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教学反思三篇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一)《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王观写得一首送别词。很多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酸,让人肠断。但王观的这首词却不同。他表达了对友人一种美好的祝福。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情怀呢?这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还是做的比较好的,第一,朗读到位,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并且在理解的过程当中结合读。第二,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初读词之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学习本词。第三,抓住重点,帮助理解。在学生自学之后,让学生提出没有解决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眉眼盈盈处,千万和春住”。从哪里感觉到很美丽?为什么一定要和春天住在一起?这样一来本课的难点就自然解决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二)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初读文之后,学习了生字,背诵了古诗,就不知该做什么才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精心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表现的机会,在平等,关爱,鼓励中引导学生敏于发现,善于提问,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我在教《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这首词时,我首先提出问题,挑起矛盾,造成悬念,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去感悟词的特点。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比较的过程中能把头脑中已有的有关诗的知识和经验提取出来,从而使学生从诗与词的比较中产生顿悟,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有关词的一些知识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着我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先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不仅能有利于达成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还能有利于教者知晓学生的认识状况。对内容掌握后,我引导学生相互地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倾吐出来,并通过声情并茂的郎读来表达自己对词的感悟。在教师的示范感染下使学生的吟诵热情更高,吟诵的效果更好了。这样就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最后,我以这首词作为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收集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当然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课堂气氛虽然十分活跃,但个别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起来,在教学中还可看出孩子们的知识面窄,在表达时,有些学生表达的内容不够准确。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三)令人期待的宝安区语文教学总决赛已告一段落。回顾备课、赛赛的整个历程,心潮澎湃,诸多感动,几分遗憾。现将几点思索,记于文字当中,恳请前辈与同行们多多指教。
一节好的语文课该如何上?这是所有有责任有良知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思索的基本问题。在上课之前与赛课之后,我作了如下的思索。
一、无论如何,也要努力让学生在课里有真的收获。
着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每一节课,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在备课之初,我先思索的是这一节课究竟会给学生带来怎样有益的帮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正能量与影响。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1、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
2、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
3、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肯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于是,本人将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该目标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纵观课堂,学生基本上达成了第一目标。
第二个目标为“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中国的古诗文字字珠玑,经历了千百年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古诗文里的灵感、智慧以及音韵之美,是其它很多国家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而“吟诵”在中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代的语文教师知晓其方法的并不多。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单单要弃其糟粕,更要继承精华。而“吟诵”一法,是每个语文教师与学生都应当了解与掌握的。在本节课当中,虽然尝试用“吟诵”法来引导学生读好词,但由于学生已养成定性,再加之教师本身准备不够充分,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如此,但“吟诵”一法,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还是应当多加坚持,这也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相信与始终坚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应当寻“根”,追寻祖先优秀文化中智慧的“根”,追寻语文教学规律的“根”,追寻人生根本意义的“根”。这也将是以后本人语文教学的方向。
第三个目标为“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学习的目的,既为生存,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让学生的生命有所成长。因此,在本节课里,设计了第三目标,从学生的练笔当中可以发现,这一目标达成得很好。
无论如何,每一节课的首先的立足点要在于学生。衡量一个教师的课的成与败,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无论如何,也要体现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当努力的寻找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的追求,向来存在三个层面上的东西。一是功利层面上的追求,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学生的作文获奖等等;二是科学层面上的追求,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等等;三是审美层面上的追求,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不仅仅局限在第一层面,而更应将目光放在第二、三层面,教师要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美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不管是王松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法,都只是他人智慧的结晶,他人很难借鉴与模仿。即使是模仿,不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任何学习都只是“邯郸学步”。每一个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来确定自己的教学道路,在教学中要大力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通过种种途径来克服自己的弱势,让弱势也变得强势。
在本节课中,本人努力发挥自己在读写上的些许优势,既抓住学生读的指导,又注重抓住学生写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同时想通过写来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让他们的生命有所成长。但从整堂课的效果来讲,学生在“读”的方面略显不足,这与本人“吟诵”的指导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但学生在“写”的方面却又十分精彩,这也充分说明本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生命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本人会继续努力学习,坚持阅读,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努力找准自己的优缺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与潜能,力争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堂,从而拥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无论如何,也要启发听课教师有益的教学思考。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教学研讨课,都牵涉到诸多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因此,每一堂公开课,要考虑到其影响性。教师公开课,面对的群体既有每日时光像金子一般宝贵的学生,也有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活动的教师。因为对语文共同的热爱,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在公开课中一定要有能启发听课教师的思索的地方。
在本节课的设计当中,从开课的两首词《苏幕遮》、《雨霖玲》,到临近结尾的《再别康桥》的引用,意在引导学生爱上宋词与积累送别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这都是对文本组合的一种探索,供大家思考与商讨。在本节课里,在引用一些古诗文及现代诗时,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对于引用文本的喜欢,并且能将引用的文本内化,运用到自己的练笔当中,收效不错。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人认为,语文教材是一扇窗户,一扇门。通过这扇窗户,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更高远深邃的天空;通过这扇门,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门去,真正走到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去。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语文课本这个“重要例子”。在我们建构大语文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如何去“微观”语文。这也将是本人以后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在这次赛课当中,准备不够充分,对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烂熟于心,因此在教学中略显仓促,特别是还有看教学流程的行为,应予多多批评。在今后的语文公开课或教研课、或比赛课中,本人会更加努力,力求让公开课达到炉火纯青,浑然天成的效果,不留遗憾。
总之,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精彩还是平庸,这均属于过往。未来那些难以确定的未知,我们很难预料。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们的现在。现在的每一天,教学与成长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思考与创新是我们必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如同蜜蜂一样赏百花之美,酿人生甘露;让我们在语文的灿烂星空里,如同百灵鸟一样在斑斓里放歌,在梦乡里沉醉!
第二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令人期待的宝安区语文教学总决赛已告一段落。回顾备课、赛赛的整个历程,心潮澎湃,诸多感动,几分遗憾。现将几点思索,记于文字当中,恳请前辈与同行们多多指教。
一节好的语文课该如何上?这是所有有责任有良知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思索的基本问题。在上课之前与赛课之后,我作了如下的思索。
一、无论如何,也要努力让学生在课里有真的收获。
著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每一节课,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在备课之初,我先思索的是这一节课究竟会给学生带来怎样有益的帮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正能量与影响。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
1、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
2、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
3、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肯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于是,本人将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该目标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纵观课堂,学生基本上达成了第一目标。
第二个目标为“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中国的古诗文字字珠玑,经历了千百年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古诗文里的灵感、智慧以及音韵之美,是其它很多国家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而“吟诵”在中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代的语文教师知晓其方法的并不多。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单单要弃其糟粕,更要继承精华。而“吟诵”一法,是每个语文教师与学生都应当了解与掌握的。在本节课当中,虽然尝试用“吟诵”法来引导学生读好词,但由于学生已养成定性,再加之教师本身准备不够充分,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如此,但“吟诵”一法,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还是应当多加坚持,这也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相信与始终坚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应当寻“根”,追寻祖先优秀文化中智慧的“根”,追寻语文教学规律的“根”,追寻人生根本意义的“根”。这也将是以后本人语文教学的方向。
第三个目标为“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学习的目的,既为生存,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让学生的生命有所成长。因此,在本节课里,设计了第三目标,从学生的练笔当中可以发现,这一目标达成得很好。
无论如何,每一节课的首先的立足点要在于学生。衡量一个教师的课的成与败,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无论如何,也要体现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当努力的寻找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的追求,向来存在三个层面上的东西。一是功利层面上的追求,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学生的作文获奖等等;二是科学层面上的追求,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等等;三是审美层面上的追求,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不仅仅局限在第一层面,而更应将目光放在第二、三层面,教师要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美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不管是王松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法,都只是他人智慧的结晶,他人很难借鉴与模仿。即使是模仿,不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任何学习都只是“邯郸学步”。每一个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来确定自己的教学道路,在教学中要大力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通过种种途径来克服自己的弱势,让弱势也变得强势。
在本节课中,本人努力发挥自己在读写上的些许优势,既抓住学生读的指导,又注重抓住学生写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同时想通过写来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让他们的生命有所成长。但从整堂课的效果来讲,学生在“读”的方面略显不足,这与本人“吟诵”的指导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但学生在“写”的方面却又十分精彩,这也充分说明本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生命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本人会继续努力学习,坚持阅读,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努力找准自己的优缺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与潜能,力争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堂,从而拥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无论如何,也要启发听课教师有益的教学思考。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教学研讨课,都牵涉到诸多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因此,每一堂公开课,要考虑到其影响性。教师公开课,面对的群体既有每日时光像金子一般宝贵的学生,也有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活动的教师。因为对语文共同的热爱,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在公开课中一定要有能启发听课教师的思索的地方。
在本节课的设计当中,从开课的两首词《苏幕遮》、《雨霖玲》,到临近结尾的《再别康桥》的引用,意在引导学生爱上宋词与积累送别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这都是对文本组合的一种探索,供大家思考与商讨。在本节课里,在引用一些古诗文及现代诗时,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对于引用文本的喜欢,并且能将引用的文本内化,运用到自己的练笔当中,收效不错。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人认为,语文教材是一扇窗户,一扇门。通过这扇窗户,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更高远深邃的天空;通过这扇门,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门去,真正走到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去。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语文课本这个“重要例子”。在我们建构大语文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如何去“微观”语文。这也将是本人以后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在这次赛课当中,准备不够充分,对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烂熟于心,因此在教学中略显仓促,特别是还有看教学流程的行为,应予多多批评。在今后的语文公开课或教研课、或比赛课中,本人会更加努力,力求让公开课达到炉火纯青,浑然天成的效果,不留遗憾。
总之,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精彩还是平庸,这均属于过往。未来那些难以确定的未知,我们很难预料。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们的现在。现在的每一天,教学与成长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思考与创新是我们必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如同蜜蜂一样赏百花之美,酿人生甘露;让我们在语文的灿烂星空里,如同百灵鸟一样在斑斓里放歌,在梦乡里沉醉!
第三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是宋代王观写得一首送别词。很多写离别的诗或词都像一首悲歌,令人酸,让人肠断。但王观的这首词却不同。他表达了对友人一种美好的祝福。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思考让学生感受到这与众不同的情怀呢?这成了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点还是做的比较好的,第一,朗读到位,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并且在理解的过程当中结合读。第二,展现学生的自主性,在初读词之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学习本词。第三,抓住重点,帮助理解。在学生自学之后,让学生提出没有解决的疑问。在这个过程中我抓住“眉眼盈盈处,千万和春住”。从哪里感觉到很美丽?为什么一定要和春天住在一起?这样一来本课的难点就自然解决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2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在初读文之后,学习了生字,背诵了古诗,就不知该做什么才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精心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表现的机会,在平等,关爱,鼓励中引导学生敏于发现,善于提问,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我在教《卜算子送孟浩然之浙东》这首词时,我首先提出问题,挑起矛盾,造成悬念,让学生自己与课文对话,去感悟词的特点。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读文比较的过程中能把头脑中已有的有关诗的知识和经验提取出来,从而使学生从诗与词的比较中产生顿悟,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构有关词的一些知识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发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接着我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先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情况,不仅能有利于达成学生与课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还能有利于教者知晓学生的认识状况。对内容掌握后,我引导学生相互地把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悟倾吐出来,并通过声情并茂的郎读来表达自己对词的感悟。在教师的示范感染下使学生的吟诵热情更高,吟诵的效果更好了。这样就让学生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加以理解和体验。最后,我以这首词作为生长点,引发学生去收集词把学生的视野一下子由课内转向课外,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
当然本节课中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课堂气氛虽然十分活跃,但个别学生的`注意力没有集中起来,在教学中还可看出孩子们的知识面窄,在表达时,有些学生表达的内容不够准确。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3
令人期待的宝安区语文教学总决赛已告一段落。回顾备课、赛赛的整个历程,心潮澎湃,诸多感动,几分遗憾。现将几点思索,记于文字当中,恳请前辈与同行们多多指教。
一节好的语文课该如何上?这是所有有责任有良知的语文老师都应该思索的基本问题。在上课之前与赛课之后,我作了如下的思索。
一、无论如何,也要努力让学生在课里有真的收获。
着名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每一节课,都会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质量。”因此,在备课之初,我先思索的是这一节课究竟会给学生带来怎样有益的帮助,给他们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正能量与影响。因此,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如下三个方面:1、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2、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
3、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提到: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肯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于是,本人将本节课的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品读词句,感悟词的意境与语言之美” 。该目标主要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纵观课堂,学生基本上达成了第一目标。
第二个目标为“学习吟诵,掌握“平长仄短”的基本吟诵技巧”。中国的古诗文字字珠玑,经历了千百年仍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古诗文里的灵感、智慧以及音韵之美,是其它很多国家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而“吟诵”在中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但现代的语文教师知晓其方法的并不多。对于中国传统的文化,不单单要弃其糟粕,更要继承精华。而“吟诵”一法,是每个语文教师与学生都应当了解与掌握的。在本节课当中,虽然尝试用“吟诵”法来引导学生读好词,但由于学生已养成定性,再加之教师本身准备不够充分,效果并不明显。虽然如此,但“吟诵”一法,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还是应当多加坚持,这也是每一名语文教师应当相信与始终坚持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语文课,应当寻“根”,追寻祖先优秀文化中智慧的“根”,追寻语文教学规律的“根”,追寻人生根本意义的“根”。这也将是以后本人语文教学的方向。
第三个目标为“积累送别诗词,联系生活,思考如何面对离别。”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
学习的目的,既为生存,也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让学生的生命有所成长。因此,在本节课里,设计了第三目标,从学生的练笔当中可以发现,这一目标达成得很好。
无论如何,每一节课的首先的立足点要在于学生。衡量一个教师的课的成与败,首先要考虑的是学生是否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二、无论如何,也要体现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当努力的寻找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语文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认为:“对语文教学的追求,向来存在三个层面上的东西。一是功利层面上的追求,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学生的作文获奖等等;二是科学层面上的追求,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等等;三是审美层面上的追求,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当不仅仅局限在第一层面,而更应将目光放在第二、三层面,教师要努力追求语文教学的美感,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然而,不管是王松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窦桂梅老师的“主题教学”法,都只是他人智慧的结晶,他人很难借鉴与模仿。即使是模仿,不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任何学习都只是“邯郸学步”。每一个教师要认清自己的优势与劣势来确定自己的教学道路,在教学中要大力发扬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认清自己的不足,通过种种途径来克服自己的弱势,让弱势也变得强势。
在本节课中,本人努力发挥自己在读写上的些许优势,既抓住学生读的指导,又注重抓住学生写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读的兴趣,同时想通过写来激发学生内在的生命活力,让他们的生命有所成长。但从整堂课的效果来讲,学生在“读”的方面略显不足,这与本人“吟诵”的指导不到位有很大关系,但学生在“写”的方面却又十分精彩,这也充分说明本节课激发了学生的内在生命活力。
在今后的教学教研中,本人会继续努力学习,坚持阅读,不断反思,不断成长,努力找准自己的优缺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智慧与潜能,力争创造出与众不同的语文课堂,从而拥有独特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无论如何,也要启发听课教师有益的教学思考。
每一次比赛,每一次教学研讨课,都牵涉到诸多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因此,每一堂公开课,要考虑到其影响性。教师公开课,面对的群体既有每日时光像金子一般宝贵的学生,也有从百忙之中抽空来参加活动的教师。因为对语文共同的热爱,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在公开课中一定要有能启发听课教师的思索的地方。
在本节课的设计当中,从开课的两首词《苏幕遮》、《雨霖玲》,到临近结尾的《再别康桥》的引用,意在引导学生爱上宋词与积累送别诗词,培养学生对中国古诗文的热爱,这都是对文本组合的一种探索,供大家思考与商讨。在本节课里,在引用一些古诗文及现代诗时,可以非常明显的感觉到学生对于引用文本的喜欢,并且能将引用的文本内化,运用到自己的练笔当中,收效不错。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人认为,语文教材是一扇窗户,一扇门。通过这扇窗户,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更高远深邃的天空;通过这扇门,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门去,真正走到语文的广阔天地里去。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语文课本这个“重要例子”。在我们建构大语文观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如何去“微观”语文。这也将是本人以后教学上努力的方向。
在这次赛课当中,准备不够充分,对教学设计还没有做到烂熟于心,因此在教学中略显仓促,特别是还有看教学流程的行为,应予多多批评。在今后的语文公开课或教研课、或比赛课中,本人会更加努力,力求让公开课达到炉火纯青,浑然天成的效果,不留遗憾。
总之,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精彩还是平庸,这均属于过往。未来那些难以确定的未知,我们很难预料。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唯一能把握的是我们的现在。现在的每一天,教学与成长是我们永恒不变的主题,思考与创新是我们必须追求的境界。让我们在语文的百花园里,如同蜜蜂一样赏百花之美,酿人生甘露;让我们在语文的灿烂星空里,如同百灵鸟一样在斑斓里放歌,在梦乡里沉醉!
第四篇:《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词义,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与朋友分别时候的心情。2.通过归纳总结,体会送别诗的表达特点,并从中汲取习作营养。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送别诗的表达特点以及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难点:体会这首宋词与其他送别诗词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昨天是一个值得所有华人记住,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知道为什么吗? 生:昨天是2008北京奥运生活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城点燃,开始全球传递的日子。
师:是啊,圣火的点燃意味着奥运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可是,对于我们,有两个词也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毕业”“分别”。现在请允许我读一下一封信的片段,这是不久前收到的:王老师,您好。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我,但我永远也忘不了你,因为我有许多话只想对你说,要问为什么,我只把你一个人当作我的老师,我所认可的老师。马上要中考了,即将离开中学校园,但不知怎的,我仍然忘不了在小学毕业考试前你领我们高声齐诵《在学校的最后一天》《学步》《我们上路了》,那时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我真的想说:老师,我想你。。。生:(沉默,感伤)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假如这个日子明天就到来了,面对同窗六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我会非常的伤心。。。(热泪盈眶)舍不得与我的同学分开,因为只有和同学在一起,我才有说不完的话。。。
生:我更舍不得与老师分别,因为在这几年中,我已经把老师当作了自己的父亲。同学都跟我说:你对老师的感情,比对你爸爸都要深(泪流满面)。。。我们都说你像一个父亲,一个严父,一个严中有爱的父亲。。。
生:(哭音)我们都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只要你出去讲课,我们学生都会说老师不在家。。。要是毕业了,这个家就支离破碎了。。。生:(全班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师:(声音哽咽)谢谢同学们,对于你个老师来说,最大的褒奖就是得到学生的喜爱与认可!(调整一下情绪)好了,同学们,我们平静一下心情。。。其实,相聚就意味着分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啊。在分别的时候你们会说到这些,古人呢,也是如此。不过他们会把这些话用诗词的形式留存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宋朝诗人王观所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板书课题)。注意,“送”字的偏旁是三笔,后两笔断开。来,大家齐读课题---生:(齐读)“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
师:请坐。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看一下文题,你从中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生:这是一首词。因为他有自己的词牌---卜算子。师:什么词呢? 生:送别词。
生:鲍浩然是王观的朋友,要到浙东去,诗人临别时写给他一首词。生:浙东可能是鲍浩然的家乡。
师:不是可能,就是!浙东就是现在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大家再高声齐读一下课题------生:(齐读)
师:刚才大家都谈到了分别时的心情,因此送别诗一般都弥漫着一种什么情绪? 生:悲伤。。痛苦。。
师:好,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这首送别词,看看诗人在这首词中又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二、理解诗意诵读悟情
师:拿起所发的资料,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词,开始吧。(学生自读古诗,教师巡视,提醒学生的读音、断句)师:看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读一下? 生:(汇报读,“那”读成了第四声)师:谁能告诉老师,他有一个字读错了。生:“那”应该读成“哪”,第三声。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这句话是个问句。
师:非常好。在这里“那”同“哪”(板书),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注意啊,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哦,在高考中会吃大亏的啊!来,继续。
(生再汇报读,有的语气较为平缓,有的比较沉郁,这时,教师适时进行范读)师:不要坐,你来评价一下,我与你在朗读上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读得好像音调更高一些,不那么低沉,变化也多。师:知道为什么吗? 生:(迷惑地摇头)
师:那好,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学完之后你们就能找到答案了。请同学们借助注释来自学,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再解决不了,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教师给以学生充分的时间自学领悟,并巡视,倾听,答疑)
师:讨论声渐渐低了,说明同学们理解的不错了,还有什么疑问吗?(等了一会)没有?那好,老师要问问各位了。(板书)“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呢? 生:指山水交汇的地方。师:这个地方在哪儿?
生:浙东。。鲍浩然的家乡。。师:他的家乡美吗? 生:美啊。
师: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就是说那里的水像美人的眼波,山像美人皱起的眉毛。师: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比喻。把水比喻成眼波,把山比喻成皱起的眉毛。师:美人的眼波是什么样子呢? 生:就是。。就是。。非常的漂亮,迷人。。水汪汪的。。师:对啊,“暗送秋波”嘛,可不是秋天的菠菜哦!生:(大笑)
师:而诗人又把那连绵的群山比喻成了美人皱起的眉毛,这个比喻形象吗?谁能做给大家看看。。
生:(相互表演,表情各异,哈哈大笑)
师:好了,同学们,现在想想诗人在写上阙的时候,他的内心应是怎样的心情? 生:好像应该是比较轻松、快乐的。
师:(板书:‘轻松’)好,你能读出这种轻松吗?(生读,语调轻盈,教师适时点评)
师:我们再来看下阙。(板书)“千万和春住”。“千万”是什么意思? 生:一定。
师:为什么一定要同春天住在一起呢? 生:春天天气好,空气也新鲜。。。
生:春天有活力,有生机,冬眠的小动物都出来了。。。生:小草发芽,杨柳吐绿。。。
师:真是诗情画意啊。大家说的太好了,在这里“春”不仅指春天的景物,还可以比喻成自己好友的家啊,如果鲍浩然回到自己自己的家,家人会怎样呢? 生:家里人一定非常高兴,可能会欣喜若狂。师:这个词用的好!
生:家里人还可能会流泪,不过这是高兴的眼泪。师:喜极而泣啊!
生:还可能全家人围在一起,给家人讲在外的经历,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师:其乐融融,共享天伦之乐,这难道不是人生的春天吗? 生:(点头)
师:因此,这句“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自己朋友的良好。。。生:祝福。。祝愿。。
师:(板书:祝福)来,谁能读出这种祝福与祝愿?(生读得感情真挚而投入)
师:现在你们能理解为什么老师在范读的时候用那种感情来读了吧。生:明白了。
师:好,让我们齐读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齐!生:(齐读)
师:从这首词中,同学们能感受到王观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我觉得他应该是一个重感情的人。
生:我想他应该是一个很乐观的人,没有愁事。(生乐)生:他的心胸应该很宽广。。。。
师:我想他更是一个造诣高超的诗人。大家请看黑板,“眉眼盈盈处”是描写山水,这属于写——
生:景。(师板书)
师:“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抒发的应该是一种—— 生:情!(师板书)
师:因此,这首诗的写作手法是—— 生:借景抒情!(师完成板书)
三、拓展延伸归纳总结
师:看来,借景抒情是送别诗词的重要写作手法。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几首诗,我们共同研究一下它们的写作方法。(将材料发给同学)
(生自主解决,并不时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这部分时间比较充足。之后,学生朗读古诗,教师稍加指导停顿。后学生汇报所想。)
生:《别董大》和《送元二使安西》应该是借景抒情。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师:那李白的《赠汪伦》呢?
生:好像也应该是借景抒情。。。
师:“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主要是写什么呢? 生:李白要走了,忽然听见岸上有歌声传来。生:应该是一件事。
师:那后两句呢?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说明他俩的感情很深。。。生:是夸张。
师:对啊,这首诗的写作手法应该是—— 生:借事抒情!师:那最后一首呢?
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前两句写事,后两句写景,可是。。没有情啊。。师:那你能感受到一种情吗?
生:可以!李白看见朋友的船消失在天边,心里一定很舍不得。。。
师:这就是“景事交融,情寓其中”啊!同学们,送别诗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抒发别情。但是,这种情必须借助某种景物或事件才能表现出来,也就是(板书)“情有所依”!这对我们今后的写作是不是也有很大的启发呢? 生:(若有所思般的点头)
四、励志感悟品味人生
师:好了,同学们,下课的时间就要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尽管离别是一种说不出来的痛,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诗人王观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面对? 生:要乐观一些。。
生:要多多劝慰,将未来想得美好一些。。
师:如果真的有一天,你们离开了我,在离别之前会对我说些什么呢?能用学过的古诗中的诗句赠给老师吗? 生:“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师:此“君”非彼“军”,王汝军的“军”吗?(生笑)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我叫汪伦吗?(生笑)生:不及老师送我情!
师:我更想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你我师生情”!
师:虽然你们会离开我,志存高远,各奔东西,但我相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走不出老师的心!师: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生:老师再见
板书: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借
眉眼盈盈处 —— 景
(轻松)抒
千万和春住 ——情
(祝福)“情有所依”
第五篇: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教案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教案
一、谈话导入
眨眼间,五月份快过去了,四个月后,这个你熟悉的地方就要迎来另一批新面孔。对于你们,有两个词越来越清晰了,那就是“毕业”和“分别”,不再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一起回家。假如这个日子明天就到来了,面对这些朝夕相处的老师同学,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想说些什么?
我看到你们陷入了沉思,也许你有话想说,但不知道怎么说、不敢说,情到深处往往就是这样难以开口。(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啊,面临分开,我们难舍难分,古人也是如此)古人也是这样的。不过他们找到一种方式表达自己难以开口的话,那就是诗词。今天,我们要来学一首送别诗,那宋朝诗人王观所写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板书课题)。来,大家齐读课题---
二、解题
1.现在请大家再仔细看一下文题,你从中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送别词。浙东就是现在浙江的东南部,也就是江南的一部分,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
大家再高声齐读一下课题 2.我们今天就来共同学习这首送别词,看看诗人在这首词中又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三、理解诗意,诵读悟情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诵读这首词 2.汇报读:谁能站起来给大家读一下? 点拨:
“那”的读音:在这里“那”同“哪”(板书),这是一个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那)代替本字(哪)。注意,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存在于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了。3.教师范读,请生评价: 我与你在朗读上有什么不同? 你怎么体会到感情了?
怎么读出感情?我们先来理解一下这首词。4.借助注释,自己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与小组成员讨论一下,再解决不了,可以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
还有什么疑问吗?(等了一会)没有?那好,老师要问问各位了。5.反馈点拨 上阙:
(1)“眉眼盈盈处”是什么意思? 这个地方在哪儿?
这句话让你感觉他的家乡怎样?(他的家乡美吗?)词里面哪里描写了这种美?
(2)“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这句话怎么就写出美了呢?谁发现了奥秘? 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水比喻成眼波,把山比喻成皱起的眉毛。美人的眼波是什么样子?——清澈,水汪汪,波光粼粼
而诗人又把那连绵的群山比喻成了美人皱起的眉间,谁能做给大家看看?
做着好玩,但我们可以再想象一下,山除了连绵起伏以外,山的外形如何,陡峭吗?不,柔美的。山的颜色呢?碧绿的、嫩绿的。
那样的山,那样的水,你想用什么词语描述这风景?或者面对这样的风景,你情不自禁想说?
(3)上阙表露的心情?
现在想想诗人在写上阙的时候,他的内心应是怎样的心情?——轻松(4)你能读出这种轻松吗? 生读,语调轻盈,教师适时点评 下阙:
(5)“千万”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一定要同春天住在一起呢? 小草发芽,杨柳吐绿,真是诗情画意啊
(7)鲍浩然回到家乡,除了可以见到、感受到美丽的春景,还会见到、感受到什么呢?
(8)想象一下,鲍浩然回到自己的家,家人、朋友会怎样呢?和他们一起做什么呢?
亲朋欢聚,多么幸福啊,这跟感受到春天的美景的心情也有相似之处,所以我们可以说,鲍浩然进入了他人生的春天。在这里春天不仅仅只是春天,它还象征了“幸福”。用“幸福”替换掉“和春住”,这整句话的意思就是“一定要幸福”。这正是诗人对自己朋友的良好——祝福、祝愿。你看,本来“才使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诗人对鲍浩然的离开是满满的不舍,但转念一想,就给予他满满的祝福了。区区22个字却暗含诗人幽微变化的心境。(9)谁能读出这种曲折的情感变化呢? 指生读
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生齐读
(10)引导发现情感差异
过去,我们学的送别诗,多数是这样的(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
你发现过去学的送别诗一般都弥漫着什么情绪?(伤感孤独)而《卜算子》(指引看板书)?没错,这正是这首诗的特色所在。齐读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词(11)大家再看,“眉眼盈盈处”描写山水,这属于写—— 生:景。(师板书)师:“千万和春住”是诗人对朋友的祝愿,抒发的应该是一种—— 生:情!(师板书)
师:因此,这首词的写作手法是——借景抒情。在这首词里,借什么时候的景?春景。抒什么情?离情。借春景抒离情(师完成板书)
四、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1.冬天寒冷寂寥,春天温暖复苏,春天这个变化着的季节撩动了许多人的心,勾起了许多情。怎么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中国的诗人们想到的,就是向自然去“借”,把自己的心灵寄托到自然之中,让天地万物都与他们同喜同悲,借以表达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学过不少送别诗了,除了刚才出现过的,你还记得哪些?(生背)它们之所以各具特色、流传千古,与诗人所借的自然之物分不开。我们回顾一下,诗人都借助了哪些自然之物抒发自己的离情别绪? 《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
这些承载了诗人情感的自然之物,有一个名字,叫做“意象”,中国人的诗情就是从意象开始的。这对我们的写作也有借鉴作用。
2.毕业前夕,此时此刻,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开口的时候,我们或许可以借助那些离别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感受。学到这,你想把哪句诗赠给老师或同学,表达你的情感呢?
虽然到了某天你们都将各奔东西,但我相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们的心还是连在一块儿的!
板书: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轻松 之:到
山水 不舍 江南
祝福 那,同“哪”。
借 春 景 抒 离 情 通假字
意象 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