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另一种疼痛的诗歌大全
在这个全世界相同的夜晚,
是谁,在深夜里哭泣,却浑然不知,为何伤悲?
又是谁,在深夜里唱歌,唱着哀怨的歌谣,却不知道要唱给谁?
是谁,被困在原地左冲右突,却不知道,敌手是谁?
又是谁,无数次呼唤着同一个名字,云烟深处,却唤不来哪怕一次回眸?
是谁,惶惶然奔走在荒野,看不到星光,看到的,只有闪烁的鬼火,和饥饿的眼睛?
又是谁,茫茫然徘徊在街头,看不到路标,看到的只有陌生的面孔,和麻木的神情?
是谁,蓦然醒来,却不知身在何处,亦不知今夕是何年?
又是谁,一脚踏空,坠向黑漆漆的深处,灵魂丝丝缕缕的,飘荡?
然后,猛然惊醒,气喘吁吁,一任黑暗流灌进眼睛,直到天明……
第二篇:疼痛诗歌
在这座城市里生活
是别人的叹息,把我和幸福分开
是爱恋过的往昔,把我和现在分开
二十多年了,所有的胜利都只是胜利而已
就象众人的哗笑,它已触动不了我是难听的方言,腐烂的食物
急诊室,极力掩饰的贫穷
让我努力弯下腰来
是搬运的号子,冻坏的水龙头
戴着藤帽的农民工
让我竭力去想,究竟哪些是多余的……
在这里住到多久,心才不会忏悔
连往世轻浮的幸福都忆起了
虽然不再为苦难呜咽,却还在为希望颤栗
不是爱变得太快啊,是它根本就没出现过!
当我迎着风寒走进节日,感到了人们手中
那些多束鲜花的徒劳
人们对农民工的仇恨还在加深
诅咒迫不急待地从早餐就开始
我知道自己应该有所爱,包括去爱
一个小贩粗俗的吆喝,掏粪工的苦役
老鼠对面包的撕咬,去爱蚊蝇的轻吟
和所有微不足道的事物
无比温柔地向所有的挫折伸出双手
让优越的心懂得该放弃一点什么了
因为那种勒进他们肉里的痛
一样也会勒着我们
就象一根木刺在肉里睡熟了
还在蠢蠢欲动
第三篇:另一种散文
另一种散文
--------浅谈报告文学
一直以来,对报告文学的理解都很模糊。最近,心血来潮的研究了一下,忽然发现报告文学与散文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报告文学就是散文的另一种形式,并且是一种将散文的特点放大化了的文体。下面就让我从几个方面对这种观点加以分析。
所谓报告文学,是一种新闻与文学结合的“新文体”,也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文体。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等方面。这与散文十分相似。
及时性。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的派生品,它的体内流淌着新闻的血液。与新闻注重时效性一样,报告文学对时效性也有着一定的要求。以《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9月中旬,美国开始介入。10月25日,我国援军跨国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作者魏巍随同军队一同奔赴朝鲜。在前线经历了三个月的采访,他亲眼见了环境的恶劣,亲耳听到了震天的炮火声,亲身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虽然只有三个月,但却令作者永生难忘。1951年2月,作者回到祖国,开始着手本文的写作。同年4月,《谁是最可爱的人》在《人民日报》刊登。从作者回国到文章发表,只隔了两个月的时间,而作者却将自己在前线经历的三个月以来的一些重要场景展现给了大家,可见报告文学是具有及时性的。而一些叙事散文所叙事件也大多是不久前发生的事情,并且在报告文学中,我们并没有看见整个的场景,而是从一个个小场景中看事情,且时间空间场景变换跨度较大,这也与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相似。
纪实性。报告文学继承的新闻的另一特点是纪实性。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生命。这一点,报告文学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夏衍的《包身工》。文中,作者的对包身工的生活状况做了详尽的描述。从生活场景到工作场景,再到“犯了错”时被惩罚的场景,以及人物形象的表现,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而非像小说中那样一切都是虚构的。同样,散文也要求有真实性。不论叙事也好,写景也罢,散文的内容都是真实的,而非无病呻吟。
文学性。报告文学不能像新闻报导那样,只有事件梗概,它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必须有生动的形象化的细节。即便它不同于小说,所言也必须真实,但它在艺术形象性上的要求是很高的。人物特写自然必须在介绍人物事迹中努力刻画人物,即使在以写事为主的作品中也离不开写人,如果能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必然会大大加强感染力。而这一点也与散文相似。散文必须具备真实性,但却并非单纯纪实,华丽的辞藻,清新亮丽的语言是散文不可缺少的,而对哲理的阐释,也必须是深刻的。总而言之报告文学与散文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几遍它不是散文,但我想,说它是散文的另一种形式,应该也不算过分吧。
10级7班赵鸿宇10018033
第四篇:另一种情怀
另一种情怀
——观《举起手来》有感
陈塬中学八年级一班魏洋
前几天,我看了《举起手来》这部电影,这部影片内容主要用诙谐、幽默的手法揭示全民抗战主题,很有创意。
《举起手来》——读读这部影片的题目,就不乏趣味,这一声喊出了中国人民的威武,喊出了中国人民的愤怒,喊出了中国人民击溃侵略者的决心和力量。同时,也能让人联想到不屈的中国人民全民抗战的情形。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的铁蹄践踏中国国土时,他们大肆烧杀,国民血流成河,尸骨遍地,这些在许多影片中都能见到。同是抗战主题,这部影片最得意之处是用种种夸张的镜头加以讽刺日军,不仅大快人心,而且能收到比斗争更好的效果。影片主要以日军寻找佛像为线索,由此展开了一步步的搜索与追踪,引发了一幕与日军斗智的喜剧。
说到斗智,影片中有许多经典、搞笑的镜头,如当地居民把佛像藏在驴棚里,不巧被日军发现,呆在驴棚里的驴仿佛也被当地居民反抗外敌的精神所感动,也担当起保护佛像的重任。
其中,片中的两个机灵可爱的孩子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虽然两个孩子身上还带着天真和稚气,但面对凶残的日军,表现出的不是退缩和害怕,而是敢于面对的坚强。在智斗日军的过程中,他们也不乏使用一些顽皮的手段,但这才真真正正的塑造出孩子的形象。
当然,影片中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每当看到中国人给日本侵略者俯首称臣的镜头,心中就愤恨不已,同样都是中国人,为什么有的人为保卫祖国的疆土不怕牺牲,就算战死沙场也觉得死得其所。而也有些人,招架不住严刑逼供,经受不住金钱与权势的诱惑,甘愿受人侮辱,结果只是遗臭万年,落个千古罪人的骂名。
所以,我们每一个爱国的青年都应该学好自身文化,明白爱国的真正含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把过去的屈辱牢记在心,培养良好的品格,树立远大的志向,为我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
第五篇:疼痛管理
急诊外科疼痛管理试行方案
一. 术前疼痛知识教育
1.术前向病人讲述疼痛对机体的影响,常用的控制术后疼痛的药物及副作用;向接受PCA治疗的病人讲述给药的方式和时机,以达到良好的止痛效果。
2.教会患者正确使用疼痛量化评估工具评估疼痛强度。成年人使用数字评分法(NRS)评估疼痛。4岁以上儿童或其他语言表达障碍患者,采用面部表情描述法(FPS)评估疼痛。
3.向病人介绍自我缓解疼痛方法,在止痛药物的同时辅助其他方法缓解疼痛。
二. 术后疼痛管理
1.疼痛控制目标≦4分当疼痛程度评分>4分时,应报告医生,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当疼痛程度评分≦4分时,护士应该采取选择权限范围以内的方法如物理或心理措施进行疼痛缓解。
2.疼痛评估时机手术结束、病人知觉开始恢复的所有骨科患者开始疼痛评估,原则上与测体温同时。
手术后1天或NRS评分≧7分:Q4h评估(6AM-10AM-2PM-6PM-1OPM-2AM)手术后2天或NRS评分<7分:Q8h评估(6AM-2PM-6PM)
NRS评分在4分以下:BID(6AM-2PM)
所有评分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
3.镇痛药物静脉给药5-15min、肌肉注射后30min、口服用药1h后评估治疗效果并记录。对于PCA患者应该了解无效按压次数及效果,按需求增加其他镇痛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