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

时间:2019-05-15 12:29: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

第一篇: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

【摘要】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以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自学习惯三方面入手,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学习兴趣;自学方法;习惯养成“终身学习”已成为世界发展之势。作为农村小学的学生,本身在学校所获得知识就有限,加上社会知识的贫乏、家庭教育的空白,想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已远远不能满足时代需求。因此,我们新时期的教师不能只是“授之以鱼”,更应该“授之以渔”。按照国家素质教育大纲要求,让学生掌握必备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为学生走上“终身学习”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至高境界。针对小学生年龄小、见识少、能力低的特点,离开了我们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是很难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小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会儿童去使用工具,一个人在他的一生中就是借助这个工具去掌握知识的。”

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要培养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授以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自学习惯三方面入手,方能取得良好效果。

1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最大动力。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好语文的重要性:它是今后学生文科甚至理科学习的基础。有了扎实的语文功底,以后才能有在学校出类拔萃,事业有成的机会。其次要使学生明白“先苦后甜”的道理。学习本身是一个艰辛而枯燥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意志力和自我控制力。在开学初,我让学生制定除老师安排以外的学习计划,按自己的需求,自主安排学习内容,让他们有了明显可以量化的学习目标。

在以后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检查、反思,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获得自主学习的快乐,效果显著。然后在班上通过平时表现和阶段性测试,对优异者以“贴小红旗”的方式树立学习榜样,鼓励学困生向优生学习,形成结对学习的良好氛围。最后对学生语文学习上的点滴进步,我都及时发现、适时表扬,让学生在自己的闪光点中激发学习兴趣。

2授以有效的学习方法

2.1课前有效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备好课,而且要具体指导好学生的课前预习。首先要求学生课前认真阅读,务必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思考,对难懂的字词句段及时划出,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要求学生及时借助工具书、参考书,对查出的字词结合文章活学活用来读通读懂课文。然后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的重点字、词、句、段、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在草稿本上进行逐一批注。这样有利在老师的讲授中自我检查,从而查漏补缺,加深理解。

2.2上课时,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针对问题的难易,让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并及时对预习效果进行点评,在激励中让预习习惯得到有效保持。

2.3课后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语文的学习重在理解,而学生理解的对错、深浅,必须通过作业来检验。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极为重要,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进行监督、检查。严惩抄袭、杜绝抄袭,才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在作文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打草稿再自己修改后请作文写好的同学修改,最后交上来的正式作文质量明显比一笔上账的要好得多。

3让自学习惯成自然

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大多数学生都掌握了自学的学习方法,但因种种原因,天长日久就又回到被动学习的老路上去了。我们教师不能只顾传授知识而坐视不管。新课程大纲中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独立完成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我作为六年级的语文任课教师,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在培养和巩固学生自学习惯上采取了以下措施:

3.1在上课时,先指名学生读文检查他是否预习读过课文,并及时给予口头点评。然后针对不同学生,根据授课进度提出不同问题进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如生字的读音、部首、结构、形近字、组词等对学困生提问或调板;对近义词、反义词让全班学生举手回答;对重点句子理解、归纳段意、总结中心,让中上游学生回答并互相补充,达到完整为止。当然,对于这些提问必须在杜绝查看参考书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坏,不足之处及时得到补充,继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做到持之以恒的提问检查,学生就会把自学习惯视为自然之事。

3.2平时充分利用语文尖子的榜样作用,推选他们为“小老师”。在自己学好的同时,帮助和监督其他同学独立完成作业和背诵课文中的重要内容。教师每天询问“小老师”有关其他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做好的及时表扬,做得差的严厉批评和教育,督促他养成自学习惯。

3.3对于每次检测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表扬优异成绩保持者和进步生,并在学习园地的“心愿树”上贴上自制的小红旗,激励后进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及时询问和教育退步生,查出问题的根源,让优生和进步生帮扶,教给其有效的自学方法。使学困生在不断改进中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逐步缩小与优生的差距。

总之,我们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给他们自学的方法,让它形成习惯,得到长久保持,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相信每位学生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那才是一辈子的财富。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将受益匪浅。让我们为了孩子,为了达到教育的至高境界而努力奋斗吧!

参考文献

岳峻峰;浅论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第二篇: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论初中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

论初中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不少老师都在苦苦探索着的。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是值得研究的。自主学习是合作与探究的前提,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产生实质性变化的基础。因而,能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能否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语文教学改革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改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然而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

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出与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2、学生学习被动,“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3、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差。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那么,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初中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与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掌握学习方法。

一、引导学生认识自主性学习

自主性所反映的是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

自主性一方面表现为对活动对象、活动过程的支配与控制权力;另一方面表现为个人对自身行为的支配、调节和控制过程的支配与控制能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具有独立的主人公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探索知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它不可能自然生成。而在教学中,要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既要实行教学民主,作到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的权利,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使学习成为目标明确、氛围愉悦、人人投入、个个实践、生动活泼、省时高效的学习。我们既反对“教师牵着学生走”,也反对“教师跟着学生走”。在教学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参与者、促进者,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清静无为”。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化自主学习动机

激发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前提。自主学习摒弃了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被动模仿”的做法,这有利于燃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但要使学生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感兴趣是必需的。1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原则,常源于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发生强烈的兴趣。”他很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学习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良好的学习兴趣能调整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及积极性。实践告诉我们,学生在有兴趣的情况下,对学习的注意力最集中,最易于接受新知识且获得的新知识牢固,思维也活跃、敏捷。

情绪心理学家利泊认为:“宽松和生动活泼的气氛,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动。”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学习知识相联系的气氛中去,使之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首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良好氛围,形成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激励、指导与帮助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其次,要创设为理解各类学习主题所需要的,而学生现在欠缺的接近真实经验的情境。如古代情境、直观情境、自然情境和社会情境等。再次,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概念之间联系的情景,如问题情境,情感情境,过程情境等。这些都旨在抛砖引玉,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探索,激发学习兴趣

三、注重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性学习并非一种简单的学习方式,更是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学习兴趣的浓厚,学习自主性的发挥,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同的教学内容,好的教师能把一堂课上的生动活泼,不好的教师将把课堂变成一潭死水,这就是教学方法问题。也是教育的科学性与教学的艺术性的问题。

1.明确任务,加强常规训练

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明确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自觉、自主地进行学习。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课堂就成一盘散沙,自主成了漫无边际的自由。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才能使学生进行有意学习,并且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及情趣状态,积极地参与学习。新课标倡导“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提高。”假如把语文素养比做一座大厦,由三维目标构成,知识与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

要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常规的语文训练是必备的。像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堂上有重点地记笔记、用普通话回答问题、阅读课文时随时查字典、词典、看书要圈点勾画、作文首先要构思,其次列提纲,最后写正文。这些极平常的训练,都不能忽视。语文没有点滴的积累是不可能学好的。

2、优化评价方式,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新课程评价方式弱化过去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关注与促用。随着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形式增多,适时评价也变得频繁。但有些鼓励显得过犹不及,只要有疑问,便开始讨论,然后交流。学生只要站起来发言,老师一概予以肯定表扬,整个课堂一片叫好。这种泛滥成灾的表扬,背后却是学生思维的肤浅和低效。

我们需要的是理性和有实效的评价。评价主体应是互动的: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评价方式应是动态化的:口头的、书面的、物质性的;评价内容应是多元化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思想品德等等;评价的功能是多样的。只有这种以人为本,关注个体和谐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才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关注学习结果,培养学生自主思维方式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谓“授之以渔”。在考试的指挥下,为提高学生的渔技,老师们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捕的是什么鱼呢?是分数之鱼!阅读,2

老师源源不断地输送阅读方法;本来是供学生自由发挥、自由言论的主观开放题,也有老师按照几种文体的不同,总结出了固定的回答模式;作文,老师口干舌燥地列出了创新的招数,学生的作文已在老师的设置下陷入了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看似新颖的形式,掩饰不了内容的苍白无力。表面上的自主学习却掩盖着学生的被动与滥竽充数。

语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文化的构成。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陶冶人性、建构灵魂,促进生命个体整体生成的过程。又怎是一个“渔技”了得?更不应该钓的只是“分数之鱼”,钓的而是生命的成长、人格形成、个性发展。要钓到这些,光靠“渔技”是不行,而是自主思维的形成,在“钓鱼”中陶冶情操、心智与灵魂,形成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如何实现自主思维的形成:

1、学生走出情境,实现知识迁移

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或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和迁移。教师要树立“为迁移而教”的意识,要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思维方式。要使学生会迁移,教学中就必需有知识的衔接。教学中的衔接不单单是指教材知识间的,更是教学过程、思维过程之间的。语文教材之间本身就有着紧密的联系与衔接,新课标的分段目标也是以这种关联为纽带的。而且语文新课程标单独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重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重视语文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2、自我评价与反馈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完成了某一知识的学习,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都有了一定的认识,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和信息反馈,从而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真正善于学习、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学习的三个层次,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合作、探究的关系,可以是并列,也可以是层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既是改革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由之路,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但不管如何,自主学习的基础地位是不能动摇的。合作、探究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需要观念的转变,需要过程,解放课堂,建立新课堂的道路是漫长的,需要所有教师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否则便是空中楼阁,虚无飘渺。

第三篇:小学生良好语文自学习惯培养的实验研究报告

语文教学中对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报告

昆山市蓬朗中心小学校顾永解

一、问题的提出:

1、时代的召唤

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但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就成为了“人才”吗?书本上的知识只是知识大海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学生要成为真正的“高才”,必须在课外自主学习、积累大量的知识,并学以致用,那样才能超越老师,超越前人,才能“青出于蓝胜于蓝”,国家才有竞争力,才有希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是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的召唤。

2、自身的需要

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想方设法去适应这个社会,如果你无法适应,就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而要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已经有这种感觉,一不学习就会落后,就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现在一直在提倡“终生学习”,而终生学习是须要每个人有自觉性的,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这就需要人们有良好的、自觉的学习习惯。因此,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看,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比教他们一些知识显得更为重要。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概念的界定: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行为进行有意识的自我选择,自我支配和自我监控,能从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本次主要结合语文学科对小学生语文学习方面的这种自觉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三、研究的目的:

通过实验研究,寻找培养学生良好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在校内能够认真积极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课外在自觉完成课外作业的基础上,能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积累课外的知识、技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总之,通过实验,教师要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要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尽可能培养学生良好语文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在思想上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在思想上、行为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的对象、时间、方法:

1、研究的对象:我校2002级(1)班学生50人。〖当年四(1)班〗

2、研究的时间:2005年9月~2007年6月。

3、研究的方法: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综合分析法等。

五、研究的步骤:

(一)前期工作(2005年9月上中旬)

对实验班的学生做一个自学习惯方面的调查,完成课题实施的计划。

(二)实施阶段(2005年9月下旬~2007年5月)

根据实施的方案,对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在实施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实施的方案,以取得更佳的实施效果。

(三)总结阶段(2007年6月)

对学生的自学状况作一些调查,与实施前进行对比,撰写实验论文进行总结。

六、研究的措施和过程:

1、2005年9月作一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老师按照正常的教学,随机抽查连续四次的课堂作业、连续四次的课外作业、连续四次的课文预习情况以及连续四次的默写词语情况(见表1)。总体来看,学生缺乏良好的作业检查习惯,作业错误比较多,有部分学生回家作业不肯做,或者能拖则拖,自觉学习的习惯总体不够理想。

2、2005年9月下旬开始制定实施的方案。制定一张学生学习状况记录卡(见表2)。分别用“☆”和“×”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学生每次默写得100分、作文(或小练笔)得“优☆”、作业得“优☆”,分别记上一颗“☆”、小测试90分以上95分以上分别记上一颗和两颗“☆”,相反如果学生作业不做、默写不合格、作业马虎等不好表现都会视情况被记上不同个数的“×”,两个星期计算一次,一个“×”与一颗“☆”可以相抵消。教师根据再学生的实际记录情况,给学生发放四种不同级别的卡(见表3)。三颗“☆”及以上为“一级信用卡”,三颗“☆”以下但没有“×”为“二级信用卡”,有“×”但不满四个“×”为“还需努力”,四个“×”及以上为“警告”。把卡插在学习园地的一栏中,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得卡情况。

3、信誉卡是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直接体现,更多体现在学习的态度上。

所以每次布置课堂作业和回家作业,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信誉卡获得情况来定,如:抄写词语,根据信誉卡级别分别抄写1、2、3、4遍。对表现好,信誉高的学生,有的可以免查。这样好的学生就不必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重复机械劳动中,他们可以做一些提高题,或者教师让他们看课外书,而差的学生就相应多做一些基础题,这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体现差异性教学。

4、对于不做回家作业的学生,教师不仅要给他们记“×”,而且还要以1.5倍补做,凡是回家作业有抄写错误的将重做,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一般不多,但要求非常高,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默写不合格的,除了记“×”,还要抄写和重默过关。对于字迹差的学生,教师除了给他记一个“×”,还给他一张练字卡(见表4),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总之,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措施,要让学生觉得:我平时自觉一点,认真一点,那么我的作业就会少一点,学习就更轻松一点,如果我平时学习不认真,不自觉,那么我就可能会做更多的作业,学习也许就会更累。

5、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实施的具体实际情况,作了一些实施方案上的调整。起先一周换一次卡,太麻烦,后来才改为两周换一次卡,比较恰当。2007年5月,开始对学生的自学状况进行调查分析,随机抽查连续四次的课堂作业、连续四次的课外作业、连续四次的课文预习情况以及连续四次的默写词语情况(见表1)与实施前进行对比,并写好实验的报告。

七、研究的结果分析:

1、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比较高。因为信誉卡直接反映一名学生的语文学习状况,是他们的一种“信誉”,也是一种“荣誉”,所以大部分学生都想得到“一级信誉卡”,因此平时的学习相对以前来讲更加认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相对比较浓厚。

2、作业检查的习惯明显好转。原来作业的错误率比较高,作业、考试经常有学生漏题不做,并不是学生不会做,而是缺乏做后认真检查的习惯,通过一些手段方法的实施,现在学生做完作业后基本会认真检查,所以作业的正确率比较高(见表1),漏做题目的现象极少。

3、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原来默写的错误率比较高,现在学生知道明天要默写,与其被打上“×”还要抄写重默,不如回家后先自己默写一遍,所以现在默写的正确率较高。目前不背书、不预习课文的学生也极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总体上有很大的提高(见表1)。刚开始实施时,信誉卡发放的比例“一级”约30%,“二级”约35%,“还需努力”约25%,“警告”约10%,目前的发放比例依次为:50%、30%、15%、5%左右。

八、问题和思考:

1、根据学生的信誉卡来布置作业,造成了越好的学生作业越少,越差的学生作业越多,好的学生可以看课外书,差的学生作业做不完,对好学生是一种解放,但对差生来讲,有时似乎有点恶性循环的现象,所以教师要恰当把握一个度,要控制在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2、教师平时的各项记录是比较麻烦的,教师平时必须做一个有心人,并且要有毅力,自己必须要持之以恒,否则实验难以进行到底。

2、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完全能够形成的,实验虽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并不表示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已经形成,因为学生的这些自学表现,还是在老师的“压力”下进行的。如果没有老师的这些“监督”,学生能够这样自觉学习吗?所以,要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仍需要每一个教师不断努力、不断总结、不断反思、不断探索,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表1四(1)班语文学习现状调查对比统计表

表2四(1)班语文学习状况记录卡

表3 学生“信誉卡”样本

表4四(1)班写字卡姓名评价结果: ○优秀○良好○合格○重写

附: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小学语文专题研究》

3、《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探究》

第四篇: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论文[模版]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学习习惯有好坏之分,如:课前预习,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等都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它,学生可以轻松快捷地学好知识。反之,一个人如果养成书写潦草,做题马虎或者不做等不良的学习习惯,不仅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而且有损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非常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意识培养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充分意识到这点,把“传道”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当教练、合作伙伴、辅导员的角色,学生才是主角、主体、主人。“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最终的“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这才是“教学”的真正涵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和良好习惯。自主性越强,其学习意志就越强。上课是否专心,写作业能否静下心来,遇到问题时是否总依赖老师、同学、家长给自己解答,碰到困难时是否总想放弃成绩退步了是否承受不了打击等等,都能表现出一个人是否具有良好的学习意志。作为教师,需要关注这些现象,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条件和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志;会不会制定学习计划,有没有再上课之前后进行预习和复习,是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主动找老师、同学弄清楚,甚至是能否在上课之前检查一下当天所需的学习用品这一类小问题,也能显示出一个人是否养成了学习习惯。教师同样也要关注这些现象,及时地帮助学生。

(二)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学习方法

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形成能力、思想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但是,很大一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并没有养成,这就要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要培养学生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就要教给学生怎样抓重点、记难点等记笔记的方法;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学生一旦熟练掌握了好方法,就会将这些方法灵活运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便会逐渐养成。

怎样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方法呢?

1.直接指导。即直接将学法教给学生,让学生按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从而掌握知识,内化知识。这种指导方法比较适合中低年级学生。如识字要抓住音形义,再如记字方法像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形声字记字法、会意记字法、猜字谜记字法等。

2.间接指导。即教师不直接讲解学法,而是在学生学习中或暗示或点拨,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后进行迁移运用,从而形成学习能力。(范文网)这种指导方法比较适合中高年级。如学习乘法口诀。

3.针对性指导。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能力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学法指导。教师一定要摸准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学法指导方式及要求,支持学生个性化有效的学习方法。教师不可千篇一律,统一要求。

(三)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主动探究

学生有权选择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自学目标必须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自学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自学目标,要正确处理自学目标确立中国共产党性与个性的关系。尊重每个学生探索的自主性、独立性,包括探索方法(学习方法、思维方法)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能轻易否定,不强迫“从众”,要正确处理学生探索、发现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正因为学习活动是学生独立的活动,就有一定的自主性,同一学习主题,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演绎推理可能都是有效的途径。

二、兴趣激发

“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对五彩缤纷的世界有很强的兴趣。丰富多彩的活动、循循善诱的启发、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主动学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增强养成良好习惯的意识。一般来说,多数儿童的学习兴趣都是在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下,受正确的学习动机支配而产生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很大的自发倾向,但更主要是靠老师的教育和培养。

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教师应通过观察、谈话、作业、分析等方法,了解孩子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哪些功课。不喜欢学习某些功课的原因是什么,是否一直都不喜欢。这样,就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兴趣发展的趋向,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其次,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产生满足求知的动机。要经常对小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使学习变成自觉、强烈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第三,努力创设课堂情境。例如:幽默故事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一堂课教学中,如果教师适时穿插一个个小故事,能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探求动机和兴趣,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这一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常常把一些问题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编成小故事,引起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我总是将自己置身于“导演”的位置,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创设适宜的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并“扮演角色”。无形中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课堂效率也就会自然地提高。还有课后与同学们倾心交流,也会间接影响课堂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关系融洽了,学生才会更加接近你;才会积极参与你的课堂教学;才会自主提高学习兴趣;才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会配合你一起解决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兴趣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做好一切,兴趣最主要。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第五篇: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范文

小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能力是学生适应社会必备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能力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前预习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呢?需要坚持不懈来养成,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四个层次来培养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1、以教师指导为主的预习。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师的鼓励与引导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主学习的意识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以至一生。我觉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首先是教师自己要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重点篇目的课文进行认真地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题。

2、以小组形式为主的预习

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指导形式的预习,学生逐渐掌握了预习的方法,这时就要转入新的形式,让学生以自愿组合的方式,根据习得的方法,一起预习,互相影响、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靠“组织的力量”形成预习的浓厚氛围。

3、以学生个体为主的预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指导、同学合作预习是个体预习的基础,学生经过了前两个阶段的训练,对预习也摸出了门道,在课堂上也尝到了预习的甜头,渐渐地把预习作为一种兴趣、一种需要而习以为常。这样就可以在教师预习题的提示下能较为自觉的预习,进入自为阶段。

4、以创造性为主的预习。

在经过一段时间由教师设置问题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逐渐地体会和把握到设置预习题的角度、思路、做法,再经过教师指导,这样的“体会”与“把握”将逐步内化为独立预习的能力。

经过一段时间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课文自主的设计预习的题目,实现由教师设置题目到学生自主设置题目的转变,其间教师的点拨、指导、鼓励尤为重要,当然也要有一个过程,开始学生“仿照设置问题”,势必存在一些偏废、谬误,此时,就不能任由学生机械的模仿,作为教师该出手就出手,及时给予他们有效的指导、点拨,使他们发挥思维创造力,达到预习的效果。

如此反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预习习惯”的培养,就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开拓学生的智慧空间。

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特别是对于可塑性强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因此,对小学生加强预习习惯的引导和养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任务也是艰巨的,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下载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议小学生语文自学习惯的培养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王来绪尹月田 我们经常说:“习惯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成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七河镇五峰完小黄瑶春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逐步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模式。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某些精要的东西为自己的血肉......

    小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语文自主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者:陈静单位:江苏射阳县解放路小学手机:***邮编:224300 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要求培养......

    论文:培养习惯 水滴石穿

    培养习惯 水滴石穿 ——浅谈对职高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湖南省东安县职业中专唐嵩军 【摘要】:要想教好职高语文,必须重视培养职高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

    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培养策略论文[模版]

    1让课堂教学过程有“预习”自主预习是学好知识最基本的途径。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多,说明他们探求问题的范围越广,认识到的东西也会越多,掌握的也更全面。知不足,然后......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指导策略

    培养阅读习惯搭建张扬个性的舞台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指导策略 一、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目标和意义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语......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论文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论文儿童语文自学能力培养之我见 通州市上雁小学 邱国彬 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它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综合......

    语文习惯的培养

    学生语文习惯的培养 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极具可塑性,习惯的养成尤为重要。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保证。学生写字、预习、使用工具书、动笔、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