾而与之分手。他肯定为曾经为之拥有的爱情陶醉过、炽热过。女友分手的打击远远超过一瓢冷水,而是在摧残着他的心志,正如作者在《篇外缀语》中所写:“这是一种压抑后的释放,一种迷惘后的挣扎,一种困倦后的无助。明明知道是一杯苦酒,还要鼓足勇气一饮而尽,一醉方休。只有血洒疆场方能冲刷人性的软弱。”这种心绪促使王仁先在团作训股参谋的职位上,主动要求到三营七连当副连长,从而增加了牺牲的机率。这种自我死亡机率的增加,从广义上,读者似乎不应该谴责那位姑娘自私爱情的“迫害”,而应当看作是完全人性的必然。也正是由于这种完全人性的驱动,从
团指挥机关自愿到冲锋一线的王仁先,又有了新一次的情感宣泄,在临上战场前的短暂待命时间里,与连队驻地的一位少妇,有了实质情感交流,违犯了军纪,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由副连职降为排长,以挂职锻炼、将功补过的身份走上了战场。
那位少妇的名字叫阿美,是王仁先所住民居的女房东。她“窈窕的身姿,乌黑发亮的披肩卷发,刘海轻轻飘,微笑甜甜,高高隆起的乳房展示了少数民族的自然之美”,一见钟情地喜欢上了王仁先这个身高一米八零、白净的皮肤、两只眼睛总是闪烁着温情的北方小伙子。她给予了心上人做最好吃的,每晚为他烧洗脚水,帮他洗衣服,甚至在丈夫面前也不掩饰爱的感情。作为军人的王仁先,是责任性的抵御;作为青年男人特别是刚刚遭遇过一场恋爱打击的王仁先,却无法不悄然进行情感上的接受。在奔赴战场的告别时,生离死别在即,人人心知肚明,他们以热烈的拥抱,打算作为敞开心扉的最初表白也是最后的陈述。如果那天部队真的按原计划开赴到阵地,也许就没有王仁先后来牺牲时的凄美。鬼使神差,部队发起进攻的时间推迟,于是,堤已决口的汹涌,摧枯拉朽地冲击着一切,树林中、山坡下,一个古老的爱情故事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营首长从牛圈里遗留下的过滤嘴烟蒂上,知道是王仁先东窗事发,却让他一口咬定与自己无关。并命令全连集合,让少妇阿美到队列前指认。满以为阿美会象征性地寻找一遍说没有那个人,事情一了百了。没想到聪明伶俐的阿美却径直走到王仁先的跟前,手指着他说:“就是他!”继而满目含情、泪水夺眶而出地说了句:“我疼他!”
一句赤裸裸的情感宣言,足够每一位听到者由震惊而仔细品味终生了。
依照传统的思考,这份宣言无疑也是残缺的,不可以用有关恋爱的优美字眼来形容,但它的确又是神圣的,神圣到没有一丁点尘屑的污染。所以,作者一直存在着下笔的困惑,即不能把这段故事当作爱情,也不能纳入道德范畴,于是乎决定“只是作为一种情,让读者自己去品味”好了。本是不好写或者是不能写的东西,作者还偏偏要用大的篇幅加以渲染,不能不说作者本人也一直在被这个“畸形”的故事感动着。读者亦然,品读中没有为王仁先设想感受到初恋的美妙,却比他的初恋纯洁,有着水晶一样的剔透。王仁先就是带着曾经美妙初恋的流失和神圣性爱的纯净,投身到嗜血的枪林弹雨之中的。缺陷的感情之水,弥合着生活的遗憾,并由此架设出整体人性的完美!曾经发生的“耻辱”,使王仁先刻骨铭心,当团参谋长在阵地上看到曾经朝夕相处,如今“嘴唇肿胀,两眼深凹,满脸胡须,面黄肌瘦,满身泥土,两脚溃烂。一身破旧军装磨成拖布条似的,衣衫褴褛”王仁先,差一点没有认出来,热泪潸然地拥抱着他,连声说:“好同志!好同志!我命令你撤下来!”在撤下去会有更多的生存机率,留下来却要随时化为死亡的关键时刻,王仁先没有“借坡下驴”,而是哭着说:“我现在只能留在这里,多做点什么,弥补过失。如果我在战斗中光荣了,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老母亲,先不要把我牺牲的消息告诉她们„„”作者以“死亡是多么残酷无情,生命是那样脆弱而渺小。战争、死亡与生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概括式语句,结束了对王仁先烈士实况的描写;以《国殇》中“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为鬼雄”的诗句发出了仰向青天的感叹!又以团里为王仁先报请了战斗英雄,但由于在战前受过处分,只批准荣立一等功,被安葬在麻栗坡磨山烈士陵园为结束语,完成了全书中最为精彩也是唯一较为完整的人生写实。对于王仁先烈士生平近乎全景式的描写,不能说不与作者亲历老山之战的感受有关,不能不说这是作者在经历战火硝烟的洗礼后,对人生的思考,有了一个从内心建立起的全新境界,冲破一切人为设置的樊蓠,做了一次行为轨迹残缺与完全人性需要之间辩证思考的尝试,从否定之否定的公式,向读者推论出“缺陷并不影响英雄行为产生”的道理,解读“缺陷与美丽”集中在人性特征时的内涵,开拓出在固有的社会范畴里怎样以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手法去描写战争的先河,让读者在为作者的胆识多少捏着一把汗水的同时,禁不住拍手叫好!
正是作者的这种生命中的从经历、境界,再到理念的全程式思想变革,形成了不但可以全新视角解读人性情感,而且亦用此去品味、表现战争的磅礴大气。他全景式的看待战场,正视交战双方的生命(人性)内涵,说“中越双方的士兵在这片红土地上洒尽了热血”;正视越军的战斗力,说“尽管我军的炮火打击持续不断,尽管有些越军部队尚未展开攻击就溃不成军„„但越军轻伤员不下火线,重伤员伏之如蛰,令对手敬佩”,没有了以往文学作品中形容敌人时惯用的“负隅顽抗”、“疯狂”、“嚣张”之类的词汇。用近似于史学家的笔调写道:“1984年7月12日晨的老山战区,中越双方参战部队共投入五十个炮兵营、五十个步兵营的兵力,使用各种类型、口径的火炮,对这块东西宽八公里、纵深十公里的地域实施梳子式炮击,整个战区变成血与火的世界”;同时没有忌讳地烘托出了战争的残酷,全景式的描述说:“攻守双方一个是攻如猛虎(越军),一个是守如泰山;一个是志在必得,一个是寸土不让;一个是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一个是主动出击,以牙还牙;一个是不计一切代价拼死向前,一个是誓与阵地共存亡,死不后退„„”
在一切服从政治需要的“大一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能够品读到《亲历老山之战》之类的作品,确实是一种奢侈。读者在展卷之初,也许会认为我国在历史上对越军在抗美时的表现,曾经长篇累牍的加以赞颂,而难以驾驭对越军在作为敌人时应该做怎样表述的分寸,全景式的偶尔近乎于客观的写作,无非是排除历史尴尬的一个过渡、一个敷衍而过的手法。一旦认真品读了,即会感受到作者敢于写作当代敏感题材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大胆探索,既有是非道义上的分明,也有客观事实的公正,并且还有自己对于政治之最高表现方式的战争,在与人之生命价值、人性自然属性之间发生纠葛时的思考。这种思考可以具体体现在第四章《初战告捷》(138页)的两段文字里:“手榴弹、各种子弹已发放到战士手里,每人发一颗‘光荣弹’,最后时刻与敌人同归于尽,坚决不能当俘虏。”接着叙述道:“在西方国家,双方交战中如果不能抵抗时可以投降,以便更好地保存实力延续生命。在美国的军人条例里面也有这一条,而在前苏联、中国、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死也不能当俘虏,当了俘虏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战场上的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当失去反抗的能力时,再有回天之术也无济于事。所以战俘们不应当受到人们的歧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男子汉。”
战争,是政治家导演的艺术。战而争之,参战方都千方百计地希望成为胜利者,通过这种以毁灭生命为代价的活动,争取得到自己渴望得到或予以维护的利益。拥有利益与平和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一种完美;但不得不动用战争的方式,却实实在在是人类(人性)的一种缺陷。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只有制造和运用这种缺陷,才能实现和达到理想中的完美。世界上的事情门类纷杂、大小不一,但其一切以需要为基点,可以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却是大同小异的。亦如作者所写“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种总结的本身,就是一种思维境界的超越,是对缺陷与完美进行辩证思考的流露:作为战士,无能力对敌人进行反击,死亡或者被俘都是一种职业性缺陷,然而死亡却可以成为赢得战争(斗)的奠基;被俘则可以理解为是对原本美好愿望的一种存留。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中国历史上越王勾践先是甘为臣俘,后来让越国复兴称雄的故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从而使缺陷转化成为完美。战场上的俘虏不可能人人皆为帝王,即便回天无力的命运相似者,也有西蜀刘禅与后唐李煜的不同。唐后主李煜如果没有被俘的缺陷,也就没有被誉为词圣的完美,也就没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绝唱的诞生。生命的存在形式存在尊卑之别,生命载体的属性却没有高低之分。作为同样向往着利益与平和生存条件的生命载体,《亲历老山之战》的作者,由我军临战时发放的“光荣弹”,到美国的军人条例里“如果不能抵抗时可以投降”的思考,不能说不是本书中的闪烁照人之处。正是这种通过缺陷来重新定价完美的视角,使作者从宏观的战争背景着眼,于微观的行为缺陷用墨,形成全篇中的由缺陷衬托完美的画龙点睛之笔,迸发出令读者开卷激烈、掩卷沉思的思想造诣与艺术效果:战争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而言,确系一种缺陷;然而战争又往往是壮丽的,可歌颂的,被称之为经典艺术的;战士临战状态时的恐怖,无疑也是一种缺陷,然而却由此构勒出生命特征的完整;王仁先烈士与女友的恋爱,一定有过最完美的憧憬和热烈,经过战争这一突发事件的考验,那场恋爱却又是存在缺陷的,女方并不是真的在喜欢一个人,而主要是倾心于他的家庭和英俊的躯体;阿美的婚外情是缺陷的,却灵透着从心灵到肉体的完美;王仁先的违犯军纪是缺陷的,完全是对那场缺陷恋爱在心理上的弥补,意料不到的效果是,由于情爱与性爱在特定条件下的统一,演绎出了生命、生息应当经历的全过程,呈现出战场上卓越表现的精彩,完成了生命属性的完美。另一种感觉是:作者是否在感情上,存在对战士阵亡前没有品尝恋爱和享受婚配滋味的惋惜?
纵观全书,亦粗略感到行文风格不尽一致、纪实事件的追溯或倒叙过长(属于背景设计)、谋篇布局的详略结构有失规整等缺陷,但这并不影响全书的可读性、史料性、知识性、哲理性和思想品位的完美。作者完全是出于“没有参加过战争的人们无法了解战争的残酷,感悟不到战争的血色浪漫,也就无法笔触到战争的内涵”的境界,以对“在这场战争中壮烈牺牲的战友们作一个交代”的心理,不惜战争留下的耳鸣后遗症的加重,勤奋著作,实现了“能够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夙愿。《亲历老山之战》这本书当代与历史价值,荣获中华之魂优秀文学作品征文一等奖,均当之无愧!
今易
第五篇:上海市由由中学
上海市由由中学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计划
按照《关于浦东新区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浦委办发
【2009】15号)、《关于浦东新区社会事业系统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和《第三教育署党委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案》的安排和部署,我校将参加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现制定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通过学习,使全校党员教师受到一次全面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教育,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创造性,找准影响制约我校教育科学发展的因素,努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突出的问题,在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上形成共识,把由由中学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二、目标要求
按照社会事业系统“形成科学发展共识,适应浦东开发要求,推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的载体和“深化解放思想有新提高、解决突出问题有新突破、完善体制机制有新进展、加强作风建设有新成效、社会事业有新成就”的目标,通过学习实践活动,达到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围绕学校“办社区居民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目标,由由中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目标要求是:突出四个着力,四个促进。具体内涵是:着力加强理论知识学习,促进创新意识培养;着力解决学校突出问题,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着力实行科学民主管理,促进制度健全完善;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组织机构
为了加强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上海市由由中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设立上海市由由中学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具体名单如下:
(一)成立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张亚芳
成员:张军励翔董训跃黄婕敏
(二)成立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
1.计划秘书组组长: 励翔
组员: 黄婕敏董训跃
2.宣传简报组组长: 张军
组员: 张平金昌全
3.联络员:励翔
4.通讯员:薛振刚
四、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学习实践活动的准备工作(2009年3月中下旬)
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认真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工作准备等。
1.总体时间安排及参加对象
自2009年3月下旬开始,到2009年8月基本完成。参加对象党员21人(其中1名预备党员)。全程邀请群众代表16人。
2.制定实施方案
3月20日上午召开支委、校务会议。进行专题学习、讨论,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初步确定本校的具体目标。商定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计划,并确定参加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群众代表。3月25日前完成我校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计划并上报署党委。
3.召开动员大会
定于2009年3月27日(周五)下午召开“由由中学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由张亚芳校长书记作大会动员,动员大会邀请群众代表参加。通过动员大会,促使全体党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学习实践活动的紧迫性和自觉性,并积极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
(二)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3月中下旬----4月下旬)。
1.加强理论学习
从召开动员大会始,学校分三个层面(即:支委和校务班子领导、党员中层干部和普通党员)开展学习。除了认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两本必读书以外,同时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党中央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学习九届市委六次、七次全会以及二届区委六次、七次全会精神,学习世博知识和世博礼仪,学习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通过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辅导学、讨论学、案例学和微型党课教育等方式组织好党员的学习,采取个人自学、集中培训、专题辅导、集体研讨等形式,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在学习培训过程中,要引导党员、干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高学习培训的效果。要保证开展动员、学习、讨论和交流等活动的时间。
每名党员撰写一篇学习体会,4月中旬在支部组织生活进行学习交流。
2.深入开展调研
在学习培训的同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社工委、社发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整改落实方案》确立的51个整改事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利用座谈会、个别访谈、发放征询表等形式开展调研。
中层党员干部在广泛征求和听取意见后,结合梳理出的本部门问题,撰写一份建议书。普通党员要认真听取周边群众的意见,并进行适当的梳理,积极为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倡议广大教师积极响应“我为由中发展献一计”活动。党政主要领导确定一个基层联系点,带头调查研究,广泛听取意见,坚持边学边做、边查边改,在梳理总结教师、党员、干部建议基础上带头撰写形成一份有质量的调查材料。
填写《本单位初步梳理问题汇总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议征集表》和《“我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策”活动建议征集表》的工作。
3.开展解放思想讨论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解放思想讨论。进一步对事关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再认识,进一步加深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努力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全体党员要积极参加讨论活动,其中党员领导干部的讨论主题是: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在加强执行力、创新力和协同力方面提出自己的思考,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普通党员的讨论主题是:着力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3月份开展“暖春阳光——爱心义卖活动”和“办社区满意的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4月份开展“党在我心中——入党积极分子专题培训活动”
(三)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5月上旬----6月中旬)。
1.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
党组织要组织党员认真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分析查找自身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照检查自身存在的不足,重点查找不适应、不符合学校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深刻分析原因,开展严肃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做好充分准备。
五月份开展“五月花红——师生读书活动”,六月份开展“党旗飘飘——庆祝建党88周年座谈会”、开展好新党员发展和预备党员转正工作。
2.撰写分析检查材料
学校领导班子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紧密联系实际,认真开展自查。查摆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炼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工作要求和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学校行政成员结合自己分管的部门,重点围绕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专题进行研究、分析。自查结束后,各成员要从客观的角度撰写分析材料,交由学习活动领导小组汇总,并撰写综合分析检查材料。分析检查材料初稿形成后,要多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学校支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
3.组织群众评议
学校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材料形成后,认真组织评议,广泛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参加评议人员可着重从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透不透、发展思路清不清、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等方面对分析检查材料进行评议。根据评议对分析材料进行修改,评议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或书面评议等形式进行。学校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材料向群众通报,广泛接受评议。分析检查材料和评议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开。
(四)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6月下旬—8月中旬)。
1.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以分析检查材料为主要依据,针对查摆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明确整改落实的项目、要求、具体措施和相关领导、部门的责任。形成整改落实计划后,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开。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党员、群众监督。8月份学校组织开展“风景这边独好——党建课题第一阶段实践活动总结”。
2.切实解决突出问题
结合2009年学校工作计划,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工作措施和方法。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一些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对查找出来的瓶颈问题,充分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学校领导结合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和实践,利用暑假期间,开展各种形式的送清凉帮扶慰问等活动,给需要关心的人送去党组织的关怀。校党支部利用暑假组织党员开展“红色寻根——考察活动”,针对学校暑期将要进行的校舍大修,组织好人力,做好安全施工的监督保障作用,确保大修工作按计划如期安全顺利地完成。
3.着力完善体制机制
围绕学校的发展定位,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梳理、健全现有的规章制度,充实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制度建设。在学校干部队伍的素养方面,要根据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健全在职干部带教、指导后备干部的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完善“由中感动人物评选”方案等。
(五)、总结和测评工作
学习实践活动基本完成时,及时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并于8月下旬,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学习实践活动效果的满意度和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情况的满意度。测评方式和程序力争简便易行,测评结果做到客观真实。根据测评情况,进一步落实整改措施。学习实践活动结束后,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材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五、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学校要全面落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各项工作,党组织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分管领导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人的职责。
2.坚持走群众路线
学习实践活动要广泛发扬民主,学校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期间,要邀请各界代表全程参与重要节点工作,主要包括:参与动员大会,参加思想解放讨论会、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征求其意见、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材料进行评议、在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时征求其意见、向其通报活动总结并参加满意度测评六个环节,虚心向群众学习,真诚接受群众监督。
3.确保取得实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结合学校工作的实际,要围绕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要与学校的党员活动、教职工政治学习、中心组学习和各类主题教育有机整合起来,要按阶段要求、分时间节点有序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只有与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影响学校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的欢迎和好评,从而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我们要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落实责任,组织上提供保障,按照上级精神,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上海市由由中学党支部
2009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