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寓管理法治化引导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研究论文
学生在公寓内的活动必然会产生与公寓管理要求不符、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当今高校公寓的服务与管理工作绝不是靠“宿管阿姨”为代表的“人治”进行服务与管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听从并融入到公寓生活中来,而是要依靠高校公寓法治化引导学生自我养成教育和谐的在公寓内进行活动。
一、民办高校公寓管理的现状
民办高校虽然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但在整体文化积淀、办学理念、管理方法、资金投入、生源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松散式管理:有的民办高校因重视程度、校舍紧张、人员配备、资金投入等问题导致服务与管理滞后,管理主体因自身问题导致对公寓内学生的不良行为无法约束或无法可依。
(二)过度式管理:有的民办高校因开展教育、安全等工作的需要,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过度的将非人性化或不合理的要求以校规校纪的名义强加给学生,尤其在公寓管理工作中体现的非常明显。致使学生与管理者存在着很大矛盾,管理者更多的流于形式而不重视对学生本身的教育,在操作过程中人治情况非常明显,学生接受教育的效果也只是“口服心不服”。
二、民办高校公寓管理法治化的必要性
高校公寓管理法治化的建设并不是以是否有公寓管理等制度为代表的。有制度不去遵守和职守,有不合理的制度无法遵守和职守。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日常的服务与管理去体现制度的合理性,使学生受到高质量服务的同时接受到教育。
(一)公寓管理工作与学校整体的教学、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公寓管理工作是教学、教育工作的延续和保障。公寓管理法治化工作是学校法治建设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二)现代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发达,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文化个体,而让成千上万的文化个体能认同或融入到一个文化中生活不发生激烈碰撞,公寓管理法治化是重要保障和途径。
(三)学生在学校接受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接受良好教育,而最好的教育效果是让学生感同身受,公寓管理的法治化必然能引导学生养成并具有法治精神,法治精神是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精神。
三、公寓管理法治化引导学生自我养成教育的途径
(一)明确公寓管理法治化的目的:学生到学校接受教育的过程其根本内涵还允许学生在校期间暴露自身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外界的干扰和自身的接受而改善或剔除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学校要允许学生犯错、认错、改错,给学生学习的过程。学校不是社会,学校法治化的目的要服务与学生的教育与精神培养。公寓管理法治化的目的不仅要保障公寓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更要引导学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形成自我养成教育。
(二)服务要先于制度:因学校考虑到管理、安全、卫生等工作的需要,而过度的去从制定制度上下功夫,用制度去约束学生的行为,反而实际效果不好。往往忽略了很多学生的行为是因为公寓现有的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与公寓管理需要的矛盾而产生的。例如,很多高校为了保障用电安全,都不允许学生在寝室内使用吹风机。很多高校的方法都是一经发现给予学生严肃处理等,采用“堵”的方式进行管理。而有的高校采用在保障用电安全的条件下给学生提供电吹风使用的地点或设施,以“疏”为主,“堵”为辅的方法,其效果显而易见。
(三)公寓管理制度制定的合理性:制度的合理性是学生共同守约的前提条件,不能将不符合实际、与国家法律法规相冲突的条目列入其中。学生公寓涉及到管理、治安、消防、卫生、防疫、后勤服务、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的工作,每一项制度完善都要综合学生公寓的实际情况,要充分考虑到各项工作的矛盾,进而避免和化解矛盾。不要因制定制度的不合理从而直接或间接的让学生去违反制度,那谈何法治化。
(四)公寓管理制度的可操作性:制度如果不具有可操作性,那这个制度本身带来的反作用更为可怕。例如,很多高校公寓都有有关寝室卫生方面的制度,很多内容都过于苛刻或无操作标准或根本达不到制度本身的要求。管理者无法执法,被管理者无法执行,最后弃置不管。表面上是学生寝室卫生的一片狼藉,而实际上是学校法治化的停滞不前,影响的却是学生的法治观念。
(五)要让学生参与到公寓制度建设:要化解和减少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被管理者参与到管理当中来,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参与到制度的制定。学生公寓要想制定合理、具有可操作性、执行性的制度就必然要多听听学生的声音。
(六)在服务与管理工作中的法治观念:学生公寓在开展服务与管理工作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工作流程,要体现出法治观念,一个无懈可击的工作流程不仅可以维护公寓的正常秩序,更能影响学生的法治观念。例如,学校在进行安全检查工作中发现学生有违章电器的行为。那么就要注意时间、地点、几名工作人员检查,检查时物品的状态,如何告知被检查人,处理过程,对被检查人教育的过程,处理结果,被检查人是否同意等等过程都要全面细致。公寓管理法治化不是免责,而是要通过法治化过程引导教育学生。
参考文献:
[1]霍欢.民办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调查及探析[J].科教文汇,2010(03).
第二篇:法治化下高校学生管理研究论文
随着中国法治化进程的推进,以创新为灵魂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制改革也逐渐席卷中国高校。法治化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矛盾——新旧教育理念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冲突以及学生权利与学校权利的平衡。在层出不穷的学生诉高校案件成为社会讨论的热点的同时,重新审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律问题势在必行。
一、学生诉高校案件总结分析
“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生证行政诉讼案”打破了长期以来的高校无讼状态,开启了高校行政诉讼的先河,推动了学界关于高校能否成为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讨论。随着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实施和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修改,教育行政争议案件被选为最高人民法院公报公布的第九批指导性案例,学生诉高校部分争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得到进一步明确。笔者在北大法宝裁判文书分享平台查找了截止到2015年已经审结的59个学生诉高校行政诉讼案例,对学生诉高校之行政诉讼的趋势进行初步分析。2016年至今共有16件学生诉高校案件二审已审结,是否提起再审犹未可知,因此并未列入本文分析之列。2015年前审结的59个学生诉高校案例中,从案件数量来看,2011年前共有19起,2011年至2015年4年间该数量增加到40起;从案件结果来看,高校胜诉33起,占全部诉讼案件的55.9%;从案件发生原因来看,因学生违法违纪引起学校处分的有16起,占全部诉讼案件的27.1%,而其余的43起案件均与学校未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有关。学生胜诉的16起案件中,基本都与学校作出处分决定、不予授予学位决定中的程序瑕疵有关。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及成因
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趋势下,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基本态势良好: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建立了以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2015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为中心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高校管理法治化提供了制度基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关键在于规章制度的执行,当前许多高校已制定本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学籍管理、奖助学金评定、违纪处分和校园安全管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效果;高校教师、学生群体的法治素养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水平的重要体现,越来越多师生的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增强,学生的自主维权意识也有提高。但在实践中不断增加的学生诉高校案例,暴露出不少高校学生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一)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没有理顺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关系,实质上是高校管理过程中对高校与学生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调和平衡问题。鉴于高校自身兼具行政主体、自治主体和民事主体的三重性,在管理学生过程中,可以与学生形成行政管理法律关系、自治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关系。在实践中,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不对等:处于管理者地位的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是典型的行政管理公权力的彰显,双方地位不对等;建立在学术自由基础上以学生学籍管理为中心的自治管理权,学生往往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学校申请,实际上是依申请的公权力行为;高校基于财产关系与学生就餐饮服务和宿舍管理形成的民事管理权,实践中高校仍在使用行政管理方式对宿舍进行管理,高校在与学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方面占据主控地位。地位的不平等导致权利义务的不对等,以至于在实践中屡屡出现权利被滥用的情况,“刘燕文案”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二)学校管理缺乏法治精神
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基本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基本的法律制度体系已经建立,但其科学性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法规亟待健全完善,有些规章制度明显落后于现实发展;应急性、临时性的“意见、办法、通知”与法规并存,朝令夕改现象存在;部分法规政出多门,口径不同,标准不一,矛盾难以避免,学生管理工作、日常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建设不够。规章制度的实施方面,学生处分、校园安全等方面在执行中出现偏差。部分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行政化倾向严重,对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滥用管理权,漠视学生拥有的法律权利,对学生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处理过程不符合法律程序,由此引发学生和学校之间的法律纠纷日益增多。
(三)学生权益缺乏完善的救济途径
2003年的“郑文滔诉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勒令退学案”引发了学者对高校学生处分权与学生权利救济的思考。根据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同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校有权对违法、违规、违纪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该权利具有强制性,行政色彩浓厚,且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实践中,多数高校都未建立救济制度,缺乏专门处理学生申诉的机构和人员,学生不了解如何通过行使异议权和申诉权来维护自身权益,高校漠视学生诉求的情况很多。上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基本属于宣言型立法,条文笼统、抽象,多为原则性规范,有关高校学生管理处分权的法律条文只各有一条,只是对高校处分学生行为进行概括性空白授权,至于高校行使学生管理处分权的条件、方式和程序规则未具体规定。[1]53-72无处分权主体行使处分权、程序瑕疵、处理结果有失公正、处分不符合公正目的成为处分权行使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学生的救济分为校内救济和校外救济,其中校内救济又分为事先救济和事后救济。事前救济是指高校对学生作出处分之前应听取学生或其代理人的陈述和申辩。事后救济体现为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校内申诉制度。校外救济分为校外申诉和行政诉讼。目前各高校的校内申诉机制,在实际操作中,对维护学生权利很难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学生在处分作出时应享有的陈述申辩权、知情权、申诉权得不到学校的尊重和保护,权利救济渠道不顺畅;校外救济方式渠道不畅,行政复议存在理论困境,而行政诉讼大多数也只能在与学历、学位相关的纠纷中实现救济。
三、高校学生法治化管理的必要性
高校学生管理权是高等学校依法享有作用于学生并体现于高校内部行政事务、学籍事务和民事事务上的管理权。它是一个由高校对学生的行政管理权、自治管理权和民事管理权三种不同性质的权利组成的一个集合性概念。[3]41行政管理权本质上是国家行政权力在高校内部的延伸,表现为高校可以对学生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分;自治管理权是高校在学术自由的前提下以学生学籍为中心而展开的事务管理权;民事管理权是取得法人资格的高校在民事活动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体现为基于财产而享有的各项民事管理权。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继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依法治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治国方针后,201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了部署,对高校而言,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将高校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在第20章“推进依法治教”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育法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加快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形成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维护学校、学生、教师、校长和举办者的权益;要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立完善符合法律规定的学校章程和制度,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对学生实施的奖励与处分要符合公平公正原则。[4]
(二)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高校体制改革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2015年我国高校在校人数已经达到了4018万,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权利意识和维权观念的觉醒,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解决部分学生由于法制观念淡漠引起的违法行为,单纯的法律处分和处罚无法调和学生与学校就违法违纪行为引发的学生诉讼学校行为,现有高校法律的空白对学生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带来的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责任未能进行划分。从法治角度审视高校学生管理,高校应在法定权限内依照法定程序对学生进行依法管理。高校学生管理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是民主法治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法治化的必然选择。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权益维护和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完善高校学生管理,使其“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能有效避免高校借助行政权力侵害学生权益的现象;通过审查高校内部规定是否违反法治精神,能从源头上减少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推进高校法治化管理对高校落实以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科学的学生管理秩序以及培养学生公民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改变了学校将学生作为教育的被动接受者、一味强调服从的习惯,将学生从束缚和管制中解放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5]20-2
3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路径
(一)高校管理权运行合法化
合法性是高校学生管理权行使的基本要求,学校从事学生管理工作要做到目的正当、依据合法、过程适当、程序完整。目的正当与否决定了高校学生管理的社会认同程度,学校对违法违纪学生给予处分处罚就是基于对学校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维护的目的,因此学校在行使该行政权力时,注意不能借公共秩序管理之名免除学校责任、加重学生责任或排除学生主要权利。由于现行法律未明确规定高校对学生实施行政管理权和自治管理权的具体情形、范围和种类,因此高校容易滥用自由裁量权。2016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规定,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处分恰当,“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仅是司法运用的基本原则,也应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法治化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公正的程序不能必然产生公正的结果,但不公正的程序结果必然是不公正的。高校学生管理中普遍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或在制定学校管理制度时忽略了程序要件的部分,或在实施管理时放松了对程序部分的执行。实践中程序的正当性主要体现在高校在行使处分权时是否能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陈述权、申诉权等权益。程序的正当性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强学生对处罚结果道德上的可接受性。(二)学生民主参与法治化
联合国《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指出:“国家和公安等院校的决策者应将学生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这应包括学生参与有关高等教育的讨论,参与评估,参与课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并在现行体制范围内,参与制定政策和院校的管理工作。”[6]183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学生民主参与的范围可根据管理工作的性质分为决策参与和过程参与。决策参与即参与高校决策的制定,是指高校在涉及学生重大权益的规则制定时,如学生违纪处分处理办法、奖学金评定办法、学生申诉及听政规则,应征求并适当采纳学生意见;过程参与,即参与具体事务的管理活动,是指通过书面、口头或网络投票、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活动,如奖助学金评定、助学贷款申请审批、后勤服务及管理、教学质量的监督等。[7]581目前学生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情况与理想状态还有差距,在探索学生民主参与法治化的路径时,可以从完善制度、创新形式、提高学生参与能力方面予以完善,具体如下:第一,完善民主参与制度。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明确要求高校要建立和完善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组织形式,但对如何参与并未规定,因此需通过完善该规定或制定实施细则,对学生民主参与的内容、范围、形式、程序予以具体化,进而推动高校学生的民主参与。目前许多高校普遍缺少学生民主参与的专门制度,大多在各部门规章制度或学生组织章程中零散规定,因此迫切需要制定专门制度以明确学生民主参与人数、事项、内容、方式等,并完善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保证学生真正实现民主参与。第二,创新参与形式。制度的生命在于实施,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序。目前高校学生民主参与的形式主要有学生代表大会、决策听证会、征求意见会、列席校务管理以及通过学生社团参与等形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普及,微信、微博、校园论坛进入大学生的生活,网络交流的便捷性、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更多的学生乐于用这种方式来参与学校事务。此外,高校还可以参考域外高校设置的理事会制度,为学生参与管理拓宽新的渠道。第三,培养大学生参与能力。正确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塑造和培养,不仅可以纠正将民主参与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错误观念,而且能有效提高学生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正确参与意识的培养,可通过课堂教育、主题班会、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通过对学生进行政策和规章制度的宣传,能培养学生民主参与的责任感。学校可通过学生会、学生社团、班级等组织多种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民主参与,培养和提高学生民主参与能力。
(三)学生与高校间争议解决完备化
完善学生与高校之间的争议解决途径,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合理途径化解争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通过建立完善的学生权益救济制度,由专门的机构和部门处理学生的合理诉求,充分赋予学生正当的程序权利,能够使学生利益诉求顺畅表达,将学生的权利义务落到实处。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建立完善的学生权益救济机制:第一,制定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有法可依。目前涉及到学生权利义务的立法有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1996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总体上看实体法保护不够完善,程序法的规定极其单薄,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的高校管理法律体系。2016年教育部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赋予了高校高度的自主管理权,因此高校可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自己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结合各高校具体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完善本校的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使学生管理制度化、正规化,保障学生管理工作合法有序地运行,又可以有效减少高校与学生间的管理纠纷。完整的学生管理制度至少应包括:涵盖校内救济程序的大学章程、拥有完善学生申诉和具体的救济方式的高校规章、执行力度较强的权利审查与监督机制。此外,对于高校的法律地位、受教育权保障的适用原则、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诉性都应予涉及。第二,实施高效法治体系,执法必严。相对于诉讼制度,申诉制度具有成本低廉、高效快捷的特点,合理建构并完善申诉制度,既有利于高校学生管理权的运行,又有利于保障学生合法权益的实现。2016年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60条至第64条对学生申诉处理机关、一般程序和期限作出了规定,但无论是制度设计还是实际运行中都存在诸多问题。现行立法规定以高校利益为出发点,并未对学生权益予以平衡,对学校滥用权力缺乏责任约束,申诉程序不够科学严谨,对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衔接缺失。因此,在完善申诉制度时,应对申诉受理范围进一步明确,合理设计申诉程序,对申诉制度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衔接予以考虑,同时应强化高校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中立性。听证是在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处分前,应当听取其陈述和申辩,以保证公开、公正、公平作出处分。2016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55条、第56条为高校学生管理引入听证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听证制度的引入,既有助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实现,又能促进学生权益的保障。任何制度都有适用范围,听证也不例外。对学生的所有管理行为都进行听证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可将涉及学生权益的重大决策和管理规则、给予个别学生的重大纪律处分、个别学生受教育权的剥夺、学籍处理决定列入听证范围。听证程序可借鉴行政诉讼法中相关规定,至少应包括告知听证、提出听证、通知听证和举行听证四个环节。听证制度的设计应注意结合程序的高效便捷和学校的管理效益。第三,引入司法监督,完善外部诉讼机制。司法介入高校管理行为,使高校学生管理行为接受司法审查与监督,是实现高校自治、维护学生权利的重要保障。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高校兼具行政主体与民事主体的双重角色,却对各自的权力范围界定不清,这为高校权利滥用与混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在高校学生管理中,引入司法审查制度,既有利于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又对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予以保障。一方面,大学的自治权应接受司法监督才能防止其滥用;另一方面,为了防止高校滥用行政权力、不正当行使民事权利,引入司法监督十分必要。有必要将司法机关介入高校管理行为的基本原则、介入方式、介入限度、审查密度予以规定。
第三篇: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论文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应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进行相应的转型与变革。高校应当在自主权范围内,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环境、符合法治精神的学生管理法治化进程。通过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审视和现状分析,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进行梳理和探索。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等教育领域内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和重组,中国高等教育管理和办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这种宏观背景下,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变化,但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却日显单
一、僵化,面临着诸多严峻的问题和挑战。与此相应,高校学生管理应当适应发展的需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突破制度框架,以依法治校、以人为本的理念加以改革和引导,进一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
一、对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理论审视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和教育问题,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问题,必须全面、准确地对其进行理论审视,这是厘清当前高校学生管理法律关系的必要前提。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基本上是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即中央和地方政府直接办学和管理的体制,政府对高校一直采取以行政命令为主的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随着政府与高校关系的调整、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增大,高校与学生双方主体的地位以及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在逐步发生变化。
1.高校学生管理的职能定位
作为高等教育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学生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然而长期以来,为完成管理任务,实现管理目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通常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和行政管理方式。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现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学生管理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命令向指导变革;在坚持制度管理的同时,要多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施以人格影响力,要以培养大学生健康成才为主线开展管理工作,要本着管理就是服务,变强迫命令为指导的思想开展工作;要把为学生服务和对学生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融入服务之中。
同时,按照“行政是公共事物的管理”的定义理解,高校学生管理属于教育行政范畴。教育行政的发展趋势是二者趋于融合,以服务行政为主,这是政府教育行政向公共管理发展的典型表现。[1]教育行政向公共管理领域的扩展不仅使教育行政的客体得以扩大,而且管理过程也从过去倾向于静态转向动静结合,即不仅关注政策法规的制定,还关注其执行和评估,并从多学科角度探讨公共管理问题。就此而言,教育管理的发展趋势同样赋予了高校学生管理以公共管理的意义。
2.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内涵
学生管理服务职能体现的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对学生多样性发展的关注,对民主社会公民教育的重视,对学生选择权、参与权的重视。从深层意义上而言,学生管理的服务职能揭示的是教育的自由、民主价值乃至市场经济、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研究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需要通过探寻法治来揭示其内涵。
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指遵循法治原则,实现学生管理理念从义务本位向权利本位转变,学生管理目标从效率稳定向效益创新转变,学生管理依据从“管理法”向“控权法”转变。学生管理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的过程,是法治思想与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体现。在此过程中,通过高校的法治精神、规则和行为方式,体现高校制度文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意义在于,高校法治是高校自治的根本促进和保障,是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生产知识和培养具有法治素养的公民的体现。
二、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校与学生的关系是被服从与服从的关系,校园规则是义务本位的“管理法”,学生处于承担义务的从属地位。近年来,尽管诸多高校对学生管理规则进行全面修订,正在积极向依法治校努力,但是总体而言,与法治社会要求的学生管理还有一定距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管理义务本位观
高校所履行的国家教育权力源自公民为实现受教育权而做出的权利让渡,高校学生管理义务设定应当以保障学生受教育权为前提,同时为了防止高校代表的国家教育权的侵犯,需要对学生管理的主体、权限、依据、程序做出规定,否则依据“法无规定即禁止”原理,学生管理行为属违法行为。基于维护学生管理的便利性,不少高校通常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过多设置义务性条款,较少思考和挖掘义务性条款所对应的权利性条款,这种义务本位的规则体系将会严重影响规则的约束力与执行力。在法治进程中,面对学生权利提出的新挑战,高校学生管理必须确立权利本位观,真正保障学生权利,从而赋予学生管理以新的价值内涵。
2.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合理性危机
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指学生管理应当依法行政,应当符合**、法律的要求,不与之相抵触。学生管理行为合理性是指学生管理应当符合理性的要求,客观公正、平等、善意、诚信、负责地做出学生管理行为。学生管理行为合法性合理性是“良法之治”的内在要求,体现学生管理实质正义和形式正义的统一。学生管理内容主要涉及学籍、生活管理、社团管理三方面[2],学校管理部门的职权、职责需要学校章程对内部管理体制和内设机构做出明确规定,这是学生管理主体合法、权限合法的前提,否则学生管理职能部门就有可能越权或滥用权力。高校内部管理机构的职权,往往由经学校批准的内设机构职责范围所规定,并不严格规定在学校的章程中,当学生管理行为主体合法性、权限合法性缺失的时候,权力滥用的本质无法保障学生管理行为的合理性。
3.学生管理秩序失范
学生管理秩序失范存在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规则不健全,规则存在合法性、合理性危机。目前,学生管理规则表现的权利义务失衡、空泛性、时滞性特点,使学生对规则的认知形成了“罚” 的观念。学生管理秩序失范使校规严肃性、权威性受到影响,这极不利于法律秩序形成。其次,学生管理法制不统一,执行不严格。为增加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规范性,必须认真贯彻各项规范性法律文件,它对于深化教育管理功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高校学生管理主体在贯彻制定文件的时候,容易忽视或淡化法律文件本身的内在功能,更不会去研究它的制定宗旨和精神。因此,要确保高校学生管理法治秩序形成的基础,就应当促进权利义务平衡,使规则现实、明确、可行并能得以普遍适用。
4.学生自治组织行政化
学生自治组织的宗旨是代表学生利益,但事实上它在与学生管理部门沟通方面尚不能真正代表学生利益,仅发挥着上传下达的作用。高校法治强调学生自治组织是学校和学生的调节器、平衡器,是纠纷调处、建设性解决校园冲突的中转站。学生管理规则的合法性、合理性要求,通过学生自治组织引入学生参与机制,使校园规则能够反映学生的权利诉求。在所发生的高校纠纷中,无论是在权利争议发生之前,还是在权利争议发生之后,无一表现了学生自治组织在维护学生权益方面的努力。另外,从宏观环境讲,高校学生自治组织也是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社会自治组织。随着高校法治的深入,校方制定校规,做出涉及学生权益重大决定时,学生自治组织的作用将不断加大,责任加深,对其成员民主能力的要求也将愈高。因此,在高校学生管理引入正当程序的过程中,高校学生自治组织必须回到为高校学生服务的宗旨上来,协助高校学生管理职能部门促进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第四篇: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艺术学校及其教育的特殊性,加上艺术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的影响,致使艺校学生具有与普通中专学校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在百汇的三年中,我接触的都是小学生居多,大学生也有过了解,总结下来就是:学生不管年纪大小,他们始终是在不断的学习中,是在社会的氛围中,在学校的大环境下,在班级的影响下,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在父母的管教与疼爱下的成长,可是在成长过程中却会有所差异,学生会很敏感,唯其敏感,才使得他们能从普通或新异的事物中迅速捕捉到与众不同的信息,男女生比例的失调会让女生更容易好生猜疑,自作多情,孤独苦闷。脆弱经受不了挫折、打击,稍有闪失,便自怨自艾,自尊心强而意志力弱。受到表扬便心花怒放,稍有委屈却难以超脱或者是表现的不以为然等等形成一系列的问题,这就是值得大家去共同思考的事情了。在我所说的种种条件中,我觉得学生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学校度过的,我作为一个班主任,身上有了一样正责任在驱使我去做我的工作,认识学生之后教会学生自己行之。因为,走向艺术的成功,没有顽强的意志和脚踏实地的拼搏精神是没有前途的。同时,只有了解自我并且能够在老师正确引导下才可以战胜自我,从而取得一定的成功。结合艺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将就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来讨论一下。
一、引导学生了解正确认识自我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个笑话:一位解差解和尚上府城,住店时和尚借机把他灌醉,把他的头剃光,然后逃走了,解差醒后发现少了一个人,大吃一惊,继而一摸光头转惊为喜:“幸而和尚还在”,可随即他又困惑不解:“那我又在哪呢?”这个笑话让我们一笑的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一个理智正常的人,大概不至于闹出不知“我在哪里”的笑话,然而要真正的认识“自我”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人也是在为断的认识中来提高自己的,这个重要的环节是不可以丢掉的。
可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学校举行一台晚会要求学生自愿参加,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班级里进行挑选,那么在班主任的心中,艺校的学生表演一个节目是不成问题的,这个就是和普校比的一大优势了。班主任把任务一下达,等待学生的反映,这里面就会分出几种类型:
第一、自我积极型的,认为别说她好是在抬举她,不想出丑,所以这一类学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优缺点,并尽量扬长避短,不因别人的评价而轻易改变自我概念,也就表现的很快乐、很自信;第二、自我消极型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经常自卑或妒忌别人,而且经常抱怨别人或说“老天为会么对这样不公平”;第三、自我混乱型的,为别人的赞美而高兴异常,觉得让自己的表演就是一种莫大的荣幸,如果一旦不能参加了或者别人说她表演的不好了,就会为别人的批评而垂头丧气,经常时悲时喜,不知自己能做什么,该做什么;第四、自我夸大型的,为自己罩上耀目的光环,漠视自己不足,自吹自擂。
从这几种类型可以让学生明确知道,正确认识自己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自己清醒、客观地分析评价,实现自我调节、自我完善。所以自我观念是否积极,对我们的生活、学习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只有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才能客观地分析自已的优缺点,清楚地看到自己的潜力,从而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为在这个人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认识自己,之后才有了相应的行为。
二、教会学生掌握正确认识自我的方法
(一)引导学生重新找回自信
平时没事时我们老师也会在闲暇之余讨论一些孩子,那么这里面有专业、文化全优的学生,有平时爱动的学生,也有学不好功课,做不好事情的学生等,这些学生之中最让人着急的就是那些学不好功课,做不好事情的学生,其实现在看来他们并不是真的没有学好功课、做好事情的能力,而是缺乏自信心所致。
许多人认为,自信心的有无是天生的、不变的,其实并非如此。童年时代受人喜爱的孩子,从小就感觉到自己是善良的、聪明的,因此才获得别人的喜爱,于是这些孩子就尽力使自己的行为名副其实;而那些不得宠的孩子呢,人们总是训斥他们:“你是个笨蛋,没礼貌的东西!”于是他们就真的养成了这些恶劣的品质,因为人的品行基本上是取决于自信心和
人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要依靠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反应。艺校的学生本身就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基础,在家里或多或少的都参加过演出,所以不管他们在哪一个环境,他们会尽快的适应的。可是正是这样的锻炼,有些学生就要自己每天的照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眼中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正确,这正如镜子因凹凸不平会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一个学生能上与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比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肯定有利于同学大大加深自我了解。在日常交往中,我们要经常引导学生用自己外在的良好言行将自己推销给别人,反过来,更要学会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来正确评判自己。我们可以在开学初,利用两节班会课,让班干部分别介绍班级中自己最熟悉的八、九个同学,又请同学代表如实评价所有班干部的为人、学习、工作情况。大家开诚布公,畅所欲言,许多发言非常有分寸,言辞恳切,针对性很强。对别人的优点、长处给予热情肯定,对存在的缺点、不足毫不回避。班主任再结合课外个别谈心,对同学们的看法作出全面衡量。这项举措能使班主任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把握了大多数同学的基本表现,使同学们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心灵沟通,更加明白自己应该扬什么长,避什么短。
2、引导学生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人有一种自我评估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评判标准的情况下,会自觉不自觉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自己跑步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来确定的,个人对自己的品质、能力的评价也应该是这样的。在每一次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总是坚定不移的让所有同学彻底明白,生活当中学习固然是一个可以改变自己的有效途径,可是学会做人也是一个学生的头等大事,同时又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要不断通过比较找出自己在思想道德、行为表现、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各个方面与别人的差距,做到言有方向,行有目标。针对这个话题,我们可以放在轻松的表演中进行一次班会,主题叫做《为了班级,我还能做些什么?》,我们采用大组交流交流和小组讨论形式,围绕三个问题进行探讨:第一、优秀的班级还缺少些什么?第二、我的价值在哪里?第三、我能做但是我还没有做到的有哪些?让同学们在边说边演的形式下和愉悦的氛围中,可以踊跃走上讲台,尽情抒怀,这时就会出现有的向上比,从对佼佼者的仰慕中,透露出勇敢的自强;有的同一层次比,大胆面对彼此的长短、是非,表达出竞争的欲望;也有的向下比,真诚的挖掘后进者纯洁、美丽的一面。艺校学生是比较能说的,自己的见解也有颇有新意的,这就是平时的时候不能扼杀可他们的天性。
3、引导学生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自我”与曾经的“自我”作比较;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相比较。班集体中常常会有这样的例子:有的同学想要获得第一名,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同样来自家境困难,有的同学生活有序,学习刻苦,自强不息,而有的同学却想入非非,学习浮夸,不思进取;身处富裕家庭,有的同学严格要求,勤劳朴实,一身正气,有的却放任自流,消费无度,荒废学业。面对男女交往,有的同学以诚相待,情趣健康,有的同学却捕风捉影,自寻烦恼。这学期我的工作就放在了学生心理变化的这个角度,我发现了学生在一个阶段熟悉了学校的各个方面之后就会产生懈怠的情绪,这种情绪会影响他们学习的各个方面,那么我就找每个学生谈话,然后让她们对自己一个学期表现自我剖析一下,以便于了解自己的同时可以在下一个学期有了相应的目标的设定。在聊天时让学生没有戒心了,班主任不能一直把自己抬的太高了,要不然学生会觉得老师只是一个可以管学生的而不懂爱学生的冷酷老师,也就是自己将这道门可关闭了。相反呢,学生一旦学会了正确的自我比较,会获得比外来的帮教好得多的效果。
这样时间一长,心理健康的学生能经常反躬自问:“我在某方面的情况与别人相比怎么样?”他们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除了同周围的人相比较外,他们还常与理想自我相比。即从父母、老师、书本那儿获得知识和价值观,把它们融合成若干理想和模范,借此比较和仿效,作为判定自己位置与形象的量尺。别人也好像自己的一面镜子,当自己做得对时,别
开始”,而欲斗狠者一听就脸红闭嘴了。
(三)通过范文讲读和作文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教育
首先,可通过范文讲读来引导。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编选的都是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通过讲读教学中的范文引导,一方面可使学生学习其写作手法,另一方面可使学生体味文章表的什么情,达的什么意,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个人因素,从而明白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的道理,懂得加强自我修养、自我教育的重要性。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写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议论,上下几千年,气雄万古,这与作者雄伟旷达的气魄和博大宽广的胸怀更是密不可分。没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范仲淹也写不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来。由此可见,一篇好的文章离不开好的思想内容和美的艺术形式,离不开作者个人的感情色彩。而所谓的文如其人,不仅指作品的艺术风格,更指反映在作品中的作者思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学生就会懂得作文为什么要讲真话、抒真情,写所见所闻,为什么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表达正确健康的思想感情,而闭门造车、思想落后为什么写不出好文章。这样,学生就会把自己融进文章中去,在作文中惩恶扬善,诚实地暴露和分析自己,有意识地通过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鞭策,从而把作文过程自觉地变成提高自我思想修养的自我教育过程。其次,还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纠正假大空的文风,引导学生说真话表真情,使他们从作文、日记中获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对学生作文和日记里流露出的消极思想和片面认识,教师在肯定情感真挚的优点的同时,要对症下药,满腔热情地引导学生提高认识、转化思想。或精心设计鼓励性的批语,及时驱散学生心灵中的乌云,使学生精神振奋,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灵。或当面批改,当面交谈,通过开诚布公耐心细致的疏导,使学生思想健康的发展。切忌当众批评,甚而挖苦讽刺,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那么这一项在艺校要是实施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可是作为班主任就要和任课老师有协商,和专业课老师有联系,待老师布置作文之后由班干部收上来,班主任再看一看,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来对症医治,并通过专业老师的手来达到更进一步的效果。
总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发挥这一优势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尚需我们继续探索,以不断总结出更多更好的经验。
四、倾听家长的心声,扮演家长的角色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在艺校读书的学生大都是来自于家庭较为优越的家庭,而且从小离家在外求学,要么就是家庭不太幸福的,对家的温暖有一种特别的渴望。所以在封闭学校的这些学生,班主任最应该做的就是关心,爱护他们,在他们幼小心灵中承认你的同时也就接纳了你的一切了。同时与家长的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了解中知道他们的喜好与性情,在管理还需要有家长的配合,有时要借家长之口来传达一些信息,那在校期间班主任所扮演的家长角色就要提上议程了。那我们班主任作为一个“家长”,学校就相当于学生的“家”一样,从这个切入点来下手。
(一)引导孩子对家庭自我的认同。
校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较为重要的一个自我发展基地,家庭自我是对家庭特征的认同和内化的结果。班主任要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家”,了解“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明白自己和“家”、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让孩子懂得自己的拥有,懂得爱自己的“家人”。
(二)指导孩子对社会自我、集体自我的把握和认同。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与他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能不与他人合作。怎样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社会自我呢?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告诉孩子,既然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集体之中,就需人人都遵守、服从、维护社会与集体的规则,任何人都只能为社会、集体增光,而不能为社会、集体抹黑。二是要鼓励孩子保持自己的个性,带着个性融入社会,既能与他人打成一片,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又不能人云亦云,丧失自己的个性和主见。三是防止两个极端:高估自己或贬低自己。高估自己的情况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因为人人
牵制下,这个小气泡很容易被打破的,如何能让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有一个好的心态去处理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所有教者都在考虑的。
现如今艺校的发展也在寻找一条属于自己学校的特色,而我们学校的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的专业与文化的双轨运行,学生在校的时间多,我们不仅要充实学生的业余生活,还要在学生的情感方面下功夫,针对学生上网以及一些精神空虚,没有同情心、宽容心、进取心、责任感等的学生进行一下反面的教育也无非不可,让所有的学生在全校开会的时候来一个大比拼,这样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的这种想法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就是在庸人自扰。
所有的学习也不能僵化,所有的学习为了有一天的实践,我们在教学的同时也希望学生可以亲身经历,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这样的自我认识教育也可以收到成效的。
“教育学生犹如开垦一片荒地一般,需要教师的耐心、信心及爱心的滋润与浇灌,才能辟荒地成良田,化光秃为青翠。”我们班主任的工作是普通的,学生的未来却是不能小视的,我想我们虽为人师也要不断的去学习如何让自己的学生可以掌握认识自我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
第五篇: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特校教育科学课题示范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课题方案
申报、评审书
课 题 名 称: 特殊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研究
课 题 主 持 人: 王 玉 兰
所 在 单 位:
镇江市特教中心
申 报 日 期:
2006.04
镇江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姓名
王玉兰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年月
1973.11
行政职务
副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学高级教师
通讯地址
镇江市宝塔山都天庙100号
邮政编码
212003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题提出的背景
(1)现代社会要求每个社会人应具备符合社会要求的品德修养,应具备现代社会所必需的文明素质。青少年时期正是这些文明素质形成的最基础、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国务院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学校对养成教育虽然年年都在抓,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落实措施的不到位,致使部分学生反复性较大。想办法减少反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良好行为习惯做基础,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我国几千年的传统道德教育尤其是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有其优秀的内涵和内容,也有已经不适应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内涵和内容,必须按照现代文明社会道德标准继承发扬和改革创新。
(3)学校的德育工作明显存在着对教育的客体关注较多,而对教育的主体认识不够。德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灌输、授予,而较少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制约了道德品质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养成教育转向分年级推进和学校常规教育紧密结合,开展有效教育体验活动,教会学生做人,提高德育实效性,为学生一生奠基。
(4)现时代的各种社会问题及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影视文化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使学校德育面临着前所有的严峻挑战。
(5)道德品质必然外显为行为习惯,所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进行研究性的实验不仅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和实践性,而且必将具有坚实丰厚的(可操作性)和生命力(强烈的现实意义和相应的长效性)
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残疾学生行为习惯差、缺乏自主性的问题,通过养成教育强化、矫正学生不良行为,培养残疾学生自食其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解决养成教育“堵”多,“疏”少,校内教育多,校外实践少的问题,探索特殊学校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掌握教育技能和方法提供服务。
(3)解决养成教育缺乏目的性、科学性和随意性的问题,制定适合特殊学校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体系,实现教育实效化、最优化。
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外:当前国外中小学生品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道德观念淡漠、精神空虚、贪图和追求个人物质享受等。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由此可见:对学生的德育过程是品德成分相互作用的过程,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它们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发展,是一个有序、逐步深化的过程,一个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习惯是最终的结果。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实际上离不开行为习惯的养成。只有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教育努力和继承传统,一个国家的公民才能成为一种修养高、行为规范,有教养的文明人,促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国内:我国由于家庭、社会对养成教育的不重视,许多公民出现了与文明社会向违背的失德失范行为,究其原因就是青少年时期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不仅影响他人、也贻害自己。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我国特殊学校对残疾学生的教育大多仅停留于传统的说教、授予,缺乏教育的时代性和灵活性,致使不少聋生染上许多陋习,有的在校生离家出走学偷窃,还有的学生毕业沦为犯罪分子。这从表面上看像是学生道德败坏问题,但实际上是学生的养成教育从小就没抓好。目前,特殊学校还没有一套较为科学的养成教育的模式、目标及评价体系,本课题的研究将会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其次,特殊学校德育队伍良莠不齐,德育工作能力欠缺,需要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我校学生是由聋人和智障人组成的特殊群体,由于身心缺陷导致了这些残疾学生存在许多不良习惯。故这群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深远意义。首先养成教育有利于矫正残疾学生不良的行为缺陷;其次通过强化训练学生行为习惯,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自食其力的能力;最后是现代文明社会对公民整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残疾人也是社会不可忽视的群体。对残疾学生加强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进步,可见,提高残疾人的文明素养,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此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学校必须长期坚持把养成教育抓实、抓好。
2、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研究价值
(1)探索建立一条适合残疾学生养成教育新模式。此课题将本着“基于学校,从实际出发,发展特殊学生”的原则,实现“以学生为本、体现主体性;以生活为导向、体现综合性;以训导为手段、体现强化性;以活动为载体、体现实效性”的原则,开发、研究出:“体现学校本土特色,提升学校发展内涵,反映学校教育特点,展示学校育人成果” 的具有特殊教育个性和特点的养成教育目标,从而实现教育内容向生活渗透,教育方式向活动延伸,教育目标向多元综合的整体教育效果。
(2)制定一套适合特殊学校学生发展的养成教育目标,完善学校德育工作,填补学校校本教育的空白。
(3)建立一种科学的特殊学校养成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满足个性发展。为班主任和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实践价值
(1)改变传统“高、大、全” 的灌输形式,从“近、细、实”着手,创新养成教育新模式,为德育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
(2)制定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养成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不仅使德育工作有可操作性,更具有推广价值,从而填补特殊学校养成教育的空白。
3、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都具有勤学上进、刻苦钻研的精神,大多教师还具有较强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这其中主持省、市级课题并顺利结题的2名、市级骨干教师2名,中层以上领导5名,校级骨干教师2名。
(2)在课题研究之前,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形成了必要的研究资料。同时我们在设备、时间、经费、人力和相关理论作了充分的准备,保证了该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
(3)本课题组将根据课题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和研究计划,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定期研究课题研究中的实际问题,完善课题研究相关制度,确保本课题如期结题。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课题界定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既包括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德育中最具社会继承性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德育的重点是教学生学会做人,而人的行为习惯则是做人的核心。可见,养成教育是我们中、小学德育的中心环节。
课题支撑性理论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指出:“德育对中、小学特别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
(2)《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作者我国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在中曾说:“首先我们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不断训练和反复强化得来的,不是仅凭说教培养出来的。
(3)发展理论:发展理论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使人身心发展,人的质量得到提高。本课题运用此理论旨在矫正残疾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4)行为主义的观点:行为主义者认为对学生的成功给予奖励是与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小组相依关系的概念相一致的。把学生放在集体中进行教育,通过不断强化好的行为,能培养学生定型性行为。
(5)“循环说”理论: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循环往复,使螺旋式上升的。低年级训练过的,到了中高年级还要经常重复训练,否则难以巩固。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理论假设
培养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符合现代文明社会要求的道德意识和观念,掌握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时代对学校德育的要求,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的要求,也是改变残疾学生实际道德现状的要求。本课题将依据素质教育、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确定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并以素质化的养成教育目标为导向,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作用,变革现有的养成教育和训练模式,使学生的行为和能力同步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研究目标
(1)从学生年龄认知特点出发,根据《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镇江市特教中心学生手册》的要求,明确阶段养成教育重点。其中低年级突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中年级突出: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高年级突出:社会公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水平,勤奋向上,自尊自爱。
(2)贯彻教会学生做人一条主线,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当中。结合常规教育,从落实《一日行为规范》做起,培养学生好习惯。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矫正、训练,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提高。
(3)以评价促养成,坚持每月、每学期的自评、互评和家长参评的形式,注重过程评价,巩固已形成好习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激励学生内在需要,减少教育的反复性,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3、研究内容设计(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子课题设计
(1)学生养成教育训导模式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目标分层研究。
(2)学生养成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研究重点
(1)在常规教育中,抓实养成教育各项要求。教育部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要求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结合学生实际,开展“自律、日查、月评”等常规教育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道德认识,为学生学会做人做事打好坚实基础。
(2)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养成教育训练。《教育学专题》强调,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和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教学实质就是教书育人。因此,课堂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主渠道主阵地,课堂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严格教学常规,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使养成教育服务于课堂教学。
(3)在家校结合中,营造养成教育良好氛围。《若干意见》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实效性。
(4)在“五小”公民实践中,增强养成教育效果。《若干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重要作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广泛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结合“五小”公民实践、助人为乐做好事、向有困难人献爱心等形式,弘扬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社会公德教育。结合学习身边学习榜样,如:区、校级三好学生,校园之星,营造比学习、比提高、知诚信的教育氛围,增强养成教育效果。
(5)在环境建设中促使养成教育“入脑入心”。环境对人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学校在注重课改的同时,努力追求育人环境的构筑、营造育人文化的氛围,促使学生优良行为品质的养成,通过耳濡目染,使养成教育的各项要求成为学生行为的准则。
(6)在课题管理中,加大养成教育研究力度。在课题研究全程中,坚持“不求人人有课题,但求人人都参入”的原则,指导班主任开展子课题研究,让更多教师参入到课题研究中来,以此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开展,并健全课题研究档案。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本课题研究周期为三年。
实验准备阶段(2006.4~2006.8)
(1)进行实验前的调查研究工作,完成相关的调查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论证报告、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2)落实专题研究的实验教师,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3)明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实验研究阶段(2006.9~2008.12)
(1)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并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和成果交流、观摩汇报活动;
(3)参加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周燕 周光华
实验总结阶段(2009.1~2009.9)
(1)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2)汇编研究成果;
(3)举办课题现场观摩会,邀请专家鉴定。
负责人:王玉兰 徐彬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1)经验总结法:经验总结法。在每月班级阶段小结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每学期搞好经验总结,推广有价值的做法,使研究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2)个案研究法: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旨在通过对典型个案的追踪与分析,了解不同个性的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发展特点与规律,丰富课题的研究内容。
(3)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研究小班化教育专家的带领和指导下,边实践边修改,边总结边提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优化合作学习小组。
(4)问卷法: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对材料整理加工和分析综合,强化学生道德认识,扎扎实实落实养成教育阶段重点。
(5)观察法:在平日教学中,通过有计划、有组织观察,掌握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研究中存在问题。
6、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1、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或班队会实录4个 光
盘 2006.4~2008.12
2、可操作、推广的《养成教育主题活动方案设计》一辑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3、学校实验方案、工作报告、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4、《学校养成教育目标及评价》一套 文字资料 2006.4~2008.12
5、养成教育研究论文 论 文 集 2006.4~2008.12
6、养成教育案例 案 例 集 2006.4~2008.12
7、实验研究总结 实验报告 2009.1~2009.9
8、实验成果汇编 实验成果 2009.1~2009.9
四、评审意见
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所在县(市)、区教科室(所)意见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市教科所审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