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

时间:2019-05-15 12:30: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

第一篇: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

风险控制一直是管理会计关心的问题,其对于公司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它使企业在向前冲刺的时候也能注意到脚下的陷阱,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风险管理往往一个巴掌拍不响,行业间的协作和共同标准的制定渐渐占领一席之地,成为不可忽视的重点。

行业协作于风险控制势在必行

风险控制的初衷很大程度是为了防范合规风险,需要内部会计人员尽早的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避免此“伤疤”被外部审计人员来揭开,对公司的发展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那么,既然要合规,企业内部就要制定一套标准,而这套标准必须是整个行业都要遵守的,不然厚此薄彼,颇多非议,对于真个行业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合规和风险控制,有的时候已经超出了一个公司自己的范围,我们是跟着行业的,行业的协作非常重要,一个企业想做的事业,整个行业都能这么做,这样工作才能推得下去”,日前,在高顿财务培训举行的一次管理会计实践活动上,华润制药CFO庄康就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阻挡行业协作的“拦路虎”

风险控制需要整个行业的共同协作来完成,但由于行业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关系,有的时候甚至是恶性的竞争,“踩着别人向上走”的案例屡见不鲜,这就给行业协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由于资源是有限的,行业之间对于市场的抢夺变得异常激烈,“同行如敌国”的现状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

除此之外,快速变化的市场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存在,企业单凭自身内部的资源已经难以把控,纷纷把触角伸向企业外部,从而试图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虽然这个愿望是美好的,却遭遇了现实的“滑铁卢”,由于行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企业在利用外部资源的时候风险较大,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信息体系的不完备往往使得合作伙伴间相互猜忌,在风险与投入的分担、收益分配等方面存在分歧。

那么,既然有“拦路虎”,如何实现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呢?

行业协作——无规则不成方圆

风险控制是针对整个行业的,就应该有一套标准限制企业的行为,“无规则不成方圆”,只有标准和规范制定出来了,企业之间才会理清“内部”关系,都按照标准来,行业才能实现“有序”,不然杂乱无章,恶性竞争就难以避免了。

那么,标准和规则的制定靠谁来完成呢?行业协会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行业协会里面应该要有人来倡导,找一些规则,大家都要遵守的规则,必须要有人来做这个事”,庄康提到。

通过行业协会制作标准,并实行监督,使得行业之间规范运行,良性竞争,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也使得企业在合作的时候有了相互信任的根基。

行业协作——竞争之外,信息互享

风险控制需要行业协作并不是说行业之间就不要再竞争了,毕竟只有相互竞争才能相互促进,从而推动真个行业的发展,关键在于一个度的把握。

“行业协会做风控的目标,不忽视竞争的存在,但是要在该竞争的地方竞争,在不该竞争的地方,先把利益撇开,按照规范来看谁是谁非”,庄康提到。

行业之间的竞争在良性运行的基础上,还应联合起来,共同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以此来应对整个行业共同面临的风险。比如,行业之间可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系统,企业在外部审计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反馈到系统中去,这样就可以避免同行其他企业再次出现这样的问题,这看似有违竞争,实则是共赢效应,大家都这样做,整个行业的风险防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

要想风险控制做得好,不仅需要企业内部实行一整套完整的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也需要行业之间进行协作,制定共同的标准和规范,实现风险控制的信息共享,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如何实现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也是管理会计一直关注的问题,其未来的发展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值得探讨。

第二篇:医院会计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策略论文

摘要:为了适应医院新型经营机制的改革需求,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与医疗水准,提高经营管理模式转型速度,应当从调整医院内部组织部门的结构划分开始,加强各部门的管理职能,提升医院的会计管理能力,监控与降低医院的财务管理风险,强化医院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专业能力,构建起医院的会计管理系统。

关键词:医院机构;会计管理;风险控制

一、医院会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情况概论

医院会计管理工作中的风险可以理解为,医院会计工作者由于缺乏实践管理经验或者专业知识不足,在工作过程中造成了会计管理的效果不明确、财务信息统计、收集与计算疏忽或者错误,会计计算方法不当,会计计算项目有遗漏、偏差等漏洞,会计工作的各项报表信息不准确、数据失真,增加了公司会计管理风险控制的难度,从而阻碍公司经济增长。医院应当看到会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到会计管理与风险控制工作对医院的发展规划、经营策略制定的指导作用,避免因为会计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或者失误,导致会计数据来源不准确、核算方法不当、信息失实;通过加强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降低医院财务会计管理风险,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准和综合竞争力,确保医院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二、医院会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1.医院会计管理的信息系统有待完善。受到全球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信息管理作为一项新型管理理念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中,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能够实现医院会计各项收入与支出的自动汇总、数据收集、整理核算,从而提高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效率,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也给会计人员留出充分时间机会提高自身素质,从基础性会计工作中解脱出来,将精力集中在预算核算、成本控制、风险防范等事项上。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医院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系统设计的不合理、功能欠缺,查找不到会计信息、无法实现信息数据授权范围内共享等缺陷,降低了医院会计管理的有效性。

2.医院会计管理的监督控制效力较低。从笔者对国内医院会计管理情况的统计来看,部分医院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督控制较差,没有形成健全的会计管理监督系统,会计工作的核算、审计管理不到位,甚至让会计监督仅仅以空壳的形式存在,而没有做出具体实施,提高了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性。由于很多医院的会计管理缺乏监督控制机制,放松了对医院会计职员的管理,不利于会计人员规范自身行为,不利于职业素养的培养。

3.医院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部分医院的会计管理人员聘用、选任、管理机制存在漏洞,导致医院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或高或低,会计管理水平不稳定,会计信息数据准确性降低。目前,国内的医院会计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与之前相比有所提高,医院的聘用机制也在不断改进当中,避免选任非会计专业、非正式的工作人员,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保证医院会计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和程序规范。医院中会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较低情况,包括个别会计人员利用职务条件从事违法活动,侵占医院的公有财产,或者私自挪用医院的资产供个人使用;也指会计管理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会计管理职权划分不清。

4.医院会计管理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薄弱。部分医院的领导管理者和决策人并不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导致医院的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资金、人员等物资分配不平衡,各项费用支出监管不严而产生资金浪费的问题,提升了医院会计管理的成本;聘用并不具备会计管理能力的人员,不足注重对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没有组织会计人员参加定期学习,减少了会计人员相互交流、彼此提高的机会。只有帮助医院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会计管理理念,才能提高医院会计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有效降低医院会计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为医院的组织运营、竞争力增长提供保障。

三、医院会计管理与风险控制的优化措施

1.构建医院的会计管理机制。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应将其应用到会计管理工作中,构建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以提高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原有的财务管理系统存在一定的漏洞,若系统出现故障或出现误删的情况,会导致会计信息大量丢失,信息残缺,为会计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风险。面对此类问题,及时对财务信息化系统予以升级,增强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与抵抗风险的能力,强化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与安全管理,增强系统稳定性,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之一。另外,为了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应及时做好备份处理,以应对误删或错删等风险的发生。

2.建立医院的会计管理监督系统。对医院会计管理风险的总体控制仅仅依靠医院内部的管理者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医院的运营过程当中,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会计管理检测系统,让医院的各项资金都在一个透明的情况下出入,使得医院的每一笔资金的流动都能够有一个准确的记载,从而通过严格控制医院资金的流动情况来更好地控制会计管理风险,使得医院的财务能够有一个合理的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将医院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效率,进而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

3.提升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为了提高对医院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首先就是医院要认识到会计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引起医院的足够重视。其次归根结底对医院会计管理风险能够进行合理控制的是医院会计管理的工作人员,那么就应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树立合理理财的意识,从而避免医院经费的浪费现象。除此之外,对于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甄选要尤为严格与谨慎,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素养,对于上岗后的会计管理工作者,应该定期地让他们参与会计管理方面的培训,使其不断地充实自身的一些会计管理知识,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以更好地对会计管理风险进行控制,将会计管理风险降低到最小,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错误的发生。

4.帮助医院工作人员领悟到会计管理的现实作用。医院中领导队伍、经营决策者的思想意识会影响到会计工作人员的想法。只有领导、决策者清楚理解会计管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才能保证医院中具体负责会计工作的人员树立正确的想法观念,提高会计管理工作效率。因此医院管理者应当制定会计人员的人才培养计划,为会计人员提供定期培训、交流经验、分享沟通的机会,以举办知识讲座、参加学习考试、组织培训活动等形式,不断提升医院工作人员的水准。综上所述,为了促进我国医疗制度的优化改革,切实提升各地医院的医疗水平,应当重视并做好医院会计管理工作,避免因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疏忽,造成医院会计管理工作存在风险。因此,医院会计人员应当提升个人认识觉悟,参加会计理论学习,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为医院经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齐冬冬.医院会计管理风险分析及控制策略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120.[2]范军.医院会计管理风险以及控制措施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14:71-72.[3]安琪.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方略谈[J].现代经济信息,2016,02:250.[4]张新鲁.信息化条件下医院会计管理的风险与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8:296.[5]成霞.医院信息化会计管理的风险防范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7:247.

第三篇:论文《会计风险》

当前金融会计风险防范与化解措施探讨

【摘要】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金融会计风险就是金融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其危害程度并不亚于信贷风险。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绝不能仅仅停留在信贷与支付的风险上,要多方面、全方位看待金融风险。因此,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是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键词】金融风险 会计制度风险防范 化解措施

一、正确认识金融会计与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金融会计的重要性,要求其对金融机构经营管理活动的核算监督及其所反映的财务信息必须绝对准确,符合客观实际。但是,金融会计也面临着复杂的外围环境和人为因素所带来的各种风险。所谓风险,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理解而多种多样,如风险为可测定的不确定性;风险是对特定情况下未来结果的客观疑虑;风险是损失出现的机会或概率等等。但是,目前被人们接受的风险定义是“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因此,所谓金融会计风险,就是金融机构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会计核算错误或会计信息提供失误而导致的决策失误,以及因为主客观条件恶化或其他情况,使金融机构的资金、财产、信誉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二、金融会计风险的化解

1、逐步建立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金融会计新体系

在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过程中,要运用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对银行的业务经营,特别是对高风险经营的信贷业务,进行全过程的跟踪与监控,积极参与银行经营决策,逐步建立起能适应商业化经营特点的管理型金融会计新体系。首先,要尽快建立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加强会计的基础工作,积极治理假凭证、假账簿、假报表等“三假”现象,切实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为改善银行经营管理与防范金融风险,及时提供真实、可靠、全面、相关的会计信息。其次,要尽快实施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杜绝违规经营、账外经营。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的许多风险与损失在很大程度上与违规经营、账外经营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了金融会计管

理不统一的弊端,影响到会计职能的发挥,使得正常的会计信息难以及时获得,不仅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还容易掩盖问题,延误分散与化解风险的时机。因此,只有尽快实现金融机构内部统一的会计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遏制违规经营、账外经营,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会计风险。

2、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

离开了来自银行内部和外部及时、可靠、完整的会计信息,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就根本无从谈起。为此,对来自银行外部借款单位的会计信息应就其真实性、全面性和相关性提出相应要求。目前针对我国企业虚假会计报表满天飞、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现实情况,银行在接受贷款申请时,应强制要求其报送经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验证后的会计报表,并要求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银行在接受企业贷款申请时,应要求所有的贷款企业必须提供现金流量表,并应将原先着重对企业利润指标和静态财务比率的考核,转变为对现金流量指标以及与现金流量表有关的财务比率的考核上来。鉴于我国企业编制与提供的会计报表过于简化、信息含量低的情况,银行在接受企业超过一定数额的贷款申请时,除要求企业报送主要会计报表以外,还应要求企业提供能详细披露其偿债能力的补充会计信息。从银行内部来看,全面、客观地揭示银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及时提供有关金融风险的会计信息,应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和改善金融会计的信息揭示与披露系统:一是为弥补会计报表项目设置较为粗糙的不足,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在现有会计报表的基础上,再单独编制一张能够反映风险资产总额及资本充足率、逾期贷款平均余额及资本风险比率、备付金及备付金比率、贷款风险集中度、短期及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及不良资产状况等内容的补充报表,以便更为集中、全面、真实地披露有关金融风险信息。二是由于银行表外业务仅在业务状况表下以会计报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反映,故银行表外业务具有自由度大、连续性弱、透明度差、风险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恰当揭示表外业务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完善金融会计信息揭示制度和对表外业务风险防范的信息需要,可以考虑要求银行编制一张“表外业务情况表”,列示表外业务的经营情况,以全面反映表

外业务的潜在风险。同时,银行应借助先进的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将每一个借款企业的情况,包括企业的会计报表及补充会计信息、担保抵押和信用度及开户状况等录入计算机,建立完整和连续的银行信贷信息数据库,从而实现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完整、连续、动态的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企业异常,防止企业重复抵押、连环担保、多头贷款等不规范行为和高负债经营现象的发生,保证信贷资产的安全。

3、进一步改进金融会计制度,使之充分体现谨慎性会计原则(1)以实际措施加强会计管理

改进呆账准备金计提方法,提高计提比例,扩大计提范围,简化核销审批手续。采用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计提呆账准备金,即将现行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改为每月按实际发生的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全额计提呆账准备金;对出现有问题贷款,应立即按其发生呆账可能性的大小,依据预先确定的计提比例再计提“特别呆账准备金”。当这两项呆账准备金累积到一定的数额,足以完全化解所有有问题贷款可能发生的呆账损失风险以后,可不再计提呆账准备金。银行及金融机构按上述方法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应允许其在税前扣除。进一步放宽呆账准备金计提的范围,使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范围不能只局限于信用贷款,还应包括同样存在风险的透支、融资租赁和存放同业款等。放宽对呆账确认的条件限制,改革现行制度中一些过于苛刻的呆账确认规定,使许多实际发生的呆账能够及时核销,可考虑允许银行将超过一定期限的逾期贷款一律确认为呆账予以核销。此外,还应简化对呆账核销的审批程序,赋予银行一定的核销呆账的自主权。(2)改进现行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

按现行制度规定,银行坏账准备是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此种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反映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质的应收利息的构成与发生坏账损失可能性的关系,使坏账损失的发生与坏账准备的提取不相协调。为此,可要求银行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应收账款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例。另外,应强制要求银行从每年实现的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补偿各种风险损失。允许银行对长期持有的金融资产与一些非金融资产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的规则计价。银行可在每个会计期末,对诸如贵金属、抵押贷款、拆放资金、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进行比较,当这些资产的公允市价或可变现净值跌至账面成本以下时,或有较为明显的证据表明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可能蒙受损失时,应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将公允市价与账面价值之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4、构建全面有效的会计风险监督保障系统

在银行内部还应建立和健全严密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稽核制度,以便有效地在银行经营的各个工作环节上堵住金融风险的漏洞,形成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屏障。会计部门要与其它职能部门一道建立起对金融风险实施动态监控的机制,随时将来自各方面反映金融风险的各项指标与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警戒值相对比,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发出反馈信号,敦促并监督各有关部门及时采取修正措施,以确保银行经营始终遵循稳健与安全的原则,尽量避免与减少金融风险所带来的损害。金融会计风险的监督保障系统应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个部分。事前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考核。即反映流动性风险指标体系,如备付金比率等;反映资本不足风险指标体系,如资本充足率等;反映资产风险指标体系,如逾期贷款率等;反映金融市场风险指标体系,如利率风险率等;反映损益状况指标体系,如资产盈利率等;反映贷款对象财务状况指标体系,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产销率、资产收益率等。事中监督,主要应包括对银行稳健经营的动态监控。银行的决策部门应将上述反映金融风险的一系列指标,作为需要考核的责任指标落实到各有关责任部门。此外,事中监督还应包括对银行业务规范和法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以维护法规制度的统一性与严肃性,防止违规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损失。事后监督、主要应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银行稳健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

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金融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5、努力实现从决策实施到管理监督的较为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控机制 要建立独立的会计及核算体制。金融会计人员在业务上只接受会计主管的领导,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的惟一依据是有效的会计凭证。积极推行统一的核算软件,实行账务集中核算,业务处理和会计处理相分离的会计资产负债表、财务报表,由系统自动生成汇总上报。其他有关会计信息报表应当由会计人员独立编制,任何人不得任意调整。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才能有效控制人为调表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要突出抓好内控机制中重要风险环节的控制,尤其要抓好风险点的风险控制。要遵循双人、双岗、双职的原则,健全会计制度,推行会计委派制,强化财务核算,加强成本控制,加强对会计流程、印押证机、联行清算、承兑汇票、内部往来、现金出纳和财务的管理,重塑会计“三铁”形象。同时,针对各个风险控制点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等措施,对会计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有效控制。要建立合理的授权分类和担保业务的会计控制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种审批手续,严格各项程序,加强对内部授权和转授权的控制,严格担保行为,全面反映经济活动情况,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中的重要信息,增强内部管理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防范潜在的金融会计风险。

6、积极推行责任会计和广泛运用会计电算化核算系统

推行责任会计是防范金融会计风险的有效手段,因为责任中心的划分符合风险控制的分散化原则,同时责、权、利在小范围内的充分结合也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有助于解决问题。但是,责任中心所产生的大量凭证、报表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协助,现有的会计人员无法在日常核算工作中兼顾责任会计工作。要提供及时有效、全面、完整的会计信息,就必须建立现代化的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而且金融会计的电算化系统要由业务数据处理系统向业务处理与管理型、决策型系统并重的系统发展,通过电算化会计核算系统的开发和运用,完善现有的金融

会计管理核算体系,不断促进会计核算水平和会计核算质量的提高,努力实现防范与化解金融会计风险的技术进步。

金融会计是我国会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按照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准确、完整、连续、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并对于金融机构财务信息进行衡量、加工和传送的特殊的专业会计。它应有助于信息的使用者在经营管理和其它经济活动中做出合理和有效的决策。金融会计是金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愈发展,会计愈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财务会计司: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基本制度讲解[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2]项俊波、杜金富、王顺:金融基础概论[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3]吕先锫:审计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四篇:公路运输行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公路运输行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研究 作者:李淼 丁岳维 李慧

来源:《财会通讯》2012年第33期

摘要:本文描述了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缺陷及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对其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强化内部控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 风险管理 公路运输企业 干扰因素

一、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内部控制最初是由美国会计师协会审计程序委员会于1949年提出的,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内部控制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发展至今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萌芽期:以账目间的相互核对和岗位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阶段;第二阶段成长期:将内部控制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部分的内部控制制度阶段;第三阶段发展期: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要素构成的体系的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此阶段引入了控制环境概念,着重于控制环境的研究;第四阶段成熟期:本阶段将内部控制由平面结构发展为立体结构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结构。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SAS No.78),给予内部控制新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经营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律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第五阶段最新成果阶段:COSO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体框架》,此阶段提出内部控制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反应的八要素。使由八要素构成的内部控制组成了风险管理的预警、判定和防范的系统。由此,第五阶段建立在第四阶段基础上,范围比之前的内部控制更加广泛,是一个涵盖了整个企业风险管理的框架,要求企业时刻考虑风险因素,要求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其他员工都要有风险意识,使得内部控制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控制活动,而是与企业风险、公司治理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管理理念。

(二)国内研究综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不断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中航油巨亏事件、伊利高管被拘、“银广夏”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造假案等事件的曝光,使得人们越来越开始关注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问题。我国的内部控制最初是由财政部于198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而首次被提出的。该规范对内部控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该规范明确提出了对内部会计控制的要求。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基本规范”,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系列会计业务进行了规范,提出了内部控制规范的具体措施。自此,我国的内部控制的研究高速发展,进入规范阶段。2006年7月15日,我国正式成立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2008年6月28日,由五部委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于2009年7月1

日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结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参照执行。这是我国首部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规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化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其颁布也必将引起学术界新一轮的讨论与研究。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指引是对《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进一步细化,标志着“以防范风险和控制舞弊为中心、以控制标准和评价标准为主体,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衔接有序、方法科学、体系完备”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建设目标的基本建成。《配套指引》自2011年1月1日起在境内外不同类型的上市公司施行。对我国来讲,全面认识风险管理与内控还刚刚开始,经营目标无法实现、虚增利润、财务报表舞弊、信息失真、经营不守法等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都归结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得到保障。我国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从我国频繁颁布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就可以看出。但我国现存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也仅仅是对常见企业经营业务进行规范,对于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致使内部控制失控、治理层监管失则、风险识别、风险应对、特殊行业的内部控制等方面并没有涉及。我国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制度多是事后控制,对未来风险考虑不足,很少涉及事中甚至是事前控制。相比国外来说,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对风险欠缺考虑,就算有所考虑却也没有切实可行且规范化的应对措施,并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对公司治理的重大作用。

二、公路运输行业概述及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现状

(一)公路运输行业现状概述 交通运输行业属于服务业,为社会流通服务,包括交通、物流、运价、铁路运输、快递、水路运输、航运、海运、仓储、邮政快递业、公路等行业。由于运输行业直接连通城市与农村等不发达地区交通,运输货物或人力,致使连通的两地经济高速发展,其发展情况与经济的增长水平和速度息息相关,因此被誉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在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背景下,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56亿元,同比增长了41.9%,增速比上半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而分行业看,公路建设完成6654亿元,增长了50.1%,其中农村公路建设完成1503亿元,增长16.2%,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2.4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完成3058亿元、1890亿元和2608亿元,增长26.3%、50.1%和58.6%,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增速较高。近年来,我国运输行业在不断应付各种紧急事件过程的同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迅速发展。安全是交通的生命线,运输行业事关人身财产安全,任何闪失都将影响重大。安全与快速发展同样重要,因此,应在交通运输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管理,进行风险管理并对未来风险建立预防机制,不仅要做好运输过程中的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事前预警也是非常必要的,从而建立运输行业的内部控制及运输企业抵御风险的应急管理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二)公路运输企业的行业特征 公路运输企业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流通行业,但和一般的第三产业又明显不同,具体来说,我国公路运输企业具有下列特征:公路运输线路的构建一般比铁路、水路、航空线路容易,由于西部地区多是水路、航空无法到达的区域,所以公路运输的使用率更高,因此,公路运输业呈现经营的营运点多、面广、线路长、路网多的特点;在铁路、水路、航运业中,运输工具价值比车辆价值大数倍,因此,相对于铁路、水运、航运业来说,投资相对较少,回收期也短;公路运输业的运输工具:车辆,相较于铁路、水路、航空的火车、轮船、飞机来说,体积小、便捷、灵活,并能到达一些火车、轮船、飞机无法到达的边

远、偏僻地区;公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消费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不同的经济发展、消费能力决定区域内公路建设、路网铺建的不同;公路运输业生产经营“运输的距离”的产品,产品主要是货物吨位或旅客人数的运输距离,不能存储,生产和消费同时发生,所有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成果都表现于一系列的业务流程中,因此,流程控制对公路运输企业尤为重要。另外,公路运输本身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车辆运行中震动较大,易造成货损货差事故;公路运输能耗高,环境污染要比其他运输方式严重等。同时,由于公路运输通过运输工具的移动来实现货物或人员转移,因此具有较高的风险特性。所以,公路交通运输业要想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准确识别风险,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建设,以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三)公路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 由于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公路运输在西部地区的交通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道路运输的支持,只有交通运输的便利,才能把西部地区的资源运出去,使东西部人才互通、资源共享。在西部地区发展交通运输建设,可以缩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甚至与国际接轨的距离。在国务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时,西部地区以其自有的地理位置和资源特色进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西部地区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055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3.7和5.1个百分点。面对发展的要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年来,国家不断大力发展西部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一条条铁路、公路、民航的建成,成功的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区域连通,极大的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由于西部特殊的地理环境,公路在交通中是主要的运输方式,目前西部地区公路交通在公路、铁路、水路三种运输方式中里程占90%以上,十年来西部公路增长了88万公里。公路运输业作为西部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方式,肩负着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其严谨的内部控制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高效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西部地区属于不发达地区,很少甚至是没有内部控制的研究是立足于西部地区企业的,更没有内部控制研究是有关于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多数学者认为,西部不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也就不具有研究价值。但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却正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公路运输行业缺乏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范围太大并且过于笼统、并不具体,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环节、具体内容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规范,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细化。我国的内部控制制度当前出台的也只是宽泛的规范性标准,没有系统、具体的规范性内容。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或者是有制度的名称,但具体的内容却与实际相脱节,从而造成执行制度时产生混乱。不仅如此,规范制定主体的不同,面向的具体的对象也不一致,导致有的企业无规范可依,有的企业需要遵从两个甚至多个内部控制的相关规范,可能使企业在遵循时变得无所适从。结合特色行业系统研究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论及实践就显得非常必要。国家出台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理论成果的具体运用,但有些基本概念不够清晰,类似于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的理论支持非常单薄,显得很不严密,具体细节都需

特定的理论来支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需要深入理论探讨和细致实践探索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

(五)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差 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支配着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影响着全体员工实施控制活动和履行控制责任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以中小型企业居多,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很多公路运输企业近几年虽然尝试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大多不系统、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大部分公路运输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组织结构设置不科学、权责分配不明确、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不重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缺少社会责任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或缺失、运行效率低下,人才流失、关键技术和商业秘密泄露,企业缺乏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造成企业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并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有可能因为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影响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如何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如何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如何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

(六)公路运输行业内部控制方法落后 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都是定性分析,从制度层面以控制点为中心的研究。这几年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上有显著的进展,如 《会计法》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作为单位负责人必须承担的会计法律责任之一。这些制度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但在企业的内部控制活动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受随机因素的影响有着一定的概率分布。这些随机因素的存在,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应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公路运输企业强化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制定公路运输行业规范性制度 针对我国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范围过大的情况,建议相关部委,对于具体行业中的具体内容提出明确的统一规范并要进一步细化。对于具体行业以及行业中的关键环节,需要进行控制的内容等进行明确的规定;完善已有的制度,使得具体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避免在执行制度时产生的混乱。不仅如此,不同规范制定的主体与面向的具体对象相一致,使得企业有规可依,避免多头领导,多头规范。明晰基本概念,使得各个风险点、风险内容、控制的关键环节等内控重要制度设计理论具有丰厚的支撑。由于

持。将通用企业的内控制度运用于公路运输领域还需要深入的理论探讨和细致的实践探索。

(二)促进西部地区公路行业发展 由于西部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因素,以及国家不断大力发展的要求,建议内部控制研究多考虑西部地区的企业,结合西部地区的特殊性,研究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西部地区由于国家政策倾斜以及在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政策指导的发展下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以及更大的研究价值。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指导下,西部地区各产业都将继续飞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发展是这些产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西部地区的公路运输企业根据西部特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发展,并以此建立根据自己特殊特征及特殊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三)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建立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组织机构,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制度和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布局,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操作规范、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并确保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生产,培育员工的内控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就成为改善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适应公路运输企业特殊经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研究方面。通过以上途径来改善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为解决公路运输交通运输业内控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良好平台。

(四)改进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改变我国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方面定性管理方法。单纯利用理论或者制度层面的定性分析研究并不能真正的寻找出其规律。建议运用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三者的有机结合,对内部控制中所存在的随机影响因素建立起随机模型,运用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经验数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制定出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公路运输企业内部控制以及风险活动理论分析研究的同时与量化研究并行,有助于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分析随机因素产生的原因,减少随机因素干扰的风险,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四、结语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能否快速有效的实现,风险能否有效的降低,在企业经营运行中,内部控制已在企业生存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结合国外内部控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现状,出台适合我国具体行业的具体规范性内部控制相关法规,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同时,针对国内存在的问题西部地区公路运输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也应给予重视,并在实践、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财务、计量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等手段,对不确定随机因素进行量化分析研究。促使我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更加准确和完善,推进我国内部控制制度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2009年前三季度交通运输行业经济运行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9年。

[2]胡鞍钢、刘生龙:《交通运输、经济增长及溢出效应》,《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86年)。

[4]闫姣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年)。

[7]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准则公告(SAS No.78)》(1995年)。

第五篇:金融工具风险控制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以中航油事件为例探讨了中航油集团破产原因,并以此为基础阐明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风险特征。最后针对当前衍生金融工具投资制度的存在缺陷,提出对投资风险合理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投资 衍生金融 风险 风险控制

中航油事件案例分析

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油)成立于1993年,由中央直属大型国企中国航空油料控股公司控股,总部和注册地均位于新加坡。公司成立之初经营十分困难,一度濒临破产,后在总裁陈久霖的带领下,一举扭亏为盈,从单一的进口航油采购业务逐步扩展到国际石油贸易业务,并于2001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首家利用海外自有资产在国外上市的中资企业。公司经营的成功为其赢来了声誉,2002年公司被新交所评为“最具透明度的上市公司”奖,并且是唯一入选的中资公司。

中航油通过国际石油贸易、石油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其净资产已经从1997年16.8万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35亿美元,增幅高达800倍。但2004年11月,中航油因误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机上亏损5.5亿美元。这一事件被认为是著名的“巴林银行悲剧”的翻版:十年前,在新加坡期货市场上,欧洲老牌的巴林银行因雇员违规投机操作,令公司损失13亿美元并导致被一家荷兰银行收购。曾经在7年间实现资产增值800倍的海外国企中航油,缘何短短几个月内就在期货投机市场上背负5.5亿美元的巨债?

2003年底,由于中航油错误地判断了油价走势,调整了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导致期权盘位到期时面临亏损。为了避免亏损,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在2004年1月、6月和9月先后进行了三次挪盘,即买回期权以关闭原先盘位,同时出售期限更长、交易量更大的新期权。每次挪盘均成倍扩大了风险,该风险在油价上升时呈指数级数的扩大,直至公司不再有能力支付不断高涨的保证金,最终导致了破产的财务困境。应该说中航油能够在7年间实现净资产增幅800倍,到巨亏5.5亿美元,都是缘于“创新”及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衍生金融工具的诞生本来是为了规避风险的保值作用,但中航油却是毁于过度的投机。

衍生金融工具及其特征

衍生金融工具是具有衍生特征的金融工具。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衍生金融工具是期货、远期合约、互换和期权合约以及类似性质的金融工具,如利率上限与固定利率借款承诺等”。而我国一些学者认为,衍生金融工具是指价值派生于某些标的物的价格金融工具;其中,标的项目包括债券、商品、利率、汇率和某种指数等。也就是说,衍生金融工具就是在传统的金融工具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通过预测股价、利率、汇率等未来行情走势,采用支付少量保证金或权利金签订远期合同或互换不同金融商品等交易形式的新兴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以风险存在为前提,并为适应风险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其交易有别于一般的金融现货交易,是以标准合约交易和保证金交易为基本特征的,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交易,而是保值或投机。主要特征有六个:杠杆性,它能以极少的资金(合约保证金)控制较多的投资资金(出货或平仓时合约持有者应付的资金),来获取理财的收益;虚拟性,它在合约到期时可以履行也可以不履行;依存性,它依赖于传统的金融工具而存在,传统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动最终会影响衍生金融工具;灵活性,它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设计出不同类型的衍生金融工具,以适应使用者的需求;表外交易,它通常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定价比较复杂,因对其风险的度量非常困难。

近几年以来,衍生工具交易**不断,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资产;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同年12月,美国最富庶的奥兰冶县由于从事金融衍生交易失败而亏损15亿美元,不得不宣布破产;1995年2月23日,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出现“327国债期货**”,直接导致了国债期货市场在我国的暂停。

尽管出现上述情况,但衍生金融工具仍获得了巨大发展,美国《幸福》杂志在1995年载文声称,国际金融市场上当时已知的金融衍生工具已有1200多种,未清偿名义本金额超过20万亿美元。不仅如此,衍生工具的品种也正在创新中,目前一些大的金融机构几乎能根据客户的任何特殊要求“量身订造”任何品种的衍生工具并为之创造市场,所以今后衍生工具的品种还将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关于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制度现状

我国十分注意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风险意识。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我国不断发布各项规章制度:国务院1998年8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期货市场的通知》中规定:“取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允许进行套期保值,不得进行投机交易。”1999年6月,以国务院令发布的《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期货交易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进行。禁止不通过期货交易所的场外期货交易。”第四十八条规定:“国有企业从事期货交易,限于从事套期保值业务,期货交易总量应当与其同期现货交易量总量相适应。”2001年10月,证监会发布的《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制度指导意见》第二条规定:“获得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的企业在境外期货市场只能从事套期保值交易,不得进行投机交易。”

我国自2004年3月起施行了《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实施的范围为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法人,以及外国银行在中国境内的分行。目前,我国证监会共计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航油等27家企业可以进行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

企业投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控制策略

以上一系列事件说明,必须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投资风险加以必要的控制,不能任其作为表外业务游离于会计报表之外。如果对该项风险极大的投机行为予以适当的披露,有适当的机制予以约束,提醒管理层和所有者的高度关注,就不会发生等事态无法收拾以后的巴林银行残局和中航油的艰难重组。对企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风险控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禁止过度投机,完善内部治理制度,杜绝“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建立严格的衍生金融工具使用、授权和核准制度。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应由高级管理部门、董事会或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财务委员会授权核准,并进行合法、合规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授权、执行和记录必须严格分工。如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负责人授权批准,由独立于初始交易者的其他人员负责接收来自交易对方对交易的确认凭证;对交易伙伴的信誉进行评估,并采取措施控制交易伙伴的信用风险;建立健全的衍生金融工具保管制度和定期盘点核对制度;建立投机项目的投资限额制度,规定衍生金融工具投资的最高限额,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之内;严格限定衍生金融工具的适用范围,除为了规避实际外贸业务中的不确定风险以外,禁止从事以投机为手段的投资行为。

加大对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准。衍生金融工具不断创新,种类众多,业务操作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和分析各种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风险,同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避免巴林银行事件中因业务人员越权违规操作所带来的巨额经济损失。另外,必须使用信得过的交易人员,做到核心机密内部人掌握。中航油参与此次交易、掌握交易核心机密的交易员,均是外籍人,来自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像这种核心机密被外籍人士掌握和运作,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国家也是很少出现的。在美国的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公司,掌握最核心机密的关键位置交易员,一般都是美国人。

实施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外部监管,将作为“表外业务”纳入到表内披露。中航油从事场外交易历时一年多,从最初的200万桶发展到出事时的5200万桶,一直未向中国航油集团公司报告,中国航油集团公司也没有发现。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金融市场的逐步国际化,衍生金融工具也必将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因而,我国必须完善法规制度,使企业在投资或投机衍生金融产品时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能够对高风险的投机业务实施必要的风险控制,以避免类似中航油事件的再次发生。

下载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管理会计看风险控制的行业协作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企业会计管理的风险控制策略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建设成为了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有力依据。我国经济建设的加快,促使我国进入了市场竞争的时代,对企业的会计管理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目前会计管理面临......

    管理控制风险5篇

    一、国有商业银行风险主要表现经过二十年的改革,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体系。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

    浅谈零售行业的风险控制

    浅谈零售行业的风险控制 零售企业是世界上公认增长较快的行业,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零售企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中,因此零售企业内部控制的好坏是关系到企业能否良好发展关键。大......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_风险管理论文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研究_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发展各项事业。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主要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

    火电工程造价管理的风险控制分析论文

    1决策阶段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对火电工程的全面造价管理有指向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有许多选择项被确定,如项目的比选、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建设标准等都在这个阶段落实。在这......

    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研究论文

    摘要:高层建筑与普通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有施工期较长、楼层多并且高、施工工艺复杂、人员集中等特点,正是由于高层建筑具有的这些特点,所以使得高层建筑的安全风险问题也更加突出......

    风险管理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科技论文写作报告题目:饮食健康风险分析所 属 系: 专业: 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起讫日期: 设计地点:科技论文报告诚信承诺本人承诺所呈交的科技报告论文及取得的成果是......

    风险管理论文

    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班级:财务09.2班 学号:120093606069 姓名:唐爽浅谈信用卡风险管理摘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风险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造成的损失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