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19-05-15 12: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创新思维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以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形式。它与常规思维相比,具有多向性、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可以认为凡是能创造出新事物、想出新方法、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呢?

一、实践和探索求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在实践中加以探索

实践操作是数学教学中构建新知识最常用的手段,也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探索的机会,教师应重视学生的探索,让学生把操作和思维联系起来,在实践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直线、线段、射线和角”这节课时,讲授完新知,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用我们手上的一付三角板,你能拼出哪些新的角?有的学生得到了120°=30°+90°、150°=60°+90°、180°=90°+90°、135°=45°+90°、75°=30°+45°、105°=60°+45°、15°=45o—30o等。有的学生得到了60°、30°、45°的另一种画法:60°=90°—30°、30°=90°—60°、45°=90°—45°等。甚至于有的学生想到角的一条边可以看成一个180°的角来得到一组新的角:135°=180°—45°、150°=180°—30°、120°=180°—60°等。还有的学生得到在初中将要学习的角:210°=180°+30°、240°=180°+60°、270°=180°+90°、225°=180°+45°等。甚至还有的学生与同桌合作,利用三角板找到了更多新的角。实际操作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能使学生从摸一摸、看一看、动一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锻炼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在求异中进行创新

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甚至相反的方向,去寻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思维方法。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都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求异”就无所谓“创新”。首先,要鼓励学生敢问、多发问。问题既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所以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多提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其次,应加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训练,在教学中力求摆脱习惯性认识程序的束缚,用“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360千米,需要几小时?”看似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在教师“看谁的解题方法多”一句话激发下,学生思维非常积极,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360÷(120÷3);3×(360÷120);120:3=360:X。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将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再现创新过程,培育创新思维

1、重视教学过程,激励创新思维

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创新的前提。不展现事物的发展变化和思维活动的过程,不仅不能揭示事物的全貌,而且很难激励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被动学习。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教给学生学习和思维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参与学习,使教学内容与大脑中原有的知识经验产生同构,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联系,激励学生创新学习的思维活动。

“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让学生看书上的结论用了不到一分钟。为了让学生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我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首先从不同类型的线入手,观察“直的线”和“曲线”;让学生感性认识“直线、射线、线段”都是“直的线”,接着让学生随着计算机的演示从“能否延长”、“能否度量”、“几个端点”等方面弄清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最后再通过学习教材与找一找、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建构起了新的知识,也掌握了学习、思考的方法。

2、重视多向交流,在多向互动中激活创新思维

学会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也是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提倡的组织方式。从课堂教学改革上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例如我在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时,首先用电脑显示了“小熊买东西”的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列出算式65—23,然后同桌合作学习,探究计算方法。有的学生想出了65—3=62,62—20=42;有的学生用5—3=2,60—20=40,40+2=42;还有的学生大胆尝试用竖式计算……。教学42—28,因为是退位减法,难度增大了,老师采用四人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先让学生摆小棒,引导学生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有的学生模仿前面竖式的做法,有的学生在摆小棒中受到启发,用30—28=2,2+12=14;有的用12—8=4,30—20=10,4+10=14。关键处让学生讨论,难点处让学生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大胆汇报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质疑。两次有层次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求异探索、同思共想、动手操作、互说互议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了展示自己的机会,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格通过相互交流,能够互相影响、互相激励。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科的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自然结合,同时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有趣、有力。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会在教学的惊讶和发现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

第二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小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对思维的抽象性、逻辑性、概括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

一创设情景,激发思维积极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思维的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的基础之上的。数学知识虽然单调枯燥,但蕴含着丰富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因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地去思维。

如在“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应用”教学时,我先出示一道题:“小军最近学习了面积这一单元,他家的一个房间长6米,宽3米,现在要给这房间铺上方砖,每块方砖的面积是9平方分米。爸爸让他计算一下一共需要多少这样的方砖。你能帮助他吗?”学生遇到这种生活中比较熟悉的问题,都积极开动脑筋,这时教师在配合图形加以引导,以唤起学生思维表象,这样的情境创设,巧妙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二、重视数学练习,培养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不依靠常规,寻求变化,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不受现成知识的局限,不受传统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能由已知推导未知,发现新事物,新理论,这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有效的方式。培养发散性思维,主要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独创性。思维的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创新思维出现的概率也越大。数学教学中的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等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有效途径。如:一瓶油,连瓶一共重800克。吃去一半的油,连瓶一起称,还剩550克。空瓶重多少克?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画出线段图,得到如下几种解法:

解法一:

先求半瓶油重:800-550=250(克)

再求一瓶油重:250×2=500(克)

最后求空瓶重:800-500=300(克)

解法二:因为半瓶油和空瓶共重550克,所以从550克里减去半瓶油重,就是空瓶重量。算式是:550-(800-550)=300(克)

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思维变得异常活跃,此时,教师再因势利导,借助线段图,让学生思考800÷2是什么?从而引出第三种解法。

解法三:

先求半瓶油和半个空瓶重量:800÷2=400(克)

再求半瓶油和一个空瓶重量减去半瓶和半个空瓶重量,再乘以2,便得一个空瓶重量,算式是:(550-400)×2=300(克)

学生受到解法三的启发,很快又得到更为巧妙、简捷的解法。

解法四:先求一瓶油和两个空瓶的重量:550×2=1100(克),再减去一瓶油和一个空瓶的重量,即为一个空瓶的重量:1100-800=300(克)

从上面的解题过程可以看出:在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的数和形象的图结合起来,较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再造想象,使学生灵活善思,促进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

三、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学生小组合作,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互助合作,对问题展开讨论,这样人人都有发言的机会,通过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某村挖一条2400米的水渠,前4天挖了全长的40%,还要几天才能完成?一般的解法是:2400÷(2400×40%÷4)—4=6(天),解答后,老师问,如果工作总量变了,你会解吗?如果具体的工作总量没有告诉我们,题目能

解答吗?学生通过讨论思维的闸门纷纷打开,相继列出几种算式:(1)4×〔(1-40%)÷40%〕;(2)4÷〔40%÷(1-40%)〕;(3)1÷(40%÷4)-4(3)4÷40%-4等

小组合作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这种教学形式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时机进行,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1)当题目答案不唯一时;(2)当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3)当问题的涉及的面大,学生回答不全时;(4)当学生的意见不统一时。学生通过讨论说理,让问题越辩越明。课堂教学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学习活动,也是群体的、多向的学习活动,教师应充分把握时机,交流信息,在课堂上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形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激活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新知识和总结新方法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萌发创新意识。

四、鼓励大胆设想,培养独创性思维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出与众不同的优化解法,使学生的思维从求异向创新发展。如: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原计划5小时行完全程,实际提前1小时行完全程。平均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多少千米?

多数学生按常规列式为300÷(5-1)-300÷5,可是有一个学生列式为300÷5÷(5-1)。原来这名学生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进行推理,提前1小时行完全程也就是原计划最后1小时行的路程,在实际中由于每小时都比原计划多走一点而提前在(5-1)小时走完了,原计划1小时的路程也就是(5-1)小时里实际比计划多走的路程。受此影响,有的学生用假设法列式为300÷(5-1)÷5=15(千米)。即如果实际再行1小时,就要多行300÷(5-1)=75(千米),这是在5小时内比原计划共多行的路程,那么每小时比原计划多行75÷5=15(千米)。学生这种思维的独创性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的赞赏,也体验到成功所带来的愉悦。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做到适时适度,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有趣有力,这样小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小结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今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落实数学创新,探索一条真正意义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之路显得十分必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根据数学素质教育的要求,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品质

和谐的教学环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物质教学环境和精神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可以采用黑板报、学习兴趣小组及各种形式的讲座,师生平等对话等形式创造和谐教学气氛。在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精神愉悦,思想轻松,能够启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例如:在题目展现以后,让学生思考后和老师展开讨论。学生发言十分活跃,最后达成共识。对每一位发言的同学老师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它的优点和不足。这样的教学例子还很多。在组织教学时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给学生创造一种展现自我的机会,这不仅可以缩小师生间情感上的距离,还可以起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及健康的心理素质。

我们传统的数学课程及其教学历来是机械单一,过于模式化,缺乏适应性。这千篇一律沉闷的课堂,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很难形成创新思维,这些严重阻碍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记,教师示范例题学生模仿练习的单向信息传递模式,实现由教向学过渡,建立起师生共作的交互式的教学理念,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及时发现学生智慧的闪光点,充分给予赞扬,多鼓励,多表扬,使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能动性,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良好品质的形成。

二、以数学思想作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思想则是贯穿于数学对象中的普遍原则、策略和规律,它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

用数学语言描述的一个数学问题,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果转化为图形语言: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感性化。如果再把图象语言转化为文字语言,则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达到了理性化。这一转化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的理解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力。这一转化过程教师不应把它只当做一个教学过程处理,而应充分地强调它的重要性,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再进行不断的实践,这是一条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记忆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传统的数学教育往往只注重数学的理论性,而忽略了数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数学教学中不应忽略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数学的理论体系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教会学生利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理论及数学的思维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培养学生的数学化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数学思想作指导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无疑能起到积极作用。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值得我们每一个数学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三、注重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解题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的一种有效途径和简洁方法,通过解题过程来展现数学思维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通过分类、归纳、演绎、抽象、概括、联想、一般化、特殊化、分析、综合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再现数学应用中的各种数学思想及数学方法。

一个十分抽象的实际问题,题目展现后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题目的理解,可以设计一些提问:(1)问题中的条件有哪些?(2)结论是什么?(3)关键性的条件及词语是什么?(4)如何把它转化为数学问题?(5)在转化过程中需要设置些什么未知数?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对题目的深入理解,展现了整个思维过程,最终使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使之得以解决。

在解题教学及解题训练中可以通过各种不同题型,培养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严密性及细致性。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需要长期积累循序浙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平时在教学中更多地侧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能一定使大多数学生在不同层次上显示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思维能力。

第四篇: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内容摘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创设情景,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氛围。认真备课,力求在教法上有所创新。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采取“愉快式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保证。关键词: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 愉快教学 开放性问题融洽和谐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神州大地,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具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彻底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是摆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刻不容缓的大事。

前苏联教育学博士赞可夫说过,“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坚持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来看问题,即培养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战斗在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下面就这一问题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夯实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近几年,我在一所乡镇初中担任数学教学工作,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而且学习能力的差距较大,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数学有畏难情绪和厌学情绪,我认为欲对其实施创新教育必先夯实其数学基础。首先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开展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各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抓好基本概念,基本定理的教学;再次要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和年龄特征教给学生记忆数学知识的方法;第四要精选例题、习题,通过严格系统地训练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最后要定期检测,及时反馈及时补救,确保学生“双基”过硬。

二、创设情景,营造学生积极思维的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造成学生的“愤”、“悱”状态,使他们想求明白而不得,想说出来而不能,然后引导他们去找“船”和“桥”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还要求教师要善于提问,提问时,一要考虑适时性,二要考虑针对性,三要考虑启发性。同时要兼顾问题本身的性质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思维特点,既不能“越徂代疱”又不能使大多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

三、认真备课,力求在教法上有所创新。

万物在运动,教育在发展,教师的教法亦必须不断更新。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新颖的教法不仅能吸引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对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多维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认真地备好每一堂课,选择好最适合学生的教法尤其重要。教师备课时,一要备教材,二要备学生。不仅要弄清教材编排体系、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点、知识结构、前后联系,而且要摸清学生的知识底细、智力水平、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出教学的重点、难点、疑点和关键,把握教学的适度点,找准启发的切入点。从而选择出富有创新的、最适合学生的一套完善的教法。

四、抓住机遇,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表现出探索新知识、追求新知识的需求和意向,这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失时机地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

利用“开放性问题”来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在讲完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一节以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同学们,现在你们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出几种测量水池宽度的方案吗?请先画出图形,然后举手发言!”话音刚落,不少的同学就举起了手,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全等三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边的一对相似三角形,有的画出了以水池宽度为斜边的一个直角三角形,这几种方案只要再测量出所需几条线段的长都可以求出水池的宽度,但在实际操

作中,难度不同,于是我又启发学生比较,“上面几种方案,那一种更理想?为什么?”学生通过比较发现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最容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相互交流→比较归纳→得出结果的系列训练,不仅让学生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欲望,调动了学习兴趣,而且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了思维的全面性。

五、采取“愉快式教学”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通过研究性、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应是核心;而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往往取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创新。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愉快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数学。所谓愉快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在轻松愉快、情绪饱满、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的状态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激活神经系统,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实施愉快教学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学校减轻学生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内外大量的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水平的高低,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目的、学习兴趣、爱好、情感、意志力等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事业的成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所激发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

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除生理方面产生较大的变化外,心理方面的变化更会对其成长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在其教学中应利用情感、兴趣、需要等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导学生乐学、爱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情感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最终达到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推动创新思维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保证。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思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诸多人际关系中的主导因素。师生关系好,学生爱老师,就会“爱屋及乌”,爱其所教的学科;师生关系好,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高,就会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教师教给的各种信息就会在学生头脑里出现一种“易接受”的心理优势;师生关系好,学生的崇拜度高,教师的模范言行、治学精神都给学生以感染。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同时,教学中教师亲切和蔼的表情、幽默有趣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自觉实现教学过程中默契配合的最优化。保证了创新思维的有效实施。

总之,只要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地渗透创新意识,并对其进行强化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能够得到有效地培养,从而较快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素质教育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市级论文

初中数学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临泉县城关镇邢塘中学

马居良

第五篇: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培养创新思维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而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本文通过讲述创新思维的来源,让人理解创新思维其实就在身边,只是你没没发现而已。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就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培养创新思维的方法,让人更好地去培养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新思维来源培养

一 创新的来源

(一)交叉学科的开设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交叉的学科,是当今社会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如今的学科是交叉的,学习除了要思考问题之外,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应变。有时考虑医学问题时,我们可以将物理或化学中很基础的问题与之巧妙联系起来,好好分析,认真思考,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而在我们考虑物理或化学问题时,往往都要考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如果忽略,有时就会得到错误的结果,以前所作的努力都会白费。而交叉学科的开设,让我们更广泛地去学习到其他领域的知识,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地开阔,我们的头脑也更好地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学到思考的能力,学到动手能力,学到与人相处的能力。通过交叉学科的学习,我们的思维会得到质的发展,思考能力也会大大的提高,从而对一些问题的探究就不会单单局限于一个方面,我们会联想到各个方面,从不同的地方入手,有时就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就是创新的来源。不拘泥于单个方面地去思考问题,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这是交叉学科带来的好处。因此,重视交叉学科,有时创新的灵感就会浮现。

(二)不同专业的人的交流是产生创新思维的源泉。

我们都有同感,在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人员交流中,会突然打开困尧多时的问题谜团。在交流的时候,也许你什么都没有听进去,但却使你有了一个“想法”,那就已经很有收获了!说白了,这个想法的产生,其实就是在别人交流的刺激下,自己所谓灵感的爆发。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要重新学习一个专业可能很难,但通过不断的交流,就会对这一学科产生进一步的理解,我们的思维也会发生不一样的变化。因此,跟不同专业人员的交流可能是获得创新思维更有效的一种方式方法。

(三)接触新的领域也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刚刚进入一个新坏境,我们一般都会对周围环境特别的关注与好奇。而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我们也会对这个领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正因为好奇,所以才会去接触它,才会去研究它,才会去学习它。经过不断的探究观察与学习,我们就会对这个领域知识得到进一步理解与加深,我们的头脑也会得到充实的知识。有时不断地探究观察与学习就会得到新的发现。

(四)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许多科研课题都是在开题论证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结果,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倾向。在这种情况下,实验结果有时候刚刚和我们预想的结果相反,或出现我们根本就没有预料到的新情况,然而,这很可能才是问题的真实结果。因此,此时千万不要简单的以为这是实验出了错,或者是意外,而应该想到这有可能就是新发现的开始!是创新性发现的苗头!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应该重复实验,确认所谓的“意外”究竟是事物的本来面目还是一些干扰和假相,一旦经实验确信正确,那就可能是很好的一个出发点。重视实验过程中的微小错误,不断地实验,你可能就会得到重大的发现。这也是创新的一个来源。

二 培养创新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并且已经直接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活动。换言之,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应是高校重视的一个课题,也应引起个人的思考。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

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主要环节。而影响人的创造力的强弱,起码有三种因素:其一 是创新意识,即创新的意图、愿望和动机;其二是创造思维能力;其三是各种创造方法和解题策略的掌握。对所学习或研究的事物要有好奇心是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造思维能力和掌握创造方法与策略的推动力的基本。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如果提不出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好奇心包含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追根到底的精神。谁想在茫茫学海中获得成功。就必须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别的天赋,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正如实验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教育学家乌申说:“没有丝毫兴趣的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动力。好奇心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积极思维,并提出新的质疑,自觉地去解决,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因此,有人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而我说好奇心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二)、培养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面。发散思维也称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等,它是指围绕某一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 聚合思维是一种与发散思维相反的思维方式。又称辐合思维、收敛思维、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等。收敛思维要求将多路思维指向某个中心点,以问题为中心,围绕中心组织信息,从不同方面向中心收敛,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人类的创造活动中,既要重视聚合思维的培养,更要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当前,各级学校比较重视求同思维的培

养而忽视求异思维的训练。如有的教师往往按照一张标准答卷给分,而学生也往往按照固有的一个答案回答问题。这样,无形之中使学生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观察力、好奇心、想象力及主动性的发展。通过这种办法培养出来的只能是知识积累型的学生。发散思维本身有不依常规,寻求变异,探索多种答案的特点。具有良好发散思维的人,一般对新事物都很敏感,而且具有回避老一套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所以应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想象。

“疑”是探求知识的起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支点。陆九渊曾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问就要提出来,先不管它的对与错,提出来就证明你学会带着思考去学习,你的思维也会得到发展。没有疑问的学习,是不正常的学习,有疑问而不敢提出来的学习,是不能取得巨大成就的。带着疑问学习,勇于提出疑问,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到我们学到了什么,让我们明白为什么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就会引起我们的求知欲,我们也会不断的思考,不断地探究,我们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提出了疑问,我们还要大胆的想象。这里的想象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展开的想象。大胆的想象,是你不但创新的基础,如果没有大胆的想象,你就不会有创新,勇于想象是造就成功的基石。

参考文献:《创新教育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和应用研究》研究报告中国著名教育家及思想—经典教程百度文库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大全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5篇可选)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摘 要】本文以初中数学教学为研究对象,阐述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内涵及特征的同时,根据数学教学标准及特点,重点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

    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教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新时代下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

    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的论文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开发创造力,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我们时代的要求,而作为教师,更肩负着光荣的使命......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茅塔小学饶楚华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归根结底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时代的要求,促使我们在教学中应重......

    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论文

    当今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在于创造,而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其核心就是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论文

    摘要:国家在关于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数学课程应该致力于不同形式的课程学习,开展各种探究活动,以使学生能从数学中获得乐趣。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也要紧紧跟从国家的指......

    培养中学生物理创新思维论文结题报告

    论文题目 试论建国以来大陆与台湾土地政策之比较 课题来源 科研 课题类别 理论研究 本课题完成情况,包括研究过程,结果,存在的问题等 本文的选题,开题是在我自己查看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