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说课稿
这一课题选自人教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一课,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学生学习。整个说课共分为六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第一节内容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主要围绕大气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这一主线展开的。内容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大气的受热过程主要讲述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阐明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的能量转换过程。而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不均及其能量转换,又是产生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一切大气过程和大气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本单元重要的基础知识,在逻辑上起着铺垫作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生能说出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学生能说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温室效应。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生能运用图表分析说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的保温作用。
3、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不同观点间的辩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理由:这些都是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都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理由: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包括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是本章的基础,掌握了这部分知识,也就达到了本节课的要求。所以定为重点:而且该内容较为抽象、难理解,所以定为难点。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大气现象比较熟悉和感兴趣,但对于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抽象现象感到难以理解,要运用原理来解设一些常见现象,难度更大;而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乃至本章的基础知识,起着铺垫作用,这必然要求学生深刻理解、掌握、会灵活运用这部分知识。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多媒体演示、导学法和程序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四、说学法指导
1、让学生重视图文转化,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2、学习地理知识的观察方法
3、掌握地理理性知识的逻辑方法
4、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理由:本课文字简洁,图象丰富,色彩鲜艳,主题突出。学生学习过程中应紧密联系教材中的插图,将抽象、深奥的大气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图象,弥补同学们感性认识的不足,巩固理性知识,并能灵活运用。
五、课堂设计的整体思路:
本课的指导思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创设有效问题情境,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课堂模式。积极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学生活动为课堂主要组织形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相互讨论、合作式学习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课堂上,我准备采取整课问题情境与阶段问题情境两部分来进行。创设特定的地理情景,在情景学习中思考、质疑、讨论,达成共识。力争在课堂四十五分钟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学习中理解,在学习掌握,在学习中提高。
六、教学程序:
基于以上的思路,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归纳总结。
导入新课:
(一)在地球的圈层结构中,地球的外部圈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学生思考,并回答)理由:由第一章引入到第二章内容的学习,体现衔接性,自然过渡
(二)创设整课问题情境,整课内容可分成下列几大问题情境: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3、深秋季节,农业生产中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4、在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在每堂课的起始阶段,学生对新课的内容和教师在新课中的教学活动怀有好奇心,注意力也比较集中。教师把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创设成若干问题情境,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提出来,以满足并强化学生的新奇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为整课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铺垫。
讲授新课:
展示地球外部圈层图,让学生讲解有关大气圈的厚度,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的知识。
理由:作为新课内容的铺垫和开始,教师补充和纠正。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活动1]让学生阅读序言部分、大气的受热过程文字和图2.1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并思考如下问题:
1、大气圈——“地球的外套”具有哪些作用?
2、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3、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分别属于短波辐射还是长波辐射?为什么?
4、请简述大气的受热过程。
5、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太阳辐射,还是地面辐射?为什么?
理由: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以后,教师应努力保护并经常强化这种积极性。不断创设阶段问题情境是维持学生学习热情,把课堂教学导向深入的好方法。这里所指的阶段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围绕每一个整课问题情境创设的一系列小问题。
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读图、分析、组织和归纳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在讨论、合作中完成。教师让学生代表依次回答上述问题,对学生正确回答多加表扬,不足之处,多加启发,也可让其他学生加以补充,教师起点拨作用。充分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建议: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对于用好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本人有如下设想:一方面,应将多媒体图重新设计一下,在图上尤其突出太阳辐射(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辐射(一小部分地面辐射散失到宇宙,大部分地面辐射被低层大气吸收)、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较多,射向宇宙的大气辐射较少)。第二方面,在学生感性认识储备的基础上,对于这张图要重点精讲一下。
1、对于太阳辐射,我提了如下问题: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还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为什么?
2、云量多的时候,对太阳辐射起什么作用?理由是:为后面多云的白天和晴朗的白天气温的高低作了铺垫。最后用“短波进得来,长波出不去”简要概括。
出示思考题:
6、在赤道处的乞力马扎罗山(5895米),山顶终年积雪,为什么?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相信学生能解决这个问题。
[活动2]关于大气辐射的内容,让学生合作讨论课本31页活动题。本人也将如下调整:活动题按排如下:
1、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为什么多云的白天气温较低,而晴朗的白天气温较高?
3、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气温较高,而晴朗的夜晚气温较低?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早春和晚秋晴朗的夜晚?
4、多云天气和晴朗天气,哪一个昼夜温差大,哪一个昼夜温差小,并思考为什么?
5、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得多?
理由: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条理明晰,合乎逻辑与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的阶梯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进行深入的思考的探究。创设阶梯式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教师建议:再次使用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图,重点突出:
1、大气逆辐射的方向怎么样?
2、在夜晚的时候,地面热量的收入和支出分别是什么?3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讲解。
再次出示思考题:
6、深秋季节,北方农民为了防止晚熟的庄稼遭受霜冻经常在田地间燃起一堆堆篝火,你认为他们这样做对防御霜冻有作用吗?为什么?
7、冬春季节,市场上有新鲜的西瓜、黄瓜等。你知道它们是在哪里生产的吗?你了解它们的设计和生产原理吗?
理由:学生有了以上知识储备,并且有好奇感,能活跃课堂气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问题。
以上7题中,1~5层层递进,环环相扣,6~7则是书本联系实际,联系现实生活。
最后:归纳总结:
8、将下列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用方框图来表示。
太阳 地面 大气 宇宙空间
理由:8题是对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一种变式训练,可以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教师建议:我可先展示多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个性不同,知识结构图也有多样。让学生自己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教师展示下图,把受热过程概括为 “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第二篇:《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说课稿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这一节教材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本节课主要讲述大气运动中的热力环流,这是大气运动最基本的状态与原理,其内容是继续大气受热过程的学习,是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学习“大气的水平运动”“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季风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类型的成因”“洋流的成因”等做好铺垫,这些知识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和知识延伸,所以“热力环流”奠定了整个章节的基础,是第二章教材的教学重点。
二、说学情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其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感到很难把握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课前学生必备的相关知识如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认识不足,部分学生空间概念建立不牢固,不清晰,所以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本课遵循由问题→多媒体演示和地理小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分析推理运动过程→归纳概括运动规律(理性认识)→给出实际生活案例→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主线,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用分析、推理、归纳等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热岛效应”的介绍和分析,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
2.课余实验活动,激发学生亲自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五、说教学方法
(一)教法: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注意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并借助探究式实验、绘图、分析图表、资料等活动和多媒体演示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而作为“热力环流”知识的一个拓展,课本P51的问题研究,限于相当部分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所以在课堂上,还运用信息技术整合手段,以小组合作方式,查阅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并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学法:根据目标教学的要求,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在带着目标的学习过程中,采用探究、讨论、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从“学会”发展到“会学”。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介、直观、清晰的原则,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三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上午好:我是xx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这一节包含三部分内容,即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水平运动。本节课主要讲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这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是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最佳切入口,也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
本着新课改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结合本课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地面辐射是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且能够用事实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原理
2、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念,增强大气环境保护意识。
2、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所确定,热力环流是理解本课以及大气环流的关键理论,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不同表现形式,因而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确定为这节课的重点。
而大气的受热过程环节多,内容较为抽象、综合性较强,学生容易混淆、难以理解,所以我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确定为这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首先,在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通过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活跃学生思维,探索自然原因,增强学生对本课内容,乃至整个地理科学的兴趣,从而完成既定的教学目 标。因此我应了探究式教学。
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把一些抽象的运动过程演变为直观的动态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最快时间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激起强烈的学习兴趣。故我用了直观教学法。
最后,学生同时比较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与相对于地面的同一点对应的不同高度上的气压差异,常易混淆。另外,热力环流的另一难点是因果关系的先后顺序,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是学好地理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热力环流的内涵有深入的理解,并形成分析自然要素形成的一般方法,即归纳比较法。
三、说学法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的地理思维还较薄弱,特别是在探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上存在较大困难,尽管他们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过程及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在探究性的学习中,主动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课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策略:通过实验活动、多媒体演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等方式,落实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提升学习地理的热情,关注身边的生活。
四、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2分钟)
列出最近一周各小组测出的中午12:00及午后14:00的平均气温数据
组别
时刻
12:00 14:00
第一组
28.5℃ 30.2℃ 第二组 27.4℃ 29.5℃ 第三组 29.0℃ 31.5℃ 第四组 27.8℃ 30.0℃
提问:为什么一天中最热的时刻不是在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00,而是稍后 14:00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从地球大气的受热过程学起
意图:从身边的地理现象引入,学生易于接受,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板书)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自主学习(8分钟)
请同学自己翻看课本P28页,根据课本上介绍的知识将大气的受热过程简要画出来,并合作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是怎样穿过大气层呢?
(2)太阳辐射主要被大气吸收还是地面吸收?
(3)使大气增温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还是地面? 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激起的求知欲,结合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动手绘图的能力,并通过问题来检测学生自学的效果
3、用(2分钟)简单补充一下大气组成成分及讲解太阳短波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等几个概念,为整个大气受热过程的分析打下基础。4,小结引导(5分钟)
结合课件,采用直观图示法教学,按照太阳照大地----大地暖大气(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板书)这一线索,边讲解边画大气受热过程图,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直观地呈现各个环节,最后明确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意图:结合课件教学,直观、有趣、有效,强化所取得的自学效果(承转)大气在增温的同时,它也向外辐射能量吗?教材29
5、实战应用(7分钟)
引入P29页活动, 运用大气还大地说明大气逆辐射的概念及作用。(板书:大气还大地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1)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什么作用?能用“大气保温作用”来概括吗?(分组讨论)
(2)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高达127℃,夜晚则只有-183℃,为什么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变化比地球表面剧烈?
意图:对比月球情况,理解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以及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温室效应,从而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运用图示和文字简单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知识点。
(承转)大气受热后,必然会引起大气的运动。大气到底怎样运动呢?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
6、实验引入(5分钟)
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所获得的热量有所不同,而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征,所以必然会引起大气的运动。大气到底怎样运动呢?下面我们先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课本P30活动),学生分小组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玻璃缸内空气运动的方向,并将观察到的空气流动方向画出来(也可安排在课前作实验并拍下来,两手准备,以备课堂上实验不成功时用)(板书:
二、热力环流)
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去感受热力环流,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7、原理分析(6分钟)
结合课件,采用直观图示法教学,按照太阳辐射→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板书)这一线索,边讲边画热力环流基本模式图
重点强调:在此过程中大气有两种运动,即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且先有垂直运动才有水平运动。并说明它们产生的原因。这是重点。在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热力环流。
意图: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8、演绎深化(5分钟)
引入P30活动,合作讨论海陆热力环流(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1)白天,陆地温度高还是海洋温度高,为什么?夜间呢(海洋)?
(2)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完成图2.4,一天之内海岸边(近地面)何时吹海风(风向:风吹来的方向),何时吹陆风?(风看近地面,海风是海洋吹向陆地,陆风是陆地吹向海洋)
(3)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湿润,凉爽,对海滨地区起到降温的作用,晚上来自陆地的风比较干燥,温热,对海滨地区起到增温的作用,因而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海滨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小)?
意图:启发学生依据模式,熟练绘出热力环流图,进一步明确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
9、布置作业(5分钟)播放“火烧葫芦谷”的片段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失”在那里)意图:通过播放影片,激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依据原理来分析问题(课本P52问题研究—城市热岛效应)组织学生分组测量附近市区及郊区气温状况,做好数据记录和对比,并对此进行分析
意图:通过分组调查、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板书设计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照大地
大地暖大气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最主要、直接的热源
大气还大地
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二、热力环流
太阳辐射→地表的冷热差异→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六、课后反思
整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采用课件辅助教学、实验教学、讨论教学、指导自学法等多样教学方式,并结合生活实际问题及“图、文、声、像”教学材料,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及更直观去感受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注重师生交互活动,教师在这节课里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指引学生学习、思考和讨论的引导者,即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良好。
第四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教案
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
大气受热过程及热力环流
(鄂州市第六中学
文勇华)
教材分析:
1、大气受热过程:本段核心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应阐明以下内容要点:(1)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2)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的过程;(3)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被地面吸收而使地面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4)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2、热力环流:以实验和活动为主,阐述基本原理,内容要点:(1)大气受热不
均主要是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下垫面热性质差异引起的,这是大气运动 主要原因;(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的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即导致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使学生能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并能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讨使学生理解“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原理。2.通过实验活动理解热力环流的原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大气运动的学习,理解常见的自然现象,从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及正确的环境观。
教学重点: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
教学难点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上气压的变化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教具准备
课件和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动画。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山顶上的气温比山麓低。山顶上的气温为什么比山麓的气温低些呢?这跟大气的受热有关系。
【投影展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 【教师】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呢?
教师让学生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图”分析大气的受热过程。由图可知,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它是地球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吗? 学生回答:略。
从图中看,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利用动画课件演示并讲解: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一小部分被大气削弱,大部分到达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被加热,并以地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指向地面,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教师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承转】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而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跟地球表面比较,哪个变化要剧烈些呢?
【投影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月球,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对月表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低。地球,白天,大气削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气温不太高;夜间,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过低。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比地球大。
【承转】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不同性质的地面温度是不同的,这会对大气产生怎样 的影响呢?下面我们来看个实验视频。
教师播放热力环流实验视频,学生观察气流流向。玻璃缸中的烟是怎样飘动的呢? 学生回答:略
空气运动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垂直方向上,热水上方的气流上升,冰上方的气流下沉。水平方向上,顶部气流由热水流向冰,底部气流从冰流向热水。由此可见,冷热不均引起了空气的运动。
地面的冷热不均跟地面得到太阳辐射的多少有关。太阳辐射在地表的纬度分布规律怎样?
学生回答:略。
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那么热力环流形成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
动画展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师生互动完成课件上的相关环节。
空间气压值相等各点所组成的面,我们称之为等压面。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空中的等压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教师展示动画课件,指导学生观察。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等压面高压向上凸,低压向下凹。从热力环流的受热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 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热力环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地表的冷、热差异会产生环流。例如,在陆地与海洋之间就可能形成热力环流。
教师先讲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然后在黑板上画出海陆简图,让学生根据热力环流知识画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
问:海岸边白天和夜晚分别吹什么风?
学生回答: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
【承转】我们生活的地方并不在海边,对海陆风没有直接的感受。但对于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却有这样的感受,市区的气温一般比郊区高。这是为什么呢?
展示市区和郊区景观图 学生回答:略
教师归纳:城市人口集中,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消耗大量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排放出大量的废热,城市的气温一般高于郊区。由此可见城市和郊区之间也存在热力环流。
展示城市风的形成示意图。让学生讨论:
1、城市风对城市大气环境有什么不良的影响?
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流而上升,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达郊区后下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回市中心,并将郊区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也带回了城市,致使城市的空气污染更加严重。
2、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对策?
为了减轻城市的空气污染,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研究城市上空的风到郊区下沉的距离。一方面将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在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避免这些工厂排出的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城区。另一方面,应将卫星城建在城市风环流之外,避免相互污染。
3、思考:城市风对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有益处吗?为什么?
板书设计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
2、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二、热力环流
1、形成的根本原因 :地面的冷热不均
2、气温、气压、高度之间的关系
一般情况
同一高度
气温低、气压高、等压面向上凸 气温高、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不同高度
近地面气压的高低与高空相反
第五篇: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后反思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公开课课后反思
四川省宣汉中学高一地理组陈维观
热力环流在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一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大气热力状况知识的运用,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季风”“天气系统”等知识的基础,故本人这一内容非常重视,力求学生通过学习本章节内容能掌握大气运动的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热力环流应用及其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情况。
反思整个备课及上课过程,总结如下:
1、课前备课准备认真,但不够完善。因要设计实验、活动、做练习等,对教材内容也经过了反复钻研,所以备课时间长,课前准备较充分。但该节内容许多知识涉及物理知识较多,学生对地理知识与物理知识的联系接触较少,再加上个别学生基础较差,虽然比较简单,但个别学生理解较慢或不能较好地应用,使教学速度较慢,上课时出现前慢后快的情况。这是备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好的,如果把教学内容中前面的复习内容适当的压缩,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赶进度,充分利用活动设计充分调集学生的课堂思维,使互动效果更佳,时间安排可能会更充足些、合理些,课堂的效果会更佳。
2、注重讲练结合,但学生跃程度不够。根据教学内容,本人设计了与之相配合的练习,力求通过练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基本的技能。但由于本节涉及的新知识较多,在课堂上要马上运用它解题,再加上部分题目较难,学生对要求认识不清等原因,所以做题速度较慢,出错点也较多,但为了赶教学进度,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去进行纠正。对个别学生的演板练习没有及时做出积极评价,所以没有能够及时抓住学生在学习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加以解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以后在此方面一定要加强改进。
3、通过此节公开课,在加上组内老师的评课认识了自己在课堂教学的优缺点,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地理学习对学生的生活有用,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用。在进行教育教学基本知识传授的同时,要能激活学生的地理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在讲授大气的受热过程时,边画图,边讲授,边提问,将整个思维过程在画图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图画完了,太阳暖地面,地面暖大气,大气还地面的过程也直观的展现出来了。注重地理思维的活化、转移。学生理解了大气的热力作用后,联系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秋冬季节,雾、露为什么只发生在无风少云的夜晚?学生在调动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地理学习的乐趣,自然会提高教学的效果。在讲授热力环流的基本原理时,结合教材给出的实验活动,在网上下载了这个实验视频,学生观看时,其注意力会自然而然的回到课堂,参与教学过程。原理讲完后,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得出“凸高凹低”的气压判断规律。让学生自动手,引导学生画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简易示意图。并在图上分析一些生活中常遇到的或者学生没有意识
到的一些常识性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思维水平,而且贯彻了地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大气的水平运动侧重于在气压图上做出风向,并予以判断。这样即达成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学生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通过长期的锻练,可以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克服学生的畏惧地理的心理。只有这样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教育界教学效能和素养,才能不断地创新,全面提高学生装的地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