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时间:2019-05-15 11:33: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第一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性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情感体验,建构多元立体的探究模式,都具有深远持久的重要意义。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该怎样组织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呢?

一、把“教本”变为“学本”,由“自学”走向“治学”。

1、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语言材料,把它转化为探究性问题。

【案例1】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春》。

师:有人说,课文中“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一句与全文不协调。请大家反复诵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读书、思考,继而教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课堂讨论。)

生1:我觉得是不协调。我反复阅读了课文,发现文中所描写的景物与“健壮”、“铁一般”这些词儿不协调。

师:何以见得呢?

生1:你看文中的描写:“风”是“轻悄悄”的,还“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草”是“软绵绵”的;“雨”呢,也是“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等。这些景物都没有“健壮”、“铁一般”的特征。

师:你讲得很有道理,哪位同学有不同意见吗?

生2:我不同意他的意见,我认为是协调的。

师:为什么呢?

生2:因为刚才那位同学讲的大都在课文的开头,但是开头部分描写的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时的景物特点,也就是初春的景物。而春天也是在发展的,“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腿,领着我们上前去”,应该到了接近夏天的时候的景物了。所以我认为是协调的、一致的。

(教师组织全班学生讨论,全班形成两种对立意见,相持不下。)

师: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大家讲得都很有道理。恩格斯讲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不同意见是很正常的,在这个问题上我不强调要有一个绝对的统一的答案。大家下课后,把各人今天在课堂上发表的意见整理一下,再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写一篇小论文。注意一定要以课文为依据,不能脱离课文哦。

一个容易被人忽视的语言材料,经转化为探究性的问题后,课文的性质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学生对课文有了真正的内化了的体验和感受,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利用课文的“留空”,设计探究性学习训练。

“留空”是一个文学审美概念,它指的是作品向读者提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读者可以透过感觉到的部分去想象去思考,从而获得对作品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课文中这些“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空间,能有效地组织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2】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为你打开一扇门》。

师:阅读课文“探究·练习”一《致文学》的节选,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学的功能。

除此以外,文学还有哪些功能?请根据你平时的阅读体会和经验,模仿课文的写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致文学”节选的两段文字,用形象的语言阐述了文学反映自然、反映人生的两大功能,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教师利用这个“留白”,组织学生以扩写的形式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既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3、开发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上)《记承天寺夜游》。

师: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文中“解衣欲睡”的“睡”,与“怀民亦未寝”中的“寝”有没有区别?

师:是同义词,没有区别,都是“睡觉”的意思。

生1:那两者之间能不能互换呢?

师(思考片刻):不好意思,我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哪位同学能回答?(学生默然。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探究。5分钟后,组织学生发言。)

生2:前面用“睡”,后面用“寝”,避免了字面上的重复。

生3:不能换。“睡”带有口语色彩,“寝”是书面语。对自己用口语,随意自然;对他人用书面语,显示尊重。

生4:“睡”,去声;“寝”上声。读起来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

在此案例中,教师把学生的疑问作为一种生成性的资源,并及时组织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但由于知识的欠缺,学生的学习行为只是一种自然状态下的习得行为的交流,不具备真正的探究意义。如教师能适时为学生补充有关知识,指出只要“闭眼”就是“睡”,而“寝”则必须“上床”,然后再请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探究,那么,学生很可能会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可以换,而且换了更贴切。因为,干什么要“解衣”啊?当然是想上床睡觉啊,所以,“解衣欲寝”就比“解衣欲睡”更准确。对张怀民而言,如改为“亦未睡”,就说明张怀民不但没上床,连打盹都没有,说不定满腹心事的他还在屋里踯躅徘徊呢。那么邀张怀民“步于中庭”共同赏月,岂不是更合时宜吗?

二、以几篇课文或一个(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学习。

组织学生开展专题性的研究学习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共有9个“专题”,可供教学时直接使用。除此以外,更多的时候,可以利用教材以生活为主题组织单元的编写体例,以几篇课文或一个甚至几个单元为单位,组织专题探究活动。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上)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探究专题:月亮文化(传说、诗词、科学等)。

学习过程:

课前学习:学习《月亮诗三首》,选择其中一首,用图画表达诗意,用散文语言描述意境,说出自己的感受;搜集有关资料。

课堂学习:交流、对话、评价(学生争先恐后展示)。

课后学习:选择专题,展开研究并写一篇文章。

此案例录自课改伊始某市组织的一堂公开研究课,在今天看来,其过程与方法未免显得稚嫩、粗糙,但就其教学思想和思路而言,对我们今天的教学,仍不无借鉴作用。

第二篇:L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运用 龙山一中田云峰

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础,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自由表达观点,质疑探究问题,并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形式的解难释疑活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形式。

第一阶段:提出问题

长期以来,总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正襟危坐地听,以讲读为中心,使学生呈现出一种“零思考”的状态。然而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营造思考问题的情景气氛,怎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教学中,我们不但要给学生提供思考的平台,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在课堂上,一个有难度但又让人能尝到果实、足以引发探究的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能引出另一些问题。

指导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提出问题或设置情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第一步。教师必须根据历史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已有的条件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精心设计,用多种手段创设出问题情境,目的是要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适合探究的问题。

第二阶段:探寻研讨

这个阶段,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同步增长,是探究式教学最为重要的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假设、想象为基础,相对独立地动脑动手,收集历史资料,汇总各种信息,归纳分析研讨,以求解决问题,发现新的历史知识。本阶段可分为两步:

1.自学探究。问题提出后,学生由此主动进入自学探究阶段。自学探究的目的是挖掘学生潜能,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自学探究是由学、思、疑、问、解五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解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追求和要求。学生在自学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解有机结合,获取新知和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均可以自行解决,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这一阶段集中突破。刚开始由学生,表述各自探究中的困难,提出无法解决的问题。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不必过早解释,应当综合学生的疑问,提出重点和关键词,组织学生再次合作探究。通过探究的多种形式优化组合,使学生发挥各自特长,相互启发探究,形成思维互补、集思广益,从而使得概念更清楚、结构更清晰、特点更鲜明、结果更准确。

第三阶段:交流总结

教师让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探究的方法、过程和结果,形成历史新知识。同时,师生一起总结,分析错误之处,归纳正确内容。对于探究和交流总结中出现的新问题,可以引申到课外探究,或放到下一轮的探究中进行。

开展历史探究性活动,给学生们创造了动手、动脑、动口,主动探究、互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们合作提供了舞台,使学生体会到合作带来的乐趣。

2011年10月

第三篇: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它一改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播放视频等方法为学生创造出一种较为真实客观的学习情景,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时空限制。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消化课堂知识,理解疑难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课堂积极性,增加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提高老师的课堂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字:微课;初中语文;运用 引言

中学的语文课堂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理解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表达能力等的同时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在阶段性的学习中逐渐形成一个优秀的性格和一个健全的人格。而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得学生可以兼顾知识上的学习,更是增大了学生接触外面世界的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人格形成期的学生形成健全的价值观念来说是一个方便且重要的辅助工具,所以说,利用微课在中学语文课堂中进行教学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一、什么是微课

微课,又叫微型视频课程,它的主要载体是视频,微课制作者通过视频录制的方式将教师在课堂上对某个知识点的精彩讲解和师生的积极互动录制成视频,视频一般在十分钟左右,视频过长的话学生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这上面,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加上智能装备的普及,这种学习方法越来越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指的是教师在课上课下以某一知识点进行的单一教学任务。它虽然和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课件、教学设计方法等教学资源有所区别,但它在本质上也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种继承和发扬。

二、微课对中学语文学习的帮助

2.1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从最初产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很长的一段发展时间,也已经变得了丰富了许多。中学的语文学习也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微课里面的知识多种多样,学生可以利用微课中的课程了解到很多中学语文课本以外的知识,这样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为语文写作积累丰富素材的同时也为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与课本不一样的内容可以使得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不同经历的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有些老师幽默风趣,相反的有些老师确是严肃沉稳,老师的讲课风格对整个课堂质量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不同性格的学生喜欢不同风格的老师,所以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在微课上选择不同讲课风格的老师,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提高课堂质量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

三、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智能化设备也慢慢进入了千家万户,对此,我们可以将微课与这些智能化设备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地发挥彼此的作用,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1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提前学习

课前预习对于中学语文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可以通过预习对课堂上所讲的内容的背景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所以老师可以将和课堂上所讲知识相关的内容录制成一个预习视频,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身边的移动设备进行体欸你学习,这样做也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也可以让学生多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

3.2帮助学生攻克疑难问题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而且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攻克难题的过程,所以对于语文课堂上的同一个知识点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并彻底掌握,但是如果让老师在课堂上再对这些知识点继续进行多次讲解,势必会拖延课堂进度,也比较耽误其他学生的学习,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录制成微课视频来供那些需要再次学习的同学在课后学习,这样既可以保证课堂进度又可以让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二次、三次学习,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3.3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复习

许多学生并不能很好的掌握老师在课堂上所讲的知识的重点难点的所在,再加上中学语文对于各种思想成长都不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确实有点晦涩难懂,所以有些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时,往往采用地毯式的复习方法,这样的复习方法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复习质量也不高,所以说,中学语文老师可以将在一整学期的语文学习中所遇到的所有重点难点分批录制成微课,使学生在复习时有一个良好的参照,从而保证学生的复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3.4可以实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管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后,可以讲自己的见解看法及时通过系统反馈给老师,这样老师可以实时地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以便及时地对学生的语文学习给出建议和指导。

结语

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正在中学语文乃至真个教学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微课在课堂上的普及也已经称为了一种社会趋势,我们相信,在未来,微课一定会在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必定会越来越好。

[1]范存秀.微课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及价值探索[J],中学语文.2014年第33期.[2]蒋成杰.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年第11期.[3]吕艳霞.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尝试[J],现代教育.2014年第5期

第四篇: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打破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更为客观真实的教学情境,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明确文章主旨、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写作兴趣等,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课 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 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 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利用微课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已成为大势所趋。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以其富有感染力的音效、生动直观的图像、启发性的视频片段等特点脱颖而出,改变了过去教师笔耕舌耘的单一的 教学模式。它把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等各种电教设备,结合在同一个微课之中,操作简单易行,仅一播放即可实现不同教学方式的切换。通过课内微小视频的播 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解决课文疑难,理解文章主旨,感受诗歌意境,培养写作兴趣等。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微课,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内容是多方面的、丰富的,同时由于教材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阅历问题,导致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存在诸多疑难。微课程,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弥 补了教材设计的缺陷,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要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设计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 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无法对上述特征加以分析;而且课本上没有插图,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那么巧妙借用《苏州园林》的微课程,就可以生动地向学生展示出亭台 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与视频图画相搭配,同步插入教师解说词,解说词运用文中的语句,溶画文 于一体。学生一边听着缓慢的配乐解说,一边欣赏各式各样的园林图画视频,研究它们的布局、色彩、搭配、雕刻等。由于强化了对园林景色的实体感受,又经过分 析、解说等过程,学生终于体会到苏州园林画意美的特点,领略了设计者及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利用微课,解决课文疑难 课堂教学中 积极开展师生互动的问题探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技能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及 时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出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巧提问题,力求新颖,发人深思。于无疑处 生疑,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启发。

借助微课,点明文章题旨 许多学生在阅读课文时,经常感觉费了很长时间从头读到尾,最后竟不知文中所言为何事,不知如何读懂文章,把握文章主旨。这些课文的教学,就可以运用微课,将与课文主题关系最为密切的人、景、物或事件,利用他们内在的逻辑关系,直观真实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可以轻松地引导学生把握全文,又从中总结提炼出文章的主旨。

利用微课,培养写作兴趣 生活是创作文学作品的源泉,写作因生活而充满生机和活力。而学生在作文课上最感苦恼的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成的文章往往言之无物,空洞且毫无真情实 感可言,使作文失去了鲜活的生命和色彩,其根本原因是学生脱离了生活,闭门造车,感受不到社会进步的强劲声音,感受不到时代发展的新鲜气息。而运用微课教 学则利用它的直观性和真实感,很好地将学生与社会生活联系到一起,弥补了学生的“生活空白”,从而激发起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写作的欲望。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感恩”的话题作文时,可以在写作之前播放一段视频,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母亲下班归来,不顾劳累,一边 给儿子讲故事一边洗脚,洗好之后,母亲安抚好儿子,提了一桶水走进奶奶的房间,说道:“妈,烫烫脚啊,对您的腿有好处。”这一幕正好被儿子看到,当妈妈回 到儿子房间的时候,突然发现儿子不在,这时儿子正用他稚嫩的小手摇摇晃晃地端着一盆水,向妈妈走来:“妈妈,我也要给你洗脚。”一句话,说得母亲热泪盈 眶。在这样母慈子孝的感动的氛围中,使他们如身临其境,心听其声,唤起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内心感受。于是,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只听得“唰唰唰”的创作 心声。

微课教学通过图像、声音、文字、光彩、颜色、视听并举,提供的现象直观、清晰、生动,烘托由色彩、形象、声音 等混合构成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情境化、形象化、趣味化,从而使学生简便、快捷地直观现象,感到自然、真切,甚至可以如身临其境,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开辟全方位立体的思维通道,加大信息的接受量,促进学生分析力的形成、理解力的增强、鉴赏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和利用微课教学,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效吸收和感受课文的语言,让学生真正受到课文思想情感的熏陶,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第五篇:“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代写论文提供 写手上传

摘要:目前我国义务阶段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被动接受为主。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就要实现由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究性学习”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进行创新与实践,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已成为现代教学的趋势,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关键字: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应用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教育理念支配下的一种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及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探究性学习,既可以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一种学科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小学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探索的方式去主动学习信息技术,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探索的激情,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聪明才智就能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具体的学习生活实际,教材的安排等设疑激趣,将学习任务展示在学生面前,把学生引入到相关的问题情境中,驱使学生进入思维状态,让学生通过任务明确探究目标,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注意为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层次的任务,让学习水平高低不等的学生都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内容来进行探究学习,也可以激励学生像上楼梯一样逐步完成学习任务。如教学《插入图片》一课时,我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让学生进行选择或依次完成:(1)、插入四张你喜欢的图片;(2)、有目的地插入一组能表达自己思想的人物图、风景图等;(3)、精心地设计和挑选,插入的一组或多组图片有一定的主题,美观、艺术。

2、激趣诱导法。“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法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经常设计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实用课件创设情景、设置疑问,或通过玩游戏、找方法、找规律、做比较等,让学生开展比赛或上台表演,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如练习打字时,让学生通过打字游戏提高打字速度;学习复制,让学生探求多种复制方法进行比赛;在《金山画王》中试着找规律;简单的、与前面知识有联系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自己探究,尝试操作,并演示给大家看。

3、“空白”发现法。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重在实践操作,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计算机的功能又十分强大,一种操作往往有多种方法,各种软件还自带帮助。根据教材要求和教学实际,给学生留一些知识“空白”,让学生自由探究未知领域,完成课堂的扩展内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思维,钻研奥秘,获得意外收获,享受一种探索的乐趣,培养探索的精神。如学习“microsoft word”时让学生自己根据帮助或鼠标提示自由学习老师介绍之外的其他的更多的工具按钮,自学“自选图形”部分的内容。

4、解决实际问题法。信息技术课,要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搜索、整理信息,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解决一些与学习生活相关联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其浓厚的探究兴趣。如教三年级学生在电脑上写日记;四年级用电脑创作艺术画,学习《图形的缩放》一课,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张桌布;五六年级学习网上搜索,让他们搜索一些写作文、解应用题的技巧和方法,借助网络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录制歌曲,查找学习资料,查看天气预报,看新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等等。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就是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解决教材中包含的未知因素,通过“学、思、疑、问、探 ”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教师则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认真思考,多方联系,大胆询问,勇敢尝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实现探究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点:

1、兴趣、自学探究。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质疑,课中探讨解疑,课后延伸复习。学会查阅资料, 寻找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多思考,多实践,对未知、未见、未懂的知识进行自学探究。

2、小组分工探究。一个比较大的探究内容,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完成一部分,或者小组内几个人,一个人探究一个问题,最后进行组合、集中、共商、确定。这比如组织同学办电子板报,制作校园网页等。

3、解疑合作探究。就是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来,“三个臭皮匠抵一个诸葛亮”,合伙攻克难关,集思广益,思维互补,各抒己见,分析透彻,达成共识。课堂上,鼓励邻座同学多商量、多讨论、互帮互学;课外,让学生自由组织互助组,促使彼此间的交往、沟通和合作,大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商讨,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4、交流、集体探究。即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设想与其他同学交流、讨论,互相学习或指出不足;选出全班最优秀的在教师机上给大家演示、交流、欣赏、展评,进行集体探究学习,激发全班同学积极上进、互相帮助、努力探究的热潮。

5、激励引申探究。在学生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些经验或收获时,及时给一些鼓励,恰切地进行评价,让学生多总结,多思索,琢磨反馈,举一返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促进学生再接再厉,拓宽知识面,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再深入的探究学习,追求知识的更高境界,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

学生的探究还可以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探究;在质疑问难处探究;还可以在事物的求新、求异、求变上让学生自主探究,多方探究,养成习惯,提高能力。老师可以引导如下:

1、养成习惯,学会学习,学会探索。同学们有了一定的探究方法,就时刻培养他们自觉探究、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一个知识,遇到一个问题,便立即开动脑筋:思索——质疑——探询——研究。指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自由创造、积极创新,学会、会学,最终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研究性学习”的人。

2、扩展思维,多方探究,力求创新。引导学生探究要开阔视野,扩展思维,放开手脚,给学生自由空间、充足时间,让学生“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例如,在学习“绘制标准图形”时,我只教给学生绘制的一点方法,让学生欣赏一些网上的作品,便放手让学生自由创作,可以创作实际生活中和自己所能想象到的一切物品,力求独特、新颖、别致。

3、联系实际,进行整合,提高能力。就是尽量的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把信息技术与各科学习整合,把各科相关知识贯穿到信息技术学习之中。如讲录音机和插入声音时,让学生把音乐课中的好歌曲录下来;在讲《绘画》时,让学生画最喜欢的动、植物、花卉,用美术的思维完成这节课;四年级文字输入时,让学生写作文、输古诗等。

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迅速的课程,也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课程。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我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竭力倡导探究性学习方法,努力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运用者”。[参考文献]

1、探究式学习:18条原则《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2期。

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可抗

3、《研究性学习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陆宏

4、《对现代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思考》武健

5、《在信息技术课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现代化》总第72期

(《教育

下载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教育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常态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常态教学中的运用 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是“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改变了传统语文教学的重接受轻探究,重认识轻体验,重结果轻过......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论文

    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音乐教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在音乐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学习......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 要】《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文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实中物理教学中的运作。......

    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有哪些策略方法? 请认真回顾《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方法的五个问题》这门课,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小学语文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在新的......

    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范文

    化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案例 探究性学习是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和实施的一种新的课型模式。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体验学做科学的过程......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渐进法的运用教育论文

    摘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探索出一套“六字渐进法”的教学方法,经过尝试,收到较理想的效果。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六字渐进法语文教学是非常有趣且颇具艺术欣赏感染力的......

    论文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虞城县杜集一中 杨晓燕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迅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以令人始料未及的速度渗透到教学领域。这种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基础内涵 学生以课文为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得相关信息,经过筛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