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五篇模版]

时间:2019-05-15 12:32: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第一篇:《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设计理念:

研究性阅读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研究探索的方式来自主地阅读获取和运用的一种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本课时的研读模式主要是:引出研读主题、领悟研读策略、开展研读活动、分享研读成果。立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读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注重全员参与,注重探究过程,注重品读感悟。

课前准备:

1、引领学生看《三国演义》,谈自己喜爱的英雄人物。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

1、运用研读策略,以“东吴以少胜多的原因”为研读专题展开研读活动。

2、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获胜的根本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如何从战役的具体过程中了解以弱胜强的原因。

教学过程 :

一、引出研读主题

1、请用“虽然……却……”或者“虽然……但是……”简单地说说赤壁之战的大概内容。

2、那你此时心中最大的疑问是什么?下面我们就重点研究这个问题。

二、领悟研读策略

1、答案在哪里?那你觉得该怎么研究它?

2、教师总结。

3、出示表格,指导填写时的注意点。

《赤壁之战》研究者:_____________

以少胜多的原因 关键指数 ☆

三、开展研读活动

1、学生自主研读、填写表格;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2、同学合作,交流成果。

四、分享研读成果

板块

一、黄盖:考虑周密,巧妙安排

(1)东吴兵少,抵挡不住80万大军。周瑜自不量力,硬拿鸡蛋去跟石头碰,哪有不失败的!

(2)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1千米了,黄盖叫兵士们把20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20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了曹操的船队。

板块

二、东南风:借风行船,借风烧船

(1)这一天,东南风很急,江面上波浪滔天。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3)黄盖的船离曹操的船队不到1千米了,黄盖叫兵士们把20船芦苇一齐点着,大家上了小船,解了缆绳,让这20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了曹操的船队。

板块

三、曹操:骄傲自大,轻信黄盖。

(1)曹操接到黄盖的信,欢喜得了不得。

(2)曹操笑着说:“黄盖没有失信,果然来投降了。”

五、总结胜利经验

1、看来取得这次战斗的胜利还真不容易!现在谁来帮帮黄盖总结一下胜利的经验?

2、全班交流。

3、总结。

第二篇:赤壁之战第二课时译文

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名词作状语)下,诸葛亮谓刘备曰: 曹操从江陵将要顺着长江向东下,诸葛亮对刘备说: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状语后置)”

“事情很危急,请让我奉命向孙将军求救。”

遂与鲁肃俱诣(yi到……去,引申为拜见)孙权。亮见权于柴桑(状语后置),说权曰: 于是同鲁肃一起去拜见孙权。诸葛亮在柴桑会见到了孙权,劝孙权说: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于)江东,刘豫州收众(于)汉南,与曹操共争天下。

“天下大乱,将军(您)在江东起兵,刘豫州在汉水以南招收兵马,同曹操共同争夺天下。今操芟夷(削平)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现在曹操削平大乱,大致已稳定局面,就(南下)攻破荆州,声威震动天下。

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都是逃的意思)至此,愿将军量力而(连词,表修饰)处之!

英雄没有施展武力的地方,所以刘豫州逃到这里,希望将军估量自己的力量来处理这个局面!

若能以(介词,凭借)吴、越之众与中国(古今异义词)抗衡,不如早(名词作状语)与之绝;

如果能够凭借(江东)吴、越的军队同中原(指曹操)对抗,不如早早地同他断绝关系;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古今异义词,面向北)而事(侍奉,引申为投降)之!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曹操)投降(向北朝拜称臣)呢!

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连词,表转折)内怀犹豫之计,现在将军表面上假托服从(曹操)的名义,然而,内心里却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事急而(连词表转折)不断,祸至无日矣!”

事情紧迫却又不能决断,灾祸到来没有多少时候了!”

权曰:“苟如君言,刘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孙权说:“假如像您所说,刘豫州为什么不就投降曹操呢?”

亮曰:“田横,齐之壮士耳,犹守义不辱;

诸葛亮说:“田横,(不过是)齐国的壮士罢了,还能恪守节义不肯受辱;

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归海。何况刘豫州(是)汉王室的后代,英明才智超过当世,众人仰慕敬重他,像水流入大海一样。

若事之(主谓之间)不济(成功),此乃天也,安能复为之下乎!” 如果大事不能成功,这是天意,怎么能又做曹操的部下呢?”

权勃然曰:“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孙权激怒的说:“我不能拿整个东吴的土地,十万之(1,的2,衬音助词)众,受制于(受……于,表被动)人,吾计决矣!十多万将士,被别人控制,我的主意已经决定了!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除了刘豫州就没有人可以抵挡曹操的了,然而刘豫州刚打了败仗,怎能抵挡这个大的灾难

呢?”

亮曰:“豫州军虽败/于长坂(状语后置句),今战士/还者(定语后置)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诸葛亮说:“刘豫州的军队虽然在长坂坡打了败仗,(但是)现在回来的士兵以及关羽率领的水军精兵有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刘琦集合江夏的士兵也不少于一万人。

曹操之众远来疲敝,闻追豫州,轻骑一百一夜行三百余里,曹操的军队远道而来疲劳不堪,听说追赶刘豫州时,轻装的骑兵一日一夜要行军三百多里,此所谓‘强弩之(的)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这就所说的„强弓的末端到了尽头,力量不能穿透鲁地的薄绢‟啊? 所以兵法很忌讳这种情况

曰‘必蹶(使动用法,使……受挫折)上将军’。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说‘(这种情况)一定会使主帅受挫折(遭到失败)。’况且北方的士兵,不习惯水上作战;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定语后置句),逼(于,表被动,省略了被动词的被动句)兵势耳,非心服也。三个句式:加判断句

加上,归附曹操的荆州百姓,是被兵势逼迫罢了,并不是真心降服。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定语后置句,古代的数词放在名词的后面),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现在将军果真能够命令勇猛的大将统帅数万军队,同时刘豫州协同规划,同心合力,击败曹操的军队是必然的了。

操军破,必北(方位名词作状语)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古今异义词,形势形成)矣。

曹操的军队被打败,一定会向北方撤退,像这样的话那么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增强,三国分立的形势就形成了。

成败之机,在于今日!”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成功和失败的关键,就在今天!‛孙权听了非常高兴,和他下面的官员谋划这件事。

是时曹操遗(wei,送给)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方位名词作状语)指,刘琮束手。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说:‚近来我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军旗向南指(指大军南下),刘琮投降。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状语后置句)。”

现在部署水军八十万多,正要和将军在东吴一同会战。‛

权以(介词,拿)(之)示(给……看)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孙权拿这封信给下面大臣看,没有人不受到震动而改变脸色的。

长史张昭等曰:“曹公,豺虎也,(判断句)挟天子以(连词,表目的,来)征四方,长史张昭等人说:‚曹操是像豺狼猛虎一样凶狠的人,他挟持皇帝来征伐四方,动以朝廷为(做)辞(说辞,借口),今日拒之,事更不顺。动不动拿朝廷的名义做说辞(借口),现在抗拒他,事情更不顺情理。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定语后置),长江也;(判断句)

况且将军可以用来抗拒曹操的优势(主要凭借)是长江;

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现在曹操取得到荆州,完全占有了那个地方,刘表训练的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之)沿江,兼有步兵,各种战船甚至用千来计,曹操全部(都)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再加上还有陆军,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复指代词,指长江之险)矣。水陆两军一起下,这是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同拥有了。

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 然而(双方)优势与力量的多少又不能相提并论。我认为万全的计策不如投降他。‛ 鲁肃独不言。权起更衣(古今异义词),肃追于宇下。

鲁肃独自沉默不说话。孙权起身去厕所,鲁肃追到屋檐下。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置)?”

孙权知他的意思,拉着鲁肃的手说:‚您想要说什么?‛

肃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之)图大事。

鲁肃说:‚我刚才观察大家的议论,(他们)专门想贻误将军,不值得同(他们)谋划大事。今肃可迎操耳,如将军不可也。何(什么)/以(凭)言之(状语后置)?

现在(我)鲁肃可以投降曹操,像将军您就不可以。凭什么说这些呢?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现在我鲁肃投降曹操,曹操会把我鲁肃送回乡里,评定我的名位,犹不失下曹(低级官职)从事,乘犊车,还少不了(让我做一个)低级的从事,(我可以)坐牛车,从(使动用法,使……跟从)吏卒,交游士林,累(积累)官故不失州郡也。使吏卒跟从,和士大夫们交往,多次升官,仍然少不了当个州郡(一类的)长官。

将军迎操,欲安所(哪里)/归(宾语前置)乎?

将军您投降曹操,想要回到哪里呢?

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希望您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张昭)的意见!‛

权叹息曰:“诸人持议,甚失(使动用法,使……失望)孤望。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孙权感叹的说:‚这些人提出的主张,很使我失望。现在你阐明了大计,正同我的想法一样。‛

第三篇: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率领、相持、计策、失信、眺望、波浪滔天、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获胜的原因在于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维能力。

(三)德育目标

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遇事多分析、勤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了解赤壁之战的全过程,并从中归纳出赤壁之战双方胜负的根本原因;理清“火攻”一段的顺序,学习技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二)难点

理清“火攻”全过程的顺序。

(三)疑点

曹操该不该输?为什么?

(四)解决办法

教师通过电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学生自述故事的过程提出疑点,通过讨论来解决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编顺口溜等方式理清“火攻”这一位的顺序。

三、教学步骤

一、了解“认识起点”,据实施教

设计情境,展现已知。

教师出示作战图和人物画像。

启发学生:谁能利用老师提供的作战图和人物画像,把“赤壁之战”向同学们作个简要介绍?

(学生可以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介绍;也可按时间、地点、人物、力量对比、经过、结果的方式介绍。)

二、再读课文,激励学生深究,深入剖析

1.利用兴趣,直入重点。

教师询问:读课文的时候,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

(根据以往对学生的了解,一般学生对“火攻”一仗的过程有兴趣。引导学生在书中找到这一部分,明确阅读范围。)

2.分组活动,自学探究。

教师启发:“火攻”这一仗是分好几步来实施的。请大家好好阅读这部分,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是哪一招?并说出原因。

3.全班交流,各抒己见。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时,将说精彩点和读精彩段相结合,使理解与朗读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4.练习概括,自由创作。

(l)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知道了火攻的每一步都是很精彩的,缺了哪一步都不行,这么好的计策,愿意记住吗?怎么做才容易记呢?(学生可以编顺口溜、编诗歌、概括为词语、编写成短句等。)

(2)让提出办法的学生领头,自由组成创作编写小组进行活动。

(3)交流汇报,互相启发。

(学生口头交流后,教师让学生把自己的创作成果写在黑板上。)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三)升华认识,深化思想

1.教师启发:周瑜以3万人打败曹操80万人,这叫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以少胜多)

2.提出问题,引发辩论。

教师:你们认为曹操该不该输?为什么?请大家展开辩论。

辩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讨论曹操一方为什么不该输,却输了?周瑜一方不可能赢,却赢了?

(四)积累词语,欣赏佳句

1.积累词语。

这篇课文生动地描述了一次伟大的战役,其中运用了不少成语,咱们办一个“成语栏”好不好?同桌合作,找一找,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启发学生:除了课文中现有的成语,也可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的意思概括出成语。(得意忘形、以卵击石、知己知彼、敌众我寡、敌强我弱、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骄兵必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等。)

2.欣赏佳句。

让学生读一个自己最欣赏的句子,说说欣赏的内容和原因。

(五)总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受到什么启发?(一失足而成千古恨;胜败就在转眼间,遇事要多动脑,多思考,多分析。)

赤壁之战围绕着周曹双方胜败的原因这一中心,环环相扣,一步步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生动地描绘下来,以后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也要注意按一定顺序写,这样文章才会条理清楚。

(六)布置作业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完成1.复述《赤壁之战》给爸爸、妈妈听。

2.课后观看《三国演义》影视片或读《三国演义》的其他故事,并总结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四篇:17《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号称”、“计策”、“失信”、“自不量力”、“调兵遣将”、“不计其数”、“丢盔弃甲”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东吴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原因及骄兵必改的道理。能按问题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周瑜的军队用了哪些具体办法打败曹军;按问题阅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1、一张三国时两军地理位置示意图。

2、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提示课题,简介背景,检查预习情况,初读课文,讲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简要复述火攻经过。

第三课时:复述,总结全文,归纳主要内容,做练习题。

教学内容:讲读课文第四至十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通过对《赤壁之战》前面三个自然段的学习,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东吴的周瑜要火攻曹操的原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的后面部分,请同学们打开这篇课文。

二、讲读课文

(一)齐读第四自然段,然后默读、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既然周瑜说火攻是个好主意,马上去火攻就行了呗,为什么还要想个计策呢?(火攻是个好主意,但是由于两军隔江相对,曹操人多势众,防范又很严,强攻是不行的。要火攻就必然要在曹军不防的情况下去接近曹军。怎样才能过江去接近曹军,使曹军不防而攻打曹军?所以必须要想个巧妙的计策,用智谋火攻。)

2、“周瑜听了非常满意,叫他就这么办”。这句话说明什么?“就这么办”是指的什么?“怎么办”这里说没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句话说明周瑜赞同并采纳了黄盖的计策。指按黄盖的计策办。没有写出来的好处:①略写,节省笔墨;②制造悬念,引起兴趣。)

(二)讲读课文5-11自然段。究竟黄盖的计策是什么?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火攻曹军的?(板书:东吴--→火攻--→曹操)请同学们自由小声读一读课文的5-11自然段,看看书中插图,对照课后第3题思考,可用笔在书上划批,也可同桌议论。

1、集体讨论:你认为周瑜火攻曹军是分几步实现的?(从整体入手,指名学生概括回答,并逐一进行五个步骤的板书:黄盖投降、选时北进、兵船在后、点火烧船、周瑜追杀)

2、细读课文,深入讨论周瑜火攻曹军的每一个步骤。

⑴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一步“黄盖假降”。先指名读,然后提问:

①从信中,你们认为黄盖去投降是真的还是假的?曹操认为是真的还是假的?你是从这节的哪句话看出来的?

②曹操“欢喜得了不得”说明了什么?(板书:麻痹轻信)。

③黄盖的这封信为什么会使老谋深算的曹操麻痹轻信呢?(因为黄盖的信是为了促使曹操相信,以便有机会接近曹军,这是经过东吴深思熟虑的,他们精心研究了曹操,抓住了曹操狂妄自大、不可一世、喜欢奉承等弱点。在信中说东吴弱小,不是他的对手,又贬低周瑜而称赞曹操,最后还表示了投降诚意。曹操见黄盖是东吴名将,信内又说得真诚,还说要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这就可增强自己势力,削弱东吴力量,焕散东吴军心。加上他通过探子的情报,盘问送信的人未发现破绽,因此,曹操相信了黄盖的信。)

⑵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二步“选时北进”。

①黄盖取得了曹操的信任,有了接近曹军的机会,那么什么时候北进为好呢?

②为什么要选“东南风很急”这一天呢?说明了什么?(主要是便于从南岸向北岸顺风行船。风大一方面可使船速更快,以免曹操发现问题,便于尽快火攻;一方面可使火燃大,火攻的效果就大,既烧连环船,还能借风吹的力量,烧到岸上兵营,把曹军烧得更惨。说明了东吴是经过周密策划的。)

③曹操有否防备呢?你从课文中什么地方看出?(有防备。曹操亲自到船头查看,有巡逻的兵士,发现情况向曹操报告。)

④当曹操看到挂着“黄”字旗的船向他开来,既然有防范,为啥不出击,还笑呢?他这一笑,与前面的“欢喜”有啥区别?说明了什么?自读曹操笑着说的话,先理解以下词语意思,接着理解句意,然后再回答这道题。“失信”什么意思?

(说话不算话,失去了别人信任。)

“没有失信”呢?(说话算话,得到别人信任。)

“果然”什么意思?(真的,果真,的确,确实)

你是怎样理解曹操说的这句话的?(黄盖说话算话,没有骗我,写信来投降,现在真的就来了。)

然后回答曹操为什么要笑,这个“笑”表示什么,与前面的“欢喜”在心情上有啥区别。

(让学生联系前文理解,前文说曹操接信后,只是“欢喜”,但黄盖还没行动,所以不放心。他站在船头迎风眺望,一方面说明他有警惕,亲自查巡,一方面也说明他在等黄盖带兵士和粮草来投降,心里不踏实。这一天,看见挂着“黄”字旗的船来,就认为黄盖说话算话,果然来投降了,所以“笑”了,这一“笑”说明他放心,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同时,还说明他对黄盖失去了戒备,而深信不疑。由于曹操对黄盖的深信不疑,对东吴北进创造了有利条件,这是东吴精心策划的火攻之计能成功的根本原因。)(板书:深信不疑)

⑶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三步“兵船在后”。

①默读思考,东吴去火攻一共准备了几种船?这几种在火攻中各派什么用场?(在书上勾画批注)二十条大船干什么用?如何点燃?课文为什么不直接写这些船里装的易燃物品,而用“不是„„也不是„„而是„„”这个句式来写出?你明白了什么?(这是针对假降信上的内容来写的,究竟是不是装的兵士和粮草呢?用了“不是”、“也不是”,用“而是”特别强调是装的火攻用的易燃物品。同时,这个句式也暗示着:曹操,你估计错了,你高兴得太早了。让我们明白了黄盖是假投降,真进攻,字里行间还带有幽默讽刺曹操上当了的味道。)用小船干什么?(点火后上小船撤退。)用兵船干什么?(装兵士,追杀敌人。)

②东吴准备得这样充分、周密,当黄盖的船已快速向曹操冲来的情况下,曹操的态度如何?说明了什么?(板书:高兴不防)

⑷学习、讨论计策的第四步“点火烧船”。一方作了如此充分周密的准备,另一方又无防备,此时正是东吴进攻的最好时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请默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结合看文中插图,边看边思考,边注上符号,然后分四人小组讨论,老师巡回。

集体讨论:东吴是怎么火攻的?结果怎么样?可穿插以下的小问题:

①为什么黄盖要在离曹操的船队不到二里时下令点火?(说明连点火的距离也考虑得很具体。因为离得太远烧不到连环船,离近了易被发现,不利火攻。)

②课文中的哪些词句写出了火攻的威力?从这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在书上注上符号。(火攻厉害,东吴的计策很不简单,火攻厉害,风助火势,火助风威。曹操上当惨败)(板书:上当惨败)

⑸学习、讨论计策的第五步“周瑜追杀”

①对逃上岸的曹操,东吴采取的什么办法?(周瑜带兵追杀)。

②不可一世的曹操此时的下场如何?(板书:带兵逃跑)

3、小结提问:凡看过《三国演义》书的同学,都知道曹操在当时是一个不可一世的深通兵法的军事家和足智多谋的政治家,但是,在赤壁这一仗上,他为什么会败在弱小的东吴手下呢?而东吴为什么又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呢?

出示小黑板:

⑴骄兵必败。

⑵东吴必胜原因:观察分析,知己知彼周密策划,麻痹敌人利用时机,攻其弱点紧密配合,攻其不备

4、默读课文,结合板书,简要复述周瑜是怎样按黄盖的计策打败曹军的?(先让自己复述,然后指名复述)

三、启发激励:赤壁之战后,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究竟三国鼎立是怎么回事?在那时还有哪些用兵如神、足智多谋的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如果同学们感兴趣的话,可以找《三国演义》的书来读。

第五篇:ao.ou.iu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铜仁市碧江区瓦屋小学2013——2014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公开课《ao ou iu》教学设计

万芳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ao ou iu及其声母。2.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3.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续。

4.认识“小、爱、吃、鱼、和、牛、草、好”8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5.了解关于小动物的一些知识。【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正确朗读句子和儿歌。【教学难点】

认识8个生字;培养学生礼貌习惯养成。【教学准备】

卡片、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韵母。

1.师:同学们,我们刚认识的字母娃娃ao ou iu今天又来我们班做客了(教师出示字母卡片),你们还认得它们吗?大声叫出他们的名字吧!(全班齐读──抽生读。)

2.给他们标上声调帽子你还能读吗?(卡片出示ao ou iu的四声),大组开火车读。

二、拼读音节,说话训练。

1.小火车开得真好,同学们真能干。听说呀森林爷爷要过生日了,他邀请了许多的动物,你们看,他们都是谁呀?

课件出示四幅图片xiǎo māo抽生读—齐读xiǎo gǒu抽生读—齐读,xiǎo niú抽生读—齐读xiaomǎ抽生读—齐读 2.一共来了几种动物呀?(四种)

3.小动物们到森林爷爷家来做客,要吃晚饭了,森林爷爷不知道它们爱吃什么,你们最聪明了,谁来说说它们最爱吃什么?(小马爱吃草,小牛也爱吃草,就可以说小马和小牛都爱吃草。)(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到底说得对不对呢?

三、学习句子。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9页,这里面就有写小猫、小狗、小马和小牛爱吃什么的一段话。请同学们自己拼拼音读一读每个句子。2.同学们真棒,都手指着,眼睛看着认真的读。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拼一拼读一读。

3.老师把书上的句子打在了大屏幕上。课件出示书上的句子和三幅图片:

xiǎo māo ài chī yú xiǎo gǒu ài chī ròu 小 猫 爱 吃 鱼。小 狗 爱 吃 肉。xiǎo mǎ hé xiǎo niú ài chī cǎo 小 马 和 小 牛 爱 吃 草。

A.谁来把“小猫爱吃鱼。”这句话拼读一下?抽生读──齐读 B.谁来读读小狗爱吃什么?抽生读──齐读 C.最后一句比较长,谁能把它读好?抽生读──齐读

4.要是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谁还会读?(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男女生分别读。)

5.看,什么没有了?同学们还会读吗?去掉拼音读。课件出示: 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肉。小马和小牛爱吃草。(指名读──齐读。)

7.这回小猫吃到了味道鲜美的鱼,小狗吃到了香喷喷的肉,小马和小牛也在青青的草地上吃嫩嫩的草。看到它们吃得多香啊!他们都感谢你们把他们爱吃的东西告诉森林爷爷呢!你们高兴吗?那就再高兴地读读这几句话。师范读──学生读。

8.课外拓展:你还知道其他动物爱吃什么吗?课件出示(熊猫爱吃竹叶,小白兔爱吃胡萝卜,公鸡爱吃虫子„„)。

9.说得真不错,你们了解的动物知识真多。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读这些句子吧。

四、学习生字。

1.这些句子里面有我们这一课要学的生字,如果我把生字朋友请下来,让他们单独站在你面前,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2.课件出示“智慧树”,树上结着带生字苹果,拿出笔来,在文中句子里圈出智慧树上的苹果上的生字,并把音节帽子戴在课文后的生字上,再拼读绳子的音节,认识他们读作什么。

3.(摘苹果游戏)问:生字都认识了吗?老师来考考你们吧!请学生认读智慧树上的苹果上的生字,读对了,就把苹果摘下来。看看谁最棒!。并给这些生字找到朋友——组词,强化生字的词境,进一步理解生字。

4.读熟生字:请学生展示读,男女生赛读,小组比赛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男生女生比赛读──齐读。

小结:其实,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见到这些字,(出示图片)看看图片的哪些字是我们这节课才学过的?你们看,汉字朋友就在我们身边,见到它们的时候,别忘了跟它们打个招呼。

五、学习儿歌。

1.同学们,看你们学得这么开心,公鸡也来和我们打招呼呢?(出示公鸡图)

2.这是一只怎样的公鸡呢?(大屏幕出示儿歌)来读一读这首儿歌吧,答案就藏在儿歌里面呢!(生读)3.儿歌中的红色音节你会拼吗? 课件出示儿歌中的红色音节:yǒu mào jiù hǎo xiào 指名读带读。4.谁会读整首儿歌?指名读。你是怎么学会的?(自己多读拼音学会的„„)学好拼音的用处真大呀,可以帮助我们读书识字呢。5.有多少同学会读这首儿歌?(学生举手)都会读了,真好,谁来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请学生教读)6.自由练读──指生读、评读──齐读。

7.同学们,现在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这只大公鸡这么有礼貌,你们觉得它好不好?(好)①出示“hǎo好”。齐读2遍。

8.大公鸡有礼貌,见了太阳就问好,太阳公公心里美滋滋的,让我们再一起美美的读读吧!(把书拿起来读)9.我们站起来,加上自己的动作拍手读读吧!

10.拓展:大公鸡有礼貌,你是有礼貌的孩子吗?(学学有礼貌的大公鸡向后面的老师们问声好)真是有礼貌的孩子!

你还知道哪些文明礼貌用语呢?(请、你好、谢谢、对不起)真不错,我希望同学们在平时处处都能使用文明用语,做一个有礼貌的孩子!

六、小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带着学生总结。今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老师真为你们骄傲!其实生活中有更多的知识等着你们去发现、探索,快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吧,你会更快乐健康的成长!

下载《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五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赤壁之战》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五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镶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7.4 镶嵌(二) 三维目标 1.进一步研究平面图形的镶嵌. 2.利用多边形的内角和寻找多边形镶嵌的条件. 3.经历探索多边形镶嵌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詹天佑》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2、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3、理解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的方法。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

    泉城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泉城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揣摩品味文本用词造句生动贴切,想象各种泉水的形态和声音,感受作者描绘的真切细致,并有感情地朗读。 2、发现课文二至五自......

    海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海燕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主备人:孙丽霞 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 结合塑造海燕形象的方法。 2、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正面描......

    赤壁之战第一课时译文

    赤壁之战 司马光 初,鲁肃闻刘表卒,言于孙权(状语后置)曰: 当初,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对孙权说: “荆州与国邻接,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荆州与我国相邻接壤,江山险要、坚固,肥沃的土地方圆万......

    草原牧歌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草原牧歌》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并用模唱的方法学唱《银杯》,感受、体验短调歌曲的艺术特点。 2、在学唱中,初步掌握倚音、滑音的演唱方法及知识。 3、欣赏《万马......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日出时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3、学习作者按......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自然之道》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欲出又止”、“踌躇”、“若无其事”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感情朗读、想象说话等语言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