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12:0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

第一篇: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

在超市看到卖咸菜的,我就买了腌萝卜条回来,吃饭时我只吃了一口萝卜条,就不想吃了。原因是买来的腌萝卜条与母亲腌制的萝卜条的味道相差甚远,于是就开始想念母亲的萝卜……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每年夏天的初伏里,母亲就会把菜地里的瓜秧割掉,然后清理出菜地。接着就是用铁锹对菜地深挖细整一番,精心的种下萝卜的种子。

一场雨过后,萝卜的嫩芽争先恐后地钻出了泥土,在微风中轻轻地舞蹈,那每一片翠绿的叶子都充满了生机。它们三五成群的挤在一起,努力地生长着。过了一段时间,萝卜苗长大了一些,此时母亲顾不得夏日的炎热,流着汗水蹲在萝卜地里耐心地给萝卜定苗,就是剔除弱的萝卜苗和挤在一起的萝卜苗,将萝卜苗的株距确定下来,以便萝卜能够茁壮成长。

剔除掉的萝卜苗此时正是鲜嫩的时候,母亲可舍不得扔。母亲将萝卜苗拿回家,择掉萝卜苗的根,用清水洗净,佐以葱花、蒜与姜放到锅里爆炒一下。然后将炒好的萝卜苗放到手擀面汤里,亮白的面条加上绿色的萝卜苗好看极了。这时再往锅里滴几滴香油,一股面香混和着香油的香扑鼻而来。好了,一锅色香味俱全的手擀面做好了。这样的手擀面是母亲的拿手饭,也是我的最爱。每次吃这样的手擀面,我总是捧着饭碗,深呼吸一口气,先微笑着闻闻面香,然后才会拿着筷子去吃面。萝卜苗的菜香加上面香,对于我来说可真是天下美味。

定过苗的萝卜苗长势会越来越好,叶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大,而萝卜苗的根越长越粗,直到长成一个个水灵灵的大萝卜。此时的萝卜一半长在泥土里,一半露在泥土外顶着萝卜叶子。可以看得到哪一个长的大,哪一个长的还比较小。

初长成的萝卜还有生长的空间,母亲一般是舍不得拔掉的。但有时为了丰盛我们的餐桌,母亲还是会挑几个长的最大的萝卜拿回家。此时,母亲最爱做的萝卜菜就是凉拌萝卜丝。母亲将洗净的萝卜均匀地切成细丝,撒上葱花与细盐搅拌一下,然后再滴上香油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软软的白面馍配上脆脆的萝卜丝,嚼起来又香又有劲道,那味道是很独特的。

到了收获萝卜的季节,父亲与母亲就会拉着架子车去菜地里拔萝卜,而我与妹妹最喜欢跟着去。到了菜地里,我们就开始将一个个大萝卜拔出来。我和妹妹一边比赛看谁拔的萝卜多,一边唱着我自编的歌:“拔呀拔呀拔萝卜,拔到一个大萝卜,你也笑,我也笑,天上的小鸟也在笑……”

萝卜拔完了,父母将它们全部装到了架子车上,堆的高高的。然后父亲拉着车,母亲和我们一起推着车子向家走去。到了家里,母亲开始做饭,父亲则拿出一把菜刀将萝卜叶子切掉,我和妹妹负责将切掉叶子的萝卜捡到一起。

切掉叶子的萝卜,是要埋到泥土里收藏的,那样才能保持萝卜的水灵,否则放在外面要不了多久,萝卜的水分就会流失很多,变得一点也不水灵了。所以父亲会在院子里挖一个长方形的土坑,母亲则将萝卜一个一个整齐地排列着放在土坑里,然后再将土坑盖上土。这样萝卜就收藏好了,什么时候想吃萝卜了就在土坑边挖一个小口将萝卜掏出来就可以了。

萝卜收藏好后,母亲就开始整理萝卜叶子。母亲是要将萝卜叶子榨好,晒干做成干菜。首先母亲会择去又老又黄的萝卜叶子,将鲜绿的叶子留下。等全部择完了,母亲就会将萝卜叶洗净,然后放到烧开水的锅里榨萝卜叶子。母亲说,榨菜的火候与时间要掌握好,榨的太熟或榨的太轻都不行,会影响菜的味道。

萝卜叶子榨好后,母亲会将萝卜叶子捞到竹篮里控水,然后将大的萝卜叶子挂到绳子上晾晒,小的零碎的萝卜叶子就倒在一个干净的垫子上晾晒。

如此这般,母亲要榨好几锅萝卜叶子才能将所有的萝卜叶子榨完。母亲不停地烧火,不停地里里外外地忙着,汗水如雨般顺着脸颊流淌下来……

萝卜丰收了,家里的饭菜就开始与萝卜有关,什么凉拌萝卜丝,凉拌萝卜片,爆炒萝卜丝,爆炒萝卜片都上了桌。还有萝卜馅饺子,萝卜馅油角也粉墨登场。母亲还会用萝卜叶干菜做好吃的菜包,做香喷喷的粉浆面条,要知道用干菜做的菜包与粉浆面条是很好吃的,特别是粉浆面条配萝卜叶干菜那可是绝配,那独特的味道是绝不逊色于芝麻叶粉浆面条的!

母亲除了做这些与萝卜有关的饭菜,还有一个拿手菜——腌萝卜条。母亲首先会将洗干净的萝卜切成粗点的萝卜条,再放到干净的东西上晾晒,等萝卜晾晒半干的时候将萝卜条收起放到大盆子里撒上细盐用手揉搓一遍后放在一边。然后母亲开始熬腌萝卜的水,也就是将水放在锅里煮开,加入姜、蒜、花椒、辣椒等佐料,再加入盐、白糖、酱油与醋等。水煮好后盛入盆里放凉,之后倒入菜坛里,将萝卜条放入菜坛密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萝卜条与水中的各种元素发生化学变化,一切悄无声息地相融后,腌萝卜就腌好了。

腌萝卜条腌好后,母亲会用干净的筷子将一些萝卜条捞出放在盆里,加入葱花与蒜苗,再放入香油搅拌,放置一会儿就可以吃了。此时的萝卜条吃起来又香又脆,酸辣味中透着一丝甜味。腌萝卜条无论是配馍头吃,还是配面条吃,都是很好吃的。而我只要在吃饭时配上腌萝卜条,准会多吃半个馍头或者多吃半碗饭。

我在县城上学时一个星期才能回家一次,而我吃习惯了母亲做的饭菜,总感觉学校的饭菜不够好吃。母亲知道后就将腌萝卜条调制好装到一个大玻璃瓶里,让我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一起带到学校里配饭吃。还别说,有了腌萝卜条与芝麻盐配饭吃,我也能多吃一些饭了。而且母亲做的腌萝卜条也受到了同学们的青莱,她们说母亲做的腌萝卜条比买的腌萝卜条还好吃。我回家后告诉母亲,同学们也喜欢她做的腌萝卜条,母亲就特意让我每个星期多带一些腌萝卜条到学校里去,以便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至今,我想起那些与同学一起分享腌萝卜条的快乐时光,依然非常怀念。

后来我南下打工时,母亲除了让我带了家乡的泥土与芝麻盐,还让我带了腌萝卜条。初次离开家乡的我难免会想家,每次想家时我就吃几根母亲做的腌萝卜条,瞬间那来自于母亲的温暖便会注入心田,同时我也感觉母亲仿佛就陪在我的身边……

第二篇:母亲亲情散文

13号那天很热,出去买点东西回来后站在风扇前吹了好一阵子才消了一身的汗。

下午就要起程前往河北省武安市了。那是个很遥远的地方,我查的地图,松原距武安有一千四百多公里之遥。听人说那里很富裕,可那里的风俗自己能不能接受,饮食能不能适应,这一出去能否再回来等等都是未知。以前对河北对邯郸对武安充满了幻想,现在却被担忧占满了心。

该收拾东西了。读大学时每次从家走时都是母亲帮我整理行囊的,今天没有。她软软地瘫坐在床上,一句话也没有,只看着我忙来忙去,将一件一件东西放入箱子里,每一件放进去都有一声叹息伴随。我始终背对着母亲,一直不敢转身,也不敢说话。我知道,此时多一句话就会让她多一份牵挂、不舍、难过,现在,我料定母亲眼里已是浸满泪水。

母亲哭过很多次,为不太富足的家境而哭,为父亲不小心摔伤而哭,为弟弟不读书妹妹不上学而哭——她没有为自己哭过,她把自己的一切都给了这一家子人,包括眼泪。母亲自己哭却从不让我哭,她常告诉我说,男子汉要有男子汉的样子,无论遇到什么难事儿都不能掉眼泪,男子汉要坚强就得从不掉眼泪开始。

我还是掉眼泪了。我一听到母亲的啜泣声心就酸了,眼泪就掉下来了。而这时母亲却没了声音,随后我便听到很小的一声门响。母亲去了另一个房间。我则赶忙拿手巾擦擦眼睛,可刚一抬头,我又发现一个自己——我的对面,也就是墙壁上挂着一面镜子。我心一悸,才意识到方才母亲已经看见了自己的所有表情,看到了他的儿子掉下了少有的眼泪。我似乎清楚了母亲为什么出去,或许是给我一个擦干眼泪的机会。等很长一段时间后,母亲回来了。手里拿了一个大西瓜,告诉我放上桌子,切了。她边说边去拿毛巾擦额头上的汗。“快切着吃吧,人家刚用凉水浸过的。我也得吃几块,天太热了!”母亲的心情好象好了许多。她接着说:“听说河北那边热,大夏天三十六七度是平常事,到那边工作真得多注意,身边多备点药,万一中暑也好办。一个人在外不比家里,什么事都得靠自己。”

“妈,我知道了。您甭担心,我都25了,自己能照顾好自己的。”我刚要给她拿西瓜吃,却见她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手插进衣兜里往出掏东西。

“我估计你身上带那点钱不够,我再多给你拿五百。”

我说够了,家里也得生活,哪都需要钱,再者我还有工资呢。她说什么也得让我带着,我拗不过,到底接过来了,“吃西瓜吧,”我拿起一块西瓜给她,说:“不吃一会凉了。”母亲接过去却不吃,只让我吃。我猛劲吃起来,余光中发现母亲的眼睛又湿润了。

中午12点,我该去车站了,但每要说走时,话到嘴边又硬咽回去。眼前是我的母亲,一位坚强又脆弱的年愈半百的女人,很多头发已花白,身体亦很弱,她历尽千辛万苦供孩子念高中、上大学,如今,他的儿子有了工作,却离她老人家越来越远。她的儿子应该在她身边,孝敬她,伺候她,让她安享晚年。而这竟然也成为未知。我的确离家太远了。

“妈,我得走了。”

“我去叫出租车吧,你在屋里等着。”

母亲出去了,我也拎起东西到了路边。

“儿子,我送你到车站吧,我送你到车站。”她透过车窗跟我说,那种近乎恳求的语气让我心里又一阵阵泛酸。我强忍泪水说,妈,别送了,我怕车走时心里难受。母亲点点头,退到车后边了。

热风灌进车里,心里如长满乱草般烦躁。大约走了三里多,我突然发现一个水果摊,大大地招牌上明晃晃写着“城内独一份,凉水拔西瓜”。母亲肯定是来这买的,而且我能料到,她一定是走着来打车回的。我在问自己,什么时候也能以这样的方式给母亲买西瓜呢?

第三篇:描写母亲的亲情散文

在母亲逝世三周年的祭日里,我回了趟老家,颠簸的公共汽车使我拖着疲惫的身躯虚弱地在沮丧之路上张望……

遥想母亲生前一字一句谆谆教导,一串一串温纯的关爱,瞬间便闪烁在我未干的泪花中……

多少次离别后你依然在村口默默张望,匆匆提起行囊怀揣着伟大的母爱,我又一次把目标锁定在远方,昔日的离别已定格在夕阳下那古老而沉寂的村庄,今日,儿的归来,却再也见不到你往日微笑的模样。

擎着明灯你在暮霭中盼望,朦朦湿雾中见我向你奔来,丢掉烛光你将我紧紧拥抱,我的身边有你伫立,再小的心灵也不显得单薄,你深情的关怀渗入我轻寒轻暖的身躯,使我在漫漫寒夜里,感受到母爱的温纯。

被朔风撩开破旧的小屋里,安享着盛情美味你无私的关爱,我懒散的童年在衣食无忧的蔚蓝的上空漂浮,而你却用温暖祥和的目光静静地看我吃饭时狼吞虎咽的模样,我的淘气并没有打破家庭窘迫的现状,而你却在清贫的日子里执着地让我去学堂。

轻轻抽出我的手,是想修葺我荒芜的指甲在流逝的岁月里疯长,长长的指甲是我成长的付出,而你为我的成长已给了太多的关注,只有在收获大于播种时的期望时,我才能加倍地去还偿,而你却从不理会我还偿的愿望,而是默默地为我收拾行装。

夜阑人静,繁星闪烁,我知道,属于我的那颗星,今夜会更加明亮,因为,作为基督教徒的你虔诚的祈祷,会为我清释慢慢路途中不时划过的痛与伤。

多少个美好的记忆,再也不能展现你清晰地脸庞,多少个伤痛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吃力地支撑……

第四篇:三个母亲亲情散文

刚结婚那会儿,我最自豪的事莫过于告诉别人,我有三个母亲,外人都很惊诧,怎么会有三个母亲,我就掰着手指头说,一个婆婆,一个亲娘,一个娘亲。我从来都不忌讳别人知道我有一个养母的事实。那个时候,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婆 婆

认识婆婆,是与老公确立了恋爱关系之后,第一次去他家时,看到她的一瞬间,我就明白,我这个儿媳她肯定是认可的。婆婆身材矮小,瘦瘦的,跟我的个头差不多,她的皮肤很白净,虽然在农村生活,却十分爱干净,家里被她收拾得一尘不染,两个房间,一间厢房,东西都摆放在该放的位置;厨房里,所有的物件都闪闪发亮,黑色的水缸,褐色的罐子,发红的枣木案板,全擦得干干净净。一看就是个勤劳持家的主儿,那一刻,我就喜欢上了婆婆。

婚后,婆婆没有和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俩在小县城上班,只要回家,她都会做好饭菜等着我们睡起来吃,从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更不曾给睡懒觉的我们脸色看。

第一年春节回娘家,她一个人竟然蒸了好几笼的包子,还告诉我,过年回娘家是一定要拿包子的,女子出门了,不能让娘家人笑话,说婆家日子不好,没有拿包子就去拜年。

那一年,我走完两个娘家,光是包子就拿了几大袋子百十多个,加之路途远,车驮人背的,累得老公说,今后过年前,提前把包子邮寄回家,让家人签单收礼,省得这样背来送去的,麻烦!好在婆婆是按每家8个包子计算的,如果是10个,还得多出1/3的数来呢。就是现在有小汽车了都不敢想,这个拜年礼如何运送?

女儿出生了,婆婆来照顾月子,像到城里上班的样子,每周日下午来,周五下午回家。每中午回家都哄睡了小丁丁,然后手擀一案板的面条,等着我们回家吃饭;下午,我下班了,丁丁就粘着我,婆婆没事了,又显得无聊起来,很失落地在学校操场或是体育场转圈圈。于是,干脆一天到晚让婆婆带丁丁。婆婆乐不可支,再苦再累都不会推辞。

丁丁两岁半了,能送幼儿园了,带起来也方便多了。可是婆婆生病了。从此,婆婆再也没有来过小县城儿子的单位,也没有再见过她的小丁丁。熟知她的人都说,儿子有出息了,孙女长大了,家里的境况一天天好起来了,她却病了,真真是个没福气的人。那时的我们还太年轻,尚不明白“世事无常、亲不常在”的古训,稀里糊涂地就送走了她老人家!

亲 娘

知道我有亲娘,是在上小学三年级时,也是亲生父亲去世的日子。一场意外的车祸让母亲备受打击,有人提议,让她的小女儿回来看看,既是为父亲送葬,还可以宽慰母亲。就这样,我在亲人的悲痛中见到了我的亲娘和姐姐们。

亲娘是村里的女干部,性格急,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能人”“强人”。家务,农活样样精通,在村里的威信极高,很受乡亲们的尊重。一生要强,却处处不遂人意,年轻轻地守寡,拉扯6个孩子长大成人,成家立业。在“男儿顶门户”的时代,她受尽了同族人的白眼与嘲讽,却终不得愿。到了外孙辈,又是因为男娃的问题,让几个姐妹饱受其苦,走了她曾经的路,到了晚年,郁郁寡欢,积劳成疾,在一个谁也想不到的暑假里,弃我们而去。

于亲娘而言,我是她怀胎十月的男孩期盼,于我而言,亲娘是我的朋友知己。

上学后的每年暑假,我会在亲娘家呆上两三天,吃上我最爱吃的各种饭食,说着我的童年、少年,还有各种诉不完的小心思,梦想与现实,坦荡与自私,纠结与情爱。她知道我的梦,懂我的不屈与抗争,鼓励我坚持自己的梦想,通过一张录取通知单改变我的命运,实现我成为城里人的梦想。

上师范时,她陪娘亲去学校看我,将自己隐于人后,以大妈的身份让我同其他孩子一样,拥有单纯的家庭与母爱。言行谨慎,做事恰到好处,让我纯朴善良的娘亲高高兴兴地出了一趟远门。

上班后,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我在会场主持,亲娘来了,以姨妈的身份,与学校的领导们见了面,在同事们中间了解我的为人处事,很快与学校阿姨级的同事成了好朋友。还给人家说,要多指导,多提携这小女子,学校有什么活儿尽管交给她做,她需要锻炼机会,没经验,会吃苦,农村娃娃没啥特长,就会干活儿……私下里,鼓励我干工作要踏实,做人要实诚,只要有能力,总会有出息的!

以后,每逢寒暑假,我还是会去她的家里,家长里短,工作生活,心事感情,絮絮叨叨,没完没了。而她,永远是那个耐心的倾听者。她是最懂我的,也是我最信任的一个朋友。

娘 亲

娘亲,那个最爱我的人,我还想再陪她一生一世的人,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我是娘亲的大女儿,也是娘亲心里永远的精神支柱。从小到大,娘亲只围着我转。家里最困难的时候,我吃的穿的都是同年龄孩子中最好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凡是新衣服,领边儿、胸前、口袋上,都绣着各种花儿,连鞋面上都绣着花儿;上学用的文具,作业本儿,三五本整沓地买。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我被娘亲宠成了骄傲的“小公主”。

记得有一年春节办年货,我留在家里看门,娘亲领着大弟去赶集。回来后,大弟穿着一件紫色的棉袄,又宽又大,领子还是豹纹的毛领,显得很滑稽。我一看见棉衣就知道是给我买的。可是,弟弟不知道呀,他还兴高采烈地对我炫耀:“姐,好看吧,这是妈给我买的!”一脸的自豪,我什么也没有说。两天后,我穿着紫色棉衣过年了。当时的弟弟有没有为此哭闹,我不记得了,只知道那一年,我是全家人中唯一一个穿着新衣服过年的人。

从那一年开始,我就知道,有了妈妈,就拥有了全部。

长大了,成家了,有工作了,家里所有的大事都有我的份儿。大弟小弟订婚,结婚;妹妹订婚出嫁,我都参与其中,帮妈妈拿主意,替父母操心。但凡家里有事,娘亲总是第一个想到我,征求我的意见,取得我的同意后,才开始筹划实施她的各项头等大事。

儿女们都成家了,孙子们她也看大了,在她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父亲得了糖尿病,十几年下来,也累垮了娘亲。她好端端的身体开始不适,检查之后,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大病。

四个家庭,倾其所有,整整两年,领着娘亲拜访名医,寻遍良药,也没有换回娘亲多一天的时光。

在她接受化疗的半年时间里,她忍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默默地与病魔抗争。

记得有一次在医院,她高烧不减,血项很高,半夜醒来,她迷迷糊糊地拉着我的手,对我说:“妈其实还想陪你,看着你姊妹们过上好日子,可妈……没时间了……”说着,她流泪了。

为了能尽快治病,她非常配合医生,化疗的一切苦痛她都忍着,很努力地吃饭,很用心地使用偏方治病,我曾亲眼看着她用馒头夹着蛇皮,就着大葱努力咀嚼的样子,而当时她每天只能以流食充饥了!她说,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她要看着孩子们长大,还要给孙子们看孩子,你们都忙,没时间做饭,只要她在,她会照顾好每一个家人……

娘亲和亲娘是一对好姐妹。在我人生的几件大事上,都是她们两姐妹商议完成的。娘亲对亲娘完全信任,凡是我的事,她完全听亲娘的。亲娘对我说得最多的话是,以后要报答蒋刘母亲的养育之恩,她对你用了一辈子的心血,你是她生命的全部,当年,如果不是你,她的命运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的……娘亲则会对我说:“妈没有文化,说不了,可你要听你北舍妈的话,她懂得多,见过世面,肯定不会害了你的……”

婚后,三个母亲算是真正有了交集。婆婆给两个娘家妈织过粗布床单,不偏不向,一模一样,一家一个。娘家妈会在很隆重的节日里给我送节,三个母亲会在一起聚聚,虽碰面不多,关系处得极好,婆婆家的苹果每年都要送给娘家妈尝的,娘家妈自己做的特色小吃也会时常摆在婆婆的餐桌上。

婆婆去世的时候,我和丈夫还没到三十岁,什么都不懂,完全听凭村里大人的安排。好在娘家两个妈都来了,她们分工明确,一人负责看孩子,一个负责料理家里的丧事,替我拿主意。在料理婆婆后事的一个周时间里,我的两个妈没有离开过我,没有离开过我的家,陪我们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亲娘的去世令我猝不及防,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接到她去世的噩耗。从此,我心理上的依靠就没了。娘亲安慰我说:“没事儿,你还有妈呢,真正失去妈的是你的姐姐们,你们都好好过日子,也不枉她一生的辛劳……”

娘亲走的时候,没有谁再来送她了。村里的大婶们说:“现在是真的没有妈了,她们都把你饶了,你不用再操心任何人了”

可我情愿,她们仨依然健在,哪怕我三处奔波,我还是有妈的幸福的孩子呀!

后 记

清明来了春也来了,我分三处看了我的三个娘,心里很是满足,我知道,只要有我,她们仨还是和以前一样,都是好姐妹,都是亲人,她们会经常走动走动,一起唠唠嗑,一起游游春,踏青赏花时,也还会想起这个她们遗忘在人世间的孩子!

第五篇:母亲的梦现代亲情散文

“我又迷路回不了家了。”母亲看到我来,笑着说。

我走到床边,靠着她坐下。不用开口问她什么,到母亲这儿来,我带着耳朵就行了。四岁的女儿缠着姥爷撒娇,妈说,活像你小时候。妈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盯着她左前方的那面镜子。她看不到镜子里的自己,只能从那里看到镜子对面的墙。她的眼光朦朦胧胧,像是看很远的地方,说:“真是的,这回又迷路了呢,又不是第一次回去。”

近年来母亲耳朵聋了,耳鸣折磨得她总是抱怨那只四季都躲在她耳朵里嘶叫的知了。她用很大声讲话,象吵架一样。我让她小声点,她说声音小了她听不见。我才知道,她连自己的话都听不清,用她的话来说,就像隔了扇窗户。

我趴在她的耳边大声问:“和上回一样吗?”

母亲笑了说:“这回不一样,我还带着你。”她又看了一眼坐在姥爷膝上的外孙女:“你就像她这么大。我带着你,从你奶奶家回你姥爷家,走了一天,怎么也找不到路,我想,看到那座桥就快到了,可是那座桥呢?我沿着河岸走啊,走啊,尽是些看不到头的庄稼,还有齐腰高的草棵,就是没有桥。偏偏你又淘气,不肯走,要我抱。我累得很,自己都走不动了,怎么还能再抱你呢?我就着急,一着急,天就黑了,天一黑,我吓得要命,一害怕,就醒了,出了一身的汗。”

她说完,没有笑,望着那面镜子,呆呆出了会儿神。

母亲的睡眠很不好,每个夜晚,她几乎都是在杂七杂八的梦里度过的。梦像一个线轴,缠绕着她从童年就开始熟悉的人和事。做得最多的,是回故乡的梦。每次跟我讲起,总是说她又迷路了,怎么也找不到回家的路。我知道她是挂念早已过了耄耋之年的老父亲。可我生来就一张笨嘴,虽是她唯一的女儿,却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好说,姥爷有小姨的照顾,你不用牵挂着的。

故乡给我的印象很模糊,记忆里除了青山绿水,满眼望不到头的庄稼地,就是那些多得你不知道的拐弯亲戚,还有又甜又糯的煮山芋。那些很具体的人和事,都是妈妈逐渐灌输给我的。

母亲变形的手笨拙地用遥控关掉电视——虽然听不见,那却是她生活中唯一的消遣。然后母女俩象往常一样,开始慢慢扯出那些亲戚来。在这个城市,除了儿女亲家,我们家没有一个亲戚。虽然母亲有近四十年的时光是在这里度过,她却总认为她的家还是那个乡村。有十几年没回去,但她仍能记得清谁谁是谁的什么人,谁岁数比她大了一倍,可还要喊她叫姑奶奶,谁比她还小了十来岁,现在孙子又有了孩子了……他们这些人,还有一切和家乡关联着的,一滴不漏地收进了母亲的梦里。

母亲的家族很大,整个庄子都是一个姓。除了较近的,我从来就分不清那些人和我到底是什么关系。还记得小时候回去,大概也就是七八岁的样子吧,妈妈带着我刚出姥爷家的门,迎面碰上一个满面皱纹的老太婆,管我叫姨,吓得我赶紧溜回门里去。以后碰见她,我这个做姨的羞得抬不起头。后来有一回躲在门后偷偷仔细打量她一回,才发现她没有那么老,只不过三十几岁,心里才安稳了些,也未免有些得意。我跟妈提起这件事来,妈笑了说,我是沾了她的光,要是随我爸爸那边,得掉进晚孙堂里去。

母亲八岁时就没了妈妈,那时我的小姨才四岁。姥姥去世后,姥爷一直没续弦。妈说姥爷是怕她们姐俩受后妈的罪。妈记得,那时姥爷和弟兄们合买一头牛耕地,每家轮流放牛。轮到姥爷家的时候,姨还小,又没有别人,母亲就得去放牛。母亲胆小,最怕大牲口,每次都要姥爷逼骂着才肯去。她牵着缰绳的一头,离牛远远的。来到野外,往树上一拴,就跑开去。到傍晚牵回家来,牛肚子还是瘪瘪的。姥爷从地里回来,干生气又无可奈何,只好拖着累了一天的身体再去割草来喂牛。妈讲这事给我听的时候,笑着说,我怕牛的两个大眼睛瞪我呢!后来有一次不知怎么的牛挣脱绳子跑没了,几家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姥爷急得抬手就给了妈妈一巴掌。那是姥爷唯一一次打妈妈。天快黑的时候,牛找到了,妈妈却不见了。几家人又出去找妈妈,找遍了庄子和地里,哪儿也没有妈妈的踪影。后来姥爷不知怎么想起到姥姥的坟上去看一看,远远就看见妈妈孤单单的身影正趴在姥姥的坟上哭。姥爷走过去,轻轻说:“回家,走吧,孩子。”背起妈妈回了家。从那以后,他再也没要妈妈放过牛。妈妈叹口气说,那时候小,不知道分担你姥爷的艰难。

我背过脸,偷偷擦掉眼里的泪,脑子里却有了一幅怎么也抹不去的图像:黄昏余晖中,一个八岁的小女孩,凄凉地哭泣在母亲的坟墓上。

大概从小就没有母亲的缘故,妈妈和奶奶的关系特别好,像亲母女一样。奶奶家离我姥爷家只有三里来地,有我大哥的时候,爸爸还在部队里当兵,于是恋家的妈妈总是往娘家跑,那里有她许多相好的小姐妹,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日子长了,奶奶想媳妇和孙子,就让我二叔去接。后来妈妈回娘家,住上三五天就回来。她告诉我说,你奶奶舍不得我回娘家,怕我又带孩子又做饭,会累着。奶奶宠妈妈,地里的活从不要妈妈干。我妈妈生长在农村,却什么农活也不会干。

去年奶奶去世的时候,妈妈没能回去。我陪着她,流了一整天的泪。她终年不见阳光的脸那么苍白和虚弱。我扶她坐起来,她瞧着自己变形肿胀的关节默默垂泪。十几年来,她被严重的类风湿关节炎困顿在二楼的这张卧床上哪儿也不能去,日常陪伴她的是父亲和那台电视机。她全身的骨节僵硬,坐起来后连转身九十度都不能够。看到的唯一风景,就是床前大窗外的那面墙,和满墙绿色的爬山虎。和故乡唯一的联系是床边的红色电话。这些年来,她经常快乐又兴奋拨通那些遥远的想念。可是现在,她连故乡的声音也听不见了。

我想,母亲知道自己永远也回不去了,十几年来,她想象不到家乡会变成什么模样,所以老是做那个回家迷路的梦吧。我抬起头看着母亲,却见她还在出神地瞧着那面镜子。镜子里面什么也没有,只照出对面的白墙。我不禁问道:“妈,你老瞧那面镜子做什么?”

妈开始没说话,好像不知道该怎么说。然后她有些自嘲地笑笑:“那面是家的方向呢。”

下载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母亲的萝卜亲情散文(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陪母亲散步的亲情散文

    退休前,母亲从未散过步。童年时,母亲是乡村的民办教师。她陀螺般旋转于灶台与讲坛之间,少有歇息。先说挑水,由于没有自来水管,每天午饭后,母亲要挑着笨重的木桶,晃悠悠地走上二十分......

    关于清明节拜祭母亲的亲情散文

    又到一年清明,又有一番思念,又是一场回忆!清明的雨,总是那么清澈。仿佛可以透过它看到曾经熟悉的亲人!一幕幕,一段段,无从控制地从脑海中涌现,从模糊到清晰,从清晰又渐渐模糊!清明的雨......

    母亲我的一部书亲情散文

    我的母亲,不是作家、诗人,却很会写书。母亲写成了一部书,一部自传体的皇皇巨著,用90年的光一陰一。这部书里说,生逢乱世、饱受饥寒折磨、尝尽人生艰辛的母亲,刚交虚岁十七的那一年......

    亲情散文

    最重要的两个字“亲情”看似平凡。。。。。。无知的自己永远领悟不透的。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里悄悄泛起,随即那一点牵挂便涨满了整个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一个毫不相......

    我的父亲母亲的亲情散文[大全五篇]

    温晴的下午,好朋友拿来光碟,和我一起看他父母七十寿辰的庆典。光碟剪辑的声音和画面,近乎完美地记录了儿孙和亲朋对老人高寿的祝福。欢快与祥和,点缀着两位老人,点缀着四方八面的......

    亲情散文[推荐]

    080601 亲情散文 亲情是荒寂沙漠中的绿洲,当你落寞惆怅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已是满目生辉,心灵得到恬适,于是不会孤独。便会疾步上前,只需一滴水,滚滚的生命汪洋便会漫延心中......

    散文:父母亲情

    风悄悄地掠过,撩起了我的霜鬓,激起了内心的情怀,唤醒了沉睡的心灵,轻轻地掐指一算,十几年的光阴就这么一晃,过去了,蓦然回首,那灯火阑珊下的父母,心中多了一份感悟。我们在这十几年之......

    感受亲情散文

    我的老家位于商城县南部山区,以前交通不便,我很少带女儿回去。转眼女儿都已上初中了,谈起老家却没有一点印象,对爷爷奶奶及老家亲人的感情也十分淡薄。我自己也是以没时间为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