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2019-05-15 12:53: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

第一篇: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获得知识,可以通过接受学习,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等方式,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可见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数学课堂,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做到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来提高学生数学的有效预习呢?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成果和自己的探索,在了解学生预习现状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尝试。

一、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让数学预习生活化

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不仅仅强调教育要联系生活,而且强调生活本身的发展性和教育性。对小学生来说,很多数学教育的本身就是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教育更贴近学生,如果能在教学预习中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贴近生活的的具体事例,学生预习的过程就会更有趣,更容易感受到数学预习的成功体验,能改变学生在数学预习中的迷茫和无措,使学生认识到数学预习并不是深奥而不能把握。网络资源中蕴含的贴近生活的数学教育材料数不胜数,用其指导学生的数学预习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网络教育资源降低数学预习的难度

在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教育技术与手段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其它教学设施无法替代的服务,它改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对深化数学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网络资源中的文字、声音甚至动画、图像形象直观,能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变得声情并茂,在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接受看、听、说、模拟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化抽象为形象,在无意识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化难为易,化繁为简,降低了学习难度。当学生预习时与电脑课件中的声音、文字、图像产生共鸣,让本来有难度的数学问题变得迎刃而解,久而久之,他们会自己总结出一套预习的方法,对学习目标、重难点的掌握越来越准确,对数学预习也不再感到无头绪而只是敷衍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

三、利用网络远程督察学生的预习

从问卷中还了解到,大多数学生上网时都玩QQ,他们在QQ空间和同学互相交流学校的一些信息,包括思想方面的交流。从这里我得到启发,我何不利用学生对玩QQ的热情来指导学生的预习呢?这个想法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想我找到了一个能提高学生预习效果的好办法。老师完全可以和本班学生建立一个班级群,在这个群的对话中,老师极易和学生打成一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对学生的学习非常有利。在这里,老师更容易了解学生、亲近学生,也可以提醒学生必须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可规定学生上网的具体时间,在这个时间段老师可通过聊天指导个别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学生也可以在有疑难问题后随时通过QQ请教老师,引导学生逐渐掌握预习技巧,提高预习能力,培养他们对数学预习的主动性。

第二篇: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写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说明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现代信息社会里就好象文盲一样,而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善于自学。再加上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增长,知识陈旧率不断提高,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己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变成了现阶段各学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预习,是小学生最常见的自学形式。所以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预习是学习的个体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预习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该继承并将之发扬,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可能有许多老师认为小学生预习并不重要,等上了初中再去预习也不晚。其实不然,任何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小开始抓起,因为“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当前,也有很多教师不注意数学科的课前预习,还没有体会到课前预习的真正意义。因此,根本不安排学生学习新的概念,去预习新的理念,去发现新的规律。这样势必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影响学生自我素质的不断完善,影响学生自学习惯的养成及自学能力的提高。还有些教师却是顾虑重重,认为预习了,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失去新奇感;预习了,学生了解了有关内容,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预习了,学生知道了知识的有关结论,接下来上课老 师讲什么?„„需要不需要预习,教师争议颇多。

其实在素质教育下的今天,老师十分重视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课堂表现十分活跃,但他们只是一味依赖教师去被动学习,其自主学习性很差,他们的预习习惯也很差,大多数学生只有在老师布置下,才敷衍了事地去预习一下。而且老师所谓布置预习,也就是那么一说,缺乏预习方法的指导和预习习惯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开展预习,如何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显得十分重要,为此,我们课题组提出“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培养的研究”,通过这一个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的数学预习能力,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领域的现状

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洋思中学创设的“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证明了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能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

得很好。由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提出了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的“学会认知”就应该从学会预习入手。当前的教育界,对预习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教师认为预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局限于课本,而没有经过预习的课堂,更能闪现学生的思维火花,所以不赞成预习;有的教师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提倡学生预习;也有的教师持中立态度。一些善于总结经验的教师写出了高质量的相关论文,如黄爱华的《小学数学课预习指导点滴谈》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高洪亮,李秀华的《数学教学应重视课前预习》;张晓华的《重视课前预习搞好数学教学》等等,还有少数数学教师也总结了自己在教学中指导学生预习的经验。总之,现在已经有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关注到学生数学预习能力的培养,但是对于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预习能力却没有系统的方法。

三.研究的目标

(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树立预习意识,提高对预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调查学生预习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预习到底处于何种状态?考虑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最真实的感受者,因此,必须调查学生的预习现状,了解学生的预习兴趣、预习态度、预习能力、预习习惯,从中发现存在问题。从学生着手以此反映对预习的看法。以便制定出可行的培养预案。

(二)指导学生掌握预习的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一个人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如同掌握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就能独立地向新认识领域进军,也才有可能攀上知识的顶峰。所以,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就要重视方法的指导。预习的方法有很多,所以,根据小学数学教材的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课题计划教给学生下面几种预习方法:

1.任务落实预习法

即教师布置预习任务,学生带着明确的预习任务去进行预习。因为学生初学预习时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教师设计好预习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预习,能做

到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教师先要对自己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对相关学习内容要进行了认真研读,提出既有一定的价值,又有吸引力的,能促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探索兴趣的预习任务。教师布置任务时,可以采取表格的形式或者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去预习。布置预习任务时一定要注意难度适中,具有诱发性和趣味性,预习要求要明确,可操作性要强。

2.笔记预习法

开始,可以让学生在书上做简单的眉批笔记,在阅读课本后,把自己的理解、体会或独特见解写在书上的空白处;其次,可以让学生做摘录笔记,就是预习后,在笔记本上摘抄重点概念、关键语句等等,以加深对重要知识的记忆、理解,并简单地记下预习过程中的疑惑和不解之处,也可以记录自己在预习中的收获。开始时教师都要抽出一定的课内时间带着学生进行,在要求、步骤、方法、格式上均要给以细致的指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独立预习、做笔记。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还要会做思维含量较高的反思型预习笔记。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验证这几种预习方法的适用性,另一方面要寻求其他适用的科学预习方法。

(三)指导学生根据课型选择预习的方法

1.数学概念课的预习

在数学学习中,数学概念的学习毫无疑问是重中之重,概念不清,一切无从谈起。然而,这个重点又恰恰是一个难点,因为数学概念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简明、概括的反映,非常抽象,而不少孩子抽象思维差,要掌握干巴巴的数学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加强课前预习很有必要。

(1)读一读

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还可以使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读一度要找出定义中的关键字,进一步思考这些关键字起的作用,若把它去掉有什么后果,力争对概念进行完整的理解。

(2)举一举

列举事例来理解概念。数学概念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从具体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一定可以从身边找到这些概念的原型。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概念。

(3)比一比

在数学的学习中“对比”是很重要又经常用到的学习方法,在预习时也是如此。如预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可以指导学生将正方体的特点与长方

体的特点进行对比。如“自然数都是整数”与“整数就是自然数”的比较判断。诸如此类的概念正、反说法比较能够加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外延和内涵;还能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数学计算课的预习

虽说计算课中所需要掌握的知识不像概念课那样抽象,但要想知其所以然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计算方法有个初步的了解,使课堂上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究其所以然。也可以让学生尝试练习。

(1)自学例题

学生他们是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无论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在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到了课堂上,我们就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学生在预习中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可以把知识学得更深、更广。

(2)尝试练习

新教材往往会在计算课中创设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通过计算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3.数学操作课的预习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只有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其中免不了要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这就使得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中多了动手操作这个内容。那么,对于这样的数学知识,我们在课前应该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布置任务时应首先让学生通过熟悉教材,了解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等,弄清操作步骤。第二要准备好做实验的材料,先与父母合作试着做一做,完成一个表格。第三可以把你在做实验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记录下来。布置的预习任务就要侧重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思考,通过自主探索,才能不断的生成新知。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在家里做实验的情况,遇到的困难。我帮他们分析在操作过程中没有注意到的细节,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改变实验中材料,然后在老师的点拨下,以及在和学生的合作交流中得到提升。

3.组织交流,定期展示预习成果

对预习的成果要及时反馈交流,让学生有成就感。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活动课,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在预习时,常常

会有所获,对有收获的学生来说,他们都有展示自己“战利品”的欲望。老师就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充分“显洋”一下,让他们体验一下成功。也可以听听别人的学习经验,达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形成自学的风气。

教师也要经常进行小组、全班的预习比赛,对于优秀者或进步明显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在评比台上贴红花。通过奖励,特别是鼓励,激发了学生预习的兴趣。这样做,不但是对学生这次预习的肯定,也是学生下次更积极预习的动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主要靠学生持之以恒的预习实践。我想只要长期坚持,经常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指日可待。

第三篇:论文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研究

浅谈小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研究

辽阳市弓长岭区汤河学校

黄玲玲 2017年6月

在当今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力求每节课都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但正如著名教育家肖川先生所指出的:如今的课堂“想一想”多了,而真正独立、深刻、富有创造的“思考”正一步步离我们远去。那么如何加强对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研究,是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研究。

一、深度学习就是重视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培养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

探究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于质疑问难的能力。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去探索、猜想、发现,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构成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要设计一些探索性和开放性问题,让每个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得到发展。如在教学进位加法时,当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怎么办?教师先不说,鼓励学生自己质疑、自己来讨论解决。在努力寻找答案的同时,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又如,四年级上册“运算律”单元第一课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写出一组这样的式子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2)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3)请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想一想,认一认;(4)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意在经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探究程序中,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深度学习要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操作过程

实践活动是围绕要解决的问题创设具有趣味性、挑战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思考与策略自主探索再创造的学习过程。数学学习应强调实践性。数学的学习不能光靠背、记进行接受知识,而应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因为,通过探索与引导,能在自己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理解已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使探索性得到开拓,创新性得到发展。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教学中,为了加深对“满十进一”的认识,教学时,就要重视操作活动。先拨计数器数数,复习“10个一万是十万”。然后边拨珠子力数数,十万十万地数到九十万时,提问:再拨上1个珠子是多少?在计数器上可以怎样表示一百万?一百万有多少个十万?使学生知道一百万就用计数器上百万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发现“10个十万是一百万”,体会“满十进1”。继续这样的操作与发现,进行简单的数数推理活动,要把发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与计数器模型对应起来,半抽象地认识计数单位的大小,向学生渗透位值概念。当已经认识“一亿”后,让学生抽象地推理。可以提问:10个一亿是多少?你还想到了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启发学生推测出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感受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如教学《轴对称》一节,让学生观察我们学校的足球场、篮球场有什么共同特点?并且让学生把它们的平面图在纸上画出来,把中间的分界线作为一条直线,让学生沿直线折叠球场的平面图出现了什么情况?

三、设置问题情境,让课堂由浅性开问变为深度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变浅性开问为深度设疑。这样不仅能够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和勇于探索的欲望,并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如在教学《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时创设的两次不同问题情境。

练习课1:出示旋转木马,师提问:旋转木马一次可以坐6人,3次可以坐多少人?生列出算式,再据此从算式中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揭示课题。

练习课2:小明双休日做完作业后,约了6个小伙伴到家里玩。小明的妈妈拿出一袋巧克力,告诉小明:这里一共有38颗巧克力,你去分给你的6个小伙伴,可以全部分完,也可以剩下一些(教师边讲边出示图及数字)。你们猜猜看,小明会怎么分?

学生经过思考后,得出了答案:每人分1个,分掉6个;每人分2个,分掉12个;每人分3个,分掉18个„„每人分6个,还剩2个。教师在学生回答后,揭示课题。

从课堂效果来看,练习课1的学生对设置的情境兴趣不大,而练习课2的学生则积极思考,主动发言。同一内容,不同效果。对比以上两个案例,能够看出,对于练习课1而言,这个情境的创设只是引入新课的一个楔子,只要学生简短地想一想该怎样列式,算出答案后即可“推门而入”,进入练习程序。而练习课2则对问题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面对这个综合的、具有思维挑战性的问题,学生思维的触角会在原先的知识经验领域内探寻、搜索:这要用到哪方面的知识?和我以前解决的什么问题有关联?一旦触碰并抓住了其中的关联性后,思维马上进行收拢:我该从哪儿开始思考?在我的经历中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我是否可以按一定的顺序去想„„在这种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下,学生主动地思考,不断地变换思维的角度,不断地思考下一个答案,思维会不断地波动,激起阵阵涟漪。随后的课堂效果也体现了这一点。浅性开问固然能够开门见山,却对学生缺少吸引力,而深度质疑的课堂能够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使他们进入“智力愤悱”的状态,精心设置的情境促使他们主动地去“跳一跳”摘到“桃子”。

四、重视在深度学习中优化三种教学组织形式

要使传统的集体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优化组合,而自主学习和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使个体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更能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社会性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商不变的规律”中安排了三个问题:“观察下面两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淘气把三组算式改写了一下,你同意吗?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其中的规律。”“你能解释他们这样计算350÷50的理由吗?“可以说每个问题都是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一或全班交流。数学学习目的的实现,以学生深度学习为主,重心放在学生方面,强调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强调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实现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小组里同伴的互助学习,在自主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机会。

正如我们不能带领学生走遍世界每个角落一样,我们不能把世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他们,但我们却能把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正像我们能指点他们迈向我们尚未走过的道路一样。因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深度学习中成长,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第四篇:小学生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小学生数学计算方法研究课题研究论文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小学生日常训练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关键词】兴趣;计算 ;培养;速度;正确率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小学数学新教材常常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出发,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中,生活需要数学,也离不开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唤起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常使用的方法有:

1、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天性告诉我们,将计算教学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情境有机结合起来,计算教学才能体现其旺盛的生命力。所以在计算教学的练习中,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和竞赛,来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组织系列活动形式:班级小组竞赛;学校组织以年组为单位个人口算、速算简算能力竞赛;学校组织以班级单位的计算能力检测。

2、借助生活经验,探索计算的策略,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计算教学同样也不例外,在计算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借助生活经验去探索计算的策略,往往还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算理常常是我们感到头痛的事情,我们不妨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

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口算、笔算和简算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对口算、笔算和简算教学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他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专心致志,同时也有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从而使其口算、笔算和简算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笔算和简算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口算、笔算和简算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质量。

1、培养口算能力

单一的口算训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这样就不可能保证口算的质量。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这一特点,我们把部分练习创设成了游戏。

2、培养笔算能力

笔算教学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练习课。如果老师仅以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笔算更加枯燥以至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培养简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加法交换律或乘法交换律时,我问学生:“这个学期教室里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化”,学生:“老师没有变, 我变了。”我让同桌学生互相握握手说:“天变地变,我们的友谊永不变”。同学们兴高采烈地边说边握着手。我还让学生调换一下位置再次握握手问:“现在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学生说:“我们的位置变了,人没有变(友谊不变)”我再次说:“其实我们的数学也有这种情况,你们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这时课堂气氛异常高涨,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灵活运用运算定律,优化小学生计算速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简便运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一种重要手段,从低年级到高年级都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通过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能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我们有如下做法:

1、灵活运用运算定律,避免盲目简算

许多学生都头疼这样的题“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的确,这种题有难度,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部分,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

2、学会科学思维方法,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的,然后再算括号外面的。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简算的含义。

3、利用迁移规律,优化小学生计算速度 新旧知识之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的思维过程,需要以适当的知识点作支撑,找准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就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的方法类推出新的知识,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渗透了学法指导,促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

学生已有了简算的基础,就不再认为这种题很难,反而认为这种题更容易算了,不用通分,只是运用运算定律、性质、改变一下原来正常的运算顺序。学生从整数四则计算到分数四则计算这一发展变化,激励、点拨学生完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转化,概括归纳出计算的方法,学生在充分感知中明确算理,在探索中逐步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比较,概括的思维能力。

四、加强学生速算训练,提高学生各种计算能力。

现行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我们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基础性训练、强化记忆性训练、加强运算定律的训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等个五方面入手,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做了些探讨。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教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要注意积累典型错题编辑成册,认真分析错误的原因,学生的计算错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乘法口诀不够熟练导致计算错误;(2)积的小数点点错或者漏点;

(3)除数是小数的时候,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掉小数点来除;(4)小数加减法与小数乘法数位混乱对错计算;(5)其它原因:抄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在书本上、手上、桌上„„随便找一个地方来计算等。

通过上述的分析,造成计算错误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针对上述情况,近年来我校加强对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同时,并以提高计算能力为突破口,进行了口算能力比赛、计算能力比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加强基础性训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要打好口算基础,提高口算能力。做法有:熟记乘法口诀表、开展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3、强化记忆性训练

在高年级的计算教学中,如果学生能够熟记以下这些常用的数据,那么就能更好地转化为计算技能,从而达到“正确、快速、合理、灵活”的要求,加速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

4、加强运算定律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正确、快速、合理、灵活”的要求,必须要熟练“五大定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是一个整体,而且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是同时存在的,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干扰智力因素的原因。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促进智力活动,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干扰智力活动的进行,第一是学生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对解题兴趣不高。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教师自身必须对计算法则、运算定律运用自如,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其次,学生也必须持之以恒,定时、定量地训练,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成效,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真正得以提高。

第五篇:小学生网络教育

小学生网络教育

小学生网络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又是超常规“跨越式”地发展,所以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目前远程教育基本上有如下几种教学模式:一种是与现有教学模式完全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一种是面授和网络教学结合的模式;另一种是师生在时空上分离、完全通过网络或多媒体光盘授课的模式。完全分离的教学实际上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网络教育,而是网络自学。在线教育中,运用计算机网络所特有的信息数据库管理技术和双向交互功能,一方面,系统对每个网络学员的个性资料、学习过程和阶段情况等可以实现完整的系统跟踪记录,另一方面,教学和学习服务系统可根据系统记录的个人资料,针对不同学员提出个性化学习建议。网络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现实有效的实现途径。

小学生网络教育是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教育组织之间主要采取多种媒体方式进行系统教学和通信联系的教育形式,是将课程传送给校园外的一处或多处学生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则是指通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像)以及包括实时和非实时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把课程传送到校园外的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小学生网络教育一个最大的优点在于广泛性,同时这也是它的弊端、一个软肋。远程教育的对象“泛”化,没有个别性的针对,只对一群体的关注,在具体的教学中,缺乏情景性的教学。所谓情境性教学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一次的教育教学都是基于具体的情景,离开了当时的情景,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性。其实说到底,当下的远程教育忽视了教学之中的情感因素,不关注讲授者与接受者的情感,在这种流水线形式的教学中,以机械化的代替了心灵转向的教育。

中华名师教育网的教学组织管理信息包括教学计划、专业教学实施方案、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介绍及各种教学过程中的通知、通告等,主要用于对教学过程的总体指导,教学的组织管理安排等。

1、课程信息、教学动态辅导信息是指按照教学进度要求,及时提供给学生的有针对性的导学信息,包括各章节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讲解提示,同步的作业与测验题和解析等。

2、BBS讨论主要是专题性研讨、学习疑难反馈、个性问题解答等,同时通过讨论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以改进学校的教学工作。

3、其他教务信息还包括班级活动,网校活动的通知,学生学习、生活动态介绍等。

中华名师教育网为小学生精心打造了当地学校、老师的优质资源给学生作必要的补充,资源本地化,针对性更强,效果更突出。据采访中华名师教育网的负责人了解到,代理中华名师教育网有完善的帮扶政策,和扶持团队,是远程教育代理选择的极佳对象。

下载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生数学预习网络教育研究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网络安全策略研究论文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开放和自由的网络,它在大大增强了网络信息服务灵活性的同时,也给黑客攻击和入侵敞开了方便之门。不仅传统的病毒借助互联网加快了其传播速度并扩大了其传播范......

    高中语文预习指导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随着当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十分重视,与此同时,语文教学模式也有了相应的改变。预习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逐渐被学校和教师重视起来,预习不......

    小学生网络德育的研究

    “小学生网络德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 2005-3-11 13:42:00 | By: 老同学 ]推荐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世界,多媒体和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一方面,它快捷地传播着人类文......

    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5篇)

    小学生数学预习习惯现状调查报告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0-3-23 阅读次数:617安定东白塔民族小学薛艳 一、问题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埃德加.富尔说:“未来社会的文盲将不是不识......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数学教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11级数学系 C班 冯世带68号 一. 对老师说的话 首先我十分感谢老师您陪伴我走过两年的时光,这两年里我跟着老师您学到了很多。不仅在生活上,而......

    大学物理网络试题库研究论文[★]

    1独立学院大学物理教学现状大学物理是独立学院工科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目的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学习大学物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

    网络教育应用论文.

    网络教育应用论文 题目: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系别: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0800420521 指导教师:王冲 2009年11 月13日 我国网络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加强爱心教 育与学生做朋友 学号:班级:姓名: 摘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