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不是件惨烈的事儿美文摘抄
大家好:
真是没有当这么多人说过话,而且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可能大家都知道,前几天我在柏林得了柏林电影节最佳男演员的殊荣。有人告诉我,我是第一个柏林电影节的华人影帝,非常荣幸!
我想对刚过40岁的我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生日礼物。其实这可能也是一种意料之中的事。我记得从北京出发到柏林之前,我的妈妈预祝我成功,我开玩笑地对她说:“我要是不得这个奖,我就不回来了。”所以我得谢谢这个电影节的评委,没让我那么为难。当时评委梁朝伟先生念出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有点蒙,就像做梦一样,这个梦让我等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谢谢《开讲啦》栏目和主持人撒贝宁先生邀请我到这儿来,把这个梦和在场的年轻朋友们一起分享。我想说的是——坚持必然有回报。
我是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1993级的毕业生。我的同学有李冰冰、任泉、海一天等等,也算是一个明星班吧。我的同学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去外面拍戏,甚至小有名气了。那个时候,我还不怎么开窍,喜欢待在学校里埋头干我的,做我的戏剧创作。那个时候我在学校里边,业务还不错,老师都挺欣赏我的。但是他们觉得我不善于交际,是一个对人情世故都了解得不那么透彻的晚熟的孩子。他们觉得我应该多磨炼。我的大学朋友们总是挤对我,说我反应慢,不会变通,然后不会按照既定的生活的逻辑去行事,但是我自己觉得挺好的。可能是我性格一部分所致吧。
大学毕业以后,也开始慢慢地涉足拍一些电视剧,什么《致命邂逅》《将爱情进行到底》《别了,温哥华》《像雾像雨又像风》等等,把自己混成了一个脸熟。那个时候会遇到热心观众,在马路上碰到我就说:“哎哟,你不是那个谁谁谁吗?”我一般都会回答说:“没错,正是在下!”对,一下就变成“谁谁谁”了。
跟我一块合作的朋友们,他们都红了,周迅、陈坤、孙红雷、陆毅、李亚鹏、小宋佳,好多好多。然后那个时候,每次采访时,他们问我最多的问题就是:“与你一起出道的朋友都红了,你什么时候红啊?”很多媒体的朋友就很善意地把我定位了,就说我是“金牌绿叶”“黄金配角”。基本上对待他们我都会微笑。倒不是因为无奈,因为在我看来,我每一次演出都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小配角,每次演出我都是觉得自己是男一号。我知道我心里边特别明白,其实我缺少的是一个机会,一个完全展现自己的机会。当然红不红其实我并不能够左右它,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下去。
到了2003年的时候,我拍了我主演的第一部电影。5年以后,我又主演了《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在这5年当中,我拍了很多的电影和电视剧。对自己、对电影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当然想法也就多了,特别想得到大家的肯定。那部电影让我得到了台湾金马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当然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我并没有得奖,失落肯定是有的。当你对一个作品付出了很多,而且对它期待很高,没有达到你的预期效果的时候,你必然会有些失落。但是这件事让我知道:其实我应该把那些杂念都抛掉,让自己变得更纯粹一些。
又过了5年,到了拍《白日焰火》之前,那个时候我的事业真的到了一个瓶颈期了。当时我拍戏的时候坠马了,做了8个小时的手术。然后在这边的肩膀,有12根钉植在里边。那个时候,整个人就泄气了,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都处在一个低潮期。这恰巧跟我扮演的《白日焰火》里边的那个警察很像,感同身受。我想我可以通过扮演这个角色,把那些感受,积压在心里的一些感觉都释放出来。当然我在拍戏的那个过程当中,也是慢慢地找到了自己,一个曾经丢失了的自己。我拍那个戏非常享受,而且乐在其中。希望你们有机会去看的时候,能够和我一样感同身受。所以我想我现在说起这些,觉得自己还是非常幸运的。没有像大家常规意义上说的那么大红大紫,但是我每一步走得都非常坚实。
其实干我们这个职业,最难以忍受的就是等待。而且有的时候,你等到最后都不知道有没有结果,很多人就放弃了。我也和在座的年轻朋友们一样,一样的迷失过,一样的彷徨过。有的时候我真的想放弃了,只是我没有让自己随波逐流,没有放弃。我只是坚持下来了,仅此而已。
其实等待是一个必然经过的过程,尤其是在这么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觉得这是难能可贵的。不要一说到坚持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惨烈,或者是觉得有一些可怜。等待的过程、坚持的过程肯定是艰难的,但是要看你怀着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它。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觉得不用着急,要顺应它,也许它会变成一个好事情。当然我想我拿到这个影帝,不是一个终点。这只是命运对我的一个奖励而已,是一种认可,一种回报。它其实让我更加确信——坚持必然有回报!谢谢!
第二篇:坚持善良美文摘抄
好事临门,她一时懵了。待反应过来才问老板原由。一向不苟言笑的老板笑了:“因为你的善良。”
晓琳与小华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晓琳其貌不扬,虽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只是好像职场不顺,干了多年依然未能升职加薪,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拿着不多的薪水,过着平淡的日子。小华与晓琳共事不到两年,便果断地抓住了“机会”,到另一家公司做了主管,走向了高薪阶层。
因为是同行,他们不时会在某场应酬中相遇,瞅着原地踏步的晓琳,小华有时会善意地提醒她到其他公司去做高管。
其实,早有竞争对手看中了晓琳的才华,不止一次提出邀请,晓琳想都没想就回绝了。不是她不缺钱,而是她始终记得自己刚到北京时漂泊无依,四处碰壁,是现在的老板破例录用了她,并在她一次次搞砸工作时不冷言指责,帮她分析原因,找到对策。现在她之所以未能拿到与能力相匹配的薪水,是因为公司正处于困难期,所以自己决不能跳槽。因此,无论诱惑多大,晓琳依然不为所动,日复一日地守在原地,干着愈来愈多的工作,拿着一成不变的薪水。
一晃两年过去了,晓琳所在的公司在美国上市。这天,晓琳的老板刚从美国回来就径直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份设计部经理的聘书,不仅让她连升三级,还要给她股份。好事临门,她一时懵了。待反应过来才问老板原由。一向不苟言笑的老板笑了:“因为你的善良。”
小华听闻后悔不迭:“早知有今天,我也要咬咬牙在那儿熬上几年!”其实,很多时候,不是我们走得太快,与机遇错失交臂,而是我们没能坚持善良,为了名和利,决绝地选择了另一条路。在人的一生中,最大的资本不是工作能力,不是人脉关系,不是后台,而是善良。坚持善良,我们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三篇:错失不是过错美文摘抄
那是15年前初春的一天,天色阴沉,树木刚刚抽芽。我当时是一名年轻的警察记者,开车来到了一个车祸现场。据广播员说,一个上年纪的男人开着卡车在自家门口倒车时,不小心压在了他的小孙女身上,孩子受了致命伤。
我在一排警车旁停好了车,这时我看到一位个子不高、穿着棉布工作服的白胡子男人正站在一辆卡车附近。几台摄像机对准了他,记者纷纷把话筒伸到他的面前。他看上去完全惊慌失措了,结结巴巴地回答记者的问题,但很多时候都只是动动嘴唇、眨着眼,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记者放弃了采访,跟着警察走进了一间白色的小房子。我至今记得老人绝望地低头看着车道上——孩子曾待过的地方。房子旁边是新开出的一块花圃,还有一堆深色的种植土。
“我想把车倒到那里,给地培上好土。”他对我说,虽然我并没问他什么。“当时我根本不知道她在门外。”他的手指向花圃的方向,然后又垂了下来。他陷入了悔恨中,我则如同所有敬业的记者一样,走进房子,看有谁能提供几张出事孩子的近照。
几分钟后,我的口袋里装着一张可以在演播室展示的孩子的可爱照片。之后我走向了厨房,警察说孩子的尸体临时停放在那里。
孩子的家人、警察、记者和摄影师都已从房子里退了出来,站在院子里。我带着一部专用相机,走进厨房,看到里面摆着一张塑料贴面的桌子,桌子上躺着孩子的小尸体,身上裹着一块干净的白被单。孩子的爷爷坐在桌子旁的一把椅子上,他没注意到我的在场,只是失神地看着白布中的尸体。
屋子里一片安静,只能听到钟表在响着。这时,我看到这位爷爷缓缓地探身向前,伸出一只胳膊,抱住了桌上的小身躯,然后把脸贴在白布上,一动不动。
在那个寂静的时刻,我知道正是一张有获奖水平的新闻照片可以拍出的时机。我对好光圈,调好焦距,安好闪光灯,然后举起了照相机,选取拍摄角度。
场景中每一个细节都是完美的:爷爷穿着朴素的工作服,他的白发在光线的映衬下闪闪发亮,孩子的身上盖着白被单,窗户旁边的墙上挂着两只世界博览会的纪念盘,陈设简单的屋子里的一切都衬托出一种凝重的气氛。从屋里可以看到警察在外面检查着那辆肇事卡车的后轮胎,孩子的妈妈和爸爸互相依偎着站在一旁。
我不知道在屋里站了多久,就是按不下手中的快门。我非常明白这张照片拍出后将会具有震撼性的效果,职业意识告诉我拍下它。但我不忍心让闪光灯去打扰这位可怜老人的哀思。
许久之后,我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悄悄走出了屋子,心里怀疑自己是否还有当一名记者的资格。当然,我从没告诉过刊物编辑或记者同事,我曾错失了一次拍摄绝佳新闻图片的机会。
我们每天都会在电视新闻和报纸上看到身处极度悲痛和绝望的境遇的人,有时候,我看着新闻,就会想起那次放弃拍照时的情景。
至今我依然认为,我当时做对了。
第四篇:年轻不是资本美文摘抄
20岁大三时,他就参加了托福考试,虽然英语成绩不错,但因为专业不过关,没有能够去美国留学。他有些失望,辅导员安慰说,你还小,今后有的是机会,千万别灰心。辅导员的话虽简洁,对他却是极大的激励,他重新树立信心,他坚信那句话:“年轻就是资本。”
第二年大学毕业,他再次报考,可惜还是差了一点儿。他很不情愿地进了一家国内的小研究所,一边应付差事一边坚持自学。他不想放弃最初梦想,好在还年轻,有的是精力和时间。两年后,虽然单位一再阻拦,但他仍然义无反顾地参加考试,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他主动辞职,信心满满地飞向大洋彼岸。
三年的硕士学业眨眼过去,他的论文答辩还算成功,并被导师推荐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那家公司虽不是世界知名企业,但在当地名气很大,想进去工作的人不少,自然竞争激烈。面试时,高管问他,你为什么想进我们公司?他早有准备,不假思索地回答,贵公司适合我,也和我的专业对口。高管又问,那你凭什么要进我们公司呢?他想了想回答,我具备专业知识,我很年轻,完全有能力胜任这里的工作。高管笑道,我虽然欣赏你的自信,不过想问问你,难道年轻也成了资本?他仍然自信地回答,当然,年轻当然是资本。高管突然收敛起笑容,说,对不起,小伙子,我没有发现你能进我们公司的资本和素质,请另谋高就吧。他不甘心,追问道,那贵公司的人才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呢?高管说,等你工作几年之后,自然就知道答案了。
那次应聘失利,对他是个打击。好在自己才26岁,应当还有机会。接着他又应聘了两家公司,“意外”地仍然失利。在朋友的推荐下,他去了旧金山,在硅谷的一家华人创业公司打工。因为是同胞,经理很快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当他把自己的挫败经历说给经理听时,经理笑着说,我和你有类似经历,美国这个地方可从不在乎年龄。他有些吃惊,不是说美国人特欣赏自信者嘛,难道年轻不是资本吗?经理回答,自信当然好,可年轻和自信都不是什么资本。他打断经理的话,那什么是资本?经理回答,你我都没有资本,干出成绩才是资本,成功在这里就是资本,而成功和年龄无关,在美国,40岁可以成为总统,70岁同样能当总统。
原来如此,经理的点拨让他茅塞顿开。
年轻不是资本,干出成绩才是资本。成功和年龄无关,躺在年轻的“资本簿”上,只能变得狂傲而迷失自我;自信而扎扎实实地打拼,才有机会把握成功、赢得未来。
第五篇:克尔的坚持美文摘抄
克尔曾经是一位不错的新闻记者,他在一家知名的报社当记者,但他觉得做记者体现不了他的人生价值,他需要一个更有挑战性的职业,于是,他选择了广告业务这么一个职业。而后,他辞去现有的工作,在同事和朋友诧异的目光中,来到另外一家报社,当了一个广告业务员。他对自己很有信心,向经理提出不要薪水,只按自己的业绩抽取佣金,经理当然乐意答应他的要求。
他从经理手里要了一份客户名单,但这份名单比较奇怪,上面每一个企业都是有实力的企业,但是在这以前,报社去的每一个广告业务员都无功而返。所有的同事都认为那些客户是不可能与他们合作的,但克尔并不这样认为。
每次去拜访这些客户前,克尔总是先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一个大镜子前面,把客户的名称和负责人的名字默念十遍,接着信心十足地说:“一个月之内,我们将有一笔大交易。”
坚定的信心成为他成功的催化剂。仅在第一天,就有三个所谓“不可能的”的客户和他签订了合同;到那个星期五,又有两个客户同意买他的广告;一个月后,名单上只有一个名字后面没有打上勾。
第二个月,克尔在拜访新客户的同时,每天早晨,只要拒绝买他的广告的那个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请这个商人做广告,但是每一次这位商人都面无表情地说:“不!”可是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克尔都不放在心里,然后继续前去拜访,就像拜访新客户一样。
很快又一个月过去了,连续对克尔说了六十天“不”的商人突然有了兴趣与他交谈几句:“你已经在我这里浪费了两个月的时间,事实上我什么也没有给你,我现在想知道的是,是什么让你坚持这样做?”
克尔说:“我当然不会故意到这里来浪费时间,我是到这里学习的,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从你这里学习如何在逆境中坚持,事实上我们都在坚持。”那位商人点点头,对克尔的话深表赞同,他说:“其实我不得不承认,我也一直在学习,你也是我的老师。我们都学会了如何坚持,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加宝贵,为了表示我的感激之情,我决定买你一个广告版面,这是我付给你的学费……而不是……我放弃坚持。”
在商人很有礼貌的“退让”下,名单上最后一个“钉子户”被拔除了。当他把画满勾的名单交回给经理时,经理顿时站了起来,向这位杰出的广告业务员表示敬意。他说:“以你的能力,不应该继续做一个业务员。所以,我将向社长提议,专门为你成立一个部门。”
第三个月的第一天,以克尔为经理的广告二部成立了,三十多个员工成了克尔的下属。在这里,克尔找到了一个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全新空间。
当一个目标成为众人追逐的对象时,最能坚持的往往会笑到最后。在人们的生活和事业中,往往会因为缺少这种精神,而与成功擦肩而过。优秀的人总是坦然地面对一时的失利,然后一直坚持到胜利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