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无名英烈同样应该被我们记起教学反思
国庆之后,为了让学生心中的爱国之火燃得更旺,依然要求学生出一期以爱国为主题的黑板报。“爱国诗歌”这个版块,学生抄写了大诗人杜甫的《春望》。这首诗,几乎是妇孺皆知,再现在黑板上,已经没有必要了。我想,板报上的诗歌内容既要不被学生熟知,又要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更要让人读了之后血脉贲张。虽然我绞尽脑汁,但一无所获。
“书到用时方恨少”,正暗自责备自己胸无点墨的时候,忽然,脑中灵光一闪,不禁吟诵起来:“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原为祖国捐。英雄抛碧血,化为红杜鹃。丈夫一死耳,羞杀狗汉奸。”我连忙把这首诗工工整整地书写在黑板上。再问学生,学生纷纷表示没有读过,更不知道作者是谁了。
我也忽然感到脸红。“陈辉”,这个时候我才把你记起,我的学生也不了解你。学生心中的英雄全是从课本或者电视上知道的——雨来、王二小、黄继光、董存瑞……谁知道你是个抗日英雄,谁知道你牺牲的时候年仅二十五岁呢?又有多少人读过你站在烈士坟前随口吟诵的这首足以让人热血沸腾的诗歌呢?
我们常说,“烈士的鲜血不会白流。”当我们连烈士的英名、烈士的英勇事迹都不了解的时候,如何继承烈士的遗志呢?如何告慰烈士的英灵呢?如果不是课本,我们的孩子恐怕连黄继光都不了解。
“岳飞”,我们知道;“郑成功”我们也知道。但我想说,像陈辉这样的无名英烈,我们同样应该把他记起。
第二篇: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的教学反思
以前听到九一一事,我们的学生说“活该,真好”;现在看到日本地震了,我们学生说“早就该闹,闹大点才好呢”;当我们讲到萧红的小说,读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学生说“都是封建礼教惹的祸”;而学生们讨论起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大家又都异口同声地说她婆婆“愚昧、麻木、无知”
好像我们的孩子并没有说错什么,听着似乎也合理正常。因为孩子们学习的东西似乎总在说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不友好;日本人侵华惹下滔天罪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信你看在一些乡下还常常看到小孩子在墙上写的骂某某人“日本大王八”之类的话。而对于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她更像是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同党,甚至就是鲁四老爷的妻子四婶了,所以,学生就理所当然地会说:封建礼教害死了小团圆媳妇。
当我们接着问学生: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怎么愚昧?怎么无知?怎么麻木了?我们的学生很多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说:我感觉是。再问,学生说:在封建社会,人们就是这样的。
一个学生在谈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时,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婆婆太吝啬,太残忍,太无情,也太不爱她自己这个小团圆媳妇了。结果大家讨论后发现,她婆婆一点也不吝啬,自己得了病一吊钱都舍不得花,哪怕是病得要死;而对于自己的小团圆媳妇,她为她花了好一千多吊钱。这说明婆婆太不吝啬,太有情了,太爱自己的这个小团圆媳妇了。可是她为什么这么爱自己的小团圆媳妇,却把她爱死了呢?因为她不懂医学,不懂科学,所以说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思想才愚昧;又因为愚昧,所以才导致精神上的麻木;又因为麻木,所以才显得小团圆媳妇婆婆行为的冷酷与无情。
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我们的孩子能回答出结果,但这个结果只是他们以前背过的概念与套话,孩子们并不一定了解,更别提是理解了。我们时常是单独灌输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孩子被动地接受了我们的结果,但他们并没有认识与理解,甚至没有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作用。说到作用,可能让很多孩子体会到了记住某些套话、空话甚至大话倒似乎很有用,可以得到一些人的赞同。所以你不理解时,学习学习这些结论的话,似乎只要一张口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赞成;但这个结果究竟是否是合理的或正确的,他们是没有思考与辨别能力的。正像我们开头提到一些学生对待美国或日本的态度与行为。
要改变今天我们孩子创新思维与想象思维世界倒数第一的地位,最重的是改变我们孩子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孩子的思维品质。我想,这应该是我们现在要好好考虑的一事情。
第三篇: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文/玉川芜茗
以前听到九一一事件,我们的学生说“活该,真好”;现在看到日本地震了,我们学生说“早就该闹,闹大点才好呢”;当我们讲到萧红的小说,读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学生说“都是封建礼教惹的祸”;而学生们讨论起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来,大家又都异口同声地说她婆婆“愚昧、麻木、无知”.好像我们的孩子并没有说错什么,听着似乎也合理正常。因为孩子们学习的东西似乎总在说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不友好;日本人侵华惹下滔天罪行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信你看在一些乡下还常常看到小孩子在墙上写的骂某某人“小日本大王八”之类的话。而对于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她更像是鲁迅小说中鲁四老爷的同党,甚至就是鲁四老爷的妻子四婶了,所以,学生就理所当然地会说:封建礼教害死了小团圆媳妇。
当我们接着问学生: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怎么愚昧?怎么无知?怎么麻木了?我们的学生很多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我感觉是。再问,学生说:在封建社会,人们就是这样的。
一个学生在谈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时,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婆婆太吝啬,太残忍,太无情,也太不爱她自己这个小团圆媳妇了。结果大家讨论后发现,她婆婆一点也不吝啬,自己得了病一吊钱都舍不得花,哪怕是病得要死;而对于自己的小团圆媳妇,她为她花了好一千多吊钱。这说明婆婆太不吝啬,太有情了,太爱自己的这个小团圆媳妇了。可是她为什么这么爱自己的小团圆媳妇,却把她爱死了呢?因为她不懂医学,不懂科学,所以说无知;因为无知,所以思想才愚昧;又因为愚昧,所以才导致精神上的麻木;又因为麻木,所以才显得小团圆媳妇婆婆行为的冷酷与无情。
通过这个过程,我发现我们的孩子能回答出结果,但这个结果只是他们以前背过的概念与套话,孩子们并不一定了解,更别提是理解了。我们时常是单独灌输给孩子的东西太多了,孩子被动地接受了我们的结果,但他们并没有认识与理解,甚至没有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与作用。说到作用,可能让很多孩子体会到了记住某些套话、空话甚至大话倒似乎很有用,可以得到一些人的赞同。所以你不理解时,学习学习这些结论的话,似乎只要一张口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赞成;但这个结果究竟是否是合理的或正确的,他们是没有思考与辨别能力的。正像我们开头提到一些学生对待美国或日本的态度与行为。
要改变今天我们孩子创新思维与想象思维世界倒数第一的地位,最重的是改变我们孩子的思维方式,提升我们孩子的思维品质。我想,这应该是我们现在要好好考虑的一件事情。
第四篇:《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教学反思
一 课堂亮点
1、分利用教材这一课程资源,结合大量图片、素材,通过问题的设置、分析、解决,教学目标达成较好。
2、在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下,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就课本问题进行探究、讨论学习,引导学生掌握了解课本内容。
3、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中学生普遍存在不爱护自己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进行教育。这实际上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很好的渗透了德育。
4、在分析案例中,我对中学生提出了“见义智为”的观点,这对中学生“见义勇为”是一个非常现实、理智的驳斥。
二 课堂欠缺之处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的生回答进行评价,错误的地方要指出,好的地方要表扬、鼓励,提高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要对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但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做的较少,而是自己说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3、教学中教学重点不是很突出
4、在最后一个救人的教学案例中,我没有对其深层次原因联系到课本重点上,比如钟平、黄晓芳的行为就是课本所说即“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又“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而另外两人,一个过分行使生命健康而不关注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另一个关爱他人生命健康权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果教师对其总结,就可以点明并突出本课的重点,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利用思想品德学科独特优势,敏锐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
第五篇:《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反思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是人教版初中思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本框是第三课的落脚点,主要说明了应积极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担负起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义务,在全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设计在结构上打破了教科书原有的体系模式,先引导学生发现“人具有社会性”,激发学生对生命健康的热爱;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效果,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情感驱动的方式组织教与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于体验中感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课在课堂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提问后,教师没有及时对学生回答进行评价,错误的地方要指出,好的地方要表扬、鼓励,提高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要对其回答的内容进行总结,自然引导到下一个问题,但我在这一教学环节中做的较少,而是自己说出下一个教学内容。
3、在最后一个救人的教学案例中,我没有对其行为的深层次原因联系到课本重点上。比如,钟平、黄晓芳的行为就是课本上所说即“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又“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的具体表现。而另外两人,一个过分的行使生命健康权而不关注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一个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而不顾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如果教师对其进行总结,就可以点明并突出课本重点,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4、课后作业没有得到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