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论文
一、企业形象设计课程
企业形象设计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在视觉传达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课程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事平面设计所必备的市场调查、视觉识别设计和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走到工作岗位能独当一面。正因为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的学习目标像是一个工作任务,所以特别适合项目教学法去实施它。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它既是一种模式,又是一种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项目”为主线穿插到课程中,学生以分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在完成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调查能力、分析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演说能力、实践能力等。老师则要求有完成项目的引导能力、组织能力、把控能力、鼓励能力等。
“项目教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以听为主转变为以实践为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传统教学相比,项目教学法是完成一个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程序是:确定任务、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结果应用。
三、项目教学模式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1.确定任务
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教学目标,即综合分析教学知识点和教学技能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然后让学生讨论并确定项目任务。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主要包括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有标志设计、标准字设计、标准色设计、字体设计、辅助图形设计;应用部分有吉祥物设计、广告设计、向导设计。然而这整个教学内容刚好像是一项任务,可以布置为自创品牌并为企业设计一套完整的VI。
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任务各组自由讨论。确定品牌名字、品牌从事行业、品牌文化内涵等。
2.制訂计划
制订计划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并设计出本组的工作计划,例如各组员中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哪些任务。在企业形象设计课程中,假设一组为4位学生,那么A同学负责标志设计、负责标准字设计和字体设计,B同学负责辅助图形设计和吉祥物设计,C同学负责衍生产品设计(广告牌、服装、文具用品等),D同学负责导向设计(路牌、路标、地图、紧急疏散图等)。制订计划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获得知识的能力以及组长的组织能力。老师起主导作用,巡回检查,发现学生问题并向该组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3.实施计划
无论是确定任务还是制订计划,最终目的都是要实施计划。所有小组都按照已计划好的开始实施。在整个项目中,由于整套视觉识别系统风格必须统一,造成了只有A同学完成任务后,B同学才好进行任务。这就有可能引发出一个问题,即一个同学在做任务而其他同学无事可干。这时候老师要起调节督促作用,要求A同学在做任务时,其他人员必须帮忙查询资料并给予建议,同组同学必须充分沟通。如果发现有不积极的组,可要求每组上交各组员的建议以及哪一条建议有被采纳。实施计划的过程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老师应该具备引导能力、督促能力、调节能力。
4.检查评估
检查评估对项目的质量有重大意义。评估的步骤可以先由各组学生派代表上台演说,再由各组同学发表意见,最后老师做出评价。这个步骤能考核学生的演讲能力、交流能力、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等。老师通过以上步骤能考察出学生对所学知识是否完全掌握以及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5.结果应用
这个步骤非常有意义。在企业形象设计这门课程中,让各组打印出所有的作品并订制成一本书,或者是按比例打印出应用系统做出成品,如办公系统成品(信封、档案袋、日历、纸杯等),又如导向系统成品(让学生利用纸或者塑料板,手工制作一栋实物楼,把本组设计的导向系统成品粘贴进去)。成品的出现能让学生有巨大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学生对学习最大的精神动力。虽然此次课程结束,但是学生发现是教师给了他巨大的成就感,这样老师担任另一课程时,他就会更加积极主动投入到新课程中,如此良性循环,学生能越学越好。
第二篇:协同学教学模式在编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参量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协同学的理论基础与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出发,结合“编译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该课程中实施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了运用协同理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组织,使其终身受用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运用方法。
关键词:协同学;教学过程;编译技术;教学环节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等抽象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曾一度被学生戏称为“天书”。作为授课教师,如何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观是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根据讲授“编译技术”的教学经验,发现开放式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原理性较强、理论较抽象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学”理论及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协同学的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所谓协同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同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协同学习是一种团体活动,人的复杂性和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协同学学习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样的。由于协同学习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形式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协同学习模式。与协作相关的学习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性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案例研习、支架式教学以及目前研协同学习等。这些协同学习模式是基于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出发点。
针对“编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的特点,首先开发了“编译技术教学演示系统”,进一步完善与主讲教材配套的CA/课件构建协同学习环境,然后运用协同学习理论进行开放式分组教学。已执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生通过前期开设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等课程,对编译技术中的部分理论如文法、正规表达式、语言以及自动机等知识进行过较系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大缓解了小组学习编译技术的难度,为协同学习环境下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环节的组织
1.学生分组及准备阶段
鉴于受教育者为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协同学习分组可以各自的兴趣、爱好,习性等,自发组成诸如以相同寝室的地缘群体,或兴趣相同的业缘群体和以爱好一致的志缘群体等。这种群体因其属自愿结合,所以也更为牢固。在分组过程中指导教师协助确定小组的规模、小组成员的互补性以及小组的领头人。上述三个方面对于协同学习能否顺利执行以及学习效果都很重要。确定学生分组方式后,需要为正式启动开放式教学作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介绍协同学习资源环境、学习目标、教学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方式等。
2.协同学习启动阶段
根据编译技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绪论和词法分析两章作为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其中重点是词法分析,难点是自动机,大约需要课堂教学6~8学时。该阶段已经开始实施协同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一般理论基础内容,以小组课堂自学为主,指导教师为协同学习小组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最后根据掌握的各组情况确定是否对小组进行考核。对教学重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内容讲解重点,围绕重点提出问题,为小组提供网络资源。
3.协同学习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包括“编译技术”课程中后续所有章节,重点是语法分析与语法制导翻译。这一阶段的执行过程与上一阶段类似,不同的是该阶段在对上一阶段优化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协同学习小组的优化、学习资源环境的优化、学习目标的优化以及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其中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是影响小组协同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过程优化具体包括:学习方法优化;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制作方便自主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四个方面。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要重点解决对协同学习效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各个阶段学习目标的设定,包括各阶段主要内容、重点内容、详细的问题列表、相关的资源以及最终的考核目标或具体要求:其次是课堂学时与课外学时的分配以及科学地分解学习目标的问题,这其中要考虑目标分解在课堂学习的可行性;最后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协调运用问题,如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教学辅导与答疑的方式。
三、实验环节的组织
“编译技术”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感觉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教材中抽象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消除对该课程的“恐惧感”。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实验学时设置为16学时,实验项目包括词法分析器的手工构造、词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递归下降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法、LR语法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制导翻译、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翻译与微小编译器的设计等内容。通过编程实验,学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编译程序的实现技术,也可以使得学生将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等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进而做到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是协同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本教学方案分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阶段性考核主要是对协同小组的考核,包括三个方面的评分:自评分、其他小组评分以及指导教师评分。评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协同情况、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学习资源浏览情况以及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影响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应该以激励小组协同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目标。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其中阶段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核占75%。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媒体、教学内容等因素激励学生形成一个自身学习系统的同时,学生通过媒体、反馈信息等因素影响教师,使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学生和教师身上产生“协同效应”,其作用不只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而是使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学习、探求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独立自主,学会革新创造,学会与人合作,真正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网络教学的普及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协同学的教学模式必将逐步普及。
第三篇:发现体育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论文关键词:控制论;发现体育理论;田径
论文摘要:根据控制论的一般规律,在教学实验的基础上,结合发现体育模式的理论,对在体育教学中发现体育模式的应用进行论述。
目前学校体育教学改革非常活跃,广大体育工作者对教学改革表现极大的热情,诸如主动式教学、程序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对提高学生体育课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在改革中也应时刻铭记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绝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针对我国学生体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必须让学生承载一定的运动负荷。而发现体育教学模式与之密切相关的教学方法是被广泛接受,并取得较好效果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教法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到实践中去探索,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达到学得深、学得透的效果。本文正是在这个理论基础上,针对自己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状况,在田径技术课的教学中对发现体育模式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实验的对象和方法
1.实验的对象
以初二(2)、(3)班的36名同学为研究对象,(3)班18人为实验组,(2)班18人为对照组。
2.实验的方法
对照组采用淡化运动技能的快乐教学,课堂以游戏竞赛为主。实验组采用发现体育教学模式。该程序为:设问激疑—探索体会—讨论辨析—归纳总结—巩固提高。实验前对两组学生进行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测验。实验组平均身高为168cm、平均体重63.6kg、50米跑平均8’’
3、立定跳远212cm,对照组平均身高为169cm、平均体重66.2kg、50米跑平均8’’
2、立定跳远213cm。测验结果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学生在身体条件上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二、结果与分析
1.结果
(1)学生的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学期末进行了两次考核,结果表明,通过采用发现体育模式进行教学,期中测试两组技术水平有显著性差异,期末测试时两组的成绩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
(2)激发兴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发现体育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学会了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
实践证明:在中学开展发现探究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能引导学生通过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获得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能力,积淀他们锻炼身体的意识和爱好,从而延续他们锻炼兴趣和健身习惯,而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提高正是体育教学目标的“载体”和“途径”,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2.分析
改变教法,教给学法
(1)目标——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具有导向、激励与评价的功能。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目标。一是要明确具体,二是学生通过练习实现。例如在投掷单元的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目标地去投掷沙袋,有信心地去用实心球挑战对手,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技术动作的学习,而忽略了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需要区别对待的因素。所以,在课前要精心设计场地,在操场上画出直径为1米的圆若干个作为投掷目标,这些目标与投掷线的距离最近的为4米,最远的为9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选择不同的场地进行投掷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去尝试哪种投掷方法能投中最远的目标。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阶梯状的场地内认真地做好每一次练习。
(2)问题——让学生提出。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如在接力跑技术的教学中,有的同学总是注意力不集中,交接棒时掉棒、两人相互碰撞……为了让学生在技术学习中发现问题,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接力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发现问题。果然,在比赛过程中,有的学生问:“老师,有的同学为什么边跑边换手握棒?”还有的学生问:“老师,为什么要等到接棒的同学拿住了我才能松手?”……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看到迎面接力时怎样交接棒,可在相距5米的两端放两个标志物,标志物的后面各先站一个人,一人接棒,一人交棒,经过两人的反复练习,学生的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有了正确的技术概念再进行比赛,教学效果会更好。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练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3)疑难——让学生剖析。当学生对一些动作概念不明确或不理解时,教师要启发学生主动讨论,认真剖析,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如跑步的摆臂动作,许多女生不能按照动作的要领来完成,有的上臂不动小臂动、有的是直臂摆动、有的是左右摆动,五花八门。这时,教师可让学生看正确的动作图解和示范,对比自己和同学的动作,然后进行剖析讨论,最后总结成:放松肩部,以肩关节为轴,带动小臂前后摆动,前摆不超过肩,后摆不超过身体。学生根据教师总结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很快纠正了错误动作。
(4)过程——让学生参与。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因此教师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准备活动指导学生去“带”,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去“选”,在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去“创”。如在跳高技术部分的学习中,教师让学生利用标杆、自己的书包凳子、体操小垫子来设计跳高的游戏。学生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有的把橡皮筋用凳子拉成不同高度的三角形、四边形、直线形,有的把垫子摆成不同的姿势,或平放、或竖起、或折叠,然后大家在上面进行单脚跳或双脚跳的接力比赛。在学生尽情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度”的问题,不要因为教学任务完不成就让学生停下来,也不要让学生练烦了再停,而是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提醒学生看看教师是怎样做的,从而让教师的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学法——让学生归纳。学法指导早已被大家高度重视,学生要真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然而归纳学法绝非易事,须有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如在弯道跑的教学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教师:在弯道跑时,如果我们仍按直道跑的技术要领进行练习,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
学生:如果仍按直道跑的技术进行练习,只能做直线运动。弯道跑必须克服直线运动的惯性,改变运动方式,从而改变人的身体姿势,才能沿着弯道跑。
教师:那么弯道跑是一种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呢?与直道跑的身体姿势,脚的落地、摆臂动作有什么不同呢?
(在此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分成6组,一二组进行弯道跑,三四组进行直道跑,五六组既进行直道跑又进行弯道跑,让学生亲身去实践)
教师:通过实践、观察、比较与分析,同学们真正弄清楚了弯道跑与直道跑的区别,希望大家能较快地掌握弯道跑技术。
三、结论与建议
(1)发现体育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较难动作的质量,加速掌握动作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发现体育教学模式通过转变学习模式,学生学会了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对问题进行剖析,符合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有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3)发现体育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本文只是一个初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整个实验工作还不够全面,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深化。
参考文献:
[1]赵大悌,等.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于提高[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2]王德平,等.体育新课程教学设计[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北生,等.教学艺术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第四篇:项目教学法在动漫造型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发展,“项目教学”这一新有名词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职业教育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探讨将项目教学法应用到《动漫造型设计》课程中,充分利用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使学生可以在每个环节中熟练运用具体的方式方法,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学习效率。
目前,辽阳职业技术学院以注重职业技术教育为教学宗旨,采用“高技能+双证书”的模式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并以校企合作的运营模式为基础进行教学改革,大力推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教学大纲和实际应用进行整合,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项目教学法的含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处理,学生可自行组成小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或以单人的形式对这个项目进行处理,并制定项目计划、具体实施过程等。学生可分工完成信息的采集以及方案的设计工作,并进行研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项目进度表,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并针对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由此可见,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创建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助、扬长避短的新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的区别
(1)传统教学法的特点:以教师为主体,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教师主导课程,以单一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授课教师挖掘学生不足之处,及时补充,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项目教学法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索新知识;学生可以自主命题,以多种方法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优势,强化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从以上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项目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更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制定项目的开题报告。由学生自行选择所要完成项目的主题,根据拟定的主题确定工作步骤,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以及开题报告,完成后交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与整合,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
(2)明确项目任务。本次项目由指导教师提出项目方案,根据项目方案让学生展开讨论,制定该项目的目标和任务,并完成项目任务书。
(3)项目实施。根据所制定的项目任务书,让学生明确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并按照任务书制定任务实施方案,并最后汇总,由项目组组长进行整合。同时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及时指导学生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以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4)项目评价。展示各组项目的实施情况,由各组组长对本项目进行简短的总结,并制定出该项目的评价报告.再由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进行检查,师生共同讨论项目的实施结果.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完善项目实施结果。
(5)项目成果应用。根据整套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市场调研,以达到应用项目成果的目的.4 针对具体课程内容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项目教学法,制定以“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比”为课题的项目实施方案:
4.1 制定项目计划
针对课题“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对比”设计一个具体的项目,并制定出项目计划。
4.2 制定项目任务书
根据项目主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出项目任务书。
4.3 项目实施
(1)通过收集相关材料,选定相关造型的框架、风格、结构,将材料及时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临摹,掌握基本的造型结构。
(2)以第一小组为例,要求该组撰写剧本时融入日本文化,要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符合剧本故事情节所需要的人物形象。
(3)对剧本的内容和人物造型进行交流与总结,并加以完善。
(4)各小组合理分配任务,完成制作。
(5)对制作完成的人物进行展示,总结学习经验。
4.4 项目评价
对作品的评价,不仅仅是对结果的评价,而是要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总结和交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通过自我评价,使学生逐步养成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培养学生自我反思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对项目结果进行评价是项目教学开展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对前一段项目教学成果的总结,也为后续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只有及时总结经验,才能提高项目教学的质量.同时,为了了解学生对项目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的认识和适应情况,在项目结束之后,对学生进行动态考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项目教学法的态度等.具体评价内容包括:(1)分组点评,包括自我、小组间以及师生间的评价;(2)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3)组长总结项目的完成情况及组员配合的情况;(4)总结本次项目教学中获得的创作经验;
4.5 项目成果应用
通过对项目成果的应用,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结语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以及实践过程,更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一名实施项目教学法的专业教师,要深入了解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将教学过程有计划、有目的地与市场接轨,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同时,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第五篇:项目驱动模式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模式在高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
学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项目驱动模式”进行教学。阐述“项目驱动模式”的原理及特点,结合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项目阐明如何在“项目驱动”模式指导下开展教学,以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DOI10.11907/rjdk.143825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0719B-03)
李文娟(1984-),女,甘肃定西人,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课程教学及算法。
0 引言
《C语言程序设计》是目前各高等院校开课率很高的一门课程,它既是软件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又是数据结构、程序开发及其它程序设计语言的先导课程。因此,本课程的教学宗旨是将C语言从应试课程转变为一种实践工具,主要目的不再局限于使学生单纯地了解和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范,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编程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无论将来在学习、工作中使用
第 1 页 什么语言编程,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3方面问题①传统教学方法过于注重教师角色,在课堂上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师在课堂上过于重视语法和程序本身,而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教学内容及教材选择不当,内容衔接不连贯,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不但影响了学习效果,也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出采用“项目驱动模式”进行C语言课程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项目驱动模式原理与特点
所谓“项目驱动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整应用程序项目为依托,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把所有零散的知识点难易适当、循序渐进、合理地分配、贯穿到项目各个环节中,层层推进项目,通过对问题的深化或功能扩充,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既能完成既定任务,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实践活动。
第 2 页
项目驱动模式最根本的特点是将一个完整项目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一种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3.1 项目提出
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使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最关键的是要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突出所学知识的项目。在选择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层次和特征,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选择适合他们的项目。
(2)充分考虑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将项目设计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以便于任务实现和项目完成。
(3)充分考虑项目的来源,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选择学生熟悉的项目[3]。
基于以上考虑,选择“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作为教学项目。遵循“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以及高职学生认知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按照“阶梯递进”的达
第 3 页 标要求,将成绩管理系统分为简易成绩管理系统和高级成绩管理系统两步完成。在简易成绩管理系统中,要求学生完成成绩的输入、存储、显示和计算平均成绩、求最高分、最低分以及计算不及格率等功能;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中,要求学生完成对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的输入、输出、写入文件和从文件中读取成绩记录,以及插入、删除成绩记录和基于现有成绩记录的排序、查找等功能。
3.2 任务分解
在以完整项目为主线的教学过程中,可将项目划分成阶梯递进的任务链,形成任务阶梯。任务阶梯指按项目要求设计的任务中包括几个小任务,这几个小任务不是完全独立的,前一个任务的完成应为后一个任务的展开做好铺垫,而且任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这些大大小小的任务共同完成教学实践项目,使教学呈现阶梯式层层递进的体系[2]。因此,可将C语言中的各种零散知识点融入任务链中,以任务驱动教学。
例如在简易成绩管理系统中,可划分为以下4个子任务①显示菜单,要求在屏幕上显示简易成绩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菜单,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类型、常量、符号常量以及printf函数最简单的用法等;②选择菜单项,要求根据屏幕
第 4 页 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在屏幕上显示所选菜单项,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存储的本质、变量、格式输入与输出函数、if语句和switch语句、while语句和do-while语句、逻辑运算符与逻辑表达式、关系运算符与关系表达式以及字符输入与输出函数等;③菜单实现架构,要求根据屏幕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调用相应函数在屏幕上显示所选菜单项,相关知识点包括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函数参数和返回值以及被调函数的声明等;④简易成绩管理系统,要求根据屏幕显示的菜单项,输入菜单项所对应的序号,调用相应函数实现成绩管理的基本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算术运算符与算术表达式、赋值运算符与赋值表达式、数据类型转换、磁盘文件的读写、for语句、break语句以及continue 语句等。
在完成简易成绩管理系统的程序设计后,可将项目递进为高级成绩管理系统,并将其分为上、下两部分。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上半部分,可将任务再次分解为4个子任务①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成绩记录的输入和输出,要求在屏幕上显示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主菜单,完成从健盘输入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向屏幕输出成绩记录、将成绩记录保存到文件和从文件中读取成绩记录等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数组的定义及引用、结构体的定义及引用、字符串处理函数等;②学生成绩记录的排序,要求在任务一的基础上完成对含有学
第 5 页 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进行排序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冒泡排序与简单选择排序法;③学生成绩记录的查找,要求在任务二的基础上完成对含有学生信息和课程信息的成绩记录进行查找,相关知识点包括顺序查找与折半查找法、递归函数与递归调用;④学生成绩记录的插入和删除,要求在任务三基础上完成在原有学生成绩记录基础上进行插入和删除的功能,相关知识点包括数据中元素的插入与删除操作。
在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下半部分,任务划分与上半部分相同,主要知识点包括指针和指针变量的概念、定义及引用、动态存储分配、链表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要求学生在熟悉高级成绩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之后,能够用指针方法实现相同的功能和操作。
3.3 任务执行
针对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学生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在教师完成相关知识点讲授之后,小组内成员可以通过交流、协作等方式完成项目内的子任务,并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随着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逐渐实施,在任务执行过程中采用基于模块的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让学生每次将编写的程序上传到教师服务器中,直至本组项目完成。这种方式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今后能较快地参
第 6 页 与实际软件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3]。
3.4 实践总结
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并对学生们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其编程能力。
教师提出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应用程序项目贯穿整个学期,与理论教学进度一致。在整体项目背景下,又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子任务驱动教学,将课程中相关知识点融入任务中,每个任务的确立都根据学生现有知识状况和教学内容统筹安排。在任务驱动下,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可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验到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高职学生的特点,采用“项目驱动”和“任务驱动”模式开展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方式有效避免了教与学、学与做的脱节,实现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的“零距离”,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C语言综合应用开发能力。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