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市场调研课程中的应用
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市场调研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利用SPOC开展小型、专有、在线教学已成为大学教育实践应用的发展趋势。本文分析了浙江海洋大学在校大学生在线学习特征的基础上,以SPOC教学设计理念为指导依据,利用SPOC混合教学法对《市场调研》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实践表明SPOC混合教学法在本门课程中对增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均有效果。
关键词:SPOC 混合教学法 市场调研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市场调研》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的实务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市场调研项目的操作与演练,从而将其运用到项目开发、营销策划、企业管理等诸多专业领域,从而发挥本课程的特色和优势。然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有限的教学时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2013年后SPOC混合教学法成为教育界的热门研究主题,SPOC开启了全新的校园教学模式,也为《市场调研》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模私人在线课程,继承了MOOC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但相对于MOOC则更具有规模小、限制准入、成本低等特点,更适合单一校园甚至班级这样的小规模群体教学。因此,将SPOC混合教学模式引入《市场调研》这门课,通过线上及线下的互动反馈可实现以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开展,达到增强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成效、加强社会互动性的目标。
近年来从研究文献来看,针对《市场调研》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文献主要包括:陈学忠(2012)提出以市场调研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课程内容,形成“四大项目”和“九个工作任务”,形成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组织实施;陈玲(2014)提出了基于公司运作模式的《市场调研》课程改革思路;李红梅(2015)以《市场调研》课程实践性教学所注重的四个能力为目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及实践环节做出了具体安排;李燕华(2016)根据调查员岗位的职责与学生特点,按“确定调研项目-实地调研-调研评价”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总结来看,该门课的课改研究还主要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尚欠缺在SPOC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下的探究与思考。笔者以所在学校开设的《市场调研》课为例,结合本校学生网络学习特征对如何开展这门课的SPOC混合教学法进行研究实践,并提出相应的课程设计思路。浙江海洋大学大学生在线学习特征分析
为了设计更加符合个性化学习特征的线上课程,通过对浙江海洋大学32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更明确了解本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基本情况及学习特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1学习目的主要是为了专业学习
调查发现以学习专业知识为在线学习目的的比例最高(见表1),提高应用能力和个人兴趣作为在线学习目的的比例差不多,只有极少数大学生是为了拓展人脉而进行在线学习。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目前本校学生的在线学习主要还是一种被动学习,线上的交互性及上线与线下的交互性不是很强。
1.2在线学习时间以碎片化为主
随着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更加便捷,调查结果也显示更多的学生选择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在线学习(见表2),这就要求在课程线上内容设计时要适应这种碎片时间下的学习情况。
1.3 线上交流更能促进完成学习
通过调查发现在已完成的在线学习课程中,在是否与在线学习伙伴线上交流的被调查者的比例大致是1∶1;而在未完成在线学习课程中,无线上交流的被调查者比例高达69.21%,交流的比例只有38.72%。对比可知,线上交流会一定程度上促进在线学习课程的完成(见表3),这可能与线上交流一方面可以相互监督鼓励,增加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学习的紧张枯燥,提高学习效率有关。
1.4 线上学习仍是以教师为主导
在调查大学生认为在线学习课程内容由谁决定时,发现54.27%的大学生认为由教师决定课程内容,而认为由学生自己决定的比例仅为7.93%(见表4)。这可能是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之前的学习模式主要跟着教师的脚步,少有自主学习。因而若学生的信念是教师应该为课程内容负决定权,当教师将决定权交给学生,学生可能无法适应。SPOC混合教学法在《市场调研》教学中的设计思路
基于上述本校大学生在线学习的特征,笔者以超星慕课平台为支撑针对《市场调研》这门课开展SPOC混合教学的课堂教学活动,对教学内容、翻转课堂、评价交流、实践项目、成果展示等进行重塑,从而实现通过优质SPOC课程资源,促进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的提升。
2.1 SPOC平台教学内容设计
在设计SPOC平台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课程内容设计中来。目前本课程还处在以教师为主导的学校网络平台建设中,但在内容设计时遵循了“尽可能给予学生对学习内容与评量方式的控制权”和“将网络资源与实体课堂活动密切结合”的原则,未来将补充结合学生主导的课程内容来实现与教师主导内容的补充互动。同时,为了更好地通过反馈调整教学内容,本课程已在本校设置的超星慕课平台上设置课后问卷,每周上课最后5分钟左右由学生登入平台填写课后问卷,问卷通常只有两项题目:一是请学生描述当天课程最有用、有趣或最具启发性的一项内容;二是请学生提出一个问题。问卷目的不仅是帮助学生反思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让教师得到反馈进而调整教学内容。
2.2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基于本课程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上不仅要强化上述特点还要 “内化”上述SPOC平台中自主学习的知识点。基于此,笔者在《市场调研》课程实践中积累和设计了多样化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
第一,通过抢答、接龙等游戏方式的小测试,促进学生对SPOC平台中课程内容的回顾复习,并将上述问卷中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获得解决问题的路径选择。第二,通过学生组建的市调项目团队选取实践项目,完成“走进市调――设计市调方案――组织实施市调――数据挖掘――形成调研成果”五大项目,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上述调研项目来源主要是学校实践平台企业提出的调研项目和浙江省大学生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提出的调研项目,并对所有实践项目设置难度系数,由学生调研团队自主选择。同时,每一个项目任务都要求学生按照选取任务、分解目标、设计落实、执行到位、汇报评价五步实施,教师在每个环节中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个性化指导。第三,每次课程结束前10分钟学生都要进行项目小组进度汇报、总结反思,教师根据指导过程进行整体评价及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内容。
另外,在课外通过浙江省统计调查方案设计大赛的扩展训练、优秀作品展示等与上述课上活动相互衔接和聚合。同时,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和教师也通过互联网各种组建群组工具(如:超星慕课、微信群、QQ群等)实时发布进度、疑问、讨论、评价等,从而能更好实现线上线下交流,见图1。
2.3设计形成性考核为主总结性考核为辅的教学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是基于学生学习全过程的持续观察、记录、反思从而做出的发展性评价,从学生的角度可以达到更好地激励学习、积极参与体验学习的目的;而从教师的角度可以通过收集学习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反馈达到改进教学设计,有效干预学习过程的目的。在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中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基于线上SPOC平台的作业、小测试、讨论、提问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另一部分是基于线下翻转课堂中的课堂测试与课堂表现(积极度、参与度、完成度)进行评价。在上述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在的自我评价、互评中的能动性,并结合教师评价为补充,最终完善对本门课程的过程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的补充,目前主要是通过传统的期末考试的方式,未来在学校制度允许的条件下将通过线上结业考试的方式完成。通过上述两种评价方式的结合,从而全面体现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见图2。SPOC混合教学模式实施效果评价
笔者连续几个学期在本校部分班级中实施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并针对本校大学生进行课程实施效果的反馈调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3.1 对SPOC混合教学法的认可度高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肯定了SPOC教学对增强学习欲望的积极作用(见表5),这可能是与SPOC教学在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交互性的特点有很大关系。还有小部分学生认为在SPOC对增强学习欲望没有帮助,这可能是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欲望有一定关系。
3.2 对SPOC混合教学法的满意度评价高
从教学班级中选取两个班级(实施SPOC混合教学法的班级和传统教学班级)对教学满意度从四个维度进行评价调查(见表6),从表6中可看出SPOC班?和传统班级在 “教学效果”“教学互动”“学习环境”“学习评价体系”四个方面的满意度均存在显著差异。
第一,学生对教学效果满意度的评分最高(均值4.214),与传统班级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与学生深入交流发现,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成绩的提高,而更多源于SPOC混合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等态度方面的转变,而这些教学效果在传统教学中无法体现。第二,学生对教学互动满意度评分也很高(均值4.175),与传统班级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SPOC混合教学法在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的互动交流方面明显优于传统课堂,同时多样化的线上线下互动工具(线上平台、微信群、弹幕、移动桌椅等)也给师生进行讨论、展示、评价、反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三,学生对教学评价体系满意度评分较高(均值4.000),与传统班级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学生认可SPOC混合教学法的评价方式,这与其能够多角度、多层面的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不无关系。最后,学生对学习环境满意度评价相对较低(均值3.556),但远高于传统班级(均值2.688)。探究原因主要在于本校在翻转课堂的硬件建设比较落后,在网络支持的及时性上也比较差,另外在线下课程拓展方面的软硬件环境也均需改进。结束语
通过课程实践可以看出SPOC混合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具有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激励了教师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体验个性化学习的乐趣。今后在实践中笔者将持续优化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加强教学团队建设与合作,提升智能技术能力,以期达到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的质量要求。
参考文献:
[1] 徐龙志,袁淑清.基于真实项目的体验式教学模式研究――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1(5):152-156.[2] 陈学忠.以“349能力链”为基础的高职市场调研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2(6):32-34.[3] 刘玲,陈祖浩.基于公司运作模式的《市场调研》课程开发与设计[J].统计与管理,2014(12):128-129.[4] 罗九同,孙梦等.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7):18-25.[5] 王朋娇,段婷婷等.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在开放大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12):78-86.
第二篇:在“洋思教学模式”中如何应用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洋思教学模式”中如何应用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
随着洋思教学模式的在我市的推广,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又起高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行,给传统的教师主讲学生旁听的旧模式带来巨大冲击,学生由先听老师讲再练习改为先自学发现问题,再合作探索然后由老师点拨释疑,最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当堂消化,课后不留作业。这种教学模式的改变,给教师的备课上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以前教师主要是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备的是参考书教案书等现成的东西,照书备课,现在是备学生的学习方案学习方法,设置各阶段检测练习题,体现的是教师点拨的技巧和创新的能力,备的是学生如何求知,需要教师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知识素养。在推广洋思模式的过程中,使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进行备课上课,能起到提高备课效率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事半而功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分小学版和初中版,使用的教材有人教课标版、北师大课标版、华北师大课标版、语文A版、语文S版、语文版、苏教课标版、苏科版、外研社版、冀人教课标版、人音版、人美版、浙教课标版等十三个版本,涵盖了中小学除体育课外的所有课程(体育课在专题教育栏目中有一部分相关的内容)。每个学科又分为教案示例、媒体资源(图片、课件、音视频资料、示范课例)、典型例题、习题精选、单元测试、探究活动、扩展资料等七大板块,内容根据最新教材编排,每学期内容分16期播发,供各项目学校接收使用。
在“洋思教学模式”中如何应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呢?
1、教案示例:选用由特高级教师编写的优质课教案,对我们的教学起示范引导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示例编写适合自己教学的教案学案,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媒体资源:与教材内容相一致的图片、课件、音视频资料、示范课例,可使学生更加形象具体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弥补我们由于见识少条件差眼界狭小的不足和教学中教师讲授不全面,教学资料缺乏陈旧的缺憾。教师在展示教学内容、小结所学知识、进行练习检测时播放相应内容以促进学生学习。示范课例可供教师 观摩学习,借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
3、典型例题:课程资源所选用的例题都是广大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使用的、有较强针对性的题目,对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起示范引路作用,教师可在学生自学完课本内容后适当出示例题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增加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能力。
4、习题精选:洋思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都需要用不同难度的检测题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课本题量不足,教师编题能力和针对性欠缺。而习题精选能为我们提供足量的练习题供我们检测教学效果之用,为教师提供了帮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解题机会,学生学习更能抓住重难点,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5、单元测试:部分栏目章节有单元测试题,教师在教完一单元内容后可以用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的检测,同时也可大大减轻教师命题录入工作的劳动强度,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
6、探索活动:指导教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做游戏、收集资料相互交流,增强所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联想思维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和努力后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兴趣。
7、扩展资料:提供与所学内容相关的小知识、小故事、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教者的学识,为教师组织学生阅读学习课外知识提供物质基础。教师可将这些资料收集整理,打印成册或制作成幻灯片供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主动学习课外知识的自觉性。
怎样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资源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去呢?首先各项目学校要选派专门人员调试好远教设备,让课程资源能从卫星传入校园,把课程资源接收到学校的相关计算机中,然后科任教师从接收到的课程资源中下载与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内容,进行二次深度加工,制作成课件、打印稿等供课堂教学之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远程教育资源进课堂见实效,真正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应有作用,把课堂教学改革推向新的高潮。
第三篇:TARGET模式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医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既包括医学知识又涵盖心理学理论,已经成为一学生的一门必修学科。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向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心理学这门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同时,作为医学心理学课程的授课老师,不但要通过课程的教学,更要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有的放矢的提高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研究表明,通过医学心理学的学习,学生的心理卫生水平明显提高,许多心理问题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心理问题发生人数和发生率明显下降。
传统的医学心理学教学模式是一种灌输式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而且也与医学心理学课程的实践性和探讨性本质相违背。针对这一现状,很多新的教学模式被提出包括案例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慕课MOOCS教学法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为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指导。[1]
本文介绍了将TARGET模式应用于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这种模式主要通过六种课堂结构因素对学生的目标定向产生影响。该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
1.TARGET模式的构成要素及优势
20世纪90年代,Ames提出了TARGET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是基于成就目标理论和六种家庭结构,并结合大量的教学、心理学实验而提出的。[2]该教学模式主要阐述了在六种课堂结构要素构成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同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课堂表现以及课堂效果。
TARGET教学模式包括六种课堂结构因素: 任务设计(task design);权力分配(authority distribution); 认可活动(recognition practices); 小组安排(grouping arrangements);评价活动(evaluation practices);时间分配(time allocation),这六个要素的首字母简称TARGET。这种教学模式强调提升学生的能动性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是一种掌握定向的教学模式,与医学心理学的教学目的相契合。[3]
与其他众多的医学心理学的教学模式相比,TARGET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它的能够通过新颖多样的课堂内容、互动性的学习氛围以及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和学习动机,吸引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掌握教学知识的目的。[4]
2.TARGET模式应用于医学心理学
笔者在医学心理学教学实践中引入TARGET模式,将六种课堂结构因素应用于教学实践,具体操作如下:
2.1 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医学心理学包含医学和心理学的双重内容,与医学生所学医学知识既有契合点又有不同之处,这就对教学提出了更多、更综合的要求。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任务的设计既要贴合实际又要富有吸引性。这种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跟高的要求。任务的设计能够与学生紧密相关,而不能千篇一律,照本宣科,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内容。
2.2 探索学生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TARGET模式主张给学生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机会,如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和教学质量的评估,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合理安排教学结构,提高学生在课堂可分配时间,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和主导型能够增加学生的满足感和胜任感,成为课堂和知识的主人,主动的掌握知识。
2.3 从多角度认可学生的进步。教师作为学生表现和努力的一个重要评判者,在学生目标产生和自我肯定中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肯定得内容、原因和形式的差别来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衡量。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多给予肯定和支持,为学生定项目标的建立提供动力。
2.4 采用分组模式,培养掌握目标。在课前事事先布置将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查阅有关资料,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要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种分组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同时,学生可以从每个小组不同的观点中提炼出对知识的关键点。分组模式还能够淡化个体差异,通过凝聚小组成员的智慧来减弱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不良影响。
2.5 采用个体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最终考核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指标,这一评价手段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对学习努力进步明显但是总体成绩不佳的学生相对不公平。TARGET 模式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个体化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等来综合评价,这样才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6 根据能力差异分派学习任务。承认个体差异的TARGET 模式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合理、科学的分配学习任务,给学生更大的主动权,允许学生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结合自身情况确定学习进度和学习目标,因材施教。
3.结论
本文通过对TARGET教学模式的六个课堂要素应用于医学心理学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医学心理学的教学质量,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但是,在应用TARGET模式的同时,还应注意到,该模式发挥效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应用TARGET模式更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Medical psychology is a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cross discipline, including medical knowledge and covers the psychological theory, has become a student of a compulsory subject.With medical model from the traditional biomedical medicine pattern transformation to the society, the status of medical psychology this course in medical education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At the same time, the medical psychology course teaching teachers, not only should through the course of teaching, more to master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targeted to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students.Research has shown that through the study of medical psychology,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many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lso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ccurred and incidence in significant decline.Traditional medical psychology teaching mode is a kind of non-computer majors, 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l not only ignored the students' creativity, but also with the practicality and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medical psychology course.For this situation, many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l was put forward, including case teaching, the experience type teaching lesson for MOOCS teaching method and so on, the new teaching mode for medical psychology teaching reform provides a new direction and guidance.[1]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ARGET model was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psychology.This model mainly through six class structure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students' goal orientation.This model can stimulate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be helpful for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aching goals,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the classroom.1.The TARGET mode of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advantages Ames in the 1990 s, puts forward the TARGET, teaching mode, the teaching mode i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achievement goal and six kinds of family structure, and combined with a large number of teaching, the experiment of psychology.[2] the teaching mode is mainly expounded in six kinds of structure elements classroom teaching environment, students' different learning motivation, learning interest,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performance and class.TARGET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six class structure factors: the design of the task(task design);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authority distribution);Recognition activities(recognition practices);Group arrangement(grouping arrangements);Evaluation activities(evaluation practices);Time distribution(time allocation), the first letter of these six elements referred to as the TARGET.This kind of teaching mode emphasize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is a kind of master orientation teaching mode, and the teaching aim of medical psychology.[3] Compared with many other medical psychology teaching model and TARGET model is that it can through the advantages of novel and diverse content, interactive classroom learning atmosphere and challenging learning tasks, stimulate students' potential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attract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aim of teaching knowledge.[4] 2.The model of TARGET in medical psychology The TARGET mode, introduced in medical psychology teaching practice, six class structure factor was applied to teaching practice, the concrete operation is as follows: 2.1 reasonable design of learning tasks.The double content of medical psychology include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and medical students learn both the quality of medical knowledge is different,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it is put forward for teaching more and more comprehensive requirements.Medical psychology teaching task design want both realistic and attractive.This teaching mode is put forward for teachers with high requirements.The design of the task can be closely related to students, but not the same, just read it, so a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learning content.2.2 students dominated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the TARGET mode advocated to give students more opportunities for participation and decision-making, such as to let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evaluation,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rinsic motivation.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structure, improve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can allocate time, change the traditional “want me to learn” to “I want to learn”.Initiative of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and leading to increase the students' satisfaction and the feeling of competence, become the master of class and knowledge, knowledge actively.2.3 recognition from various angles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Teacher as an important judge of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efforts, in the student's goals and self-esteem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Students can through the teacher must have the difference of content, reason and form to measure for their actions.Therefore, the teacher in class should focus on the progress of each student, give affirmation and support, for students to build power set target.2.4 using the model group, develop mastery goal.Things arrangement will be discussed in advance before the clas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refer to relevant data, group discussion in class, each student should speak, finally, summarize by teachers.This grouping mode can cultivate the students'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team cooperation ability, stimula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motivation, at the same time, students can be derived from each group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on the key points of knowledge.Grouping pattern can also fade ou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y condensing the wisdom of the team members to weake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students.2.5 the individualized evaluation system.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 scores as the only index for the student ability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means ignoring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efforts for the learning progress obviously but the overall result of poor students is relatively fair.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valuation of students' individualized TARGET model, through the students' classroom performance, degree of efforts and progress to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o as not to affect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2.6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ability assigned learning tasks.Admit th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of the TARGET mode of an important thought.According to student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ational and scientific learning task, give students more initiative, allowing students to course objective oriented, combined with their own situation to determine progress and learning goals, according to their aptitude.Conclusion 3.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TARGET six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of factor analysis is applied in medical psychology, aim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edical psychology and mo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Bu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ARGET mode at the same time,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the effect of the model play largely depends on the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TARGET mode, therefore, need more teachers to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students, develop students' self-disciplin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第四篇:混合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ESP+EGP混合教学模式分为自主学习、网络交互学习和课堂面授学习三个模块,并通过过程性评价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通过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该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满足社会对英语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对教师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信息技术;ESP;EGP;混合教学
随着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教学中,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引起了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各高校纷纷建立起规模不一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自主学习中心,开始“基于计算机与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然而,一、混合学习观
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它“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即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其目的在于融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综合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集体教学形式、基于“合作”理念的小组教学形式和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形式[2]。它转变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是学习理念和教育理念的一种提升。混合学习模式下,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师生、生生以及人机互动,由于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教师也由原来的课堂主宰者和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具备学习资源提供的灵活性、为个别化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高教学效率三个方面的主要特征[3]。
混合学习强调通过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结合来强化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谋而合。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认知过程的个性化差异,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赋予学生高度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具备高度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即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往往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许多老师将“自主学习”等同于“没有教师的上机学习”,导致“我国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学习能力普遍较低,很多同学没有确定学习目标、监控或评估学习的经历”[4]。针对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效果的对比研究也发现,单纯的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效果并不好,甚至比“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差,而不同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往往能取得喜人的教学效果[5] [6]。因此,我们要处理好自主学习和面授学习之间的关系,折中的办法就是将两者以一定的比例按照某种模式进行整合,也即开展混合式教学,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统一起来,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为这种统一创造了条件。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经历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三个阶段,目前已进入第三范式阶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其本质是要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构建一种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7]。这种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混合式学习不是课堂面授学习和在线自主学习的叠加式混合,而是“以学为主”和“以教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互为补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是一种深度的混合式学习,可称之为整合式混合学习(integrated blended learning)。
混合学习模式下的课程设计以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需求分析和特征分析为基础,以特定的学习环境为前提,必备的要素包括完善的网络环境、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课件、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网络试题库、网络交流平台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和的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8],其中计算机网络环境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是平台,网络教学资源是载体,教师是灵魂。
1.网络交互式学习与网络探究式学习混合
由于时间的限制,课堂上教师无法解决学生所有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这些问题最终多数未能得到解决。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我们可通过网络化教学平台搭建立体化答疑系统,学生可将问题提交到答疑系统,等待老师或其他同学解答。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将问题和回答整体公布到答疑中心,供其他学生参考。教师也可通过答疑系统提出自己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除答疑功能以外,一般的网络教学平台都提供讨论交流的模块,教师也可通过博客、微博、论坛等网络虚拟社区搭建师生交流平台。教师可结合EGP课程内容学习单元的内容,设计一些话题,学生则通过发帖、跟帖等形式进行交流和讨论。这种“异步交互”式的主题讨论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单元内容的理解,通过发帖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针对ESP教学,结合课堂面授的任务驱动型的情景式教学(task-driven context-based instruction),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展基于项目的网络探究式学习(project-based webquest)。Webquest主要是在网络环境下,在教师指导下,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通过网络,直接访问专家、搜索数据库、了解最新报道、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与ESP教学的“真实性”不谋而合。Webquest既能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子自己承担的项目分工从丰富的网络资源中寻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最终合作完成项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系列对学生完成任务能其帮助作用的网站或链接,并给予经常性的帮助和指导,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混合
由以上论述可知,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起了学生的认知模式、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角色的变革,因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实践,改变过去教师作为评价唯一主体的现状,需要有一套由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的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实现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工具的多元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社会需要更多的同时具备复合知识结构和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双主式教学。不过,混合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尤其是学习活动的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指导,否则容易出现自主学习与面授学习的简单混合,而非有效整合。
第五篇:协同学教学模式在编译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协同学是研究协同系统在外参量驱动下和在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下,以自组织的方式在宏观尺度上形成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条件、特点及其演化规律。本文从协同学的理论基础与支持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出发,结合“编译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了在该课程中实施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问题,提出了运用协同理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组织,使其终身受用的一种教学理念及运用方法。
关键词:协同学;教学过程;编译技术;教学环节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由于涉及形式语言、有穷自动机等抽象内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曾一度被学生戏称为“天书”。作为授课教师,如何让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得到较大改观是一个需要加以解决的研究课题。根据讲授“编译技术”的教学经验,发现开放式协同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原理性较强、理论较抽象的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协同学”理论及在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协同学的创立者,是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著名物理学家哈肯。所谓协同学习,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学习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同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
协同学习是一种团体活动,人的复杂性和团体的复杂性,决定了协同学学习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样的。由于协同学习所依据的教学思想形式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协同学习模式。与协作相关的学习模式有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探究性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案例研习、支架式教学以及目前研协同学习等。这些协同学习模式是基于协同学习教学模式的基础和出发点。
针对“编译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内容相对比较抽象的特点,首先开发了“编译技术教学演示系统”,进一步完善与主讲教材配套的CA/课件构建协同学习环境,然后运用协同学习理论进行开放式分组教学。已执行的专业教学计划中,学生通过前期开设的“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等课程,对编译技术中的部分理论如文法、正规表达式、语言以及自动机等知识进行过较系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大缓解了小组学习编译技术的难度,为协同学习环境下的开放式教学提供了可能。
二、教学环节的组织
1.学生分组及准备阶段
鉴于受教育者为本专业高年级学生,协同学习分组可以各自的兴趣、爱好,习性等,自发组成诸如以相同寝室的地缘群体,或兴趣相同的业缘群体和以爱好一致的志缘群体等。这种群体因其属自愿结合,所以也更为牢固。在分组过程中指导教师协助确定小组的规模、小组成员的互补性以及小组的领头人。上述三个方面对于协同学习能否顺利执行以及学习效果都很重要。确定学生分组方式后,需要为正式启动开放式教学作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介绍协同学习资源环境、学习目标、教学方案的实施步骤以及评价方式等。
2.协同学习启动阶段
根据编译技术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以绪论和词法分析两章作为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其中重点是词法分析,难点是自动机,大约需要课堂教学6~8学时。该阶段已经开始实施协同学习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对一般理论基础内容,以小组课堂自学为主,指导教师为协同学习小组提供相应的教学辅导,最后根据掌握的各组情况确定是否对小组进行考核。对教学重点,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与基于资源的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教师预先根据教学内容讲解重点,围绕重点提出问题,为小组提供网络资源。
3.协同学习全面实施阶段
该阶段包括“编译技术”课程中后续所有章节,重点是语法分析与语法制导翻译。这一阶段的执行过程与上一阶段类似,不同的是该阶段在对上一阶段优化基础上进行的。包括协同学习小组的优化、学习资源环境的优化、学习目标的优化以及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其中协同学习过程的优化是影响小组协同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过程优化具体包括:学习方法优化;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制作方便自主学习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四个方面。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要重点解决对协同学习效果影响较大的问题。首要的问题是各个阶段学习目标的设定,包括各阶段主要内容、重点内容、详细的问题列表、相关的资源以及最终的考核目标或具体要求:其次是课堂学时与课外学时的分配以及科学地分解学习目标的问题,这其中要考虑目标分解在课堂学习的可行性;最后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式在协同学习过程中协调运用问题,如在协同学习过程中教学辅导与答疑的方式。
三、实验环节的组织
“编译技术”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感觉该课程理论性太强,抽象难学,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教材中抽象理论与方法的理解,消除对该课程的“恐惧感”。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实验学时设置为16学时,实验项目包括词法分析器的手工构造、词法分析器的自动生成,递归下降语法分析、预测分析法、LR语法分析、说明语句的语法制导翻译、表达式及赋值语句的翻译与微小编译器的设计等内容。通过编程实验,学生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了编译程序的实现技术,也可以使得学生将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等相关内容融会贯通,进而做到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
四、教学效果评价机制
教学效果评价机制是协同学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本教学方案分阶段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种方式。阶段性考核主要是对协同小组的考核,包括三个方面的评分:自评分、其他小组评分以及指导教师评分。评测的具体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协同情况、阶段目标完成情况、学习资源浏览情况以及对各组学习目标的影响情况等,阶段性考核应该以激励小组协同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小组的凝聚力为目标。终结性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其中阶段性考核占总成绩的25%,终结性考核占75%。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媒体、教学内容等因素激励学生形成一个自身学习系统的同时,学生通过媒体、反馈信息等因素影响教师,使各因素的相互作用同时在学生和教师身上产生“协同效应”,其作用不只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而是使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学习、探求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独立自主,学会革新创造,学会与人合作,真正达到“教就是为了不教”的效果。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网络教学的普及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协同学的教学模式必将逐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