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时间:2019-05-15 12: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第一篇: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

周鸿祎在书中写道:“其实仔细想一想,在这样一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每个企业其实都是传统企业。今天你觉得自己很先进,明天你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落后了。马云花了十多年的时间建立了支付宝,看起来牢不可破,然而20xx年春节腾讯发起的微信红包就对支付宝的统治地位形成了冲击。连马云都在焦虑,互联网圈子里其他人能不焦虑吗?面临互联网挑战的传统企业能不焦虑吗?”

首先分享一些简单有力的经营要点:

1用户不会在乎你的七大功能,八大特色,只要有一个功能可以打动他,可以解决它心中的痛,或者挠去他心中的痒,那你就有可能获得用户的信赖。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深挖客户痛点,提出解决方案,让客户瞬间感觉到爽,将用户的体验简单到极致。

2用户总是第一位的,老毛也许是对的,深入群众看来确实是个“法宝”。产品定位于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工具。

3用户不会在乎你的后台用了什么先进的技术,而当开机时间突然降到了8s,他们可能会喜大普奔,交口称赞,口碑就这样建立起来了。

4任何商业模式的基础和核心都是产品。商业模式包括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5三个在产品设计时不一定正确的假设:第一,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知道它存在;第三,假设用户一定按照设计方式使用。即要像白痴般思考,像天才般行动。

6用户在用你的产品时,不要让用户思考,不要让用户纠结,不要让用户有心理负担。

7当产品获得海量用户后,它的边际成本将趋于0,然后通过广告或者服务的方式赚钱,就可以创造新的价值链。

8真正的创新就是颠覆和破坏。

9微创新有两点很关键,第一是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第二要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即微创新规律。

10请记住齐白石那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其次,分享一下周鸿祎书里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论:

周鸿祎人生三大价值观:

1、第一个价值观:看一个人是不是具备创新力。先看一点,是不是敢想敢干。

2、我的第二个价值观:在互联网里,做什么都不如做一个产品改变世界来得彻底。做出一些别人没有做出来过的产品,让这种产品能够影响很多人,能够改变很多人的生活,这样才值得尊敬,最大成功莫过于此,而不是你当了中国首富。前两个价值观的形成受《硅谷热》的影响。

3、第三个价值观,就是要与众不同。一定要和别人做得不太一样,甚至有时候要反着来,而不是随大流,什么时髦跟什么。其实,从市场竞争来说,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策略。从人文角度来说,你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才有存在感呀。

互联网方法论的4大法则

第一,用户至上。

传统经济的企业强调“客户是上帝”,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然而,在互联网经济中,只要用你的产品或服务,那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最近,有两个叫车软件打得不亦乐乎,乘客用软件成功下单,你敢给乘客5块,我就敢给10块。

很多传统企业都看不懂这种游戏规则,认为这倒贴钱的行为简直就是疯子。但互联网经济就是这样,如果不能汇聚海量用户,那就很难建立有效的商业模式。所以,在抢夺用户上,互联网公司是绞尽脑汁,使出十八般武艺,发展到极致就是像叫车软件这样看谁敢砸钱,看谁砸钱多。

第二,体验为王。

在没有互联网的传统时期,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通俗地讲,买的没有卖的精。但是,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他们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而且相互之间可以方便在网上讨论,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越来越有话语权。今天,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但最后,你发现能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

在互联网时代,如果你的产品或者服务做得好,好得超出他们的预期,即使你一分钱广告都不投放,消费者也会愿意在网上去分享,免费为你创造口碑,免费为你做广告,甚至你都变成了一个社会话题。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在使用它的时候都感知到你的存在,这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上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但这三种商业模式,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拥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在互联网上,只有拥有一个巨大的用户群作为基础,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才有可能产生利润。

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首先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厂商进入互联网的时候,一上来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有了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第四,颠覆式创新。

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非常多,也发生得非常快。一种是用户体验的创新,一种是商业模式的颠覆。商业模式颠覆,就是你把原来很贵的东西,能想办法把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能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得免费。什么叫用户体验的创新?也就是你把一个过去很复杂的事变得很简单。

第二篇: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感

周鸿祎成长的过程,伴随了整个中国互联网的成长。通过这本自传,他将自己奋斗的过程和背后的故事展现在公众面前。

90年代上大学,在学校销售反病毒卡。知道创业不易,进入方正工作;离开北大方正,创立3721。为了生存,与CNNIC的战斗,之后3721卖给雅虎,成为中国雅虎的总裁;体会到在给别人打工的滋味儿,体会到外企的文化。后来的互联网第一口水战,3Q大战。最终360成功在美国上市,再后来的退市回国。

这段时间看完了《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这本书,有一些思考。

1、周鸿祎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赚钱。目的之一,他给出比较多的信息,让人们可以比较充分的认识他,他不只是一个斗士,他还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反思和自省。

2、他从小就开始接触计算机。他应该算是全中国,最早的一批接触计算机的孩子。同时兴趣是非常好的老师,能让你想尽一切办法去接触和学习电脑。

3、有一股江湖味儿。路见不平一声吼。如大学阶段与那个蹭吃的同学打架。这个也是很多男人,或多或少都有的武侠情节。

4、牛的人很早就开始牛了。他30多岁就当上方正的领导,后来开始创业3721。为何早的一批互联网、计算机人员能在如此小的年纪,就能获得比较高的成就,在我看来这与历史时间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当时中国处于整个计算机、互联网的起步时期,而这种时期,规则还没有形成,因此给了普通大众一定的机会可以脱颖而出。同时,在这些普通大众中,为何又是这些人能够站起来,还是有很值得回味和分析的。

5、有股不服输的劲儿,面对强者也不退让。只要是自己认准的事情,再艰难也不退让。比如与cnnic抗挣,3Q大战等。但是不服输,不退让这一件事有利有弊。利在于短期内你能生存下去,不被大的角色搞死。弊端则是你给人留下争强好胜的印象。周鸿祎在做这些抗争的时候,也就30多岁,而我们30多岁的时候都在做些什么,思考些什么呢?我想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好好反思。

6、为达目标,全力以赴。比如360非常快的修复问题,他逼着员工发现问题马上就要解决,不准拖延。这个是很多人不一定能承受的。

7、人生其实不能规划你每个年纪要做成哪些事情。从学校毕业之后,人生有非常多的可能性,创业,工作,研究等。工作又有非常多的分类。就像周鸿祎目前为人所知的把360做大了,做强了,也是他尝试的很多条路中的一条。走上了这条路,有很多损失,错过了搜索,不断地思考怎样做好做大,怎样活下来,不断努力付出。

8、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坚持做,努力做,不断思考。想办法活下去,你可能需要做非常多改变和斗争。

9、专注也有两面:做病毒卡、做软件,做邮件都表现出“不专注”。做3721因为专注(或者说自己的偏执)又和“搜索失之交臂”。这个度怎么把握,想起了一句话“一流的智慧,头脑能包容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并行不悖”。最后做360,也是他在做众多天使投资,选择的一个方向。

10、创业不易,解决公司内部的困难,技术难题,团队管理,产品优化。还要面对市场和外部的压力,时长面临公司关闭的凶险。怎样学习面对这些压力,也是一门不得不面对的必修课。

第三篇:周鸿祎:我挑战大公司的四个心得

周鸿祎:我挑战大公司的四个心得

我唯一能自吹的地方,就是本人在互联网里可能犯的错最多,挨的骂最多,然后也经历了很多失败,所以这样才有一些真实的感受。

建议大家把《定位》和《创新者的窘境》、《创新者的解答》这几本书放在身边反复读。你经历得越多,对这几本书的体会就越深。我过去几年经常翻看,每次都有新的心得。所以希望大家还是少花点时间刷微博,多花点时间读书。我前几年都在谈微创新,为什么最近突然改口谈颠覆式创新呢?其实它们是一回事,微创新是颠覆创新的开始和战术,而颠覆式创新是持续微创新之后有幸修得的正果,是一个马后炮式的总结。所有的颠覆都是从微创新开始的

真正的颠覆不是敲锣打鼓到来的,而是以你我都意识不到的方式逐渐地渗透和改变。你可以把颠覆式创新理解成换一种方式来做事。怎么叫换一种方式?你能不能把一个很复杂的产品变得很简单?你能不能把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或者把收费的变成免费的?这两种改变分别是从用户体验和商业模式上进行颠覆。我特别推崇苹果公司的 Think Different 这个理念,实际上苹果也一直是这么做的。无论是平板电脑还是手机,或者是音乐播放器,都是别人做过的,但苹果会换一种方式来做,这就是 Think Different。所以,在你所从事的业务里面,你去想一想巨头是怎么干的,能不能找到一个空隙点,跟别人做得不一样——哪怕只有一点点不一样。而我对“不一样”的理解就是“更为极端”,就是反着来,反向操作,所以巨头都觉得我是一个“Trouble Maker”。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战术问题。比如,杀毒软件。他们要卖钱,而我的解决之道是反向操作,第一种反向操作是卖得更便宜,这叫改良,但我彻底不要钱,这就变成了颠覆。其实当时我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免费杀毒会带来这么巨大的颠覆效果。

做事情要追求极致,但不要追求完美。很多人把这两个词颠倒了。所谓追求完美是指我要把我的产品做得没有缺点,这样的东西反而不是创新,真正具有颠覆式创新的产品在刚出来的时候都有很多缺点。有缺点不怕,但你一定要有一个能尖锐地刺中用户的点,让用户觉得原来这事儿可以这样做。

这就叫做到极致。个人电脑刚刚出来的时候,跟 IBM 大型主机相比,它的毛病多不多?多极了。最早期的个人电脑就是一个单板机,连键盘都没有,也没有显示器,基本属于儿童玩具的范畴。当时所有大公司都认为这基本是一个不可能的市场。到今天,人人都知道个人电脑改变了整个 IT 产业。

个人电脑靠什么颠覆了大型主机?你只要花 1000 美金,就可以把这个玩意儿拿回家,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当你分析案例的时候,一定要回到历史的最前面,看它刚开始时的样子。每个产品刚开始时,只要一个点就足够了,就用这个点去打动用户。

再举一个经典的例子。英特尔有两个对手,其中一个是 AMD。AMD 跟英特尔打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衰败?因为它完全按照英特尔的游戏规则在玩。英特尔的游戏规则是比谁的计算能力更强,比谁的核更多,带来的结果就是比谁的温度更高,比谁的主屏更大,所以 AMD 就这么被玩残了。

但是另一家公司恰恰从产品体验和商业模式上颠覆了英特尔,这就是 ARM。从产品体验上来说,它跟英特尔反着走,比的不是计算能力,而是便宜、低功耗。只要把这两点做到极致,英特尔就会非常痛苦。当你在面对这种反向操作的对手时,不跟进你就会丢掉份额,跟进你又会失去原有的优势,说好听点叫壮士断腕,说难听点叫挥刀自宫。所以反向操作就要离开对过去路径的依赖。

再看苹果。1997 年,乔布斯刚重返苹果时做了很多事情,但都不是颠覆,其实他也没有找到感觉。苹果真正重新崛起靠的是一个 MP3 播放器。苹果在手持设备上真的有专利吗?真的有特别的通信技术吗?其实都没有。苹果的软件做得都是壳。很多技术人员老瞧不起我,说周鸿祎就喜欢玩壳不玩核。

咱们做一个最质朴的试验,找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给他一台 ipad,再给他一台 Windows 8 的 Surface,我们看看在三分钟里他能对哪台机器无师自通。答案不言而喻。所以苹果赢在哪里?他真的把用户体验做到了最简单。

我讲微创新强调的是“微”,因为我生怕大家在创新的时候,老是去找一些宏大的想法,这些往往不能成功,消费者不会买这个账。你在这个行业是专家,就容易犯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的错误,你手里有个榔头,看谁都是钉子。但当你把自己变成一个无知的小白用户的时候,比如说你去苏宁买电视,你觉得你买电视的决策真的很理智吗?我认为大多数消费者是感性的,不是理性的,所以今天已经进入越来越强调体验的时代,你要去从消费者的角度去琢磨一个点,这个点能打动他,对用户来说是一件大事,这就是微创新。大佬看不起你的产品?那么恭喜你!

有一本书说海底捞你看不懂也学不到。我觉得学不到倒是真的,因为咱们也不是餐饮业的,但还是看得懂的。它重新定义了餐饮的体验,给你提供了很多餐饮之外的服务,消费者去那里觉得舒服,受人尊重。这种用户体验已经形成了竞争力。所以,颠覆式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观察你的用户,从用户角度去思考,不要再从你的角度出发,因为你已经是“知识越多越反动”了,你在这个行业干得太久,很多事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产业里都是后来的新路子崛起了,“乱拳打死老师傅”。新路子不讲规矩。比如安卓是一个特别典型的颠覆式创新。它彻底颠覆了手机操作系统授权收费的模式,同时它给了三星等手机厂商一个崛起的机会。我跟很多投资人讲,如果你觉得一个产品有很多缺点你就把它否定掉,这往往是对创新的扼杀。公司里出来一个产品的雏形,很多成熟业务部门的人就会出来挑刺。这种评价价值观是错误的,特别容易扼杀真正的创新。

我教你一个方法判断。你闭着眼睛去想,如果你是一个小白用户,这个产品哪怕有再多的缺点,它有没有一个特别吸引你去用的优点?如果有,它可能就具备颠覆的潜质。

还有,用户体验一定要超出预期,而不是达到预期,不要做完美,而要做极致。你看,北影、中戏每年会出来很多漂亮女生,看着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大部分你都记不住。但很多人都喜欢姚晨,她不完美但是她有特点,有一张朱莉亚·罗伯茨一样的大嘴。所以我再三强调,做产品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赢得消费者。当你真正找到了大众消费者的那一个点,他就能原谅你的很多缺点。360 刚出来的时候也是一个丑小鸭,功能极弱,界面也很丑陋,又没有自我保护能力,流氓软件经常奋起把它干掉。当时杀毒软件看我们就跟看二傻子一样。但是我们做到了一点:极致。当时大部分人都在做流氓软件,但我不管你是大公司、小公司,国外的还是国内的,只要用户不喜欢你,我就能把你干掉。

我最近经常讲上市的 YY。其实 YY 最早的时候,或者 360 最早的时候,如果腾讯觉得这事儿不对,马上组织一票人也去做,那大家就真没机会了。之所以能够做起来,还是因为巨头给了你至少 3 年~4 年的空白期。等你成气候了,巨头再来绞杀你,难度已经大了很多。所以有时候我感慨,你做的事不被人看好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你真的做了一件特二的事,另一种是大家都看不懂,这说明你做的事有可能是件很牛的事。所以不要在刚开始就追求产品的完美,我们这个行业里有太多的产品做得不咸不淡,要追求在一个点上像尖刀一样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让用户有特别强烈的感受。别玩概念

我特别不喜欢玩概念。虽然有时候在一些讲话中也不得不用,比如说 O2O。行业里这种词儿太多了,但是这种词儿都是马后炮式的总结,用户永远不懂。你去跟用户讲 O2O,用户懂吗?我们容易进入一个误区,就是我们天天在论道,跟 VC 也论道,论得多了就容易抽象,离用户就远了,越远你越不知道在哪里改进用户体验,最后你就拿一个概念去教育用户,拿一个概念去创新,这就犯了本末倒置、南辕北辙的错误。能够被提上概念的东西,都不是创新的东西。

我觉得与其讨论这种概念,还不如最后把它具像化。比如,大家在用优惠券的时候,或者大家在找商家的时候,到底还有什么问题没被解决?到底我还能做点什么?很多人经常评论我,说周鸿祎很有眼光,经常布局。我说巨头布局从来都没成功过。微信是腾讯布局出来的吗?腾讯倒是布局做了 50 个 APP,但微信是广州一个外围团队给做出来的,只不过马化腾意识到了这是一个方向,然后加大了扶持力度。微信的张小龙跟我诉过一个苦。他说你知道我最大的对手是谁吗?根本不是米聊,米聊是小菜一碟,早就把他们消灭了。他说,我最大的对手是腾讯内部的手机 QQ,我们就是为了争口气。实际上,手机 QQ 团队用的资源比他们多很多,但手机 QQ 团队犯的错误是他们是把 PC 端的 QQ 变成手机版,不断地在做很多小东西,但根本没有结合手机的特点,比如说传感器、定位,也没有从用户的角度去做。微信实际上是对短信和彩信,甚至是对传统的话音业务的颠覆,从体验到商业模式的颠覆。

微信最后能成功,不在于说它是一个 IM,也不在于它有什么概念,而是它真的在一些点上抓到了用户的心。所以做体验的时候,最忌讳去论道和论概念,一定要做用户可感知的,而不是我们自己生造出来的。把自己切换到“二傻子模式”

创新不是断代出现的。有一个故事说,福特汽车出现之前,人们觉得自己需要的交通工具是一匹跑得更快的马,而不是一部汽车。这个故事是极端错误的,实际上在福特汽车之前,汽车的原型就已经出来了,再往前还有蒸汽火车。但当时福特看到了用户的需求,发明了生产流水线,能够批量、低价生产汽车。再比如智能手机的概念最早是微软提出来的,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里就已经想到了平板电脑。但微软的错误是没有革命的思路,总是要把 Windows 放在上面,总是要有 Start 按纽,舍不得键盘,舍不得鼠标。

我主张大家不要走上邪道,不要无中生有地创造一种需求。其实需求就在那儿,只是没有被改善,或者没有被发现。

为什么要超出预期?超出预期才能形成口碑,口碑才能形成传播。如果你做的东西跟别人差不多,它就不能形成口碑。就好比狗咬人不是新闻,一定要想办法让用户用了你的东西,感觉像人咬狗一样。

在今天信息过剩的时代里,你的产品体验一定要给用户冲击力,否则还不如不给。如何让用户去感知你给的体验,是一个很大的学问。

你一旦能够从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就能看到自己产品的很多破绽,也就能看到很多机会。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心态问题。很多人表面谦虚,其实内心狂傲。所以你要能够把自己放下来,真正做到小白状态。实际上,你真的要花很多时间去倾听用户的声音。我觉得,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另外,我教大家一个培养小白心态的方法,就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去当小白,养成习惯之后,再回到自己熟悉的领域。

很多人都觉得做产品体验只是在工作中才做,这个想法是错的。你知道一万小时定律吧?你真要成为一个很专业很拔尖的人,需要在很多领域花时间。但如果你只在上班时才花时间,那么一辈子都攒不够一万小时。也就是说,你要想办法做到随时都在关注用户的产品体验。你们家的 DVD 机、投影或电视机,你骂它不好用的时候,想没想过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去设计?你开车的时候,去医院挂号的时候,在机场候机的时候,里面都有太多的用户体验,而在这些领域你都是小白用户。小白用户的特点是什么?容易抱怨,没有耐心。

这个时候,你要来反观自己,这样你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者了,你就会得到双重锻炼。你要像我一样,快速切换到小白模式,或者叫二傻子模式。我们公司的员工做出产品后高高兴兴来找我,会经常被我骂。他们都觉得很委屈,我说你不用委屈,你这个产品做得再难用,总归还是自家产品,作为理性 CEO 的周鸿祎能谅解,但作为小白用户的周鸿祎不能谅解。

CEO 肯定要对自己的产品负责任,你一定要积极地参与产品的讨论。特别是对创业公司来说,你就是最大的产品经理。你不能老是说,我自己没有感觉,我找有感觉的人帮我做产品。论有钱,微软和诺基亚都很有钱,他们也请了很多人,但都没有做出很酷的产品。无论是 Facebook 的马克·扎克伯格还是苹果的史蒂夫·乔布斯,他们对产品的参与度都很深。

还有,公司里的分工不要太细。现在的公司分工有越来越细的趋势。我打个比喻,过去我想吃一盘炒鸡蛋,大师傅下厨三分钟就能炒好端上来。现在在一个公司里,得有一个打蛋的,一个搅蛋的,一个剥葱的,一个切葱花的,还有一个架锅的,一个烧火的,一个倒油的,最后还有一个掌勺的,一个端盘子的。按这个模式,你等一个小时都吃不到炒鸡蛋,因为这帮人已经打成一团了。所以如果你是 CEO,你要先把自己当产品经理。更进一步,所有人都应该把自己当成产品经理。如果美工和设计人员不理解整个产品,不能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仅仅是抽象地来润色,那么这个产品往往是失败的。

腾讯的 QQ 是很成功的产品,可是你有没有用过最早版的 OICQ?它的界面好吗?很土。所以很长时间里,用 QQ 的人都不好意思,都是屌丝用户,高富帅、白富美都是用 MSN。但是 QQ 为什么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是那句话,界面不是最核心的东西,最核心的是它满足了用户找朋友、交流的需求。我鼓励公司从上到下都要站得再高一点,除了完成自己的职能工作之外,每个人都要学会设身处地从用户角度去想,去看这个产品怎么改进,能创造什么价值,能解决什么问题。中国崇尚成王败寇的文化,所以我们总是对大公司比较崇拜,看不上创业者。小公司挑战大公司,在美国被认为是非常正当的,但在中国往往被认为是 Trouble Maker、搅局者、捣乱者、破坏之王。很多人以为我是故意要破坏谁,其实我认为,任何破坏商业模式、颠覆巨头的举动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一定能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如果你不能给消费者创造价值,只是为了破坏而破坏,那么这种破坏不会产生任何杀伤力,也没有意义。周鸿祎谈产品成败 AMD

AMD 跟英特尔打了这么多年,完全按照英特尔的游戏规则在玩,比谁的核更多,比谁的计算能力更强,AMD 就这么被玩残了。苹果

苹果从来不谈它的核是什么,它的软件都是从 UNIX 发展过来的,在外面加一层壳,把壳做到了极致。微软

微软最近学聪明了,它的 Windows 8 就是 Windows 7 的内核重新做了一层壳。安卓

安卓 1.0 确实是一个丑小鸭,可是它带来了便利,在苹果之外给了大家第二个选择。微信

腾讯布局了 50 多个 APP,最后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长出了一个很强大的微信。

第四篇:创业计划书10页足够(周鸿祎)

周鸿祎:创业计划书10页足够 勿试图教育投资人

为写创业计划书烦恼吗?还为没有风投而忧愁吗?周鸿祎指点创业计划书,茅塞顿开。

第一,用几句话清楚说明你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个什么空白点,或者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几句话就够了。很多人写了三百张纸,抄上一些 报告。投资人天天看这个,还需要你教育他吗?比如,现在网游市场里盗号严重,你有一个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句话说清楚就可以。

第二,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方案或者产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样的功能?

第三,你的产品将面对的用户群是哪些?一定要有一个用户群的划分。

第四,说明你的竞争力。为什么这件事情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是你有更多的免费带宽,还是存储可以不要钱?这只是个比方。否则如何这件事谁都能干,为什么 要投资给你?你有什么特别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关键不在于所干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你能比别人干得好,与别人干得不一样。

第五,再论证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你认为这个市场得未来是怎么样?

第六,说明你将如何挣钱?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挣钱,你可以不说,可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这个怎么挣钱,但是中国一亿用户会用,如果有一亿人用我觉得肯定有它的价值。想不清楚如何挣钱没有关系,投资人比你有经验,告诉他你的产品多有价值就行。

第七,再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投资人,这个市场里有没有其他人在干,具体情况是怎样。不要说“我这个想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话,投资人一听这话就要打 个问号。有其他人在做同样的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对这个产业和行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客观认识。要说实话、干实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劣分析。

第八,突出自己的亮点。只要有一点比对方亮就行。刚出来的产品肯定有很多问题,说明你的优点在哪里。

第九,倒数第二张纸做财务分析,可以简单一些。不要预算未来三年挣多少钱,没人会信。说说未来一年或者六个月需要多少钱,用这些钱干什么?

第十,最后,如果别人还愿意听下去,介绍一下自己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优秀之处,以及自己做过什么。

一个包含以上内容的计划,就是一份非常好的商业计划书了。

第五篇:创业计划书10页足够(周鸿祎)

周鸿祎:创业计划书10页足够 勿试图教育投资人为写创业计划书烦恼吗?还为没有风投而忧愁吗?周鸿祎指点创业计划书,茅塞顿开。第一,用几句话清楚说明你发现目前市场中存在一个什么空白点,或者存在一个什么问题,以及这个问题有多严重,几句话就够了。很多人写了三百张纸,抄上一些 报告。投资人天天看这个,还需要你教育他吗?比如,现在网游市场里盗号严重,你有一个产品能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一句话说清楚就可以。

第二,你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或者什么样的产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你的方案或者产品是什么,提供了怎样的功能?

第三,你的产品将面对的用户群是哪些?一定要有一个用户群的划分。

第四,说明你的竞争力。为什么这件事情你能做,而别人不能做?是你有更多的免费带宽,还是存储可以不要钱?这只是个比方。否则如何这件事谁都能干,为什么 要投资给你?你有什么特别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所以,关键不在于所干事情的大小,而在于你能比别人干得好,与别人干得不一样。

第五,再论证一下这个市场有多大,你认为这个市场得未来是怎么样?

第六,说明你将如何挣钱?如果真的不知道怎么挣钱,你可以不说,可以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这个怎么挣钱,但是中国一亿用户会用,如果有一亿人用我觉得肯定有它的价值。想不清楚如何挣钱没有关系,投资人比你有经验,告诉他你的产品多有价值就行。

第七,再用简单的几句话告诉投资人,这个市场里有没有其他人在干,具体情况是怎样。不要说“我这个想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样的话,投资人一听这话就要打 个问号。有其他人在做同样的事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对这个产业和行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和客观认识。要说实话、干实事,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优劣分析。

第八,突出自己的亮点。只要有一点比对方亮就行。刚出来的产品肯定有很多问题,说明你的优点在哪里。

第九,倒数第二张纸做财务分析,可以简单一些。不要预算未来三年挣多少钱,没人会信。说说未来一年或者六个月需要多少钱,用这些钱干什么?

第十,最后,如果别人还愿意听下去,介绍一下自己的团队,团队成员的优秀之处,以及自己做过什么。

一个包含以上内容的计划,就是一份非常好的商业计划书了。

下载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鸿祎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周鸿祎站长大会演讲全文

    周鸿祎站长大会演讲全文周鸿祎:我代表台下观众问唐总一个问题,唐总讲话很有激情,但是滴水不漏,他说第一次被两个女人同时拥抱,我们问第二次、第三次在哪里呢?我今天过来,大家俗称......

    读《颠覆者:周鸿祎》有感2000字

    读《颠覆者:周鸿祎》有感2000字胡编这周终于在五环堵车之旅中找到一个有用的行为,路上用当当听书。上下班听了一周,外加周末,把老周的这本自传看完了,看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爽,人生......

    红衣教主周鸿祎政法大学演讲实录

    红衣教主周鸿祎政法大学演讲实录周鸿祎:非常感谢政法大学给我这个机会,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演讲谈不上,别人一般都是邀请我演出。我也尝试着娱乐业,做了两档节目,收视率不高,我就退......

    360 周鸿祎一PPT 演讲提纲

    Page-1 中国互联网的界,周鸿祎绝对是个人物:他和李彦宏抢过生意打过官司、和马云相互“封杀”对方、抢过丁磊的地盘、连杨致远都亲自给VC写信说不要投资给他、和管网站注册报......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总结大全

    《颠覆者·周鸿祎自传》读后总结 此书是人物传记,类故事书籍,思来想去无法用思维脑图的方式整理脉络而后归纳,所以试试用文本的方式来记录一下,旨在希望通过总结,能让自己不至于......

    读《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有感1500字

    读《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有感1500字老常《颠覆者——周鸿祎自传》是一本以奇虎公司即360卫士董事长周鸿祎自述为素材的人物传记,作者范海涛。书中主要内容就是周鸿祎本人......

    360周鸿祎迎新致辞

    这个是周鸿祎给入司360新员工的一段话,不但适合360,也适合所有的公司员工。特此分享。——在360新员工入职培训上的讲话我想给新入职的同事讲一讲我的期望,再提几个建议。我这......

    周鸿祎冯仑巅峰对话:互联网时代,谁的自赎?(合集五篇)

    周鸿祎冯仑巅峰对话:互联网时代,谁的自赎? 陈汉辞 他们与他们的距离只隔着一个台阶,但却是两个世界里最需要的一次碰撞。因为,互联网这个“大怪物”在不经意间就“席卷”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