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

时间:2019-05-15 12:0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

第一篇: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

装修房子的时候,有天和设计师去订完材料已经中午了,我说找个地方吃饭吧。他开着车七绕八绕来到一个岔路口,旁边沿街饭店倒是很多。

我跟在他后面走过了四川、两湖、黔贵、连韩国思密达也甩在脑后,说实话很考验人的,饥肠辘辘穿行在麻辣鲜香的气息里还要很矜持的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真的很难做得到啊,大概是看出我对每个省份的美食都报以深情的注视,设计师礼貌地问喜欢哪的菜啊?我赶忙说:都行,我不挑的。

那位略带脂粉气的设计师很妩媚地摆摆手说:“精致,一定要精致。”

等我们又跨过长江越过秦岭,终于在一个地方停下了脚步,我举目观看当时就五内俱焚,暗骂设计师一句:“靠!你和精致是有多大误会啊。”

所谓的饭店连个招牌都没有,我就是回去和人吐槽也不知该说哪啊。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门口还排着令人绝望的长队。

如果说生活教会我什么崇高的道理,一下也说不清,但如果饭店门口有人心甘情愿冒着大日头排队等,那你一定不要错过,当下强压着悲愤的心情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桌子。

进去落座我就发现了这家店的特色:桌少、人多、没菜单、服务差,不是差简直就是不爱搭理你,上菜兼收银员的大姐靠在窗户边带着一脸不情愿,倒水?自己倒吧。(你长的手叫干啥用呢?)自己脑补的。

墙上一扇小窗户就好比是双向两车道,饭菜到食客餐桌上的一条路,食客兜里的钱到店家口袋里的一条路,店家的规矩是在窗口点菜先交钱后上菜爱谁谁,窗边墙上贴了一张发黄的纸,上面用毛笔写着两列菜名,末尾有两个菜是随季节而定,赶上啥吃啥。唉,被当成上帝好多年,落差不能说不大,忍吧。

第一盘菜上来,我看也没什么啊,就是很家常的烧黄鱼嘛,等夹了一口放进嘴里,真是鲜嫩呐,味蕾打开后直接被它征服,它的好吃不带一点矫情,新鲜的味道仿佛还带着大海的气息,之后上的砂锅羊排,汤清味鲜,我们真是一口没剩啊,下饭菜是酸豆角肉末,占尽了酸、辣、香,泡到恰如其分的豇豆角越来越难遇上,要不是酸的笔直缺了余韵,要不就是已经美人迟暮没了鲜脆。从不能沾一点荤腥的泡菜坛里出来和朴实的肉沫相遇,两情相悦碰撞出一段美味。

口福就是与一顿美味不期而遇的福气吧。

从那以后我就成了这家无名店的忠实吃客,等微信取代了QQ,我曾经发过一张朋友圈,大家问在哪儿、叫什么名儿,我很用心解释了人家压根就没名字只有旁边一块儿小小的门牌号,于是大家纷纷“呵呵”了,我只能恨铁不成钢地说:你们就不能精致点吗?

吃过的朋友都成了回头客,旁边街上的饭店换了又换,眼见它闹哄哄眼见它灰溜溜,唯有这家自店岿然不,饭店永远有人在排队,我也和朋友探讨过,朋友喝完砂锅里最后一口汤,意犹未尽地说:这里有家的味道。

我想想也是,去别的装修豪华的餐厅吃饭,对一般人来说肯定是有什么目的性的,精力一定不会全在饭菜上,多了负担也有了约束,更有一个经济上的考量,而这里听得见厨房烟机的噪音,也闻得到饭菜的香气,一进来就是十足的烟火气,最重要的是他家饭菜质量不打折扣,有的饭店第一次去感觉还好,等呼朋引伴去了,一吃,味儿不对了,经不住回味。在这儿每次放到嘴里第一口下去,都不禁点点头:嗯,对味儿。再说谁回家还能坐那儿吆喝一声:上水。

因为这个对味儿,大家不约而同选择忽视那位大姐对食客的冷漠,有时发个微信问想吃什么?大家都心有灵犀地回:“还去那儿吧。”

心情好的时候去,老远看见排队的人都乐,都是不将就的人啊。郁闷的时候去,看见排队的人就很恼火,就不能凑合一顿啊?一个人就早点去,免去站在长队里等候的孤独和尴尬。那时真觉得没有什么难事是美味解决不了的,好好安抚一下自己,一顿可口的饭就足够了。

我与日俱增的爱恋,它我行我素的漠然。然而十年的一厢情愿终于戛然而止了,从没想过那块儿五湖四海杂烩地要拆迁了。有一天几个人站在那儿看着大大的“拆”字面面相觑,无奈而且惆怅。

第二篇:它过去了,再见杂文随笔

这就过去了。

这么一件重要的事情,竟然就这样平静的过去了。

我们开玩笑说,这很遗憾,我们这辈子没有经历高考的紧张刺激。

当然,其实这样是最好的状态吧。

高考前我们也考过一次仿真模拟,但学校太不严肃,竟然把考场布置错了。紧张的气氛全失。

周中考周末考,段考联考,以及这样的模拟考,想必是每个高三必不可少的。考了这么多,高考真的就没什么了。

出考场跟同学们说话,问起紧不紧张,都说心态比周末考还好。

第一天早上我四点半就醒了。想来也还是有点紧张吧。我是在八点之前到考点的,到那边人还不多,有四五个同学在,都说醒得很早。也是,毕竟是高考,怎么可能没有一点感觉。

我一直记得中考,也是不紧张,但考第一场刚开始,写字还是有一点手抖。我想高考差不多也那样吧。结果高考真的是自在,坐在考场里都不觉得如何。

到英语科我有点慌,找不到感觉,好多不会。心想这下麻烦了。但也还是没有引起我的紧张,心里只觉得,这都考掉了,还能怎么办呢。

考完晚上跟朋友们一起吃饭,在肯德基吃鸡,说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这时候百度上已经有答案了。我们边吃边对,心情还是非常好。

仿佛那些高考紧张到影响发挥或者是紧张到晕厥的,都只是故事,在另外一个世界。我们的高考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过去了。

希望最后会是一个好的结果,那样,我就真的与高中生涯挥手作别了。

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不负十二年寒窗。

不知道我写了些什么,分享自己的高考经历吧,也希望有学弟学妹看到,能以一个很好的心态参加高考!

第三篇:土灶,它这样说杂文随笔

土灶一:老人与青菜。

在我们老家,有一种奇特现象,在洋楼落成――移新屋前,在地下室或偏房专筑一个土灶,下供吃饭,上供灶君。

专为煤气灶备用?是也不是。

说“是”,是因为有条件的家庭早用上了煤气灶、电饭煲和电磁炉了,一旦煤气灶指望不上,或者燃上的煤气蒸馒头、年糕和糖糕的火力不够,或者蒸大桶饭,就得用土灶。

说“不是”,新建土灶,好像就是为了家中“五行”能够齐全,灶台属“火”,既旺人也旺财。年过完,家里人办厂的办厂,出外打工的打工,身份变了,但咱农家的传统不能丢,对上天感恩的心不能没有,对不对?饮水思源,要给灶君留个位置。

在我老家,还真的一时离开不了它,也许功能会失去狠多,譬如焐(煮)猪食,熬大锅粥,烧麦鳅,烤麦页(叶)、煮番薯(芋头)、炒米胖。

狗年正月初二,兄弟姐妹一起回老家。二哥做的东,三个姐姐帮的忙。吃着土灶炒出来的这些家常菜,让我忆起了童年和少年时光,似乎闻到了一种幸福的味道。初中后,我曾辍学两年,是在兰城上了高中,在杭州上了大学,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母亲用铁锅烧制的土菜和米饭,也成了自己美好的记忆。

母亲白内障十分严重,用她的话说,客人上门来了,见到的只是个人影,谁是谁?全凭耳朵猜测。好几次,怕人家不相信,她走近别人身旁,睁开双眼,让人看她眼中混浊的晶状体。其实,母亲还是长得挺漂亮的,就是眼睛上多长了一层隔膜。

大哥是部队里头当官的,经常让母亲去大医院,割掉那层害人的隔膜。每到这个时候,对母亲,对全家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在我看来,母亲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而父亲年轻时候,只在临近县境贩过脚,跑得并不远。后来,母亲在夏冬两季,都要置办几套新装,我亲耳听到过父亲碎言碎语,到今天,我才想明白,原来,母亲她想再出远门,并时刻准备着。

她火急火燎,经常一个钢筋(金)锅与大小二眼铁锅一起烧火。大铁锅焐猪食,小铁锅煮大米饭。大铁锅不听话,水沸得尤其猛烈,会不管不顾地,冲溢到小铁锅中去。忆苦思甜,大午饭也就有了野草味。看到母亲一脸窘态,不知道问题出在那,还有额上头发经常被火燎的情景,我竟然不知该说什么好。

父亲很少进灶口烧锅窠的。不是他懒,而是太忙。农忙时,忙于种稻割稻,忙于种烟叶,忙于收割苎麻,忙于采摘棉花,忙于种麦割麦;农闲时,忙于整理烟叶、棉花,把小叶张和棉黑头藏匿,忙于敲开红石团(塔),待来年风化,以增加小麦种植面积。

土灶二:一个头颅一张嘴。

土灶,又名柴火灶。清代赵翼在《扈从途次杂咏·土灶》诗题中曾自注:掘地为灶。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在红军向西转移过程中,炊事班战士身背一口大铁锅,急行军。可以想象,所谓起灶做饭,就是在背风的小高地上挖个坑,把能拾到的柴火烧了就是。村集体时,垦荒队员到山上扎营,也要搭简易灶解决饮食问题,那灶头不就是用三块大石头垒成的?

土灶三:耐火砖、搂火棍。

在炉膛底部和周边,泥水师傅会砌上既厚又重的耐火砖。说是耐火砖,其实,就是为了延长灶台的寿命。

过去,为了新筑一个灶台,泥水师傅往往提早一天来,先把大小铁锅倒扣在地上,用石灰定好位,然后指导主人用脚踏好黄浆泥,以及准备好石灰、马粪纸。马粪纸没有,用剪碎的乱麻也可以。第二天,一大早过来,师傅俩一前一后砌青砖。灶基砌好后,他们俩分工,师傅砌灶塘,徒弟砌灶边,然后调过来,师傅砌灶台,徒弟砌烟囱。没等黄浆泥四成干,泥水师傅就开始抹上带马粪纸的石灰浆。家中的男主人,用小麻帚一遍一遍地刷,刷平刷到自己满意为止。

中午,谁家烟囱冒青烟了,谁家要分畚箕粿了。全村人都知道。移新屋,建土灶,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方便供奉灶君。灶君是哪方神圣?原来,它是专司灶台的。它在人间居住,喜欢热闹,喜欢闻烟火气。腊月廿三,百姓过小年,向它供香,希望它上天“呈好事”,其它时间就下地“保平安”,也有“保清洁”一说。灶君保佑每家每户家宅平安,人财两旺。

什么是乡恋?土灶的设计与建筑,就是;有关灶神的传说,就是。什么又是乡愁呢?有朝一日,土灶改了一体化厨具,灶房成了标准的厨房,那过往的烟火味道,就是那乡愁。

大家都能记得住乡愁,因为你心中有乡恋。

第四篇:不合群杂文随笔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是一位父亲写给女儿的一封信,文中有些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些出入,想了想,还是决定分享出来,毕竟我们每个人的想法和别人都是不同的。就像读书,一本书,我会很少的在乎别人评价什么,只要对我有用,哪怕仅仅是一句话,对我来说就是一本值得好好阅读的好书。----朋朋

女儿,明天就是你30岁生日了。

今年爸爸给你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

爸爸一直觉得你还是那个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结果这一眨眼的工夫,你就成了大姑娘了。亲眼见证了你这一路的成长,爸爸有很多话想对你说,于是就写了这封信。

爸爸想从过来人的角度,告诉你一些生活和人生的真相。

“女儿,美的标准不是瘦,你不要盲从”

我前段时间看新闻,有一个“被减肥药毁掉的中国女人”的消息,看得我心惊胆战。

很多女人为了瘦身,不惜服用副作用强烈的减肥药而导致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而记者采访时,问到其中一个姑娘:“你为什么着急要减肥,你看着不算胖呀。”那姑娘略带自卑地说:“不,我不能胖,我老公就是嫌弃我胖才出轨的……”

女儿,你要知道,一个男人若是不喜欢你了,什么都可以当作借口的。而那些不爱你的人对你的评价,一点意义都没有。

你妈妈当年怀孕生你的时候,胖了十几斤。你妈妈也会时常问我:“我是不是没有以前漂亮了?”我每次都会肯定地回答她:“以前漂亮,现在同样漂亮!”

虽然我也会偶尔想起刚跟你妈妈恋爱的时候,她身材窈窕,青春昂扬;但是,我更喜欢她现在的样子——成熟优雅,她从女孩变成女人,变成妈妈,周全体贴地照顾着你,把家里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安心地工作。我每次抱着她,都从心底里感到踏实和幸福。

所以,不管在你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千万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盲目地改变自己,去追求病态的一夜暴瘦。为了迎合别人的评价,就一味地改变自己,根本不值得。

一个人真正的美丽,就是自信乐观,活得健康快乐。而真正爱你的人,都懂得欣赏你身上真正的美丽。

“女儿,千万不要着急结婚”

昨天我和你妈参加了你大姨外孙的满月宴。宝宝特别可爱,长得像爸爸,胖嘟嘟的,不哭也不闹,特别听话。

我看着你大姨喜滋滋地抱着孙子,心里有些想法,想跟你聊一聊。

不过你别担心,我不是催你结婚,更不是想要抱外孙。我是想和你商量一下,你可不可以晚点结婚生子?

我是担心你没结过婚,你不懂着急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爸爸见过很多因为到年龄而将就的婚姻,吵架、撕扯是常态,到最后只剩孩子维系一个家庭,毫无幸福可言。所以,如果只是因为年龄到了就仓促结婚,得到的未必是幸福的婚姻,极有可能是失去了一个原本充实而快乐的人生。

所以,相比着急嫁出去,我更希望你拥有一个幸福而快乐的人生。所以,你今天吃饭的时候说:“爸妈,我未来几年可能都不会结婚”,我听完很欣慰。

我和你妈都不会催你,你就更不用在意旁人的评价和说辞,即便是别人嘴里的“大龄剩女”,我们也要做一个自由快乐的大龄剩女,不要为了婚姻将就,因为到最后委屈的都是你自己。

生活是你自己的,婚姻也是你自己的,不管你是30岁,还是40岁,你都要记住,没有该结婚的年纪,只有该结婚的爱情。我和你妈永远支持你去等待对的人。

“女儿,不要害怕别人给你贴的标签”

翻开你的成长相册,我突然想起大学毕业刚工作那会儿,你有一次回家问我:“爸,你说人每天疲于奔命,朝九晚五地忙碌究竟是为了什么?”

那时候我呵呵一笑,拍着你的肩膀逗你:“刚工作没几天,就开始思考这么深奥的问题了?”

我现在想跟你好好说一下这个问题,其实人活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为了爱情,为了亲人,为了肩上的责任……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相信自己,活出自我。

爸爸当年有个同学酷爱画画,也画得很好。但那时候,很多人包括他的父母都说画画能赚钱填饱肚子么?这么不靠谱的行当,哪是一个男人该做的?

于是他放弃了,去工厂当了一辈子车间工人,后来还赶上了裁员下岗。如今他每次聊起往事,都会感慨说自己忙活了一辈子,经济上拮据就算了,可活得也不痛快,最大的遗憾就是当初没有坚持画画。

很多人害怕被别人贴标签,担心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于是,不敢面对那个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结果就渐渐地在这种小心翼翼中失去了自我,习惯了在快节奏中随波追流,渐渐地忘记了初心。

女儿,你还年轻,有大把的时间,这辈子一定要痛快地活。千万不要等待垂垂老矣的时候,才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坚持。

真正优秀的人,大多不合群

我非常看不惯现在许多年轻人的做法,流行创业时候,都一窝蜂地去创业,即便很多人都根本不了解创业的风险;看着别人买车买房,自己也要买车买房,根本不考虑自己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其实他们都犯一个共同的错误:害怕自己不合群。然而,真正优秀的人都不合群,更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就妥协,让自己活得不像自己。

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但能在别人的评价中保持清醒,坚持自己的思想,也更能耐得住寂寞。

他们并非生活在世界的边缘,只是勇敢地接受了标签背后真实的自己,沉稳地思考,不断地成就自我,逐渐向着理想迈进。

王小波曾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如果连做自己的勇气都没有,趣味从何而来呢?

女儿,这一生山高水长,希望你有做自己的勇气,也有做好自己的能力。

最后,爸爸永远支持你!

爱你的爸爸

第五篇:边缘化是否叫末日杂文随笔

似乎没有什么能够阻止边缘化的蔓延。

我们很多人游离在各种边缘,工作的单位、居住的小区、身处的感情,似乎都在让我们变的可有可无。

不过有的人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仿佛自己跟孙猴子一样,已跳出三界之外,事事皆与我无关。

这种人一般被骂作没心没肺,但不可否认的是,身边这样没心没肺的人正越来越多。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人越长大越懒惰,一边感叹时光飞逝,一边又寸步不想挪动一下。

有专家用深奥的理论解释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讲什么记忆扭曲带来时间上的压缩,看得人云里雾里,在我看来,无非三个字:长大了,或者也可以说变老了。

长大了,所以原先还觉得新奇的事情已不再新奇,原先没经历的种种已经差不多体验殆尽。

所以当重复的事情重复出现时,我们不再激情相对,转而是近乎痴呆的态度。

这大概也不能怪我们自己,因为当长到一定年纪,当物质、精神体验到一定程度,我们转而开始更多的思考,工作的意义、生活的意义、存活在于这个世上的意义。

虽然我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不止一次的思考,但很显然我没有得到理想的答案,反而把自己想的心灰意冷,万念俱灭。

这跟我们boss讲的一个故事如出一辙,说一个人年轻时拼命赚钱,很幸运的他赚了很多钱,成了十足的富翁,于是他品尝遍了山珍海味、玩遍祖国大江南北,周游完了全世界,一切想做的都做遍了,突然他发现生活似乎没了意义,陷入到了无助、迷茫,困惑中,这种状态最后的结果是,他整天想着去寻死。

讲的好像很讽刺,但我相信是真的。

据说后来这老兄得高僧指点,做起了慈善事业,然后人才又活了过来。

讲这故事并不是要说明什么,就是想说边缘化无处不在,管你有钱没钱,你都很容易被边缘化,被你的思想,所处的环境,悄悄将你架空。

但这些都不是我想说的,我不是要来撒一碗毒鸡汤,而是要来熬一锅麻辣酱,给这不温不火的生活好好爽一下。

我觉得不管什么时候,处在怎样的境遇,朝着感恩的方向想,换个角度想一想,就没有那么遭。

回想自己当年,也是怀揣着奋发有为的梦想,觉得要为父母争光,感觉这话应该捂着脸说。

也算天随人愿,努力得到了认可,没几年摇身一变,自己人模狗样的也成了干部。

和那些辛苦熬了很多年才当上干部的相比,我已是很幸运的,也听到过一些捧声,类似于年轻有为,实至名归,久闻大名之类,因此有些得意忘形,小短腿觉得有些腾空。

干了一年两之后,又陆续提拔了几个干部后,我才逐渐发现,相比之下,我似乎只是一个空架子,并无什么有份量的实权。

这着实让我苦恼了一阵子,看着别人出差学习搞的春风得意,谈业务捞油水送人情忙的不亦乐乎。

办活动接应酬喝的称兄道弟。

我觉得我这干部干的有些窝囊有些多余。

后面转念一想,又觉得这样并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应该说我是幸运的,应该感恩才是。

都说当几年官下来,身体喝垮的大有人在,而我却不用应酬,不必去担心自己会喝成酒精肝。

捞油水挣外快的倒也没什么好羡慕,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不吃不占,良心不乱。

虽然事情多了,出去学习机会少了,但干部的待遇拿着,比起普通职员,这不还是赚着么。

这么想着想着,觉得上天还是眷顾我的。

有一期《开讲啦》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他从小对自己说“你是要干大事的”。

干大事就必定要与众不同,要有这个信念。

它不一定会让我们变成多么出类拔萃的人,但能支撑我们不被打败,不被自己打败,也不被环境、时间等等一切打败。

让我们身处边缘的时候不会想的偏激歪曲,不会觉得人生无望,廖无意义。

从而发现新的活力,去开拓新的未知。

所以,边缘化是否叫末日,它也许更适合叫新生。

下载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要问它叫什么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就是它惹出的麻烦杂文随笔

    一大早,我就去茶水间帮我的宝贝“富贵竹”换水,同事见我拿着一颗新的,就说:“哇,换新的了哦,以前那颗呢?” “丢了,那么小颗,家里多的是。”我不屑一顾地说。“家里多的是?下午帮我......

    不疯魔,不成活杂文随笔

    那孩子是少爷某天下学的时候带回来的。面黄肌瘦的模样,蓬头垢面,酸臭满身,脏污的手指纠着看不出颜色的衣角,眼睛时不时的往上瞟我一两下,黑白分明的眸,倒是说不出的清亮有神。我看......

    学会不抱怨杂文随笔

    前几天,见到了一位久未谋面的战友,免不了一番寒暄。交谈中,他不停地在抱怨;单位效益不好,很不顺心;妻子嫌他没本事挣钱,总是不停唠叨;儿子学习不用功,没考上高中,将来的出路都成问题·......

    老来不苟且杂文随笔

    读雪小禅的文章,读到"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不禁起心动念,哎哟,岁月忽已晚,真是逢春无几回了。给友人发信息,只两个字"老了!"。传达无奈且夸张的情绪。老友秒回"哪里。咱......

    爱过,不后悔杂文随笔

    我反射弧挺长的,高考过去之后都快一个星期了才想到要来回顾一下高三生活和高考。其实我们学校的管理并不算特别严格,像什么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全呆在学校没有假条不能随意出门,......

    不应有恨杂文随笔

    由于种种原因,我最终选择和我前妈在一起生活。那天,我和妈妈、姥姨去北京故宫和圆明园参观,我的手机落在车里,并且开了静音。回到妈妈家是半夜十一点,才发现我爸给我打了六十个电......

    不再见杂文随笔(五篇)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一个人要到什么程度才能在父母眼里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真正已经懂事了呢?如果哪些口口声声说最爱你的人对你说着最狠的话,你需要多大的勇......

    我不想死杂文随笔

    这几天月亮都很亮,穿梭在茂密的樟树枝叶间。人们总说,知识是财富。这是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所有人都或拼命、或漫不经心地为自己武装知识,然后赚钱,然后死去。然后,在谈笑间拿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