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研究的梳理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堪忧,如何改进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再次提上议程。养成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推崇。关于此的研究日益广泛而深入,但纷呈多绪。为此,本文对其进行梳理,从养成教育的内涵、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因素、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已有研究的缺陷进行了总结。
论文关键词:道德 养成教育 道德价值观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养成教育是指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中国传统的养成教育,一般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养成。随着养成教育的深入发展,养成教育还包括了思想素质、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生存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各方面的教育和养成。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
不同的生命发展阶段的养成教育具有不同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养成教育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包含了专业技能、良好行为的养成,更饱含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能力、职业素质等的养成。因此,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及行为习惯,而对受教育者反复和长期进行的教育、疏导、训练及培养的过程,它受高校培养目标、培养手段和育人环境的影响。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实践过程。从性质上讲,养成教育是自然人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认知社会化的过程,它贯穿于人的一生。从教育方式上讲,养成教育是长期训练和培养的过程,需要个体进行反复的实践和体验来完成。
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国外主要以道德发展为核心来构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为养成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道德教育具有阶段性,而且是长期性的。在教育方式上,直接教学道德知识的“灌输”模式是不可取的。道德认知是发自内心的、逐渐变化的,是一种日常社会实践的体验内化。同时,他重视环境对人们道德发展的巨大作用。拉斯思强调价值观澄清在道德形成中的作用。他认为个体时时刻刻存在选择行为,并受内在价值观的指导.但个体往往不清楚自身的价值观便进行选择。因此要创造条件,利用一切有效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澄清他们选择时所依据的内心价值观,将其公诸于众,这对正确选择,并付诸行动具有意义。国内尚未形成自己的养成教育理论,学者主要是对养成教育所隐含的心理观点、教育学观点等进行总结。行为主义的观点是主要观点之一。习惯是完成某种自动化的动作需要或倾向。它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行为不断实施、强化,最后稳定为一种固定行为倾向的过程,是一种刺激一反应形成条件反射的过程。因此,养成教育需要充足的社会实践来提供丰富的外在刺激和不断的强化。强化包括了内在的情感体验和外在的社会赞许等。内化是养成教育的教育理论观点。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养成教育不仅是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是个人素质、技能的培养。认知的内化是养成教育的内部心理机制,它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化。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外在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一系列心理素质,实质上是个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做准备,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养成教育与德育的关系
(一)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
养成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主要是通过道德行为与知、情、意的相互关系体现出来的。关鸿羽认为道德中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协调发展的过程,道德习惯是其最终的结果。旨在培养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德育质的指标。曹承惠对此也进行了描述,认为道德结构的发展是在掌握和运用道德认知、练习和重复道德行为的过程中完成的,德育的本质就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即可达到这个目的。可见。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养成教育的本质是道德价值观培养
道德价值观即道德信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做出是否具有道德价值的判断时所持的内在尺度。道德价值观是道德中关于什么是值得的观念,是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外在信息逐渐内化为内在的、稳定的观念的结果。对于道德行为来说,道德价值观是一种内在的动力,具有导向作用,它激励主体按照自己的理想、观点和原则去行动,且能使主体意识到这种思想倾向。因此,道德行为是道德价值观的外在体现。
道德价值观具有两个主要的特点:(1)带有感情色彩,符合道德价值观的行动会产生积极的情绪;(2)具有习惯性,会自然而然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去行动。因此,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必然是道德情感体验内化和道德行为强化的过程。人都有维护自主地位的倾向,个体在对既定的观念进行认同的过程中,其主体的体验程度非常重要,决定着个体的对观念的认同程度、趋向和方式。所以,道德认知只有和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转化为道德价值观。这能够很好解释目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当前高校的道德教育方式是一种道德知识的传输,而缺乏道德实践,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个体的道德情感体验。缺少了道德情感体验和道德行为实践,道德认知必然很难转化为道德价值观,也将无法形成对行为的导向作用。与此相反,国外在道德培养上非常注重个体主体性的情感体验程度。在行为习惯的培养上,注重对学生良好的行为进行表扬和赞赏。同时。更注重道德价值观的培养,采取主体间“对话”式的价值植入,在平等、尊重的对话中对受教育者进行良好的价值观引导。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养成教育的本质不在于道德习惯的培养.而是道德价值观的养成。但也有学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讨。如徐浙宁认为“自我”是道德发展的核心部分,社会规范的自我内化是道德养成的核心阶段。养成教育的本质上就是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整合。
三、影响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因素
(一)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德育养成教育的影响
环境场论认为.人的行为会随着人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价值隐含于人、事、物之中,环境作为事和物的载体、人活动的场所,对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学校环境是影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主要因素,包括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精神环境。
物质环境是指校园建筑,环境设施等有形部分,包含三种成分:自然环境、建筑内涵和图书资料。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完成物质功能的作用,还有与人进行交流和对话、表达文化信息的功能。校园物质环境中所隐含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通过对校园文化环境的解读和领悟,将物质环境所隐含的客体精神转化为自身的主体情趣和自我感受。
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行为准则和组织结构共同组成了学校的制度环境,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制度文化虽然不是教学的一部分,但却是对学生行为的要求和约束,更多地从行为层面上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嵌入式”的影响。
学校文化的最高层面是精神环境,它是学校内部各种社会心理环境的总合,包括了学校的传统、校风、班风、人际关系、领导、教师的示范等,集中体现了大学成员所持有的共同的目标追求、价值体系、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校园精神文化的存在是无形的,在学校课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却是学校经验中的常规、有效部分,泛泛而随意地散落在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校园的精神文化属于隐性课程的范畴,通过隐性课程所具有的认知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作用,激发学生高尚道德价值观的形成。
(二)教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影响
教学作为大学生活重要的一环,大学生道德价值观也贯穿其中。教学内容、教学氛围、教学方式、教师的人格都承载着丰富的道德价值观,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非常注重大学生教学课程和养成教育的结合。在内容上,基础课程涵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国语科学、保健体育科学及其他基础知识课。蕴含着不同的价值内容。在教学氛围和方式上,课程注重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我管理,并进行研讨式的自我答辩,形成了自主自律的自我管理氛围。通常,教学有教授、助教授担任,为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人格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因此,将专业教学和养成教育相结合,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格素养和感知人力,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
(三)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形成的影响
道德价值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科尔伯格设置的道德两难问题对道德价值观变化心理机制进行很好的阐述。当个体所持有的两种道德价值观相互矛盾.或者个体所持有的价值观与外在的价值观相互矛盾时,个体就需要对两种价值观进行评价,对自身原有的道德价值观进行调整。或摈弃或完善。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是大学生接触的两个主要环境,蕴含着各自的道德价值观体系。学校作为大学生生存的场所,是道德养成的主要场所;社会环境作为学生学习的外延,对大学生的道德具有修正的作用。当两者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一致时,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结构会保持不变,并且更加稳固。同时,也说明了大学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培养是成功的。相反.则会出现大学生摒弃大学期间所建立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的校园环境需和社会环境保持同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社会媒体作为社会环境的代言人,具有监督和宣传的功能,对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具有重要作用。人是在观察中确立自己行为的观念的。社会媒体褒奖的,人们生活中崇尚的,将通过学习过程转化为行为。目前媒体文化的商业化倾向使大学生价值观呈现理想主义淡化、理论价值淡化、价值观念向个体本位偏移等特点,行为和成功观念呈现功利性,社会观日趋现实化。网络也正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除了积极的影响,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异化,价值观的冲突和迷失,道德自律的弱化和网络性心理障碍。
(四)道德价值观养成教育的途径方法
(一)专业教学的价值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个体往往无法意识到指导自己行为的价值观念,需要对这些价值观进行澄清。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交融、矛盾,多种价值观正冲击着传统的伦理道德底线。大学生往往在在自己不良道德价值观念的指导下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而传统灌输式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仅仅进行道德知识的传授,而不是从价值观层面的澄清;是一种被动接受的道德价值教育,而不是主动价值观探求过程。因此,大学生德育需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当前所持有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进行辩论分析固。其在德育课程中的体现是除了进行理论教学外,还应该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社会和班级中的现实问题,创设道德两难情境进行讨论,做出决策,形成自我认识,在价值判断解决实际道德问题,并促进自身道德结构的进化。杨雄等提倡抛锚式的教育模式,采用具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和真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明辨是非,最终达到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结果。
(二)校园文化的情感陶冶
校园文化属于大学的隐性课程,对大学生道德养成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日益细化。夏湘远从客体角度出发,认为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来建设好校园文化。利用自然情趣育化心灵,对校园的自然环境进行具有文化气息的设计和布置是物质文化建设的重点:建立民主的人性化的制度是制度文化建设的要义;发挥学生社团的实践性和社会性是行为文化建设的中心;精神文化建设则隐含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之中。
与前者不同,王旭辉从主体角度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高校教育氛围是养成教育的途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营造良好教育氛围的关键。他认为高校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道德品质对大学生具有渗透性,应努力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为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
(三)规章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行为强化
行为习惯的形成在于重复的行为实践和强化。对大学生道德行为强化含有对行为的约束和行为提倡两种含义。学校规章制度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用纪律严格要求学生,学生的某些行为就会形成习惯。而习惯一旦形成又将支配其行为。李合亮等人认为规章制度需要以学生为中心,除了向学生提出行为义务之外,还尊重学生的权利、价值观和创造精神;道德准则必须化虚为实,贴近学生的生活,制定具体的细则,能够为学生经过努力所达成;同时,需要建立强有力的道德奖惩监督机制,对道德行为进行鼓励、不道德行为进行惩罚。
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一种提倡,是行为反复练习的过程。赵慧群认为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应该提高学生的参与人数.从少数人参与转向群众参与:在目的上要一维专向多维.不仅强调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还应该注重学生个体的需求和思想的转变圆。陈延斌和朱冬梅在对比了东西方养成教育的差异后认为,我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多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参加义务劳动、公益活动、社会环境治理、募捐活动等,将“社会服务活动”列入教学大纲。
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研究甚多,不同学者提出了很多方法。但具有生活化、系统化、微观化的特点。在情境上,强调于坐立行走、言谈举止、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上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参与主体上,注重社会、家庭和学校全程参与、分工合作、协调进行;在方法上.将养成教育放在一个可操作性的层面来考虑。
第二篇:养成教育与道德素质教育论文
摘要: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确立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养成教育道德素质教育内容行为习惯标准实施方略
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养成教育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按照这一要求,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应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一、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论述。这些古训都是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对后世儿童乃至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产生了经久不衰的积极作用。
在探讨学生道德素质教育时,应当认识到道德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既不像语文、数学或其他学科那样具有明显的“知识”性,也不具有音、体、美、劳那样的“技能”性,而是具有养成教育的“引行”性,它从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人手,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近年来有人提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修养课”,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程一直开设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程,就是以此为依据的。
二、要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教育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确立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养成教育基本内容和行为习惯标准。
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看,中共中央于2001年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确立了养成教育的原则性的内容。但在教育中如何将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付诸实施,换句话说,如何将教育落到实处,则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年龄身心发展特点确定具体的内容和进行适当的分类。小学生养成教育可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守则》为依据确定其基本教育内容,中学生可以《中学生有关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养成教育的基本依据,大学生可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确定其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这里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我国比较注重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忽视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事实上,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仍然非常必要。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不断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过程。大学生从身心发展特点看,同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要充分认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总之,要重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诸如诚实、虚心、正直、宽容、自尊、自责、自爱、自信、自强等的形成。
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劳动、爱护公物、关心集体、助人为乐、勤俭朴素、刻苦奋发、团结友爱。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基础文明的培养教育。基础文明素质的养成,是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基础文明行为的好坏,反映了学生的精神风貌和形象,不积小德无以成大德,不从基础文明做起,就难以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在养成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即要从文明用语、礼貌待人等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做起,严格约束自己,切不可“善小而不为”,“恶小而为之”。
确立科学的、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也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由于人的道德行为习惯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后天习行的。因此,在行为养成的过程中总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标准或行为深度,即人的行为习惯在形成过程中表现到何种程度才算达标、行为标准分哪些“级别”水平。有的专家将每一行为习惯从程度上分成三级水平:自发、自觉、自动化。“自发”是出于个体的本能需要而产生的行为,具有随意性和情境性,是不稳定的。“自觉”是一种有外力催促的中性行为,但它带有主观情感色彩。“自动化”是一种不假思索的行为习惯,或者说是一种行为定势,达到了孔子所谓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
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养成教育实施方略
(一)构建全方位的德育结构体系
德育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齐抓共管,在实施中可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德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形成合力。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着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价。对于家庭中的养成教育,我们着力强调环境熏陶,重视父母用自身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教化孩子,注重潜移默化地去启迪孩子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关于社会教育,就是要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构建一个有良好社会风气的大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制定养成教育实施制度
要建立起养成教育的实施制度,使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章可循,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要分别制订出学生系列养成教育规范,以及落实学校和教师养成教育计划的管理职责和制度等。制度的落实是养成教育计划付诸实践的有效措施。因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每所学校围绕养成教育的系列内容可以制定诸如《文明学生标准》、《文明班级标准》、《学校德育工作纲要》、《道德教育实施细则》、《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学生德育考核评估标准》等,用以规范学校和教师执行养成教育工作的状况,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注重在养成教育中因材施教
人们一直把因材施教作为智育中的原则和方法,其实它同样适应于德育。我国古代思想家荀况在他的沉气、养心艺术中,极力主张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来实施德育,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平时我们鼓励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性格类型,加强扬其长而补其短的训练。例如,在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教育中,对倔强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养成柔顺调和的性格;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形成豁达开朗的性格;对于气量狭小遇事就犯愁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开阔胸怀;对于没有学习志向的孩子,要注意引导其树立远大理想,等等。除了在性格方面因材施教外,还应注意培养特殊家庭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如有些家庭条件过于优越,且家长缺乏教育方法的孩子,往往得到家长过多的溺爱,花钱如流水,勤俭节约习惯差;目前社会上的离婚率呈升高的趋势,生长在父母离婚这样特殊家庭的孩子,不仅失去父母的严教,而且经常会遇到父母的痛哭流涕、打打闹闹,或是痛骂、责备,甚至要受父母的毒打。长此下去,孩子很可能会染上恶习。对于这些情况,学校及其辅导员、班主任、德育教师都应予以高度重视,要以特殊的关爱,根据不同家庭情况,采取适当的特殊教育方式作为补救措施,进行因材施教。
(四)注重养成教育的实践环节
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从总体上说,人们正确思想的形成,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人们认识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养成教育并不是脱离实际的闭门思过,而是与实践相联系的个体道德上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升华,与实践相联系是进行养成教育的根本途径。这不仅是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环节中得到体现,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因此,养成教育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离开实践环节,就不可能培养出优良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人格。应当注意,在实施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实践活动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注意从各个不同渠道和途径开展实践活动,又要注意根据不同性质的养成教育内容确定其实施的具体活动内容。如围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开展升国旗仪式、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文章比赛、爱国主义歌曲大赛等;围绕革命传统教育可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建立起革命传统教育的德育基地、参观革命圣地等活动;围绕社会教育活动可组织学生成立公园护园小组、光荣院服务小分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爱心服务社等,为学生开辟实践的天地,创造陶冶的氛围,提供教育的机会。在坚持养成教育与实践相联系的前提下,还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有效的养成教育方法,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当代人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养成教育。其一,采用学思并重的方法,即通过学习思索,辩别善恶,学善戒恶,涵养良好的德性;其二,采用省察克治的方法,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自身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坏的念头,并加以及时抑制和克服;其三,采用慎独自律的方法,即在无人知晓、没有外在监督情况下,烙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因为无人监督而态意妄为;其四,采用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总之,在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中,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更应注重对学生“导行”,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使养成教育收到好的效果。
第三篇:大学生养成教育1000字论文[范文]
论上进心与教风、校风、校训的关系
校训是学校德育的载体,乃一校之魂。而校风,则是将办学理念、道德要求、工作风格、生活态度等概述为警示格言的简洁规定。教风是指教育机构在教学精神、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形成的长期的、稳定的教育教学风气。
良好的教风、校风和校训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具有强有力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它可振奋人的精神,激励人的斗志,约束人的行为。良好的教风、校风和校训来源于道德建设的加强与完善,这项活动的目标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努力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个清醒的认识,在校训、校风、教风的指引下,提高自己的自觉性,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自觉性是指“自己有所认识而主动去做”,而学习的自觉性则是指“对自身的知识量的不足有所认识,并有求知欲,主动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去了解、学习的过程”。校训、校风、教风正是引导了学生的求知思想,要求学生在学习生活上要有“上进心”。
“上进心”的养成,跟自身性格的养成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加强性格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性格自我修养是一种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自觉行动,所以,有无性格修养的自觉性,将决定着这种修养的成效。为了加强性格自我修养的自觉性,首先要对自己的性格缺陷有清晰的认知。因为如果一个人把性格缺陷看成是无关紧要的,那他就会对性格修养失去热情。其次,还取决于人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程度。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 性格是人从出生之日起,经过许多年的培养形成的。因此,性格的自我修养,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必须有坚强的意志,并进行持久的努力。在进行性格自我修养时,应时时在意、处处留心,在每件小事上一点一滴地约束、管理、反思自己,不轻言放弃,有探索、质疑精神,而这些良好的品质,就是校训、校风、教风所强调的。
“学问是经验的积累,才能是刻苦的忍耐。” 学习的关键在于“肯学”和“敢学”。如果你的愿望是成为一名有成就、有才能让人敬重的人物,但你又不肯,或不敢去学习,最终还是会一事无成的。“博学、勤奋、审问、慎思、明辨、求实”等校训就是要求我们有“上进心”,把求知欲作为学习的内驱力。
狄更斯说过,“我所收获的,是我种下的。”
道理名人先哲都告诉我们了,方法校训、校风也向我们指明了。
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有才能的人,就看你有没有上进心,去不去争取这个机会。
第四篇:大学生诚信道德论文
学校: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系部:工商管理系
班级:酒店1101
姓名:安香兰
2011年12月14日 题目: 大学生诚信道德论文
---------诚信人生,立足社会
[摘要]:大学生诚信论文做人的基本原则。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也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诚信的品质,对当代的大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诚信 大学生 立足社会
[正文]:
诚实守信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德规范,它以各种形式,历史性的出现的各民族的道德箴言中,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的道德要求中,诚实守信是初始性的道德,是道德体系中的母德,一切的道德规范都是在这个基础是建立的,更高的道德是以诚信为基础建立的。
当代的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思想道德品质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前途与命运,更关系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信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是分而为二,和而为一的道德规范,它出现在各民族的文化要求之中,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诚实就是忠诚老实。《说文解字 言都》:“诚,信也。”《增韵 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它主要是对人处事时的道德准则,这一准则要求人们与人交往时说真话,向别人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或歪曲事实真相。诚实作为最古老最原始的道德要求,它和人类相伴而生,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人是在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中生存和发展的,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诚实,说真话,传递真实信息,不掩盖歪曲真相,人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人类也才能修养生息,繁衍延续。人的这种本真状态的生存需要在长期的人类进化过程中沉淀、积累、经人类的心理,情感和文化的作用,积淀为一种原初的道德规范。人类历史发展到现在,诚实品质从来是对人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规范。是否具备诚实品质,已经成为道德社会化完成未完成的标志,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成员在道德上合不合格的最基本标准。
守信是遵守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精华,守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所谓信,即诚实无欺。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鞔,小车无瓤,其何以行之哉?主张与人交往,言而有信。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为信”(《孟子.尽天下》),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信,把信作为立人之本,立政之基,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立。“信”也就成为儒家着重提倡的道德规范之一。
诚实守信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诚信铸成中华民族道德之魂。统而言之,诚信包含了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诚实无欺,主要指人的自我修养以及由此形成的个人内存的道德品质、德性和道德境界:“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君子养心莫善于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诚者,圣人之性也。”二是相互信任,主要指信任他人或被他人所信任,这是社会中的一般的道德要求。三是信守承诺,通常指能够履行对他人的承诺,是对特定对象的责任。所以相互信任、信守承诺主要指人们在交往中的行为规范。
二、诚信是大学生安生立命的关键。
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看中诚信的品质。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是一个暂时的阶段性的过程,最终我们还是要走入社会,走入市场。在将来的求职中,诚信将成为用人单位对求职着的素质要求,诚信必将成为大学生的安生立命之本,这就要求我们要做诚信规范的力行者。
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大学生,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等失信行为大大降低了大学生的道德水准,也降低了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据报载,某高校为了防范考试作弊,准备了两万元经费奖励“零作弊”,此举确实令人哭笑不得,考试不作弊居然成为一种受到称赞的美德,这不仅是一所大学的悲哀,也是整个高等教育的悲哀。考试作弊危害的不仅是作弊者本人,它使所有学生都面临道德的考验和灵魂的拷问。对考试作弊、毕业不还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是对社会不正之风的淡然和认同,自己也就不知不觉加入其中,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学生中更存在严重败坏了学校和社会风气。各个学校都在积极营造和建设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氛围和风气,陶冶情操、熏陶品格,优良校风对学生科学价值观和正确行为倾向的形成以及心灵情感的升华都起着积极而深刻的影响。有道德的人以做假、说谎为最大耻辱,有道德的人也必定会忠于自己的承诺。所以信必有忠,忠能达信。考试作弊、欠贷不还等行为则是对优良校风的败坏,是对学校正面的道德教育的无端亵渎与粗暴贱踏。有的同学明知某同学作弊,但不予制止和报告,而是采取关键时刻写匿名信、打匿名电话的方式予以揭发,滋生不健康的心理。
更重要的是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危机。社会把大学生一贯视为高素质人群,给以充分的信任和关心。但是由于考试作弊的屡禁不止,欠贷不还等现角的频频出现,使得社会对大学生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工商银行镇江市分行邱处长不无痛心地说:“我们不得不认为大学生出现了诚信危机。我们不得不重新考虑对他们的信任度,„„”并希望找到有效的制约措施,规避风险,确保银行利益不受损。某高校所在地的建行也已将原来的一次受信,一贷四年改为一年一受信,一年一贷,并且将贷款额度减少了一半。
可见,由诚实、守信方面出问题而导致社会成员之间的不信任,导致社会信任度的降低,不仅在量的方面大幅减少,在质的方面也大幅下降,会使信任危机强化为社会危机,直到社会系统的崩溃。从而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各个民族的各种文化都把诚实守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诚信者付出诚信,诚信者也收获诚信。诚信者收获的信任,是诚信者拥有的社会资源,它足以是诚信者安身立命。
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反映了一个团体的信用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一个表里不
一、言而无信的人,可能蒙混乃至得势一时,但决不会长久,到头来还是让虚伪害了自己。历史证明:不讲信誉的民族是堕落的民族,不讲信誉的社会是混乱的社会,讲信誉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国家。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把科学认识上的求真精神和做人方面的求真精神结合起来统一起来,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和人民,人生也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也只有热爱真理、襟怀坦白、诚实公正的人才能为追求真理拼搏和献身。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诚信之风将止将息,有识之士扼腕叹惜。
参考文献:
[1] 《说文解字 言都》 [4]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2] 《增韵 清韵》
[5] 《孟子.尽天下》 [3] 《论语.为政》
[6] 《礼记.中庸》
第五篇:大学生与道德论文
学生道德也属于整个职业道德范围之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大学生与道德的论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当下高校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方面的不足
1。控制为主,引导不足。在当下的高校网络环境中经常可以看见很多学生对于学校管理内容上的批评与负面观点,而高校在这一块基本上是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只有当事件达到严重程度时才会“一刀切”地进行处理,而这种处理大部分也是由高校网络管理员进行强制删帖。这样的处理方式实际上只是堵住了网络舆论的发言渠道,却并未对实质问题进行处理,且这样的处理会直接导致学生的负面情绪激增,让学生更为抵触校方,此种重堵不重疏的处理方式将会导致更多的负面舆论。
2。复制粘贴为主,讨论消解不足。高校校园网络上大部分的页面都是把当下的社会热点与校园重大纪事进行复制粘贴,并未发挥出校园网络的舆论讨论与消解功能。一般来说,校园网络如果能很好地利用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对各类信息进行整合,同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正确思考,良性讨论,不仅能发挥出宣传正能量的效果,还能有效消解大量负面信息,建立起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
3。宣传教育为主,平等互通不足。高校学生正处于心理学所说的叛逆阶段,如果学校在网络舆论宣传上一味是“高大全”的宣传,一味是政治性的鼓动,那么只会让学生对此类“硬性说教”产生抵触情绪。当然,在目前新媒体视角下,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依然应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但在宣传时应寓教于理,应平等互通,形成“柔性教育”的氛围,把宣传内容放在信息里让学生自己吸收领悟。
二、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情况分析
当前微博等新媒体推进了大学生的网络文化发展,但在高校的信息交流平台上,依然汇聚着大量的人气。这是因为当下大学生的主要交友与学习圈都集中在校园网络内,而大学生所用的微博微信等交友交流媒体也来自于校园内的各种信息与资源。但由于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大学生本身在此年龄阶段就具有思想观念不成熟、易受人煽动、思想变化快、思想可塑性强等特点,在复杂而多变的网络文化中,很容易产生道德认知的错位。第一,大学生热爱新奇特,爱探索,所以大学生对于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接受程度非常快,成为了新媒体下的主要使用人群。特别是在游戏与聊天等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非常容易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第二,在相关的大学生诚信调研招待与研究中也会发现,网络世界里的虚假诈骗信息也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于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认识。大学生由于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认识度不足,会从轻信他人变成怀疑世界,甚至其不信任会使其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是有前提的———必须要有利益交换,这种不信任甚至会变成大学生的思想惯性。同时,大学生由于网络的影响而造成道德退化的情况也屡见不鲜。由于可以在网络世界里得到情感的宣泄,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会越来越疏离,甚至导致在现实社交中的困难,产生人际关系淡漠,感到人生孤独。这类影响会造成大学生在网络与现实的世界里道德水平认知下降,对于情感的理解产生误差,侵犯他人隐私。
三、新媒体视角下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1。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方法。在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德育基础教育体系进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高校可以开设一门与网络道德养成相关的课程,如计算机信息伦理课,让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分析当下各类网络事件,分析在网络事件中每个人的角度,用理性而客观的分析让学生慢慢树立起网络道德规范。当然,课程中设置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让学生明白不论是在现实世界还是在网络世界,都有法律存在,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有底线与规范。当然在此类课程中,“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教学,应从网络热点事件切入,多用启发与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发现网络世界中的善恶,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与辩论,也就是“真理不辨不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做到。自由而轻松的氛围也能让学生讲出自己的心声,表明自己的态度,利用课堂情景剧等方式也能让学生把网络事件变成身边的事件,进而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掌握。
2。循序渐进缓慢递升,加强网络教育师资建设。网络道德养成教育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育重点。对于大一刚进校的新生而言,应重点让学生掌握网络法律法规的内容,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此时应联合学校的普法教育活动,让学生能明确地树立起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而对大二大三的学生而言,网络世界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信息时代对于网络技术的掌握也是每个大学生的必备技能。所以在培养学生善于使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传播与学习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网络交流的尺度,识别网络诈骗的能力。而对于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把网络道德养成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职业要求与网络信息传播间的禁忌。特别是高校理工科的学生,在要求学生掌握网络技术的同时,还要重点对其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而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更离不开良好的师资与资源支持,高校应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培养出具有前瞻性的高校网络教育人才,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把原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教师与人员进行网络技术培训,联合网络人才与网络管理人员进行统一的业务知识培训,从教师层面做起,让具有专业性的教师成为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的主力部队。对特别是网络技术好、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得好并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进行重点培养,让其成为高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的主力军。当然,新媒体视角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应顺应时代潮流。顺应新媒体下的信息立体化传播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德育内容通过新媒体进行更多元、更广泛的传播。高校的领导与教师还应使用思想政治博客,学生QQ、MSN、微博、微信等形式多方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多层次地利用这些新媒体来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要重视平等,重视亲和力,重视说理教育,让高校教师的一言一行成为高校学生在网络世界的榜样,这样的教育结合案例教学,结合交流沟通,就能有效地达到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学水平。
3。德育与实践一起抓,管理与教育共同来。第一,高校可以进行德育实践基地的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把网络行为实践化,进而让学生对网络行为有一种直观而清醒的认识,进而提升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当然这类德育实践基地对于学生网络行为与习惯的培养应是长期的,只有坚持对学生网络行为进行实践,才能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习惯固定住,才能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同时,大学生在校园内主要是通过校内网接入社会网络系统,这一接口也是学生接触到色情暴力赌博等不良信息的主要来源。基于此,高校在不良信息过滤上应进行技术管控。利用校园平台监控服务器来实现对学生网络行为的记录。通过硬件建设力度,通过专业的网络管理来建设一个绿色安全的校园网络屏障,从根本上减少与杜绝网络不健康行为的产生与蔓延。第二,高校应认识到网络道德养成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在网络空间里有一个良好的网络行为。那么在进行高校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时,对于学生的网上活动与网下活动,就要进行一个联动与统一,保证学校活动与网络德育实践活动相配合。同时,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校园内的社团活动也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区域,在社团活动方面,高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社团引入网络教育内容,发挥出社团对于学生思想意识的正面作用。在学生群体中培养出一股正确而良好的网络风尚,建立起良好的交友与交流习惯。第三,要让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达到好效果,那么促进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是重要的途径。让学生多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与视野,让学生的世界观与人生观不仅仅局限在网络世界中。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参与网络文明公约宣传活动,鼓励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中学、走进小学去宣传网络行为的规范,去普及网络道德等相关法律法规。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大学生实现了个人价值,又再一次提升了大学生对于网络道德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利用新媒体进行此类活动的宣传,利用微信朋友圈,利用微博与QQ空间进行互动,把此类活动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媒体视角下引导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时,要善于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思考。同时还要完善高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让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行为公约,营造出严谨向上的校风,营造出轻松自由且具有正能量的网络环境,进而让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养成教育工作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