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论文
关键词: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摘要: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是高校流动党员中的一支特殊群体,加强这支队伍的教育管理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对维护党的先进性、纯洁性意义重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的理论、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法提高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近年来,随着高校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扩大教育开放的步伐加快,出国人员中学生党员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对出国大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高校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一、加强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近年来每年出国学生中的党员数量在逐年增加。出国学生党员一般党龄短,对党的感情尚浅,党性修养有待提高。国外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复杂,学生党员出国后面临不同国家体制、民族风俗、社会文化的差异所产生的意识形态上的剧烈冲击,面临学业、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落差,面临远离国家、家人的情感孤寂,如何帮助学生党员渡过这个彷徨期,如何引导其正确甄别、自觉抵制各类错误、极端思想的腐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决拥护党和国家政策,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加强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建设意义重大。
二、商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高校都依据党员管理规定,立足本校实际,制定出台了一些出国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但由于受主客观多方因素影响,从总体上看仍不同程度存在着管理不到位、教育不深人、制度不落实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1.思想认识存在误区。一些高校基层党组织认为这些党员在整个学校党员队伍中占比例小,对学校党建工作大局影响不大,对此项工作持消极管理态度;有些高校党务工作者认为出国学生党员远在境外,人员分散情况复杂,教育管理工作实施难度大、成本高、成效小,产生畏难情绪、不想管;还有些基层党组织创新意识不足,将出国学生党员等同于一般毕业生流动党员,忽视此类特殊群体需求,常以传统党建工作方式来管理。
2.出国学生党员自身重视程度不够。他们在校期间接受党组织培养教育的时间不长,党龄较短。有些人党性意识较为淡薄,组织观念不强,存在“重专业提升,轻党性修养”的思想,认为出国就是为了专业进修,忽视自身党性修养的提升,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二)组织配备不尽合理
1.党支部设置缺乏创新性。目前多数高校对出国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管理仍延用传统管理方式,将其归人原所在学生党支部,由所在支部分散管理。学生党支部工作主要是围绕在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开展,对出国学生党员在国外的具体情况不了解,难以针对境外学生党员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进行教育、管理,无法对他们在国外的各方面情况作出客观、准确评价,不能保证管理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党务人员流动频繁,配备不足。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委员一般由辅导员或学生党员担任,多为兼职,没有足够的精力对境外学生党员进行管理。学生党支部的党务人员流动性较大,负责境外学生党员联系交流、培养教育工作的党员联系人常处于轮换状态。党员联系人队伍频繁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组织对出国学生党员培养考察的延续性和准确性。
(三)制度规范有待完善
目前高等院校出台的出国党员管理细则多侧重于对出国党员的党籍进行规定,在提高出国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实效性方面尚未形成较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在如何对出国学生中的预备党员进行预备期考察、预备期满转正,出国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党龄计算等问题,虽出台了若干管理办法,但这些规定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仍有待提高,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教育管理方式、方法针对性不强
高校对出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主要采用组织手段、纪律手段和行政手段等传统党建管理手段。而出国学生党员由于其活动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组织、纪律等手段约束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党组织活动的开展主要依靠出国学生党员的自愿配合,传统管理手段作用有限,难实现对其有效管理。其次,在管理内容方面,出国学生党员所在党支部基本上都是根据上级党组织的管理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统一部署安排,未能根据出国学生党员这一特殊群体的需求开展针对性教育,在思想上未能捕捉到他们的关注点,无法使之产生共鸣。
三、提高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一)积极教育引导,提供思想保障
实现高校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最根本的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运用科学发展观所倡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主动服务,加强引导,全面谋划、部署和推进出国学生党员队伍建设。
1.思想重视,主动服务。高校各级党组织要以发展的眼光,充分认识加强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其作为学生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要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服务与管理的关系,为出国学生党员提供人性化服务。负责此项工作的党务工作者要根据党支部总体工作部署,及时向国外学生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会议精神,阶段性地通报党支部工作动态及活动情况,适时强调支部制度、要求和党员权利义务,并结合学生党员在国外的情况,做好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帮助解决一些他们关注的实际问题,使他们切实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出国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积极引导,强化教育。要以“把握重点,兼顾全局”为原则,抓紧学生党员人党前的启蒙引导、人党后的预备期考察、转正后的经常性教育,重点抓好出国前的专题性教育和出国后的跟踪教育。在校期间的教育要围绕领会党性宗旨、理解党员权利义务、熟悉党员组织规范要求、发挥学生党员的骨干作用等内容开展,使他们树立党员意识,增强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常规教育同时,针对出国学生党员的特殊性,要抓好重点环节教育。在他们出国前集中开展专题教育,通过重温人党誓词、专题座谈、个别谈心等形式,引导其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以党和国家、人民利益为重,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主动联系党组织,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出国后,党组织要指派专人进行跟踪教育,了解他们在国外各方面情况,加强政治意识教育。
(二)健全管理机制,加强制度保障
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要以科学制度为保障。
1.规范出国学生党员组织发展工作制度。传统的组织发展工作制度对出国预备党员并不完全适用。党组织应开拓创新,对学生党员出国期间的预备期考察、预备期满转正等制定更为科学合理、更具可操作性的制度规范。同时逐步健全学生党员谈话制度,做好学生党员出国前警示教育、回国后跟踪了解。通过谈话教育学生牢记人党誓词、严守国家纪律、保守国家秘密,对在国外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坚定政治立场,在国外不参加任何形式的宗教活动和集会、结社、罢工等带有政治色彩的活动。回国后党组织要及时谈话,了解学生党员在国外的总体表现,了解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变化。
2.完善学生党员与党组织双向联系制度。出国学生党员应认真执行定期汇报制度,利用电子邮件、网络视频等先进技术,向党组织汇报在国外的各方面情况,遇到问题向组织寻求帮助。回国后应主动与党组织联系,接受组织考核。党组织也应建立、健全出国学生党员联系人制度。出国学生党员所在党组织可指定1-2名思想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的党员担任出国学生党员联系人。联系人要负责定期向国外学生党员通报国家政治经济建设情况和学校发展动态,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自觉维护民族尊严和党员形象;联系人要负责做好出国学生预备党员的考察工作,通过定期联系掌握其思想动态,提出对其能否按期转正意见;联系人还应定期与学生党员在国外的工作、学习单位保持联系,全方位了解他们各项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加强监督管理。
3.实行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要建立健全党委负责、党总支协调配合、基层党支部齐抓共管的教育管理目标责任制。以增强工作实效,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原则,以教育好、引导好、发挥好出国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目标,明确党委组织部门、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在对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上各自承担的责任,制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定期考评,分明奖罚,切实抓好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
(三)优化组织设里,创新管理方法,提供组织保障
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科学化,要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为推动力。
1.优化支部设置,提供组织保障。目前高校多数出国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仍留在原所在学生党支部,支部因人、财、物等因素制约,不能全面掌握此类学生党员的发展动态,教育管理工作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可尝试将出国学生党员队伍进行整合,由负责境外教学、科研等事务的业务部门所在党组织统一管理。负责海外教育交流的业务部门与境外学生党员联系较多,了解情况也较为全面,可以在对出国学生党员关注、疑惑的问题开展业务指导的同时,进行党员党性修养、理想信念教育,将培养、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创新管理方法,拓展工作平台。思想汇报、组织生活、支部活动是传统党建培养学生党员的主要方法,由于时空限制这种模式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出国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高校党组织应打破时空限制,开拓创新,利用互联网,依托QQ,MSN等网络交流工作,在网上为国外学生党员设立移动党支部,指定若干名思想素质高、党性修养好、业务水平强的党务干部负责网络移动党支部建设。可在网上开辟学习频道、讨论专区、业务论坛,上传文字材料、图片视频资料,结合国外学生党员学习生活情况,设定活动主题,定期开展交流。在移动党支部,出国学生党员可定期递交思想汇报,预备党员可继续接受党组织培养教育,确保预备考察不间断;党支部可密切与国外学生党员联系,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开展先进理论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等。网络工具在现代学生党建模式中的应用,将有效调动出国学生党员参加支部活动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出国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科学化水平。
第二篇: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做法
如何理解社会管理,中央为何在此时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应该如何做?“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层面将面临哪些挑战? 答: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中央准确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特征,深刻总结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经验,更好地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人民安居乐业,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理念。
要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并且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我们党提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其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
节能减排,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意识等挑战。
第三篇: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思考论文
一、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1.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内容。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教学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使教学活动达到学校既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教学管理是正常教学秩序的保证。我国高校科学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始终是以教学管理的基本原则为指导规范,并且内容的设定主要是以系统论的科学方法为基础。教学管理科学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和教学状况反馈系统。其中教学管理决策系统是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核心,是教学管理系统运行的基础;教学过程控制系统是教学管理系统的关键,分化内容包括:作业、测试教学质量评估等;教学状况反馈系统是制定教学管理决策的依据。2.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的意义。科学化的教学管理可以保证教学管理过程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有科学化规章制度的保障,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的质量,明确教学管理的主体任务和目标。不仅可以发挥专业学科的优势,加强专业资源的整合,同时有助于高校形成长远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其次,教学管理的科学化有助于教学管理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学管理的质量,促使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让其学会用理论知识展开实践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二、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
1.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陈旧。受到传统教学管理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很多高校很难做出教育改革。即使很多高校硬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但是不能有效的的贯彻新改革的精髓,不能突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起到切实的作用。尤其,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与高中基本相似,遏制了学生的自由,难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性能力的培养,甚至以学生的成绩来作为评判学生能力水平的标准,长期在这种教育教学的环境中,会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与新时代要求渐行渐远。其次,很多教学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如何控制学生,教学管理缺乏人性化,与时代严重脱节。2.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完整。很多高校在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上仅仅注制度建设的形式,尤其很多制度的建设,没有通过科学的决策就随意实施,导致制度的指导性和规范性不足。另外,有很多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甚至停留在口头表述的基础上,导致制度的设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大部分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过分依赖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人,缺乏教学管理的竞争刺激机制,导致教学管理动力不足。最后,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以个人经验为导向,难以保持时代的先进性和高效性。3.教学管理人才队伍和管理机制单一。教学工作者要结合院系、学生实际发展的情况以及专业的要求,进行教学管理模式的调整和更新。但是很多高校教学管理者基本都是由其他教师兼职管理,没有专业的教学管理工作经验,所以造成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改革和创新的难度加大。其次,高校的用人制度较为硬性化,教学管理者呈现高龄化、专业化程度低的状态。最后,教学管理奖罚机制不够健全,在我国教学管理属于后勤职位,导致教学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能力不足,以及教学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也难以得到提升。教学管理的奖罚、考核机制等不够健全,导致教学管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任务环境中失去工作的热情,削弱了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进度。
三、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措施
1.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是促进教学管理工作有序性和高效性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学工作者要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管理理念,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实现高校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方向发展。其次,坚持“科研兴校”,能够发挥其在教学管理中的引领作用,构建三位一体的学校教学管理共同体。例如,领导、党员等起带头示范的作用,站在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审视各项教学工作,并进行教学、管理等反思,实现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活动等创新,积极促进教师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技术技能。最后,高校要组织各个参与教学管理的实践者,共同协商制定教学管理的规划,规划实施要始终与学生的发展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在学科专业落实和相关课题落实的过程中渗入具体化的教学管理实践,构建具体本校特征的教学管理体系。2.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教学管理者的教学管理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有效性,所以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首要加强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让其主动的认识自己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承担的重要职责。同时高校要为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条件,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水平,对教学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方式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服务。最后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协调各方力量,例如,学校的各个职工承担起学生校内教学管理工作,多方人员的积极配合,最大程度的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提高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为大学生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3.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先进的管理方法是促进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所以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的目标,积极寻求多方意见反馈,完善教学管理的目标,突出学生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刺激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热情,为学生提供主导管理服务。其次,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例如,OFFICE办公软件,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对教学管理资料实现数字化的分析。再如,学生的考核成绩、学籍信息管理等都可以利用现代自动化办公软件进行管理,实现信息处理和传递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内容和新成果融入到教学管理工作当中,才能保证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才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需要的创新性人才。高校应该明确教学管理科学化的具体内容和意义,分析教学管理科学化存在的问题,树立具有时代性的管理理念,协调多方力量参与教学管理实践,引进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和教学管理的水平,找到高校教学管理的内在规律,保证教学管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健,彭国香,鲁珊伶等.新形势下高校教务与教学管理信息反馈科学化模式探讨[J].科教文汇,2011(07).
[2]谭薇.开拓进取,不断促进高校教学管理科学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
[3]徐祥林,王博,左延彬等.教学评估是促进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重要手段[J].教育与职业,2016(12).
[4]俞冠先.论高校教学、管理与高校教育发展的若干问题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8).
第四篇: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思考
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全面回顾了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重大胜利,精辟概括了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历史经验,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战略部署。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从新的实际出
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从90年光辉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自身建设。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总结90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党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根本点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始终保持党开拓前进的精神动力;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任人唯贤、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不断增加新鲜血液,始终保持党的蓬勃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视并及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始终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必须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在未来的征程上,只要全党同志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我们党就一定能够更好把握历史大势、勇立时代潮头、引领社会进步。
第五篇: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论文
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的方法和途径初探
哈密垦区法院:阮佩
加强人民法院党的建设,提高法院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做好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如何充分发挥法院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法院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实现”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审判”目标,推动人民法院工作发展,是当前法院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有效发挥院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推进法院工作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法院工作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班子强不强。哈密垦区人民法院院党组,从不断攻坚克难的司法实践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是:一个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是做好法院工作最重要的组织保障,必须把性格有别、素质不等的班子成员凝聚起来,成为坚强的政治核心。
一是要坚持中心组理论学习,打牢政治思想基础
法院中心组要通过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强大思想武器。从而按照严格公正、文明 执法的要求,全面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当前法院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法院领导以身作则,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政治素质不断提高,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广大法官积极为人民排忧解难,为社会稳定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尊重和好评。但是,个别审判人员和执行人员仍有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情况。这些行为严重违背法官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基于这种认识,法院中心组要把理论学习贯穿于工作的始终,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紧抓不放。
二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优化班子整体功能,民主集中制是实现党内民主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保障。第一要求班子成员特别是领导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坚定的党性觉悟、智慧的领导艺术、宽广的心胸气度以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第二要求党组对管理制度、干部任用、资金投向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坚持集体讨论决定,保证民主、科学、依法决策减少和避免失误。第三要求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进一步强化分管领导作为第一执行人的意识,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党的决定,自觉维护党的权威。第四要求班子成员之间要维护团结、相互信任、倾力支持,努力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历年来,哈密垦区人民法院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同时,坚持把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坚持重大问题、重大决策由党组集体讨论决定,做到少数服从多数;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实行“一岗双责”,将领导干部的责任内容纳入目标管理,做到年初有规定,半年有检查,年终有考核。
三是要牢记司法为民宗旨,加强司法作风建设。法院党组必须始终以“便民颂、化民怨、解民忧、顺民心”为着眼点谋篇布局。一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情,把握司法需求,在亲力亲为的基础上做出正确决策。二要强化敬业意识,恪尽职守,积极奉献;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在司法能力上过关,在攻坚克难上过硬,在为人处事上正派,在执法为民上亲和。三要树立廉政形象,抵住利欲诱惑,冲
破名利羁绊,以公正取信于民,以廉洁昭示于民。四要鼓足敢闯勇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想出好点子,闯出新路子,不断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二、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法院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党支部是法院党的基层组织,是法院建设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法院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功能只能强化、不能消弱。
(一)要以创建学习型机关为目标,努力提高党员的政治业务素质。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开展法官论坛、读书活动,利用每周党日活动组织法官重温入党誓词,发动法官捐款捐物,组织学习先进事迹。以扎实有效的形式,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治理念教育和“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增强执法为民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强化教育培训。党支部每年都要制定详细的党员培训计划,不断探索,逐步完善教育培训激励保障机制,并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新法规培训、以案析理、理论研讨活动。
(二)要坚持作风纪律不放松,着力推进执法规范建设。结合法院实际,制定《法院干警日常行为规范》,有效提高广大党员法官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公正司法的自觉性。同时,要定期进行思想教育整顿工作,认真查找差距,及时整改,警钟长鸣,切实提高全院法官拒腐防变的能力。哈密垦区法院实现了连续十二年错案为零、安全事故为零,对法官不文明投诉为零的“三个零记录”,确保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做到了“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三)要做到“三个结合”,着重解决实际问题。一是要做到党建工作与办案工作相结合。依靠党委政法委、上级院领导支持,遇有疑难案件,及时请示汇报、沟通案情。二要是做到党建工作与解决干警实
际问题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把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放在首位,从关心法官的生活入手,法官生病或直系亲属生病,院长亲自或委托院党组成员前去探视。三是要做到党建工作与法院文化相结合。法院党支部把要法院文化建设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不断创新文化载体,组织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三、积极发挥党员干警的先锋模范作用,永葆人民法官的人民性、先进性和廉洁性
党员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审判工作和法院建设的主力军。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盏明灯,照亮一大片,带动一帮人。在新的形势下,法院工作越来越繁重,要求越来越高,党员干警必须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以公正的审判、严明的纪律、亲民的作风、廉洁的形象,赢得当事人的法律认同和情感认同,维护法律的尊严、当的威严和人民法院的形象。
一要加强教育引导,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带着激情执法办案,把关爱、理解、体恤等人文精神融入司法过程。在这两年的在走基层、访民情、转作风活动中,哈密垦区法院通过走访以前在该院打过官司的诉讼户、正在审理案件的当事人,并深入到团场、连队,与连队干部、职工通过现场解答、召开座谈会、以案说法等方式,普及法律常识,提高法律意识,听取群众意见,做好民情日记,拉近法院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有效的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
二要加强制度约束,实行责任倒查,规范司法礼仪,树立良好形象。为此,哈密垦区法院自觉把法院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强有力的监督之下,从2012年年初开始,对新立的每一件审判都坚持向当事人发放一份《哈密垦区人民法院廉政监督评议卡》,并坚持一案一卡、一人一卡。廉政监督评议卡内容包括案件的案号、案由、办案人员姓名,还将最高法院规定的“五个严禁”和诉讼权利义务告知书放在最
显眼的位置,对当事人监督评议法官的内容名列在目,设计合理,内容充分,十分有利于接受当事人的监督。全年共发放廉政监督卡2300余份,强化了全体干警的文明司法、廉洁执法意识,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当事人的广泛好评。
三要加强实践磨练,敢于经受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在公正司法、化解矛盾、服判息诉等工作上做到艰苦细致,在应对复杂局面、破解司法难题、创新司法方法上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在保持政治本色、甘做平民法官、维护清廉形象、自觉拒腐防变上起到表率作用。哈密垦区法院承担着十三师80%的审判任务,对待疑难案件,院党组一班人更是迎难而上,着力化解,例如历时十余年的何灵、曲良运与红山农场劳动争议纠纷案、历时十余年的黄海中与原哈管局工会劳动争议纠纷案,在师党委政法委统一协调下,在师劳动局社保局等相关部门支持下,经该院倾力调解、不懈努力,终于使双方和解解决,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四要加强激励机制,组织公开竞赛,设立”党员先锋岗”,宣扬先进典型。通过多措并举,强化”三种意识”,始终保持人民性、先进性、廉洁性。近年来,哈密垦区法院通过开展“办案标兵”、“调解能手”、“党员先锋岗” 等创先争优活动,涌现出买买提、闫瑞鹏、孙玉涛等一系列先进典型。弘扬了司法正气,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学先进、比贡献的良好氛围,全体党员自觉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的促进了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的健康发展。
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法院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必须深入抓好党建工作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三个作用“,下功夫建设一支靠得住、信得过、能战斗、让党放心的人民法官队伍,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