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农村中职学校农业类专业适应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论文
论文关键词: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方法改革
论文摘要:中学地理教育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学校中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教学水平处在低谷状态。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中学地理教育中最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在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初中地理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多年来为当地农村培养了大批的科技人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势下如何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成为职业学校新的课题。
一、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目前来看,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上紧跟社会发展的需求,向第二、三产业方向倾斜,第一产业的农林牧专业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甚至被裁掉。有的学校虽然保留了部分农业类专业,但学生的目标是升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将来有利于谋求一个好的职业,没有把服务农业放在首要的人生目标。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足130万人(包括农民技术员),与农业人口的比例不足千分之一,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己超过千分之四,这与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农业科技人才的大量短缺与培养科技人才过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即便这样,很多中职学校仍把重点放在对初中毕业生的培养上,这就加大了培养的局限性,培养的数量捉襟见肘。由于学生的学习动机或者说学习目的的偏离,培养的质量更值得怀疑。
二、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优势
(一)地里位置的优势。
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大都地处农业生产前沿,与农业生产能近距离接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职业学校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农业生产的动态,可以有目的的进行指导和服务。在遇到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典型的、普遍的、共性的问题时,可以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综合治理,还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办学经验的优势。
职业学校基本上是从农业技术中学转轨而来,有着多年的办学经验。在对农业人才培养上,可以采取灵活的办学模式,既可以培养初中毕业生成为中等职业技术人才,还可以培养生产一线的农民,使其掌握先进的科学生产知识。
(三)师资力盆的优势。
就目前而言,很多农村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教师占专业教师的20-25%,有的学校这个比例还大。他们大都是八十年代为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的师资力量,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科技知识比较扎实。
三、农村中职校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措施
(一)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针对目前农业发展迫切需要科技人才的现状,职业学校要构建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是农村留得住、能创新、有作为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他们不但对所学的专业知识精通,还要熟知相关专业知识,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多面手。在实施教学上,要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可以把教室搬到田间地头甚至鸡舍猪圈,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做,从感性认识上强化训练。与此同时,更新旧观念,不断传播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使学生置身于农业科技前沿,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头脑。加强学生的继续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鼓励学生敢于创新,敢于实践。农村中职校在培养初中毕业生的同时,还应把培养人才目标对准农业生产一线的农民。这些农民对农业生产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渴望知识,学习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在职业学校深感农业类专业招生难、在校生少的同时,有一个庞大的农民队伍急需培训和学习。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经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苦于无门,不知道去什么地方请教,职业学校恰恰是为他们解决这些问题的桥梁,完全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服务农民。
从某种意义上讲,职业学校也只有重新对培养目标定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在职业学校的办学过程中,农业类专业逐渐萎缩、招生困难、办学特色不明显等都制约了农业类专业的发展,从而失去了农村中职校生存的根基。将培养人才目标定位在农民这个群体上,学校将在农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会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
(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职业学校沿袭普通中学的办学模式显然背离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真谛,职业教育不能把学生禁锢在课堂上,不能把学生埋在书本里,实行开放式教学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培养目的的定位为多种多样的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培养在校生时可以采取动态的教学过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爱好,让他们自己制定农业生产的一个小环节,并付诸实施,教师则针对每一个生产环节进行有目的的指导,这样以来学生就可以通过实践掌握理论知识。
针对农民的培养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农业类专业包涵了农林牧等专业,不同的行业生产也各不相同,比如从事种植生产季节性较强,而从事养殖生产的季节性就差一些。随着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行业的细化程度也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农民培训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要从基础知识上强化,又要在专业技能上提高。从培训时间上看,种植类专业可以在农闲时集中进行培训,而养殖类专业可以利用下午或者晚上的时间进行。从培训层次上看,可以进行短期培训,培训后经考试合格后发培训证书:可以注册中职学籍,采取学分制的形式,修满学分即可毕业,享受中职生待遇;可以参加“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按照中央电大学习包的要求,有步骤、系统地进行学习,最后按课程所修学分毕业。
因此,农村中职校在培养模式上要有突破、有创新,不能把眼光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上,要看的更远,只有采取多种形成是培训,才会有更多的培养对象,职业教育才有活力。
(三)培养方案的制定。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确定后,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一定要有针对性,既要考虑到农民群体特征,又要考虑到个性发展;既要有稳固的基础知识,又要有前沿的专业知识。培养方案可以以学习包的形成发给每一个学员,让他们有目的的去学习,在学习以前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想做什么,方向的确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篇:浅谈农村社区警务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06年论文)
浅谈农村社区警务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
周厦
摘要: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做好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维护农村地区的治安秩序,为农村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成为公安机关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农村社区警务适应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物质文明,“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村容整洁”是指生态文明,“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由此可见,新农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近年来,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中,立足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农村经济实现了新的跨越和发展。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导致农村警务工作不适应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如何使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适应新农村建设,成为了公安机关今后一段时间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警务的实践经验
嘉兴市公安局秀洲区分局近年来积极推进农社区警务建设,大力实施“警力下沉、警务前移、警民携手、共保平安”的农村警务战略,加强对农村警力的投入,通过做好做强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工作,使农村社会稳定局面得到明显巩固。以该区王江泾派出所为例,在四年农村社区警务实践中不断创新、勇于实践,逐步摸索出一条以农村社区警务为切入点推行社会化防范的道路,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
(一)划区而治,民警入村种起“责任田”。自秀洲行政区域划分后,原虹阳、田乐、荷花、南汇及嘉北乡一部分等相继并入王江泾镇,王江泾的辖区面积增至现在的127平方公里。王江泾派出所针对辖区面积广,发案情况分布不平衡的现实,在辖区内设臵七个警务站开展日常警务工作,并下派8位富有群众工作经验的民警到各警务站开展实有人口管理、纠纷调解、治安信息收集等工作,并要求社区民警将警务区办公室当作“更衣室”,上班时间一律下基层、进社区开展警务工作。每月由所领导对各警务区民警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其结果与民警绩效考核成绩挂钩,从而督促社区民警种好自己的“责任田”。王江泾派出所确定闻川警务站开展一级警务站建设,同时将闻川警务站命名为王大毛警务站,在硬件建设、警力配备、工作时间等方面达到市局标准,在外观标识上达到“五统一”,并规范运作,王大毛警务站于7月份通过嘉兴市局一级警务站验收。通过创建一级警务站工作,带动派出所社区警务工作的全面展开,进一步提高各警务站开展治安防范的能力。
(二)有的放矢,农村警务有了“指南针”。王江泾所根据辖区实际,1将社区警务重点工作放在流动人口管理和阵地控制上。王江泾有三万余名外来人员,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难度高。为此,王江泾所设臵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为外来人口进行办证登记等工作,并以出租房为重点定期开展排查,切实掌握外来流动人口底数和基本情况。王江泾派出所实施的流动人口高危人员管控工作富有成效,仅2006年1至9月份,辖区内就列管高危人员307名,打击处理21名。王江泾有600余家废旧金属收购单位,王江泾派出所联合政府部门对废旧金属收购户进行排摸,对所有废旧金属收购户都进行了登记存档,在各村安排信息员,及时反映废旧金属收购中存在的违法犯罪信息,牢牢控制住废旧金属收购业,从根源上切断违法犯罪分子的销赃途径。
(三)科技强警,治安防范长上“千里眼”。王江泾所坚持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推广技防,在辖区内重点路段、重点部位按装了25个电子监控点,成为掌控治安情况的第一道防线,在街面视频监控投入使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单位、企业内部防控网的建设,大力推广CK区域报警装臵,在辖区内所有大中企业的重点部位按装报警装臵。王江泾所加快对旅馆场所的视频监控建设,在全镇17家洗浴场所、6家网吧、10家旅馆安装了治安视频探头,街面监控与场所监控交错形成一张治安动态监控网,为警务工作装上了“千里眼”。
(四)综治进村,警务工作实现“平民化”。发动群众做好防范工作是王江泾所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核心,王江泾所抓住“综治进村”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到党委、政府对群防群治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由党委、政府和相关企业出资建立综治站,在26个行政村建立综治站,为每个综治站配合4名专门人员,由派出所进行业务指导,在本村开展纠纷调处、信息收集以及治安巡逻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及时报”。同时,按照《企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在全镇28家龙头企业内设立综治站,将综治工作与企业年终评优结合起来,使企业综治站的建立、运作与企业的实际经济利益挂钩,有效督促了各项群防群治工作的落实。警务工作的“平民化”进一步缓解了农村地区警力不足的困境。
二、当前农村警务与新农村建设存在不适应之处
农村社区警务是警方和农村社区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旨在共同发现和解决社区的治安问题。公安机关在广大农村地区推行的社区警务工作,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农村地区的治安稳定,同样,新农村建设也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农村社区警务工作应该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切实解决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治安问题。但由于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农村社区警务仍存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情况。
(一)镇村级生产、生活资料防范工作存在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生产发展”,但由于现阶段农村地区基层组织弱化,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不牢;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导致农村防控资源严重流失;农村警
力少,基层基础工作薄弱,防范管理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以上因素制约了农村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组织开展治安防范的能力。长期以来农村派出所的民警习惯于领导指派工作和坐等办公的工作模式,缺乏主动深入责任区开展群众工作,有限的警力也常常被用于执行非警务活动,造成防范、打击力量严重匮乏。在生产、生活资料遭受侵害后,民警到达现场,作完笔录后缺乏进一步侦察措施。由于镇村级经济的保护不力,导致以镇、村为单位小范围经济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主要目标,生产资料和资金的缺失直接阻碍了区域生产力发展。
(二)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处臵存在不适应。“乡风文明”是指新农村应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当前农村地区还存在一些与“乡风文明”要求不协调的社会现象,如黄、赌现象依然存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现阶段农村地区赌博活动猖獗,“台板公司”、“放高炮”等为赌博提供条件的团体出现,使赌博活动更加隐蔽,查处难度加大,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警力开展前期侦查和组织抓捕,单纯依靠基层派出所的力量开展打击赌博的工作是很困难的。其次卖淫嫖娼违法活动也由城市向集镇和农村蔓延,利用隐蔽的场所与隐秘的手段相结合,更加普遍化和组织化,这给基层派出所开展查处和取证工作增加了很大难度,由于执法难度的增加,使得基层公安解决社会治安热点问题时缺乏有效手段。
(三)警民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要求社会协调发展,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改善警民关系,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是公安机关做好工作的具体体现。由于现阶段农村警务工作社会化程度不高,少数基层民警认为搞好社会治安是警察的事,没有意识到发动群众开展社区警务工作的必要性,导致社区警务工作没能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趋发展的情况下,人的价值取向也普遍发生转变,对社会治安的关心、支持、参与程度有所降低,也制约了农村警务效能的提高。再者,农村公安机关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缺乏有效管控办法,使公安机关在群众中的公信度日渐下降,部分涉及公安部门的市长电话、信访案件也体现了群众对公安工作仍不满意,这都不利于警民关系的改善,也直接影响了农村社区警务与群众结合程度。
三、如何使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适应新农村建设
(一)夯实基础,推进农村警务工作新进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群众对治安安全的需求不断增强,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地区治安防范工作,这是我们做好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有利条件。公安部大力开展基层基础工作,是农村警务工作得以全面开展的良好契机。当前农村警务工作应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需要,把服务群众作为社区警务建设的宗旨,通过农村社区警务工作的开展,将服务延伸到社区,拓展服务的范围,树立公安机关的良好形象。同时,做好农村派出所队伍建设、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后勤保障工作。首先,要把“警力下沉”工作落实到位,鼓励和号召广大民警下基层,加强基层民警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民警转变观念,摆正位臵,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思想。通过大练兵等形式切实提高民警的警务技能和执法水平,促进基层民警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要把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只有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社区警务所需的办公用房、警务保障才能得到根本解决,使农村警务办公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确保“沉下去”的民警能“呆得住”,落实各项考核管理制度,以群众满意度和辖区治安情况作为衡量社区民警工作是否到位的硬指标,督促“呆得住”的民警将各自责任区的工作“做得好”。
(二)结合实际,推行农村治安防控新模式。新农村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现象、新问题,如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农村地区,给当地治安环境带来新的变化。新的治安环境要求农村社区警务工作采取新的防控模式,一是变“线形警务”为“片形警务”,传统的农村派出所主要分内勤线和外勤线,内勤线主要负责户籍和内务,外勤线负责案件查处,这种分工难以使警务工作真正深入群众中去,如实行“片形警务”使广大民警下社区,在社区设立治安防控第一道防线,取得更佳的效果。二是变“被动防守”为“主动防控”。通过建立情报信息网、巡防网等防控网络,加强对各类违法犯罪信息的收集和掌握,做好治安防范工作,同时提高及时反应的速度,在发生警情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第三是变“专长民警”为“全能民警”,在农村地区工作的民警不但要会做群众工作,更要懂得各类法律知识、国家政策,熟练掌握各类公安业务,要会分析治安形势,合理布臵防控力量,有的放矢地开展防范工作。
(三)积极探索,挖掘农村治安防控新力量。随着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各类社会治安问题层出不穷,传统的治安防范显得难以应付。对此,公安机关应发展更多的治安防控力量,以保证农村地区的治安环境的稳定。一方面要挖掘人的力量,也就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防控队伍,达到最佳防控效果。目前农村地区有很多基层治保组织和人员,如村综治站、夜巡队、义务巡逻队等治安辅助力量,但这些组织和人员的工作缺少一根主线:规范统一的农村警务工作的运行机制,这导致了基层治保组织的工作处于一种无序状态,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求公安机关在基层设立警务室,对治安组织的日常防范工作进行指导,并开展警务咨询、法制宣传、受理群众报警求助等工作,切实做到警务前移。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掘科技潜力,如监控系统的投入应用和自动报警器的推广使用。目前有条件的农村派出所已经建立了社会治安监控系统,并在重点企业、重点单位安装自动报警器,将技防和人防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技防和人防相结合能有效提高农村派出所的战斗力。
(四)依靠群众,走出农村社区警务新天地。新农村的建设最终目标是将农村建设成一个和谐社会,这离不开群众的参与。同样,社会治安环
境的稳定和维持也离不开广大群众,“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群众是农村治安工作的中坚和主要力量。要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公安机关在农村地区开展警务工作的工作模式,走“全民参与,共保平安”的新路子。因此,农村社区警务应积极探索适合当地的警务工作模式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义务巡逻、邻里守望、打更护夜等不拘一格的工作模式,使派出所的整体防控能力在群众的广泛参与下得到提升。基层民警主要负责人口管理、情报信息搜集、组织村民巡逻防范和构筑治安防控网络等工作,应主动带领、指导群众力量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积极主动为辖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倾听他们的意见,以此调动群众配合、支持和参与治安工作的积极性,密切警民关系,提升社区民警的亲和力,为构筑平安新农村营造良好的气氛,而且这样长期零距离地接触群众也有利于直接取得大量原始真实的信息,从而掌握辖区的治安动态,及时消除治安隐患。(王江泾派出所)
第三篇: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p11
中职学校教师如何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所 向才毅
一、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形势
(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 职业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对职业教育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对职业教育新形势的认识 用“五个历史之最”表示:即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达到了历史之最、教育进展为职业教育提供的基础达到了历史之最、党和国家领导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历史之最、职业院校招收学历教育的学生数量达到了历史之最、中央财政经费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达到了历史之最。
(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1.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01年,中职学校年招生不到400万人,在校生只有1164万人。到2008年,中职学校年招生达到810万人,在校生人数突破2000万人。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 在发展方向上:明确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路子”。在办学方针上: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培养模式上:明确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在教学改革上:明确提出了“两个加强”。
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入了新阶段(一)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教育教学改革意见 2000年的意见与2008年意见的比较 深化―进一步深化 教育教学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实现职业教育又
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方在首位。加
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专业技能课占2/3学时。建立工学结合、校企
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制度。使技能竞赛成为促进
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职业教育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教育部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原则意见 对2000年的意见与2009年意
见的比较 指导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
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立德树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基
本原则:由4条增加为5条,提出了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要求。
培养目标:提出了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 课程设置:文化基础课程
和专业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课时比例:1/3:2/
3(三)教育部启动了新的课程改革工作 从2009年秋季起要进行新课
程改革,使用一些新大纲 教职成[[]2008]6号文件印发了中等职业
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意见 教职成[[]2008]7号 文件印发
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
与人生”等四门德育课必修课程教学大纲和“心理健康”选修课程教
学大纲教职成〔2009〕3号文件印发了新的文化课语文、数学、英
语、体育与健康、计算机应用基础、物理、化学等七门公共基础课程
教学大纲
三、中职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一)要明确教师工作的任
务
1、明确教师工作的目标教师要具有与时代精神相通的教育理
念,并以此作为自己专业行为的基本性支点,才能使自己的工作更有
成效。要确定工作的目标:生存型、享受型、发展型。
2、了
解教师对人才培养的责任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
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
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好的教师不是以僵硬的教条去限制学
生,以教师的权威去压抑课堂,而是把课堂看成是师生有限生命的重
要构成。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学生。
3、知道教
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
醒者,教师是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师是教育艺术的探索者,教师是
学生知识的建构者,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校制度的参
与者,教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认识:人
才培养的多元性、教学工作的复杂性、育人工作的艰巨性、特别是工
作压力的多重性。一是学生的压力;二是学校生存压力;三是自我生
存和自我发展压力。
(二)要了解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
1、职
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什么?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各类教育
都有具体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基础型人才 职
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技能型人才 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研究型人才职业教育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应
该注意些什么问题,技能型人才培养对教师有哪些要求.2、技能型
人才的特点和要求 技能型人才:一般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有专业的知识和技
能 职业教育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
才要满足企业的需要,企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检验者。
3、企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最看重的几个方面:A、职业道德与工作态度 B、专业操作技能 C、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态度 D、相关专业知识 E、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 F、组织协调能力
4、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1)问题: 一是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据对全国11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人才供求状况统计,对技工人才呈供不应求局面;二是技能人才的构成结构失衡,其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以上的比例为39.5;37.9:22.6与发达国家30:40:30的结构有差距;三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表现在职业院校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重视不够,及技能人才培养公共资源不足;四是技能人才激励机制不健全,主要是技能要素占工资分配的比重过小。(2)发展趋势: 一是经济是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增强,进入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产业调整与升级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 二是城镇化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 三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发展需要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是解决“三农问题”,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职业教育提高其技能素质,提高其就业的能力。
5、职业教育对人培养的具体任务提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职业学校教师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职业教育法和满足企业需要等要求,承担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任务。
(三)要知道对职业学校教师的要求
1、热爱职业教育教学工作 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了解 对职业学校的认识和了解 对职业学校教师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对
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认识和了解 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认识和了解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的认识 职业学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政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道德价值观和职业价值观 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基础差异较大、学习动力总体不足、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方法较差、学习自信心缺乏职业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情况: 一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据多数地方的调查显示,来自农村家庭、工人家庭、个体工商业者家庭和无业家庭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75[%],学生家庭年收入在7000元以下的占70[%]。二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多为中考的失利者,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行为习惯养成相对缺乏。受传统观念影响,进入职业学校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背负着来自家庭、社会鄙薄职业教育的精神压力。职业学校学生的几个主要特点: A、学习目的的多样性 B、学习基础的差异性 C、学习专业的模糊性 D、学习心态的自卑性 E、学习兴趣的选择性 F、学习需求的实用性
2、关爱和理解学生 职业学校的学生最需要爱护 一是学会欣赏和信任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的可爱之处和闪光点,尽量给与鼓励和期待。二是不吝惜爱心的投入。多与学生交心谈心,使之觉得老师在乎他、关心他和信任他,确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三是因势利导、以情动人。用真诚和鼓励,唤起学生的自信,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长、感受进步,走出自卑的阴影,体验成功的愉悦和幸福。做到:一副仪表风范、一张笑脸相迎、一句好话回应、一双眼神鼓励、一颗爱心相待。具有“三心、三情”
3、学习
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要新的教育思想支持 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了解新时期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建立起职业教育新的人才观、教学观、课程观、评价观和质量观
4、坚持全面素质教育的思想 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职业人 职业人所具备的素质对其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个合格的职业人应该具有相应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文化素质、职业专业素质、职业身(心)素质、职业发展素质 在完成好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重视对学生相关素质的培养
5、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 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与普通中学学生不同的特点。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所教课程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要掌握教育学、心
理学的理论,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育实践的经验证明:教师只有全面系统地掌握一般教育学的专业知识,才能确立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科学地传递给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学知识和教学法知识不足影响着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
6、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第四篇: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农业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办按照农业农村工作“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紧紧围绕促增收、保供给两大主题,牢牢抓住“生态、高效、休闲观光”三个关键,始终坚持“重农、强农、惠农、富农”四大原则,创新机制、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一、主要成绩:(一)主要工作成效显著
1、粮食生产:据统计面积3.3万亩,增加0.13万亩,增长4.1%,产量19582吨,增加571吨,增长3.01%。
2、蔬菜生产:蔬菜种植面积达2.3万亩,总产9.5万吨。
被列入全国蔬菜生产大县(城区唯一),被市政府评为全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先进单位。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被纳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并被推荐为全省实施标准园先进项目区。
3、畜牧水产:水产面积1.185万亩,其中健康水产养殖基地4200余亩,年产量4800吨左右。新增规模养殖小区(场)6个,全区现有规模养殖小区(场)18家,年出栏牲猪达10万余头,年出笼家禽达75万羽以上。
4、农业科技:实施项目8个(农业、林业各2个、畜牧水产4个);争取国家乡镇农技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个(呆鹰岭鎭新建,雨母山乡、长湖乡改建),建立区、乡镇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管站3个。
5、农产品加工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2个;新增4家市级龙头企业,现有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个数位列5城区第二。
6、休闲农业:新增星级休闲农庄6个,现有三星级休闲农庄9个,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
7、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9个,现有各类专业合作社28个。
8、植树造林:完成城区通道绿化任务,植树82.9亩;抓好森林防火工作,实现零火警目标;森林覆盖率42.5%,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完成全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被市政府授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管理达标奖。
9、新农村建设:启动雨母示范片东阳小镇建设和呆鹰岭鎭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得到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省农办主任刘宗林的高度评价。
10、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以学习贯彻《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为主线,发放各种宣传资料3000余份,举办专题培训班6个,培训农村基层干部657人次,34个行政村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95%以上的村党务村务网上公开,共受理信访举报15件,纠正和处理问题15个。
11、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铺开,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三季度考核名列城区组第三名;第四季度及考核可望进入先进行列。
(二)为民办实事任务全面完成
1、农村户用沼气池工程:已全面完成,其中雨母山乡15口,呆鹰岭鎭65口;
2、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建设:雨母山乡群胜村已完成建设任务,经过市农业局验收全面达标。(三)重点工程建设争创一流 1、6户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2、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呆鹰岭镇同康村经济果木林(中秋酥脆枣)基地建设46.8亩,雨母山乡群胜村农村能源太阳能新建18台,已全面完成任务。
3、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荣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现已种植蔬菜2300亩,安装大棚260个。建蔬菜新品种示范园20亩,基地推广了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无滴膜、滴灌、测土施肥等先进技术,得到省蔬菜办主任陈俊雄的好评。
4、松陂—土桥片蔬菜基地建设:引进XX市绿琼本地菜合作社、种植能手彭和平承租土地600亩,当地种植大户宋雄飞承租土地120亩,带动农户新种植蔬菜700亩,安装大棚143个。
5、农村沼气池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二、主要措施
(一)稳定传统产业,发展“特色农业”。
1、稳步发展粮食生产。按照“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合理密植和安全齐穗”三项技术,突出抓好双季稻生产。全面落实各种惠农、强农政策,完善谁种粮谁受益的补助机制,大力培植种粮大户,稳步发展粮食生产。
2、壮大特色产业基地。灵山-竹雅片蔬菜基地被列入国家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由荣联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施。按照《XX区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推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公司“雨母鲜”品牌已经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
3、扶持龙头企业创品牌。现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拥有省品牌产品3个,省著名商标4个,中国名优产品2个,“消费者信得过产品”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雁粮食购销有限公司进入湘米工程前十强;“金雁”牌系列优洁米创出了衡阳第一块“国家免检产品”品牌,公司的“金雁”商标连续10年获得省著名商标,2012年4月被国家工商总局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市级龙头企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谋彩牌糄粑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产品创意组,谋彩牌湖之酒精品包装和谋彩牌黄龙玉液包装入围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包装创意组,市首届名牌产品展示展销会怡和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被市政府点名要求参展,怡和公司的原坛酒糟和湖之酒酒香四溢,受到市长张自银、副市长段志刚、副市长胡水龙等主要领导的好评。湖南新发展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饲料工程技术中心在湖南的科技推广基地,依托“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驻XX市新发展饲料有限公司博士工作站”,以科技创新为主流,将猪最佳生长的氨基酸“最佳比例”模式的研究成果(已经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公司年产30万吨牲猪低蛋白日粮生产线于12月30日正式投产,该项目属国内领先地位,已达到和超过欧盟标准。
4、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为塑造魅力后花园,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各类综合性农家乐30余家,年接待能力达8万人次。雨母山庄、碧桂山庄、王爷山庄、瑞梅休闲农庄、裕丰农业科技、雨联生态园林休闲园、振兴生态观光休闲农庄等已发展成为独具城郊田园风光、森林景观的休闲生态观光园。有星级(被省休闲农业协会登记备案)休闲农业3家,新增6家休闲农庄申报星级休闲农业庄园。(二)加快科技创新,培育“新型农民”。
1、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带动农民。通过良种良法的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良种覆盖率90%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2、通过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服务农民。我区3个涉农乡镇整合农技、农机、动物防疫职能设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和动物疫病防控站的牌子。呆鹰岭鎭、雨母山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场所为新建,长湖乡为改建,设施建设均全面达标。同时理顺了管理体制,乡镇农技推广站隶属于乡镇人民政府管理,区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乡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的业务指导和服务。并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农业产业化、特色基地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充分发挥农技推广体系的工作职能,全面提升了我区农技推广体系管理水平。
3、通过强化流通体系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依托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一乡一品”或“一村一品”,实行规模化生产,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现有163名合作社员,通过组织集体采购、饲料加工、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低蛋白饲料研发以及动物防疫、疾病防控、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信息咨询等方式,已经将一个个体的合作社发展成一个行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XX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该合作社以“三必须”、“四保证”质量保证形式分别与XX市天河生猪批发市场(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20万头)和XX市金康食品实业有限公司、XX市金戒生猪交易服务有限公司(签订收购符合“无公害”生猪50万头)成功签约,签订收购无公害生猪70万头;并在XX市金戒市场和天河生猪批发市场设立XX市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成功实现湘粤农产品产销对接。
4、通过多形式多渠道挖掘培训新型农民。为推动产业发展,引导农民致富,我们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培养种养能手,强化培养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大学生村官、农村经纪人、农机手、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从业人员等新型职业农民,精品水果种植能手彭和平从4年前试种草莓30亩,2年前试种寿冠桃10亩、寿光桃10亩,他好学习,懂技术,勤劳肯干,到如今分别在鸡市、松陂-土桥基地拥有草莓300余亩,寿冠桃、寿光桃200余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水果大王”。(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宜业农村”。
1、突出夯实基础设施。今年以来,硬化通村入户公路15条。维修改造水利设施32处,完成硬化水干渠22条,杉树皂、四塘等5座小ⅱ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基本完成,杉旭河在4.7公里综合治理工程完成50%工程量。建成农民健身活动场所5个,亮化美化528户民宅,安装太阳能路灯168盏。同时,着眼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区累计投入1500万元,完成荒山造林650亩,完成通道绿化83亩,“三边”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累计植树造林20万株,种花种草5万平方米。
2、突出培育产业特色。全区建成各类大小蔬菜基地7个种植面积2.3万亩,尤其是荣联农业科技示范园暨灵山-竹雅蔬菜基地成为我市第二大蔬菜基地,并被纳入国家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蔬菜标准园)项目。建成葡萄种植基地6400亩,其中,陈华葡萄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南省小水果金奖。建成脆冠梨种植基地120亩。建成鳜鱼基地200亩,年均繁育100万尾鱼苗,出产鳜鱼4万余斤,是湘南地区最大的鳜鱼繁殖基地。建成泥蛙繁殖基地50亩,为衡阳周边养蛙户最大的蛙苗供应商。建成牲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场)18个,其中,市新发展生猪专业合作社涵盖全市14个大型养殖公司和养殖(场)协会,成为我市生猪养殖行业的“航空母舰”,并在广州设立了定点供穗生猪专营区。建成花卉苗木繁育基地3个,珍稀高档苗木(红豆杉、金桂、银杏等)基地2个,雨母生态休博园完成林相改造1200亩。同时,紧紧依托雨母山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建成三星级休闲农庄9家。
3、突出抓好示范片建设。雨母片以乡政府大院改扩建和罗家大屋小区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城镇提质改造工程。其中,乡政府大院改扩建设共投入资金570万元,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建成综合办公大楼1栋、计生服务楼1栋、休闲广场1个、饮用水厂1座(投入400万元)。罗家大屋小区硬化公路0.6公里,硬化鱼塘2口,平整地面、绿化改造共投入资金1400万元,农民自筹1120万元。呆鹰岭片按照“五化”标准,对老街实施了“硬化、净化、绿化、美化”提质改造工程,启动了农村“一池三改”,解决了全镇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同时,通过改造初步达到了“六通”标准,即基本实现了路、水、电、讯、宽带网、有线电视与城区实现了同步互通。
4、突出整治乡村环境。按照“区主导、乡实施、村为主、户三包”的原则,组织开展了以“三清三基二统一化”(“三清”即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三基”即基本不见垃圾、基本消除马路市场、基本完成“五改”即改水、改厨、改厕、改浴、改圈;“二统”即农村垃圾统一分类处置、中心镇污水统一处理;“一化”即抓好路边、屋边、水边“三边”全面绿化。)为核心的乡村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目前,全区完成“五改”1085户,“三清”到组率达100%,“五改”到户率达98%,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0%以上,无公害公厕普及率达95%以上。配发户用垃圾桶3万余个,垃圾斗车156辆,新建垃圾池近200个,各村均组建了专业清扫队伍,累计清除垃圾1150吨。100%实现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全面取缔了马路市场2处,全面禁止了10座小ⅱ型以上水库化肥养鱼,水库水质得到明显好转。
三、2013年工作思路
(一)注重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规划为先导,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规划,编制完善城镇总体规划、村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科学构建新农村建设新格局。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坚持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原则,加强城镇规划区、产业集聚区和新农村示范片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建设,力争把雨母山示范片和呆鹰岭试点镇纳入市“三网融合”试点,实现水、电、气、通讯、网络媒体全覆盖,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注重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相结合。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依托金雁米业打造年产30万吨精米加工物流园;依托首龙渔牧打造5000亩“雨母鱼”养殖基地;依托荣联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打造2300亩绿色蔬菜基地;依托雅士林集团打造3000亩生态休博园;依托雨联公司、裕丰公司打造1000亩生态苗木园。同时,注重农旅结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特色,引进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庄。
(三)注重项目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力促在雨母山新农村示范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以雨母山生态休博园建设为“龙头”,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雨母山开发总体规划,注重自然山体、水体保护和风景区、山林、河流、田园等绿色空间的自然楔入、渗透,切实把雨母山这座衡阳人民难得的“城市绿肺”留住护好。在引进项目上要严把项目技术、效益、能耗、污染关,切实做到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四)注重加强农村社会管理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按照建设“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目标要求,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整合社会公共资源,以村两委领导下的民间社会组织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为骨干,鼓励群众广泛参与,大力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和谐新农村。(五)注重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切实贯穿于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要进一步强化纪律保障,推动生产发展;进一步抓好专项整治,着力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进管理民主。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论文
[摘要]对于农业大国来说,为了更好地进行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想方设法促进国家农业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中,农业经济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做好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实际简要分析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趋势,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加以分析,并据此提出一些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发展
对于作为农业大国的我国来说,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的重点,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体现出我国的综合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科学技术被广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为了寻找出一条适应市场发展的农业经济模式,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要在把握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寻做好新农村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对策。下面结合实际对此加以探讨,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1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趋势
1.1农业经济管理更加现代化,农业经济管理思维向现代农业管理转变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药内容就是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实践提示,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农民收入得以增加的重要物质保证。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趋势已经无法阻挡。此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将着重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在注重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同时,也将对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给予更多的重视。因此,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转变我国经济管理方式和思维也是大势所趋。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今后必须重视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1.2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农业经济管理也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市场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新要求,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当中,以提高信息交换的实效性,保障农业生产过程的高效性,以提高农民的收入。
1.3农业经济管理生产化
随着农业合作政策的出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由利益政策连接起来的农业经济产业化机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某些大型企业的带动下,开始实现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不仅使大型企业的生产需求得以满足,也促使农产品实现标准化生产,充实了农民的腰包,增强了的农业经济效益。由此可知,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也将是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2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建立健全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
虽然我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尚未给予农业经济发展高度的重视,且重视程度远远不如工业发展,这样导致当前仍然未建立健全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导致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和农业社会结构不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活动失去了执行力,不利于农业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2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未充分认识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对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国家相关部门和领导都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且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出台了相关政策。但是,部分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尚未充分认识到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忽视农业经济管理所产生的作用和效果,他们的思想观念尚未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这样使得他们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够在农业经济管理工作要求的指导下有充足的执行动力,容易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原本应当避免的漏洞,对农业经济管理造成极大的影响。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提高
不少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缺乏与时俱进的思想,不能够及时吸取新政策的营养,不能够在掌握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经济管理方法、模式加以研究,缺乏工作责任心,缺乏主动探究新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积极性,不仅有的管理人员不具有比较高的执行能力,而且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水平低下,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不能够适应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当地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造成某种程度的限制。
3做好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策略
3.1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为做好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就要对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加以优化和完善,建立一个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体系,以满足社会经济变化需要。此外,还需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思想,如应当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善新型农业经济结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注重农产品深加工,实现农产品多元化发展;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
3.2重视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大力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建设,定期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他们对加强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全新的现代经济管理意识,提高他们的知识能力素质,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趋势。
3.3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发展
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农业经济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想方设法引进更多的现代化设备,吸引和招收高素质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当中。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合作社,注重原料生产加工,做好农产品原料加工的基地规划和特色产业园建设,使其符合国家新农村建设体系的构建要求。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产业,促使农民、企业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相关部门需要在相关政策上给予产业化经营商相应的优惠,促使其更好地发展,以促进相关专业化合作组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4大力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发展
政府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资金投入计划,结合不同的农业发展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当地发展的具体方针政策,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投入,从而帮助农村农业的信息化建设。此外,在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过程中,应该重视对现代信息化技术人员的教育,培养农业信息化所需要的真正技术人才,这样才能够实现信息化建设与农业发展的有效结合,加快我国农业的建设。与此同时,不仅要鼓励技术人员勇于创新,以研发出满足农业经济管理需要的相关信息化技术,还需要重视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教授给农民一些最基本的农业信息化知识,确保他们具有最基本的信息化能力。总之,应当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实现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科学、有效的农业经济管理,保证农村经济可以一直沿着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道路稳定向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整体需要。
参考文献:
[1]肯四才.新农村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措施探讨[J].经济管理,2014(12):143.[2]王丽珍.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之我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49-50.[3]徐雪,孙航.贵州省黄平县农业经济管理发展调研[J].商场现代化,2012(22)89.作者:刘喜江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农村经济管理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