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论美工课中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论文
摘要: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本文通过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行为,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提供想象的空间,促进智障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捕捉生活实际,引导智障学生自主学习这四个方面在美工课中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关键词:美工 智障学生 自主学习论文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发挥人的主体性为宗旨,将实现学生充分的、有个性化的发展放到了突出的地位,尊重每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主体性的基本特征表现在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自主性是指个人对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力和能力。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积极的知识建构者。教师要关注学生主体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智障学生,我们更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自食其力的人。
智障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导致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家长过低的期望和放任、溺爱、漠不关心等的教养态度使得家庭环境不利于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家长或某些教师过低的教育期望不利于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社会未能形成尊重残疾学生的环境,使他们的就学、就业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因此在美工课的教育教学中我立足于培养智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二、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
1.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激发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空间,教学过程是师生间一种情感上的交流。一种轻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智障学生本身的学习动机较弱,教师在课堂上积极的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生制作纸浆画得过程中。先让学生欣赏教师的作品《多彩的秋》、《美丽的小山村》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美,从而引发学生想要自己制作一幅的欲望。只是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纸浆,边示范边让学生观察,接着让学生分成两组,一起合作制造各种颜色的纸浆,大家互帮互助,一种愉悦欢快的气氛洋溢在教室中。力量控制不好的就撕纸,将纸撕成小片投入小碗中,有的用勺搅拌,几个人轮流进行,有的拿颜料,往制作好的纸浆中调色,当各种颜色的纸浆制作完成,大家开始在各自的底稿上制作。当有的人少绿色的纸浆时,会有学生主动为他制作,当有的学生花布好底稿时,会有学生主动帮助他画底稿,当有的学生找不到刀子时,会有学生主动为他找来。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无比的高涨,他们之间的氛围无比的亲密友好,他们都在尽自己的力量完成着一幅他的作品。他们自主地选择色彩、内容,自己设计、布局,自己制作,完成一幅在制作一幅。渐渐的课堂氛围越来越好,学生自主学习制作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
2.体验成功,培养智障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行为,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
新课程强调尊重、赏识,其实质是强调教师要相信学生发展的潜力,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自由的成长氛围。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学生成长的动力。智障学生因为常遭遇到失败,因此他们的自信心往往较低,体验不到一种成功的喜悦。由此教师应该抓住每一个恰当的时机,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体验到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在美工课上,在教学生绘画简笔画金鱼时,教师将步骤简化,并且将一步步的示范:先画一个圆它是金鱼的头,再画一片大枫叶它是金鱼的尾,头上添俩圆作为金鱼眼,一个小半圆它是金鱼嘴。让学生跟着教师一边说一边画,画完了教师仔细巡视进行辅导,让学生在自己再画几条金鱼,可大可小,随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涂色,老师并不限定颜色,只是提供一些建议。很快各种色彩,样子各异的金鱼跃然纸上,学生们看着自己画得金鱼十分高兴。抓住机会,我让学生自己挑选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贴在黑板上,然后大家进行评议,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学生们更高兴了,小心仔细的选出自己的得意之作放到前面,然后开始了评论。有的说我喜欢于晨的,她画得金鱼和好看。有的说我喜欢张征的,他的金鱼样子多。有的说,我喜欢熊梦琪的,她的金鱼颜色用得多等等。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了一种成就感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他们会认为自己作品真得很不错,自己满意,有同学喜欢,他们能够体验到一种被人认同的感觉,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学生进行欣赏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讲述如何欣赏绘画作品,是学生渐渐的有了一种欣赏美,辨别美的能力,培养了一种审美的情趣和行为。美是无处不在的,重要的是我们学会发现它。当学生们的成功体验越来越多时,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了,他们不再认为自己不行,而是自己行,对于他们来说自己是可以成功的,他们愿意学习,愿意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来欣赏。
3.提供想象的空间,促进智障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在进行美工教学时,要给与学生充分的想象的空间。美术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在教学中,留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更加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智障学生由于认识活动的缺陷,造成想象力的贫乏,但他们同样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只要善于引导。如教学生制作三角时,当学生跟随教师完成后,教师的教学并不是到此为止了,重要的是后面的装饰。我让学生通过水彩笔、油画棒等用品将三角进行装饰,可以画点、各种线,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可以用圆、方等各种图形,各种动物花草等。学生马上兴趣高涨了,纷纷开始装饰了起来。我对学生强调自己装饰的三角不能跟其他人的一样,而且自己的三个三角装饰得也不能一样。学生了解了要求后,开始积极地进行设计,有的画画,有的画彩虹,有的画头像,各种各样,五花八门,我惊叹于学生们的想象力,感叹到给与他们想象的空间应该更大一些。由于学生充分的在美工课上进行发挥创造,进行想象设计,他们越来越喜欢美工课,越来越来积极主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4.捕捉生活实际,引导智障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过程是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建构过程,它具有生存性、自主性。在教学中重要的是让学生将学习和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把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有机的结合,让学生通过自己手中的笔,运用多彩的色彩将生活中的美用另一种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意义的学习,自主的学习。如在教学生绘画多姿多彩的树时,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各种树的样子。由于智障学生再现难,认识事物比较片面,说得就比较粗糙。当学生充分回忆后,教师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树干、树枝、树冠、树叶的形状和颜色,接着再让学生用手中的笔加以绘画,用色彩开始着色,让学生体验着自己的心情和情绪,来选择色彩进行涂色,尽力地将自己心中的感受通过画来加以展现出来。这个过程加深了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对学习的认识,对生活的欣赏和进一步的认识。教师的巧妙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的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自己的内心,使自己能够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促使了智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
三、结语
智障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是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结果。通过在美工教育教学中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创造一种积极健康的课堂心理氛围,使智障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实现知识的自我学习、自我补充和自我完善,从而达到想学、乐学、善学,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美工课是创造美的地方,要让智障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一切美好的事物,感受生活的美好,使他们自主的学习,自主的创造,尽情描绘自己的生活。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极为重要,是我们每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都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肖非、刘全礼:《智力落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2.叶立群、朴永馨:《特殊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3.朱智贤著:《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修订版。
4.伍芳辉主编:《教师及学生心理健康——科学施教与健康成长的基石》,北京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5.余文森,“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成绩与问题反思”,《课程教材教法》2005。5。
第二篇: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注细节,激发兴趣,优化课堂教学
———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文章摘要: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依赖老师、课堂不主动发言、不主动想问题,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从细节入手,激发学习兴趣,调整师生关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结合日常生活进行语文教学活动,家校合作,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学习。
关键词:智障学生语文课自主学习培养
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学习缺乏主动性、依赖老师、课堂不主动发言、不主动想问题,语文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教师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家校合作,把培智学校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课堂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育教学中,根据我校智障学生的特点,进行如下几点尝试。
一、从细节入手,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1.建立有爱的师生关系。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她,只有爱孩子的人,她才可以教育孩子。智障学生的感情世界很单纯、也很直接,虽然表达的方式不同,但培智学校教师对他们的态度他们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智障学生存在很多消极的情绪,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有时固执又冲动。因此,培智学校的教师要真心的爱他们,耐心地培养他们,发自内心地称赞他们,看到他们的成长,看到他们的进步是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必备条件。智障学生很单纯,很敏感,很容易满足,教师的一个笑容、一个称赞,和蔼可亲的语气都可以让他们感到开心和悲伤。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地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可以得到进步,用满腔热情去关注智障学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让他们真正喜欢和老师交流,在快乐轻松的心情下进行学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去。2.培养团结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
由于很多遗传的原因、出生史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等方面的因素不同,造成智障学生学习能力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是,智障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学习个体,他们具备不同的发展潜能。在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针对智障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才施教,指导他们正确对待彼此之间存在的差异,教育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友好互助,学会耐心听取别人的讲话,更要真诚的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每一个智障学生在班集体中感受到同学之间的关爱和帮助,团结合作,乐于助人,互相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共同进步,为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培养智障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的习惯
智障学生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易分散,记忆不牢固,学习语文时非常被动。他们害怕困难,很多时候都是依赖老师的教学和同伴的帮助才能学习。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就要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加强智障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即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后复习习惯、上课时专心听讲习惯、课上课下独立完成作业习惯。比如针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教师要培养智障学生做到四会:一是学会带着问题主动学习语文课本中自己不太懂的知识;二是学会做记号。教师教会智障学生在自己不懂得字词句上标注明显的记号,学会向老师或父母提问,主动把不懂得问题解决掉;三是学会熟练运用辅助书籍或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知识,把学习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拓展,增加自己的知识量;四是学会把学到的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开展长期性的学习活动。因此,教师需要积极调动智障学生身边的一切教育资源,让教师、家长共同做好指导工作,经常联系沟通,发现问题,及时给予指导,逐步帮助智障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激发智障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智障学生学习自主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智障学生心理非常渴望成功,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作为培智学校的教师,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就会产生无限的能量。
1.激发智障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主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兴趣非常重要。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直观教学,形象生动,充分调动智障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创设生活情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智障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智障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提问,多鼓励,化被动为主动学习,体现智障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营造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引导智障学生自主学习。
智障学生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记忆不牢固,容易遗忘,不会主动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需要帮助智障学生创设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让智障学生学会思考,联系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展现生活的实际场景,再让智障学生深入学习语文课本,理解文中大意,就能自己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体会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教师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教师精心组织设计语文课堂教学,培养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智障学生日常学习时,自控力差,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有时会有情绪行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开展语文教学时,需要教师用耳熟能详的儿歌、游戏、表演等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随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有智障学生上课时开小差,做小动作,教师就摇摇铃鼓、拍拍手,大声说:一、二、三坐坐好”智障学生听到老师指令后,就会立即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抱臂做好,眼看老师。这样就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智障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学习活动中来。时间长了,当学生注意力分散时,只要老师一声令下,智障学生们知道教师的意思,就可以有效地调整和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互动活动,不断提高智障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贴近学生生活,有效开展语文课堂教学。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智障学生智力水平低下,生活范围狭窄,家长一般不放心智障学生外出。因此智障学生在语文学习的时候,无法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相联系,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语文课堂又怎么会主动学习呢?培智学校的语文课堂必须紧密联系智障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呈现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接触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教师帮助智障学生学习贴近日常生活的语文知识和生活中可以使用的自我服务技能,为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教学“常见的蔬菜”一课,教师可以直观的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实物、模型、图片,一目了然让学生动手去触摸、去比较,这样一来智障学生很学会日常中常见的蔬菜有哪些,回家后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再把一些常见的蔬菜做成熟食,智障学生吃一吃,这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生学得容易,教师教得也轻松,语文课堂教学也活络起来,学生更加喜欢语文课。
3.做好及时复习,巩固语文学习的良好效果
智障学生的记忆力要比普通孩子的短暂、易遗忘、不牢固。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好及时的复习巩固也是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针对智障学生的记忆特点,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的复习巩固,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让智障学生掌握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学会如何复习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智障学生学习有效性,形成一个良好的复习习惯,更好的完成学习的目标。
四、家校密切结合,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
家长是智障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智障学生每天在家庭中生活所占的时间也是很大一部分。在智障学生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他们学习能力低下,需要大家的帮助。家校结合就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方法。智障学生在学校教师和爸爸妈妈双方面的影响下,认识到自己学习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可以鼓励智障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教到《日常生活用品》一课时,智障学生虽然接触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但他们并不明确的知道日常生活用品到底有哪些,怎么归类,教学时很难理解课文大意。教师除了开展课堂教学以外,在家校联系手册里要求家长配合,让他们带着孩子去认识家庭中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让家长们带着孩子到超市去购买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并学习在家庭中如何使用这些生活用品。通过家长的配合,可以密切联系孩子的日常生活,提高智障学生的理解能力,促使智障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主动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去,最终取得了良好地学习效果。
总之,教师根据所教智障学生的学习特点,依据他们智力发展规律,关注教学细节,激发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优化课堂教学,不断地提高智障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性,让智障学生的语文课堂变成学习的乐园,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萍.采用有效方法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J]新作文:C,2012(5)55.[2]包荣春.谈智障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航:C,2010(20)143.[3]赵春芳.如何培养智障学生语文自主学习兴趣[J]基础教育论坛:C,2012(2)61.[4]徐乐益.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Z]百度文库,2010.
第三篇: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涨,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所谓“强扭的瓜不甜”也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热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热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他会积极主动地探索这门学科的知识。这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实践,真正做到爱学生,尊重学生,接纳学生,满足学生。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现代教育理论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学”的主动性,教师的作用体现在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最有效地进行学习,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意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大胆质疑,乐于思考 ,独立自学
在教学中创设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乐于思考。许多教育家都主张教学中应有良好的学习气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的作用。”当代教育学家沙塔诺夫更强调:“在课堂上创造一种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气氛是每个教师的首要责任。”可见,良好的教学气氛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营造这种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方能产生思维碰撞,闪现思维火花。教师在教学中大胆放手,鼓励学生独立自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首先,每学期刚开学,笔者就把这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包括计划、进度和课时都告诉学生,让他们心中有数。一些知识掌握的比较好的学生,在完成相应阶段教学内容的前提下,他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水平和爱好,提前向老师提出学习要求。笔者鼓励学生独立自学,实施个别辅导。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不轻易苟同他人意见,大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要善于把教学内容本身的矛盾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间的矛盾作为突破口,启发学生去探究 “为什么”,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三、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
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四、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教师要注重学习成果的激励作用,充分利用学习成果的反馈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客观存在差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特别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基础差、进步慢,自卑感较强,教师应尽量地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时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励机制,给学生成功的体验,强化和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就会在自主学习中不断地追寻这种体验。学习绩效受到肯定,学生的信心大大增强,自主参与学习的动机也增加了。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论文
摘 要: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体会来获取新知。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唱主角,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自主学习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改革
《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知识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出发,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体会来获取新知。课堂上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要让学生唱主角,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一、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创设情境正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儿童发展的前提。孩子们的心灵恰如一湾明静的湖水,需要教师投入一颗激情的石子以激起感情的涟漪,唤起学生求知的探索、创新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以最佳的情绪状态主动投入、主动参与,获得主动发展。如《丰碑》一课:“风更狂、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这一节是全文的中心段,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解决这个难点呢?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三幅连续的动感画面:第一幅即书中原图;第二幅是叠加风的声音,叠加大雪的画面,同时放大军需处长在风雪中的形象,以体现“风更大了,更狂了,军需处长被封雪覆盖显得更加高大了”的内蕴;第三幅则是军需处长的形象淡化,而后出现一座晶莹的丰碑,并在丰碑上刻上军需处长的名字。学生看着一幅幅生动直观的画面,听着教师动情的朗读,把句子意思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得更加透彻。这样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角色转换,唤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善于提供探索机会,激活学生的参与意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成长的主体、发展的主体。课堂上要引导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自行突破重点、难点。教师做幕后导演,做学习的参与者,把时间交给学生,启发全班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通过动脑、动手、动口,读中思、演中说,直观、形象、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如在学习《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因为学生已养成课前搜集资料、自学的习惯,所以对课文的写作背景(1962年饥荒时期的第一场雪)已有了充分的了解。因此在讲课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由提问,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诸如: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者为什么会联想到“瑞雪兆丰年”?作者是怀着什么样的感情来写这第一场雪的?我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让他们紧紧围绕这些问题,反复诵读课文,自主处理课文信息,在感受语言文字和联系生活积淀中去主动探究,学生不但迅速地把握了课文是按“下雪前——下雪时——下雪后——联想”的顺序来写的,而且抓住了重点语句,领会了作者对这场可以“兆丰年”的大雪的喜悦、赞美之情。有的小组还发现了课文中拟声词、重叠词的巧妙运用,还有的学生补充讲解了雪的其他作用。我觉得这堂课的收效,比任何一节有老师设计问题、引导领会的课的收效都要好。我想:只有在激发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文本内容才能进驻到学生的心田里。他们用多种感官去感受,用心灵去碰撞,所学到的知识才是影响最深的,才是实实在在的。
三、善于创设选择空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面对这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每个人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选择能力,对学生以后适应社会甚为重要。在这一层面,教师为学生创设选择的空间,让学生体味自由选择的轻松和快乐,是增强“主体”意识的有效方式。在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提示一些识字的方法,如拼音识字、编字谜识字、编儿歌识字、加减法识字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识字,学生可以独立做,也可以合作完成,然后把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情境下识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同时又学以致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我们期盼着我们所思、所做的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发展”,得到充分的“自主发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第五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复习的能力,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借助讨论交流法、总结法等手段,动静相长,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教师采用直观图示法和联系法让学生直观了解。能过分析历史事件,使学生理解历史发展必然性。
初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历史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对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新课程改革与传统教学的关系,三维目标中知识目标与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目标的关系,教学方法多样化与突出重点的关系、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教学手
在历史新授课中,要根据教材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加以不同的处理
把教材内容制成表格列出,然后再进行讲授。利用表格讲授,同时指明线索,学生便明白容易懂,收 效很好。
为便于学生记忆,将教材内容列成要点
双管齐下,即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述都用。学生阅读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带问题独立阅读教材;教 师讲,是在学生阅读教材的前提下,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的、教材内容,针对学生实际进行讲授。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一个人的创造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
历史学科如何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其前提是要求历史教师要有较高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是培养深层次学科能力的重要保证
明确“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关系,不断增加和提高“一桶水”的容量和质量
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和激励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教师应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性,应采取多种方式,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脑:注重学生的思想活跃,态度积极,从而使其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
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要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可参加函授或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
端正教育思想,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即使历史教师有渊博的专业知识、高深的理论修养,但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就不可能履行其基本职责,更不可能完成素质教育。因此,敬业精神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可靠保证。
“身正为范”,树立良好的师德师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平等待人,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像陶行知那样,作为一位留美归国的博士,拒绝高官厚禄,心系平民百姓,创办乡村师范,挽起裤腿与学生一起种田,甘做“蜡烛”,甘做“人梯”,引导青少年向未来前进。在照亮别人的过程中,同时升华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己的主体价值。
1.转变观念,打破常规 2.不断充实,丰富自己
3.掌握其它学科的基本的知识体系发展状况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和娴熟的教学技巧,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开拓进取的精神
不但要把自己的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教师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高素质的人才,源于高素质的教育,而高质量的教育,则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史教师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科学化和教育技能素质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主要是掌握运用辩证的方法论,阶段论,功过论。
如评价毛泽东:毛泽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其对于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得以发展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毛泽东晚年也犯了错误,其错误并被反革命分子所利用,用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损失。但总体来说,功大于过。因而毛泽东依然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崇敬的。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很多可歌可泣的历史人物,对他们的评价也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和重点,但是学生总是把握不好,对历史任务的评价总是带有主观色彩。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评价历史人物呢?简单来说就是客观公正,一分为二,透过现象看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本质,即使伟人也有他不光彩的一面,一个小人物也有好的一面。下面我就具体的例子来说一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有两位历史人物一直饱受争议,一位是武则天,一位是杨贵妃。我来逐一说一下应该怎样分析,“有人说红颜祸水,唐朝的衰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使其不理朝政”这个题换句话说,就是认为,唐朝的衰落主要原因是武则天。显然这个题带有主观色彩,没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客观的去分析,杨贵妃是安史之乱的导火索,盛唐衰落的借口,唐玄宗堕落的替罪羊。其错误只在于她的兄弟姐妹也不太争气,加速了唐朝的灭亡。这些男人犯得错不能只转嫁到一个女人的身上,更不用说一个朝代的灭亡,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唐玄宗后期的腐败无能,乱用奸臣。
对于武则天,由于六年级下册的课本中只出现了武则天勤于政事,励精图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学生在做评价武则天这个任务时,得分率不是很理想,对于武则天,历来有各种不同的评价,角度也各不相同,结合课本,我认为武则天最大的贡献应该有:经济上:进了经济的发展,“劝农桑,薄赋役”。政治上: 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
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军事上:社稳定了边疆形势,特别是平定了突厥的叛乱,文化上:武则天大力推行科举制,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课本知识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以上都是武则天时期的积极贡献。
消极的:武则天主政初期,由于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加上她拥有男嫔妃(称为“男宠”),所以史书内都对她的所作所为大加鞭鞑,直斥其阴险、残忍、善弄权术。武则天重用武氏宗室武承嗣、武三思,武氏晚年宠爱男妾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狐假虎威,作威作福。
对于历史人物我们要一分为二的去评价,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论去分析,这样去做题在今后的考试中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要实现优质课堂的创建,在教学方法上,要注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课堂上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平等地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思想的,进行朋友式的合作交流。我们要让学生学会生活,注重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和经验的获得,让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富于创新,让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情境中健康成长。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一种理念。广大教师是这种理念的实践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必须从我做起,从课堂教学做起。一节成功的课堂不仅仅局限于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如果从优质的角度来评判,还要看是否不同程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艺术手段是否时时启动着学生的思维触角,精妙的设疑,是否引起“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恰到火候的点拨,是否时时牵动着学生思维的琴弦,使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或讨论、或演练,各抒己见地将一个个难点、疑点融会贯通,从而达到延伸知识、拓展能力的目的。实践证明,长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拓宽思维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质,有着难以估量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多角度、多层次地给学生开辟思维途径,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学习贵在思考,知识在于运用。在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给学生一串钥匙,让他们找出开锁之法,而不是为他们开锁。课堂教学是否有意识地开发学生的思维,也是构成优质课堂教学的最有价值的一种取向。舍此取向,就等于舍弃了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内核。
白河教育有一种历史的传统——苦教苦学,是白河“三苦”精神在教育战线上的一种体现,也是经济滞后、给教育带来和一种产物。这种精神,用于教育创业、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如果用于课堂教学,实在不可取之,也难以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势态和最终走向。我真诚地希望课堂教学从苦教、苦学中走出来,让课堂教学走向优化,使素质教育在白河教育的园圃里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学习心得
掐指算来踏上教师这条道路已经四年有余了,并且自己一直在探索怎样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些?学生能爱听、愿听我的课?怎样能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等等吧!但是一直没有太大的长进,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也快成为老柚子了,开始浑浑噩噩,按部就班,按照老式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灌输知识。但是经过这十天的紧张学习,使我的思想和业务水平都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如下:
一、在以前的教学中我对于教学目标的认知是非常的浅薄的,只要领导不检查我就敷衍了事,但今天看了专家的讲课我有了很大的感触,原来教学目标有这么大的作用,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正如专家所说:从教学角度来讲,就是课程目标是学完这门课之后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目标则是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说在三维目标的制定上一定要精练、抓住重点。既要紧贴课本知识,又要吸引学生的兴趣。
二、怎样能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课: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成功,这节课才会有效。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就是“学教并重”,传统教学设计,即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面向教师的“教”,其主要内容是研究如何帮助教师把课备好、教好,其教育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而现在教育倡导的教学设计是:设计出来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整个教学活动进程的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系统的传授,有利于教学法目标的完成,对于学生全面打好各学科知识基础是有利的。
三、正确的处理好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新课改强调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不讲或者少讲,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充分的调动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压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发展思维的培养和智力的状态,当然,教师在课堂上也并不是一个装饰品,也有一定的作用和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为此,教师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终身受益。1:注意学生的书写规范
2:重视专心听课的习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老师、家长认为,社会课上课听的懂或听不懂没有关系,反正有书,下课也可以看书。抱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听课时往往不求甚解,或者稍遇听课障碍,就不想听了,结果不但浪费了上课的宝贵时间,而且增加了下课的学习负担,这大概正是一部分学生学习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强调学生专心听课习惯的养成:
3:预习的习惯:
(1.)重视预习,每节新课都要求预习。由小组长负责检查,教师抽查预习情况。
(2).明确预习的要求,预习不是简单的浏览书本,应该要求学生带着目的、问题,找到答案,找出新的疑点,对重点问题和自己不理解的问题,用笔划或记入预习笔记。
(3.)掌握预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在预习时学会圈点批注、摘抄、做卡片、编写阅读提纲或阅读提要。例如,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把历史上名人的典故做成卡片,则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以上所述就是我在这次研修学习中得几点收获,以后我将把这些经验运用到教学中,肯定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