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11:15: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

第一篇: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学会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略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难点:目标之

3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认真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同桌读,互相正音。

3、听课文录音,标出不认识与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三、生字探究,识记生字。

1、学生自由拼读,识记。

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生字。

2、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指导字形及书写要求。

教师范写部分生字。(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来定)

学生练习写字。

3、积累新词。

漫步 开幕 分辨 融融 清脆 眺望

4、写字作业。

第二课时

一、指导朗读课文

听课文录音

学生模仿朗读。

自由练读。

二、看图学文:

看图理解课文,找出直接描写图画内容的自然段。(第4节)

指名读第4段。

三、学习课文:

1、读读,画画重点词,探究沐浴着蒙蒙细雨的藏族美景。

自由快速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

画出描写自然界春雨的有关句子,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学习心得。

再读这些句子,体会到作者的用词精确。

捧着挂着戴着

理解重点句:

举目望去,春雨中的藏族山村,像一个缀满珍珠宝石的童话世界。

这句话把山村比作什么?

作者为什么把春雨中的山村如此作比。

小结:这个山村既美丽又神奇,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表达对它的喜爱之情吧。

2、朗读训练。

试背之。

四、作业:

写字、背诵所学段落。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节所学段落

二、新授:

1、想想图中所描绘的画面。

2、学生自读第4节。

3、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不也在下着一场融融春雨吗?

学生齐读。

说说这句话的理解。

教师指导理解。

藏族女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传播着科学文化知识,就像是春雨一样滋润着春天的万物。这场春雨,就是科学文化知识,是一场人们难以察觉的雨,而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美过那雨雾中的桃花,孩子们的清脆的读书声,赛过那云雀的歌声。

4、学生在练读的基础上,背诵第4节。

三、小结

试概括主要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完成基础训练。

第二篇:《蒙蒙细雨》教案

3蒙蒙细雨

教学设计:欧阳玲

教学要求: 抓住重点语句品读课文,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情感。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

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是领略藏族山村初春的美丽景色,体会文中蕴涵的情感。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 导入。

1、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齐读。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

3、你能说出形容春雨的词语或句子吗?

4、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领略与我们江南不一样的春景。(出示藏族山村的课件)

二 有感情地朗读,深入体会情感。

1、读读、画画重点词句,探究沐浴着蒙蒙细雨的藏族山村的美景。(1)自由快速默读课文1、2、3自然段。(2)课文描写了蒙蒙细雨中的哪些景物?(3)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缀满珍珠宝石”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这句话?(5)春雨中藏族山村美丽而又神奇,我们一时说不尽,让我们用朗读来表达对他的喜爱之情吧!

(6)你又听到了什么?

(7)句末的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朗读训练。

自愿读、齐读,启发学生读出美感,读出赞美之情。三 品读感悟,了解教室里的春雨。

1、指名读4、5自然段。

2、作者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

“啊!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不也在下着一场融融春雨吗?”(1)教室里也会下春雨吗?(2)这里的“春雨”指的是什么?(3)想象作者此时在想什么?是什么心情?、小结。

藏族女教师给孩子们上课,传播着科学文化知识,就像是春雨一样滋润着孩子的心灵。这场春雨,就是科学文化知识,是一场人们难以察觉的雨。而孩子们红扑扑的脸蛋,美过那雨雾中的桃花;孩子们的读书声,赛过那云雀的歌声。

5、学生在练习朗读、熟读的基础上,背诵第四自然段。四 拓展延伸,仿写片段。

1、未来的雪山之春会是什么样的?

2、联系春天的美景,说一说春雨中的校园(或家乡的某一个景区,如公园、广场„„)是什么样子的。

3、仿照课文,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4、课后练习。

第三篇:小学三年级下册《瀑布》教案设计

小学三年级下册《瀑布》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秀丽的河山,受到美的感染。2.认识作者观察的顺序。

3.了解诗句所描绘瀑布的声音、色彩、形状。体会作者赞美瀑布的思想感情。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解“瀑布、景象、比喻、衬着、仰望”等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是理解诗中的比喻句。

三、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家乡有小河、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地向前流着;大海的水更是波涛翻滚着,奔腾着。不管是小河的水,长江的水,还是大海的水,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流着。然而有一种水,却不是向前流去,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倒下来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板书:瀑布)2.有的同学心里一定会想,明明是水,怎么叫瀑布呢?还有的同学又可能会想,那瀑布从高山上直接往下倒,那情景一定美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3.齐读课题:2瀑布

二、学习课文

(一)整体感知

1.听配乐诗朗诵。思考:课文主要是写得什么?(课文主要是写瀑布的美景。)

2.过渡:是啊!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有许多有名的瀑布,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浙江的雁荡山瀑布,江西的庐山瀑布,还有黄河流域上的人造瀑布等等。这些瀑布都是以雄伟奇丽、气象万千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去领略一下瀑布的壮丽景色吧!

(二)第一节

1.齐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写了瀑布的什么?(板书:声)作者在听到瀑布的声音时看见瀑布没有?谁能够联系上下文告诉胡老师作者现在在哪儿?

2.瀑布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来听一听。你觉得瀑布的声音像什么?(放课件)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呢?(板书:浪涌、风吹)

4.作者为什么把瀑布的声音比作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和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呢?请同学们听听浪涛声和松涛声。

5.从瀑布的声音中,同学们可以听出瀑布怎样?

6.指导朗读:所以,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把瀑布雄伟的气势读出来。“涌”字要读出浪涛的气势。“吹”字要读得轻柔。仿佛在倾听瀑布在山谷里的回荡之音。听老师范读。

7.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这如浪涌岸滩、如风吹松林的瀑布声,吸引着我们急切地向瀑布走去,走啊,走啊,山路忽然一转„„

(三)第二节

1.课件出示瀑布远景。问:同学们看见了什么?此时此刻,大家的心情怎样?(惊喜)2.请男同学用惊喜的语气读这一节。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

(1)作者现在站在哪儿看见了什么?(2)瀑布的样子像什么?

(3)这一节介绍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色一道白银)

(1)作者为什么写“望见”而不用“看见”?(2)“衬着”是什么意思?(衬托)

5.请同学们站起来,现在你们的脚下就是青山,你们站在瀑布对面看瀑布。你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赞美起来,你可能会说些什么?

6.这使我们联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指导朗读。

我们在读这一节时,要用赞美、欣赏的语气来读。“啊”字要读出刚看到瀑布是惊喜的语气。“望见了”要把望见瀑布的激动心情读出来。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我们随着诗人,迫不及待地来到瀑布脚下。

(四)第三节

1.看瀑布的近景。(瀑布在我们的眼里是这样的伟大,我们显得那么渺小。只有抬头仰望才能看到它的全部。大家一起做个仰望的动作。为什么要仰望?)2.请女同学读第三节。

3.分组讨论。课件出示(同上)4.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形珍珠的屏烟雾尘)

5.风吹来时的瀑布是什么样子呢?大家想不想看看? 6.看录象。体会“如烟如雾如尘”的美。

7.指导朗读:“好伟大啊”是发自内心赞叹,稍微读得轻一点。“珍珠的屏”要读得高昂有力。“如烟如雾如尘”要读得轻些慢些。8.自由读、指名读、齐读。9.小结: 瀑布飞流直下,气势磅礴,是那么的雄伟壮丽。而这随风飘洒的情景又显得迷迷朦朦,又是一种轻柔的美。

(五)总结写作方法

1.作者把瀑布写得那么美,让我们好象身临其境一般。2.你认为哪一句写得最美?为什么?

3.刚才,同学们说得句子都是什么句子?(比喻句)4.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如果去掉比喻句,好吗?(老师读)比较一下。6.老师引读比喻句。瀑布发出的巨响--远望瀑布--近看瀑布--当阵阵风吹来时--

三、总结全文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瀑布的?(远--近)

2.他从瀑布的声、形、色三个方面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雄伟壮丽)

四、背诵课文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46页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目标:

1、借助点子图,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与方法。

2、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在相互比较中,自主掌握优化的方法。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从而理解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点子图

教学流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

每套书有14本,王老师买了12套。一共买了多少本?

(列式:14×12)是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出示课题)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估算:

我们能不能估计出它的结果?估一估,14×12大约是多少?比如

A:14估成10,12估成10,10×10=100。

B:14估成10,10×12=120。

C:12估成10,14×10=140。

……

追问:那到底少估了多少呢?B:少估了4个12,C:少估了2个1

4到底需要多少钱呢?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结果。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计算14×12,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部分学困生。

3、同桌交流:

能不能当小老师给你的同桌讲明白呢?(学生同桌互相交流)

4、全班汇报:

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下列当中的几类方法:

(1)连加:14+14+…+14=168(12个14相加)

或者12+12+12+……+12+12=168(14个12相加)

(2)连乘:14×2×6=168,14×3×4=168……

(3)拆数:14×10+14×2=168,12×10+12×4=168

(4)竖式:

4×1

2―――――

―――――

168

逐一请学生上台汇报,把竖式和拆数两种典型思路板书在黑板上。

(反馈的顺序:横式、正确的竖式、竖式错例、非典型算法可以省略)

5、共同探究笔算、口算之间的联系

4×1

2―――――

28……2套书的本数……14×2=28

14……10套书的本数……14×10=140

168……12套书的本数……28+140=168

三、专项练习

数学课本第47页“练习十”第一题:22×1

3借助几何直观,笔算的每一步从左边的点子图上圈出来,巩固算理。

四、巩固练习

1、列竖式计算(让学生安静地笔算)(好孩子的速度快可以多做,全班4道)P46页做一做

23×13、33×31、43×12、11×222、错误医院:“练习十”第三题(可以单独设计、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成错误)

3、(机动)解决问题:练习十第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最关键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作者:苍南县龙港镇第七小学 吴传奉

第五篇: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课时课题: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内容:教材第70页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运用进率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重点: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教学难点: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上面划分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回忆之前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还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引入新课:

教师板书题目,并把刚才学生们说的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归纳板书。

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70页例6.出示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让学生列式求出它的面积。

翻过来看背面,现在把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的边长平均分成10份,1份是多少?

教师说明: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可以看作是10厘米,前面我们学了1分米是10厘米,按边长是10厘米再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的面积。

0×10=100(平方厘米)

让学生观察两次求正方形面积的计算过程,分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吗?

教师板书: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引导学生去想,根据前面学习的经验,你能推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吗?

教师板书: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学生记忆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教师把板书补充完整。

2、长度单位间的进率与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的对比。

区别相邻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并启发学生找出它们之间的规律。(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10时,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100)

3、教学面积单位的换算。

8平方米=()平方厘米。让学生讨论并回答结果,然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平方米=()平方分米。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陈述自己的思考过程。

3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让学生比较这道题与前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前两道题是从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这道题是将小单位换算成大单位)请同学们讨论这道题该何如去做。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填一填、7平方米=()平方分米

3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700平方分米()平方米

0平方米=()平方分米

4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长是5()

黑板的面积是3()

3、一块长方形玻璃,它的长是40厘米,宽是25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四、思维训练、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0厘米,它的长是50厘米,宽是多少分米?

2、小明家客厅的地面长是8米,宽是6米。如果用每块面积是6平方分米的地砖铺地,一共需要约多少块地砖?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理解了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弄清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的算理。

掌握了单位换算的方法,能够正确进行面积单位间的换算。

第六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教材第71页例7、72页例8及第74页5-8题,75页9、10题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面积和面积单位,区别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2、提高综合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运用面积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让学生从大到小说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教师板书)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并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二、探究新知、学习教材第71页例7

出示例7标识牌和问题。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怎样计算呢?怎样换算成平方米呢?

师生共同温习面积单位的换算方法。

(1)较大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小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添几个“0”。

(2)较小面积单位的数换算为较大面积单位的数。

方法一: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

方法二:两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中有几个“0”,就在数字后去掉几个“0”。

所以6400平方厘米=64平方分米

2、学习教材第72页例8.出示例8。

教师:观察图,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生共同探求计算方法。

知道客厅的长和宽,也知道地砖是边长为3分米的正方形,可以先算出客厅地面的面积,再除以每块地中的面积,就可以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也可以先算出客厅的长和宽分别可以铺多少块地砖,然后再用乘法计算出一共需要的地砖数量。

方法一:6×3=18(平方米)

8平方米=1800平方分米

3×3=9(平方分米)

800÷9=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方法二:6米=60分米

3米=30分米

60÷3=20(块)

30÷3=10(块)

20×10=200(块)

答:一共要用200块地砖。

教师:我们计算得对不对呢。下面来验证一下。

9×200=1800(平方分米),1800平方分米=18平方米

正好与客厅的面积相等,解答正确。

三、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教材上完成第74页的第5题,集体订正。

2、判断下面各题,错的要说明原因。

(1)6平方米=60平方分米。

(2)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用8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4)用8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8平方分米。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6—8题。

让学生先读题,并理解题意,说明每题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数据,然后独立完成。学生在解答过程中教师注意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重点辅导。最后指名学生说出解题思路、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

第6题:18×12=216(平方分米)

答:墙报的面积是216平方分米。

(18+12)×2=60(分米)

答:花边总长60分米。

通过练习,明白需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求面积,二是求周长,所用公式不同,所用的单位也不同。

第7题:6×3=18(平方米)

8-3=15(平方米)

答:要粉刷的面积是15平方米。

解决此题时要让学生明白:用墙壁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才是粉刷的面积。

第8题:200×6=1200(米)1200×8=9600(平方米)

答:能给9600平方米的地面洒上水。

让学生明白洒水车洒水的面积是长方形,用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洒水的宽度是8米不变,洒水的长度是(200×6)米,长×宽就是洒水的面积。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页第10题。

让学生读题,了解题意,独立完成四、课堂作业新设计、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单位名称。

楼房高15()

数学书厚6()

课桌面的面积33()

课桌长8()

足球场的占地面积是7200()

3、教室的黑板长35分米,宽2分米,它们的面积是多少?在黑板四周贴一条彩带,彩带的总长是多少?

3、一台压路机,压路的宽度是3米,每分钟行驶38米,压路机15分钟能压多大面积的路?

4、学校要粉刷教室左边的墙壁,墙壁长8米,宽4米,墙上有3扇窗户,每扇窗户2平方米,现在要粉刷这面墙壁,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五、思维训练

、判断。

(1)用14米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要比围成的长方形面积小。

(2)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是26厘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等。

(5)用6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6)用4个1平方米的正方形拼成的图形,它们的面积都是4平方米,但周长不一定相等。

2、一根铁丝能做成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做两个同样的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3、一个长方形花池长3米、宽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六、板书设计

新人教版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面积教案

教学反思:在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了面积的意义和、长度单位、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灵活的运用面积和周长的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个别同学总是忽视单位不统一,要加强审题习惯的培养。

下载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下册蒙蒙细雨教案设计(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教案设计 3、解决问题 第一课时 课题:解决问题(1) 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乘法计算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 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

    三年级下册《习作4》的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1)读懂例文,了解其主要内容。弄懂“反哺”的本义及其引申义。(2)借鉴习作范例,在三幅图中任选一幅,展开想象,正确运用冒号、引号、问号等标点符号,用对话的形式进行仿写,记述一......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 蒙蒙细雨教学设计1 一、揭题。二、范读课文,思考。要求:1、课文主要写谁,写了一件什么事?2、听准字音,注意生字字形,在疑难之处做上记号。三、检查,反馈。1、学习......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1 1、渐渐雨停了,狂风走了,留下了微风。微风抚摸着受伤的小树,告诉万物们太阳要出来了。太阳露出了半个脸蛋正在向大自然笑呢!2、斜风,细雨。......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 11篇 蒙蒙细雨唯美句子 1 1、我始终向往那细雨迷蒙的江南。白日里的雨,细密地下着。坐在窗边,守着一窗烟雨,伴着一盏佳茗,捧着一卷诗书。这样的日子,倒也安稳。......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路旁的橡树》教案设计 www.5y kj.co m 学习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从筑路工人和工程师的行动中受到启示,增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三》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作文共分三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例文”。主要写小作者仔细观察看到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