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大气的水平运动》课堂教学反思
本节课暴露出来的一些不足之处可为日后朝正确发展方向改进教学提供指引通过许老师的提醒,让我认识到,教学太急躁,不注意时间的掌控,重难点便难以突出,如本节先松后紧,末段太赶忙了,显得本节好像不是在实际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而是在专讲形成和改变风向的力,偏离了原有的目标。因此应当围绕中心来展开过程,严格把握住主线,控制好节奏,面向全体学生,练习时要留给他们思考的时间,以免为讲课而赶课,学生的思考过程还没完成,便以某个别学生最好的答案和结论展示出来,忽略大部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他们头脑里直接灌入结论,不利于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也不符合从知识学习转向素质培养的新课标理念,此点尤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一些板图绘画技能和多媒体课件要实现有效运用,还要多从基本功去练去着手,实现真正通过课件或板图达到知识重难点的突破,这还需要多加锻炼。而本课运用实际天气作为引入,本来如果能更深入的控制和运用它,作为案例分析的话本节那些较多的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便可从生活中直接联系与感知,达致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可能大不相同。
第二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鄂州市第六中学
文勇华)
教材分析:
1、大气受热过程:本段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应阐明以下内容要点:(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4)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热力环流:以实验和活动为主,阐述基本原理,内容要点:(1)大气受热不
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这是大气运动 主要原因;(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2.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和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动画。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山顶上的气温比山麓低。山顶上的气温为什么比山麓的气温低些呢?这跟大气的受热有关系。
【投影展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教师】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呢?
教师让学生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可知,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它是地球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吗? 学生回答:略。
从图中看,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动画课件演示并讲解: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教师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承转】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而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跟地球表面比较,哪个变化要剧烈些呢?
【投影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月球,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对月表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低。地球,白天,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气温不太高;夜间,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过低。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比地球大。
【承转】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不同性质的地面温度是不同的,这会对大气产生怎样 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看个实验视频。
教师播放热力环流实验视频,学生观察气流流向。玻璃缸中的烟是怎样飘动的呢? 学生回答:略
空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垂直方向上,热水上方的气流上升,冰上方的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顶部气流由热水流向冰,底部气流从冰流向热水。由此可见,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运动。
地面的冷热不均跟地面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太阳辐射在地表的纬度分布规律怎样?
学生回答:略。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形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动画展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师生互动完成课件上的相关环节。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我们称之为等压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空中的等压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教师展示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从热力环流的受热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 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环流。例如,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就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教师先讲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海陆简图,让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知识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问:海岸边白天和夜晚分别吹什么风?
学生回答: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承转】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在海边,对海陆风没有直接的感受。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却有这样的感受,市区的气温一般比郊区高。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市区和郊区景观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城市人口集中,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出大量的废热,城市的气温一般高于郊区。由此可见城市和郊区之间也存在热力环流。
展示城市风的形成示意图。让学生讨论: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的影响?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2、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3、思考:城市风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益处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
1、形成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2、气温、气压、高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 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第三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后反思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公开课课后反思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一地理组陈维观
热力环流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季风”“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故本人这一内容非常重视,力求学生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能掌握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热力环流应用及其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情况。
反思整个备课及上课过程,总结如下:
1、课前备课准备认真,但不够完善。因要设计实验、活动、做练习等,对教材内容也经过了反复钻研,所以备课时间长,课前准备较充分。但该节内容许多知识涉及物理知识较多,学生对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接触较少,再加上个别学生基础较差,虽然比较简单,但个别学生理解较慢或不能较好地应用,使教学速度较慢,上课时出现前慢后快的情况。这是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好的,如果把教学内容中前面的复习内容适当的压缩,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赶进度,充分利用活动设计充分调集学生的课堂思维,使互动效果更佳,时间安排可能会更充足些、合理些,课堂的效果会更佳。
2、注重讲练结合,但学生跃程度不够。根据教学内容,本人设计了与之相配合的练习,力求通过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本节涉及的新知识较多,在课堂上要马上运用它解题,再加上部分题目较难,学生对要求认识不清等原因,所以做题速度较慢,出错点也较多,但为了赶教学进度,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去进行纠正。对个别学生的演板练习没有及时做出积极评价,所以没有能够及时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加以解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后在此方面一定要加强改进。
3、通过此节公开课,在加上组内老师的评课认识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地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在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要能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在讲授大气的受热过程时,边画图,边讲授,边提问,将整个思维过程在画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图画完了,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过程也直观的展现出来了。注重地理思维的活化、转移。学生理解了大气的热力作用后,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秋冬季节,雾、露为什么只发生在无风少云的夜晚?学生在调动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自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讲授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时,结合教材给出的实验活动,在网上下载了这个实验视频,学生观看时,其注意力会自然而然的回到课堂,参与教学过程。原理讲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得出“凸高凹低”的气压判断规律。让学生自动手,引导学生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简易示意图。并在图上分析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或者学生没有意识
到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思维水平,而且贯彻了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大气的水平运动侧重于在气压图上做出风向,并予以判断。这样即达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通过长期的锻练,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克服学生的畏惧地理的心理。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育界教学效能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装的地理素质。
第四篇:《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说课稿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这一节教材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续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成因”“洋流的成因”等做好铺垫,这些知识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和知识延伸,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是第二章教材的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很难把握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课前学生必备的相关知识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认识不足,部分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2.课余实验活动,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五、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注意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并借助探究式实验、绘图、分析图表、资料等活动和多媒体演示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作为“热力环流”知识的一个拓展,课本P51的问题研究,限于相当部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所以在课堂上,还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手段,以小组合作方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法: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探究、讨论、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五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教案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复习教案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刘倞
课标要求: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形成的因果关系;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纲解读:大气受热过程 复习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
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又把热量还给地面。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板书:1.大气的能量来源: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阳辐射是大气能量的根本来源。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大气通过吸收、反射和散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降低了白天的最高气温。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从而提高了夜间的最低气温。小结: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小了气温日较差,使地球表面平均气温提高到15℃,形成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环境。课堂练习1.右图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图:(1)表示阴天的曲线是:B
表示晴天的曲线是:A(2)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A曲线。
【解释】第(1)题,A曲线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大于B曲线,原因是晴天的白天温度比阴天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而晴天的夜晚温度比阴天高(大气逆辐射即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第(2)题:晴天的夜晚温度比阴天低所以容易产生霜冻。
过渡: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板书:
二、热力环流 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甲处受热,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处形成低压,相对应的高空处形成高压。乙处冷却,高空空气收缩下沉,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2.等压面的形态变化:
由上图等压面的变化可知:
(1)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2)高低压是指同一高度上的气压差异;
(3)同一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4)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课堂练习2.比较图中四地气压的大小: A>B>D>C 过渡: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由此而产生了近地面的风,比较常见的有: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板书:3.常见的热力环流(1)海陆风(2)城市风(3)山谷风 看图、分析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陆地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由于城市中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因此在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注意研究城区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气体和粉尘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以避免相互污染。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课堂练习3.北半球某地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1)图示时间,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从季节上看,这种风一般出现在夏季
【解析】第(1)题,陆地等压面下凹,为低压,海洋等压面上凸,为高压,所以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第(2)题,海洋形成高压为夏季。
过渡: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这种空气的垂直运动,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了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气压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形成了风。课堂练习4.板书: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影响空气水平运动的力
对于大气的水平运动来说,其形成主要受三个力影响:水平气压梯度力------原动力,地转偏向力--------偏向力,地面摩擦力------阻碍力。列表说明三个力的特征。作用力
方向
作用
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由水平气压梯度决定(比较等压线疏密)
地转偏向力
垂直于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
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地面摩擦力
与风向相反
既减小风速,又影响风向
与下垫面、风速有关
高空和低空的大气水平运动(以北半球为例)(1)高空的风:
受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风向:平行于等压线(2)近地面的风:
受力:a.水平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摩擦力 风向:斜穿等压线 课堂练习5.北半球高空一飞机向西行,飞行员右侧是高气压,左侧是低气压,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B)A.飞机逆风而行
B.飞机顺风而行
C.风从南侧吹来
D.风从北侧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