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二地理淮河线测试题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地理淮河线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淮河线测试题
课时: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这句话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秦岭—淮河一线这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2、课本P76活动
3、课本P77活动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竞赛)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拓展)
综上所述: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课本P77)
三、四大地理区域(课本P78活动)
看一看下列山脉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并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课本P79活动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用直线将下列地理事物合理地连接起来。
沙漠广布
东南半壁农耕为主
牧业为主
西北半壁人口众多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
五、作业:
1、完成填充图册P32—342、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没有明显差异的是()
A自然环境B地理景观C居民主食D人种和宗教
3、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小米B.小麦C.高粱D.水稻
4、下列哪条线不是秦岭—淮河线经过的地方()
A.800mm年降水量线B.一月0℃等温线
C.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5、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类型是()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亚寒带针叶林
6、下列河流中,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闽江
7、读面四大分区图,表示西北地区的是哪个字母?
()
初中频道
第二篇:初中地理 秦岭-淮河线 巩固练习
秦岭—淮河线
巩固练习
1.我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经过()
A.秦岭—淮河线
B.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
C.黑河—腾冲线
D.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
2.“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理界线是()
A.大兴安岭
B.秦岭-淮河
C.长江
D.南岭
3.有关秦岭—淮河一线,说法错误的是()
A.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C.热带与北温带的分界线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4.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①1月0℃等温线
②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③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④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⑤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⑥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5.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界线南北环境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的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的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的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的典型植被的热带雨林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6-8题
6.读图判断,秦岭淮河线大致是哪两大地区的分界线()
A.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C.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D.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7.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下列界线与它大体相一致的是()
A.暖温带和中温带的界线
B.年平均气温0℃等温线
C.800mm年等降水量线
D.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
8.秦岭淮河线以北和以南的河流相比,北方河流最显著的特点是()
A.水量丰富
B.含沙量更小
C.汛期更长
D.有结冰期
【参考答案】
1.A
2.B
3.C
4.C
5.A
6.B
7.C
8.D
第三篇:初二地理暑假作业测试题
1.长江沿江地带自西向东穿过的地形区为()
①云贵高原②长江中下游平原③四川盆地
A.①③②B.③①②C.②③D.①③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范围。长江沿江地带东起上海,西至四川省攀枝花,东西延绵3000多千米。自西向东主要依次穿过云贵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
2.(湖南邵阳中考,27)人们常用“三湘四水”来泛指湖南,其中“四水”是指()
A.湘江、资水、沅江、澧水B.长江、黄河、珠江、沅江
C.湘江、资水、长江、黄河D.沅江、黑龙江、澜沧江、澧水
答案:A
解析: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洞庭湖北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
3.长江沿江城市得以建立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是()
A.肥沃的土壤B.繁茂的植被
C.长江D.宜人的气候
答案:C
解析:依托长江便利的航运和丰富的水资源,长江沿江城市不断发展前进,长江是沿江城市得以形成和不断发展的生命线。
4.通过河运与铁路运输,目前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影响不到的地方有()
A.广东B.黑龙江C.新疆D.海南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长江沿江地带的辐射方向。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辐射方向是向南和向北,新疆不在辐射范围内。
5.有关长江沿江地带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武汉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B.马鞍山、攀枝花是著名的汽车工业基地
C.是我国高度发达的轻工业地带
D.上海、南京、武汉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长江沿江地带工业发展的特点。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沪宁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马鞍山、攀枝花是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
6.在长江沿江地带有三个城市号称“三大火炉”,下列不属于“三大火炉”的是()
A.重庆B.武汉C.南京D.上海
答案:D
7.长江沿岸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自然灾害有()
①水土流失②洪涝灾害③旱灾④酸雨⑤土壤退化,土地肥力下降⑥水污染⑦沙尘暴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⑥D.①③④⑥
答案:C
8.下列铁路干线中,与长江干流不相交的是()
A.京广线B.京沪线C.京九线D.京哈线
答案:D
9.读“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一年当中,武汉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A.5月份B.6月份C.7月份D.8月份
(2)武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解析:本题考查长江沿江地带城市的气候特征。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判读武汉各月平均气温和各月降水量,降水量最多的是6月份,7月气温达30℃左右,冬季气温在0℃以上,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1)B(2)B
10.下面关于长江沿岸地带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A.在上游发展内河航运业
B.在中下游大力发展水电业
C.在长江沿线大力发展旅游业
D.在上游发展淡水养殖业
答案: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长江沿江地带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情况。长江上游水流湍急,河道较窄,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业;中下游落差小,河道变宽,不能发展水电业;长江沿线有大量的自然、人文景观,可大力发展旅游业;上游河道窄、流速快,不利于发展淡水养殖业。所以正确答案应为C项。
11.我国正在营造的规模巨大的林业生态系统——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最主要的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C.减弱噪音,美化环境D.吸烟滞尘,防治酸雨
答案:A
解析:四项都是森林的生态作用,但在解答此题时,要注意题干中该林业生态系统的背景——“长江中上游地区”和“最主要的作用”几个字。长江沿江地带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的最主要的作用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所以本题正确答案应为A项。
12.把下面的工业基地与其主要的工业部门用直线连接起来。
A.宜昌、重庆为中心的工业基地a.钢铁、轻纺工业
B.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带b.电力、冶金等工业
C.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工业基地c.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D.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d.钢铁、煤炭工业
答案:A—bB—aC—dD—c
13.关注发展:读“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沪宁杭地区主要的工业城市有_____________、南京、_____________。
(2)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____________,该中心拥有的工业部门包括机械工业、_____________工业、_____________工业、电子工业、_____________工业等;经过不断的调整与发展,该基地已演变成为以信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_____________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
(3)列举该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
初二年级地理暑假作业测试题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相关内容请点击查看初二地理暑假作业栏目页!
暑假来了,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小编整理了这篇初中八年级地理暑假作业2014,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综合题:(本题有26个小题,共52分)
19.请读下图,完成以下问题:(42分)
(1)A是________工程。将滦河水跨流域引入_________水系,结束了天津人民喝咸水的历史。
(2)B是__________工程,引黄河中游的水进入________上游和大同,以解决山西省缺水问题。
(3)C是__________工程,引黄河下游的水入_________市,解决了旅游城市常年缺水的问题。
(4)D是___________工程,引滦河上游的水进入____________市,解决了工业城市缺水的问题。
(5)南水北调工程有3条计划路线:E是_________。在江苏__________市计划把长江水抽进_________,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__________后,向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__________市。F是____________,首先把__________水库的水引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_________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入汉江。G是________,计划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_________上游,补充西北地区的水源。
20.查找资料,完成问题: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有何积极意义?(8分)
21.请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西电东送是把西部地区的电,输送到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地区、___________地区。
(2)实施西电东送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篇:初二地理会考午读测试题
6月4日午读测试题
特别说明:1~3题为单选,4~10为双项选择题,答对6个为合格;错4题或以上的为不合格。
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因为()
A.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B.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
C.太阳和星星都围绕地球转D.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2.拉丁美洲面积最大、经济最发达,属于“金砖五国”之一的国家是()
A.巴西B.墨西哥C.美国D.加拿大
3.目前,地球总人口已超过70亿,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有()
①粮食不足 ②交通拥挤 ③住房紧张 ④人口老龄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下列有关各大洲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地势西高东低B.欧洲是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
C.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D.南极洲是跨纬度最多的大洲
5.为了节约用水,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A.发展钢铁冶炼产业B.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C.实行有价使用水资源的政策D.开采地下水
6.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正确的是()
A.航运发达B.地狭人稠
C.填海造陆现象普遍D.以旅游博彩业为经济支柱
7.下列关于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B.各民族居住地 相互交错,分布不均匀
C.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D.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藏族
8.下列山脉中,与秦岭走向不同的是()..
A.天山B.大兴安岭C.阿尔泰山D.南岭
9.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云贵高原-地形崎岖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10.冬末春初,我国北方经常会发生沙尘暴,要治理这些沙尘暴应采取()措施。
A.将草地建设成建筑用地B.禁止过度放牧
C.退耕还林还草D.大量往外地移民
第五篇:人教版初二下地理暑假作业测试题
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据此回答1~4题
1.与北京市接壤的省、市是()
A.河北省、辽宁省B.河北省、天津市
C.天津市、河南省D.河北省、山东省
2.下列哪些思想或举措有利于北京古城的保护()
A.在市中心大力兴建立交桥、快速环线疏导交通堵塞
B.拆除四合院,修建高层建筑,享受新的生活
C.拆除北京古城墙,扩大城市规模建设
D.不能让四合院或胡同完全被现代商业楼、住宅小区和道路所取代
3.北京的城市用水最主要来自()
A.官厅水库B.密云水库C.十三陵水库D.怀柔水库
4.北京以高科技工业而闻名于世的地方是()
A.昌平B.石景山C.长辛店D.中关村
2008年8月15日至31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根据北京的特点,据此完成5~6题。
5.此时,北京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B.寒冷干燥C.秋高气爽D.炎热干燥
6.为迎接奥运会,北京政府大力推广学习英语的活动,其原因是()
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英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D.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7.下列不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是()
A.颐和园 B.故宫C.天坛D.秦始皇陵
8.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是()
A.高架屋 B.四合院C.竹楼D.蒙古包
9.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
A.故宫B.天坛C.雍和宫D.颐和园
10.关于现代北京市路网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状B.放射状C.方格状D.环状和放射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