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骨头都到哪儿去了诗歌
一个个身躯倒下了
倒下的还有血红
淹没的还有呼喊
时间在一声声巨响后
把双手举起或者禁锢
钢筋都到哪儿去了
一张张图纸
哭诉着展开
混凝土开始讲话了
戴上现实的镜片
寂静的空谷
响出真实的回声
那些暗藏的黑暗
随着一句
钢筋都到哪儿去了
在一片火苗里,疯狂逃窜
笔直的身躯哪儿去了
一堆鲜红的纱票
摆出贪婪的笑脸
把一些头颅赶进泥土
那掺杂的黑啊
再也开不出绚丽的心灵之花
时间都到哪儿去了
坟边,一个人把天
深深地撕开一个口子
一捆钢筋刺了下来
一座滴血的墓碑
第二篇:《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读后感
若干年前,大约是讨论人文精神最热闹的那阵子吧,有位当医生的朋友曾这样对我说:“设想某天早晨一觉醒来,有一号职业的人忽然全体消失,蒸发掉了,无影无踪了,这世界却丝毫不受影响,人们照常工作、吃饭、休息、玩乐,时间仍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你说,这是一种什么职业呢?”趁我一时语塞,他立即代我回答:“就是像你这号搞文科的知识分子。”我向来和他抬杠惯的,这次却还没来得及说“不”,就已经自己泄气、服气了:“是啊,如果忽然消失的是全体医生,天下岂不要大乱?至少,那天全世界等着开刀的成千上万急危病人是没救了。”当这本书的书名——《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版)——跃入我的眼帘时,蹦出我脑海的竟是这么一个回忆。
照本书作者弗兰克·富里迪的意思,当今之世,“知识分子”真的是全体消失了;他说的也是“搞文科”的知识分子。谈知识分子而只限于“文科”,这倒不是随意的定义,也不是出于政策考虑,这在历史学上是有根据的。法国当代史学大家雅克·勒戈夫有一本很著名的书《中世纪的知识分子》,里面说:“在西方国家,知识分子随着中世纪的城市而诞生”;“‘知识分子’一词出现在中世纪盛期,在12世纪的城市学校里传开来,从13世纪起在大学里流行。它指的是以思想和传授其思想为职业的人。”那时的大学是教会办的,在大学里教书的是教士,他们专业和传授的思想当然越不出“文科”范围。所以,《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一书中没怎么论到“科技知识分子”,想必不会引起什么异议;科技知识分子明明在,不用找,而且是现代世界的支柱,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有目共睹。
《哪里去了》一书所云知识分子的“消失”,有两层互相联系的含义。一是知识分子本身变质了。真正的知识分子理应“为思想而活”,不应“靠思想而活”,犹如虔诚的宗教徒理应“信教”,不应“吃教”;但本书认为现在的知识分子都把思想和知识当作了工具,下焉者变“专业”为“专吃”,上焉者也不过是迷恋和追求个人出人头地的“成就”,这便“意味着历史所了解的那种知识分子的终结”。二是知识分子的地位变了。作者认为,历史上知识分子的所知主要是“道”,知识分子其实是知“道”者,他们代表理性、真理、根源性的价值和意义,作为个人,他们也会追求思想之外的种种利益,但是“作为一个群体”,“知识分子有着令人敬畏的文化权威和影响力”。然而现在,知识分子群体的超然的生命存在业已丧失,思想已经魂不守舍,最多只能寄托于个别知识分子的个体生命中;知识分子成了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总体,一个类别,一个集合,一种职业,与别的总体、类别、集合、职业不分轩轾。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知识分子的权威遭到广泛质疑”,另一方面,“教育和学习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性”,“商业机构和公共机构不断宣称致力于扩大它们的知识基础”;两方面其实一致,因为“知识成了易消化的现成品,能够被‘传递’、‘分发’、‘出售’和‘消费’”。现时代知识和知识分子的贬值,不是贬在价格上,是贬在价值上、意义上。
书里对知识的贬值和丧失意义,作了很多现象描述,当然主要说的是西方社会。大学不再坚持优胜标准,精英教育堕落成职业教育;图书馆提供咖啡厅、休息室,乃至“几乎任何服务”,而借书还书则被视为“枯燥乏味”的末事;莎士比亚戏剧被“现代化”,“其动机并不是什么艺术家的洞见”而是“出于联系观众的考虑”。诸如“庸人主义”、“管理主义”、“工具主义”、“文凭主义”这些标签,频频出现在作者的笔下,富里迪先生并未批评任何个人,他描述和批评的是整个时代的状况,可以说,他是写了一本“骂世”的书,当然平心而论,他的骂还是相当温和的。
知识分子的全体不知所终,作者也论到了其原因,如市场对知识和文化的侵蚀,公共政策的导向,制度化、职业化的压力,等等,论得比较宏观,比较粗略,有点大而化之。如照经济学的论法,也许可以论得细致些。知识分子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有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自然倾向;有的经济学家笔锋一转,会说知识分子的精神劳动也是“趋利”行为,但此“利”不是指精神劳动的成果可以换得的好处,而是指精神劳动内在的过程和目标即是“利益”所在。有一点区别必须强调:精神劳动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有其特殊性,跟做工、务农、经商、从政这些行为与其约束条件的关系,不能等量齐观;精神应该具有超越性,一定程度上,甚至与约束条件无关。
富里迪先生是个左派,据译者介绍,他生在匈牙利,后来移居英国,曾化名注册,成立大不列颠革命共产党,自任主席。他心目中的知识分子,其实是西方那些“从来不对现状满意”、“质疑传统价值”的批判型左派知识分子,因此知识分子所代表的“理性”、“理想”等等,就不是源于传统,而是知识分子自我作古开创的新的价值。他甚至把保守的右翼人士指责、攻讦左派的言论称为“反知识分子论”,换言之,他把右翼知识分子开除出知识分子行列了。然而,这本书里却有一个很深刻的观察:“如今,颂扬和试图维护现状的,不再是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们。相反,右翼知识分子很愿意看到制度和文化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传统上由右翼承担的对文化和教育机构的维护,现在由专业人士和专家接手了。”这就是说,文化保守主义对现代的文化状况更具有批判态度,左派却蜕变成了“顺从的知识分子”,因为“专业人士和专家”的前身,很可能就是左派;例如,在法国这个一向被视为“知识分子故乡”的地方,“今天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更像小技术官僚”。这样说来,过去寄托于知识分子群体大生命的思想之魂,将归何处呢?书里没有回答这个问题,甚至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尼采说“上帝死了”,福柯说“人死了”,现在富里迪先生则是期望知识分子复活,但他开不出起死回生的方子。好在这期望里,多少还有点活气。
第三篇:二年级下水都到哪里去了呢?
我眉头紧锁,双手托着下巴,思考着一个问题:水到哪里去了呢?
一天我在院里里听见小苗们在窃窃私语。草莓说:“我马上就要结果实了,可我的水分已经不够了,我的花已经开始凋谢了,我真的很难过呀!”香菜、菠菜、小白菜们异口同声地说道:“是啊!我们都已经没有力气支撑自己的身体了,这样下去,我们都会被渴死的!”小苗们真是太可怜了。这样继续下去,小苗们没有水喝,小动物们会有水喝吗?我们人类还会不会有水喝呢?
“水都到哪里去了呢?”我的眉头锁得更紧了„„
第四篇:山坡哪儿去了教案
山坡哪儿去了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山坡不见的真正原因。
2、通过对比、讨论、猜测对话,尝试用清楚、连贯的语言大胆表述。
3、体会小熊的心情变化,知道要保护身边的自然环境,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小熊,老槐树、小草、大鸟、小鱼图片
2、配套磁带或CD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谁?那小熊的家住在哪里呢?请小朋友竖起小耳朵来听一听。(出示小熊图片)
二、分段讲述故事,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熊心情。
1、提问
1、小熊家门前的山坡原来是什么样的?
请你用一句话“有什么…有什么…还有什么”来说说看?你能加上好听的词语吗?(有什么样的树?有什么样的花?)
2、你觉得小熊住在这里,心情怎么样?
小结:是呀,小熊每天都来这里玩,它可喜欢这里了
2、进行景色对比,感受小熊心情。
提问
1、小熊旅行回来后看到了什么?(根据幼儿回答贴图)
2、请你说说小熊现在的心情如何?
3、请你猜猜美丽的山坡去哪儿了?
小结:小熊的心情也非常着急,于是它去找它的朋友询问了,我们也跟着它去寻找答案吧!
3、继续讲述,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图片提问:
1、小熊是怎么问老槐树对的?
2、老槐树是怎么说的?(注意多请幼儿复述,注意语气)
小结:原来大树的根可以把泥土牢牢的抓住。那小熊还找了谁?
出示图片提问:
1、小熊是如何问小草的?
2、你觉得小草会如何回答?(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小结:原来小草们可以保护泥土不被水冲走。
4、分析、猜测小熊和大鸟、小鱼的对话,体会小熊的心情。
师:小熊又去问了它的动物朋友。请小朋友看看小熊问了谁?出示大鸟图片 提问:
1、你觉得小熊会怎么问大鸟的?
2、它又会告诉了小熊什么呢?(引导幼儿用“因为…所以…”完整的说)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
小结:树不仅是鸟的家,而且它的根可以抓住泥土,可以为我们挡风遮雨。
出示小鱼图片
师:
1、你觉得小熊会怎么问的?
2、小鱼妹妹会怎么回答?
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
小结:清清的小河也被污染了,小鱼也没办法在这里生存了。
提问:小熊听完大家的话,你觉得它的心情变得怎样?
师根据幼儿回答讲故事:小熊听了大家的话……搬家了
三、完整欣赏,再次体会心情变化,完整感知山坡不见了的原因。
提问:故事听完了,故事中小熊的心情有哪些变化?美丽的山坡到底去哪里了? 小结:原本开心快乐的小熊,变得伤心难过了,这一切都是我们环境被破坏造成的。
四、集体讨论,培养环保意识。
现在,小熊要请小朋友们把山坡找回来。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呢?
总结:希望每个小朋友能当环保小卫士,不乱扔垃圾,不采摘花朵,不践踏草坪,共同保卫我们的家园。
张笑 2014年六月
第五篇:二分钱哪儿去了美文
某老汉卖瓜,标价买一个二角、买三个五角。有三位顾客结伴而来,各买了一个,每人付给老汉二角。顾客走后,老汉猛然想起,他们三人是一起来的,按照他的规定,他们买去的三个瓜总共收五角钱才对。于是,便让小孙子拿一角钱去追还。小孙子耐不住干渴,中途花四分钱买了两杯茶水,等赶上顾客时只剩六分钱了。小孙子向顾客讲明了原委,三位顾客哈哈大笑,每人各自收下了二分。
一个小伙子知道这件事后编了一道智力试题,让同院的孩子们回答:老汉起初收每位顾客二角钱,总共六角。但是,每位顾客后来又被退回了二分,实际上只花了一角八分。这样,三位顾客买瓜共花了五角四分,小孙子喝茶水花了四分,二者之和为五角八分。这和原来的六角是对不上账的。所差的二分钱哪儿去了?在谁的手里?
孩子们听完题目后想了好久,始终弄不清二分钱在谁的手里。大家只好去问老师。老师略加思索,笑着说:“二分钱并不存在,这是一道诡辩题。不错,最初老汉是收了六角钱,可是,当老汉拿出一角钱让小孩子追还顾客时,六角钱就不再存在了。小孙子退给每位顾客二分钱,顾客共花了五角四分。这些钱中的五角,在老汉手里;余下的四分,小孙子买了茶水。这笔账本来是很清楚的。大家之所以感到糊涂,是因为没有弄清出题者在两个地方搞了诡辩。第一,五角四分加上四分的计算是荒唐的,因为买茶水的四分钱已经包含在顾客买瓜所付的五角四分之中了;第二,拿五角八分去对六角也是荒唐的,因为六角钱早已不存在了。”
这么一说,孩子们恍然大悟。正准备离开,却被老师叫住了。
老师说:“你们知道为什么被迷惑吗?就在于你们看问题简单化了。客观事物给你们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以致当事物变化后你们还不肯改变最初的印象。你们看,起先老汉收了六角钱,可由于其中的一角被退还很快就不存在了。而你们的脑海里却始终保留着‘六角钱’的印象。这种静止不变的思考方式是有害的,它会妨碍我们正确地分析事物。譬如,我们有的人养成了‘先入为主’的习惯,当某个同学给他的最初印象不好时,他会把这种印象牢牢地固定住。当这位同学改正了以前的缺点后,他也仍然不肯改变以前的印象。”
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这些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