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把种子撒在春风里诗歌
用最虔诚的唇
吻你
春天的暖阳
洒在陌上
情犊初开
脸上 心上
绽放明媚的春光
绽放隐秘的想往
把种子撒在春风里
小鸟
张开翅膀
飞上向阳的高枝
把梦寐
托付给雨露阳光
撒落在希望的原野上
小溪
挣脱冷冬
迈开清冽的心路
追寻远方
哪怕跌进深渊
粉身碎骨
仍旧
一路欢唱
矢志信念的方向
贪婪的啮鼠
偷走经年
饱浸汗渍的一粒
收获的种子
撒在春雨里
撒在春风里
撒在耕耘者的心里
第二篇:把信仰的种子播撒在黄土地上
把信仰的种子播种在黄土地上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金塔县第三中学 苗兴明
周末一口气读完系列采访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无论“知青说”“村民说”,还是“各界说”,都从不同的侧面还原了总书记成长历练的七年知青生活,找到了他为民务实政治情怀和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
总书记的书箱---热爱学习
每一位被采访者都反复说过,习近平来到陕西延川梁家河第一印象是他沉重的书箱。无论是窑洞生活、参加劳动,还是外出考察学习,习近平都能挤出时间读书。习近平说:“先贤们的思想结晶,许多人的智慧和成功的经验都在书里,无须经其同意便可拿来为我所用,何乐而不为呢?只有愚蠢的人才不去读书。”的确,是读书滋养了他的精神生活,打开了他放眼看世界的窗口,也启迪了对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思考。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坐在偏僻闭塞的梁家河窑洞里已经开始了他对国家命运、对百姓生活改造的思考。这就是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源头。作为当前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就应该在读书学习过程中去不断的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进而丰富和提高自己。当然,学习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自2016年以来常态化、制度化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个方面,还要学专业、学经验,学科学的管理、学务实的做法……作为一名教师来说,就要学习教育理论、学习教学经验、学习科学的育人管理方法。这些都是我们提升专业素养必须具备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总书记提出的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娃娃书记的脚印---为民务实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有十几位梁家河村民关于习近平积极参加劳动、与村民一起“战天斗地”的采访实录。学着用扁担担水、砍柴烧火、啃野菜团子、吃难以下咽的玉米糁子……这些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情。“近平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再糙的饭近平也能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能看得起”,朴素的话语中透出的是当年群众对“娃娃书记”最美的印象。习近平起步于基层,成长于基层,20岁担任梁家河村书记,带领村民打淤地坝、修梯田、办沼气、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群众需要什么,近平就干什么。”村民石春阳这样说。“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走得很充实。这是有大抱负、有大气魄、有大本事、有大勇气的人才能做出的选择。”知青王燕生这样说。深入实际、倾听民声、务实为民、公道正派,习近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民心,也赢得了口碑。新时期的党员干部需要的是这种为民务实的作风。精准扶贫攻坚战、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富民新政的创新实践等都需要这种务实作风。教育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同样需要倾听基层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和期望;需要立足教育教学实际,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我们从事的岗位和工作对象等每一个教育细节;需要创新学校、班级、师生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只要有了这种为民务实的情怀,我们就会破解更多教育的难题。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亲民形象
村民武晖说:“近平既一心为民办事,又善于为民办事。”七年的知青生活,习近平做过的每一件实事都惠及民生,都急民之所急,想民之所想,惠民之所需。这都基于他对老百姓生活的深切体验和立足实际的深入思考。打淤地坝解决种地问题,办沼气池解决烧柴问题,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坊解决劳动力统筹分配和生活必需问题……这是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务实思考和践行,没有好大喜功、盲目上马,有的只是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围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开展。今天读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们可以找到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作为党员干部来说,我们应该学习总书记的这种务实作风,在超前谋划中多想到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和未来需求。这种现实和未来的需求,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来说,小而言之既为每一个家庭的孩子提供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也是为每一个孩子传递更多的文化知识、塑造孩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灵。大而言之就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各级各类学校管理者及广大党员、教师只有坚持“务实”作风,有了“为民”的情怀,立足实际创新学校及教育教学管理,加强家校之间的教育联系,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就可以让所有关于教育的话题在群众口耳相传中变成继往开来的向上力量。
总书记七年的知青岁月,是在特殊的历史机遇中“三观”思想积淀、特殊胆略、气质、品行和能力锻炼成长的过程。他强烈的使命感和务实作风是当前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每一名普通教职工学习的榜样。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像总书记一样将信仰的种子播种在黄土地上,从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开始,就可以让“四个意识”变成前进的航标,凝聚起是干事创业的强大正能量。
第三篇: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
铜陵市长江路小学 王瑞丽
感恩伴随着我们成长。当我们呱呱坠地时,我们心怀感恩,感谢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当跨进学校大门,我们心怀感恩,感谢老师给了我们谆谆教诲,感谢同学给了我们留在心底的一份份感动;走向工作岗位,我们心怀感恩,感谢同事给我们的帮助。感恩是随时随地的。陌生人的微笑让你的心底会涌出温暖;朋友间的促膝相谈会让你心灵栖息;自然的清新爽朗会让你无尽地享受。感恩何尝不是一种爱?有了感恩,你将会是一个善良、纯净、豁达宽容的人,有了感恩你将会拥有世界上的所有的幸福。
真好,我们学校开展了感恩教育,我们致力于把感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我们成了传播之人,为塑造孩子美好的心灵,我们所做的不正是最崇高的事吗?结合自己对感恩教育的认识,我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面引导,感恩在细节。
孩子们是一张干净的白纸,他们得到的最快捷的教育要
么是父母,要么是老师。老师的一句点拨将给他们这张白纸涂抹上彩色。在平时,我引导孩子常说谢谢,在别人夸奖时不忘说谢谢,我班学生在得到老师的红花时,总是鞠躬谢谢老师,在同学们互相表扬时,总是说谢谢大家。正面引导之后,班上形成了一股言谢的风。
同时,在处理班级学生之间琐碎的事时,也注意正面引
导。比如,佘晨宇欺负了沙淼,沙淼向我告状了,我先是严厉地批评了佘晨宇,接着让她向沙淼道歉,沙淼原谅了她。这时,我对佘晨宇说:“你看你这么欺负沙淼,沙淼都原谅了你,你应该怎么做?”佘晨宇看到一切,连忙说声谢谢,谢谢了对方的宽容。潜意识里也知道自己今后该怎样做。这样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引导远胜过光背诵“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二、依托文本,感恩在课堂。
这里的文本不仅指学校自己研发的感恩教材,还指我们的课本,我所从事的是语文教学,语文课本上很多内容都是感恩教育的极好蓝本。比如《画家乡》对家乡的爱、《识字三》中三字经也以怎样尊敬长辈为主题。另外,我们代给孩子购买的绘本故事中,一篇篇的故事温暖了孩子们心。《愿望树》告诉我们要爱家人,因为家是温暖的港湾;《我当哥哥了》波力感谢小弟弟给他的快乐和带来的责任感等,孩子们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借鉴活动,感恩在行动。
感恩不是空头支票,它更多地落实在行动,除了参加我校感恩主题性的活动外,我班还另外布置一些感恩小实践,比如,参加了入队仪式后,我在班上讲述红领巾的由来,孩子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受到感恩先辈的教育。春游时,我发动学生做“城市的美容师”清除公园里的垃圾等。孩子们都参与了活动,感恩思想得到了升华。
四、榜样示范,感恩在教者。
作为一名感恩教育的传播者,自己要做到示范作用,才
能让学生顺从。我时刻牢记身正为范,做到自己是个会感恩的人。孩子替我拿本子我说谢谢,孩子的假日发短信给我,我总回上信息,表达感激之情,在孩子们面前老师之间的友好相处也为孩子们打开了最好的教育天窗,孩子们也享受了老师给予的平等、尊重。
感恩是一种爱的教育,感恩是一种美好心灵的培养,它的教育很难有创意,在不定的时间,在不定的地点,只需一个行动,一句话便是教育。作为我们这群从事感恩教育的工作者,我以为,还是脚踏实地地关注孩子,关注他们的言行,随时就能捕捉教育的契机,随时就能播撒感恩的种子。
第四篇: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农村大地
把青春的种子播撒在农村大地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同事:
大家好!我是XXX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此我先表示感谢,感谢领导给了我这次演讲的机会,让我在今天这特别的日子里,站在这特别的舞台上,展示一名村官特别的风采。我演讲的题目是《把青春的种子在农村大地》。作为政府选派的一名大学生村官,于2008年10月底正式到村,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一年多来,在各级党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和引领下,我真心扎根,真情融合,真诚服务,扎扎实实地为本村的老百姓做了一点事情,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和赞许。我的工作热情、认真态度和初步的工作成绩打动了本村的干部群众,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上任伊始,通过和村两委一班人的交流学习,并深入农户及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的所想、所盼、所困,使我逐步摸清了本村的经济状况和现阶段存在的困难,特别是之前村里沉积下来的矛盾问题。通过近两个月的走村入户摸情况,使我真正做到了人熟、地熟、情况熟,为我在村里后期工作顺利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村任职一年以来,除了协助村干部做好各项工作外,我还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身兼数职,为村两委班子服务。不仅认真参加村里各种会议,做好会议笔录,整理归档。还将村里多年来散乱摆放档案,进行分类整理,装好袋排好序。村里争取项目的材料写作,包括申请、报告的等文字活儿全都由我包了如我村有段通组路需争取资金硬化,我就实地勘察、走访群众,根据现状写了可行性报告,村干部拿着我整理的材料积极到各个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
上任伊始,我就清楚地懂得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只有让干部接纳,让百姓认识,让公众支持,才能真正融入农村。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学会与村民交朋友,深入到村民中去,认真倾听村民的呼声,真正与他们平等相处,诚心诚意地为其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谋新事,要切实为村民排忧解难,解决村民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
工作要开展,角色要转变,去年年底,我积极参与了农村合作医疗费用征收工作,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和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工作中,我耐心细致,面对老年同志身体状况的种种差异,面对村民对政策的种种不解和疑虑,我总是报之以极大的热情,以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这两项政策将会给他们带来的最直接的利益。在这一过程中,我与村民的距离拉近了,是这个平台让我贴近了生活,融入了群众。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政策宣传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教育界一句传统的说法是:想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准备一桶水。要当好政策宣传员,首先必须打好自身这块铁,不断充实理论、法律素养,武装自己的头脑。平日里给村民朋友传授科学生活知识,通过经常与村民聊天,经常拉一拉家常话,不经意间就给村民讲清楚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他们的传统观念。
县委、县政府下大力气开展了“创三优”环境整治工作。我村在这次工作中采取了大的举措,两委干部各司其职,包片进行清理。我还负责编写了村“创三优”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简介,实施方案及卫生管理监督制度等。不负重望,历来给人以“脏、乱、差”印象的XX村经过一番大刀阔斧的整顿,村貌焕然一新给百姓带来的触手可及的益处。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工作中,我一直努力
践行着这一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原则。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到农村老年优待政策的落实;从“创三优”环境整治到村委的换届选举,我始终扑下身子,兢兢业业,坚守着自己“少说话、多办事”的人生信条。
一年零六个月的“村官”生活,异彩纷呈的农村见闻着实让我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新风貌。欣逢盛世,作为大学生“村官”一份子,我有幸融入其中共谋发展,有幸见证农村面貌的日新月异!在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的征途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榜样,他们是高扬的旗帜,高贵的灵魂。他们用汗水诠释着奉献的真谛,他们用行动来证明付出的价值。为了这份事业,我们必须去做,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不去做的。世间自有公道,付出必有回报,说到就要做到,要做就做最好。好坏与否,几斤几两,只有百姓才能看出来,也只有百姓才能称出来,因为,百姓是最精准的天平。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广大的农村,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平台,也是我们历练人生的熔炉!我相信,只要付出努力,付出真诚,我们的青春,就会在这里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人生真谛在何处,只在经历不平凡。让我们以激情为旗,用青春作注,拼一个无悔的人生!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文明花开春风里
文明花开春风里
——东升镇立足文化载体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杨豹 记者吴娟
这是一朵美丽奇葩,散发着馥郁与芬芳;
这是一簇文明之花,在我们身边绽放盛开。
铺展开东升镇精神文明建设的这幅“画卷”,跃入眼帘的是一道道秀美壮阔的文明风景,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股沁人心扉的浓浓春意。近年来,该镇以文化建设为载体,以提高全民素质、丰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广场文化、节庆文化、素质文化,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润物无声,以文“化”人,精神文明之花,在沙田水乡灼灼绽放。
正如10月2日镇党委书记冯海垣在“全民修身”行动启动仪式上所言:经济与文化、物质与精神、财富与素养,是构成发展不可或缺的并列要素。开展修身行动,全面提升社会文化道德素养,就是为了营造一个真正安居乐业、和美幸福、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环境,构建和美家园。
广场文化,催生文明新风尚
该镇依托文化广场资源,大力扶持培育民间文化骨干和业余文化爱好者,积极开展广场大家唱和大家跳等群众文化活动,打响了广场文化品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1
来东升10年的东北人王玉芝算得上广场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刚来东升,她组织了两支队伍60多人在东升公园和丽城花园打太极,2004年拓展了腰鼓、长扇、健身球等活动项目。随着旭日文化健身广场、东升文化广场、朝阳花地及高沙文化广场等5个镇级群众文化广场的兴建,她们开始在广场上跳舞,如今仅旭日广场每晚跳舞的群众达700多人。随后,该镇及时在旭日广场配备了电视屏幕,专门印发了100首经典红歌,让群众边跳边唱、唱跳结合,形成了东升特色的广场文化。如去年11月,该镇举办的“和谐东升、歌舞飞扬”广场大家唱活动,在旭日广场、东升公园、文化广场搭建3个“群众大舞台”,以唱响革命歌曲为主题,群众自唱自弹、歌舞交替,参与群众从十几人发展到最多一晚达500多人。
该镇还利用各村社区拥有的独立的文化广场或健身广场,将广场文化向村社区延伸拓展,充分发挥广场文化具有的大众性、开放性、参与性最强、最受群众欢迎的优势,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广场文化的发展,催生了民歌、曲艺、诗社、舞蹈等7个艺术协会,太平花业余粤剧团、高沙、东升和益隆曲艺社等4个曲艺社,胜龙民歌队、太平龙舟队、益隆醒狮队、钟声乐队、高沙广场舞队等13个民间艺术队伍。并积极开展送戏、送书、送电影、送培训等文化下乡活动,如2009年在胜龙村和益隆村分别举行咸水歌和戏曲比
赛,受到热烈欢迎。2001年胜龙小学成立了首支民歌队,去年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成立于 2000年的东升合唱团,在国家、省市比赛中屡获金奖,逐渐走出东升、中山乃至全国,2008年被正式吸收成为中国合唱协会团体会员,成为首个镇级会员。
广场文化活动开展以来,全镇的面貌焕然一新。房屋和街道整齐干净,摊点和市场红火有序,过去在村头桥尾、榕树下、小商店里打牌赌博等丑恶现象被崇尚科学、新事新办所取代,高沙、裕民等5个社区分别创建为2008、2009广东省“六好”平安和谐社区,省级“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达71.4%。仅2010年全镇涌现了文明单位20个、文明村社区6个,文明户 个,黄玉兰等100名来自农村、教育、卫生等战线的百佳杰出女性,还有罗秋枝、吴锦昌、罗月琼、狄炜相继成功当选市“十杰市民”。
节庆文化,引领文明新水平
该镇立足于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注重在“节日”上做文章,举办系列节庆文化活动,让节庆文化发挥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作用,实现“化”人的目的。
借助传统佳节,将中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到节日活动的开展中去,既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又承传中华传统文化。如举办了三届大型的龙舟赛活动,特别是2010年10月1日举行的第三届五人龙舟赛,共有100艘来自省内各地的龙舟、500名运动员参赛,成为了该镇历史上参与地区最广、参赛运动队和人数最多、比赛奖金最高的一届龙舟赛事活动。龙舟赛所激扬的爱国进取、团结求索、拼搏奋进、勇立潮头的民族精神,为百姓称道、在民间传承。又如主办了“我们的节日•端午——‘水乡情浓 民歌情深’”咸水歌大赛,更是打破常规,把舞台建在河边,吸引了周边7个镇区的59名歌手参赛,传统的古腔高棠歌、姑妹歌和经过改革创新的新咸水歌纷纷登台亮相,为咸水歌注入新的元素。
同事,立足高标准、大辐射的方式,先后文化艺术节,打造文化名镇。2009年首届艺术节历时近一年,集中呈现了群众合唱、咸水歌、戏曲、诗歌朗诵、妇女烹饪、青年歌手大赛、各类艺术和教育讲座等36项活动,参与人数约20000人,全面展示浓郁的东升乡土民俗文化特色。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8周年暨首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当晚,珠影乐团、佛山蓓蕾金声合唱团以及东升各村社区等26支群众合唱队共1千多人同台演出,声势浩大,成为了中山市历史以来同台演员最多、规模最大的文艺活动。2010年第二届文化艺术节新增了国庆中秋灯谜会、粤韵金曲进社区活动、广场唱、第三届五人龙舟公开赛四项活动,参与群众约30万人。今年第三届文化艺术节正在隆重上演。
该镇还开拓思路,探索“以文化促进产业,以文化推动产业”的路子,成立脆肉鲩文化促进会,在充分挖掘脆肉鲩
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连续举办三届脆肉鲩文化美食节,将历史人文、产业文化、美食旅游等进行有机融合,提升了脆肉鲩的文化附加值,更是把文化工作进行了有效的延伸。
素质文化,延伸文明新内涵
该镇还扩大文化活动的外延,将党员干部教育、普法活动等纳入体系,广泛普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健全完善市民行为规范、文明公约等,不断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实现党员干部群众素质大提升。
开展提高执政能力培训和廉政文化教育等修身行动,提高党员干部为民服务能力。如去年1月还在公职人员中开展“每月一法”学习活动,重点学习党的十七大等一系列政治理论,宪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等。组织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廉政建设、公文写作等专项培训,不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党性修养。近年来,该镇干部修身成效明显,没有发生干部违法违纪现象,全镇风清气正,依法行政蔚然成风。
强化文化阵地建设,拓展文化育人空间。大手笔配备占地26亩的文化活动中心,有文艺活动大楼、图书馆楼、艺术培训楼、运动场、演出广场和篮球场等硬件设施。还在各村社区建立了农村文化室,配齐农村书屋、老人活动室、党员(青年)活动室、宣传栏等,各书屋可使用面积超过30
平方米,藏书共2万8千多册,每周开放时间25小时以上,并将农家书屋的资源与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整合联网,让群众在村里就能学到适用的知识。
运用电视媒体传播手段,打造家庭教育工作特色载体。从2008年推出“望子成龙”家教电视专题片,以东升的学生、家长、老师为主角,自编自演《家长与子女沟通艺术》、《感恩教育》、《青春期男女家庭教育》等近30多个专题、75集电视短片,节目富有亲切感、认同感,深受全镇群众喜爱,收视率达85%。并将其编印为《教子有方》一书,送给全镇每个家庭学习。目前,全镇中小学生好好学习,自觉成才,没有发生违法行为。
“扬帆正遇东风来,远征万里破浪行。”镇党委书记冯海垣表示,该镇将以市委市政府启动的“全民修身行动”为契机,倡导全镇群众修健康之身、修心灵之身、修道德之身、修适者之身,广种乡风文明之树,文明之花一定会遍地开放,东升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丽!