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

时间:2019-05-15 11:34: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

第一篇: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

由中国足球想到中学语文教育,是因为两者之间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现如今,没有哪项体育运动能像足球那样引来众多的批评者,也没有哪门学科教育会像语文学科那样招来这么多关注的目光;批评中国足球的人都认为自己可以是中国足球的救世主,关注中学语文教育的人也都认为自己将是最好的语文教师;连孩子们也认为足球是人人都能行的一项活动,至少它身高要求就可以忽略,而语文也不像数理化那样难学,不就是读读背背写写吗?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所以我想确实可以就两者谈谈自己对中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一点点思考。

我们怎样创新?我们的教育注重创新了吗?我们现有的机制鼓励教师创新吗?处于教育第一线的我们的答案应该是否定的。也许,我们的看法有些片面。但客观存在的一些事实却常常为这些看法找到佐证。对创新教育的前景在目前的陈旧的思想观念指导下,至少我不存乐观的想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可以也应该从其他行业的失败与成功之处找到一些在教育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甚至是规律。我想到了中国足球。这不仅是中国足球与中学语文教育有着太多惊人相似之处。更因为中国足球在今年有了成功的突破,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在总结中国足球取得突破的众家说法中,有一条都被提到,这就是神奇教练米卢给中国球员带来的“快乐足球”理念,他让球员在训练的时候充分享受足球的乐趣,从而能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刻苦的精神、轻松的心理投入训练。而这一点又使中国球员们极大地提高了心理素质、团队精神。因此在苦等了四十四年后一举获得成功。我就想,我们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让学生享受到了学习语文的乐趣了吗?能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态度、刻苦的精神、轻松的心理投入到学习中去吗?我们做教师的也许会作出肯定的回答。但实际上呢?见诸报端的几个在高考作文获得优异成绩的考生经验谈,有哪几个说主要是从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收益的呢?很少,不会有教师在课堂上大讲评书吧?语文课天天上,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却要靠学生自己的(甚至可以说有点离经叛道的)一点点积累,真让语文教师汗颜。这跟以前的中国足球,到了比赛不是靠平时的战前训练,而全靠球员临场发挥一样,也真有着惊人的相似。

以前的中国足球,有一大现在已经得到公认的毛病,那就是揠苗助长。在国际比赛中,我们青少年队的比赛成绩往往要好于成年队,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抓训练,十一二岁就强调成年队的一切东西,诸如比赛阵型、力量、速度等等,选材也从这几个角度出发,结果用发育成熟早的去打力量、速度略差的,当然能取得好成绩。好了,等到了成年队,我们的力量、速度无从提高,球感和技术又先天不足,更可怕的由于从小的成人化训练使球员失去了对此项运动的兴趣,结果是怀着厌倦情绪上球场,成绩能好吗?

现在的语文教育不也是如此吗?举个例子,在小学时就开始要换旁组词,让小学生天天抱着本辞典不知所措。“树”要求换旁组词两个,不知专家们能组几个,反正我查遍能查得到词典(包括《康熙字典》),也只有找出一个“怼”,也不知专家们能不能脱口而出读出音来。一个孩子,连字都没认得几个,更不用说词汇的积累了,能组多少词语呢?长此以往,孩子对语文学习能有多少兴趣呢?带着这种情绪,在语文学习上能有多少创新呢?还有,到了中学阶段,又要让学生学习连专家教授们意见还没有一致的语法,其实这种语法知识,等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积累,也是很容易就能掌握的。正如杨振宁教授在论及教育时曾说的:“假如一个孩子在数学方面很有天分的话,你为什么一定要在他十岁的时候就教他微积分呢?这是将来他很容易就能学会的。”(见1997年6月27日《光明日报》),我们在初中就注重语法教学真的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吗?古人说的“厚积薄发”真的落伍了?这不是揠苗助长又是什么呢?

中国足球的另一个问题是急功近利。往往是一个老板扯起大旗,找来十七八条枪,就宣称一年甲B两年甲A三年要在国内夺冠,四年就要跟拜仁、曼联一样闻名全球。全不管自己的基础如何,也不看人家一百多年的积累及运作。结果呢?只能靠场外功夫取胜,一旦落魄,便只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于是中国足球年年都有冠军,年年都有球星,可惜年年都是在低层次徘徊,年年都在关起门来窝里斗。

同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也是这样吗?二十多年来,各种模式方法层出不穷;各路专家新秀群星闪耀;有关语文教学的学说更是百家争鸣,但二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社会各界包括我们的高等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越来越不满意?究其原因,窃以为是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过早的功利实用式的教学,严重违背了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规律,扼杀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之丧失了继续学习语文的动力。试想,一则通知的写法,要从小学教到初中,结果仍有不少学生不能掌握,这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我看全是教学观念的问题。通知到了真要用的时候,口耳相传不过是五分钟的事情,有必要花这么多的教学时间吗?还有写汇款单的问题,你想汇款,到邮局填上一张不就会了吗?填错了,邮局的工作人员能收吗?何必放在教材里增加重量。

诸如此类的问题,无不反映出中学语文教学思想的急功近利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就是影响中学语文教学真正创新的真正的绊脚石。一些所谓的教学模式如果真的那么管用的话,为什么到现在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仍然未让社会各界放心呢?语文教学固然应注意它的工具性,但绝不可否认,如果过早地强调它的工具性,必然会扼杀它的陶情色彩,使学生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无从说如何创新了。因为他们毕竟还是远离尘世的孩子。

中国足球的另一个问题是观念陈旧。不管你球员个人的身体条件如何,也不管球员所打位置的实际需要,中国足协一纸令下,事无巨细地规定了所有球队、所有球员的训练计划,不管你是郝海东还是范志毅,所有的训练都必须整齐划一地完成,更不管你是老,是小;是高,是低;是瘦,是胖。是前锋,是后卫,全都一样,都必须练同样的科目,执行同样的训练计划。练得是年年春节都不能与家人团圆,敬业不可谓不敬业,但结果呢?辛辛苦苦练了四十多年,也只能在原地踏步。

语文教育也是如此,一套教材一统天下几十年,近几年虽有了教材的选择余地,但打开一看,大多仅仅是编排体系的不同,篇目改动并不大,特别是编排的观念并没有真正改变,还没有真正从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去编排教材。比如人教版,今年初三1994版的老教材与初二2001版新教材的第一单元竟完全相同,是不是新闻这类文体近七年来就没有涌现出比《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更优秀、更贴近当今学生生活的作品?还有,对当今十一二岁的学生来说,生命的意义正需从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品味,我们却要让他们体会《敬畏生命》的深刻含义,要知道,学生不像我们那样有着一定的生活经历与阅读积累,有时他们真不能如此承受生命之重。如果语文教育对学生的要求是如此地脱离他们的认知规律,我们能指望他们拥有创新的勇气和能力吗?

中国足球在经过几十年的挫折之后,逐渐转变了观念,开始虚心接受着世界“以人为本”的先进足球理念,并宣布从今年起不再组织统一的冬训,同时宣布今后不再组织全国的青少年足球比赛。中国足球仅仅是迈出了小小的一步,便让世界刮目相看。假以时日,不难相信,中国足球将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同样,如果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也能改变观念,也能注重“以人为本”,积极探索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改变对学生学习、掌握、运用知识的评价机制,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将以不可阻挡的火山爆发之势迸发出来。我相信,中学教育特别是中学语文教育最需要的不是什么创新教育的手段,而是需要真正能让师生进行创新的时间和空间。而这一切,均需要有一个鼓励创新的机制,更需要有鼓励创新的理念。不然,所有的所谓“创新”,充其量也只能称为维新,不可能真正改变现有的没有脱离“应试教育”窠臼的中学教育现状。

第二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育论文

近年来,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普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在教育领域中发挥着比较显著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也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受到了广大中学教师喜爱,那么,应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呢?

一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语文教师信息素养

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作为这个平台的主导者,语文教师如何在这样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为学生展现出语文教师应有的综合素质呢?我想,我们应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大环境下,提高信息素养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二是同时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技能,能够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基本原理,熟练地排除计算机常见故障,这样才能提高信息的处理能力,在利用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过程中排除一些常见的“拦路虎”,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三是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不断地获取网上海量知识,了解课外时事、社会百态,洞察缤纷世界。要想把信息技术合理地整合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教师除了要具备一定的信息知识和素养之外,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备课效率

众所周知,教材是师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和进行学习的基本工具。要想上好一节课,一定要先备好课。传统的备课方式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或教学材料,用笔把备课资料写入准备好的“教案本”里,然后再结合“一张嘴+粉笔+黑板”的模式进行授课。这样的备课形式既花费时间,又没有任何特色,其效率和效益可想而知。因此,语文教师要认真结合语文学科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广泛这一自身特点,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中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学会使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扩充教学知识容量,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备课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用“一张嘴+粉笔+黑板”这些简单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灌输课本知识。在这样的一个教学平台中,教师只用自身的语言和体态模拟简易的教学情境,而不能使用信息技术中提供的多媒体等设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这样显然非常单调,无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营造课堂气氛。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结合多媒体教学,采用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视觉、听觉等角度给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四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需要注意的问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信息技术与指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的结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过程中,不能盲目随机整合,把整合变成随意的、简单的结合。为了适应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教师要明确整合的概念,理解整合的真正意义,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让教师自己首先融入到信息技术中去。许多语文老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上已经基本定型,要适应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授课可能会有些难度,更不用说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了,因此,会产生简单利用信息技术凑合、以表面形式没有内容实质的方式进行教学的现象。所以,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整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而不能只在形式上敷衍,要讲究实际成效。语文教师要合理地根据语文教学教材的需要,把握学习语文的规律,选用合适的信息资料,采用得当的策略,通过适当的途径,运用有效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活起来,同时语文教师要注意信息量的把握度,信息量不宜过大,要适中,要选择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信息。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科整合认识不够,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效果缺乏信心,认为学科整合只是随便应付的事情,不能持之以恒。因此,语文教师要对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这个崭新的教学模式有耐心和信心,不能只凭一时的热情和兴趣,当然对这个新教学模式的成效更不能急于求成,要日积月累,从点点滴滴的成果中体会这种教学模式的乐趣。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语文教师、语文教学、学生学习语文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前景广阔的崭新领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学平台。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努力探索,我们相信,在新时代的要求下,我们一定能够把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为语文教学增添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檀爱民、李开明.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29)

[2]李青.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J].天中学刊,2004(05)

[3]吕育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初探[J].河南科技,2007(07)

[4]昌有.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促进学科课程整合[J].科技信息,2007(09)

第三篇:探讨中学语文心理教育与教法改革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人们愈来愈重视教育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得到了愈来愈多的关注,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已近成为一项新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加强中学语文心里教育的措施,又讨论了中学韵文心理教育教法的改革措施,旨在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教法改革

语文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成长以及心理健康。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笔者认为,中学语文心理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应该加强中学语文心理教育,并通过教法改革,提高语文心理教育的质量。

一、加强中学语文心理教育的措施

1、提高重视程度。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心理教育,在完成语文教学的同时,通过现有教学设施,加强心理教育,消除学生在心理上的障碍。

2、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心理教育。

中学语文心理教育和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是不同的,因而教师在课堂上一来不要板着面孔,二来不要只是枯燥的说教,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于语文课文的内容,针对当前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适时进行点拨,在学生看来这是无意的,并且会自然地接受这些教育。长此以往,一定会解决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学生的心理越来越健康。

3、结合语文教学,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心理教育。

在中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不尽如人意的事情,例如,同学之间闹僵了、成绩下降了、班级干部受到同学的批评或辱骂、被同学或老师错怪了等等,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语文教学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用健康的心理、平常的心态来对待这些突如其来的、难以接受的事实。

4、持之以恒,逐步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现阶段,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各种各样,有时候治好了这种心理疾病,又产生了那种心理疾病,与此同时,所学的语文知识也不断增加,也就是心理教育的内容不断增加,因此,教师只要坚持不懈,就会使学生的心理随着语文学习的深入而健康成长。通过语文教学来教育学生的心理并不是刚刚兴起的教学方式,但是,当前语文心理教育却显得更为突出与迫切。虽然,中学开设了心理教育方面的课程,也有许多相关的教材,然而,这些都难以满足当前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要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教师应该加强语文心理教育,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健康的心理,也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的健康心理下变得更完美。

5、以人为本,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语文蕴含着中华民族个性,承载着我我数几千年的优秀文化,极富文化内涵,极具人文精神,所以,在中学语文心理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语文的工具作用,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结合在一起,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有感情的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6、培养学生的人格。

第一,将中学语文教材中具有的大量的人格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学生的人格。中学语文教材,汇集了古今中外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人格教育资源。

第二,注重作作品中的人格魅力,主动学习他们的优秀人格。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往往比较精彩感人,这些文章的作者、文章的主人公都具有美丽的人格。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抓住此机会,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健康的心理。

第三,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并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促使他们朝着美好的人格发展。

7、重视教学反馈,使学生克服消极心理

一般情况下,捕捉学生的心理是否处于消极状态的最佳手段就是教学反馈,教师往往可以通过教学反馈,来及时地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不健康心理,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克服他们的悲观心理,从而通过积极向上的心态来看待社会与人生,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定势。

二、中学语文心理教育教法的改革措施

1、设定目标,培养心理教育理念。

正确的教学目标是有效的教学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是核心与灵魂,是所有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归宿,其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定向作用,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传统的教学目标更偏向于传授知识,这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学目标作为一个多元体系,包括认知、智能以及情意这三个领域。所以,现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要突破“知识中心论”的约束,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并适当地渗透心理教育,不断挖掘语文教学中心理教育的因素。

另外,教学目标比较多,并不一定必须面面俱到,而是要具体地落实到一篇课文或者一节课堂中。语文心理教育不要“一刀切”,尽量关注各个层次学生发展需要,找到学生间的差异,针对这种差异分层次教学,从而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这样一来,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就涵盖了心理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加强心理教育。

2、创设情境,营造心理教育氛围。

心理学家认为良好的心理氛围能够确保有效教学的进行。根据相关心理学研究,民主与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能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和主动的学习行为,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同时,教育学的研究也认为,在自由与轻松的心态下,有利于学生产生丰富的想像,形成创造性思维。可以说,创设宽松的情景,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环境是语文心理教育不可或缺的基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语文心理教育高效率的诀窍就在于坚持民主教学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空间。例如,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魏书生,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坚持的是民主,课堂讨论问题时发扬的是民主,甚至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也会同学生在一起商量。正是他的民主作风,使得教师的意愿逐渐地变化成学生自身的意愿,增添了课堂的活力与生机,不仅培养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良好习惯以及高度自觉性,也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更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理。

由此可见,心理教育的进行必须首先要了解学生,并且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也就是将学生视为一个真正的生命主体,深入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及所盼,对于他们追求的人格独立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重视。也就是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来理解学生、肯定学生,激励学生和尊重学生,培养他们在语文学习上的信心。例如,在课堂上,如果被提问的学生不能回答出这一问题,那么,教师应该首先想到其原因是学生内化某一部分知识点,并耐心地重新解释。对于那些理解能力较差,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考虑让他们去回答力所能及的问题,从而,增强他们在学习上的成功感,维护并尊重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应当享有的自尊。

3、加强互动,把握心理教育规律。

语文心理教育是教和学相互统一的过程,然而,当前在语文心理教学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一些教师对于语文教学过程的理解并不全面,有些教师认为以为教师教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的过程,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实际上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学生不一定在学,就算是在学,那么,也有可能是低效的、被动的、无效的学。所有有效的学习都要求学生的主体内化,所以,在语文心理教育中,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并且充分体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与同伴进行交往,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而在中学语文心理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教师还应有意识地要求那些课堂发言较少,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发言,不断增加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次数。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学生分享目标,学会处理竞争、合作并存的人际关系,从而能够让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学会互动、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学会分享,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4、注重创新,变革心理教育方法。

根据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我们知道教师的期望能够让学生形成一种自信、自爱、自强与自尊的健康心理,而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也有利于学生发挥、发展他们的潜能。一个优秀的教师会在积极的评价中,期待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对学生都抱成功的期望。这些教师相信全体学生都可以掌握他们教授的内容,同时,他们也具有让全体学生学会的能力。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成功是由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值所决定的。所以,教师应该看见学生的长处,对于那些微小的进步也必须给予鼓励,这样能够使学生感觉到教师认为“我能行”,我也认为“我能行”,从而享受成功的滋味。由此可见,积极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将教师的期望内化为自身的期望,不仅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教师还应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向,提升教学质量,相反不正确的评价会适得其反。例如,在语文课堂上,某学生很正确地回答了一个问题,教师就会鼓励他:很好,太棒了,你真厉害……而后这名学生便美滋滋坐下,这一节课都是在飘飘然中度过的。其中,教师的确是用了激励性评价,然而却没有对学生的思维表现出帮助。事实上,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他们的实际水平,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思考,如“用什么方法”、“用这种方法的好处”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坐下后也对自己的答案进行反思,并清楚自己的答案好与不好的原因,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与塑造需要每一学科、每一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和努力,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江肇钦.让文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水乳交融——我教外国文学的尝试和思考[J].今日科苑,2009(13).[2]蓝海正.实施愉快教学改善中小学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心理[J].教育探索,2009(05).[3]许春红.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5).[4]蒋芸,田小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听“同题异构”课后的思考[J].新语文学习(教师版),2010(01).[5]高琦.有效倾听——提高课堂效率的必备条件[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5).[6]倪学梅.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略论如何让语文教学恢复本真[J].中国教师,2010(16).[7]郭韶敏.从魏书生心理教育特色看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心育[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5).[8]严晓燕.师者,就是一片天空——“五彩天空”给我语文教学的启示[J].小学教学参考,2010(28).[9]陈娟.关于“小学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提高三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0(05)

第四篇:中学语文论文

催放个性之花

——小学阅读教学策略之我见

阅读不仅仅是将白纸黑字认得了,看的懂;它是阅读者将外显的文字,和自己即有的、内在的生活经验、知识储备、情感价值等相糅合,与作者的心灵对话,与其情感共振,喜怒哀乐共当同享的过程。但是仅仅如此还不够,阅读者不能仅仅跟随作者,必须有自己的主见,甚至独到的见解。

可在现实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虽一直在喊个性化,也有许多人在不断的追求,但“只闻楼梯响,少见人下楼。”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强调答案的唯一性,而忽略了、排斥了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多彩性。更有甚者,有些教师不知是出于思维的懒惰,还是对教参的过于崇拜,直接照本宣科,连自我都没对现成的东西去鉴别,去研读,更谈不上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被生生被剥离了独立判断的能力,只知“枯读”而短缺了品味感悟文字之美,体味生活之趣的愉悦能力的“木头人”,学生成了脑袋长在别人脖子上的人,课堂上学生的嘴巴就是教师的“嘴巴”,就是参考资料的“嘴巴”。面对现实阅读教学中的这种现象,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阅读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机。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去阅读,发展学生个性化阅读,形成自能读书的习惯。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现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食物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现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这些功能,从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还可以用赏析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小学生更是如此。恰当的利用赏识的手段,乐于多方面地

多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善于多角度的去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能激发欣赏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开启心灵之窗,智慧之门。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而且还要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学生不同的心里需要,充分利用激发性评价,促使他们内心自主探索内驱力的产生,从而形成主动阅读的意识。

作为语文基本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良好的读书习惯,主要是自能读书习惯。考查语文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经历,不难看出这一点,他们都有一些良好的读书习惯,如课前主动预习的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抓重点要点的习惯,使用工具书参考书的习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良好的读书习惯能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发展起到保证和促进的作用。

二.主动质疑。

在我们平时教学过程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这样学生很难形成自己的见解,更别说个性化阅读了。学生要形成个性化阅读,不仅要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还要在阅读中有主动质疑的精神。

让学生自我质疑,就是尽可能彻底地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着意培养他们的独立寻求和获取知识的能力。美国教授总是爱说:“没有提问就没有回答。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可见,问题意识之重要。自我质疑的基础是发现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绝不能扼杀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并处理好阅读课文、发现问题和表述问题。

要发现问题,首先必须认真阅读课文。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常用的阅读方法,并在平时阅读教学中将这些方法运用其中。让学生通读课文,若有困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一起阅读,学生也可以借助其它方法,如“小资料”、“我的视角”“字典”等,特别要强调的是学习重点,一定要仔细阅读,要在获得对全文的总体印象并明确学习重点的前提下再去钻研课文,指导直到把课文读通。

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让学生亲自探索思考,在自主阅读中激励他们的智慧与潜能的发挥,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应自觉的走进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知识,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

围,以利于学生的自觉探索、创造的能力。对小学生的一些质疑,在我们成人眼里也许很可笑,甚至很荒谬,但我一定不能去阻止他们的这种质疑意识,反而还要鼓励他们去质疑。有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麻雀》这一课外阅读时,说:“这篇课文记叙了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就有一只小手举起来说:“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书上没有告诉我们麻雀是公的还是母的。”这位老师立即肯定了这位学生的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发表自己意见的精神。然后才引导学生引导,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

发现了问题,学生还要将发现的问题表述出来。在引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要提高阅读质量,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让学生想到什么说什么,怀疑什么就提出什么,不懂什么就问出什么来,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自主阅读和个性化阅读。

三.主动解疑。

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主动解疑是非常重要的。在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情况下,也要培养学生主动解疑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和集体交流。独立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形成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学生独自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化得到充分发展。小组交流是组织几个学生一起讨论,集思广益,共同寻求自我质疑中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让学生自己来分析、解答,这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论辩是非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而且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遇到的难题找老师的依赖心理,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同时也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的个性化在合作中得到发展。在集体交流中,学生们将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提出来,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使问题的答案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多彩。

在学生自我解疑这一过程,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意识,让他们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对一个问题形成自己的答案。当然,在这一环节,学生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教师又是可以根据实际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提示、诱导,让学生在深层中探究中获得个性化发展。

四.主动检测。

主动检测是学生对自己的主动质疑、主动解疑的一个评估。学生的主动检测既是对自己前面两个环节的进一步巩固,而且也使自己独立意识和个性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主动检测时,学生不仅检测自己解答问题的答案是否完善,还要检测自己在前面提出的问题和解答的方式是否合适。自我检测,是对自己观点形成的最终肯定,也是对自己个性的最终肯定。

五.总结。

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质疑精神,肯定他们的解疑能力,和他们一起,用自己的眼睛去阅读,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形成自己的主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好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比仅仅传授本领,更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检测自己。

教育的所有思维出发点,必须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培养的不是考试的机器,而应该是具备强健的体魄、自主的学习能力、丰富灵魂的活生生的人。总之,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把重点放在学生身上,让课堂绽放五彩缤纷的个性之花。

【参考文献】:

1《构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 黄振宇 《语文世界》2011年第3期

2《“虚”幻若谷“实”心相待》 杨建华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年1—2期3《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3期

第五篇:中学语文论文

新课程改革下——语文教师的苦乐生活

杨地镇初级中学张博

摘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对教育做了回顾与反思,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年代。更多的接触课程改革,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不自觉的就会得到纠正和完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反思重新建构,课堂也会活力无限,精彩多多。

关键字:

基础教育改革教师素质综合提升教育教学行为反思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修己之身,看己一身清爽,一身明了。我想只有获得好性情的老师才能成为好老师。好性情体现在宽、厚、通、豁四个方面。宽者,眼界宽阔,不固守己见;厚者,为人厚道,品性纯良;通者,懂变通之道,知道变则通,不变则死之理;豁者,心胸豁达,对人对己豁达明理。教育要培养的是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同时还有社会生存能力的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好性情是为师之根本。只有教师快乐才能教出快乐的学生,只有获得好性情的老师才能教出好性情的学生。

可是我想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自从进了教育之门,就和升官发财告别了,和激情生活告别了,甚至和父母双亲告别了。以致很多时候我们就会感慨教师难当,生活不易。接下来职业倦怠,职业枯竭会接踵而来。我们现在很多教师是不快乐的。现在的老师多是接受过传统的高等教育,算来也是半个读书人了,可是读书人的快乐他们有吗?读书人一向以社会良心自居,肩上背负的责任大了,心里预期往往不得实现,我们看到的就一直是充满纠结、愤懑的读书人的脸。在这种情况下读书人之乐就成了自得其乐。这倒也有心理学做理论支持,心理学观点认为:幸福感和想象力成正比,想象力越丰富幸福感越强,读书人用这个观点聊以自慰最合适不过。其实我们远离读书人之乐远矣。当有一天我们回归读书人的宽厚、豁达、通明、恬淡的时候,教育也会迎来自己新的局面。

做语文老师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语文是最接近人本心的课程,整个课程实施,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是个侵润和养成的过程,急功近利式的量化评价,只能降低或者歪曲教育目标,这样就给语文搭建了偌大的展示平台,我们老师的聪明才智可以尽情的展现发挥,站在这一角度来说做语文教师是幸运的。可是我们反观整个教育评价体系,自从引入量化评价之后,对教育尤其对语文而言就像一场风雪,可叹的是我们现在似乎少不了量化评价了,量化指标让我们的教育不人道,尤其在对待语文老师的问题上更加的不人道,可以说数量化管理最终会让我们失掉好的语文老师,甚至会让我们失掉所有好老师。

撇开从技术层面上对语文课的认识,即好课的标准,备课上课的规则,语文老师要具备的专业能力等。我想非至情至性之人教不好语文;非心怀天下心怀万物之人教不好语文。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近于道,教者只有找到育人之道才能事半功倍,所以非掌握育人之道之人教不好语文。语文之道我认为表现在这些方面:

1、语文教学快不得,它是慢的艺术;

2、语文教学急躁激愤不得,它是快乐的艺术;

3、语文教学老师越俎代庖不得,它是学生感悟的艺术;

4、语文教学干枯不得,它是语言与情感的艺术。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快乐的语文教者。

当全社会都要求语文老师做艺术家的时候,当语文老师被大众要求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想做一个不落俗套的教书匠未尝不好。教书匠也有教书匠的追求和气度,尤其是做一个不落俗套的教书匠要求还是很高的。把自己的一手活做得漂亮,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崇拜,之后你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技法,积累学习经验。作为教书匠我们也要无比关注自己的心灵,向关注自己的身体一样。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做了这样界定: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都达到一种完全安宁的状态。现在全社会都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对工作的深远影响。可是教师是成年人,成年人按理来说可以处理上自己的问题。可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教师群体出现心理障碍的情况很突出,整个社会还没有替教师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机构和人员。当社会对解决某个问题显得无力的时候,所有的重负都压在了出问题者的身上,这将是压力很大挑战性很强的问题。保有心理健康的老师是教育之福气,我们应该让我们的老师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进行课改钻研。

在基础教育改革观念的支撑下,我们对教育观念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一直以来我们忽视的教育思想被重新提了起来。像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布鲁纳在《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简单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以及本杰明-布鲁姆在二十世纪五

十年代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掌握学习的理论等等。在这种大的反思思潮的影响下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有益的反思和回归。回归也许是语文教学最终的出路,当然这种回归是在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更新的现代进行的,完全意义上的复古是不存在的。

在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老师是幸福的,语文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同时语文教学也有了更加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年代。更多的接触课程改革,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不自觉的就会得到纠正和完善。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尝试反思重新建构,课堂也会活力无限,精彩多多。

在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下,老师的工作充满了创造性。曾经有这样的一个问题,生活的意义在于发现还是在于创造?生活中主动生活与被动生活效果是截然不同的。现在多数人有了共识,生活的意义是创造而不是发现,发现的生活没有成功可言,我们只能发现已经存在的东西,却不能带给世界新的东西,而我们所要的生活是创造新生活,生活没有模板,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涌现更多的新想法新创意。所以现在我们看重语文课堂的的生成性,一节活生生的的高效的语文课堂,它生成的内容一定值得借鉴和学习。现在的语文课堂已经不是以往的老师的一言堂了,它有了新的双主体,即老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我们无法区分老师和学生谁比谁重要,他们都是课程组织不可或缺的组成因素。甚或老师主体已经从属学生主体了,因为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学生成长服务,老师们都有比较强的服务意识了。如果说以前是学生跟着老师转的话,那么现在就转过来了,是老师跟着学生转。在大力倡导服务型社会的今天,老师服务学生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其实说到底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社会的发展服务,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服务型的社会里做老师应该是比较幸运的,不再那么看重师道尊严了,也不再以老师为权威了,这样的课堂有了很大的改变,师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也会产生更多的灵性的火花,这是我们都愿意看到的事情。

幸福是需要痛苦来守候的。我们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满了期待,我们急切希望可以有种办法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但这就对老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在教育观念上的回归,使我们重视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但是这仅仅是一种观念,要把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运用到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上,我们需要寻求适当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许就是一件痛苦的事了,因为这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是,要以育人统整各项任务,“育人”是对教育本质的反思和回归。语文课要发挥自己最大的育人作用,教者就不得不思考研究教育的问题。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人类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其实,这个问题放在现在不好解决?因为我们的教育已经陷入了世俗之中,在经济政治高度发达的今天,教育已经被世俗化,要让教育脱俗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不过在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下,我们对教育问题做不同的思考,展现个人的智慧,讲述自己的观点却可以畅所欲言。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几个重要的组成因素,如:教育、学习、文本、世界。教育与教学的过程中,最突出的是为师者的教育观念,教者,从严也!教育教学活动也充满了各种变数,所以教学应教活,教学活动也应该严格要求决不放松。同时,我们知道,教育充满着大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且教育要求的这种爱是像母爱一样的那种无怨无悔教育孩子的爱。然后我们再思考语文老师该怎样组织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传统的语文教学呈现给学生的完全是老师自身的展现,而课堂效率的高低和老师的积累与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就好像那句话:师高必定弟子强。这里我们说到的师高,是对老师的要求,即老师要有爱教之心和有好学问。高效课堂应该完全在于老师的水平,不同水平的老师交出来的效果必定不同。学习活动是一种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老师要帮助引导学生更好的接受实践所学知识。学习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指导和监督。以往的一言堂课堂是老师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我们已经发现这种灌输知识的弊端,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抹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所以现在的课堂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师生一同发现一同感悟一同交流,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研究,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回归文本的重要,真正的教教材,“回归教材”。同时文本解读也更加趋向于多元化解读,我们对文本多元化解读的研究已经硕果累累了。做真正的教育,回归人所需的教育。中庸一些讲,既要有读书人的清高与坚持,也要有世俗人的现实与世故。当教育回归世界时,教育的成果需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也要高于这个时代的要求。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把这些问题想透彻了,才可能认识教育所追求的“道”和“善”。好老师的成长

之路充满了考验和挑战,我们希望整个社会给老师成长营造更好的氛围,所谓强国必先强教育,好老师是教育之根本。

教育现象是和人一同出现的文化现象,我们对教育不断地有着更深人的认识,可是由于教育行为很难实行定量的评价反馈,教育活动又没有固定的模式,以致于让人难以窥见教育的门径。但时代需要符合人发展的教育,人类也需要更加人道的教育,所以那么多教师在用生命苦熬坚守着这一方圣洁之土,用自己的不懈奋斗为人的延续做努力。老师给学生人性中真善的东西,老师也获得了这种真善的东西,这其中的滋味既苦亦甜。

参考文献:

1、《当前课改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基础教育资源研究中心赵克礼

2、《教育的过程》布鲁纳

3、《教育目标分类学》本杰明-布鲁姆

下载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学语文教育与中国足球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学语文论文写作与发表

    南京编审中心安排正规期刊发表论文 月季传媒-南京编审中心隶属于一家业内最早获得知识产权代理的公司,也是从事国内CN期刊编辑代理、发表刊登的咨询服务综合机构。自从2007年......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修辞与中学语文教学 吉水三中 张运辉 修辞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体系框架“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能力—语文素质”三要素,决定了语文的“一语四文”的教学......

    中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论文

    审美素质是构成社会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科学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等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文化素养体系。语文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中学语文教学......

    职业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研究论文

    摘要:审美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中“德智体美”中美育的教学要求。充分进行审美教育工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思想意识。职业中学的语文作为一门......

    中学语文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论文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让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感受着高尚的道德熏陶,聆听着所仰慕的伟人的教诲,吹拂着满面的文化春风,触摸着时代的脉搏,滋补着精神的......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 商城县丰集一中罗维丽 在当今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学生由于受网络的影响,加......

    中学语文作文论文

    作文教学的一些认识颍上县谢桥中心校宁克标随着教育部《普通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新课程改革如春风般吹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作为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工作者,只有在教学中......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

    浅说“情感教育与作文教学” 【内容摘要】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教育能够帮助我们的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作为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